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020T/CACM1407—2022結直腸癌化療期中醫診療指南Guidelines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colorectalcancerduringchemotherapy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ervention2022-07-27發布2022-07-27實施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I前言 4結直腸癌化療期流行病學特點 5.1現代醫學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7.1根據結直腸癌化療期中醫辨證分型推 7.3中成藥應用及使用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提出。本文件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歸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省人民醫院、鄭州市中醫院、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按姓氏首字母順序排列):楊宇飛。本文件編寫組成員見附錄A。T/CACM1407—2022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全球癌癥統計[1],2020年全球新增結直腸癌患者190多萬例,發病占比發病占比12.2全國排名第二,新增死亡病例20多萬例中期結直腸癌患者,根治性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同時給予術后輔助化療。化療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會對機體正常組織造成損傷,表現出一系列化療毒副作用,如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下降、肝腎功能損傷等[2]。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會導致化療藥物劑量減量或者中斷治療,從而降低療效。臨床常用的藥物5-羥色胺3(5-HT3)受體拮抗劑、皮質類固醇、神大量研究證實中醫藥作為一種全身性療法,其遵循辨證施治,結合患者癥狀及體征,對疾病進行綜合判斷,再提出治療方案。整體觀念較強,采取扶正培本的等治則,起到減毒增效的效果[5]。中醫診療方案》[8],制定本文件。T/CACM1407—20221結直腸癌化療期中醫診療指南本文件規定了結直腸癌根治術后輔助化療期間中醫證候診斷標準、治療方案的內容。本文件適用于結直腸癌根治術后輔助化療期患者。本文件適合各等級醫院腫瘤科專業的中醫(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及經過中醫培訓的西醫臨床執業醫師,相關的護理人員和藥師也可參考。2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沒有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結直腸癌colorectalcancer結腸或直腸的惡性上皮性腫瘤。曲惡性腫瘤、降結腸惡性腫瘤、乙狀結腸惡3.2輔助化療adjuvantchemotherapy在根治性手術后給予的輔助性藥物治療,希望在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療后,針對潛在轉移病灶,防止復發而進行的化療[9]。3.3中醫干預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ervention音療、導引術等)。3.4西醫常規治療conventionaltherapyofwesternmedicine根治性手術聯合輔助化療聯合或不聯合對癥支持治療。T/CACM1407—202224結直腸癌化療期流行病學特點(3個~6個月)能夠提高根治率2030%[10]。研究表明,約1/2患者在1次3級~4級化療不良事件(消化道毒副起的不良反應,有利患者完成對應的化療周期,且安全性高[12]。5結直腸癌化療期發病機制和病因病機5.1現代醫學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常被認為是嘔吐前胃部的一種感受,與多巴胺、組胺和毒蕈堿受體相關,化療所致嘔吐的受體分布在延腦極后區,在腸嗜鉻細胞附近的迷走神經末端也發現了這些受體。傳入神經將信號傳到腦干,進行嘔吐反射處理,再將傳出信號傳遞到不同的器官和組織,誘導嘔吐[13]。