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設計_第1頁
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設計_第2頁
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設計_第3頁
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設計_第4頁
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島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第一單元大數知多少

一萬以上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

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

關系。

2、使學生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億以內的數。

3、使學生會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會將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會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億以內數的萬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數。

4、根據新課程改革,結合讀數、寫數用有教育意義的數據對寫數進行思想品

德教育。

課時安排:

1、信息窗(一)萬以上數的讀法........2課時

2、信息窗(二)萬以上數的寫法..........2課時

3、信息窗(三)萬以上數的大小比較和整萬整億數的改寫..........2課時

4、信息窗(四)求一個數的近似數............2課時

5、拓展平臺數字編碼...................2課時

教學重點:萬以上數的讀寫。

教學難點: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第一課時:認識萬以上的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中的信息窗(一)和自主練習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設計數單位萬、十萬、千萬、億,了解十進制計數法。

2.體會十進制計數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經歷運用萬以上的數表示事物的過程,感受大數的意義,發展數感;能自

覺與同伴交流,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對計數單位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對計數單位意義的理解。

策略與方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時,先從學生已知的計數單位個、十、百、千

引入,指導學生用橫梁上標有計數單位的算盤幫助數數,教師隨著寫出各個計

數單位的名稱,說明這些都是計數單位。然后引導學生回憶一下在算盤上數數

時有什么規律,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教具:計數器,活動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設境激趣

老師在網上查找到一些有關圖書館藏書的信息你想知道嗎?看到這些數字你

想知道什么?

復習鞏固新知,為后面的學習做準備。

二、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展示情境圖。

情境圖展示的是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約有圖書十萬冊。從而提出問題:十

萬是多少?你能舉例說說你對十萬的理解嗎?(在計數器上一萬一萬的數,數

到十萬,讓學生體會十萬是多少。)

三、探索嘗試,解秤交流。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和〃十進制計數法”師舉例講解,一小

盒訂書訂有1000個,一大盒有10盒這樣的訂書訂就是10000個,這樣的十大

盒就是十萬個訂書訂。再比如,人民大會堂能容納一萬人,10個人民大會堂就

能容納十萬人。

2.用算盤幫助數數。也可以這樣用計數器數一數:1萬、2萬、3萬……10個

一萬是十萬。誰還能接著數下去嗎?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對百萬、千萬、億的

認識,并讓學生看書。提出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你對一

億是怎樣理解的?能舉例說一說嗎?一般情況下,成年人的頭發約有10萬根,

1000個正常成年人的頭發大約有一億根。鐘表上的秒針跳動一億下需要二年多

時間。……

3.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表。

教師先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數位順序表,然后重點介紹數級。

在認識數位順序表的基礎上介紹十進制計數法。(教師強調:數位表是我們讀

寫數的依據,必須牢記,特別記住從右數第5位是萬位,第9位是億位)。

想:像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什么?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怎樣?這種計數方法口U做什么計數

法?

學生自山發言。

學生舉例。

學生自己動手數一數,然后演示。

學生舉例。用計數器自己操作,同位之間互相說一說。

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數位順序表。

學生總結,并默記。

學生觀察發現,總結。

關注對個級、萬級、億級的理解。

理解十進制計數法。

板書設計萬以上數的

認識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

是一億、、、、

四、拓寬應用。

1.自主練習第1題數一數練習時讓學生借助計數器獨立去數,然后交流

數的方法。

2.第2題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回憶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開幕式、足球決賽的場

面。學生借助計數器獨立去數,然后交流數的方法。學生回憶感受大數并用大

數進行描述。培養學生的數感。

第二課時:萬以上的數的讀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中的和自主練習的第3—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進一步了解萬以上數的組成各個數位的意義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

掌握萬以上數的讀法。

2.提高學生的讀數能力。

3.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熟練地讀出萬以上的數。

教學難點:熟練地讀出萬以上的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我們學習了那些計數單位?

2、十萬里有()個一萬,一百萬里有()個十萬,一千萬里有()

個一百萬,一億里有()個一千萬。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探討整萬數的讀法。(讀萬以內的數也要從高位讀起,教師加強對讀書的指

導。按照“一畫二看三說四讀”的順序進行讀數練習。)

讓學生在算盤上撥出二十八萬;三十二萬;一百二十萬。

引導學生用讀個級數的規則來讀萬級數,但要在后面加讀一個〃萬〃字。

小結:萬級數的讀法和個級數的讀法的聯系和區別。

相同點:萬級數先按個級數的讀法來讀;

不同點:萬級數要在后面加讀一個“萬〃字。

2.探討含有多級數的讀法。

(1)指導學生讀出給出的數4086000;5094600;

指導學生讀出給出的數21600900o

指導學生讀出給出的數119000000o

⑵引導學生總結億以內數的讀法(特別記住從右數第5位是萬位,第9位是

億位)

提問:含有個級和萬級的數,先讀哪?級?

