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青藏地區課件_第1頁
講青藏地區課件_第2頁
講青藏地區課件_第3頁
講青藏地區課件_第4頁
講青藏地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講青藏地區區域地理復習系列建議課時:1課時

據《新華社》2023年7月31日報道,2023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隊登上長江源區的兩條冰川,使用地質雷達探測冰川厚度,為計算冰儲量積累基礎數據,透過冰川演化揭示江源高寒地區的氣候變遷。研究顯示,近幾十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長江源區冰川普遍處于末端退縮、面積減小和厚度減薄狀態。

新課導入:長江源區兩冰川“量厚稱重”思考:近幾十年來全球氣候變化,除了影響該區域的冰川儲量,還對青藏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產生哪些影響?學習目標重點提煉1.能說出青藏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區域認知)①分析青藏地區典型區域特征及內在聯系。2.根據青藏地區的區域特征說明其氣候特點、成因,并說明其對農業的影響。(綜合思維、區域認知)②分析青藏地區”高寒“氣候成因;分析青藏地區特色農業和生產特點。3.了解三江源地區地理位置,說明三江源地區的獨特生態意義,理解建設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深刻意義。(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③能夠綜合分析三江源等自然保護區生態安全屏障功能,分析青藏高原生態的脆弱性、獨特性,以及保護生態的意義。4.分析近幾十年全球氣候變化青藏地區自然環境演變的影響。(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④分析全球暖濕化背景下,青藏地區自然環境(冰川、水系、生物及生存環境等)的響應過程。學習目標青藏地區概況01微主題問題式探究02學以致用,解決問題03目錄青藏地區概況……1第一部分位置與范圍

青藏地區位于我國西南部,橫斷山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喜馬拉雅山脈以北地區。

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西部和甘肅省小部分。青藏地區高寒的地理環境——青藏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征分析青藏地區湖群川藏公路青藏地區農業雪峰連綿青藏地區植被

問題:以下地理要素間有內在聯系嗎?高寒的地理環境——青藏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征分析氣候生物/資源地形水文水系土壤聚落農業工業交通人口服務業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人口稀少,以藏族為主高寒牧業(牦牛、藏綿羊、臧山羊);河谷農業(青稞等)單產高;以公路為主;青藏鐵路2006年建成通車科研旅游: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族風情突出特征高寒世界屋脊雪域高原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氣溫低、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年降水量少雪峰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是川大河源頭、湖泊眾多、水能豐富凍土廣布高寒草原、耐寒動植物太陽能豐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熱能、礦產資源豐富地殼運動,斷裂發育青藏地區內部景觀差異顯著珠穆朗瑪峰垂直自然帶青藏高寒區水平分異青藏地區內部景觀差異顯著水平差異垂直差異東南部溫暖濕潤、西北部寒冷干旱植被自東南向西北出現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荒漠的變化隨海拔升高,自然景觀發生明顯變化從高原邊緣至內部,垂直變化由繁到簡高原邊緣相對高度大,水熱狀況隨高度的變化大高原內部相對高度小,水熱狀況隨高度的變化小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北部和南部是呈東西走向的山脈西北部是較完整的高原東南部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峽谷,夏半年有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氣流進入真題感悟(2021·天津·高考真題)川藏鐵路東起成都,西至拉薩,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建設。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動。雪豹通常在雪線之下、林線之上的地帶活動(林線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讀圖文材料,回答1~2題。1.據右圖判斷,川藏鐵路沿線A.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B.氣溫和干濕狀況差異大C.位于地勢的第一級階梯 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2.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風坡的活動范圍比背風坡小,這是因為迎風坡A.雪線低、林線低

B.雪線高、林線高

C.雪線低、林線高

D.雪線高、林線低BC四川盆地第二級階梯青藏高原第一級階梯印度洋、太平洋林芝位于雅魯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風的迎風坡水熱條件較好雪線較低林線較高真題感悟(2020·浙江·高考真題)下圖為雅魯藏布江流域示意圖。完成3、4題。3.雅魯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內、外力作用是①板塊張裂②板塊擠壓③風力侵蝕④流水侵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板塊碰撞擠壓+流水下切侵蝕D真題感悟(2020·浙江·高考真題)下圖為雅魯藏布江流域示意圖。完成3、4題。4.甲山地位于亞熱帶地區,但其南坡

