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魏征教學目標1.了解有關“疏”的文體知識。2.掌握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的意義及用法,疏通文意。3.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學習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4.探究魏征提出的“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等建議在當時的作用以及在當今社會的借鑒意義。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那么你知道他以誰為鏡嗎?唐太宗李世民導入作者簡介
魏征,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巨鹿(今屬河北)人。少孤貧,曾出家為道人,六易其主,后封鄭國公,謚號文貞。以直言敢諫著稱,曾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等名言。魏征與李世民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一對君臣:魏征敢于直諫,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納。因此,他們常被稱作理想的君臣。諍臣—魏征太宗登基之初,勵精圖治,國內出現了百姓富足、社會安定、國力漸強的“貞觀之治”的局面。后來,太宗日漸驕奢,大修廟宇宮殿,四處巡游,勞民傷財。魏征在這一年的3-7月,“頻上四疏,以陳得失。”(此為第二疏)據說太宗看了這些奏疏,感到很慚愧,寫了《答魏征手詔》稱贊他“誠極忠款,言窮切至”,并表示將從諫改過。寫作背景疏:疏通事理,分條陳述。作為一種文體,屬古文體的奏議類,專指臣下向國君陳述意見的奏疏。十思:是本文內容,即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況。解題:諷——用委婉的言語暗示或勸告諫——直言規勸,使改正錯誤。(下級對上級)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譏——指責別人的過失。“謗”是公開指責,“誹”是背地里議論,“譏”是微言諷刺。說——用話語勸說別人,使之聽從自己的意見。注意區分:回憶我們學過的古代文體1、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表”的基本特征是“動之以情”(議論文)《出師表》《陳情表》2、說,是一種議論性的古代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有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代雜文頗為相似。《馬說》3、記,包括:
山川、景物、人事雜記。(記敘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桃花源記》《醉翁亭記》4、銘,銘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來發展為一種文體,用來記述事實、功德的文字,述公記行、有時也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體。《陋室銘》文體知識5、序(敘)是一般的序言,放在書的前面。《蘭亭集序》跋則放在書的后面,即后序。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送東陽馬生序》6、賦,盛行于漢魏,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的篇幅抒情說理的。《阿房宮賦》7、論,政論文是從政治角度闡述和評論重大事件或社會等問題,提出見解或主張并說明理由,使讀者信服。它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六國論》《過秦論》研讀第一段落
原文: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求:要求,追求。
之: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長(zhǎng):生長,這里指長得好。固:形容詞的使動,使…牢固。
根本:古義是樹根。
今義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或說(事物的本質)。
翻譯: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基牢固;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
賞析:用排比句和比喻,從正面說明”積德義”的重要性。流:泉流,名詞。遠:形作動,流得長遠,達到遠方。浚(jùn):疏通水道。其:代詞。德義:德行和道義。
思考一
答:開篇并沒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內容,而是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引出話題。用比喻推理的方式引出正題——“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三個排比句,兩個作比喻,一個闡明事理,淺顯易懂,不容置疑。“臣聞”的口氣不卑不亢,令人警醒。文章開篇是如何引出正題的?
原文: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
而:前三個是轉折連詞“卻”,第四個是遞進連詞。
望、求、思:“指望”。
厚:深厚。理:安定,治理得好。雖:雖然(此句自謙)。下愚:極愚昧無知的人。(這里用作謙辭)
況:何況。于:介詞,對。
明哲:明智的人。
翻譯: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穩固,卻要樹木生長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治理得好。我雖然最愚昧無知,(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你這)明智的人呢!賞析:反面設喻。本句繼續運用比喻論證手法,從反面推理,加強了對“積其德義”的肯定。“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斷,也是代人君作出的判斷。“雖……(猶)……而況……乎!”的表達方式,巧妙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場上來,使人君不能有別的觀點選擇。先肯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對人君的尊重,也促其樂于從諫,而且使諫諍不顯得突兀。
原文: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當:主持,掌握。
神器:帝位。重:形容詞作名詞,重權。
域中:天地間。
大:形容詞作名詞,重要的地位。極天:至高無上的皇權。休:喜慶,福祿。念:考慮。安、危:形作名,安定的生活,危險的境地。
以:第一個是動詞,“實行”。第二個是轉折連詞。同“而”。卻處:保持。
勝:戰勝,克服。
翻譯:國君掌握著國家的重要職權,處在天地間重大的地位,應當推崇皇權的高峻,永遠保持政權無止境的美好。不考慮在安逸的環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這也(如同)是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遠啊。
答:從反面論證,提出全文主旨:“人君”地位高,責任大,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此處充分利用“木”與“水”的比喻,照應前文,結構嚴謹。思考二:作者認為,人君應當怎么做?理清思路、正面闡述:三個排比句,兩個作比喻,引出觀點:治國必積德。、反面申述:緊扣上層三個排比來申述,加上一個反問,簡潔有力。3、提出結論:由人君地位說起,結合開頭的比喻,從反面提出自己的觀點。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行儉。研讀第二段落1、凡百元首:所有的帝王。2、景:大。3、殷憂:深深憂慮。4、著:顯著。5、而:連詞,“卻”,表示轉折。
