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河口縣高級中學2025年高三學生調研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20年,某位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在演講中說“必須假定,能量在發射和吸收的時候,不是連續不斷,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下列有關這一理論的描述錯誤的是A.彌補經典力學對宏觀世界認識的不足B.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法C.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取得突破D.打破了自然界無跳躍原則的陳見2.史學家傅斯年說:“我們存而不補,這是我們對于材料的態度;我們證而不疏,這是我們處理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內使他發現無遺,材料之外我們一點也不越過去說。”他的觀點是A.不應該補全材料 B.不應該解釋史料C.有幾分材料說幾分話 D.應堅持過去之說3.1911年5月,清政府頒布官制改革方案,組建“責任內閣”,結果卻導致了清廷的迅速敗亡。這主要是因為,該內閣A.遭到滿族權貴反對,有名無實 B.以滿族皇族為主,導致眾叛親離C.是“早產兒”,未能獲得國會認可 D.拒絕任何社會變革,導致民眾普遍反對4.1902年,梁啟超在日本橫濱主辦了《新小說雜志》,并在上面刊行了自己創作的科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他在書中描繪了半個世紀之后的中國迎來太平盛世,成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大國。《新中國未來記》的創作A.體現了明顯的空想色彩 B.折射了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C.諷刺了清朝政府的無能 D.凸顯了維新派漸進改革主張5.西周時期,統治者在分封諸侯的同時又逐漸建立了一條環形防線(如圖)其主要目的是A.鞏固分封宗法秩序 B.阻止周邊少數民族內侵C.防止殷商舊族叛亂 D.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6.請看如圖報影,下列項中對該報章內容解讀正確的是A.確立了新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B.接受《共同綱領》為新中國的施政綱領C.宣告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起來D.籌建新中國是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重要任務7.英國史學家彼得在《德國天才》中寫道:“德意志帝國盡管已經成為一個工業強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工業、科學與思想領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國仍然被一小部分傳統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貴族與軍事領袖,而他們的首領正是皇帝本人。”由此可見當時的德國A.軍事封建色彩濃厚B.政治體制嚴重制約經濟發展C.統一的國內市場已經形成D.存在著經濟崛起與政治滯后的錯位現象8.“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說“滿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幟下領導過多次民族戰爭。這是一個轉折點,民族戰爭失敗的同時又意味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這里的“轉折點”應該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9.“洋船石”是澳門著名古跡。媽閣廟的一塊巨石上面刻有一艘古代海船,為明萬歷年間(1573~1619)閩籍富賈所刻(參見如圖)。船的桅桿上掛著一面寫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此語說明在大海上貿易利潤豐厚,無往不利)。對“洋船石”的詮釋最準確的是A.澳門以海上貿易而興 B.明朝已放棄閉關政策C.傳統文化促澳門勃興 D.閩粵間長途販運發達10.“年以后,“新帝國主義”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成為歐洲少數強國的附屬物。殖民地可以作為數量日漸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場。”引文空格處應填入A.1776 B.1840 C.1870 D.191411.20世紀30年代,國統區人士形成一股了“蘇聯熱”。史學家錢穆曾對蘇聯農業集體化描述:“孤獨的農民從前對著疲馬嘆息,從朝到暮在一小塊土地上流汗,現在是用著機器伴著愉快的歌聲,在一種友誼的態度上工作了”。這一描述A.說明歷史敘述受主觀情感的影響B.說明當時意識形態的矛盾逐步弱化C.準確記述了蘇聯農民的生產狀況D.表明知識階層發展計劃經濟的意愿12.以歐陽修、蘇洵等為代表的學者,開始懷疑經典現有版本的準確性甚至真實性;并開始對古物,尤其是青銅器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這些學者意在A.還原先秦歷史 B.推動佛道傳播 C.否定漢唐儒學 D.批判君主專制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國人最早發明了這種政治制度,它既可以有效的治理人群,又可以對政府權利加以限制,英國是世界上最老資格的憲政國家,英國的憲政經驗是最具示范意義的。——錢乘旦《英國式道路》材料二在和英國打的時候,十三個邦(州)聯合起來,等到把英國打敗后,各自還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開的“大陸會議”,通過了《聯邦條款》,宣布結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稱叫“美利堅聯邦”(即:美利堅合從國)。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獨立自主權,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越來越夏雜,有些人就主張應該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管理這個聯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舉行了一次有名的會議,史稱“聯邦制憲會議”。