化療引起的腹瀉受多種因素影響,但其共同病理生理機制是化療藥物對細胞的直接凋亡作用和其所致的炎癥、氧化應激等導致的進一步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凋亡[14]。括以下幾個方面:a)化療誘導的細胞死亡、凋亡致使造血干細胞數量減少;b)化療誘導的造血干細胞衰老,導致造血干細胞的復制能力發生變化;c)化療損傷造血微環境,導致造血干細胞自我更新能力下降[15]。敏導致,而非神經細胞的作用[16]。化療導致軸突、背根神經節和表皮神經纖維末端的分支受損而出現相關神經癥狀,而髓鞘不受影響,這與氧化應激反應、線粒體損傷、神經生長因子的作用及單核苷酸多態性等相關[17]。5.2中醫病因病機中醫認為,脾胃與消化道關系最為密切,化療損傷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常,而致納食不佳、惡精微物質運化不利,造成氣血生化無源,新血不生,故氣血虧虛;腎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景岳全書》云:“血即精之屬也,腎為水臟,主藏精而化血”,髓居骨中,化生血液,這是血液生成最主要的來源,腎精是否充足與骨髓造血的潛能呈正相關[19]。對于惡性腫瘤化療致外周神經病變來講,多化療后,引起正氣損傷,脾失健運,導致衛氣營血生化乏源,四肢、經脈、肌肉失養,則會出現手足麻木,四肢無力,肌肉萎縮等癥狀[20]。6中醫診斷與辨證分型T/CACM1407—202236.1中醫診斷與辨證分型依據根據GB/T16751.1-1997、《中醫診斷學》[21]、《臨床中醫內科學》[22]《24個專業105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8]等,結直腸癌被診斷為“腸癌”,結直腸癌化療期臨床主要表現根據化療不同時間有所不同,在化療第一周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或便秘,舌象表現為舌淡白、齒痕和苔白膩,脈象表現為虛弦。在第二周主要表現為乏力氣短,動則更甚,腰膝酸軟,面色蒼白,腹部冷痛,舌象表現為舌淡胖,有齒痕,苔白滑,脈象表現為沉細弱。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結直腸癌專病建設組長單位西苑醫院腫瘤科方案,目前此方案正在國家科技部十三五中醫藥現代化重點研發計劃進行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驗證,化療期結直腸癌患者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和/或骨髓抑制(包括粒細胞減少和/或紅細胞減少和/或血小板減少),在骨髓抑制期易并發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辨階段辨證分型見6.2~6.4[23-28]。6.2脾胃不和證主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胸脘痞脹,或胃脘嘈雜,或食后腹脹。次證:噯氣腸鳴,大便不調(腹瀉或者便秘),舌淡紅,苔薄黃,脈虛弦。6.3脾腎兩虛證主證:頭暈乏力,腰膝酸軟,夜尿頻數。次證:納差、腹脹、四肢關節不適,舌淡胖,有齒痕,脈沉細,兩尺弱。6.4外感風熱證在整個化療期均可出現,特別是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時,所出現的病毒與細菌感染期。主證:鼻塞,流涕,或咽痛,或頭痛。次證:身熱,咳嗽,舌苔薄白微黃,舌邊尖紅,脈浮數或脈浮而無力。7.1根據結直腸癌化療期中醫辨證分型推薦方藥。7.1.1脾胃不和證六君安胃方:太子參、茯苓、炒白術、陳皮、姜半夏、炙甘草組成。7.1.2脾腎兩虛證腎,益精填髓,芪菟二至方:生黃芪、菟絲子、女貞子、墨旱蓮、補骨脂、當歸組成。7.1.3外感風熱證T/CACM1407—20224在整個化療期均可出現,建議化療期間患者備用,可用顆粒劑。治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銀翹散合桑菊飲加減:金銀花、桔梗、苦杏仁、蘆根、連翹、炙甘草、桑葉、菊花等組成。7.1.4在以上證型及方藥基礎上可對癥加減納差:雞內金、炒三仙、木香、砂仁。便秘:大黃(后下)、枳實、厚樸、麻子仁、瓜蔞仁、肉蓯蓉、萊菔子等。腹瀉:加黨參、干姜、黃芩、黃連、葛根等。7.2中醫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在西醫標準聯合化療期間,中醫湯藥應以扶正為主,不加祛邪藥物,基本大法以健脾補腎為主。如果不應用辨證湯藥,可使用益氣養血、健脾補腎功效的扶正類中成藥,如含有黃芪、人參、阿膠、雄黃等中藥成分的藥物,以免增加毒副作用。以上建議不適用于單藥化療或單純靶向治療期。針刺、艾灸、五行音樂療法、中醫食療等可在結直腸癌任何治療時期應用,建議中醫腫瘤專科大夫與上述各科醫師共同指導應用。根治術后無復發轉移的結直腸癌,慎用按摩、拔罐和與光、磁、電相結合的其他中醫療法。轉移性結直腸癌禁用上述治療方法。