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港口道路與堆場施工規范2021-10-12發布2021-11-15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施行日期:2021年11月15日2021年第63號2021年10月12日制定說明11總則:郭科3基本規定:潘偉劉天韻4地基施工:李增軍侯晉芳李立新黃濤喻志發9標志、標線施工:李斌袁靜波黃濤附錄A:安秀山高平原附錄B:安秀山高平原附錄C:安秀山高平原附錄D:劉天韻諸葛愛軍本規范于2020年12月18日通過部審,2021年10月12日發布,自2021年11月15日2 1 2術語 3基本規定 4.1一般規定 4.2施工要求 5.1一般規定 5.6底基層 5.7墊層 5.8質量控制 6.1一般規定 6.2瀝青鋪面面層 6.6簡易鋪面 6.7改建鋪面 6.8質量控制 7.1一般規定 7.4質量控制 2 8.1一般規定 8.2軌道基礎 8.4集裝箱箱角基礎 8.5其他構筑物 9.3標線 9.4質量控制 B.1一般規定 B.3配合比的設計步驟 122.0.1機制砂ManufacturedSand2.0.2松鋪系數CoefficientofLoosePavingMaterial材料的松鋪厚度與達到規定壓實度的壓實厚度之比值。2.0.3填隙碎石DryBoundMacadam2.0.4碾壓遍數CompactionTimes壓路機沿相同或相近輪跡往返碾壓1次,稱為碾壓1遍,以此方式計算的碾壓數量。2.0.5真空脫水工藝VacuumDehydration 3基本規定34 4地基施工54.2.8半填半挖或路堤路塹過渡段,原地面縱坡大于12%、橫坡大于20%的基底面應按貫入擊數等試驗檢測和必要的監測,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水運工程地基基礎試驗檢4.3.5地基碾壓后的壓實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平整度、高程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3.5的允許偏差(mm)允許偏差(mm)6配宜符合表5.2.1中規定。通過篩孔的質量百分率(%) 5鋪面基層施工 7表5.2.2水泥穩定級配碎石或礫石的推薦級配范圍篩孔尺寸通過篩孔的質量百分率(%)表5.2.3粗集料規格要求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公稱粒徑表5.2.4粗集料技術要求壓碎值(%)針片狀顆粒含量(%)0.075mm以下粉塵含量(%)軟石含量(%)港口道路與堆場施工規范(JTS/T216—208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公稱粒徑水泥穩定石灰穩定石灰粉煤灰綜合穩定塑性指數有機質含量(%)硫酸鹽含量(%)表5.2.7石灰粉煤灰穩定碎石或礫石的級配范圍通過篩孔的質量百分率(%) 9用不均勻系數大于10、塑性指數小于12的土。5.2.10土塊應經粉碎,有機質含量不宜大于2%。5.2.11土的硫酸鹽含量,用于水泥穩定土時不應大于0.25%,用于石灰穩定土時不應大于0.8%。5.2.12穩定材料中水泥和外加劑應滿足下列要求:(1)水泥采用強度等級為32.5或4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或道路硅酸(2)所用水泥初凝時間大于3h,終凝時間大于6h且小于10h;5.2.14穩定材料中粉煤灰和煤渣等工業廢渣的技術要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公路路有關規定的飲用水或符合表5.2.15規定的非飲用水。規定Cl-含量(mg/L)sO2-含量(mg/L)堿含量(mg/L)可溶物含量(mg/L)不溶物含量(mg/L)其他雜質5.2.17穩定材料的松鋪系數可采用表5.2.17的值,也可通過試驗確定。5.2.21穩定材料基層可采用分層攤鋪或連續攤鋪的施工方式。當采用分層攤鋪時,于30%。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一級、二級5.3.4集料的松鋪系數宜通過試驗確定。缺乏試驗數據時,機械攤鋪可采用1.25~ 5.4.1貧混凝土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1.5mm,膠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170kg/m3,28d彎拉強度設計值不宜小于2.0MPa。