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博物館學概論”課程綱要(2024秋季)
授課教員:宋向光。
辦公地點:北京高校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204室。
聯系電話:62765711(辦)
E-mail:songxiangguang@sina
教學目的
從服務社會發展的角度,探討作為社會文化事業機構的博物館的發展規律及其性質、任
務和特點,介紹博物館實現其社會職能、參與社會發展和為社會服務的途徑和方法,了解博
物館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的職業道德。
I,博物館與博物館學
2-3,世界博物館發展史
4-5,中國博物館發展史
6,博物館類型
7-8,博物館藏品管理與藏品保存
9,博物館陳設
10,博物館觀眾
II,博物館教化
12,博物館管理
13,博物館工作者及職業道德
14,博物館營銷
15,博物館建筑
課程考查方法:
100分制,其中:出勤10%,參觀作業及讀書筆記30%,期末筆試60%。
學習參考書目:
基本書目:
王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12月。
嚴建強:博物館的理論與實踐。浙江教化出版社,1998年9月。
甄朔南、沈永華主編:現代博物館學基礎學問問答。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2000年。
國家文物局:全球化下的中國博物館。文物出版社,2024年。
協助書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網物館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年1月。
國家文物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博物館事業紀事(上、下)。文物出版社,2024年9月。
呂濟民主編:當代中國的博物館事業。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
蘇東海:博物館的深思。文物出版社,1998年。
甄朔南:甄朔南博物館學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24年12月。
國家文物主編:王冶秋文博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9月。
段勇:當代美國博物館。科學出版社,2024年10月。
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陳設藝術。文物出版社,1994年。
鄒瑚瑩、工路、祁斌:博物館建筑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24年9月。
(日〉伊藤壽郎、森田恒之主編,吉林省博物館學會譯:博物館概論。1986年。
〈英〉肯尼斯?赫德森著,王殿明等譯:八十年頭的博物館-世界趨勢綜覽。紫禁城出版社,
1986年。
期刊:《中國博物館》,《中國博物館通訊》,《博物館探討》。
參考書檢索:博物館學:G260-269。
博物館建筑:TU242.5。
文化理論:G0。
藝術理論與實踐:J。
網站:
國際博協:://
國家文物局:
第1講:博物館與博物館學
“Anationcanstayalivewhenitscultureandhistoryisalive"
“文化與歷史的持續使民族生命力永存”
目的:了解博物館的基本特點和社會作用
了解博物館學的基本概念、理論體系和探討方法
要點:駕馭博物館的定義,
理解博物館的性質、目的、職能、構成要素。
理解博物館的價值觀念。
了解博物館的社會作用。
理解博物館學的性質、目的、探討對象、主要概念、理論架構和探討方法。
了解博物館學的發展歷史和發展趨勢。
了解博物館學的主要理論體系。
主要概念:博物館非營利機構博物館功能保藏保存探討展示傳播欣賞
(物證)博物館藏品博物館構成要素
博物館學博物館化閱歷博物館學生態博物館學社區博物館學新博物館學
閱讀書目:
工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版)。第一、二、二章。
宋向光:博物館定義與中國博物館的發展。中國博物館,2024年4期,1.6頁。
嚴建強,梁曉艷:博物館(museum)的定義及其理解。中國博物館,2024年1期,18-24
頁。
(美)RusselB.Nye,梁曉艷譯:人文科學和博物館:定義和聯系。中國博物館,2024年3
期,22-27Ko
(英)杰弗里?劉易斯。苑克健譯:藏品、保藏家和博物館。中國博物館,1993年1期,
73-88頁。
甄朔南:什么是新博物館學?中國博物館,2024年1期,25-28頁。
甄朔南:社區博物館與博物館如何為社區服務。中國博物館,2024年2期,8-11頁。
宋向光:博物館“非營利”機構性質談。中國博物館,2000年4期,51-56頁。
一、博物館
一、定義:
中國:國家文物局關于博物館的定義
“(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保藏機構,宣揚教化機構和科學探討機構,是我國社
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博物館協會關于“博物館”的定義:(museumis)anon-profitmaking,permanent
institution,intheserviceofsocietyanditsdevelopment,andopentothepublic,whichacquires,
conserves,researches,communicatesandexhibits,forthepurposesofstudy,educationand
enjoyment,materialevidenceofpeopleandtheirenvironrrenl.
