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指導手冊_第1頁
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指導手冊_第2頁
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指導手冊_第3頁
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指導手冊_第4頁
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指導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

體系建設指導手冊

山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23年4月

目錄

一、工作流程...............................錯誤!未定義書簽。

(一)準備階段.............................錯誤!未定義書簽。

(二)實行階段.............................錯誤!未定義書簽。

(三)資料整頓分析階段.....................錯誤!未定義書簽。

(四)編制分級匯報階段.....................錯誤!未定義書簽。

二、資料搜集和現場調查.....................錯誤!未定義書簽。

(-)用人單位概況調查.....................錯誤!未定義書簽。

(二)職業病危害原因調查...................錯誤!未定義書簽。

1.工程分析............................錯誤!未定義書簽。

2.職業病危害原因調查..................錯誤!未定義書簽。

3.職業病危害原因防護設施調查..........錯誤!未定義書簽。

4.個人使用日勺職業病防護用品調杳........錯誤!未定義書簽。

5.職業衛生管理狀況....................錯誤!未定義書簽。

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原因檢測.............錯誤!未定義書簽。

四、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錯誤!未定義書簽。

(一)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錯誤!未定義書簽。

1.作業場所重要職業病危害原因確實定....錯誤!未定義書簽。

2.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分級指數(G).....錯誤!未定義書簽。

(1)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錯誤!未定義書簽。

(2)接觸化學物作業....................錯誤!未定義書簽。

(3)接觸高溫作業......................錯誤!未定義書簽。

(4)接觸噪聲作業......................錯誤!未定義書簽。

(5)接觸電離輻射作業..................錯誤!未定義書簽。

3.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總分級指數(T)………錯誤!未定義書簽。

(1)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分級權重數(Ci)確實定.錯誤!未定義

書簽。

(2)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接觸人數權重(P)確實定錯誤!未定義

書簽。

(3)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總分級指數(T)計算…錯誤!未定義書

簽。

4.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指數(Z)錯誤!未定義書簽。

(1)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指數(Z)的計算錯誤!未

定義書簽。

(2)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風險等級鑒定.錯誤!未定義書

簽。

(二)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質量分級指數(Q).錯誤!未定義書簽。

1.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質量狀況........錯誤!未定義書簽。

2.職業衛生管理質量分級指數(Q)......錯誤!未定義書簽。

(三)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綜合風險等級(R)鑒定錯誤!未定義書簽。

五、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措施.............錯誤!未定義書簽。

(一)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措施.……錯誤!未定義書簽。

(二)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措施……錯誤!未定義書簽。

附錄:引用的原則根據........................錯誤!未定義書簽。

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系統,是在對用人單位作業場所存在日勺職

業病危害原因全面辨識和檢測日勺基礎上,綜合考慮風險分類、危害原因

的危害性、暴露強度、接觸時間、接觸人數、防護水平、健康效應、管

理措施等原因,通過合適日勺風險模型,進行風險評估分級,并據此有針

對性地采用對應日勺管控措施。

一、工作流程

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一般分4個階段進行。

(-)準備階段

搜集和研讀有關資料?,熟悉分級措施和工作環節,開展初步現場調

查,理解工藝流程和工作場所概況,編制風險分級評估方案。

(二)實行階段

根據風險分級評估方案開展職業衛生現場調查和工程分析,并測定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原因的濃度(強度)。

(三)資料整頓分析階段

匯總、分析準備和實行階段所得的資料、數據,通過計算、分析得

出崗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職業衛生管理質量分級結論。

(四)編制分級匯報階段

在前期量化分析的基礎上寫出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匯報,根據職業

病危害狀況和風險程度提出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提議。職業病危害風險

分級管控工作流程見圖lo

圖1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工作流程圖

《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監總局令第47號)第

20條規定:存在職業病危害日勺用人單位,應當委托具有對應資質的職業

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原因檢測。

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分級管控口勺實行是以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原