中醫導引(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易筋經等)治療方法可在腫瘤和康復醫師的共同指導下,在7.3中成藥應用及使用注意事項如無法耐受則需停藥。1月內出現肝腎功異常、尿蛋白、心血管事件等,若確定與所服用中成藥相關的應立即停藥,并在今后避免使用。研究)可改善結直腸癌術后化療引起胃腸道反應或骨髓抑制或神經毒性或生活質量或提高化療完成率的中成藥,通過試驗報告的綜合標準(Consolidatedstandardsofreportingtrials,CONSORT)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評價,其質量均較差,故未在本文件中做出推薦。8臨床問題、推薦意見及證據描述8.1.1推薦意見辨證論治湯藥:現有證據表明在結直腸癌化療期,和西藥常規治療相比,辨證論治湯藥聯合西藥T/CACM1407—20225甘草。因此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推薦應用健脾益氣方藥減輕化療引起的胃腸道反應。(Ⅱ級,弱考慮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類有毒性中藥有可能加劇化療期間化療毒性,因此在應用健脾益氣或健脾補腎的基礎上慎用此類中藥。(Ⅱ級,弱推薦)8.1.2證據描述1項Meta分析[29]共納入34項RCTs,樣本量從30到122后輔助化療患者。34篇文獻均提到隨機,20篇文獻明確表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1篇文獻采用統計軟件生成隨機數字法,1篇文獻采用抽簽的方式,1篇文獻采用區組隨機的方式。10篇文獻未提具體7項RCTs評估了試驗組(262例,中藥聯合化療)和對照組(259例,單純化療)對胃腸道反應發生率的影響,I2=3050試驗組和對照組胃腸道反應發生率RR值0.47[0.38,0.57],差1項研究為聯合口服華蟾素膠囊,本研究未納入安全性指標,未采用盲法等,文獻質量偏低。口服中義(P<0.00001)。提示化療期間中醫藥協同化療能顯著降低腹瀉的發生率。15項研究中的患者均有明確的病理診斷標準,其中14項研究應用FOLFOX化療方案,1項研究應用CapeOX化療方案,試驗者,試驗組與對照組除中藥外的其余治療措施均一致。發生率的影響,I2=6550試驗組和對照組惡心嘔吐發生率RR值為0.55[0.46,0.6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01)。提示化療期間中醫藥協同化療能顯著降低惡心嘔吐的發生率。23項研究中的患者均有明確的病理診斷標準,其中治療期間兩組患者,試驗組與對照組除中藥外的其余治療措施均一致。通過對以上Meta分析中可改善胃腸道反應的文獻進行分析,發現有31篇文獻應用健脾益氣中藥,應用較多的方劑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多應用黃芪、白術、黨參、陳皮、法半夏、茯苓、甘草文獻在應用健脾益氣或健脾補腎的基礎上,應用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類有毒性中藥,此類中藥可能加T/CACM1407—20226劇化療期間化療毒性,通過專家共識達成一致,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不建議應用此類中藥。因此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推薦應用健脾益氣方藥減輕化療引起的胃腸道反應,不推薦應用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類有毒性中藥。中藥湯藥聯合化療相比單純應用化療改善胃腸道反應具有優勢,并在國際臨床試驗注冊平臺注冊,但此文獻與注冊信息相比,存在與題目不同、納入患者標準不同、樣本量差別較大等問題,且文中用藥不合理,干預療程較短,報告的療效與臨床實際差距較大,可信度較差,本文件暫不納入該文獻。8.2.1推薦意見辨證論治湯藥:現有證據表明在結直腸癌化療期,和西藥常規治療相比,中醫辨證論治湯藥聯合西藥常規治療對于改善骨髓抑制具有優勢。應用健脾補腎或健脾益氣方藥減輕結直腸癌術后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應用較多的方劑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二至丸、當歸補血湯等,應用較多的藥物是黃芪、當歸、熟地黃、白術、女貞子、菟絲子、補骨脂等。因此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推薦應用健脾補腎或健脾益氣方藥減輕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Ⅱ級,弱推薦)。