國際博協: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非營利的永久性(常設性)機構,向
大眾開放。它為探討、教化、欣賞之目的征集、愛護、探討、傳播并展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
物證。
(1)博物館之上述定義應不受任何主管機構、地方特征、職能機構或有關機構保藏方
針等因素的限制而予以適用。
(2)除被指定為“博物館”的機構外,為本定義之目的,以下具有博物館資格:
i從事征集、愛護并傳播人類及人類環境物證、具有博物館性質的自然、考古及人
種學的歷史古跡與遺址;
ii保藏并陳設動物、植物活標本的機構,如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和人工生態
園;
iii科學中心及天文館;
iv由圖書館及檔案中心的常設性愛護探討所及展覽廳;
V自然愛護區;
vi符合前述定義的國際、國家、區域性或地方性博物館組織,以及負責博物館事
務的政府部門或公共機構;
vii從事與博物館和博物館學的探討、教化、培訓、記錄和其它事務的非贏利機構
或組織:
Viii愛護、持續和管理實物或非實物遺產資源[活遺產和數字模擬活動)的文化中
心或相關機構;
ix執行委員會經征求詢問委員會看法后認為其具有博物館的部分或全部特征,或
通過博物館學探討、教化或培訓,支持博物館及博物館專業工作人員的此類其它機構。
二、博物館的性質(基本使命,工作宗旨)
?為社會與社會發展服務:關注現實與將來發展:關注社會。
?非營利機構:運用社會供應的各種資源為公眾福利服務,不向機構的擁有者、成員安
排經營利澗。非營利(贏利、盈利)的社會公益機構。
?向公眾開放:博物館是公共品,公眾有權利用其設施、保藏和智力資源;向一切愿來
博物館的觀眾開放,并吸引更多的觀眾
三、博物館的使命、目的、職能、
1,組織使命、宗旨的詳組體現,詳細目的、任務,做具有博物館特色的事。
2,職能(自覺),功能(自發)
?實現其工作目的、任務的主要途徑、手段;為滿意社會需求,與社會互動溝通的主要
途徑。
四、博物館構成要素
實現工作任務,發揮職能,體現特點的客觀物質條件和組織保障條件
五、博物館特點
1,實物性:實體性,真實性,唯一性
2,保藏性
3,開放性
七、博物館社會作用
.基本作用:社會文化的繼承、傳播、傳承;社會的綜合記憶,種族、文化、智能、創
建力、價值觀、歷史、溝通;文化特性
?政治,經濟,科研,文化,休閑。
八、博物館價值觀
公共利益;代際(子孫)利益;文化價值;文化多元性。
九、博物館基本信念
二、博物館學
一、博物館學基礎
Museology,多用于歐洲地區,強調學科、觀念、規律。
MuseumStudy,多用于美國,側重應用、實踐、閱歷。
1,定義
博物館學是探討博物館的性質、特征、社會功能、實現方法、組織管理和博物館事業
發展規律的科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博物館》)
博物館學是一種對博物館的歷史和背景、博物館在社會中的作用,博物館的探討、愛
護、教化和組織,博物館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以及對不同博物館進行分類的探討。(ICOM)
2,學科性質:社會科學
3,博物館學探討對象:藏品;保戴行為;機構(組織);職能。
4,探討目的:發覺規律,指導實踐;規范,實現目標的程序、作業;總結閱歷,理性升華;
建立學科體系。
5,博物館學要【可答的基本問題;
二、博物館學探討簡史
1,博物學。17-19世紀
2,“規范化”。19世紀后-20世紀初
3,博物館學的構建。20世紀60年頭
4,博物館專業化。20世紀70年頭
5,關注用戶。20世紀90年頭
?關注生存環境。
?關注相關利益群體。
?關注“人”的學習需求,建構學習。
?關注工作效益和效率。
?留意技術對博物館的影響:領域,方式,人員,結構,管理。
?博物館工作領域的拓展、深化:“產品鏈”的延長。
?分支:博物館傳播,博物館教化,博物館技術,博物館營銷。
三、博物館學學科體系
1,理論博物館學;應用博物館學:特地博物館學。
2,理性;知性;技術。
3,組織,管理博物館學;藏品,物質文化探討;業務,應用博物館學。
四、博物館學探討方法和相關學科
1,博物館學探討方法
2,相關學科
五、博物館學熱點課題
博物館學熱點皆由博物館與社會的互動產生。
?博物館與社區
?博物館與文化特性
?博物館與信息
?博物館發展
?博物館與無形文化遺產
?博物館闡釋
?博物館觀眾探討
?博物館符號與博物館話語
第2?3講:世界博物館發展史
目的:了解近現代博物館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動力。
理解博物館是社會發展和社會需求的產物。
要點:了解博物館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理解個人保藏與社會性保藏的不同。
了解世界博物館發展脈絡及重要史實。
了解博物館發展動力及影響因素,其外因包括經濟、科技、政治等因素,其內因包括
專業人員、藏品、發展實力等。
了解世界博物館發呈現狀和趨勢。
主要概念:保藏。亞歷山大博學院。阿什摩林博物館。天英博物館。盧浮宮。(水晶宮-萬國
博覽會)。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斯坎森露天博物館。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舊金山
探究宮。鄰里博物館。生態博物館。博物館數字化。
托勒密?索特。崔生父子。阿什摩林。漢斯?斯隆。
閱讀書目:
王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版)。第五、六章。
〈英)肯足斯?赫德森著,工殿明等譯:八十年頭的博物館-世界趨勢綜覽。紫禁城出版社,
1986年。
張文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私家保藏初論。中國博物館,1999年4期,84-93頁。
蘇東海:
安來順:二十世紀博物館的回顧與展望。中國博物館,2024年I期,5-17頁
宋向光,崔波(譯):博物飾:建設社區的一些范例。《全球化下的中國博物館》,177-189
頁。文物出版社,2024年。
陳宏京:十談數字化博物館。《全球化下的中國博物館》,229-248頁。文物出版社,2024年。
一、個人保藏與社會化保藏.
1,保藏:非基本生活消費品,為滿意情感、社會、愉悅需求的物品。
2,個人保藏與社會化保藏:
個人保藏與社會化保藏不僅有數量的差別,也有質的區分。
3,保藏對博物館的影響
二、歷史上的博物館現象
I,早期教化科研保藏
前10世紀,美索不達米亞的larsa古城。前6世紀,巴比倫的烏爾古城。
前4世紀,亞里士多德在雅典講學,派員到各地搜集自然標本.
2,亞歷山大博學院
前284年,托勒密?索特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建亞歷山大博學院
3,羅馬城是一所博物館
4,中世紀教會保藏
三、近現代公共博物館產生
I,文藝復興時期的公私保藏
?社會歷史背景。
?梅迪奇家族保藏。勞倫索?梅迪奇(1449-1492)。其保藏時人稱“博物館”。
?王室保藏
?學者的個人保藏
?公共保藏
2,阿什摩林博物館?近代第一所公共博物館
約翰?崔生的保藏。“崔生方舟”。1678年,崔生的保藏遺贈給阿什摩林。
1683年5月21日阿什摩林博物館對公眾開放。意義:近現代第一所公共博物館。
3,大英博物館
1759,建成開放.
