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科交叉配血試驗標準操作規程_第1頁
輸血科交叉配血試驗標準操作規程_第2頁
輸血科交叉配血試驗標準操作規程_第3頁
輸血科交叉配血試驗標準操作規程_第4頁
輸血科交叉配血試驗標準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輸血科交叉配血試驗標準操作規程

1、目的:規范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操作程序,確保實驗過程及結

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2、范圍:本規程適用于本實驗室紅細胞意外抗體篩查與鑒定試

驗操作。

3、職責

3.1工作人員對進行紅細胞意外抗體篩查和鑒定試驗技術操作應

熟練掌握。

4、交叉配血(輸血相容性/配合性)試驗

4.1基本原理

交叉配血主要是檢查受血者血清中有無破壞供血者紅細胞的抗

體,使受血者與供血者的血液間沒有可測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體成

分。交叉配血的要求是選擇的技術盡可能多地檢測出具有臨床意義的

抗體(包括不配合的IgM和IgG抗體),在任何步驟均不出現溶血或

同種凝集的結果,最大限度地減少抗體的漏檢,防止溶血性輸血反應

的發生,方可將供者的血液成分輸給受血者。完整的交叉配血試驗應

包括:

1)復查收到的受血者血樣的ABO、Rh血型以及抗體篩查的結果。

2)查閱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檢查記錄,如與此次結果不符,應及

時分析原因。

3)選擇預先進行血型檢查的合格獻血者作交叉配血試驗。

4.2基本內容

交叉配血試驗包括下述幾項

1)主側配血:受血者血清與供者紅細胞反應,檢測受血者體內

是否存在針對供者纖細胞的抗體。

2)次側配血:受血者紅細胞與供者血清反應,檢測供者血液中

是否存在針對受血者紅細胞的抗體。

3)自身對照:受血者紅細胞與自身血清反應,以排除自身抗體、

直接抗球蛋白試驗陽性及紅細胞緡錢狀假凝集等干擾試驗結果判讀

因素。

交叉配血反應體系均應在37℃孵育。使用能檢出不完全抗體的

配血方法進行交叉配血。除了使用鹽水介質法外,還應使用能檢出其

他血型系統抗體的方法,例如:抗球蛋白試驗,酶技術、聚凝胺法、

微柱凝膠卡式檢測法,白蛋白介質、低離子強度介質或其他合適的促

凝等方法。

4.3鹽水介質法

4.3.1方法原理

鹽水介質交叉配血試驗(又稱〃立即離心〃配而試驗),是根據IgM

抗體在鹽水介質中可與紅細胞上對應抗原結合產生肉眼可見凝集的

特點,將獻血者紅細胞與受血者血清(或血漿)、獻血者血清(或血

漿)與受血者紅細胞在鹽水介質中進行抗原抗體反應,以檢測受血者

(或獻血者)血液中是否存在針對獻血者(或受血者)紅細胞抗原的

IgM抗體,即可以發現臨床上最重要的AB。不配合性。此方法可以檢

測出IgM,不能檢測出IgG(完全抗體IgG極其罕見,臨床日常操作

不用考慮)。

4.3.2儀器、試劑與耗材

1)儀器:臺式低速離心機、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閱片燈箱、

顯微鏡、試管架;

2)試劑:0.9%生理鹽水;

3)耗材;硬試管、一次性塑料滴管、載玻片、記號筆等。

4.3.3標本要求

1)推薦使用EDTA抗凝靜脈血+不抗凝靜脈血各一管,靜脈血管

條件不好或緊急情況下也可以使用動脈血,標本采集量23mL;

2)標本標識清晰、準確、完整,能反映受血者當前的免疫學狀

態;

3)標本質量符合要求,無血液稀釋、細菌污染,離心后無溶血

及明顯乳糜;

4)標本原則卜在檢測前不保存,收到標本后應及時進行相關檢

測。

4.3.4操作步驟

1)用0.9%生理鹽水將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抗凝血配成2%-5%的紅

細胞懸液(推薦生理鹽水三洗紅細胞,市面上有專門用于三洗紅細胞

的細胞洗滌離心機,可省去人工操作);

2)按標記〃主測〃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和供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

“次側〃管加供血者血清2滴和受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

3)混勻,使用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1000g,離心15s;