因檢測為基礎的,用人單位本年度已經委托具有對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

術服務機構做過檢測的,可根據本年度H勺檢測數據進行評估測算,直接

從第三個階段開始實行,否則需委托具有對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

機構進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原因檢測,從第一種階段開始實行

二、資料搜集和現場調查

(一)用人單位概況調查

包括用人單位性質、規模、地點、自然環境概況、社會環境條件、

生產工藝及重要工程內容、生產制度、崗位設置、勞動定員、重要技術

經濟指標等內容。

(二)職業病危害原因調查

1.工程分析

(1)調查使用日勺原輔料、催化劑、助劑、產品、聯產品、副產品、

中間品等化學物質日勺名稱、重要成分、形態、年用量、運送方式、儲存

方式及投料方式等;

(2)總平面布置及豎向布置調查,搜集有關圖紙:

(3)生產工藝和設備布局調查:包括工藝技術及其來源,生產裝置

和輔助裝置日勺生產工藝流程、生產裝置的化學原理及重要化學反應,生

產設備的先進性及布局調查,搜集有關圖紙;

2.職業病危害原因調查

(1)對生產工藝過程、勞動過程和生產環境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原

因進行識別,調查職業病危害原因的來源、時空分布,對作業工人進行

工作日寫實并對其作業方式、職業病危害原因的接觸方式、接觸時間和

時段等狀況進行調查。

(2)搜集多種職業危害原因的理化性質、職業接觸限值、對作業人

員的健康影響、法定職業病及職業禁忌證等資料,搜集有毒化學物的急

性毒性、擴散性、蓄積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及腐蝕性、

實際危害后果與預后等資料;

(3)以往職業病發病狀況調查。

3.職業病危害原因防護設施調查

對作業場所設置的防塵、防毒、防噪聲與振動、防暑降溫、防潮防

寒、防輻射、事故通風等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種類、數量、位置、形式、

運行及其維護狀況進行調查。

4.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調查

調查各接害作業工種(崗位)接觸職業病危害原因日勺種類、接觸水

平,所配置日勺防護用品日勺種類、數量、性能參數、合用條件以及佩戴使

用狀況等。

5.職業衛生管理狀況

對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及職業病防治規劃、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與

操作規程及執行狀況、職業衛生培訓及職業病危害的告知狀況、職業健

康監護制度、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設施及演習狀況、職業病危

害警示標識及中文警示闡明的設置狀況、職業危害申報狀況、職業衛生

檔案管理、職業病危害防治經費等進行調查。

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原因檢測

在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原因進行全面調查和辨識日勺基礎上,嚴格

按照《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159-2023)、《工

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GBZ/T160)、《工作場所物理原因測量》

(GBZ/T189-2023)>《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GBZ/T192-2023)等

原則、規范對工作場所出J職業病危害原因H勺濃度(強度)進行測定。

四、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

(-)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

L作業場所重要職業病危害原因確實定

通過對作業場所的工程分析、現場調查、檢測檢查分析等全面識別

工作場所存在日勺多種職業病危害原因,根據其性質、存在的量、也許導

致的健康損害、接觸人數和時間等確定重要日勺職業病危害原因。

2.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分級指數(G)

(1)接觸生產性粉塵作業

據《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1部分:生產性粉塵》

(GBZ/T229.L2023)規定,生產性粉塵作業分級的技術根據包括粉塵中游

離二氧化硅含量、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的職業接觸比值和勞動者日勺體力

勞動強度等要素日勺權重數。分級指數G按式(1)計算:

G=WMxWBxWL.....................................................(1)

式中:

G.分級指數;

WM-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日勺權重數;

WB-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日勺職業接觸比值的權重數;

WL?勞動者的體力勞動強度的權重數。

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級和權重數(WM)取值列于表1。

表1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分級和取值

游離二氧化硅含量(M),%權重數(WM)