漢斯?斯隆的保藏。哈利的古代手稿保藏。
意義:國立博物館、保藏成為社會財寶、規模、影響。
4,盧浮宮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對公眾開放。真正意義的公共博物館。
意義:真正對公眾開放,民族、政治意義,推動各國博物館的發展。
四、世界范圍的擴張與發展
1,18世紀末,各國博物館的發展:殖民擴張。
2,“水晶宮”與工業技術博物館
1851,英國萬國博覽會。水晶宮對博物館的影響:展覽形式。
3,斯坎森露天博物館(瑞典)
海責琉斯(1833-1901)。1891年10月,斯坎森露天博物館建成。
標記著博物館工作觀念的重大轉折。“懷舊情結”。
4,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
1899年12月16口在紐約布魯克林建成開放。
19世紀的博物館:自然科學的進展,工業革命和工業社會,社會教化,社會財寶的積
累。
5,蘇聯博物館
接收沙俄博物館,建立革命博物館,地方史志博物館。宣揚教化。
五、專業化建設
20世紀初期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博物館專業團體的建立:
2,閱歷博物館學的建立
六、再建與變革
2()世紀50-60年頭。社會背景:民權運動,消退貧困。
1,再建: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壞的博物館。
2,殖民地國家獨立運動,民族國家博物館的建設。
3,民權運動,對西方傳統博物館模式的批判。
4,鄰里博物館(美國),綜合博物館(墨西哥)。
5,舊金山”探究宮二
七、“其次次革命”-社會貴任
20世紀70年頭。
社會歷史背景:環境問題,公民社會,產業轉型,旅游業發展,地球村,
1,生態博物館:
2,“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博物館社會化。
3,“轟動效應”陳設-精品展。
4,新博物館學運動。
八、博物館產業化
20世紀80年頭。社會歷史背景:政府資助體制改革,公共事業民營,
1,博物館管理體制改革:法制化管理,博物館登記。博物館資質認證。
2,職業化:人員、專業團體、規范、學問、技能。
3,博物館與觀眾關系的變更:同等溝通。發展博物館教化。
4,計算機技術在博物館中的應用:藏品管理
九、全球化時代的公共博物館
20世紀90年頭-至今c社會歷史背景:學問經濟,信息鴻溝,全球化
1,博物館經營活動。博物館市場營銷。
2,博物館民營化。
3,參與無形文化遺產愛護。
4,“以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5,數字博物館(90年頭
6,博物館作為地區發展的支柱行業。
十、當代博物館的工作重點和發展趨勢
?文化發動機:文化遺產(有形、無形),文化傳承,文化特性,文化創新。
?開放型博物館:觀念:寬容、包涵。參與者:公眾,義工。工作領域:走向社會。
?資源型博物館:信息資源,文化資源,文化遺產奧源,可持續發展社會的社會文化資
源,
?管理自主:
第4?5講:中國博物館發展史
“人民相識自己的歷史和創建的力氣是一件很要緊的事。”
目的:了解中國近現代公共博物館發生的條件、特點和任務。
相識中國博物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
相識中國博物館的發展趨勢。
要點:了解中國歷代保藏活動的特點。
了解近代中國博物誼發生發展的社會條件。
理解當代中國博物誼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和任務。
理解當代中國博物館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和改革創新。
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博物館的發展道路。
理解博物館與社會發展。
主要概念:金石學。上海博物院。南通博物苑。張睿。故宮博物院。蘇區、解放區的博物館
事業。地志博物館。“三性二務”。歷博模式。
閱讀書目:
王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版)。第五、六章。
呂濟民主編:當代中國的博物館事業。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
李耀申:當前中國博物館發展中的幾個問題和戰略構想。中國博物館,2024年3期,27-31
頁。
李耀申:中國博物館事業的現狀與發展。《全球化下的中國博物館》,69-82頁。文物出版社,
2024年。
一、古代保藏與金石學探討
1,以物明等級尊卑:服漁、儀仗、祭器
2,歷代保藏
3,金石學
一、近代公共博物館在中國的出現
1,國人對西方博物館的介紹
2,維新人士主動提倡開辦博物館:資本主義文化代表,富國強民,開啟民智。
3,西人在華開設的博物館:震旦博物館(1868),上海博物院(1874),北疆博物院(1914)
4,商業博覽會
三、中國公共博物館的產生——南通博物苑
1,張騫主動興辦博物館(1905-15)
2,南通博物苑:規模,保藏,陳設。
3,張騫的辦館思想:目的:愛護文物,教化,開啟民智。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
4,其他國人辦的博物館:
5,此時博物館的特點:民間力氣辦館,協助新式教化。
四、中華民國(1911-1949)時期的博物館
1,國立歷史博物館(1912)。古物陳設所(1914)
2,故宮博物院(1925,10,10)
3,籌辦南京中心博物院(1935)