怎樣讀萬級的數?

在什么位置的〃0"不讀?

在什么位置的"0"應該讀?讀幾個0?

(3)看書并完成自主練習的第3題

(4)學生到黑板上出數,進行讀數訓練。

學生試讀,再說怎樣讀的。

指名學生讀,使學生討論、交流。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獨立完成。

先讀萬級,再讀個級。每?級末尾的零不讀,中間不管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通過圖片讓學生在讀數的同時感受大數的意義。

三、拓寬應用。

1讀數練習。

90793100640030012450891206799006

20067009000450089000000

2、2345678中的各人數字表示什么意思?

3.自主練習第6題讓學生讀出計數器上表示的數,然后讓學生說說在哪些地方

還見過類似的計數器。

4.自主練習第8題讓學生買一袋瓜子,倒出來,先估計有多少粒,再數一數。

學生自己讀數,并說一說每組中兩個數的讀法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組交流。獨

立完成,集休訂正。

課堂總結:指導學生說說含有兩級的數的讀法。

第三課時:萬以上數的寫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中的信息窗(二)和自主練習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寫萬以上數的數,熟練的讀萬以上的數。

2.體會萬以上的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經歷運用萬以上的數表示事物的過程,感受大數的意義,發展數感;能自

覺與同伴交流,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每級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教學難點:每級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1、我們學習了那些計數單位?

2、十萬里有()個一萬,一百萬里有()個十萬,一千萬里有()

個一百萬,一億里有()個一千萬。

教師在標有計數單位的算盤上,分別撥出7、70、708讓學生先說出這三個數

各應該怎樣寫。

然后引導學生回憶萬以內數的寫法。

學生交流。從它的高位起,哪一位是幾就在那一位寫幾,哪一位一個單位也沒

有就在那一位寫0。〔重點強調:最關鍵是要確定最高位是在那個數級里的那個

數位上)。

二、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出示信息窗,讓學生指名讀題,從圖中你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指導學生寫出信息窗中給出的數

四萬五千一百二十:先讓學生試寫。

六百四十萬零三百:先讓學生回答這個數有幾級?方級上怎樣寫?個級上怎樣

寫?千位上為什么要寫一個0?

二千零五十萬千:讓學生對照數級和數位的順序進行填寫。

(2)引導學生總結億以內數的寫法。

提問:含有個級和萬級的數,先寫哪一級?怎樣寫?一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

這一位怎樣寫?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出億以內數的寫法:

A.先寫萬級,再寫個級;

B.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讓學生寫出其他的數學信息中的數。

寫完后讓學生把寫出的數再一遍,看是否與要求寫的數一致。

練習

學生.對照數級和數位的順序寫數。邊總結邊交流。

億級萬級個級

、、、、十億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

九千零七I九萬三千一百寫

作:90793100

六百四四萬零三百寫作:6400300

十三億寫作:1300000000

一千六百四十七萬寫

作:16470000

四萬五千一百二十三寫作:45123

四、拓寬應用。

1.自主練習第1題

先讓學生口答題目中的兩個問題,然后再補充幾個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口答。如:

一個數的最高位是十萬,它是幾位數?最高位是百萬呢?

2.自主練習第2題。讓學生獨立寫,寫完后,指名說一說各是怎樣寫的,先寫

的哪一級,再寫的哪一級,為什么有的數中間要寫0?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并說一說注意什么。

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又學習了什么?

學生回顧并交流。

對自己的學習做出正確的評價。

第四課時:萬以上數的寫法的鞏固練習

教學內容:自主練習的3—8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寫萬以上數的數,熟練的讀萬以上的數。

2.進一步體會萬以上的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經歷運用萬以上的數表示事物的過程,感受大數的意義,發展數感;能自

覺與同伴交流,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正確寫出中間或末尾有零的數。

教學難點:正確寫出中間或末尾有零的數。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回憶萬以上數的寫法,說說應注意什么?

2.寫出下面各數。

十二萬120000

三百零五萬零二十3050020

四千零六十萬零三百40600300

三百零五億零三十萬30500300000

九十億零五萬9000050000

三百六十億零兩千寫完后,指名說出各數是怎樣寫的,先寫哪一級,再寫哪一

級?36000002000

3.⑴說出下面各數的組成。

360000478003703548600407548602040

⑵寫出由下面各數。

二十億

六十億三千

五十億三千六千萬零五百

三十億零五百

七十億零四十萬.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回答。

二、提高練習。

1、自主練習的第3題。學生寫數時要求:一級一級地往下寫,寫完后讀一讀,

以檢驗寫的數對不對。

15357=10000+5000+300+50+7

9503000=()?()?()

7000000063=()+()+()

8080080=()+()+()