M<101

10WMW502

50VMW804

M>806

注釋:石棉及石棉纖維、木粉塵等GBZ2.1中標識為確定人類致癌物

(G1)的粉塵,WM取值列入M>80%一類。

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的職業接觸比值(B)分級和權重數(WB)取值列

于表2。

表2生產性粉塵職業接觸比值日勺分級和取值

生產性粉塵的職業接觸比值(B)權重數(WB)

B<1B

1WBW21

B>2B

注釋:接觸比值為接觸每種職業病危害原因的實際測量值與對應

的接觸限值的比值(即:3=粉塵濃度檢測值/接觸限值,當粉塵濃度檢測

值為未檢出時,以最低檢出濃度日勺二分之一作為檢測值計算B值),生產

性粉塵應分別計算PC-TWA和超限倍數比值,選擇最大值作為某類粉塵

比值取值;對于GBZ2.1中同步具有呼吸性粉塵和總粉塵接觸限值出J粉

塵,優先使用呼吸性粉塵日勺檢測數據;若同一作業崗位同步接觸兩種及

以上的粉塵時,應選擇危害重、接觸限值低H勺粉塵進行計算。

勞動者的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和權重數(WL)取值列于表3。

表3體力勞動強度日勺分級和取值

體力勞動強度級別權重數(WL)

1(輕)1.0

n(中)1.5

IH(重)2.0

IV(極重)2.5

根據分級指數G,將生產性粉塵作業分為如下4級,見表4。

表4生產性粉塵作業分級

分級指數(G)作業分級

W1相對無害作業

1VGW6輕度危害作業

6VGWI6中度危害作業

016高度危害作業

注釋:對于曾經檢出職業性塵肺的作業崗位應提高一種危害級別。

舉例:A企、山鍋爐巡檢工,接觸的生產性粉塵為煤塵、矽塵。

其中煤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為5.6%(MV10),故WM=1;煤塵CTWA

最大值為1.42mg/m3,PC-TWA為2.5mg/m3,職業接觸比值

(B)=1.42/2.5=0.57,CSTEL最大值為3.43mg/m3,超限倍數為3.43/2.5=1.37,

超限倍數限值為2,職業接觸比值(B)=1.37/2=0.69,選擇最大值為0.69,

故WB=0.69;體力勞動強度為I級,故WL=1;計算煤塵分級指數:

0=1X0.69X1=0.69

矽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為26.9%(10WMW50),故WM=2;接觸矽塵

CTWA最大值為0.92mg/m3,PC-TWA為0.7mg/m3,職業接觸比值

(B)=0.92/0.7=1.31,CSTEL最大值為0.97mg/m3,超限倍數為0.97/0.7=1.39,

超限倍數限值為2,職業接觸比值(B)=1.392=0.69,選擇最大值為1.31,

故WB=1;體力勞動強度為I級,故WL=1;計算矽塵分級指數:

0=2X1.31X1=2.62

綜合以上兩種粉塵濃度檢測成果,考慮最大保護原則,該崗位生產

性粉塵作業分級指數為2.62,屬于輕度危害作業。

(2)接觸化學物作業

根據《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2部分:化學物》

(GBZ/T229.2-2023),有毒作業分級的根據包括化學物的危害程度、化學

物的職業接觸比值和勞動者日勺體力勞動強度三個要素的權重數。分級指

數G按式(2)計算:

G=WDxWBxWL.....................................................(2)

式中:

G.分級指數;

WD■化學物日勺危害程度日勺權重數;

WB?工作場所化學物的職業接觸比值的權重數;

WL?勞動者的體力勞動強度的權重數。

其中WD取值嚴格按照《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GBZ230-2023)進行。該原則是在GB5044J985基礎上,根據聯合國全球