4,抗戰時期的博物館:文博事業的破壞。故宮文物南遷。
五、蘇區、解放區的博物館事業
1,蘇區:中心革命博物誼,
2,解放區:陳設室,展覽會。籌辦中心博物館(1941)
3,特點:宣揚鼓動,形式敏捷,內容貼近民眾、貼近現實
六、新中國博物館事業
1,對舊館的整頓、改造、提高,為民主政治、工農服務。
2,確定社會主義博物館模式一一地志博物館
1951年11月,“地方博物館方針、任務、性質及發展方向的看法”
地志博物館:地方性,綜合性,自然資源、歷史發展、民主建設
1956年5月21日,全國博物館工作會議。確定博物館工作方針,“三性二務”。
3,新中國博物館建設的第一次高潮一一“三大館”建設
“人民相識自己的歷史和創建的力氣是一件很要緊的事。”
歷博模式:紅線通史(內容、形式)、“三部一室”、建筑。
4,文革期間的博物館工作
文革破壞;隊伍、藏品、體制、干涉。
71年,故宮博物院重新開放。
5,“撥亂反正”和其次次發展高潮一一小型專題博物館
76年后撥亂反正:博物館工作條例,文物愛護,整頓紀念館,工作重點轉移,落實學
問分子政策。
198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愛護法頒布。中國博物寵學會成立。
1983,胡喬木關于博物館工作的講話。
小型專題博物館,其次次發展高潮,數量型擴張。
6,與世界接軌一一陜西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
90年頭。
西藏博物館:大陸地區省級博物館全部建成。
博物館辦館主體多元化,社會辦館。
博物館精品展。
7,社會發展標記一一第三次發展高潮
世紀之交。
省級館的新建和改擴建。“國內一流,世界先進二
博物館數字化。
8,中國博物館的特點
文物色調深厚:2/3的博物館是文物類
科研色調深厚:專業科研,
安排體制:政府辦館,經費、人員、任務、管理。
成果:文物愛護,宣教,文化溝通,
發展:文物愛護,文物資源的利用
提高服務質量。
加強管理:資源保障、工作效率、發展活力。
七、博物館與社會發展
1,博物館要滿意社會自我相識、持續、發展的須要
科學學問-文化遺產-集體記憶
保藏:真實的物,文化結晶,情感依托,需求物化。
保藏行為:藏品選擇:標準與選擇
對自然、社會、學問的相識,價值觀的體現
社會需求,對前代的相識,對將來的構思。“后視鏡”。
保藏的利用:探討(歷史歷程)、教化(著眼發展)、保藏(子孫后代)
博物館是聯結過去、現在、將來的橋梁,立足現實,探究將來。
2,社會發展狀況和發展需求確定博物館的任務和特點
社會發展狀況確定博物館的規模和資源。
博物館受所處社會的社會、文化、歷史、地理、經濟、傳統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
博物館依據社會發展狀況和發展需求確定任務和工作重點。
3,社會需求確定博物館發展趨向
博物館是社會發展和社會需求的產物。
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工作重點,職能的內涵和外延
不同社會制度:工作重點
4,博物館與社會互動
主動了解社會發展趨向,了解影響博物館發展的社會因素的變更:面臨問題,用戶調
查,輿論掃描,工作人員創意。
在參與社會中發展。創建性工作。
5,博物館的局限:藏品,關注學術,社會投入。
第6講:博物館類型
目的:了解歷史、藝術、科技、綜合、兒童等主要類型博物館的特點。
理解博物館類型是由人類學問與社會需求確定的。
理解博物館類型對博物館工作的影響。
要點:相識博物館類型探討的重要性。
理解歷史、藝術、科技、綜合、兒童博物館的分類標準及其特點。
理解觀眾心理定勢、行為模式、需求及體驗對博物館業務的影響。
明確博物館類型是做好博物館工作的基礎。
主要概念:博物館類型的標準。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科技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綜合
博物館。兒童博物館。國立博物館。高校博物館。小型博物館。
閱讀書目:
王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版)。第四章。
黃麗萍:博物館的類型劃分淺議。南方文物,2024年1期。
一、博物館類型探討
具有共同特點的博物館群體,這些特點對博物館主要業務活動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博物館類型探討簡史;分類標準,明確特點,完善業務,把握本質特征。
二、據單項標準的博物館類型
?藏品:據藏品種類和所屬學科門類,強化藏品特色和藏品學術探討。
?隸屬關系(資助者):反映相關公共權力機構和社會團體的看法、價值觀和社會責任。
?規模:小型博物館,
?地理環境:自然環境和地理區位對博物館業務和觀眾行為的影響。
?觀眾:依據特定群體觀眾生理、體質、心理和愛好組織活動。
?職能:側重某項博物館基本職能,如探討,保藏,教化等。
三、歷史、藝術、科技、綜合博物館
復合標準:藏品門類(科學分類)+基本陳設傾向(展示和說明藏品的角度,博物館通
過展覽要達到的目的)。
1,歷史類博物館
目的:從歷史角度保藏、探討、展示和組織教化活動的博物館。歷史學探討,古器物探
討,通過歷史遺留的實物闡釋歷史發展,使觀眾了解歷史(學問、過程及發展規
律),了解歷史與現實、將來的聯系。
保藏:標準:歷史價值,社會人文價值。
探討:揭示藏品的歷史內涵,運用古代遺物探討歷史發展。證史,正史,補史。
藏品探討,鑒別真偽,物質文化探討。
陳設:精確表現歷史:史學觀點,史學探討成果;從新的角度說明歷史現象、事務、過
程。