1100米以下分布著熱帶季雨林,原因是A.夏季受印度低壓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C.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D.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帶來充足水汽雅魯藏布江谷地為西南季風水汽通道水汽遇山地阻擋抬升,迎風坡地處低緯度,南坡為陽坡,1100米以下海拔較低,熱量較充足甲山地南坡1100米以下微主題問題式探究2第二部分探究主題1:青藏地區的熱情(太陽輻射強)與高冷(氣溫低)探究問題1:分析青藏地區太陽輻射強,但是氣溫低的原因。青藏高原年平均日照時數高達3000小時以上是我國光照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青藏地區冬冷夏涼,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冬季氣溫一般比同緯度的東部平原低18~20°C,夏季氣溫一般在8~18°C,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①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好,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時間長;人類活動少,太陽輻射強。②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有限,不利于熱量的積累;大氣逆輻射不強,地面損失的熱量多,所以年均溫較低探究問題1:分析青藏地區太陽輻射強,但是氣溫低的原因。探究主題1:青藏地區的熱情(太陽輻射強)與高冷(氣溫低)太陽輻射①緯度②晝長③地勢④天氣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人類活動少,大氣透明度好,太陽輻射強。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削弱作用弱,抵達地面太陽輻射量大晴天多,日照時間長⑤人類活動探究主題2:青藏地區的高寒農業青藏地區高寒農業雅魯藏布江河谷的青稞高原之寶牦牛青藏地區地勢高,氣溫低,熱量不足,日照較長。種植業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區,形成河谷農業。青藏高原是我國的高寒牧區,生長著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特殊高原環境的牲畜——牦牛、藏綿羊、藏山羊探究主題2:青藏地區的高寒農業

青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耐寒性強,生長期短,高產早熟,適應性強,適宜生長在高原清涼氣候,是青藏地區居民主要食糧、燃料和牲畜飼料,而且也是啤酒、醫藥和保健品生產的原料。探究問題2:從氣候的角度,分析青藏地區河谷地帶青稞品質好的原因。農業區位因素(氣候角度)青藏地區+河谷地帶的區域特征思維起點思維終點匹配“青稞“生長習性品質好光照、晝夜溫差、生長期、熱量、降水等青藏地區海拔高河谷地帶地勢較低大氣稀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弱氣溫低探究主題2:青藏地區的高寒農業

青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耐寒性強,生長期短,高產早熟,適應性強,適宜生長在高原清涼氣候,是青藏地區居民主要食糧、燃料和牲畜飼料,而且也是啤酒、醫藥和保健品生產的原料。探究問題2:從氣候的角度,分析青藏地區河谷地帶青稞品質好的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農作物生長周期長,積累營養物質多,農產品質量高;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農作物受病蟲害影響小;青藏高原大氣稀薄、潔凈,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利于作物有機質的積累。河谷地帶,地勢較低,熱量相對豐富。探究主題2:青藏地區的高寒農業

西藏那曲地區地形以高原丘陵為主,地表84%是草地,高嵩草、矮嵩草、紫花針茅是牦牛主要的飼用植物。牦牛四肢粗健,皮毛厚實,心肺發達,耐饑渴,是那曲地區主要畜種之一。探究問題3:分析牦牛成為那曲地區主要畜種與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牦牛生物習性青藏高原區域特征適應、指示生長環境建立邏輯聯系思維起點思維終點四肢粗健皮毛厚實心肺發達耐饑渴高原丘陵高寒缺氧干旱草原面積廣闊注意圖文信息的提取探究主題2:青藏地區的高寒農業

