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重點內(nèi)容與試題集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重點內(nèi)容與試題集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重點內(nèi)容與試題集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重點內(nèi)容與試題集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重點內(nèi)容與試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學常識重點內(nèi)容與試題集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詩歌鑒賞要求:正確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評價詩歌的思想感情。1.下列關(guān)于《登鸛雀樓》一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描繪了壯闊的自然景象。B.詩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詩人向往更高境界的情感。C.詩中“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形象地描繪了黃河與山的關(guān)系。D.詩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展現(xiàn)了詩人胸懷壯志的情感。2.下列關(guān)于《春曉》一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中“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描繪了春天的生機勃勃。B.詩中“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反映了詩人對春天的感慨。C.詩中“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形象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色。D.詩中“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3.下列關(guān)于《靜夜思》一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繪了寧靜的夜晚。B.詩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C.詩中“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形象地描繪了夜晚的景象。D.詩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反映了詩人孤獨的情感。4.下列關(guān)于《江南春》一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中“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描繪了江南春天的美景。B.詩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反映了詩人對歷史的感慨。C.詩中“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形象地描繪了季節(jié)變化。D.詩中“千里江山圖,一時多少豪杰”表達了詩人對英雄人物的敬佩。5.下列關(guān)于《望岳》一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中“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描繪了泰山的壯麗景色。B.詩中“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形象地描繪了日出時的景象。C.詩中“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D.詩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展現(xiàn)了詩人胸懷壯志的情感。6.下列關(guān)于《登高》一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描繪了秋天的景色。B.詩中“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慨。C.詩中“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D.詩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展現(xiàn)了詩人胸懷壯志的情感。二、文言文閱讀要求:正確理解文言文的內(nèi)容,分析文言文的表達技巧,評價文言文的思想感情。1.下列關(guān)于《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晉文公退避三舍”表現(xiàn)了晉文公的謙遜。B.文中“城濮之戰(zhàn)”反映了晉楚之間的矛盾。C.文中“楚人三閭大夫”指的是楚國的大夫。D.文中“晉文公退避三舍”是晉文公為了報答楚成王而做出的決定。2.下列關(guān)于《史記·陳涉世家》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陳勝吳廣起義”反映了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B.文中“陳勝自立為王”展現(xiàn)了陳勝的野心。C.文中“陳涉吳廣起義”是秦末農(nóng)民起義的一次重要事件。D.文中“陳勝自立為王”是陳勝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做出的決定。3.下列關(guān)于《論語·學而》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強調(diào)了學習的重要性。B.文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達了孔子的待客之道。C.文中“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反映了孔子的修養(yǎng)。D.文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提倡的道德規(guī)范。4.下列關(guān)于《莊子·逍遙游》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逍遙游”表達了莊子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tài)度。B.文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反映了莊子對知識的看法。C.文中“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形象地描繪了蜩與學鳩的差異。D.文中“逍遙游”是莊子對人生的一種理想境界。5.下列關(guān)于《孟子·梁惠王上》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B.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強調(diào)了道德的重要性。C.文中“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表達了孟子對仁義的追求。D.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對政治的一種理想狀態(tài)。6.下列關(guān)于《荀子·勸學》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勸學”強調(diào)了學習的重要性。B.文中“學不可以已”反映了荀子對學習的看法。C.文中“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形象地描繪了學習的成果。D.文中“勸學”是荀子對人生的一種理想狀態(tài)。四、現(xiàn)代文閱讀要求:正確理解現(xiàn)代文的內(nèi)容,分析現(xiàn)代文的表達技巧,評價現(xiàn)代文的思想感情。4.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背影》朱自清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1)請簡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2)文章中“我”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3)文章通過“背影”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五、作文要求:根據(jù)以下材料,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材料: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面對這些困難和挫折,有的人選擇勇敢地面對,有的人選擇逃避。請以“勇敢面對困難”為題,談談你的看法。六、古詩文默寫要求:根據(jù)提示,正確默寫下列古詩文。(1)青青子衿,______。(2)床前明月光,______。(3)白日依山盡,______。(4)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______。(5)千山鳥飛絕,______。(6)會當凌絕頂,______。(7)海內(nèi)存知己,______。(8)春眠不覺曉,______。(9)春水初生,______。(10)青青園中葵,______。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詩歌鑒賞1.D解析:詩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詩人向往更高境界的情感,而不是描繪了壯闊的自然景象。2.C解析:詩中“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形象地描繪了春天的景色,而不是反映了詩人對春天的感慨。3.C解析:詩中“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形象地描繪了夜晚的景象,而不是描繪了寧靜的夜晚。4.C解析:詩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反映了詩人對歷史的感慨,而不是反映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5.D解析:詩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展現(xiàn)了詩人胸懷壯志的情感,而不是描繪了泰山的壯麗景色。6.B解析:詩中“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慨,而不是描繪了秋天的景色。二、文言文閱讀1.C解析:文中“楚人三閭大夫”指的是楚國的大夫,而不是楚成王。2.B解析:文中“陳勝自立為王”展現(xiàn)了陳勝的野心,而不是陳勝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做出的決定。3.C解析:文中“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反映了孔子的修養(yǎng),而不是孔子提倡的道德規(guī)范。4.D解析:文中“逍遙游”是莊子對人生的一種理想境界,而不是莊子對知識的看法。5.B解析: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強調(diào)了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孟子對政治的一種理想狀態(tài)。6.D解析:文中“勸學”是荀子對人生的一種理想狀態(tài),而不是荀子對學習的看法。四、現(xiàn)代文閱讀4.(1)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在火車站送別父親時,目睹父親艱難地穿過鐵道,爬上月臺,以及父親離去后,作者對父親的思念之情。(2)文章中“我”的情感變化是從最初的擔憂到淚流滿面,再到最后對父親的思念。(3)文章通過“背影”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愛和思念之情。五、作文5.(答案略)六、古詩文默寫6.(1)悠悠我心解析:這是《詩經(jīng)·國風·周南·關(guān)雎》中的名句,表達了主人公對愛人的思念之情。(2)疑是地上霜解析:這是唐代詩人李白《靜夜思》中的名句,描繪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象。(3)黃河入海流解析:這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中的名句,描繪了黃河壯闊的景象。(4)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解析:這是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名句,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5)萬徑人蹤滅解析:這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中的名句,描繪了登高遠望時,人跡罕至的景象。(6)一覽眾山小解析:這是唐代詩人杜甫《望岳》中的名句,表達了詩人登上泰山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