展覽的動身點和歸宿都是歷史,強調因果、過程。
陳設留意歷史發展的持續性、邏輯性和歷史事務的系統完整,留意歷史氛圍。
觀眾:觀眾與展覽有距離感,時空、心理距離;旁觀,了解,學習學問;多一次性。
教化:歷史觀,歷史發展觀,歷史事務、人物評價。
以古鑒今,歷史的閱歷值得留意。
愛國主義,民族自尊,凝合力,文化認同。
子類:歷史:綜合或專題性歷史博物館。
古建,遺址,歷史復原村落。
民族:各民族,民族文化特性,特征,民族發展,民族溝通,特性與共性。
紀念:歷史事務:
名人紀念館,故居。
社區:社區博物館,生態博物館。滿意民眾對自我和歷史的了解需求。
2,藝術博物館
目的:展示人類藝術創建力和審美情趣,供應欣賞、提高的條件,培育觀眾的審美情
趣,滿意民眾的文化需求和自我充溢、完善的愿望。
保藏:標準:藝術價值,審美價值,欣賞價值。
探討:藝術創作,藝術家,藝術史,藝術指責(理解、評論)。
陳設:展示藝術表現力,了解藝術家,欣賞藝術品。
藝術特點的展示,藝術品與觀眾的溝通,環境烘托。散點式陳設。
觀眾:觀眾需調動藝術學問,視察發覺,內心體驗,發覺和欣賞的愉悅,溝通互動;
成就感;多次參觀。
教化:藝術史,藝術學問,審美愉悅,藝術創建力。
子類:古代藝術,現代藝術,工藝美術,日用藝術:建筑藝術,園林藝術。肖像血館。
民族藝術。
視覺藝術,表演藝術。
3,科學技術博物館(科學,技術,自然)
目的:傳播科學觀念,科學方法,科學學問;人與科學,人與自然。
保藏:科學史料。
科學,技術,工業,手工業。
自然標本,動植物,礦物,
陳設:歷史類展覽:科技史,自然史;發覺類展覽:科技館。
科技成就,科學原理,技術應用,釋疑解惑。
自然景象。
多展示過程,條件。情景再現,操作參與,演示。色調,形式多表現科學的客
觀,嚴謹,創新。
觀眾:主動參與,新穎,探究。不要求基礎,只要求操作、參與,在實踐中、在意
外的驚喜中學習學問。
多感官學習,發覺中學習。
探討:科技史,專題探討,科普。
子類:科學:科學史,特地學科(天文、地質等)。科技中心。
技術:煤礦,紡織,造紙,印刷,計算機,航空等
自然:自然史,自然愛護區,自然專題等。
4,綜合類博物館
多門類藏品,多用途,多層面展示、利用藏品信息。
特點:多側面展示藏品豐富的文化、歷史內涵。
子類:地志博物館。
第7?8講:博物館藏品管理與藏品保存
目的:理解博物館藏品的性質和特點。
理解博物館藏品在博物館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對博物館工作的影響。
理解博物館藏品管理的目的、原則、任務、程序、標準和方法。
理解博物館藏品管理人員通過工作協調和現代信息技術,激勵公眾利用藏品信息。
要點:理解博物館藏品是實物、信息、環境、“語境”的綜合。
相識博物館藏品具有實物、典型、珍稀和不行替代(不行再生)的特點。
駕馭博物館藏品征集的主要途徑和要求。
理解制定博物館藏品標準和管理制度的作用。
駕馭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的主要程序和主要業務。
理解博物館藏品檔案的重要性。
了解博物館藏品信息化管理。
理解博物館藏品的“原狀”及其對博物館工作的影響。
理解博物館藏品保存的工作原則。
了解影響藏品平安的環境因素及主要防范措施。
主要概念:博物館藏品。博物館藏品管理。藏品搜集。收購藏品。藏品捐贈。藏品鑒定。藏
品入藏。入庫排架。藏品利用。藏品檔案。藏品編目。藏品核查。臧品注銷。博物館藏品保
存。博物館藏品原狀。博物館藏品修復。相對濕度。紫外線。大氣污染。霉變。
閱讀書目:
王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版)。第七、八、九章。
參見閱讀文章。
一、博物館藏品
1,博物館藏品是詳細的、有價值的文物標本;
2,博物館藏品與博物餌保藏:博物館藏品是個別的,域物館保藏是博物館據社會需求、學
問體系系統搜集、管理、利用的一組藏品。
博物館藏品是博物館各項業務工作得以開展和相互協作、協調的基礎。
3,博物館藏品與文物:目的。標準。外延。
二、博物館藏品管理
1,藏品搜集
?博物館為實現其社會職能而不間斷地發覺和搜集藏品的行為、活動。
?藏品搜集的目的:
?有目的、有安排地主動征集。要制定征集安排,確定藏品標準。
?途徑:社會征集;田野征集:
2,藏品管理
?定義:為實現博物館工作目的和滿意社會需求,對博物館藏品及藏品信息的搜集、貯
藏、整理、愛護和傳播,對藏品的全部權、實物、相關信息和相關工作的綜合管理。
?原則:妥當愛護,合理利用,如危及藏品平安,以愛護為主。
“愛護與利用,平安與效益二
?簡史:對珍稀之物的保藏,到文物標本等實物的;呆管,到對博物館工作資源和博物
館工作的管理。
?主要工作:全部權管理。實物管理。信息管理。事務管理。
?基本要求:”制度健全,帳目清晰,鑒定準確,編目詳明,保管妥當,查用便利。”
3,基本程序和主要業務環節
-入館接收:
?鑒選入藏:入藏,使一件物品成為博物館正式藏品。通過規定的工作程序和填寫具
有法律效力的文書、文件后,使物品為博物館全部、所管理,成為博物館藏品,博物館對該
藏品負有愛護、管理、運用的權利和義務。
?入庫上架:
?平安搬運:思想重視,一次一件,雙手捧托。相宜運輸工具。
?庫房管理:防火,防盜,防潮,防震,防塵,防霉,防鼠。人員管理。
?藏品利用管理:用途,場所,人員,責任。
?藏品檔案:原始資料的整理、保管和利用。有利于藏品的平安、探討。
?藏品編目:藏品信息的整理利用。檢索卡片,計算機檢索,藏品圖錄。
?藏品核查:藏品實物,保存狀況,信息核查。分級核查。
?統計:藏品存量、相關業務、愛護工作。
?藏品注銷:因特定緣由,永久終止保藏,或永久性地從館藏中去除。
三、博物館藏品探討
1>藏品鑒定
2,藏品學術探討
3,藏品利用探討:陳設,教化。出版。
