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一單元七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教案1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蚜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一單元七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教案1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蚜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一單元七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教案1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蚜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一單元七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教案1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蚜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一單元七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教案1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蚜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課題第一單元第七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教學目標1、駕馭文中的重要文言詞匯的意義;2、精確理解文中孔子所說的“學”的基本內涵;3、明白孔子對道德修養的重視對我們當下社會的現實指導意義。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孔子所說的“學”的基本內涵;教學難點結合當下社會,談談自己對孔子思想的理解.教學時數一課時電教手段電子白板新課導入:首先,我想問問大家,屏幕上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今許多人理解成:人假如不為自己謀私利,那么老天都會誅殺他.然而從這句話的出處來說,我認為下面這種說明更合理。“為”讀其次聲,修習,修煉之意。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假如不從自己內心修行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難容。可見,對一個人來說,修德、成德是多么重要,它堪稱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在兩千多年前,我們宏大的教化圣人孔子,便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修德、成德這個課題,也因此,帶領了中國的文化走的如此遠,如此久。今日我們一起走進《論語》篇《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去深刻體會他對德行的重視。整體感知請大家用最飽滿的精神、最洪亮的聲音朗讀課文,去感受孔的諄諄訓誨。結合預習,了解屏幕上這些實詞的意義,并將幾個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三、文本探究(一)分析前三則,孔子認為,人為什么要學?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認為,人可以分為四等: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學之、困而不學。其中生而知之是美妙的志向,并未有這樣的人存在。那么怎樣才能不做最下等人?學習!孔子承認自己也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好古、敏以求之”,這也就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同時,第三則中,孔子認為,忠信這類優秀品質,許多人都具備,但是為什么孔子就比其他人要宏大呢?也是因為好學,才知道這些優秀品質,并且不斷修德,最終才成德!《禮記》中說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所以,為什么要學?因為學習是多么重要啊!(二)那么孔子認為,究竟要學什么呢?1、大家知道“孔門四課”是哪四課嗎?給大家普及一下: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擺在首位的是德行。2、那么下面同學們細讀文本,看看你能從文本中哪些地方找到,孔子認為首先學習的是什么?【原文4】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乎?”

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譯文4】孔子說:“仲由啊,你聽說過六種品德六種弊病嗎?“沒有。“坐下,我對你說。好仁不好學,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學,弊病是放縱;好信不好學,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學,弊病是苛刻;好勇不好學,弊病是作亂、闖禍;好剛不好學,弊病是傲慢。”

【賞析4】:六言指什么?即六德:仁、知、信、直、勇、剛,這是六種優秀品質。然而,一味只喜愛這些品質,就會滋生許多缺陷。只有德行剛好,優秀才被稱為優秀,否則,滿則溢。過了就會出亂子。所以怎樣才能德行到家呢?學習!由此可見,孔子認為學習即修德的過程。3、怎樣修德?以禮來指導【原文5】:子日:“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蒽,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譯文5】:孔子說:“只是尊敬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徒勞無功;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畏縮拘謹;只是威猛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說話尖刻。在上位的人假如厚待自己的親屬,老百姓當中就會興起仁的風氣;君子假如不遺棄老摯友,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這段內容強調了“禮”的重要。禮可以說是修德的途徑啊!沒有了禮的指導,那些優秀的品質也會因不及或過頭而滋生不足。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這樣一些或多或少的優秀品質,而只有通過學習這個過程才能知道,才能發揚。在禮的指導下,它們才會無過或無不及,一切都剛剛好。這就是孔子提倡的德行中的中庸之德。(P2)子曰:“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禮嗎?禮,就是用來節制行為使之適中的。”)孔子全部的道德規范,可以一言以蔽之,即“中庸”。說到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咱們學校的明倫堂。面對明倫堂,右為啟德齋,左為達才齋。為何明倫堂居中?明倫明倫,即教化人們明確人與人的之間的倫理道德標準,明倫的過程即學習、修德的過程,而最終成德了,人才會通達成才。你看,咱們身邊就有的,多么深刻的中庸之德!4、怎樣做才是修德?

【原文6】: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摯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譯文】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夫婦關系:對妻子不重姿色容貌,重品德);侍奉父母,能夠全力以赴;侍候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摯友交往,說話誠懇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肯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原文10】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譯文10】: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聽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懇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學問。”

【賞析6、10】:這兩則內容體現了中國傳統社會基本的五種人倫關系,即五倫,指的是:君臣有義,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摯友有信。一個人學問的好壞,首先要看他是否實行了“孝”、“忠”“信”的傳統道德,其次有余力才去學習。這表明,學習的重要內容是修身修德。所以如此看來,孔子的教化是以修德、成德為中心的。回頭再看看“孔門四課”,是不是這個道理?5、孔子的弟子中,有沒有這樣潛心修德的人?【原文8】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二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無,未聞好學者也。”《論語?雍也》【譯文】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從不遷怒于別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賞析8】顏回是個怎樣的人呢?前面我們知道了他安貧樂道。這里又提到他具備“不遷怒,不貳過”的優秀品德。孔門四課之首德行中,排名第一的也是顏回。他一生無光輝事跡,但卻深得孔子之心,為什么?因為顏回淡化物質追求,而潛心修德。由此可見,孔子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是否健全,須要學習文化學問,(有余力則學文),但更重要的是修德、成德。品德修成了,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如何立己?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而學禮,這就又是修德的內容了。好了,課程進行到這里,文本內容分析得差不多了。那么我想請一位同學上黑板,幫我們把這堂課的主要內容整理一個板書出來。(板書是對一堂課最核心最關鍵內容的展示)。1、孔子認為學習重要,那么首先要學習的是什么?(學德)2、是的,一個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德。那么修德的結果是怎樣的?(成德)3、那么,從修德到成德,這中間一切行為都要在什么的指導下進行才會不偏不倚,一切都剛剛好?(禮治)4、而這不偏不倚剛剛好的德行,便是孔子所說的什么德?(中庸之德)四、探討探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孔子認為每個人的一生,修品德先于學文化學問,那么在現代社會,先進的學問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究竟孰重孰輕?結合時事,談談你的看法。

提示:(先進的學問技能與良好的道德品質之間關系就是成才與做人之間的關系。)

明確:不行否認,當前科技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市場經濟的極度旺盛,學習先進的學問技能的確能夠使我們成才,為我們帶來豐厚的物質財寶,讓我們過上安逸的生活。但是,學會做人,這是每一個經濟上勝利與否、文憑學歷高端與否的人要面對首要問題。人而無德,行之不遠。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修養,你的學問技能反而會成為你人生路上的絆腳石。這樣的例子還少嗎?考試作弊屢禁不止,是為無誠信;老人摔倒扶不扶,一問直叩人心道德底線;復旦高校生投毒害同學,在校生心生不滿殺害恩師回頭再看孔子教化其弟子,正是在學會做人的前提下,力求成才。四書之一《高校》開篇即說: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放在天平的兩端,做人與成才,孰輕孰重,你又豈能不知!五、課堂總結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顆仁德的種子,只有經過不斷修德,這顆種子才會發芽開花結果,最終讓一個人成為真正品德高尚的人。這之后,言語便會謙恭而不張揚,行文便會真誠而不浮夸,從政便會清廉而不急功近利。最終,讓我們齊讀習總書記與北大師生座談的一段話,結束今日的課程。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勞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