2、自主練習的第4題。

3、自主練習的第6題。讓學生獨立做,如果有的學生有困難,可讓他們借助

數位順序表來寫。

學生寫數時按要求一級一級地往下寫,寫完后讀一讀,檢驗寫的數對不對。讓

學生聽清楚再寫,寫完后再把寫出的數念一遍。學生獨立做,如果學生有困難,

可讓他們借助數位順序表來寫。集體訂正,指名說一說是怎樣寫

的。

三、綜合練習

1.自主練習的第7題。寫數比賽:以小組為單位,一人寫一個數,看那個小組

寫的又對又快。

2.自主練習的第8題。讓學生自己填數,讓同桌互相讀出對方寫的數,然后指

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

比賽,看誰寫的又空又快。學生自己填數,同桌互相讀出對方寫的數,然后指

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

第五課時:萬以上數的改寫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內容:中的信息窗(三)和自主練習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

2、在描述數據的過程中,體會某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

位表示大小。

3、體會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比較萬以上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體驗比較萬以上數的大小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復習導入。

1、出示情景圖: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搜集有關世界地理知識中的人數信息,

誰先來匯報?

2.老師也搜集了一些關于世界地理知識中的大數信息。出示信息窗,讓學生

讀題,從圖中你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

題?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教學比較數的大小

(1)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如學生直接說出誰大誰小,教師可接著問:你怎

么知道的?從而引出比較大小的方法。

(2)教師選擇其中的比較大小的問題進行解決。

(3)可根據以前學習的方法小組討論比較大數的方法。

(4)教師總結比較大數的方法。(先看位數,位數多,這個數就大;如位數相

同,再比較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5)通過比較人口的多少,進一步鞏固比較大小的方法。

(6)課題延伸:對于中國的陸地面積與人口,你有什么建議?

(1)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

哪個國家的陸地面積最大?哪個國家的陸地面積最小?

比較第一組數:960000和17070000

A.讓學生把這兩個數撥在計數器上,

然后提問:960000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幾個萬?

17070000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幾個萬?

B.接著再出一組數,讓學生比較它們的大小,并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

(2)根據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哪個國家的人口最多?哪個國家的人口最少?

比較第二組數:356000和360000。

a指名學生讀出這兩個數,然后提問:356000是幾位數?360000是幾位數?

位數相同的兩個數比較大小,該怎樣比較呢?

啟發學生想:在比較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時,當兩個數的位數相同,左起第一位

上的數也相同時,要比較左起第二位個位上的數,現在這兩個數該怎樣進行比

較?b再出一組數:43200和43000,

讓學生比較它們的大小,并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

c提問:從剛才兩組數的比較中,可以看出,比較位數相同的兩個數的大小是

怎樣比較的?

(3)總結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學生把這兩個數撥在計數器上,然后回答960000、17070000分別是幾位數。

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幾個萬。

學生回答后,再讓他們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獨立完成。

學生讀出這兩個數,然后回答356000、360000是幾位數,該怎樣比較。

學生觀察比較后得出:35600(X360000。學生比較它們的大小,并說一說是怎

樣比較的。學生結合例題加以說明。先同桌說說,再集體交流。

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和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一樣。

(口算:提醒學生別忘了萬、億這幾個單位。讓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比一比、

說一說。讓學生獨立完成。重點引導學生:怎樣比較多個大數的方法)

三、拓寬應用。

1.做自主練習的第1題。讓學生根據總結的比較方法,比較每組中兩個數的大

小,并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

2.自主練習第2題。

學生根據總結的比較方法,比較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并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

學生自己寫出數并比較大小。

能否靈活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課堂總結:回憶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第六課時:改寫成以“萬”或“億”做單位的數

教學內容:自主練習的第3--4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用〃萬”或〃億〃為單位表示大數,體會用“萬〃或〃億”做單位表示

較大數的簡潔性。

2.培養學生尋找簡便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將整萬的數改寫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及求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將整萬的數改寫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及求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憶上節課學習的萬以上數的大小的比較方法。

比較它們的大小:

960000和1300000

756000和758000。

學生集體交流。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出示一組文章:中國的陸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人口為13億。這個

960萬平方千米與9500000平方千米,13億與1300000000哪個更好寫?讓學

生體會到改寫大數的必要性。

(2)怎樣改寫呢?讓學生們自己討論研究。

1.把整萬的數改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師板書:960000和1300000000讓學生讀出來。

指導學生觀察發現這兩個數都是整萬數,為了讀寫簡便,我們常把整萬的數改

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師強調改寫方法,并板書9600000=960萬

2.練練:把1300000000改寫成用萬做單位的數。1300000000=13億

1300000000還是整億數,你能把他改寫成用億做單位的數嗎?

再讓學生把12500000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并說一說改寫的方法。說

說改寫前和改寫后有什么不同?