4)輕輕搖動試管,觀察有無凝集或溶血,必要時顯微鏡下觀察,

并記錄結果。

4.3.5結果判定與解釋

1)結果判定標準

陽性結果:紅細胞形成凝集或發生溶血;

陰性結果:紅細胞無溶血,肉眼及鏡下均未見凝集。

436室內質控

1)基本原則:每次質控試驗應至少選擇一個受血者質控品(含

有IgM抗體,抗體強度在2+左右),一個抗原陽性獻血者質控品和

一個抗原陰性獻血者質控品。

2)頻次要求:推薦每批次試驗都進行室內質控。至少在每天試

驗開始前、試驗中更換試劑批號后,應重新做質控試驗。

3)操作要求:受檢標本與質控品標本應采用完全相同試驗操作

步驟。

4)可以選擇商品化質控品,也可以利用實驗室標本資源自制質

控品。

5)質控結果分析:質控結果與預期靶值相符,結果在控,受檢

標本檢測結果可用;質控結果與預期靶值不相符,結果失控,受檢標

本檢測結果不可用,需查找原因、糾正影響因素后,重復檢測。

4.3.7室間質評:不適合單獨參加室間質評活動。

4.3.8注意事項:

1)鹽水介質交叉配血試驗是臨床輸血前最基本的相容性試驗,

能檢測IgM類血型抗體,包括一些不具有臨床意義的抗體,如冷凝集

素抗-I及抗-IH等,一般不能檢測出IgG類血型抗體。

2)除完全排除獻血者、受血者血清IgG類意外抗體存在的情況

下,不能單獨使用鹽水介質進行交叉配血試驗,以防止IgG類意外抗

體漏檢。

3)鹽水介質交叉配血試驗出現不相合時,應重新對獻血者、受

血者ABO血型進行鑒定,以排除ABO血型鑒定錯誤。

4)注意試驗過程中溫度、離心力、離心時間、紅細胞濃度、抗

原抗體比例、試管搖動力度等因素的影響。注意立即離心,及時觀察

結果。

5)注意藥物治療對交叉配血結果的影響,如患者接受右旋糖好、

聚維酮(PVP)等治療,應對紅細胞進行洗滌;如接受肝素治療,應用

魚精蛋白中和;如懷疑存在血清中補體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可預先進

行補體滅活。

6)懷疑存在自身抗體、紅細胞緡錢狀等干擾時,應加做自身對

照試驗加以鑒別。

7)為防止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應,應嚴格控制試驗室溫度在

20-24℃范圍內,以免影響結果判斷。

4.4聚凝胺法

4.4.1方法原理

同紅細胞意外抗體篩查試驗聚凝胺法。

4.4.2儀器、試劑與耗材

1)儀器:臺式低速離心機、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閱片燈箱、

顯微鏡、試管架;

2)試劑:低離子介質溶液(LIM)、聚凝胺試劑溶液(Polybrene

Reagent)>重懸液、生理鹽水。

3)耗材;硬試管、一次性塑料滴管、載玻片、記號筆等。

4.4.3標本要求

同本節鹽水介質法耍求。

4.4.4操作步驟

1)用0.9%生理鹽水將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抗凝血配成2%-5%的紅

細胞懸液(推薦生理鹽水三洗紅細胞,市面上有專門用于三洗紅細胞

的細胞洗滌離心機,可省去人工操作);

2)取潔凈試管兩支,分別標明"主側〃和〃次側按標記〃主測〃

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和供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次側〃管加供血者血

清2滴和受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

3)每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低離子介質溶液,混勻,使用血型血清

學專用離心機1000g,離心15s,棄上清液,不要瀝干,讓管底殘留

約0.1ml液體,輕搖試管,肉眼觀察有無凝集,如無凝集必須重做試

驗。

4)確認試管中存在凝集的紅細胞扣之后,每管中加入2滴重懸

液。輕輕搖動試管,觀察有無凝集或溶血,必要時顯微鏡下觀察,并

記錄結果(特別注意的是滴加重懸液到觀察結果須在一分鐘內完成)。

4.4.5結果判定與解釋

1)結果判定標準

陽性結果:紅細胞形成凝集或發生溶血;

陰性結果:紅細胞無溶血,肉眼及鏡下均未見凝集。

4.4.6室內質控

1)基本原則:每次質控試驗應至少選擇兩組質控物。一組包括:

一個受血者質控品(含有IgM抗體,抗體強度在2+左右),一個陽

性供者質控品和一個陰性供者質控品。另一組包括:一個受血者質控

品(包括IgG抗體,反應強度在2+左右),一個陽性供者質控品和一

個陰性供者質控品。

2)頻次要求:推薦每批次試驗都進行室內質控。至少在每天試

驗開始前、試驗中更換試劑批號后,應重新做質控試驗。

3)操作要求:受檢標本與質控品標本應采用完全相同試驗操作

步驟。

4)可以選擇商品化質控品,也可以利用實驗室標本資源自制質

控品。

5)質控結果分析:質控結果與預期靶值相符,結果在控,受檢

標本檢測結果可用;質控結果與預期靶值不相符:,結果失控,受檢標

本檢測結果不可用,需查找原因、糾正影響因素后,重復檢測。

4.4.7室間質評

按照要求參加國家級或省級輸血相容性檢測室間質量評價活動

交叉配血項目。出現成績不合格時,實驗室應停止該檢測項目,認真

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并實施整改、預防措施,在得出滿意評估結果

后,方可重新開展木檢測項目。

4.4.8注意事項

1)聚凝胺法對Kell血型系統的抗體(例如抗-K)敏感性低,容

易發生漏檢。

2)注意本方法存在的非特異性因素。

①試驗過程中加樣不準、反應時間不夠、離心力不夠及觀察結

果時振搖過重或觀察時間不超過1分鐘都會造成假陰性。

②用力振蕩或放置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弱凝集消失。

③可疑試驗結果需在顯微鏡卜觀察,增加了結果判斷的不確定

性。

④對弱反應容易漏檢,但假陽性相對較少。

3)某些治療過程、藥物可影響本法交叉配血試驗結果。

①透析,介入、休外循環等治療后,患者血清(漿)中含大量

肝素,可能會干擾試驗結果。

②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的酚磺乙胺(止血敏):酚磺乙胺在水

溶液中帶負電荷,能使紅細胞Zeta電位上升,致可逆凝集反應抑制,

多加入聚凝胺溶液也無法排除干擾,遇到此類患者,應在使用酚磺乙

胺4-6小時后,重新采集血液標本做交叉配血試驗或直接選擇其他實

驗方法。

4.5酶法

4.5.1方法原理

由于紅細胞表面富含的唾液酸帶有大量負電荷,紅細胞所處液體

環境中的陽離子會被紅細胞表面負電荷所吸引,在紅細胞周圍形成雙

層離子云,產生Zeta電位,使紅細胞表面負電荷減少,Zeta電位降

低,紅細胞間排斥力減弱、距離縮短,促使IgG型血型抗體分子的兩

個抗原結合位點均能分別結合具有相應抗原的紅細胞,從而使紅細胞

發生凝集反應。由于酣法會導致某些抗原抗體反應性減弱或消失,如

M、N、Fya、Fyb、Xga、JMH、Ch等抗原,故酶法現已不常規用于

交叉配血試驗。酶法推薦使用于Rh等血型系統復合抗體的鑒定。

4.5.2儀器、試劑與耗材

1)儀器:臺式低速離心機、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37℃恒溫

水浴箱、閱片燈箱、顯微鏡、試管架;

2)試劑:0.9%生理鹽水、1%菠蘿蛋白酶溶液、2%-5%RhD陽性

0型紅細胞懸液、人源性IgG型抗-D血清、正常人AB型血清。

3)耗材;硬試管、一次性塑料滴管、載玻片、記號筆等。

4.5.3標本要求

同本節鹽水介質法要求。

4.5.4操作步驟

以菠蘿蛋白酶一步法為例。

1)用0.9%生理鹽水將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抗凝血配成2%-5%的紅

細胞懸液(必要時三洗紅細胞);

2)本實驗需耍在〃主側〃、〃次側〃的基礎上添加陰性、陽性及自

身對照。

3)按標記〃主測〃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和供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

“次側〃管加供血者血清2滴和受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陽性對照管中

加入2滴人源性IgG型-D和1滴2%?5%RhD陽性0型紅細胞懸液。陰

性對照管中加入2滴正常人AB型血清(或血漿)和1滴2%-5%RhD

陽性0型紅細胞懸液。自身對照管中加入2滴受血者血清(或血漿)