西藏那曲地區地形以高原丘陵為主,地表84%是草地,高嵩草、矮嵩草、紫花針茅是牦牛主要的飼用植物。牦牛四肢粗健,皮毛厚實,心肺發達,耐饑渴,是那曲地區主要畜種之一。探究問題3:分析牦牛成為那曲地區主要畜種與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牦牛四肢粗健,適應當地高原丘陵地形;皮毛厚實,適應當地寒冷的氣候;心肺發達,適應當地缺氧的環境;耐饑渴,適應當地干旱的環境;草場面積大,牧草豐富。探究主題2:青藏地區的高寒農業青藏地區“高寒”氣候對農業的影響高寒氣候利弊氣溫低,無霜期短,一年一熟,只能生長喜溫涼、生長期短的作物,畜牧業只能放牧耐寒的牲畜大氣潔凈、晴天多,日照充足,日照時間長,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營養物質多;夜間氣溫低,農作物消耗的有機物質少;氣溫低,農作物生長期長,積累的有機物質多農牧業特點:低消耗、高積累、高產優質探究主題3:中華水塔——三江源探究問題4:簡析三江源地區成為“中華水塔”的主要自然原因。

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源頭匯水區,被譽為“中華水塔”。該地區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使三江淺地區生態環境出現一定退化現象。2000年我國設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探究主題3:中華水塔——三江源探究問題:簡析三江源地區成為“中華水塔”的主要自然原因。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源頭匯水區,被譽為“中華水塔”。該地區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使三江淺地區生態環境出現一定退化現象。2000年我國設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探究主題3:中華水塔——三江源探究問題4:簡析三江源地區成為“中華水塔”的主要自然原因。

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源頭匯水區,被譽為“中華水塔”。”水塔“的條件三江源區域特征思維起點思維終點匹配地勢高、大河源頭、提供充足水源海拔高,是我國主要河流發源地;為大江大河提供補給水源;氣溫低,積雪、冰川廣布,儲存固體水源;面積大,有較好植被覆蓋,涵養水源。三江源地區簡圖探究主題3:中華水塔——三江源探究問題5:分析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的原因。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源頭匯水區,被譽為“中華水塔”。該地區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使三江淺地區生態環境出現一定退化現象。2000年我國設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地區簡圖生態脆弱、難以恢復三江源地理環境獨特性思維起點思維終點三江源地區海拔高,氣溫低,不利于生物生存,生態環境脆弱;由于熱量不足,生物生長緩慢,生物循環速度慢,環境自我恢復能力差;海拔高,地理環境相對封閉,環境開放程度低,生物多樣性少,自然環境的抗干擾能力弱。海拔高,氣溫低,熱量不足,環境封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探究主題3:中華水塔——三江源探究問題5:說明設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生態安全屏障中的價值體現。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源頭匯水區,被譽為“中華水塔”。該地區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使三江淺地區生態環境出現一定退化現象。2000年我國設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0年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地區簡圖保護各類生態系統,拯救珍稀、瀕危物種,體現巨大的生態資源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遏制生態惡化、改善生態環境,形成有效的生態功能價值;理想的科研、宣傳教育場所,創造經濟的生態服務價值。生態安全價值三江源區域特征思維起點思維終點匹配生態功能、經濟價值(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支撐服務、文化服務)3第三部分學以致用(2023·湖北·高考真題)藏色崗日位于羌塘高原(青藏高原主體)中北部。表示意2006~2015年藏色崗日不同朝向冰川數量和面積變化。完成1-3題。1.據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在2006~2015年期間,該區()A.北朝向冰川面積退縮率較南朝向小,平均面積較大B.南朝向冰川面積退縮率較北朝向小,平均面積較小C北朝向冰川面積退縮率較南朝向大,平均面積較小D.南朝向冰川面積退縮率較北朝向大,平均面積較大C學以致用,解決問題冰川朝向2006年2015年數量(條)面積(km2)數量(條)面積(km2)西北1822.31921.9北1213.41212.9東北1389.61387.9東1264.51363.6東南59.459.1南572.9572.2西南68.068.2西1122.01121.8全球氣候變化對青藏地區冰川的影響(2023·湖北·高考真題)藏色崗日位于羌塘高原(青藏高原主體)中北部。表示意2006~2015年藏色崗日不同朝向冰川數量和面積變化。完成下面小題。2.與其他朝向相比,西南朝向冰川面積增加,原因可能是()A.受全球變暖影響較小 B.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C.山地植被覆蓋率較高 D.受西風影響降水較多D學以致用,解決問題冰川朝向2006年2015年數量(條)面積(km2)數量(條)面積(km2)西北1822.31921.9北1213.41212.9東北1389.61387.9東1264.51363.6東南59.459.1南572.9572.2西南68.068.2西1122.01121.8處于迎風地帶全球氣候變化對青藏地區冰川的影響(2023·湖北·高考真題)藏色崗日位于羌塘高原(青藏高原主體)中北部。表示意2006~2015年藏色崗日不同朝向冰川數量和面積變化。完成下面小題。3.表中數據變化反映出,該區冰川整體上(