學生讀出960000和1300000000學生觀察數的特,發現都是整萬的數。

學生討論改寫方法,并試著改寫。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學生試做。學生把12500000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并說一說改寫的方

法。

學生討論,找出不同。(體會某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

位表示大小。)

三、拓寬應用。

1.做自主練習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改寫,然后說一說改寫的方法。

2.做自主練習的第4題。要求:先讀題,再按要求把橫線上的數改寫成用〃萬

〃或“億〃為單位的數。

3.自主練習第7題

學生獨立改寫,并說出改寫的方法。在改寫的過程中感受數據的意義和改寫

的簡捷性。課堂總結:誰來說說大數怎樣改寫?

第七課時:萬以上數的改寫及比較大小的鞏固練習

教學內容:自主練習的57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比較大小與改寫的方法。

2.結合具體情景比較萬以上數的大小,體驗比較數的大小方法的多樣性。

3.結合具體情景用”萬〃或〃億〃為單位表示大數,體會用〃萬〃或〃億〃做單位表

示較大數的簡潔性。

教學重點:正確改寫用〃萬、億〃作單位,并且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正確改寫用〃萬、億”作單位,并且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前面我們學習了比較萬以上數的大小的比較和用萬、億做單位寫數。請大家

回憶一下,說說在比較和改寫時應注意些什么?

2.寫出下面各數,并用萬或億作單位寫數。

十二萬三百零五萬四千零六億

訂正時說出各數是怎樣寫的,先寫哪一級,再寫哪一級?改寫說應注意些什

么?3.并比較數的大小120000和100000;4500000000和

5400000000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寫完后,說出各數是怎樣寫的,先寫哪一級,再寫哪一級改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二、提高練習

1、先讓學生讀課本給出的信息,然后再獨立解答,可讓學生說一說比較的方

法。

2、先讓學生讀信息,再獨立解答,并說一說改寫的方法。

3、獨立解答。

4、口算:提醒學生別忘了萬、億這幾個單位。

5、讓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說一說。

6、讓學生獨立完成。重點引導學生:怎樣比較多個大數的方法?

1.自主練習的第5題。

口算練習:讓學生聽清楚再寫結果,寫完后再把寫出的數念一遍。看誰做的又

對又快。

2.自主練習的第6題。

擺數游戲:讓學生獨立做,如果有的學生有困難,可讓他們借助數位順序表來

擺。集體訂正,指名說一說是怎樣做的。

三、綜合練習。自主練習的第7題。

寫數比賽:以小組為單位,一人寫一個數,看那個小組寫的又對又快。并且把

改寫的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通過做這道題目,

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自己說一說通過做這道題目,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課堂總結:說說這節課的收獲。學生暢所欲言。

第八課時: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內容信息窗(四)和自主練習的第1一3題。

教學目標:

1、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2、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3.發現生活中的數學,體會數學的魅力。

教學重點: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看課本出示的信息窗4-先讀一讀,再同前面學習的數據比較一下,有什么

不同?

在這四幅圖每個數據的前面都有一個相同的字,圈出來是哪個字?是什么意

思?

找出每個數據的前面一個相同的字,圈出來,想想是什么意思。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引出近似數

(1)讓學生說一說這幾組數與我們前面學習的數據的不同。

(2)教師總結:生活中有些數不需要精確的表示出來,用近似數表示更方便。

(3)你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到近似數嗎?舉例說明。

(4)比較精確數與近似數的不同特點。

2、學習近似數的方法

(1)出示問題:11030精確到萬位是多少?178680000精確到億位是多少?

(2)討論:11030精確到萬位應是1萬,還是2萬,為什么?

178680000精確到億位應是1億還是2億?為什么?

(3)得出結論:11030210000=1萬1786800002200000000=2億

(4)討論:當什么情況下該舍去?什么情況下該人上呢?

(5)教師總結: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怎樣確定是“舍”

還是“入”呢?

(6)練習:把34108和95820精確到萬位。

3、理解近似數的意義“約”字,它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用到,對比下面這兩句話,理解“約”的意思我

校有學生1300名。而我們學校有學生約1300名。

你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到近似數嗎?小結: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數量,有時不需要

準確的表示出來,或無法準確的表示出來,我們就用一個“差不多”的數來表

示,這個數在數學上,我們就叫它是誰的“近似數”。

2.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師:近似數就是和準確數差不多的數,怎樣才算“差

不多”?如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呢?

①11030大約是多少萬?在數學中,我們用“二”表示準確數,近似數則是用心

來表示。11030210000=1萬

為什么前面是光,而后面則是二呢?

②1103071萬,12030呢?說說你的看法?

12031714800?再換個試試!

17234?為什么18234的近似數不是1萬而是2萬呢?

你怎么知道它更接近于2萬?主要看哪一位?