考慮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類有毒性的中藥可能加劇化療期間化療毒性,因此在應用健脾益氣或健8.2.2證據描述結局評價員判斷結局不會受到未施盲法的影響,8項研究報告了數據缺失且組間缺失人數和原因不平衡、或采用了不恰當的方法進行缺失數據的處理,24項研究無缺失數據,所有研究均未提注冊相關信息,所有研究均報告了基線資料的可比性,通過以上各方面的評價,文獻質量總體較低,因而影響了本系統評價的證據強度,應用AMSTAR2對該Meta分析評價結果為極低質量。26項RCTs評估了試驗組(315例,中藥聯合化療)和對照組(462例,單發生率的影響,I2=2950試驗組和對照中的患者均有明確的病理診斷標準,其中17項研究應用FOLFOX化療方案,8項研究應用CapeOX化療證論治湯藥,1項研究為聯合口服復方斑蝥膠囊。口間兩組患者,試驗組與對照組除中藥外的其余治療措施均一致。14項RCTs評估了試驗組(125例,中藥聯合T/CACM1407—202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提示化療期間中醫藥協同化療能顯著降低血紅蛋白減少的發生率。CapeOX化療方案,1項研究應用L-OHP+CF+替加氟化療方案,試驗組患者在化療的基礎上13項研究為等,治療期間兩組患者,試驗組與對照組除中藥外的其余治療措施均一致。20項RCTs評估了試驗組(167例,中藥聯合化療)和對照組(235例,單純化發生率的影響,I2=2850試驗組和對照組血小板減少發生率的RR值RR=0.71[0.60,0.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提示化療期間中醫藥協同化療能顯著降低血小板減少發生療期間兩組患者,試驗組與對照組除中藥外的其余治療措施均一致。10項RCTs評估了試驗組(379例,中藥聯合生率的影響,I2=050試驗組和對照組骨髓抑制統計學意義(P<0.0001)。提示化療期間中醫藥協同化療能顯著降低骨髓抑制發生患者均有明確的病理診斷標準,其中3項研究應用FOLFOX化療方案,5項研究應用Ca者,試驗組與對照組除中藥外的其余治療措施均一致。項研究中的患者均有明確的病理診斷標準,其中3項研究應用FOLFOX化療方案,試驗組患者在化療的試驗組與對照組除中藥外的其余治療措施均一致。率的影響,I2=050試驗組和對照組紅細胞減少患者均有明確的病理診斷標準,其中1項研治療期間兩組患者,試驗組與對照組除中藥外的其余治療措施均一致。因此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推薦應用健脾補腎或健脾益氣方藥減輕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不推薦應用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類有毒性中藥。T/CACM1407—202288.3.1推薦意見辨證論治湯藥:現有證據表明在結直腸癌化療期,和西藥常規治療相比,中醫辨證論治湯藥聯合西藥常規治療對于改善神經毒性具有優勢。應用健脾益氣方藥聯合少量化瘀通絡中藥減輕結直腸癌術后化療引起的神經毒性,應用較多的方劑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等,應用較多的藥物是黃芪、白術、當歸、丹參、赤芍等。因此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推薦應用健脾益氣方藥聯合少量化瘀通絡中藥減輕化療引起的神經毒性(Ⅱ級,弱推薦)。考慮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類有毒性的中藥有可能加劇化療期間化療毒性,因此在應用健脾益氣或8.3.2證據描述評價的證據強度,應用AMSTAR2對該Meta分析評價結果為極低質量。11項RCTs評估了試驗組(538例,中藥聯合生率的影響,I2=050試驗組和對照組神經毒性統計學意義(P<0.0001)。提示化療期間中醫藥協同化療能顯著降低神經毒性發生率中藥外的其余治療措施均一致。藥物是黃芪、白術、當歸、丹參、赤芍等。因此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推薦應用健脾益氣方藥聯合少量化瘀通絡中藥減輕化療引起的神經毒性。有3篇文獻化瘀散結類中藥,此類中藥可加劇化療期間化療毒性,通過專家共識達成一致,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不建議應用此類中藥。因此,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推薦應用健脾益氣方藥聯合少量化瘀通絡中藥減輕化療引起的神經毒性,不推薦應用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類有毒性中藥。安慰劑速溶顆粒進行手足泡洗,泡洗水溫35℃~40℃,每日泡洗20min,干預時間為14d。結果顯示總有效率試驗藥為41.30對照組為32.61安慰劑為32.61三組有效率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既往化療方案包含奧沙利鉑或紫杉醇為分層因素的統計中,試驗組總體有效率較其他兩組均具有顯著差異。