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紅色社會實踐報告-總結報告模板_第1頁
暑期紅色社會實踐報告-總結報告模板_第2頁
暑期紅色社會實踐報告-總結報告模板_第3頁
暑期紅色社會實踐報告-總結報告模板_第4頁
暑期紅色社會實踐報告-總結報告模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暑期紅色社會實踐報告

探訪紅軍足跡,堅定革命信念——記廈門大學古田紅色實踐隊暑期社會實踐

一、出征xx年7月27日上午,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廈門大學古田紅色暑期社會實踐隊全體隊員舉行了簡短的出征儀式,“探訪紅軍足跡,堅定革命信念”主題社會實踐正式開啟。本支實踐隊伍由人文學院輔導員朱曉芳和歷史學系7位同學組成。

古田紅色實踐隊是今年暑期廈門大學742支實踐隊伍之一,是廈門大學校級實踐隊。實踐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輔導員朱曉芳任黨支部書記。按照實踐隊的計劃,本次暑期社會實踐將在福建龍巖上杭縣古田會議舊址、才溪鄉調查紀念館、臨江樓紀念館和蛟洋文昌閣舊址等地方開展為期一周的活動,主要內容有參觀紅色革命遺址、訪問紅軍戰士后代和調查研究愛國主義教育形式與內容等。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們希望進一步學習黨史知識,深切體會紅色文化,在歷史現場感受中國共產黨90年來的光輝歷程,堅定社會主義和永遠跟黨走的信念,磨練意志品格,增長本領才干,在社會實踐中經風雨、受歷練,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

實踐隊在此之前已經召開多次會議,明確了實踐主題和目的,研究和討論了實踐的流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并分配了每一名實踐隊員的任務。實踐隊隊員熱情高漲,為即將開始的“紅色之旅”加油助威。

二、探訪上杭歷史文化

為深入了解上杭縣紅軍足跡和革命遺址,7月28日,古田紅色實踐隊一行八人走訪了上杭縣文化體育出版局文化股股長鐘思群,并實地參觀考察了上杭縣博物館(臨江樓)。之后,實踐隊走訪了老黨員王其新一家。一天的豐富收獲另隊員們早已忘記那炎炎烈日和不斷流下的汗水。

上午九時許,實踐隊來到了上杭縣文化體育出版局,還沒等我們進門,鐘股長就滿懷熱情地出門迎接我們。座談中,實踐隊圍繞上杭歷史文化特別是毛澤東與紅軍遺跡以及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先后向鐘股長請教了“上杭主要的紅色遺址”、“毛澤東九次到上杭后來革命形勢發展的關系”和“文化局主要以何形式開展包括哪些內容的愛國主義教育”等問題。鐘股長循序漸進,一一作答,并贈送《上杭蘇區永流芳》給我們每一名實踐隊員,勉勵大家努力學習,多多了解革命老區的歷史文化,隊員們紛紛鞠躬致謝。鐘股長談笑風生,使得座談寓教于樂,輕松愉悅。

下午二時許,實踐隊來到上杭縣博物館,即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居住過的臨江樓。它因毛主席的一首偉大人生戰歌《采桑子·重陽》而名揚天下。據博物館講解員介紹和相關文獻記載,1929年10月,毛澤東第二次來到上杭,住在臨江樓。一天清晨,毛澤東佇立在臨江樓二樓正廳前,迎著深秋勁風,望著對岸漫山遍野盛開的菊花和逝者如斯的汀江水,回想紅四軍入閩半年多來的戰斗歷程和閩西土地革命如火如荼的景象,觸景生情,寫下這不朽詩篇。令人頗感遺憾的是,汀江對岸的“黃花”、“春光”已然不在,被一排排樓房取代。不過,與講解員一起吟唱這千古名詞,詞中描述的景色不時浮現在眼簾,而詞中毛主席那寬廣的胸襟實在令人欽佩。參觀訪問結束之前,實踐隊在臨江樓前合影留念。

下午四時許,實踐隊采訪了老黨員王其新。他們家里人熱情洋溢,又是倒飲料,又是切西瓜,使我們充分領略到了客家人的好客。王先生1935年出生,1966年入黨。據他介紹,今年七一時,村里召開老黨員會議,共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他本人也去過古田緬懷先烈,學習古田會議精神。從王先生的談吐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一股精神的力量,一種老黨員的精神氣質。王先生的孫子王華今年10歲,上小學四年級,他今年的暑假作業之一是做一張關于建黨九十周年的手抄報。他興致勃勃地將自己做好的手抄報展示給我們,表達他對黨和國家的認識。臨走之際,王華說:“要不我明天幫你們帶路吧!”我們內心的感事業造成越來越大的損失,在革命處于緊要關頭,為了挽救中國革命,毛澤東同志長途跋涉,從江西瑞金來到才溪作深入的社會調查,了解中央蘇區有名的才溪鄉是怎樣把落后的農村建設成為先進的革命根據地,總結才溪人民在進行行政建設、經濟建設、文化教育、擴大紅軍、優待紅軍家屬等方面的經驗。調查期間,毛澤東同志總結勞動人民群眾的發明創造,寫下了著名的《才溪鄉調查》。

《才溪鄉調查》是“聽黨的話、不怕犧牲、艱苦奮斗、敢創第一”的才溪精神形成的重要標志。隊員們在參觀紀念館之后,感慨頗深,認為才溪精神是中國革命的寶貴財富,閃耀著古田會議的光芒,凝聚了蘇區優良的革命傳統,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在中國革命史上光彩四溢。帶隊老師朱曉芳總結說:“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應學習毛主席當年的方式方法,把調查與總結工作經驗結合起來,把調查同宣傳、推廣先進經驗結合起來,把調查同批評官僚主義結合起來?!辈畔駟⑹疚覀儯好芮悬h群關系、構建和諧社會必須繼承和發揚毛澤東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種科學嚴謹的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鼓舞著實踐隊繼續努力前行,永不言棄。