化學品統一分類及標識協調制度(GHS)、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等進

行了修訂的最新危害程度分級原則。原則以毒物的急性毒性、擴散性、

蓄積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及腐蝕性、實際后果與預后

等9項指標為基礎,分為4大類,每項指標均按照危害程度分為5個等級并

分別賦分,計算化學物危害指數(THI)。計算的詳細規定及細則見

GBZ230-2023。

WD取值見表5。

表5WD取值表

化學毒物危害指數THI化學物危害程度級別權重數(WD)

THK35輕度危害1

35WTHk50中度危害2

50WTHK65重度危害4

THI265極度危害8

注釋:工作場所同步接觸多種毒物時,毒物危害程度級別取最嚴重

的一種毒物的WD進行計算。

B值作為權重WB的取值,B二化學物濃度檢測值/接觸限值,當化學物

濃度檢測值為未檢出時,以最低檢出濃度口勺二分之一作為檢測值計算B

值。對接觸限值為MACR勺化學物,直接計算其比值;接觸限值為PC-TWA、

POSTEL或超限倍數口勺,分別計算其比值,選擇最大值為某類化學物比

值取值;一種崗位接觸多種化學物時,接觸比值為多種化學物接觸比值

之和。

WL取值列于表6。

表6WL取值表

體力勞動強度級別權重數(WL)