師:5,小于5的,把它和右面的數舍去,全改寫成0,在數學上,我們叫做“四

舍”。而等于或大于5的,向它的前一位進1后,再把它和右面的數舍去,全

改寫成0,這種方法我們叫做“五入”。這兩種方法合起來,就是求一個數近

似數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一一“四舍五入”法。

學生舉例說明。44萬、230萬塊、30萬千米等這些數都不是準確數,而是和準

確數差不多的近似數。

學生比較發現:我校有學生1300名。表示我校就有學生1300名,不多一個,

也不少一個!而我們學校有學生約1300名。這里的1300名就是我校實際學生

人數的近似數,可以比1300多一點,也可以比1300少一點。

學生舉例:1.我寫作業用了20分鐘;我寫作業大約用了20分鐘;

2.一輛小汽車的價錢是13萬元;一輛小汽車的價錢約是13萬元;

3.一支鉛筆長14厘米:一支鉛筆長約14厘米。

三、拓寬應用。

1.16頁的電腦題:你能像黑板上這樣,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出34108和95820

的近似數嗎?

2.17頁“自主練習”的第1題,再像黑板上這樣,做在練習本上。自主練習

的第2題。

3.自主練習第3題:兩名同學到黑板上做,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6名同

學到前面來做。

在做的過程中,你有沒有什么小竅門說說大家聽聽!獨立完成。小組合作,交

流你們是怎么做的?

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

第九課時:鞏固求近似數

教學內容:第16——17頁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小知識,了解0這個最小的自然數。

2、進一步鞏固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了解自然數0,進一步鞏固練習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想想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用什么方法?什么是四舍法?什么是五人法?

2.自主練習4從這兩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中的數據可以分為幾類?為

什么?舉例說明怎樣求一個數的近似數?交流調查的牛.活中的近似數。

3..自主練習6學生回憶,指名回答。按要求回答問題后,再交流自己調

查的生活中近似數。先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說是怎樣運用四舍五入求近

似數的?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鞏固復習求近似數的方法。

二、提高練習

1.自主練習5

2.自主練習7:小組合作完成,采用動手擺一擺,量一量等方法,再通過估計

和實際計算得出100粒、1000粒、10000粒、10萬、100萬、1000萬、1億粒

米的長度。獨立完成后,同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然后集體訂正。

小組合作,采用動手擺一擺,量一量等方法,再通過估計和實際計算得出答案。

三、綜合練習。1.自主練習8

討論:口內有幾種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學生先討論口內的數字有幾種可能性,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

舍的”。

1、學生獨立解答,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求的?

2、首先讓學生閱讀信息,了解世界之最,然后再來改寫。

3、可布置學生課前查資料,在課堂上向大家介紹一下。

4、布置學生回家完成這一作業。

5、學生獨立解答,然后教師總結,并讓學生會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6、獨立解決。提倡回家查找別的城市的面積。

7、引導學生完成。

第十課時:鞏固求近似數

教學內容:自主練習1—3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數字編碼,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的解讀生活中常見

的數字編碼。

2.引導學生自己學會編參賽號,體會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能自覺與同伴交流,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正確解讀數字編碼。

教學難點:正確解讀數字編碼。

教學準備:學生分組調查了解身份證號碼、郵政編碼、電話號碼、車牌號、門

牌號、學籍號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出示主題圖:我市舉行“科技小發明〃比賽,有25所學校1800名同學參力口。

同學們你知道參加比賽時胸前或背后都有個什么?

2.生活中有許多地方用到J'編碼。你都知道哪些地方用到?怎樣給每個學生

編一個參賽號碼呢?

學生交流,參加比賽有自己的一號碼。學生舉例。學生討論。

在與小組同學交流的過程中,有較強的參與、合作意識,能清楚地表達白」的

看法,也能傾聽其他同學的意見。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出示一個身份證號問:身份證號碼有兒部分組成?你對身份證號碼有哪些

了解?(身份證是有三部分組成。1—6位表示行政區劃代碼,7—12位表示出

生日期代碼,13—15位表示分配順序代碼(這時舊身份證)。

新身份證的15-17為表示順序代碼,18位是校驗碼。)

2.出示一個郵政編碼問:郵政編碼有幾部分組成?你對郵政編碼有哪些了解?

(郵政編碼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知識。

教師講解:郵政編碼有六位數字組成:前兩位數字表示省,第三位表示表示市,

第四位表示區,第五、六位表示鄉鎮。)

3.出示一個車牌號問:車牌號有幾部分組成?你對車牌號有哪些了解?

4.出示一個電話號碼問:電話號碼有幾部分組成?你對電話號碼有哪些了解?

5.教師小結: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6.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給主題圖中的學生編參賽號

集體交流自己的方法。體會數字編碼的方便。

三、拓寬應用。

1.自主練習1題。運動員編碼的題目。

2.自主練習2題,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簡捷的統計方法。學校要了解學生是否

喜歡課外閱讀,用5、4、3、2、1分別代表從最喜歡到最不喜歡之間的5種程

度。(1)你選哪個數?說說理由。

(2)如果小冬選了4,說明什么?

(3)小芳很喜歡課外閱讀,她應該選幾?

