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164-2019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指南 反應性關節炎_第1頁
T-CACM 1164-2019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指南 反應性關節炎_第2頁
T-CACM 1164-2019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指南 反應性關節炎_第3頁
T-CACM 1164-2019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指南 反應性關節炎_第4頁
T-CACM 1164-2019 中醫內科臨床診療指南 反應性關節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uidelinesfor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ternalmedicimedicine—Reactivearthritis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I為落實好2014年中醫藥部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中醫藥標準制修訂項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委托,中華中醫藥學會開展對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修訂項目進行技術指導11個專業領域,分別承擔部分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修訂任務。根據《2015年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修訂指南制修訂專家總指導組和11個學科領域專家指導組,指導項目組按照雙組長制開展中醫臨床診療指項目審查會,經2次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修訂專家總指導組審議,完成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修訂工作。其中,有171項作為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發布,56項以中醫臨床診療專家共識結題,5項中醫臨床診療專家建議結題。按照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修訂審議結果,結合各項目組實際情況,對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副組長:桑濱生、蔣健、曹正逵、洪凈、孫塑倫、汪受傳、成員:謝雁鳴、李曰慶、裴曉華、羅頌平、杜惠蘭、金明、劉大新、楊志波、田振國國、花寶金、韋以宗、毛樹松、盧傳堅、趙永厚成員:李建生、冼紹祥、周亞濱、劉建平、張洪春 Ⅲ IV 1 1 1 1 2 2 2 2 3 4 4 5 5 6 9 本指南按照GB/T1.1《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本指南參加起草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河南風濕病醫院河南風濕病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廣州中醫建平、蘇勵、林昌松、龐學豐、楊德才、陸燕、李艷彥、曹文富、薛斌、吳沅皞本指南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立項的《2014年中醫藥部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中醫藥標準制項目》之一,項目負責部門中華中醫藥學會,在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修訂專家總指導組和反應性關節炎(Reactivearthritis,ReA)無特異性或根治性的治療方法,治療的目的在于控制和緩解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本指南制訂的主要目的是推薦有循證醫學證據的反應性關節炎的中醫藥診斷與治療方法,指床醫生、護理人員規范使用中醫藥進行臨床活動,能更好的服務臨床和患者。本指南計劃將定期更新。