和1滴2%-5%受血者紅細胞懸液。

4)除自身對照管以外,在上述各管中分別加入1滴1%菠蘿蛋白

酶溶液。

5)將上述各管輕輕混勻,置37℃恒溫水浴箱內孵育15分鐘。

孵育完成后從水浴箱取出試管并輕輕混勻,使用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

機1000g,離心15So

6)輕輕搖動試管,觀察有無凝集或溶血,必要時顯微鏡下觀察,

并記錄結果。

4.5.5結果判定與解釋

1)結果判定標準

陽性結果:紅細胞形成凝集或發生溶血;

陰性結果:紅細胞無溶血,肉眼及鏡下均未見凝集。

2)結果解釋

①自身對照、陰性對照管均無溶血和凝集,陽性對照管出現凝

集,主、次側管均無溶血和凝集,表示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液酶介質交

叉配血相合。

②自身對照、陰性對照管均無溶血和凝集,陽性對照管出現凝

集,主側和(或)次側管內凝集和(或)溶血,表明受血者和供者血

液醐介質交叉配血主側和(或)次側不相合。

③自身對照和(或)陰性對照管出現溶血或凝集,和(或)陽

性對照未出現凝集,檢測結果無效,需要進一步查找原因,必要時調

整試驗條件、更換試劑、重復實驗。

4.5.6室內質控

通過設置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來實現室內質控。也可以使用商品

化交叉配血實驗室內質控品,具體參照本節凝聚胺法。

4.5.7室間質評:不適合單獨參加室間質評活動。

4.5.8注意事項:

1)酉每介質交叉配血試驗對Rh>Kidd、PIPk、I、Lewis等血型系

統較敏感,對Rh血型系統尤為顯著。

2)紅細胞經酶處理后,可以增強某些抗原抗體反應活性,但也

會破壞紅細胞的一些抗原結構,導致抗原抗體反應性的減弱或消失,

如M、N、Fya、Fyb、Xga、JMH、Ch等抗原,故不推薦酶法常規用

于交叉配血試驗。

3)紅細胞經酶處理后可以改變紅細胞懸液的物理性質,在交叉

配血試驗中可能出現非特異性自身凝集,因此必須進行對照試驗。

4)酶活性易受溫度、保存時間等影響,試驗中酶試劑的量應嚴

格按照實際說明書加入,量過少可致假陰性,量過多可致紅細胞自身

凝集而產生假陽性。

5)本法試驗結果受溫度、離心力、離心時間、紅細胞濃度、抗

原抗體比例、試管搖動力度、介質、pH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易出現

假陰性和假陽性。

6)交叉配血試驗通常采用一步酶法,雖不如二步酶法敏感,但

操作簡單。

4.6鹽水抗人球蛋白法

4.6.1方法原理

在鹽水介質中多數IgG血型抗體與紅細胞膜上相應血型抗原結合

后,只能發生致敏反應而不能出現肉眼可見的凝集反應。當加入抗人

球蛋白試劑后,該抗體(二抗)可與多個包被在紅細胞膜上的IgG類

抗體(一抗)的Fc段結合,通過抗人球蛋白的橋聯作用,使致敏紅

細胞發生肉眼可見的凝集反應。

462儀器、試劑與耗材

1)儀器:臺式低速離心機、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37℃恒溫

水浴箱、閱片燈箱、顯微鏡、試管架。

2)試劑:0.9%生理鹽水、抗人球蛋白試劑。

3)耗材;硬試管、一次性塑料滴管、載玻片、記號筆等。

4.6.3標本要求

同本節鹽水介質法要求。

4.6.4操作步驟

1)用0.9%生理鹽水將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抗凝血配成2%-5%的紅

細胞懸液(推薦生理鹽水三洗紅細胞,市面上有專門用于三洗紅細胞

的細胞洗滌離心機,可省去人工操作);