凡①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②。6、實:的確。7、克:能夠。8、蓋:表示推斷。9、豈:難道。10、之:代詞,代指天下。翻譯:
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沒有誰不(因為)深深憂慮而治國之道顯著的,功業建成后卻德行衰減。開頭做得好的確實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就很少了,難道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難嗎?賞析語言①凡百元首:“凡”字強調沒有例外,含蓄而委婉地暗示出唐太宗也在其內,足以引起唐太宗的注意。②寥寥數語就概括了歷代君主能創業不能守業的普遍規律,以“善始者實繁”與“克終者蓋寡”對比,說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①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②1、以:連詞,表修飾。2、縱情:古義指“放縱情感”,今義為“盡情”。3、以:連詞,表并列。4、傲物:看不起別人,“物”在此處指“除自己以外的人”。5、胡越:指北方與南方的兩個民族。6、行路:古義指“陌路人,陌生人”,今義為“走路”。當初攻取天下時綽綽有余,如今守衛天下卻力不從心,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處在深切的憂慮之中,一定能竭盡誠心對待臣民;已經實現了志愿,就放縱自己的性情來看不起別人。(如果)竭盡誠心,即便南北方也能成為一體;(如果)傲視別人,就算親骨肉也會變成陌生人。翻譯賞析語言①此句反問、設問連用,引人思考,自然地引出下文對“取之易”而“守之難”現象的分析。②這幾句運用了對比論證。指出“殷憂”與“得志”的不同心態和結果,說明能否竭盡誠心對待臣民是事業成敗的關鍵。1、董:督察。2、之:代詞,代指百姓。3、以:介詞,“用”。4、振:通“震”,威嚇。5、而:連詞,“卻”,表轉折。6、懷:感念,感激。7、貌:表面上(名作狀)8、心:在心里(名作狀)
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翻譯: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督察人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百姓),最終(百姓)茍且免于刑罰,卻并不會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內心里卻不服氣。(狀語后置)1、大:譯為“大小”。2、人:百姓。3、深慎:深切戒慎。4、奔車:疾駛的車輛。5、其:難道。6、忽:忽視。
翻譯: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眾;人民能擁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統治,這是應當深切警惕的事情。飛速前進的車駕卻用著腐朽的繩索,難道可以忽視嗎?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借鑒古人的論述,將君與民的關系比作水與舟的關系,勸諫太宗必須“深慎”,切中要害,令人警醒。第二段小結:1、概括歷代君主能創業不能守業的普遍規律: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2、以設問引出分析論證,用“殷憂”和“得志”的不同心態說明:能否竭誠待人是事業成敗的關鍵。3、以水和舟的關系比對民和君的關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覺。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再讀文本,細細體會(全體同學齊讀)
第二段落:總結歷史經驗,并從創業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進一步論述君王居安思危、厚積德義的重要性。研讀第三段落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
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樂
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
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名作動,統治如果表目的以。。。為樂,意動用法考慮到使。。端正,使動用法排斥通“毋”1、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2、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3、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4、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5、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1、看見很想得到的東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2、將要大興土木,就想到要適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寧;3、考慮到帝位高危,就想到要保持謙虛,約束自己;4、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江海居于百川的下游;5、喜歡打獵游樂,就想到網開一面,以此作為限度;6、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7、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8、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9、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10、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6、擔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情自始至終都要謹慎;7、憂慮會受蒙蔽,就想到虛心接納下屬的意見;8、害怕讒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惡小人;9、加恩于人時,就想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賞賜不當;10、施行刑罰時,就想到不要因為正在發怒而濫施刑罰。統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夠做到一見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東西就要想到用知足來自我克制,將要大興土木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謙虛并加強自我約束,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處于)眾多河流的下游,喜愛狩獵就想到網三面留一面,擔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擔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考慮到(朝中可能會出現)讒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罷黜奸邪,施加恩澤就要考慮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怒而濫用刑罰。翻譯