)A.保持穩定不變 B.處于退縮狀態 C.正向山麓延伸 D.處于擴張狀態B學以致用,解決問題冰川朝向2006年2015年數量(條)面積(km2)數量(條)面積(km2)西北1822.31921.9北1213.41212.9東北1389.61387.9東1264.51363.6東南59.459.1南572.9572.2西南68.068.2西1122.01121.8從各個朝向來看,除了西南朝向冰川增加外,其他朝向冰川面積均呈縮小趨勢,說明冰川整體上呈現退縮態勢,冰川向山上退縮全球氣候變化對青藏地區冰川的影響(2023·廣東·高考真題)草氈層是由土壤物質與植物根系交纏而成的氈狀表土層,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極地地區。青藏高原上的草氈層,雖然厚度不大,但堅韌且富有彈性,是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與基巖風化物為成土母質的土壤不同,這里草氈層中的細土物質以風力搬運輸入的外源粉塵為主。圖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氈層景觀。據此完成4-5題。4.青藏高原上草氈層中風力搬運輸入的粉塵物質增加將()A.有利于土壤有機質積累 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C.加快下覆基巖風化破碎 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D學以致用,解決問題有機物累積與與地表植被有關粉塵物質填充在植物根系交錯之間可以增強表土層的保水能力外源的沉積物顆粒可增加草氈層中的營養物質含量青藏高原草氈層的生態功能(2023·廣東·高考真題)草氈層是由土壤物質與植物根系交纏而成的氈狀表土層,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極地地區。青藏高原上的草氈層,雖然厚度不大,但堅韌且富有彈性,是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與基巖風化物為成土母質的土壤不同,這里草氈層中的細土物質以風力搬運輸入的外源粉塵為主。圖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氈層景觀。據此完成4-5題。5.如果青藏高原某區域草氈層遭到破壞,會導致當地()①草地初級生產力降低②凍土融化速率減緩③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④地表侵蝕強度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學以致用,解決問題草地植被總量減少初級生產力降低地表裸露地表侵蝕增強接受太陽輻射增多凍土融化速率增強溫室氣體排放增多青藏高原草氈層的生態功能(2022·全國乙卷·高考真題)當雄是拉薩唯一的純牧業縣,牧民占比約90%,依托特色畜種牦牛,走產業扶貧之路。甲公司成立于2017年初,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圖1),生產的有“身份證”的牦牛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廣受消費者歡迎。據此完成6~8題。6.加入甲公司后,牧民家庭明顯增加的是(

)A.牧場面積

B.牦牛數量C.勞動力數量

D.收入來源7.甲公司提高牦牛價值的主要途徑是(

)①擴大放牧規模

②延長產業鏈條

③創建產品品牌

④實施多種經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CD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精細加工則會延長產業鏈增強品牌效應8.當雄生長期短,牧草較矮。為保障漫長寒季的草料供應,當地適宜采用的方法是()①開墾草原種植牧草