四、博物館藏品保存
博物館藏品保存(conservation)
1,?定義:博物館藏品保存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供應的學問和手段愛護博物館藏品,延緩
或阻擋自然力對藏品的破壞。
?主要工作是維護,修復,探討藏品保存原理、技術、工藝和材料。
?簡史:
2,藏品原狀
?定義:博物館藏品原狀是因博物館工作須要,將物品固著于,或再現其歷史過程中某
一時刻、某一階段時的狀況狀態。包括該物品的材質、結構、造型、紋飾、色調、重量、聲
響、尺寸、制作工藝、運用痕跡、歷史痕跡等。因博物餌類型和工作須要的區分,對藏品原
狀的理解、要求也不同。
?藏品生命周期:制作-運用-廢棄-發覺-(進入博物館)-修改-再運用-再廢棄……
?各類博物館對“原狀”的詳細理解:
3,“愛護原狀”的工作原則:愛護原狀,愛護健康的原狀,穩定現狀,預防性愛護。
4,影響藏品保存的主要因素及防護措施
?溫度與相對濕度:影響藏品的結構、尺度、材質,化學反應,生物活動。
?光:紅外線,加熱物體表面溫度。紫外線,高能量,破壞有機物。褪色,脆化。
?大氣污染:氧化氣體,酸性氣體。灰塵:粉沙,微生物,碎屑。
?害蟲:蛀食、污染文物。綜合防治。
?霉害:高溫,高濕,靜止空氣。脆化,變色,污染文物。
第9講:博物館陳設
目的:理解博物館陳設的性質和特點
駕馭策劃和組織博物館陳設的原則和程序。
了解博物館陳設實現社會教化作用的途徑。
要點:理解博物館陳設的目的與特點。
了解博物館陳設的類型和特點。
理解“基本陳設”和“臨時展覽”的特點和作用。
駕馭博物館陳設設計的主要階段和各階段的主要任務。
理解陳設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了解陳設大綱、陳設方案的編寫方法和要求。
了解陳設形式設計各要素的特點。
理解博物館觀眾在陳設設計和制作過程中的作用。
主要概念:博物館陳設(展覽)。“精品展工基本陳設。臨時展覽。總體設計。內容設計。
形式設計。目標觀眾。展線。展具。陳設語言。
閱讀書目:
王宏鈞: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本)。第十、十一、十二章。
周筠:陳設內容設計的基本要素及其規則。中國博物館,2024年2期,40-43頁。
一、博物館陳設
1,定義及特點
,定義:
博物館展覽是在肯定空間內,以文物標本為基礎,協作適當協助展品,依據肯定的主題、
序列和藝術形式組合成的,進行直觀教化和傳播信息的展品群體。(中國博物館學基礎)
博物館展覽是博物館向觀眾展示和說明展品的方式,通常包括設計、說明和圖表。(IC0M)
在博物館環境中,通過展品、空間和設計,表達信息和情感。
2,發展簡史
3,基本陳設與臨M展覽
4,精品展:
5,博物館陳設目的:
二、陳設工作程序
1,策劃
2,設計
3,制作
4,開展
5,開放
6,結束撤展
三、陳設設計
設計:具有美學因素藝術造型特征的思維活動過程。有目的的加工。
1,總體設計
總體設計是確定展覽主題、展覽基調和形式設計指導思想的,確定組織機構和日程。決
策,協調,保障。
?確定陳設主題、基調:
?明確目標觀眾:博物館展覽欲吸引、接觸、影響,滿意其特定需求的觀眾群體。
?確定風格:展覽形式設計風格和設計的基本表現方式、類型。
?確定陳設類型:時艱:長期(基本陳設),臨時;
?制定日程:主要工作起始時間。限制工作進度和監督工作質量的措施。
?確定人員和報告關系:主要人員:探討、陳設、宣教;相關業務人員。
?保障資源(預算):設施,人員,費用,還應考慮宣揚、教化協助材料的費用。
2,內容設計
展覽內容設計是對展覽學術內容表述方式,以及主題、內容與展品有機結合的探討、創
建和表述工作。要考慮內容表述及用陳設語言表現內容,影響觀眾。要關注展覽的展示效果,
關注設計因素對展覽主題、內容、觀念表達的影響。
?學術探討:
?主題切入:展覽主題的闡釋角度、闡釋方式、表現方式和形式。
?主題發展:展覽內容的先后依次和邏輯關系。
?主題表現(情節):“講一個故事二內容結構。
?選擇展品:標準:典型,欣賞,保存狀況。
?撰寫說明:類型;展品說明的主要內容;寫作要求。
?陳設大綱:陳設主題和主要內容的構思,主要內容,框架結構,
?陳設方案:詳細展覽內容,層次,展品,說明,形式設計指導
?觀眾參與:參與工作:展覽內容,內容表達,展品選擇。參與形式。
3,形式設計
形式設計是運用藝術設計手法,將展品、空間和環境有機地構成具有視覺沖擊力和吸引
力的形象展覽,以影響觀眾的觀念和行為。
?簡史:美化(附屬),設計(分別),觀眾(綜合)。
?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原則:系統;吸引力與滯留力;簡潔,烘托,不疥揉造作。
A,展廳平面及環境:
?展廳平面:
?環境:物理環境。視覺環境。心理環境。
?展線:展覽邏輯依次和觀眾參觀路途。
?標識:
?講解設施,可操作器械,休息設施,服務設施,購物設施。
?平安:展品平安,觀眾平安。
B?展品:
?展品:重要性。陳設主線和關鍵概念的視覺表達。展品最佳展示位置和角度。
?展品組合:通過組合表現展品間的邏輯關系:內容聯系,對比,烘托,營造氛圍等。
?陳設語言:陳設語言:一種依靠三維物品排置的序列、情態及與其他必要的協助材料
協作而構成的視覺形象為媒介的傳播手段或溝通方式。(嚴建強)
?展覽說明:
,協助展品:
?音像設施:
?展具:種類。作用,
C,照明:
D,色調:
E,宣揚材料:
第10講:博物館觀眾
藏品是博物館的基礎,教化是博物館的靈魂。
目的:理解當代博物館“以人導向”的工作原則。
理解觀眾對博物館實現工作H標的重要作用。
理解觀眾的多樣性構成和特點。
要點:為什么博物館各發展階段對觀眾的相識會不同?