由本指南工作組通過文獻研究和專家討論會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更1中醫內科臨床診療指南反應性關節炎本指南提出了反應性關節炎的診斷、辨證、治療、預防和調注:中醫無反應性關節炎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屬于“熱痹”、“濕熱痹”、“腸痹”、“痢后風”、“痹證”本病患者大多由于感染后出現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伴有非對稱性的寡關節炎,嚴重者可有關下腰痛、交替性臀區疼痛、肌腱端炎或虹膜炎),臨床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單血清學指標:急性期可有白細胞升高,紅細胞沉降率(ESR)、C反應蛋白(2病原體培養:有泌尿、生殖道感染可作尿培養或相關分泌物培養;有腹瀉等腸道癥狀可作便培養內科學》[2]、《中西醫結合內科學》[3]、《實用中醫風濕病學》[5],結合證候文獻薈萃分析a)濕熱蘊結證:關節疼痛腫脹,痛勢劇烈、痛不可觸,觸之灼熱,或發b)風濕痹阻證:關節疼痛腫脹,痛處游走不定,關節屈伸不利,身d)正虛邪戀證:關節疼痛腫脹,經久不愈,痛勢綿綿,晝輕夜重,乏力,或畏寒肢冷,陽痿,遺精,或伴腰膝酸軟,五參照2012年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分會修訂反應性關節炎(ReA)首先要與感染性關節炎相鑒別,此外需同其他風濕性疾病如痛4臨床治療與推薦建議4.1概述3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核心原則,本指南的辨證論治是指對反應性關節炎患者通4.2辨證論治4.2.1濕熱蘊結證a)當歸拈痛丸[11](出自《醫學啟源》)加減。常用藥:蒼術、黃柏、牛膝、蠶砂、防己、虎杖、秦艽、4.2.2風濕痹阻證常用藥:羌活、獨活、防風、川芎、秦艽、青風藤、赤芍、威靈仙、豨薟b)蠲痹湯[6](出自《楊氏家藏方》)加減。常用藥:羌活、獨活、桂枝、秦艽、海風藤、桑枝、當歸4.2.3脾虛濕困證病機:脾虛不運,濕邪內停,阻滯經絡,不通4常用藥:生薏苡仁、蒼術、羌活、獨活、黨參、白術、山b)芍藥甘草湯(出自《傷寒論》)合薏苡仁[1常用藥:白芍、炙甘草、薏苡仁。(證據級別4.2.4正虛邪戀證病機:正氣已虛,邪氣留戀,瘀滯關節,不通4.3其他療法偏熱者,八仙逍遙湯加減熏洗,藥物組成:防風、荊芥、川芎、甘草、當歸、黃柏、蒼術將患處置于桶上熏蒸,手蘸藥液搓洗(偏寒者藥溫應控制在18℃~40℃度為宜,偏熱者藥溫應控制洗前再加熱5min~10min(因煎煮水分蒸發,每日按上述醋水比例適量加入)。1劑藥熏洗10天,34.3.3針刺療法取穴:雙膝眼、鶴頂,此兩穴為主穴,大椎、外關、陽池、合谷、梁丘、血海、足泉、昆侖、太溪、三陰交,常規消毒后,偏熱者,可選大椎穴用三棱針快速點刺放血,余均為5[15],平補平瀉,1次/日,30min/次。(腹瀉患者應先積極治療腸病,去除病因,注意飲食衛生,禁食寒涼辛辣等食物;感冒患者應適寒溫,避風寒;小便淋漓不盡者應飲食清淡,多飲水;外陰潰關節腫脹疼痛發作期間,應臥床休息,避免腫脹關節負重及壓迫,腫痛減輕后及6A.1臨床證據的檢索不同資料庫的特征分別進行主題詞聯合自由詞、關鍵詞進行綜對于來自同一單位同一時間段的研究和報道以及署名為同一作者的實質內容重復的研究和報道,A.2文獻評價),對于分組方式為交替分組,即以生日、住院日、住院號等的末尾數字為奇數或偶數等情況進7A.3證據評價分級由隨機對照試驗、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ⅣⅤ未經系統研究驗證的專家觀點和臨床試驗,以及沒有長期在臨床上廣泛運用的病例報告和歷中醫四大經典,政府編纂的醫籍,反復出現著名醫家所擅長領域相關的著作內容,多次出現在不同醫籍中的特定診療措A.4文獻推薦等級A.4.1采用GRADE推薦分級標準[29]GRADE推薦強度標準見表A.3。強弱8A.4.2采用中醫醫籍文獻推薦標準,中醫醫籍文獻推薦分級標準見表A.4。A基于一級來源的中醫醫籍文獻,有明確、顯著的臨床獲益且風險小,BCDA.5起草和評審《中醫內科臨床診療指南反應性關節炎》在完成文獻檢索、文獻評價、文獻研究總德爾菲法,篩選專家,起草問卷,進行了兩輪專家問卷調查,分別對答卷進行了統計分析總結,草稿完成后召開了專家論證會,工作組成員認真按專家論證意見修改形成了指南初稿。撰工作組將指南初稿向行業內專家學者征求意見,對專家反饋意見進行了集中整理、討論指南評價稿的評價由內科專家指導組推薦的4位評估專家組成),床領域和方法學方面的專家,對指南初稿、編制說明等材料進行評價。4位評估專家有3位對指南質量的評分給6分,1位給7分,平均分為6.25分。同時4位專家均表示指南的總體質量很高,9生恰當:中心或藥房控制分配方案、或序列編號一致序號1234終點指標能恰當的反應567895%可信區間,且提供的信息能夠從顯著統計學差異及估算把握度水平對9B.4Newcastle-OttawaScale(NOS)文Newcastle-OttawaScale(NOS)文獻質量評價量表見表B表B.4Newcastle-OttawaScale(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