——資中筠《美國十講》(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與美國的政治創舉,簡要分析各自形成的社會背景(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美政治體制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3)有人說美國的政治制度比英國的先進,請談談你的看法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世紀上半期,英國進行宗教改革,與羅馬教會決裂,確立了自己的民族教會安立甘教會,國王成了英國教會的最高首領。國王是這塊國土上最高的世俗權威和精神權威,國王對教會是王權至尊。王權至尊的背后不僅是政教的一體化,也代表了對國家及國家主權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正是民族國家興盛所必不可少的。正是在宗教改革的歷程中,英國民眾開始認為英國不同于并且高于其他歐洲國家,這種民族內部的認同感和相對于其他民族的優越感以后持續增長,到了伊麗莎白時代(1558—1603年)達到了最高峰。學者們一致認為,伊麗莎白時代標志著英國民族國家的興盛。——摘編自蔡騏《論英國宗教改革的政治遺產》材料二鴉片戰爭后,西方殖民者蜂擁而來,士大夫階層的最初反應與歷史上其面對外族進擾的反應并無二致,他們所關注的不是中國主權利益受到損害,而是傳統華夷秩序遭到踐踏。絕大多數的普通中國民眾,用恩格斯的話說則是依然“保持平靜,讓皇帝的軍隊去同侵略者作戰”。而甲午戰爭的失敗,深深刺痛了中國人因循守舊和麻木的神經,并在事實上直接促成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民族認識的突變。甲午戰爭不僅促成了中國人民族意識的普遍覺醒,更重要的是讓當時中國的政治精英同時意識到了建設現代民族國家的極端重要性。——摘編自孫軍《試論甲午戰爭與近代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1)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宗教改革的特點及其對民族國家興盛的促進作用。(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中國與英國民族國家意識形成原因的不同之處,并概括“中國民族認識的突變”的表現。(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民族國家意識的認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據材料“必須假定,能量在發射和吸收的時候,不是連續不斷,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指的是量子論,彌補經典力學對宏觀世界認識的不足是相對論,故A選項符合題意;量子論的提出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取得突破,極大改變了人們傳統的觀念,打破了自然界無跳躍原則的陳見,也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法,故B、C、D選項不符合題意。2、C【解析】
材料“我們存而不補,這是我們對于材料的態度;我們證而不疏,這是我們處理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內使他發現無遺,材料之外我們一點也不越過去說。”強調的是論從史出的觀點,有幾分材料說幾分話,故C項正確。3、B【解析】試題分析:1911年,根據《欽定憲法大綱》,清政府組成了內閣,實行憲政,但是內閣成員絕大部分是由皇族構成,這使得一些立憲派人士大為失望,導致眾叛親離最終加速了清廷的速亡。故選B。A項錯誤,皇族內閣是維護滿族權貴的利益的;C項錯誤,實行憲政是大勢所趨;D項錯誤,雖然清末憲政很保守,但是畢竟做出了一些變革,為中國的近代化還是做出了一些貢獻。考點:清末皇族內閣點評:1911年(宣統三年)5月8日清政府實行所謂責任內閣制,成立由十三名國務大臣組成的新內閣,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十三人中,滿洲貴族九人,漢族官僚僅四人,而滿洲貴族中皇族又占七人。這是一個以皇族為中心組成的內閣,人們稱之為“皇族內閣”或“親貴內閣”。這個事件直接導致了反清情緒的高漲,直接促進了民族革命的爆發,清王朝為自己挖好了墳墓。4、B【解析】
據材料“中國迎來太平盛世,成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大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梁啟超為救亡圖存而進行維新變法,因此其小說內容折射了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故B選項正確;梁啟超小說內容折射出了當時救亡圖存的主題,而不是體現空想色彩,故A選項錯誤;材料與清朝政府的無能無關,故C選項錯誤;材料信息未體現漸進改革的主張,故D選項錯誤。5、D【解析】
據圖中信息可知,西周的環形防線是由同姓諸侯國如“蔡、魯、燕、晉”組成,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這些地區比較富庶且戰略地位重要,故D正確;而“鞏固分封宗法秩序、防止周邊少數民族內侵及防止殷商舊族叛亂”都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BC錯誤。6、D【解析】
“中國人民政協開幕”“共同綱領”“制定國旗國徽”表明該報說的是籌建新中國是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重要任務,故D正確;新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A是1954年一屆人大,排除;B不符合題意,排除;C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本題考查第一屆政協會議,解題的關鍵是“中國人民政協開幕”“共同綱領”“制定國旗國徽”。7、D【解析】
根據材料“德意志帝國是工業強國”“但德國仍然被一小部分傳統精英所控制”等信息可知當時德國存在著經濟崛起與政治滯后的錯位現象,D選項符合題意。軍事封建色彩濃厚是材料的一方面,A選項排除。根據材料德國是工業強國,B選項排除。統一的國內市場形成和材料主旨無關,C選項排除。8、D【解析】從材料中的“領導過多次民族戰爭”“失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等信息可知,這次戰爭后,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在華代理人,鎮壓反帝運動,這個轉折點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故D項正確。其它選項均不滿足條件,故排除。9、A【解析】
澳門媽閣廟的一塊巨石上面刻有一艘古代海船,即“洋船石”。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澳門以海上貿易而興的明證,故A正確;閉關政策是明朝的國策,故B錯誤;材料信息未涉及傳統文化,故C錯誤;材料和閩粵間長途販運無關,故D錯誤。10、C【解析】