28d彎拉強度設計值不宜小于3.0MPa。路硅酸鹽水泥。采用機械拌和時,宜采用散裝水泥,散裝水泥的夏季出廠溫度不宜高于65℃,混凝土拌和時的水泥溫度不宜高于60℃,且不宜低于10℃。5.4.4貧混凝土、碾壓混凝土的粗集料應選石。粗集料的技術指標應符合表5.4.4的規定。碎石壓碎指標值(%)卵石壓碎指標值(%)堅固性(%)針片狀顆粒含量(%)含泥量(%)泥塊含量(%)有機質含量(比色法)硫化物和硫酸鹽(%)巖石抗壓強度(MPa)表觀密度(kg/m3)松散堆積密度(kg/m3)空隙率(%)現象,在規定試驗齡期的膨脹率應小于0.機制砂單粒級最大壓碎指標(%)續表5.4.5氯化物含量(%)堅固性(%)云母(%)含泥量(%)泥塊含量(%)機制砂石粉含量(%)有機質含量(比色法)硫化物或硫酸鹽含量(%)輕物質含量(%)機制砂母巖抗壓強度(MPa)表觀密度(kg/m3)松散堆積密度(kg/m3)空隙率(%)現象,在規定試驗齡期的膨脹率應小于0.(3)壓路機勻速穩定、連續行進,中間不停頓、急停、急拐或快速倒車。 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級、二級95%。被穩定材料的液限不宜大于28%,塑性指數不宜大于7。等級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二級95%。被穩定材料的總質量不宜小于混合料總質量的70%。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一級、二級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二級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一級、二級應大于20%。于97%。 實度應較地基頂面壓實度增加1%~2%。5.7.2防凍墊層采用的粒料最大粒徑不應大于53.0mm,小于0.075mm的細粒含量不宜大于5%。5.7.3排水墊層宜選用開級配集料,其級配應滿足式(5.7.3-1)~式(5.7.3-3)的要求。式中D?D??、D?、D開級配集料在通過率分別為10%、15%、50%、60%時的粒徑5.7.5穩定材料墊層施工應符合第5.2節的有關規定。5.7.6粒料類墊層施工應符合第5.3節的有關規定。許偏差應符合表5.8.1的規定。允許偏差(mm)厚度高程程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8.2的規定。允許偏差(mm)厚度(2)彎拉強度滿足設計要求,評定結果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水運工程混凝土施工規(3)貧混凝土、碾壓混凝土基層、底基層和墊層的允許偏差符合表5.8.3的規定。允許偏差(mm)厚度高程 6.2.3.2普通瀝青混合料攪拌及施工溫度宜通過在135℃~175℃條件下測定的黏70號110號間隙式攪拌機開始碾壓的續表6.2.350號70號110號碾壓終了的施工有中斷時,上、下層之間應澆灑黏層瀝青,并應對下層受到污染處進行清掃。6.2.5.7人工攤鋪時,卸下的瀝青混合料宜采取保溫措施,攤鋪層的均勻性應滿足設 6.2.6熱拌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應符合下列規定。6.2.6.1壓實應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機的碾壓速度宜符合表6.2.6的規定。壓路機類型466468356(靜壓或振動)(靜壓或振動)(振動)(振動)(靜壓)(靜壓)碾速應穩定。初壓宜采用輕型鋼筒式壓路機碾壓1遍~2遍。初壓后應檢查平整度、路6.2.6.5終壓應碾壓至無明顯輪跡為止。6.2.7瀝青混合料面層的施工接縫應緊密、平順。上、下層的縱向熱接縫應錯開15cm;6.2.8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應待攤鋪層自然降溫至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6.2.9.2冷拌瀝青混合料宜采用密級配。冷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結束后宜封閉交6.2.10透層、黏層及封層施工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后方可批量生產。