②儲存草原生長期牧草③建設溫室種植牧草

④從鄰近農區購買草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熱量不足改善熱量條件開源青藏地區特色農業和產業振興(2021·河北·高考真題)察隅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當地農牧民曾引種獼猴桃,2011年開始規模種植(圖1)。種植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山區河谷臺地,土壤肥沃,水質優良,2017年“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察隅獼猴桃果掛果期長,可錯峰上市。獼猴桃種植帶動了當地農牧民脫貧。據此完成9~10題。9.察隅獼猴桃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關鍵在于A.獨特的自然環境 B.傳統的生產方式C.先進的農業科技 D.豐富的種植經驗10.察隅獼猴桃掛果期長,有利于A.降低產品運輸費用 B.提高市場競爭力C.降低果園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AB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農業科技并不先進引種,且2011年開始種植,種植經驗不豐富青藏地區特色農業和產業振興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3·全國甲卷·高考真題)風蝕粗化是風蝕導致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流失,粗顆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現象。其過程如圖5所示。某科研小組通過比較地表松散層表層和淺層的粗、細顆粒物含量,構建了風蝕粗化指數,該指數數值越大,說明表層比淺層粗顆粒物含量越高。圖6顯示青藏高原南部(針對風蝕)采樣點粗化指數的分布。(1)說明風蝕粗化過程中地表松散層風蝕強度的變化。(6分)隨著風蝕粗化指數變大,粗顆粒物增多,風蝕強度逐漸減弱。物質地貌演變+動力作用思維起點思維終點風蝕粗化過程地表松散層風蝕強度的變化風蝕粗化指數變大風蝕粗化指數變大風蝕粗化指數變大粗顆粒物增多風力啟動速度變大變弱青藏高原風蝕退化及防治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3·全國甲卷·高考真題)風蝕粗化是風蝕導致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流失,粗顆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現象。其過程如圖5所示。某科研小組通過比較地表松散層表層和淺層的粗、細顆粒物含量,構建了風蝕粗化指數,該指數數值越大,說明表層比淺層粗顆粒物含量越高。圖6顯示青藏高原南部(針對風蝕)采樣點粗化指數的分布。(2)指出圖6所示區域風蝕粗化指數的空間分布特征,并解釋其原因。(8分)分布特征:北大南小,西大東小。原因:南部和東部受到一定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植被較為茂密,風力侵蝕作用較弱,風蝕粗化程度較小;北部和西部受高原內部冬季風影響較為強烈,降水較少,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和荒漠為主,風力侵蝕作用強烈,風蝕粗化程度較大。青藏高原風蝕退化及防治物質差異風蝕粗化指數空間分布特征差異+動力作用差異思維起點環境特征差異風力侵蝕強弱差異影響風力強弱的因素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3·全國甲卷·高考真題)風蝕粗化是風蝕導致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流失,粗顆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現象。其過程如圖5所示。某科研小組通過比較地表松散層表層和淺層的粗、細顆粒物含量,構建了風蝕粗化指數,該指數數值越大,說明表層比淺層粗顆粒物含量越高。圖6顯示青藏高原南部(針對風蝕)采樣點粗化指數的分布。(3)分析耕作對風蝕和風蝕粗化指數的影響。(6分)耕作會產生耕作層,對表土的耕作會造成土壤結構松散,風蝕作用增強,耕作層造成地表松散層變深,造成風蝕深度增加;耕作層表層和深層顆粒物較為均勻,風蝕粗化指數變小。青藏高原風蝕退化及防治耕作風蝕改變物質思維起點改變表土結構,使表土松散風蝕粗化指數平整土地使耕作層表層和深層顆粒物較為均勻思維終點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3·全國甲卷·高考真題)風蝕粗化是風蝕導致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流失,粗顆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現象。其過程如圖5所示。某科研小組通過比較地表松散層表層和淺層的粗、細顆粒物含量,構建了風蝕粗化指數,該指數數值越大,說明表層比淺層粗顆粒物含量越高。圖6顯示青藏高原南部(針對風蝕)采樣點粗化指數的分布。(4)提出圖6所示區域因地制宜的風蝕防治措施。(4分)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利用高原水資源和能源資源植樹種草建立植被防護體系;實施退牧環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規范采藥等亂采濫挖行為。青藏高原風蝕退化及防治風蝕退化原因防治措施推導思維起點因地制宜自然原因(生態脆弱、降水較少,風力侵蝕強)人為原因(不合理的活動導致植被破壞、表土破壞)思維終點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2·廣東·高考真題)納木錯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側,湖泊面積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發現高于現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線。