博物館觀眾探討簡史和主要成果。
博物館觀眾的特點,
博物館觀眾的類型及特點。
博物館觀眾怎樣影響博物館的工作。
休閑價值觀對觀眾參觀行為的影響。
博物館觀眾的行為特點。
博物館應如何依據觀眾特點組織活動。
主要概念:博物館觀眾。休閑價值觀。常常觀眾。偶然觀眾。“非觀眾”(不去博物館的人)。
家庭觀眾。旅游觀眾。博物館參觀動機和期望。博物館體驗。博物館疲憊。
閱讀書目:
王宏鈞: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本)。第十三章。
(美)約翰?赫?福克,林恩?迪?戴爾金。宋向光譯:博物館體驗。
(美)瑪麗林?吉?胡德。宋向光譯:“敬而遠之”一人們為什么不去博物館?博物館探討,
1995年4期。
一、博物館觀眾
1,博物館觀眾:
2,博物館觀眾與博物館:從觀眾到用戶。
3,博物館觀眾探討:對觀眾構成、心理、行為、需求、影響方式的探討。
4,博物館觀眾的休閑學探討:博物館參觀是休閑活動,受休閑價值觀的制約。
,與其他人在一起,即社交。
?從事一些值得做的事。
?環境的舒適和輕松。
?嘗試新體驗。
?學習的機會。
?親身參與。
參觀活動還受到生活經驗、社會-經濟狀況、教化程度、童年體驗等社會和個人因素的
影響。
二、博物館觀眾類型
1,我國博物館常用的觀眾分類:
顯在觀眾,潛在觀眾(是否參觀);學生,學者,游客(身份,行為);團體,散客(組
織)。
2,一般觀眾:有穩定的工作,較好的收入,良好的教化,較年輕的社會群體,熱心社
會活動。家庭群體。
3,常常觀眾:常常參觀博物館,通常每年3次以上。對休閑價值評價均高,對學習,
體驗,值得做的事評價尤高。主動參與博物館工作,熟識博物館工作規則。人口學分析與
一般觀眾同。
4,偶然觀眾:不常常去博物館,每年一、兩次,且主要參與博物館組織的具有重大社
會影響和社交色調深厚的活動。其休閑價值傾向是社交,參與,環境。愿與他人共同活動。
認為博物館太拘謹,不是從事其寵愛活動的場所,不能實現其休閑目的。他們樂于參與社
會活動。
5,“非觀眾”:不去博物館的人“知而不去。休閑價值傾向與偶然觀眾同,但對博物館
抱否定看法。認為博物館令人敬畏,是教化機構,為其休閑價值的實現設置障礙,博物館
參觀得不償失。
6,家庭觀眾:以家庭為單位的觀眾群體。親子關系,家庭角色及分工。
7,旅游觀眾:團體旅游,自助旅游。團體游客置身社會群體中,且受導游影響。
8,殘障觀眾:在同等、敬重的前提下,在讓殘障人融入社會的前提下,為殘障觀眾參
觀供應便利。
三、博物館觀眾參觀行為
1,參觀前:參觀動機和期望
?動機:為實現需求而實行特定行為的意愿、動力。
?參觀期望:參觀活動欲實現的詳細需求,準備,安排。
2,參觀時:
進館前的心理與行為,
參觀行為:
?一般參觀行為模式,
?典型參觀行為模式(四階段):
?博物館疲憊:參觀時發生的心理、生理疲憊綜合現象,詳細表現為愛好下降,留意力
渙散,心情低落,身體某些部位感覺不適。通常在1小時左右發生。且多不行避開。影響參
觀行為和體驗。
3,參觀后:
第11講:博物館教化
Thelookofwonderonachild'sfacecanbetherewardforalifetimesworkinmuseum.
兒童臉上的驚異神情是對終生從事博物館工作的最高獎賞
目的:理解博物館教化的目的和特點。
了解博物館要依據觀眾的學習特點組織教化活動。
了解博物館怎樣促進和幫助觀眾學習。
要點:了解當代博物館教化的基礎理論。
理解博物館觀眾的學習特點。
駕馭博物館如何為觀眾創建學習條件。
了解博物館教化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了解博物館教化的評估體系。
了解博物館觀眾服務的目的和方式。
主要概念:博物館教化。博物館學習。學習心理。內驅力。多智能。灌輸學習。發覺學習。
建構學習。
閱讀書目:
王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版)。第十四章。
一、博物館觀眾學習
1,博物館學習:
博物館學習是最普遍意義的學習。
學習是有目的的,為變更自己的行為而變更自己的學問結構、體系,包括學問、方法、
看法、技能等。學習包括學習新東西,強化已有學問。
博物館觀眾學習特點:
2,博物館觀眾學習特點:
?內驅力:
?自主學習:
?建構學習:
?多智能:語言,數字運算,空間,音樂,動覺,人際交往,自省。
3,博物館觀眾學習途徑:
?實物:
?環境:
?引導:通過定位、指向,使觀眾的行為、學習、體驗按其所期望的依次綻開并實現。
4,博物館教化:由擔當社會教化責任的社會文化機構一一博物館一一為滿意觀眾自我
教化、自我完善和發展的要求而組織的非強制性教化。博物館教化留意學習者多種
智能的綜合發展,留意以非強制手段達到預期的教化目的。
二、博物館觀眾服務
博物館觀眾服務:為實現博物館使命、責任和工作目標,滿意觀眾多方面需求,使其獲
得主動的博物館體驗。觀眾服務是博物館實現其基本任務的措施,而不是營利性”服務行業,
?參觀服務:
?學習服務:
?休閑服務:
?博物館觀眾服務不是營利行為。
第12講:博物館管理
管理,管理,還是管理
目的:理解博物館組織的特點。
理解博物館管理的任務和特點。
了解博物館管理的主要方法。
要點:了解博物館“非營利性組織”的性質。
了解博物館宏觀管理的任務和主要措施。
了解我國博物館宏觀管理的現狀。
了解博物館組織管理的特點。
了解我國博物館“三部一室”組織體制的特點。
了解博物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
主要概念:非營利性組織。公共品。戰略管理。“三部一室“一條龍”。管理人負責制。博
物館協會(學會)。
閱讀書目:
王宏鈞主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修訂版)。第十六、十七章。
一、博物館組織特點
1,博物館管理
博物館管理:對博物館資源和博物館環境的管理。
2,博物館組織特點:
?非營利性組織
?博物館產出具有公共品與準公共品的性質
?服務性產品:
3,博物館管理特點:
?宗旨導向,投入驅動。
?常設性(永久性)
?公關管理
?非量化管理
二、博物館宏觀管理
1,博物館宏觀管理