研究結果提示活血通絡方外洗可從一定程度上改善化療所致周圍神經損傷,尤其是既往化療方案包含奧沙利鉑及紫杉醇的患者。T/CACM1407—202298.4.1推薦意見辨證論治湯藥:現有證據表明在結直腸癌化療期,和西藥常規治療相比,中醫辨證論治湯藥聯合西藥常規治療對于改善術后化療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優勢。通過改善化療引起的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神經毒性等不良反應,進而改善生活質量。應用健脾益氣方藥或者健脾補腎中藥改善結直腸癌術白術、黨參、陳皮、姜半夏、茯苓、丹參、赤芍、甘草等。因此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推薦應用健脾益氣方藥或健脾補腎中藥改善生活質量(Ⅱ級,弱推薦)。考慮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類有毒性的中藥有可能加劇化療期間化療毒性,因此在應用健脾益氣或8.4.2證據描述通過對2項Meta分析[29,30]納入RCTs進行分析,可改善生活質量,上述兩篇研究中具有對生活質故在此不再贅述,可參考8.1和8.3中的證據描述。8.5.1推薦意見辨證論治湯藥:現有證據表明在結直腸癌化療期,和西藥常規治療相比,中醫辨證論治湯藥聯合西藥常規治療對于提高化療完成率是否具有優勢。通過改善化療引起的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神經毒性等不良反應,進而使患者耐受化療,提高化療完成率。多應用健脾益氣或健脾補腎方藥,因此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期間推薦應用健脾益氣方藥或健脾補腎中藥提高化療完成率(Ⅱ級,弱推薦)。考慮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類有毒性的中藥有可能加劇化療期間化療毒性,因此在應用健脾益氣或8.5.2證據描述例。試驗組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陳皮、法半夏、木香、砂仁、菟絲為1個療程,3個療程后評價療效。對照組示對照組39例患者中,完成6周期化療31例,化療期間因主觀因素放棄化療3例,因化療不良反應T/CACM1407—20222次口服,直到化療后至隨訪結束,總使用療程約9個月。對照組采用CapeOX方案化療,化療療程總<0.05)。1項RCT研究[34]將80例Duke’s分期B、C期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化療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40例周期。結果顯示試驗組40例完成化療病例35例,完成率87.5對照組40例完成化療病例65例,%,T/CACM1407—2022本文件編寫組成員A.1指導組(按照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劉建平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李萍萍主任醫師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楊宇飛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A.2專家組(按照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倉順東主任醫師河南省人民醫院程建平主任醫師民航總醫院陳楠副主任醫師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初玉平副主任醫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刁德昌主任醫師廣東省中醫院費宇彤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何斌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許云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趙愛光主任醫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曾寶珠主任醫師鄭州市中醫院張彤副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張春澤主任醫師天津市人民醫院A.3工作組(按照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覃霄燕主治醫師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