仁錯位于納木錯西側,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兩河分別匯入納木錯和仁錯。納木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在10-11月期間,湖泊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圖7(a)示意納木錯和仁錯所在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圖7(b)示意兩湖分水嶺區域水系與地形特征。(1)分析10-11月期間納木錯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的原因。(6分)此期間納木錯東側區域位于西風下風向,西風影響加強;西風經過湖區時,湖泊為西風提供熱量和水汽;湖泊東側區域地形較高,易產生地形雨。思維起點思維終點水汽降溫過程降水大湖效應全球氣候變暖與青藏高原湖泊水系演變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2·廣東·高考真題)納木錯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側,湖泊面積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發現高于現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線。仁錯位于納木錯西側,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兩河分別匯入納木錯和仁錯。納木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在10-11月期間,湖泊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圖7(a)示意納木錯和仁錯所在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圖7(b)示意兩湖分水嶺區域水系與地形特征。(2)結合河流侵蝕的知識,分析圖7(b)中虛線框所示區域水系演化過程與趨勢。(6分)那曲凹岸處向東侵蝕,雄曲凹岸處向西侵蝕;侵蝕持續進行,分水嶺將被切開;發生河流襲奪,兩河流連通。思維起點思維終點河流侵蝕水系演變全球氣候變暖與青藏高原湖泊水系演變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2·廣東·高考真題)納木錯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側,湖泊面積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發現高于現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線。仁錯位于納木錯西側,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兩河分別匯入納木錯和仁錯。納木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在10-11月期間,湖泊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圖7(a)示意納木錯和仁錯所在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圖7(b)示意兩湖分水嶺區域水系與地形特征。(3)從全球變暖的角度考慮,說明未來納木錯能夠與仁錯貫通的理由。(8分)思維起點思維終點過去現在未來曾經貫通古湖面高4748m兩湖海拔分別為4718m、4648m貫通:湖水水位上漲,越過分水嶺氣候變暖分水嶺阻隔分水嶺海拔4720m~4740m河流補給(冰雪融水、降水)增多全球氣候變暖與青藏高原湖泊水系演變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2·廣東·高考真題)納木錯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側,湖泊面積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發現高于現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線。仁錯位于納木錯西側,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兩河分別匯入納木錯和仁錯。納木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在10-11月期間,湖泊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圖7(a)示意納木錯和仁錯所在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圖7(b)示意兩湖分水嶺區域水系與地形特征。(3)從全球變暖的角度考慮,說明未來納木錯能夠與仁錯貫通的理由。(8分)兩湖分水嶺海拔低于4740m;納木錯湖面海拔曾達到4748m,高于分水嶺和仁錯湖面海拔,說明兩湖曾經貫通;隨著全球變暖,注入兩湖的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加,湖面上漲;如果湖面上漲超過分水嶺海拔,兩湖將再次貫通。全球氣候變暖與青藏高原湖泊水系演變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19·海南·高考真題)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區的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并有冰川融水補給。發源于該地區的楚瑪爾河是長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庫賽湖、海丁諾爾和鹽湖是該地區的重要湖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可可西里地區氣溫持續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強降水導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貫通了庫賽湖、海丁諾爾和鹽湖。下圖示意卓乃湖周邊地區地理環境。