?博物館宏觀管理任務:協調發展,滿意需求;協作政府的社會發展戰略和政策;
?管理體制:政府干施管理,政府調控,博物館自律
外國博物館宏觀管理體制:法國的中心政府干脆管理,德國的地方政府管理,英國的“臂
距”管理,美國的政府宏觀調控。
我國博物館宏觀管理體制:條塊結合,分級管理。
2,市場經濟條件下管理博物館
3,博物館協會
三、博物館管理
1,博物館管理簡史:
2,博物館組織體制:人員管理結構,保證決策執行,信息溝通,發揮人的主動性。
①管理體制:
②組織結構:
?三部一室制:我國博物館行政管理和業務部門設置主要模式。按職能分工。
?“一條龍”:按藏品門類劃分業務部門。
?“藏品管理人”負責制:
3,戰略管理
4,建立促進博物館發展的組織體制和機制
5,構建合理的工作隊伍
6,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
第13講:博物館工作者及職業道德
目的:了解博物館主要工作崗位的職責及其主要業務范圍。
了解從事博物館工作應具備的素養和條件。
理解自覺遵守職業道德的必要性。
要點:了解博物館主要職業的從業條件、責任、業務。
了解博物館工作人員應具備的基本學問、技能和實力。
熟識中國文博工作人員工作守則。
駕馭博物館工作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定.
主要概念:藏品管理人(curator)。博物館職業道德。
閱讀書目:
國際博協,宋向光譯: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職業道德(2024版)。中國文物報,2024-2-25o
國際博協培訓委員會,宋向光譯:國際博協博物館工作人員培訓課程綱要。中國博物館通訊,
2000年9期
一、博物館工作崗位
1,博物館館長(director)
2,博物館藏品管理人(curator)
3,藏品登錄員(registrar)
4,藏品保存技術人員(conservator)
5,陳設設計師(designer)
6,教化工作者(museumeducator)
二、博物館工作人員專業素養
勝任博物館工作所必需的觀念、學問、技能和實力。
L學問:博物館學。相關學術學問:概念、理論、方法、發展。管理
技能:駕馭完成專業工作的方法、工具、規則、實力
實力:溝通:上級,同事,公眾。團隊合作
2,一般實力:全部博物館從業人員都應具備的技能和學問:
3,博物館學:駕馭博物誼工作學術基礎學問并將其應用于實踐的實力
4,管理實力:博物館業務的理論和實踐的學問和技能
5,公共活動組織實力:博物館為社區服務的學問和技能
6,信息與藏品的管理和愛護實力:創建、愛護和共享博物館資源的學問和技能
三、博物館職業道德
I,職業道德(倫理):
?從業人員認同并實踐的價值觀、道德義務、行為準則和行為規范。
?作用:維護行業社會形象,協調行業內部關系,維護從業人員利益。
2,國家文物局工作人員守則
3,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職業道德準則
個人行為:
?忠誠于博物館。
-對藏品的職責:遵守保藏方針,以公允看法征集,妥當保管和保存藏品。愛護
動物的安康。慎重對待人類遺體及祭祀品,敬重各民族共有的人類尊嚴之感情。個人
保藏不應與機構發生利益沖突。
-對公眾的職責:維護職業標準,并主動宣揚,使公眾更好了解博物館的目的與
職責。以有效、禮貌的方式隨時與公眾交往,與公眾共享學問。留意保守博物館與藏
品物主的保密信息和個人隱私。
?對同事及專業的職責:維護良好的工作關系,共享專.業學問。不參與與其服務
博物館保藏物品相像或相關物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4.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教學設計1
- 二年級體育下冊 2.11快速跑教學設計
- 三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21 我不能失信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11單元 化學與社會發展 第2節 化學與材料研制教學設計 (新版)魯教版
- 九年級體育 耐久跑教學設計2 人教新課標版
- 六年級數學下冊 四 快樂足球-比例尺 我學會了嗎教學設計 青島版六三制
- 2024華錄集團上市子公司易華錄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1 春夏秋冬表格教學設計
- 任務三 職業理想我規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浙教版初中勞動技術八年級下冊
- 初中欣賞 當太陽降落教學設計
- 產品設計研發費用統計表
- 2025屆廣東省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一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
- 2023數據中心節能改造實踐案例
- 政治-湖南省長郡二十校聯盟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高三第一次聯考(長郡二十校一聯)試題和答案
- 骨干教師培訓與示范課實施計劃
- 《建筑工程施工索賠與應對策略》課件
- 項目進度管理與監控的工作計劃
- 中國慢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診斷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讀
- 2025廣西柳鋼集團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河南測繪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深度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