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616-2024 楊樹銹病綜合防治技術規程_第1頁
DB41-T 2616-2024 楊樹銹病綜合防治技術規程_第2頁
DB41-T 2616-2024 楊樹銹病綜合防治技術規程_第3頁
DB41-T 2616-2024 楊樹銹病綜合防治技術規程_第4頁
DB41-T 2616-2024 楊樹銹病綜合防治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1I 2 4 5 6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1楊樹銹病綜合防治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楊樹銹病的危害癥狀及發病規律、病情調查、防治措施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LY/T2518噴霧防治林業有害生3.13.24危害癥狀及發病規律2片林每20hm2設置20m×30m標準地1塊,在標準地內按對角線法或平行線法抽取10株樣株進行調查;路渠林帶每5km設置1塊標準地,在標準地內每隔5株抽取1株樣株,共抽取10株),A1病葉數量;A2調查葉片數量。5.3危害程度劃定根據病葉率對楊樹銹病的危害程度進行分級:病葉率≤36.1植物檢疫6.2營林措施干旱時適時澆水,陰雨天氣及時排除積水;1~2年施肥1次,配方施3秋冬季節及時清除病死樹、枯枝落葉和雜草,減6.3涂白保護對于集中連片且郁閉度0.8以上的片林,使用噴煙防治。用8%百菌清氣霧劑和2.5%氟硅唑油煙劑在楊樹銹病發病初期進行樹冠噴霧,每15d~20d噴藥1次,連續噴藥3~4次。噴霧在無風天氣的4A.1落葉松楊柵銹菌A.1.1病原菌目(Uredinales)、柵銹科(Melampsoraceae)、柵銹菌屬(Melampsora)。在松科植物上產生性孢子和銹孢A.1.2危害癥狀A.1.3發病規律病菌屬于轉主寄生長循環型生活史真菌,一般需要2種寄主,分別為楊屬植物和松科轉主寄主植物來完成其生活史。病菌以冬孢子在落葉上越冬。6月中旬,在楊樹上發病,先在葉背生淡綠色小斑,數天后出現半球形枯黃色粉狀夏孢子堆。8月在病葉正面出現隆起的不規則斑,初為鐵銹色,漸變為暗褐為嚴重,病害的發生與濕度密切相關,濕度越大發病A.2.1病原馬格柵銹菌(M.magnusiana屬擔子菌門(BasidiomyA.2.2危害癥狀春天4月間楊樹展葉期,在越冬病芽和萌發的幼葉上布滿黃色粉堆,形似一束黃色繡球花的畸形病芽。嚴重受侵的病芽經3周左右便干枯。幼葉展開后易感病,背面散生黃粉堆,嫩葉皺縮、畸形,甚至A.2.3發病規律病害在5~6月間的春梢和9月份的秋梢上為兩個發病高峰,以5~6月份最重。7~8月份由于氣溫較高,不利于夏孢子的萌發侵染,病害進入平緩期。1~4年生苗木與9~10年生以上的樹木對病菌感染程度有5調查地點:標準地編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