孫凌云主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吳存恩主治醫師江蘇省中醫院腫瘤科A.4編寫秘書李高彪研究生北京中醫藥大學西苑醫院王磊研究生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王萌萌研究生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T/CACM1407—2022研究生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丁亞叢研究生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研究生北京中醫藥大學西苑醫院梁昌昊研究生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循證醫學中心翟嘉威研究生北京中醫藥大學西苑醫院T/CACM1407—2022證據分級建議及方法學質量評價標準證據分級標準參考劉建平教授在《基于證據體的中醫藥臨床證據分級標準》[6]、《中醫藥真實世界研究證據的構成及分級標準建議》[7]中提出的傳統醫學證據體的構成及證據分級的建議,本文件結合臨床實際作適當修訂,具體分級如下:——Ⅱ級:非隨機臨床對照試驗、隊列研究、N-of-1試驗;——Ⅲ級:病例對照研究、前瞻性病例系列;——Ⅳ級:規范化的專家共識、回顧性病例系列、歷史性對照研究;——Ⅴ級:非規范化專家共識、病例報告、經驗總結。表B.1RCT方法學質量評價標準1隨機序列的透光的信封或其他使臨床醫生和受試者無法預知分配序列2交替分配、病歷號、星期日數開放式隨機號碼表、系列編碼信封34不完整結局5選擇性報告6提供了樣本含量估算公式,樣本含量計算正T/CACM1407—2022表B.2AMSTAR2評價清單(http://amstar.ca/docs)分“是”:□人群□干預措施□對照組□結局指標□隨訪期限□是□否“部分是”,作者聲明其有成文的計劃書或指導文件,包括以下內□研究問題□檢索策略□納入/排除標準□偏倚風險評估□meta分析/合并的方案(如果□異質性原因分析的方案□說明與研究方案不一致的理由□是□部分是□否□說明僅納入RCTs的理由□或說明僅納入NRSI的理由□或說明納入RCTs和NRSI的理由□是□否略□至少檢索2個與研究問題相關的□提供關鍵詞和/或檢索策略□說明文獻發表的限制情況,如語□檢索納入研究的參考文獻或/□檢索試驗/研究注冊庫□納入/咨詢相關領域合適的專家□檢索相關灰色文獻□在完成系統評價的前24個月□是□部分是□否□至少應有兩名評價員獨立篩選文獻,并對納入的文獻達成共識□或兩名評價者選取同一文獻樣本,且取得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80余下可由一名評價員完成□是□否□至少應有兩名評價者對納入研究的數據提取達成共識□或兩名評價者選取同一文獻樣本,且取得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80余下可由一名評價員完成□是□否“部分是”:□提供了全部潛在有關研究的清□說明從系統評價中每篇文獻□是□部分是□否表B.2AMSTAR2評價清單(http://amstar.ca/docs續)□描述研究人群□描述干預措施□描述對照措施□描述結局指標□描述研究類型□詳細描述研究人群□詳細描述干預措施(包括相關□詳細描述對照措施(包括相關□描述研究的場所□隨訪期限□是□部分是□否險對于RCTs:□未進行分配隱藏,且□評價結局指標時,未對患者和評□分配序列不是真隨機,且□從多種測量指標中選擇性報□是□部分是□否□僅納入NRSINRSI:□混雜偏倚,且□選擇偏倚□用于確定暴露和結局指標的□從多種測量指標中選擇性報□是□部分是□否□僅納入RCTs“是”:□應報告各個納入研究的資助來源情況注:評價者查找了相關信息,但納入研究的原□是□否對于RCTs:“是”:□作meta分析時,說明合并數據的理由□且采用合適的加權方法合并研究結果;當存在異質性時予以調整□且對異質性的原因進行分析□是□否□未行Meta分析對于NRSI:“是”:□作meta分析時,說明合并數據的理由□且采用合適的加權方法合并研究結果;當存在異質性時予以調整□且當納入RCTs和NRSI時,需分別報告RCTs合并效應估計和NRSI□是□否□未行Meta分析表B.2AMSTAR2評價清單(http://amstar.ca/docs續)“是”:□僅納入偏倚風險低的RCTs□或當合并效應估計是基于不同等級偏倚風險的RCTs和/或NRSI研究□是□否□未行Meta分析“是”:□僅納入偏倚風險低的RCTs□是□否“是”:□研究結果不存在有統計學意義的異質性□或存在異質性時,分析其來源并討論其對研究結果的影響□是□否“是”:□采用圖表檢驗或統計學檢驗評估發表偏倚,并討論發表偏倚存在的□是□否□未行Meta分析“是”:□報告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或描述資助的來源以及如何處理潛在的□是□否表B.3CONSORT聲明核查清單體的指導建議參見“CONSORTforabstracts”)59受試者流程(極力表B.3CONSORT聲明核查清單(續)“CONSORTforharms”)T/CACM1407—20222017年《AJCC癌癥分期手冊》(第八版)提出的TNM分期C.1TNM含義C.1.1T——原發腫瘤:Tx:原發腫瘤無法評價;T0:無原發腫瘤的證據;T1:腫瘤侵及粘膜下層;T2:腫瘤侵及固有肌層;T3:腫瘤穿透固有肌層,至漿膜;T4:腫瘤侵犯腹膜臟層或侵犯或粘連于鄰近器官或結構;T4a:腫瘤穿透臟層腹膜(包括通過腫瘤的腸穿孔和通過內臟腹膜表明的炎癥區域的連續侵入T4b:腫瘤直接侵入或粘附于鄰近器官和結構。