1(輕)1.0

n(中)1.5

m(a)2.0

IV(極重)2.5

根據分級指數G,將接觸化學物作業分為如下四級,見表7。

表7接觸化學物作業分級

分級指數(G)作業分級

GW1相對無害作業

1VGW6輕度危害作業

6VGW24中度危害作業

G>24重度危害作業

注釋:對于曾經發生過急、慢性職業中毒的作業崗位應分別提高一

種和兩個危害級別。

舉例:A企業化學水處理巡檢工,工作場所接觸的化學物為氯氣、

硫酸、溶劑汽油。

按照《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化學毒物危害指數》(GBZ

230-2023)計算,得到氯氣THI為51,屬于《高毒物品目錄》中物質,危

害程度級別為極度危害,故WD=8;CMAC最大值為l.lmg/m'MAC為

1.0mg/m3,職業接觸比值(B)=觸比.0=L1。

按照《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化學毒物危害指數》(GBZ

230.2023)計算,得到硫酸THI為41,屬于中度危害,故WD=2;其中C「WA

值為0.8mg/m3,PC-TWA為1.0mg/m3,職業接觸比值(B)=0.8/1.0=0.80,

33

CSTEL最大值為2.4mg/m,PC-STEL為2.0mg/m,職業接觸比值

(B)=2.4/2=1.2,選擇最大值為1.2()。

按照《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化學毒物危害指數》(GBZ

230-2023)計算,所得溶劑汽油THI為26,屬于輕度危害,故WD=1;其中

3

CTWA值為15.0mg/m3,PC-TWA為300mg/m,職業接觸比值

(B)=15/300=0.05,CSTEL最大值為200mg/nA超限倍數為200/300=0.67,

超限倍數限值為1.5,職業接觸比值(B)=0.67/l.5=0.45,選擇最大值為0.45。

綜合以上三種化學物濃度檢測成果,WD取值為最大值,即為8;職

業接觸比值(B)為三種化學物比值之和,即為1.1+1.2+0.45=2.75,雙重數

WB為2.75,體力勞動強度為I級,WL=1;計算該崗位化學物作業分級指

^[0=2.75X8.0X1=22.0,屬于中度危害作業。

(3)接觸高溫作業

根據《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GBZ/T

229.3-2023)進行高溫作業場所分級計算,高溫作業按危害程度分4級,即

輕度危害作業(I級)、中度危害作業(II級)、重度危害作業(III級)和極重

度危害作業(IV級)。分級重要根據工作場所WBGT指數,體力勞動強度分

級以及接觸時間。詳細分級參照表8。

表8高溫作業分級表

輕癥、重癥中暑的作業崗位應分別提高一種和兩個危害級別c

舉例:A企業鍋爐巡檢工為巡檢作業,每次巡檢接觸高溫16min,

每班巡檢4次,每班接觸高溫時間為64min;體力勞動強度為I級,故

WL=1;WBGT指數檢測成果最大值為30.6C,查閱上圖可知屬于I級,

認為該高溫作業崗位為輕度危害作業。

(4)接觸噪聲作業

根據《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4部分:噪聲》(GBZ/T229.4

-2023)對噪聲作業場所進行危害分級,對于穩態噪聲和非穩態持續噪

聲,按照GBZ/T189.8-2023的規定進行噪聲作業測量,根據噪聲暴露狀

況計算LEX網或L/.后,根據表9確定噪聲作業分級。

對于脈沖噪聲(持續時間或0.5s,間隔時間>ls,聲壓有效值變化

240dB(A)的噪聲),按照GBZ/T189.8-2023日勺規定測量其聲壓級峰值

Lpeak(dB)和工作日內的脈沖次數(n),根據表10確定脈沖噪聲作業

分級。

表9穩態和非穩態持續噪聲作業分級表(G)

分級等效聲級LEX,8hdB危害程度

08O〈LEx,8h<85相對無害

I85WLEx.8hV90輕度危害

II90<LEx,8h<94中度危害

III95^LEx,8h<100重度危害

IV8LEX,8I12100極重危害

注:LEx,8h與LEX,,等效使用,對于曾檢出噪聲聾的作業崗位應提高一

種危害級別。

表10脈沖噪聲作業分級表(G)

分級聲壓峰值(dB)

100Vn/1000VnW10000危害程度

nW100

1000

140.0^Lpcak<13()^Lpeak120^Lpeak<

I輕度危害

142.5<132.5122.5

132.5W

142.5^Lpeak<122.5^Lpeak<

IILpeak<中度危害

145125

135.0

145^Lpeak<135^Lpeak125^Lpeak<

III重度危害

147.5<137.5127.5

Lpeak2

IVLpeak^147.5Lpeak^127.5極重危害

137.5

注釋:對于曾檢出噪聲聾的作業崗位應提高一種危害級別。

舉例:A企業鍋爐巡檢工噪聲等效聲級LEx,8h為86/7dB(A),為I

級噪聲作'也,屬于輕度危害作'[匕

化水巡檢工噪聲等效聲級LEx.8h為79.7dB(A),屬于非噪聲蚱業崗

位。

(5)接觸電離輻射作業

參照國際原子能機構W、J有關規定,按照放射源對人體健康和環境W、J

潛在危害程度,從高到低將放射源分為I、II、III、IV、V類,V類源

的下限活度值為該種核素的豁免活度。

I類放射源為極高危險源。沒有防護狀況下,接觸此類源幾分鐘到

1小時就可致人死亡;

n類放射源為高危險源。沒有防護狀況下,接觸此類源幾小時至幾

天可致人死亡;

in類放射源為危險源。沒有防護狀況下,接觸此類源幾小時就可對

人導致永久性損傷,接觸幾天至幾周也可致人死亡;

w類放射源為低危險源。基本不會對人導致永久性損傷,但對長時

間、近距離接觸這些放射源的人也許導致可恢復的臨時性損傷;

v類放射源為極低危險源。不會對人導致永久性損傷。

注釋:對于放射源數量多(密閉點源不小于5個或存在非密閉源)、

接觸時間長的作業崗位應提高一種危害級別。

3.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總分級指數(T)

(1)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分級權重數(Ci)確實定

根據以上對接觸粉塵、化學毒物、噪聲和高溫作業的崗位分級級別,

分別賦以對應權重數。物理原因中因噪聲分為五級,考慮噪聲重要以慢

性聽力損害為主,將0級相對無害作業去掉(權重0),僅僅考慮I?IV四個級

別,電離輻射按照《放射源分類措施》(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2023年

第62號)規定日勺危害分類予以權重賦值。據此,逐層分派的權重數見表

11:

表11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權重數(Ci)