聯鎖塊預制成品在搬運和儲存過程中應采取保護措塊面層經振壓后的砂墊層厚度應與設計值相符。砂墊層邊緣和有漏砂隱患的區域,砂墊6.3.5聯鎖塊面層砂墊層的級配應符合表6.3.5的規定。篩孔尺寸(mm)通過質量百分率(%)6.3.6聯鎖塊面層塊體問最大縫寬應小于5mm,平均縫寬不宜大于3mm。6.3.7填縫砂宜選用含泥量小于3%、含水率小于3%的中細砂,級配應符合表6.3.7的規定。填縫砂宜添加5%的石灰粉并攪拌均勻,塊體間填縫砂應填實,掃砂和振實應交替進行2遍~3遍至填縫砂全部充實,余砂應掃凈。篩孔尺寸(mm)通過質量百分率(%)或采用不小于C40的細石混凝土澆筑的方式進行補鋪。6.3.10聯鎖塊面層鋪筑后應采用強力平板振動器或小型振動壓路機在其頂面振壓2(1)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采用標號不低于42.5號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道路硅酸鹽水泥。水泥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道路硅酸鹽水泥》 的有關規定進行計算和試配,以彎拉強度為強度檢驗標準。試配時,混凝土彎拉強度與抗壓強度的相應關系可按表6.4.2-1確定,混凝土的試配強度宜按設計強度提高彎拉強度(MPa)抗壓強度(MPa)76.4.2.3混凝土的最大水膠比不應大于0.5。6.4.2.5混凝土的單位膠凝材料用量,應根據選用的水膠比和單位用水量計算確定。單位膠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250kg/m3,且不宜大于420kg/m3。6.4.2.6混凝土的砂率宜根據砂的細度模數和粗集料種類,按表6.4.2-2選取。表6.4.2-2混凝土砂率卵石6.4.4混凝土應采用機械攪拌。混凝土原材料必須稱量,按質量計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4.4的規定。原材料名稱累計計量允許偏差水外加劑港口道路與堆場施工規范(JTS/T216—2021)表6.4.5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混凝土坍落度攪拌機出料量(s)>40且<100允許偏差(mm)2131面板縫隙1土從攪拌完成到澆筑成型的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并應符合表6.4.7的施工氣溫T(℃)允許最長時間(h)施工氣溫T(℃)允許最長時間(h)21表6.4.8最早攤鋪填當混凝土面層時間晝夜平均氣溫T(℃)時間(d)晝夜平均氣溫T(℃)時間(d)84635 堆場不小于0.4mm;養生期間平均氣溫T(℃)最短養護齡期(d)養生期間平均氣溫T(℃)最短養護齡期(d)76.4.16接縫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部設置填縫板。脹縫傳力桿可采用頂頭木模或支架固定安裝的方法固定。脹縫傳力桿的得大于5mm。晝夜溫差T(℃)切縫方式與時間切縫時間均不得超過24h1/3~1/4,最淺60mm;軟硬結合切縫:每隔1條~2條提前軟切縫,其余用硬切縫補切足者應硬切補深至面層厚度的1/3,已斷縫不補切6.4.16.3施工縫的位置應與脹縫或縮縫的設計位置吻合。施工縫應與路場面中心線(3)縱縫設置拉桿時,拉桿采用螺紋鋼筋,設置在面層厚度中央,并對拉桿中部100mm范圍內進行防銹處理。6.4.16.5混凝土面層養護期滿后,縫槽應及時填縫。填縫時縫內應清潔。灌入式填(1)灌注填縫料在縫槽干燥狀態下進行,填縫料與混凝土縫壁黏附緊密,飽滿不(2)填縫料灌注深度為30mm~40mm,當縫槽深度大于40mm時,先填入多孔柔性襯 早拆模時間應按表6.4.17確定;采用礦渣水泥時,最早拆模時間宜延長50%~100%。晝夜平均氣溫(℃)最早拆模時間(h)晝夜平均氣溫(℃)最早拆模時間(h)5(2)鋼筋的質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6.4.20.1配合比設計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證所有縫隙充分填實。施工時,掃砂和振實應交替進行2遍~3遍至填縫砂全部充實,余石等構筑物不足整塊的相接處應采用預制異型塊、切割塊鑲嵌或用C40細石混凝土填6.5.9獨立塊鋪筑后應用強力平板振動器或小型振動壓路機在其頂面振壓2遍~3遍,6.6.1級配碎石鋪面混合料的級配范圍可按表6.6.1確定。