C.1.2N——區域淋巴結:Nx:區域淋巴結不能評價;N0:無區域淋巴結轉移;N1:1個~3個淋巴結轉移(轉移灶≥0.2mm或者任何數量的癌結節存在且所有可識別的淋巴結N1a:1個區域淋巴結陽性;N1b:2個~3個區域淋巴結陽性;N2:≥4個區域淋巴結轉移;N2a:4個~6個區域淋巴結轉移;N2b:7個以上區域淋巴結轉移。C.1.3M——遠處轉移:M0:無遠處轉移(影像學證實M1c:有腹膜轉移,伴/不伴其他器官轉移。C.2結直腸癌TNM分期T/CACM1407—2022結直腸癌TNM分期見表C.1。TNMTisN0M0N0M0T3N0M0T4aN0M0T4bN0M0T1~T2N1或N1cM0T1N2aM0T3~T4aN1或N1cM0T2~T3N2aM0T1~T2N2bM0T4aN2aM0T3~T4aN2bM0T4bN1~N2M0M1aM1bM1cT/CACM1407—2022臨床問題形成過程及清單工作組將文獻檢索和對診療結直腸癌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訪談相結合的形式,進一步通過兩輪Delphi法專家問詢的方法和質量控制,問詢79位東北、西北、西南中國七大地理分區區域,回收78份有效問卷,最終確定了本文件需要解決以下5個臨床問題,見表D.1。表D.1臨床問題清單12345T/CACM1407—2022證據來源及證據篩選流程E.1檢索E.1.1檢索的研究類型系統綜述/Meta分析、隨機對照試驗(RCT)、病例報告、專家觀點。E.1.2檢索的數據庫常用檢索數據庫見表E.1。表E.1常用檢索數據庫1CNKI2/index.html34EMBASE/solutions/embase-biomedical-research5CENTRAL/about/central-landing.html6PUBMEDE.1.3檢索策略根據PICO化的臨床問題,確定檢索策略:a)檢索詞:臨床專家確定疾病和藥物的檢索詞,方法學專家確定研究類型的檢索詞;PublicationType等。E.2篩選根據確定好的PICO,制定納入排除標準。由2位工作者獨立根據納入排除標準進行篩選,對篩選結果進行核對,若存在分歧,兩者討論決定,討論后仍然不一致,由第三方專家裁決。篩選流程如T/CACM1407—2022b)閱讀題目、摘要初篩;d)確定納入文獻。所有排除文獻均需注明排除原因。E.3提取根據實際需求設計資料提取表,提取內容可包括研究者的基本信息(第一作者、發表年份等)、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性別、年齡、病程等)、干預措施和對照措施的基本信息、結局指標和結果測核對,若存在分歧,兩者討論決定,討論后仍然不一致,由第三方專家裁決。E.4綜合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證據綜合方法。經濟學評價:如有相關證據,可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或經濟學模型。T/CACM1407—2022證據檢索流程工作組根據擬解決的臨床問題檢索了PubMed、TheCochranelibrarORSU%'犬'ORSU%'細胞')。納入標準:研究類型為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meta分析;研究對象為明確診斷為結直腸癌且在化療期;試驗組干預措施:單個中藥方劑或者中成藥聯合化療常規治療;對照組干預措施:a)結直腸癌西醫常規化療治療;b)安慰劑加西醫常規化療治療。法提取數據;無參考價值。通過數據庫檢索獲及入選文獻數量的流程見圖F.1。圖F.1通過數據庫檢索獲及入選文獻數量流程T/CACM1407—2022中成藥證據來源及證據篩選流程本文件擬納入的中成藥以國家醫療保障局頒發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商保險、生育保險藥品及專家共識會對既往所作的臨床研究進行證據等級評定來決定是否納入本文件,形成推薦等級。秉持進行討論或請教第三方達成一致。證據的檢索通過計算機檢索MEDLINE、Embase、TheCochraneLibrary、中國知網、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檢索日期為各數據庫建庫至2022年2月20日。檢索策略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信息所提供。