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
虧無為之大道哉!憂煩的事情教化竭盡用盡獻出挑選九種德行這,此有能力的人好的建議傳播、傳揚管理出游道家主張,順其自然毀壞,減損役使,勞損翻譯:
全面地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發揚光大“九德”的修養。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選擇好的意見而采納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獻出他們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盡到他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灑播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文臣武將爭著做好自己的事情,君臣就沒有多少煩擾的事,國君就可以盡情享受出巡游玩的快樂,享有神仙一樣的長壽。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說,百姓就可得到教化。為什么一定自己勞神費思,代替百官管理職事,勞損自己的耳目,毀壞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思考:文章中第三段展現的是什么景象?對唐太宗納諫有什么作用?明確:從正面論述做到“十思”的好處,描繪出“垂拱而治”的政治景象。這樣既說明了“居安思危”的重大意義,又以這幅動人的景象來吸引唐太宗,使他易于采納諫言。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
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樂
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
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名作動,統治如果表目的以。。。為樂,意動用法考慮到使。。端正,使動用法排斥通“毋”一思、二思:物質享受方面(戒奢侈)三思、四思:思想修養方面(戒驕戒躁,恪守本分,虛懷若谷,從諫如流)五思、六思:生活和為政方面(不要放任享樂,要勤勉政事)七思、八思:用人政策方面(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不要聽信讒言)九思、十思:執法方面(賞罰分明)概括“十思”的幾個角度:戒奢侈(第1、2條)戒驕傲(第3、4條)戒縱欲(第5、6條)戒蒙蔽(第7、8條)戒不公(第9、10條)思考:“十思”與第一段的觀點有何聯系?答:“十思”是“積德義”的具體內容。總結第三段落:
提出“十思”的具體內容,并指出做到“十思”的結果。合作探究1.小組合作討論2.小組代表發言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進諫帝王,是一件冒險的事。批“龍鱗”,逆“圣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古往今來,有多少忠臣義士,謀臣良相因“批龍鱗”、“逆圣聽”而慘遭殺身之禍。伍子胥賜劍自刎,屈原被放逐,司馬遷遭宮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為何魏征的進諫大都被唐太宗接納呢?合作探究一①盡臣子之責,謙恭誠摯。他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以政治家設問敏銳眼光觀察時政。②顯諫臣之智,委婉得體。說理透徹,語言簡練而生動,特別是正反論證、前后對比、引經據典,有理有據,令人信服。③魏征遇上了英明的君主——唐太宗。作為一代明君,唐太宗勵精圖治,以國事為重,能容耿介直言的臣子。所以魏征的進諫大都被唐太宗接受。參考合作探究二在當今社會,《諫太宗十思疏》有哪些現實意義?請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參考1.文中提出的“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觀點,在當今社會仍然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已經獲得長足的發展,但國內國際不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奢侈浪費之風也有所泛濫。因此,我們仍然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作風。2.“簡能而用之,擇善而從之”告訴我們,作為領導者要任用有才能的人,要能夠聽取下屬合理化的建議。如果領導者在開展工作時,下屬當面附和、背后議論、心中不服,工作將無法正常開展。只有做到“擇善而從之”,下屬才能發揮出所有的才能。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
中心論點: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人
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提出“十思“的具體建議見可欲……將有作……念高危……懼滿盈……樂盤游……憂懈怠……慮壅蔽……懼讒邪……恩所加……罰所及……(正)(反)取江山守江山全文結構名句默寫(1)《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勸誡皇帝要不驕不躁、恪守職分、虛懷若谷、從諫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網開一面”的典故告誡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過度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牡丹江醫學院《讀共產黨宣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早期教育職業學院《建筑工程CA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制圖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社會學原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川北醫學院《學科教材與課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景觀公共設施設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跨文化學習與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安裝工程預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工業大學《高等化學(Ⅵ)》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多元一體的文化課件
- 初中語文人教八年級上冊《作文訓練之細節描寫》PPT
- 2023年湖北省武漢第二中學高考英語一模試卷(含答案解析)
- 增值稅轉型改革及增值稅條例課件
- 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西藏男孩丁真 課件
- 挖掘機司機技能理論考試題庫大全(600題版)
- 穿支動脈梗死的病因和機制課件
- 吡格列酮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循證證據
- 布草間管理制度(3篇)
- 高校電子課件:產業經濟學(第五版)
- 法商小課堂傳承保險法商課婚姻保險法商課32張幻燈片
- 畢業設計-栲膠法脫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