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黏性土地區缺乏黏性土地區層厚度宜為總厚度的3/5。每層壓實厚度不宜大于第5.3.5條的規定。層厚度宜為總厚度的3/5。6.6.4泥結碎石宜采用灌漿法施工,壓實度不宜小于96%。6.6.6磨耗層混合料的級配范圍可按表6.6.6確定。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量百分率(%)南方潮濕地區西北干旱地區6.6.8鋪面保護層采用砂土混合料的級配范圍可按表6.6.8確定。 篩孔尺寸(mm)通過質量百分率(%)6.7.2改建鋪面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面層或基層等改建施工。再生方式。對于半剛性基層材料宜采用就地冷再生方式,瀝青面層材料宜采用廠拌熱再擴建設計細則》(JTG/TL11)的有關規定。既有鋪面改建時采用的鋪面結構各層厚度應6.7.7基層拼接應符合下列規定。港口道路與堆場施工規范(JTS/T216—2021)表6.8.6瀝青混合料面層的允許偏差允許偏差允許偏差高程(mm)寬度(mm)平整度(mm)5道路橫坡或堆積排水(%)厚度(mm)表6.8.9預制混凝土聯鎖塊的質量要求厚度22分層掉角尺寸(mm)兩邊破壞尺寸不得同時大于5磨坑長度(mm)耐磨度吸水率(%)防滑性(BPN)抗鹽凍性(g/m2)6鋪面面層施工6.8.10預制混凝土聯鎖塊應在預制場經標準養護達到齡期后方可運至鋪設現場。6.8.11聯鎖塊面層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8.11的規定。表6.8.11聯鎖塊面層的允許偏差允許偏差(mm)允許偏差(mm)356.8.13混凝土面層拉毛或機具壓槽等抗滑措施的構造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6.8.15混凝土面層彎拉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6.8.16道路混凝土面層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8.16的規定。表6.8.16道路混凝土面層的允許偏差允許偏差(mm)厚度寬度5縱向3橫向3縱向橫向外露長度6.8.17堆場混凝土面層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8.17的規定。表6.8.17堆場混凝土面層的允許偏差允許偏差(mm)厚度63縱向橫向港口道路與堆場施工規范(JTS/T216—2021)表6.8.20預制混凝土獨立塊的質量要求抗壓(折)強度(MPa)不小于規定的合格強度尺寸允許偏差寬度厚度四邊形37外露面平整度36.8.21獨立塊面層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8.21的規定。表6.8.21獨立塊面層的允許偏差允許偏差(mm)允許偏差(mm)5 圖7.2.3所示。基層圖7.2.3聯鎖塊鋪面與瀝青鋪面相接處示意圖圖7.2.6混凝土止擋法和砂漿黏結法 8.4.2條形基礎伸縮縫施工應滿足設計和使用功能要求,伸縮縫施工可按第6.4節和港口道路與堆場施工規范(JTS/T216—2021)表8.6.1現澆軌道梁允許偏差允許偏差(mm)寬度H≤1.5mH>1.5m高度H≤1.5mH>1.5m垂直軸線5順軸線外伸長度 8堆場構筑物施工續表8.6.1允許偏差(mm)中心位置表8.6.2跑道梁的允許偏差允許偏差(mm)寬度高度388.6.3集裝箱箱角基礎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允許偏差(mm)寬度0高度0相鄰端線錯臺允許偏差(mm)允許偏差(mm)直線段平直度縫寬相鄰塊錯臺3允許偏差(mm)允許偏差(mm)0雨水井與路邊線平行位置00 9.1.3標志、標線施工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第4部分:作業區》布設港口道路與堆場施工規范(JTS/T216—2021)9.4.1標志的施工質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JTG表9.4.1標志的施工允許偏差檢查項目立樁豎直度(mm/m)標志板安裝角度(°)標志板下緣至路面凈空(mm)標志板內側距路肩邊線距離(mm)基礎尺寸(mm)標線厚度范圍溶劑型涂料標線熱熔型涂料標線水性涂料標線預成型標線涂料標線 