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西方列強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因此與時時間相符的是1870年以后,故C項正確,排除AB項;D項的時間在之這后,不符合題意,排除。11、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在20世紀30年代“蘇聯熱”影響下,史學家錢穆曾對蘇聯農業集體化的贊美之情,而實際上蘇聯農業集體化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情,故A說法正確;B不是材料主旨;C、D說法是表面現象,沒有反映本質。12、C【解析】
青銅器時期代表了先秦的文化成就,否定經典的現有版本而對先秦時期的文化產生強烈興趣,說明這些學者意在通過復古否定現有的漢唐儒學,故選C;這些學者不是為了還原先秦歷史,排除A;歐陽修、蘇洵等都是儒家學者,他們的目的并非是為了推動佛道傳播,排除B;D項不符合題意主旨,排除。故選C。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政治創舉:英國一君主立憲制;美國一聯邦共和制。社會背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資產階級、新貴族掌握了政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對思想的解放;美國:獨立后政治上是松散的聯盟,邦聯政府軟弱無力,各州權力較大;各地騷亂,社會動蕩;財政不統一,制約經濟發展;啟蒙思想的影響。(2)推動作用:英國:結束了君主專制,使英國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創了近代民主政體的新模式,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借鑒;美國:加強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權力,維護了國家主權與利益;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創了近代民主政體的新模式,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借鑒。(3)政治制度沒有優劣之分,只要與國情相適應,只要得到人民擁護,只要能促進社會發展進步;政治制度要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完善;政治制度可以相互借鑒等【解析】
(1)創舉:根據材料一中“它既可以有效的治理人群,又可以對政府權利加以限制”,材料二中“1787年各邦代表舉行了一次有名的會議,史稱‘聯邦制憲會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美的政治創舉分別為君主立憲制、聯邦共和制。背景:根據材料一中“英國是世界上最老資格的憲政國家”,結合所學知識,從英國政治、經濟和思想解放等方面,分析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的背景;根據材料二中“通過了《聯邦條款》”,“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獨立自主權”,結合所學知識,從獨立后美國面臨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以及啟蒙運動的影響等方面,簡要分析美國確立聯邦共和制的社會背景。(2)作用:根據材料一中“英國的憲政經驗是最具示范意義的”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英國政治、經濟和世界政治文明發展等方面,分析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確立產生的歷史作用。根據所學知識,從美國政治、經濟和世界政治文明等方面,分析美國聯邦共和制確立后產生的歷史作用。(3)看法:應用唯物史觀,從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樣化、多元化、互相借鑒和與時俱進等方面,就美英兩國的政治制度的優劣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力求實事求是、客觀科學。14、(1)特點:建立民族教會;確立王權至尊;政教一體化。作用:促進了對國家及國家主權的認識,強化了民族認同感。(2)不同:英國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是由于宗教改革強化了英民族的認同感,促進了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近代中國民族意識是在與西方列強的直接對抗中逐步產生并覺醒的。表現:民族觀由原來的華夷秩序觀發展到民族意識的普遍覺醒;中國的政治精英意識到建設現代民族國家的重要性;各階級紛紛登上歷史舞臺,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3)提升民族國家意識是增強國家凝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省大連明星小學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吉林省鎮賚縣鎮賚鎮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三期中數學試題含解析
-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管理溝通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湛江市年模擬歷史試題(二)
- 礦熱爐安全培訓
- 企業營銷培訓
- 2025科技公司股權轉讓協議 科技公司股權轉讓合同樣本
- 2025律師事務所合同律師的聘用合同
- 2025年國內購銷合同協議范本
- 2025國內外合同管理資料
- 2025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承包餐館協議書模板
- 《浙江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 2015年版
-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
- 第三方房屋抵押擔保合同
- 2025年山東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下學期二模政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校園零星維修協議書
-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2025年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燕園元培杯”2023-2024學年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試題詳解
- 消防隊伍廉潔警示教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