練習時,先讓學生通過兩名學生的對話和他們身上的號碼,明確運動員號碼編

排的規律及每個數字表示的意義。找出規律后,再完成后面兩個小題。

L說一說,這個學校的運動員號碼編排有什么規律?

2.帶有號碼2308的學生是幾年級幾班的幾號運動員?

3.如果你是這個學校4年級1班的7號運動員,那么你的號碼應是多少?

在學生完成練習之后,讓學生利用該表示方法,調查了解本班同學是否喜歡數

學或足球比賽等情況。小組討論交流。

課堂總結:談談自己的收獲。

第十一課時:我學會了嗎?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鞏固計數單位萬、十萬、千萬、億,了解十進制計數法;能

正確的讀、寫萬以上數的數,會比較萬以上數的大小;能對大數目進行合理的

估計。2.鞏固把整萬、整億的數改寫成〃萬〃或“億〃為單位的數,體會用〃萬〃、

〃億〃為單位計數的簡捷性;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會

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經歷運用力以上的數表示事物的過程,感受大數的意義,發展數感;能自

覺與同伴交流,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萬以上數的讀寫。

教學難點: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通讀文字,完成書上的練習。

(1)讀一讀這篇資料,你能把加…一的數寫出來嗎?

(2)把—上的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

(3)1989年和2001年相比,哪年生產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多?

(4)估一估,上面這篇資料有多少個字?

練習時,要先讓學生自己通讀這段文字資料,完成練習,并進行自我評價,然

后在小組和班內交流。

借助這段文字,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

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國家。

二、提高練習。

在學習數的改寫時,對于特別大的數,在改寫時學生特別容易出錯,在今后的

練習中,應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在學習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時,學生由于受估算

的影響,不是向前一位進一,而是像十位、百位進一。應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使學生盡快掌握。

教學參考書中的補充練習第1——3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檢查

三、綜合練習。

教學參考書中的補充練習第4——9題

4---6題做后訂正

7——9題小組合作完成

第二單元走進天文館

一年、月、日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情景,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E寸計時法表示時刻,能進行簡

單的時間計算。

2、借助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初步了解平年、

閏年的知識。

3、經歷觀察、猜想、推理等探索過程,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同時,

受到科普教育。

4、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數學素養。

教學內容: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24時計時法,認識年、月、日。

教學重難點:了解24時計時法,認識年、月、日。教學難點是認識較大的時

間單位和判斷平年、閏年。

教學建議:

1、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

2、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注意將數學學習與科普教育有機結合。

4、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教學時間安排:5課時。

第一課時24時計時法

教學內容:

1.知道24時計時法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會口答一些簡單的經過時間

3.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意識,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轉化的規律,區別時間與時刻

教學難點:時間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設計兩方約會一方沒到的情境

(出示卡通人物康夫的形象)康夫?家和小婿?家寒假到中國北京旅游。前一

晚通了話(錄音)康夫一家買了第二天8時的飛機票,約小晴一家在飛機場等。

可是第二天一早小婿一家在機場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沒到,你們猜猜是怎么回

事?

出示原因:(錄音)康夫買的是晚上8時的飛機票

為了避免這種誤會,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

二、出示情景圖,引出課題

(多媒體)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1、5:00是幾時?2、5:45是幾時?3^6:30是幾M?

4、天文館一天的開館時間有多長?

二、學習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互換

15:00是幾時?

學生活動:學生分小組討論,并說一說你是怎樣得出來的?

5:45是幾時?16:30是幾時?

學生獨立解答,并說出怎樣算出來的

聯系實際說一說,生活中的時刻

(1)日常生活中除了鐘表還有許多東西有記錄時間的,你們想一想,有哪些?

(2)學生展示課前收集到的牛.活中的時刻(如車票等)

(3)師:多媒體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時刻(商場營業時間畫面等)

讓學生讀出來。

(4)請學生思考后回答對應的時刻用普通計時法該如何表示?(學生回答,

師板書)

24時

計時9:0010:3015:0015:45

普通

上上午下午下午

計時

9:0010;303:003:45

三、作業:

“自主練習”第1題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將普通計時法轉化成24時計時法.

第2題練習時,引導學生利用學具反復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知道24時計時法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會口答一些簡單的經過時間

3.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意識,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轉化的規律,區別時間與時刻

教學難點:時間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思考發現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轉化規律。

1、用24時計時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時刻?

首都百貨晚上10時關門()

北京廣播電臺早上6:30開始播音()

美少女戰士下午4時開播()

2、用普通計時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時刻?

肯德基9:30開門()

頤和園18時閉園()

圖書館16時30分停止借書()

15:00是兒時?下午3時()

15:45是幾時?下午3時45分()

16:30是幾時?下午4時30分()

3、提出問題:同一時刻既然可以用兩種計時法表示,那么普通計時法與24時

計時法之間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很方便地進行轉換呢?

