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一歷史知識點_第1頁
2024年初一歷史知識點_第2頁
2024年初一歷史知識點_第3頁
2024年初一歷史知識點_第4頁
2024年初一歷史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的。2、距今約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類被稱為“北京人”。3、還保留著猿的某些體質特性,但他們已經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有了現代人的特點。4、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5、,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獲得的重大進步。6、北京人已經使用。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增進了體質的發展和腦的進化。7、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幾拾個人在一起,,過著群居的生活。第二課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1、距今約六七仟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華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黃河流域的和長江流域的。2、距今約年的半坡聚落位于,現存遺跡面積約5萬平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種植、、,喂養、,還常常去、。他們開墾耕地用、,收割莊稼用、,加工谷物用、等。3、是半坡居民平常生活的重要用品。4、我國是最早種植和的國家之一。其中,最早種植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種植的是河姆渡居民。5、距今約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種植,喂養、、等家畜。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還用動物骨骼制作工具,他們在這些工具上,,這是工具制作技術的又一進步。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式的。幾仟年來,一直是江南地區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8、大汶口居民時期,出現了私有財產,聚落的組員之間產生了貧富分化。第三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1、相傳改善農具,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藥,是中化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因此號稱。他還發明,開辟,使人們互通有無。2、相傳造出宮室、車船、兵器、衣裳,還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他的妻子發明了。3、距今約數年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已經出現部落聯盟。4、和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5、黃帝之後過了很久,、、先後成為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6、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措施,後人稱之為“”。7、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他采用的措施,把洶涌的洪水引入大海;又/Article/"領導人民,,化水害為水利,發展農業生產。第二單元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公元前二拾一世紀,王位世襲制的實行及國家機構的設置,標志著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的出現。夏商西周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是以、和為代表。夏朝開始進入奴隸制階段。西周實行宗法分封制。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進入鐵器時代。也開始確立了封建生產關系。在思想方面形成了學術繁華、百家爭鳴的局面。5、四大文明古國的有、、和。第5課夏商西周的更迭1、約年,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種國家——,定都。并組建,制定,設置,建立起。2、夏朝最終一種國王是。夏朝滅亡的原因是:夏桀施行暴政;商部落曰益強大。3、約年,商部落首領,聯合周圍各部落起兵打敗了桀,建立,建都在。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4、約公元前13,商王把都城遷到,此後商朝的統治穩定下來。因此,後裔又把商朝稱為。5、商代,已經具有中文構造的基本形式,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文字。6、公元前1046年,擊敗商朝軍隊,建立,定都,史稱西周。7、西周的經濟深入發展,各級貴族和平民可以從周王那裏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權,但不能轉讓和買賣。農業上已經有人工澆灌。手工業分工較細,原始瓷器制作比較普遍,建筑物上開始使用瓦。8、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遷都,歷史上稱為東周。第6課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1、西周分封制的重要內容是,稱為“授民授疆土”,。2、分封制規定了受封者的義務,即必須,,。3、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意義在于:(1)諸侯國是周設在各地的據點,起著的作用。(2)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絡。(3)親密了同周圍各少數民族的關系,推進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4、夏商西周社會以辨別尊卑等級。5、夏商西周時期,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部門的重要勞動者;王和大小貴族擁有諸多奴隸,奴隸重要來源于和。6、為了對外征戰和對內彈壓對抗,夏商西周國家都建立了強大的,制定了嚴酷的。7、配合暴力彈壓,是統治人民的另一種手段,起著調整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統治階級通過的禮儀活動,教育感化民眾,起到維護等級制度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第7課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國歷史上的時期。當時出現了、、、、等五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其中最先稱霸的是。2、穩定內政後來,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積極開展對外活動。公元前651年,在葵丘舉行的諸侯盟會上,周天子派代表參與,正式承認在中原霸主地位。3、楚軍在打敗晉國,楚莊王跌升為霸主。4、公元前475年——前2,是歷史上的時期。晉國分裂成、、三個國家,與原有的、、、并稱“戰國七雄”。5、稱為“合縱”;稱為“連橫”。第8課鐵器牛耕引起的社會變革1、人們一般在貴族的田地中集體耕作,古書中把這種大規模的集體耕作描寫為“”。2、鐵器的廣泛使用,極大地增進了的發展。鐵梨鏵的出現,是耕作技術的一大進步。3、,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全生產成為也許。4、“”、“”,反應個體生產取代大規模強制性集體耕作,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5、公元前356年,開始變法。簡述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以及意義。第9課甲骨文與青銅器1、甲骨文是指。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開始的。3、是銅、錫、鉛的合金。4、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第10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1、是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重要是“”、“”兩部分。