將檢索到的文獻導入NoteExpress3.0軟件進行文獻管理,具體文獻檢索策略如圖G.1。+‘直腸惡性腫瘤’+‘大腸惡性腫瘤’+‘直乙交界惡性腫瘤’))andSU%=(參麥注射液)圖G.1以參麥注射液的CNKI檢索為例的示意圖康力欣膠囊、芪珍膠囊、生白顆粒(口服液、合劑)、養血飲口服液、養正合劑、益肺清化膏、豬苓多糖注射液、養陰生血合劑、參麥注射液、西黃丸(膠囊)、注射用黃芪多糖、康艾注射液、安康欣膠囊、參丹散結膠囊。通過系統檢索在國家醫保目錄中規定應用于結直腸癌化療期且有明確臨床證據(Meta分析或RCT研究)可改善結直腸癌術后化療引起胃腸道反應或骨髓抑制或神經毒性或生活質件中做出推薦。T/CACM1407—20222021,71(3):209-249.Patients[J].PlosOne,2016,11(12).[3]閆韶花,許云,閆蘊孜,等.口服中藥改善結直腸癌輔助化療所致骨髓抑制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21,23(05):1598-1609.[4]葛婷,周建偉,劉志勇,等.化療惡心嘔吐治療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21,27(01):95-99.[5]劉學偉,婁彥妮,馮哲,等.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淺談中醫藥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增效減毒作用研究現狀[J].中國中藥雜志,2022,47(01):253-258.[6]楊克虎.世界衛生組織指南制定手冊[M].甘肅:蘭州大學出版社,2013:0-75.[7]陳薇,方賽男,劉建平.基于證據體的中醫藥臨床證據分級標準建議[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39(03):358-364.[8]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24個專業105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M].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2011:330-335.[9]王冠軍.腫瘤學概論[M].withStageIIIcoloncancer[J].ColorectalDis,2013,15(10):e582-591.Oncol,2017,24(6):1610-1617.Pharmacol,2018,9:1442.Vomit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中鋁(雄安)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競爭上崗招聘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任放為達-【2022年暑假預習】云名著《世說新語》之“德行”卷
- 2024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層副職崗位公開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部編版(2024)九年級下冊屈原教案配套
- 七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A 第1課時(1a-2d)教學設計 (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采購操作系統培訓
- 安全責任培訓課件
- 做個獎杯送交警(教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勞動人民版
- 初中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青春飛揚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 中考語文一輪復習:《提綱挈領細心理 融會貫通巧法析-說明文閱讀專題》教學設計
- 2025屆陜西省高考適應性檢測(三)數學試題+答案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農田土壤污染的治理技術分析試題及答案
- 蔬菜配送合伙協議書
- 2025年精美禮盒銷售合同模板
- 2024年10月自考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 心房顫動診斷和治療中國指南(2023) 解讀
- 品質提升計劃改善報告課件
- 業主授權租戶安裝充電樁委托書
- 生產計劃(PC)培訓教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