2)取潔凈試管兩支,分別標明〃主側〃和〃次側〃。按標記〃主測〃

管加受血

者血清2滴和供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次側〃管加供血者血清2

滴和受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

3)混勻,使用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1000g,離心15s,輕搖試

管,肉眼觀察有無凝集和溶血,記錄結果。

4)確認試管中無凝集無溶血后,將試管置37℃水浴箱內孵育

30-60分鐘。

5)孵育后從水浴箱中取出試管,經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1000g,

離心15s,輕輕搖動貳管,觀察有無凝集或溶血,并記錄結果。

6)若無凝集無溶血,繼續分別用生理鹽水洗滌紅細胞3-4次,

末次棄盡上清液。

7)在各管中分別加入2滴抗人求蛋白試劑,經血型血清學專用

離心機1000g,離心15s,輕輕搖動試管,觀察有無凝集或溶血,并

記錄結果。

8)若疑為弱凝集反應時,需顯微鏡鏡下觀察結果,并記錄。

4.6.5結果判定與解釋

陽性結果:紅細胞形成凝集或發生溶血;

陰性結果:紅細胞無溶血,肉眼及鏡下均未見凝集。

4.6.6室內質控

具休參照木節凝聚胺法。

467室間質評

具體參照木節凝聚胺法。

468注意事項:

具體參照紅細胞意外抗體篩查試驗抗人球蛋白法。

4.7LISS抗人球蛋白法

4.7.1方法原理

在鹽水抗人球蛋白法基礎上,在反應體系中添加LISS液(或使用

LISS液替代生理鹽水配制紅細胞懸液),可以使紅細胞抗原抗體反應

孵育時間縮短至10-15分鐘,此方法即為LISS抗人球蛋白法。

472儀器、試劑與耗材

1)儀器:臺式低速離心機、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37℃恒溫

水浴箱、閱片燈箱、顯微鏡、試管架。

2)試劑:0.9%生理鹽水、低離子鹽溶液(LISS)、抗人球蛋白試

劑。

3)耗材;硬試管、一次性塑料滴管、載玻片、記號筆等。

4.7.3標本要求

同本節鹽水介質法要求。

4.7.4操作步驟

1)用0.9%生理鹽水將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抗凝血配成2%~5%的紅

細胞懸液(推薦生理鹽水三洗紅細胞,市面上有專門用于三洗紅細胞

的細胞洗滌離心機,可省去人工操作);

2)取潔凈試管兩支,分別標明〃主側〃和〃次側按標記〃主測〃

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和供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次側〃管加供血者血

清2滴和受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

3)混勻,使用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1000g,離心15s,輕搖試

管,肉眼觀察有無凝集和溶血,記錄結果。

4)確認試管中無凝集無溶血后,分別滴加LISS液4滴,將試管

置37℃水浴箱內孵育15分鐘.

5)孵育后從水浴箱中取出試管,經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1000g,

離心15s,輕輕搖動試管,觀察有無凝集或溶血,并記錄結果。

6)若無凝集無溶血,繼續分別用生理鹽水洗滌紅細胞3-4次,

末次棄盡上清液。

7)在各管中分別加入2滴抗人求蛋白試劑,經血型血清學專用

離心機1000g,離心15s,輕輕搖動試管,觀察有無凝集或溶血,并

記錄結果。

8)若疑為弱凝集反應時,需顯微鏡鏡下觀察結果,并記錄。

4.7.5結果判定與解釋

陽性結果:紅細胞形成凝集或發生溶血;

陰性結果:紅細胞無溶血,肉眼及鏡下均未見凝集。

4.7.6室內質控

具體參照本節凝聚胺法。

4.7.7室間質評

具體參照本節凝聚胺法。

4.7.8注意事項:

具體參照紅細胞意外抗體篩查試驗抗人球蛋白法。

4.8PEG抗人球蛋白法

4.8.1方法原理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可以降低抗體分子與水分子

之間的空間排斥力,增加紅細胞與抗體間的分子結合機會,使抗原和

抗體緊密接觸,促進抗原-抗體的結合反應。PEG能夠提高有臨床意

義抗體的檢出能力,在鹽水抗人球蛋白法的基礎上聯合使用PEG,即

PEG抗人球蛋白法。

4.8.2儀器、試劑與耗材

1)儀器;臺式低速離心機、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37。(:恒溫

水浴箱、閱片燈箱、顯微鏡、試管架。

2)試劑:0.9%生理鹽水、20%聚乙二醇溶液(PEG)、抗人球蛋

白試劑。

3)耗材;硬試管、一次性塑料滴管、載玻片、記號筆等。

4.8.3標本要求

同本節鹽水介質法要求。

4.8.4操作步驟

1)用0.9%生理鹽水將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抗凝血配成2%-5%的紅

細胞懸液(推薦生理鹽水三洗紅細胞,市面上有專門用于三洗紅細胞

的細胞洗滌離心機,可省去人工操作);