權重數其

化學毒物作粉塵作業等級噪聲作業等級高溫作業等級

電離輻射

業等級((G)(G)(G)

CiG)他

V類放射源

0—一相對無害作業—-

(極低危險

源)

IV類放射源

1相對無害作業相對無害作業輕度危害作業輕度危害作業

(低危險源)

III類放射源參

2輕度危害作業輕度危害作業中度危害作業中度危害作業照

(危險源)

n類放射源

4中度危害作業中度危害作業重度危害作業重度危害作業

(高危險源)

I類放射源

極重度危害作

8重度危害作業重度危害作業極重危害作業(極高危險

源)

舉例:A企業鍋爐巡檢工生產性粉塵作業分級為輕度危害作業,故

其生產性粉塵危害權重數Ci為2,同步接觸噪聲為輕度危害作業,故其噪

聲危害權重數Ci為1,接觸高溫為輕度危害作業,故其高溫危害權重數Ci

為1;

化水巡檢工接觸化學物作業為中度危害作業,故其化學物危害權重

數Ci為4;同步為非噪聲作業,故其噪聲危害權重數Ci為0。

(2)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接觸人數權重(P)確實定

通過勞動定員和工作制度調查,確定各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口勺接觸

人數并據此予以對應口勺權重數(P),崗位人數的權重數如下:

表12職業病危害接觸人數權重數

接觸人數權重數(P)

W41

5?82

9-123

13?164

>165

(3)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總分級指數(T)計算

N

T=Z61x,

i=n

式中:T-某個崗位職業病危害總分級指數:

N.重要職業病危害原因的數量;

n-重要職業病危害原因序號,i-n對應時取值(1?n);

Ci-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權重數;

P-接觸職業病危害原因人數權重數;

按照職?業病危害崗位危害總分級指數(T),將每個崗位W、J危害作業

分為如下四級,見表13。

表13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分級

總分級指數(T)作業分級

TW1相對無害作業崗位

1VTW8輕度危害作業崗位

8VTW32中度危害作業崗位

T>32重度危害作業崗位

上例中:A企業鍋爐巡檢工接觸生產性粉塵危害權重數Ci為2,接觸

噪聲危害權重數Ci為1,鍋爐巡檢工定員為8人,接觸人數權重數P為2,

計算該崗位職業病危害總分級指數T=(2+1)X2=6,為輕度危害作業

UU/JU

岡o

該廠化水巡檢工定員4人,接觸人數權重數P為1,接觸化學物危害權

重數Ci為4,接觸噪聲危害權重數Ci為0,計算該廠化水巡檢工職業病危

害總分級指數T=(4+O)X1=4,為輕度危害作業崗位。

4.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指數(Z)

(1)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指數(Z)的計算

N

X萬

Z:0—

N

式中:乙…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指數;

Ti----某個崗位職業病危害總分級指數;

N--接觸職業病危害原因日勺作業崗位數量。

舉例:如前述A企業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指數(Z)為鍋爐巡檢

工和化水操作工T值之和再除以崗位數量,即Z=(6+4)/2=5。

(2)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風險等級鑒定

在對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指數(Z)的基礎上,根據表

14確定其職業病危害風險等級。

表14用人單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風險等級評估

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指數(Z)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風險等級

Z<20稍有危險(Z5)

20WZW49一般危險(Z4)

50<Z<90明顯危險(Z3)

90WZW150高度危險(Z2)

Z>150極度危險(ZD

舉例:如前述A企業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分級綜合指數Z=5,該企業

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風險等級為稍有危險(Z5)。

(二)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質量分級指數(Q)

1.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質量狀況

結合表15的內容,對用人單位現行的職業衛生管理體系進行評分,

得分值Lo

表15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體系評分表

分值

項目重要內容詳細實行措施檢查措施扣分原則

(L)

1.以書面文獻形式建立.職業病防治責任

制度并將其存入職業衛生管理檔案(檔案

二)。

2.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度應包括如下兩部

每缺一類人員

1分內容:

查閱書面文獻或管理部門職

責任建立職業病①人員責任體系:重要負責人、分管負責

3口勺職業病防治責及義務的J扣

體系防治責任制度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車間(班組)管

責任制度。0.5分,扣完為

(3分)理人員以及勞動者等各類人員H勺職業病

止。

防治職責和義務;

②管理部門責任體系:職址衛生領導機

構、職業衛生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有關管理

部門在職業衛生管理方面的職責和規定。

建立12項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存入檔案

二職業衛生管理檔案):①職業病危害警

查閱有關文獻

示與告知制度:②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

資料,制度需

度:③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④

針對本單位實

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⑤職業病

2際和現場存在每快一項制度

建立健全防護用品管理制度;⑥職業病危害監測及

規章的重要職業病或制度缺乏針

職業衛生6評價管理制度;⑦建設項1=1職業衛生“三

制度危害原因進行對性和操作性,

管理制度同步”管理制度;⑧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

(6分)制定,并在運扣0.5分。

及其檔案管理制度;⑨職業病危害事故處

行中體現職'也

置與匯報制度;⑩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

病危害原因控

管理制度;?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

制口勺有效性。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H勺其他職業病防治

制度。

3.1設置或指定1.原則:嚴重用人單位,應當設置或指定未設置或指定

職'業衛生管理機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置專職管理人員。查閱文獻。機構(組織)不

構其他存在職業危害用人單位,勞動者超過得分。

100人,設置或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

3未設規定配置

配置專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勞動者在查閱文獻,并

管理3.2配置專職或管理人員或未

100人如下,配置專(兼)職職業衛生管當面核算管理

機構兼職職業衛生管2正常開展工作

理人員。人員口勺工作狀

(6分)理人員H勺,此項不得

2.方式:書面形式明確,將配置文獻存入況。

分。

職業衛生管理檔案(檔案二L

3.3建立健全職建立6本臺賬:①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查閱有關臺賬每缺1個管理

3

業衛生檔案同步”檔案;②職業衛生管理檔案;③資料。臺賬扣1分,每

分值

項目重要內容詳細實行措施檢查措施扣分原則

(L)

職業衛生宣傳培訓檔案;④職業病危害原個臺賬資料不

因監測與檢測評價檔案;⑤用人單位職業全內扣0.5分。

健康監護管理檔案;⑥勞動者個人職業健

康監護檔案。

閱申

報表

在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作業場所職及未申報不得分;

門申

業病危害申報系統監未校規定變更

重要

(://211.100.47.109/zywsmain/ind執中報的扣1分;

4.1職業病危害,

與否

3ex.asp)進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將申更重要職業危害

項目申報變

變更

報表及有關資料報安監部門后,從安監部行原因申報不全

門獲得申報回執;將申報表及申報回執存報U勺每缺1項扣

至職業衛生管理檔案(檔案二)。0.5分。

4

檢查用人單位

前期1.2023年10月18后來,尚未動工建設的

2023年10月

防止新改擴建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建設項

18后來新建、

(18目,建設單位需按照總局51號令及魯安

改建、擴建和

分)4.2建設項目監發(2023)12號文獻規定,委托職業衛

技術改造、技

預評價匯報生技術服務機構編寫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沒做預評價時,

1術引進建設項

經安監部門匯報,并將預評價匯報及有關資料報安監小得分。

目(首先查建

審核通過部門審核(立案),獲得項目審核(立案)

設項目清單)

批復。

職業病危害預

2.將預評價匯報、批復及有關資料存至建

評價匯報及批

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步”檔案(檔案一)。

震.

1.2023年10月18后來,尚未建成投產檢查用人單位

且定性為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新改擴建和2023年10月

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建設項目,建設項目18后來,新建、

4.3職業病危害

單位應當對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進改建、擴建和

嚴重的建設項沒有做設計專

行設計,并將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及技術改造、技

目,其防護設施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