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附錄A水泥穩定材料組成設計A.1.1水泥穩定材料應根據設計的強度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通過試驗選取最適宜于A.1.2綜合穩定材料的配合比設計應包括通過試驗選取最適宜于穩定的土,確定水泥、A.1.3采用水泥和石灰綜合穩定材料時,膠凝材料用量占混合材料總質量的40%以上應按本附錄進行配合比設計。水泥和石灰的比例宜取60:40、50:50或40:60。A.2原材料的試驗A.2.1在水泥穩定材料結構層施工前,應在所定料場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樣進行顆粒分A.2.2碎石、碎石土、砂礫、砂礫土等的級配不良時,應改善級配并通過試驗確定配A.2.3水泥的強度等級和終凝時間應通過試驗確定。A.3.1制備同一種土樣、不同水泥劑量的水泥土混合料,宜按表A.3.1所列水泥劑量中粒土和粗粒土塑性指數小于12的土A.3.2確定各種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應至少做三個不同水泥劑量混合穩定土類型6中粒材料69995%,此時Za=1.645,其他路場應取保證率90%,即Za=1.282;A.3.7施工實際采用的水泥劑量應比室內試驗確定的劑量多0.5%~1.0%。中粒材料和粗粒材料34A.3.9同時用水泥和石灰綜合穩定材料的配合比設計應按第A.3.1條~第A.3.8條表B.3.4石灰穩定材料強度試驗的最少試件數量6中粒材料699B.3.7施工實際采用的石灰劑量應比室內試驗確定的劑量多0.5%~1.0%。B.3.9同時用石灰和水泥綜合穩定土的配合比設計應按第B.3.1條~第B.3.8條取1:2~1:9。C.1.8石灰工業廢渣可外加1%~2%水泥提高早期強度。附錄C石灰穩定工業廢渣材料組成設計6中粒土699“不得”用“不宜”港口道路與堆場施工規范(JTS/T216—2021)附加說明主要起草人:郭科(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葉國良(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潘偉(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劉天韻(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按姓氏筆畫為序)劉潤(天津大學)劉愛民(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南京開放大學輔導員考試真題
- 量化風險在2025年公司戰略制定中的意義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2024年湖南省生態環境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不同經營模式下的財務管理計劃
- 建立行業交流圈的步驟計劃
- 2024年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聘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前端開發能力測驗及答案
- 廣東省東莞市粵華學校2025屆數學七下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二級VB綜合復習試題及答案
- GB/T 39559.2-2020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運營監測技術規范第2部分:橋梁
- GB/T 19106-2013次氯酸鈉
- 2023年江西省三支一扶真題及答案解析
- 中國鋁業遵義氧化鋁有限公司氧化鋁工程分解分級槽基礎工程 施工組織設計
- 中醫臨床路徑
- 初中信息技術-算法基礎知識教學教學課件
- 訴訟文書送達地址確認書
- 《中興通訊績效管理制度》-人事制度表格【管理資料】
- 鐵路工務技術手冊
- (完整版)硬件測試規范
- 電腦節能環保證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