2)取潔凈試管兩支,分別標明〃主側〃和〃次側〃。按標記〃主測〃

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和供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次側〃管加供血者血

清2滴和受血者紅細胞懸液1滴0

3)混勻,使用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1000g,離心15s,輕搖試

管,肉眼觀察有無凝集和溶血,記錄結果。

4)確認試管中無凝集無溶血后,分別滴加PEG溶液4滴,將試

管置37℃水浴箱內孵育15分鐘。

5)孵育后從水浴箱中取出試管,不耍離心。觀察有無溶血和凝

集,再分別用生理鹽水洗滌紅細胞3-4次,末次棄盡上清液(千萬不

能孵育后離心看結果,會導致假陽性結果)。

6)在各管中分別加入2滴抗人求蛋白試劑,經血型血清學專用

離心機1000g,離心15s,輕輕搖動試管,觀察有無凝集或溶血,并

記錄結果。

8)若疑為弱凝集反應時,需顯微鏡鏡下觀察結果,并記錄。

4.8.5結果判定與解釋

陽性結果:紅細胞形成凝集或發生溶血;

陰性結果:紅細胞無溶血,肉眼及鏡下均未見凝集。

4.8.6室內質控

具體參照本節凝聚胺法。

4.8.7室間質評

具體參照本節凝聚胺法。

4.8.8注意事項

1)加入不同分子量、不同濃度PEG試劑,試驗孵育時間有所不

同,應參照試劑使用說明書的推薦條件。孵育完成后要立即洗滌,避

免離心,因為由PEG引起的紅細胞非特異性凝集不易散開。

2)PEG可提高溫自身抗體的反應性,因此有利于血清中弱的自

身抗體的檢出。但是,在檢測同種抗體時,如果被檢測物中存在自身

抗體,則會對試驗產生不良的影響。此時,可以采用低離子或鹽水間

接抗人球蛋白試驗,以消除自身抗體對同種抗體的影響。

3)當被檢物中血清球蛋白異常升高時,加入PEG后,可能會引

起血清蛋白的沉淀。因此,紅細胞至少洗滌4次,以避免血清蛋白的

沉淀影響之后的抗人球蛋白試驗。

4)注意實驗過程中溫度、離心力與離心時間、紅細胞濃度與抗

原抗體比例、試管搖動力度等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

4.9微柱凝集抗人球蛋白法

4.9.1方法原理

詳見紅細胞以外抗體篩查試驗章節微柱凝集抗人球蛋白法。

4.9.2儀器、試劑與耗材

1)儀器:介式低速離心機、微柱凝集卡專用離心機、微柱凝集

卡專用孵育器、微量移液器、閱片燈箱、顯微鏡、試管架、全自動血

型檢測設備(條件具備時)。

2)試劑:微柱凝集抗人球蛋白卡、稀釋液。

3)耗材:硬試管、一次性塑料滴管、微量移液器吸頭、記號筆

等。

4.9.3標本要求

同本節鹽水介質法要求。

4.9.4操作步驟

1)手工操作:嚴格按照微柱凝集抗人球蛋白卡使用說明書的要

求進行操作。

2)全自動檢測:嚴格按照全自動檢測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

行操作。

4.9.5結果判定與解讀

詳見紅細胞以外抗體篩查試驗章節微柱凝集抗人球蛋白法。

4.9.6室內質控

具體參照本節凝聚胺法。

4.9.7室間質評

具體參照本節凝聚胺法。

498注意事項

1)該方法具有操作標準化、標本用量少、重復性好、敏感度高、

結果判讀客觀且可長期保存、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但孵育、離心時

間較長,通常不適用于急診條件下的交叉配血試驗。

2)試驗前,應檢查介質卡封口是否完整、介質卡液面是否干涸、

介質中是否有氣泡,如存在此類情況則不能使用,使用前必須離心。

3)標本血清中未完全去除纖維蛋白或存在補體的干擾、標本抗

凝不完全,或被細菌污染,標本保存時間過長或出現紅細胞破碎等均

可能出現假陽性結果。

4)交叉配血試驗主側不相合,可能是由于受血者血清(漿)中

含有意外抗體或供者紅細胞DAT陽性;次側不相合,可能是由于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