請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教師在提煉總結:

(1)在把普通計時法轉化成24時計時法時,上午的時刻轉化時只需去掉“上

午”二字即可,下午的時刻轉化時去掉“下午”二字,再在數值上加上12即

可。

(2)在把24時計時法轉化成普通計時法時,,上午的時刻轉化時只需加上“上

午”二字即可,下午的時刻轉化時加上“下午”二字,再在數值上減去12(減

去上午的那12小時)即可。

4、請學生思考:生活中那些地方用24時計時法來表示時間?

學生回答:電子手表上的時間顯示、電腦上的時間顯示、電視上整點報時

的時間顯示……

三、鞏固練習:3、4、5、6、7

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選擇合理的方法解決問

題。

四、作業:

第三課時年月日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各月

的天數和閏年判斷方法。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能力。

3、通過對歷史年份的認識,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教育學生珍惜時

間。

教學難點:發現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方法:觀察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老師這兒有一則迷語,請同學們清猜是什么東西?

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把它脫一件,年底剩下一張皮。

日歷上有年、月、日,那么年、月、日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重點研究的內容。(板書:年、月、日)

二、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認識年、月、日(拿出各自準備的年歷卡)

(1)觀察年歷卡,數一數一年月幾個月?

(板書:一年有12個月)

(2)你那張年歷卡上都有多少天的?(31天、30天、28天)其他同學年歷卡

上還有多少天的?(29天)

(3)按下面問題觀察年歷卡:(出示投影片)

你的年歷卡是哪一年的?哪幾個月是31天?

你的年歷卡是哪一年的?哪幾個月是30天?

小結:通過觀察發現,不管哪一年31天的都是1月、3月、5月、7月、8月、

10月、12月30天的都是4月、6月、9月、11月,它們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我們把每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4)鞏固一年月幾個月?哪兩個月是連續的大月?有幾個小月?

你出生在幾月,這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二月份是多少天是大月還是小月?

小結:二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二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我們把二月份是28

天的這一年叫平年,把二月份是29天的這一年叫閏年。

(板書:平年、閏年)

2、識記大月、小數點月的方法

(1)、出示拳頭示意圖,小組同學嘗試數出各月,再指名到前面數給同學看。

(2)凸起的月有幾個月?每月有多少天?(1、3、5、7、8、10、12,每月31天)

(3)誰會用兒歌形式教給大學記住大月?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

師:誰知道“臘”和“冬”個是什么意思?

生:“臘月”是指12月,“冬月”是指11月。

師:在我們國家,人們習慣把十二月叫做“臘月”,所以,“一三五七八十脂”七個字,

每個字代表一個月份,這些月份都有三十一天,所以都是大月。十一月叫做冬月,“四

六九冬”四個字也各代表一個月份,這四個月份都是三十天。只有二月份很特殊。

請學生一起把歌謠讀一讀,自己想辦法快速記住大月、小月和平月分別是那幾個月。

三、鞏固練習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第2題練習時可有教師介紹記憶方法,師生互動,通過反復練習來掌握。

第四課時年月日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和

閏年判斷方法。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能力。

3、通過對歷史年份的認識,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發現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方法:觀察法

教學過程:

一、探究平年、閏年與二月份天數的關系。

談話:2008年我國偉大的首都北京舉辦了一場國際盛會,知道是什么運動會嗎?(奧

運會)2008年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年份,我們來重點關注一下。

請學生觀察統計表中2008年個月的天數,將它與臨近的年份2006、2007'2009比較一

下,看看有什么異同。

二、計算平年、閏年全年天數

生A: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生B:31X7+30X4=365天

生C:30X12+7-2=365天

生D:31X12-4-3=365天

師:你能不用計算馬上說出閏年全年多少天?

(板書:閏年全年366天)

三、判斷平年、閏年方法

(1)指出像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都是閏年,引導學生觀察閏年有什么

規律?(每4年一個閏年)

(2)小組討論、計算閏年與4有什么關系?

(3)比較:1900年與上面年份有什么區別?(整百年份)

計算1900+4=(475),再拿出1900年年歷卡看這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

四、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4、5、6、7其中第6題引入了時間單位“季度”它是對本單元時間單位

學習的進一步擴展。練習時可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季度”的含義,學

會根據每月的天數計算每季度的天數,知道計算第?季度的天數時要注意2月份的天數,

關鍵要看當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五、課堂總結:

1、通過學習,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年、月、日

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

一年月12個月

28天半年全年365天

二月或29天閏年全年266天

第五課時學習時間與時刻的不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學習時間與時刻的不同。

2、學會計算時間與時刻的方法。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學會計算時間與時刻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景,提出問題。

再次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板書:天文館一天的開館時間有多長?

二、引導學生探索時間段的計算方法。

1、學生活動:

思考自己想怎樣計算出一天的開關時間?