(1)說明造成此次湖泊貫通的自然條件。(8分)地勢西高東低注意圖中各湖泊之間的位置關系、海拔高低調用所學知識點水循環過程、水量平衡原理湖泊未貫通湖泊貫通外泄湖泊的水位較低湖泊之間有高地或分水嶺外泄湖泊水位上漲湖水淹沒高地或分水嶺近年來該流域降水增加此次強降水依次貫通卓乃湖—庫賽河—庫賽湖—海丁諾爾—鹽湖水往低處流,海拔高——海拔低正向描述全球氣候變化與青藏高原湖泊水系演變近年來降水持續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續升高,此次強降水,導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東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連通庫賽河,注入庫賽湖,隨之貫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諾爾和鹽湖。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19·海南·高考真題)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區的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并有冰川融水補給。發源于該地區的楚瑪爾河是長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庫賽湖、海丁諾爾和鹽湖是該地區的重要湖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可可西里地區氣溫持續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強降水導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貫通了庫賽湖、海丁諾爾和鹽湖。下圖示意卓乃湖周邊地區地理環境。

(1)說明造成此次湖泊貫通的自然條件。(8分)全球氣候變化與青藏高原湖泊水系演變庫賽湖、海丁諾爾和鹽湖面積增加,濕地范圍擴大;加劇地表沖刷,形成新的河道。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19·海南·高考真題)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區的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并有冰川融水補給。發源于該地區的楚瑪爾河是長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庫賽湖、海丁諾爾和鹽湖是該地區的重要湖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可可西里地區氣溫持續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強降水導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貫通了庫賽湖、海丁諾爾和鹽湖。下圖示意卓乃湖周邊地區地理環境。(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對下游河湖的影響。(4分)湖水外泄下游河湖影響(利、弊)思維起點水文水系、地質地貌等思維終點全球氣候變化與青藏高原湖泊水系演變內流水系變成外流水系,現今長江北源河流水系發生改變。湖水鹽度降低,水生生態系統發生改變。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19·海南·高考真題)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區的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并有冰川融水補給。發源于該地區的楚瑪爾河是長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庫賽湖、海丁諾爾和鹽湖是該地區的重要湖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可可西里地區氣溫持續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強降水導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貫通了庫賽湖、海丁諾爾和鹽湖。下圖示意卓乃湖周邊地區地理環境。(3)如果未來氣候持續暖濕化,導致鹽湖與清水河貫通,推測該地區水系及水環境的變化。(8分)氣候持續暖濕化鹽湖與清水河貫通思維起點思維終點該區域水系及水環境的變化水系:流程、流向、水系形狀、流域面積等水環境:水生生物、水文及水生生態系統全球氣候變化與青藏高原湖泊水系演變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1·廣東·高考真題)熱融湖是因熱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近年來,我國青藏高原上的熱融湖發展迅速,在一些地區形成了繁星一樣的“星宿海”,冬季湖泊冰面可見一串串甲烷氣泡凍結在冰層中。有些熱融湖也會出現停止生長現象,湖盆會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積物充填。下圖示意青藏高原熱融湖景觀。分析青藏高原熱融湖的發展對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10分)凍土融化包括哪些要素?是什么?如何發展?圖片信息:地表形態、水文海拔高,氣候寒冷,為何有熱融湖?熱融湖形成前熱融湖形成熱融湖消亡凍土層穩定凍土消融地表塌陷凹坑集水地表微地貌改變土壤結構改變溫室氣體釋放水域增大改變水循環改變局地小氣候生物多樣性增加湖盆會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積物充填固碳、儲碳地土氣水氣氣生全球氣候變暖下青藏高原的環境響應過程水域面積增加,改變水循環和局地小氣候;生物多樣性增加,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改變;改變地表微地貌形態和土壤結構;增加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湖盆中的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積物,有一定的固碳、儲碳作用。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1·廣東·高考真題)熱融湖是因熱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近年來,我國青藏高原上的熱融湖發展迅速,在一些地區形成了繁星一樣的“星宿海”,冬季湖泊冰面可見一串串甲烷氣泡凍結在冰層中。有些熱融湖也會出現停止生長現象,湖盆會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積物充填。下圖示意青藏高原熱融湖景觀。分析青藏高原熱融湖的發展對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10分)全球氣候變暖下青藏高原的環境響應過程西藏冬蟲夏草產區雨季氣候變化的總體趨勢是暖濕化(氣候變暖變濕)。(2分)其依據是在雨季均溫升高,(2分)大部分地區降水増加。(2分)學以致用,解決問題(20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