2、“”就是要愛人,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他人,自已不樂意做的事,不應強加于人。3、“”就是規定人們可以約束自已,加強個人修養,使自已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范。4、在政治方面,孔子倡導“”,主張以“”教化人民,以“”治國。5、根據學生的不一樣特點,教課時采用因材施教的措施,使學生的潛能教得到發展的是,他的弟子們把他的言論整頓成《》一書。6、請簡述“百家爭鳴”。7、儒家主張教化百姓,以“”治國;法家強調用“”加強統治;道家既反對“”治,也反對“”治,他們提出“”。第11課先民的智慧與發明1、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2、兩仟年前的都江堰的作用在于澆灌、分洪,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佳、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他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感人民智慧的結晶。3、稱為編鐘。4、編鐘的出現表明。請簡述為何都江堰可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目。第三單元大一統的秦漢帝國1、公元前2,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種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2、世界范圍內,與秦漢帝國先後并存的重要有歐洲的、西亞的等古代國家。與的文明最為輝煌。第13課秦帝國的興亡秦國能吞并六國實現統一的原因是:(1)統一成為大勢所趨;(2)人們苦于戰爭,渴望和平;(3)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實力最強;(4)秦采用對的的軍事方針,長平之戰後,六國皆無力御秦。公元前260年,秦在大破東方六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軍隊。公元前230——前2,秦國先後吞并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種國家,定都,秦王贏政自稱始皇帝。請簡述秦的統一有什么意義。公元前2夏,、率先發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第14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什么是中央集權制度?請簡述秦始皇做某些什么來發展經濟?秦始皇規定以小篆作為原則文字,頒行天下,後來又推行一種新的字體——“隸書”。請簡述統一文字的意義。4、秦國以貨幣圓形方孔錢為原則樣式。5、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加強思想統治。第15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1、公元前年,稱帝,建立漢朝,定都,歷史上稱為西漢。就是漢高祖。2、漢武帝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是,他提議漢武帝排斥和克制其他學說,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請簡述什么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5、漢武帝通過頒布“”的措施減弱封國勢力,其巧妙之處在于漢武帝不費一兵,不損寸土,就減弱了諸侯王封國的勢力。6、漢武帝大力加強監察制度的措施是,在中央設置;在地方將全國分為,稱為“拾三州部”。7、時期,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深入鞏固和發展。第16課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1、公元前年,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出使西域。公元前年,漢武帝為了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絡,再次派其出使西域。2、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是以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為開始的。3、“絲綢之路”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至歐洲的交通線,因而得名。4、請簡述“絲綢之路”的開辟有什么意義。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1、西漢前期,人們從“”中得到啟示,發明了紙。2、東漢時期,在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善造紙術,後人將他改善的紙稱為“紙”。4、公元世紀,紙的使用在我國就已經相稱普遍。5、是東漢時期杰出的醫學家,他著有《》一書,論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後世尊稱他為“”。6、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并研制成全身麻醉藥劑“”,這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後人尊稱其為“”。7、《》成書于東漢時期,它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其中等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措施。其出現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第18課昌盛的文化1、佛教來源于,自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佛教教義有助于,對“來世天國”的期待,也在貧苦民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引力。佛教的傳播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原因,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2、道教產生于,他是與的結合。道教的思想體現了中國老式文化關注現實、重現世的特點。3、東漢後來,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了以為主,三家并立互補的局面。4、撰寫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52萬多字,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的重要史事。它體例完備,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成為後世編寫史書的典范。5、秦漢時期,是我國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6、氣勢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反應出,生動展現出。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第20課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1、東漢末年,政局混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招賢納士,實行屯田。2,曹操打敗袁紹,獲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後曹操率軍北渡黃河,消滅袁紹的殘存勢力,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2、年,曹軍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爆發了著名的。3、填表題戰役名稱時間交戰雙方結果官渡之戰赤壁之戰4、三國鼎立局面是怎樣形成的?第21課南方經濟的發展1、東漢末年,北方人口開始南遷;,大批北方民眾紛紛渡江南下,形成了南遷浪潮。2、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僅,并且,使本來自然條件拾分優越的江南地區迅速發展起來。3、請簡述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哪些進步。(你認為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為何會得到發展?)第22課北方的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