學生可以用數一數的方法。也可以用畫線段圖的方法。

還可以用列豎式的方法進行計算。有的學生也可以用撥一撥的方法。

教師總結:時間與時刻的不同

1、練習:自主練習題

5:30—7:30

11:00—13:30

17:30—23:00

學生判斷哪一次播音時間最長?第三段時間比較難,讓學生自己計算后班級交流。

學生可以用數一數的方法,也可以用兩數相減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設計:

1、填寫時間單位表,并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單位年月B時分秒

大月()天

小月()天

進率()個月()時()分()秒—

平年2月()天

閏年2月()天

1、我們已學過那些時間單位?要求從大到小的順序講。

2、一年有兒個月?每月有31日的是哪兒個月?每月30R的呢?

3、平年二月多少日?閏年的二月呢?

4、一日幾小時?一小時幾分?一分幾秒?

5、閏年有()天,平年有()天,1900年的二月有()天。

6、想一想閏年和平年的判斷方法,并判斷出下列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四、課堂總結:

第三單元家具中的學問

一小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小數為含義,會讀、寫小數不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初步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初步學習把某些名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

3、會計算比較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教學重點:

1、步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初步學習把某些名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

2、計算比較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3、受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建議:

1、用好信息窗提供的素材,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2、借助直觀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3、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關注評價的全面性。

教具準備:

多么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學具等。

教學時間安排:5課時。

第一課時小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感知生活中的小數,能夠認識小數。

2、感知小數的含義,并會讀寫小數。

教學重點:1、認知小數的含義。2、會讀寫簡單的小數。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尺子。

教學過程:

一、感知情景提出問題,

1、教師活動:教師出示情景圖,請同學仔細看情景圖,并練習讀一讀,每一幅圖

下面的文字,同為之間可以互相讀一讀。

如果有疑問,可以在小組內讀一讀。

學生的活動:學生仔細看圖,了解圖意,同為之間互相讀文字。

班級交流,提出問題。

教師活動:組織同學進行交流,練習讀出圖畫下面的文字。

學生活動:指名學生進行說圖意讀文字,對讀得不恰當的地方,

集體訂正。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提問,

教師板書;

1、為什么這些數都有點?他們叫什么數?

2、Oo5米有多長?

二、解情景找到答案:

教師活動:0.5、0.08、0.48、2.5…都是些什么數呢?他們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

有什么不同?

學生活動: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找出不同之處。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到的像:0.4、0.48、2.5……這些數都是小數,其中的.就

是小數點.0.4讀作零點四,0.48讀作零點四八。

指黑板:那么0.08、2.E怎樣讀?(學生齊讀)

三、鞏固練習自主練習1、2題

四、作業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

五、板書設計0.4、0.48.2.5……這些數都是小數。小數點0.4讀作零點四,0.48

讀作零點四八。

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小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小數的認識。

2、感知小數的含義。并會用小數表示一些單位較小的數。

3、感知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重點:感知小數的含義。并會用小數表示一些單位較小的數。

教具準備:直尺

教學過程:

一、出示問題,探索感知小數的意義

1、出示第一節課同學們提出的問題:0.5米有多長?

教師活動:怎樣才能知道0.5米有多長?

指導學生討論: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0.5米有多長?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歸納總結:我們應該先知道0.1米有多長,就能知道0.5米有多長?一米平均

分成10份,每份是1/10米,也就是0.1米。

學生討論:0.5米是多少呢?得出:0.5米是5/10米。0.5米就是5分米教師出

示問題:0.03米有多高?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自己總結得出0?03米有多高?出示米尺:把一米平均分成100

份,每份是多少?學生:每份是一厘米,那么,3份呢?3厘米。教師總結:3/100

米也就是0.03米,也就是3厘米。

學生活動:分小組討論:。.08米有多長。

二、鞏固聯系:33頁自主練習3、4題。學生動手涂一涂。

三、探究比較大小的方法:

1、提出問題:0.3米和。.5米比哪個大?學生分小組討論,自己比較的方法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交流自己是怎樣比較的,只要學生說的隊就給與充分的肯定。

2、加深理解你會比較0.78和0.89的大小嗎?

學生活動:自己獨立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與同位進行交流。

進行班級交流,總結出好的方法進行表揚。

四、鞏固練習:

第五題,學生填完后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填?

第六題學生連完后,同位交流自己的做法。

五、作業:34頁,9、10題選做題:34頁8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小數的讀法、小數大小的比較以及簡單的應用。

2、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補充練習題)課內練習:

自主練習:7、11補充練習:一、把下面各數填在對應的圓圈內.

0.80.547108.60.72727.2

50.45

整數小數

二、讀出下面各小數.

0.73.20.573.240.40

4.9710.5

三、把下面的數改寫成小數.

4分米二()米48厘米二()米

1米2厘米=()米7角=()元

3元7角;()元98厘米二()米

四、寫出下面各數.

三點二七零點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