五、古田會議:我黨我軍建設史上的里程碑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在上杭古田溪背村曙光小學召開。大會通過了毛澤東主持起草和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古田會議決議》)等五項議案。作為由歷史專業學生組成的實踐隊,我們對古田會議及其精神內涵(思想建黨、永葆先進;政治建軍、人民本色;立足國情、實事求是;團結奉獻、勇闖新路)預先作了了解,并仔細研讀了相關史料。古田會議是我黨我軍建設史上的里程碑,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實踐隊深入歷史現場,感受蘇區重鎮的風土人情,學習古田會議的歷史和時代精神。

剛進入古田境內不久,公路兩旁就開始出現一個個黨旗形狀的路牌,上面寫著“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兩行大字。濃郁的紅色氣息撲面而來,隊員們意識到自己已經身處蘇區重鎮古田,都十分激動。古田是我們整個暑期實踐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站,參觀古田會議會址、古田會議紀念館,走訪紀念館相關負責人,并瞻仰毛主席像是這一站的核心內容。

古田會議會址位于古田大道東側,背靠青山,山上綠樹成蔭,面臨荷塘與稻田,一派田園風光。大門橫匾鐫刻著“北郭風清”四個大字,鵝卵石堆砌的院落顯得古樸端莊??邕^一道紅色木門,古田會議會場映入眼簾:桌椅整潔,場地寬敞,馬克思與列寧像懸掛在屋墻的正中央,旁邊的歐式壁鐘格外顯眼。走出會議舊址,毛主席的漢白玉雕像赫然入目,高高聳立在群山之中。隊員們疾步如飛,向著毛主席像走去。登上百余石階,實踐隊來到毛主席雕像面前,集體敬禮并合影留念。

古田會議紀念館位于古田大道西側,在古田會議會址的西北面。整個建筑以灰白色為主色調,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紀念館陳列內容分為古田會議召開的歷史背景、光輝的古田會議決議和古田會議永放光芒三大部分,共有十個展廳。圖文并茂、莊重樸素、主題鮮明的展覽使得隊員們深受感動,連連稱好。參觀完畢后,實踐隊就愛國主義教育問題特意拜訪了紀念館的負責人。據他們介紹,古田會議紀念館1997年被確定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每年在“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節日都會舉辦臨時展覽,平時則組織小分隊到部隊、學校等機構進行宣傳,邀請老紅軍到紀念館給中小學生作報告,并與駐閩部隊和大中專院校以及周邊縣市30多所中小學簽訂了德育協議書。可以看出,革命老區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式多樣,有聲有色。

來自上杭的實踐隊隊長龔曉偉,他在中學時代就曾多次到古田來參觀,今天他帶領著實踐隊員重回古田,他說:“通過文字了解古田會議與來到歷史現場了解古田會議是不同的,來到這里仿佛自己是當年開會的人之一,那段崢嶸歲月似乎歷歷在目?!惫艠闱f重的革命遺址、意義非凡的會議精神、雄偉壯觀的紀念展館和巍然聳立的毛主席像都深深感染著實踐隊,仿佛是歷史的長波在不斷地撥動一代又一代的心弦,讓我們勿忘古田精神,勿忘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

六、與鄉親共話紅軍和愛國主義教育

為了在實踐中學習古田會議一切從實際出發和實事求是的精神、發揚毛澤東才溪鄉深入實際和調查研究的優良作風,實踐隊特意安排實踐隊隊長龔曉偉(大洋壩村人)帶領的小分隊在“八一”建軍節深入農村,與上杭縣溪口鄉大洋壩村的村民嘮家常,談紅軍,講愛國主義教育。

去大洋壩村的山路蜿蜒曲折,一個多小時的顛簸讓隊員們“吃盡苦頭”。小分隊暫住在龔曉偉的家里,叔叔阿姨的悉心照顧讓我們倍感親切,客家人的熱情好客名符其實,特別是他們的豪爽、真誠和純樸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及其家長的熱心幫助使得實踐隊的調查得以順利開展。

上午,小分隊首先來到羅桂聰家里,他的爺爺羅歐民19XX年生,1931年參加革命,是紅軍新編第十二軍的戰士,1955年被追認為烈士,他本人曾當過大洋壩小學的校長,對紅軍和愛國主義教育都比較熟悉。據他介紹,紅軍在1930年左右來過大洋壩村,大洋壩村許多人都參加了紅軍,羅桂聰驕傲地說:“羅舜初中將就是我們大洋壩的!”。關于紅軍的事,羅桂聰向我們推薦了一位名叫羅贈光的先生,說羅贈光先生非常熟悉紅軍在大洋壩村時的情況。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羅桂聰說,大洋壩小學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學習一些紅色革命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先進事跡和參觀革命遺址等方式開展。在隊員問道學校有沒有組織過學生去上杭、才溪或者古田等地參觀時,羅桂聰說:“由于山區小學交通不便,經費有限,還沒有集體去過。不過,學校確實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工作,畢竟,愛國主義教育對小學生來說也非常重要。”

下午,在羅桂聰的引薦和陪同下,隊員們來到了羅贈光先生家里。羅贈光先生是全國《中華羅氏通譜》編委會委員、上杭縣客家聯誼會三屆理事和溪口鄉客家羅氏宗親會會長。走進羅先生的家里,貼在墻上的毛主席像、十大元帥像和國家領導人像等十多幅漂亮的畫像引起了隊員們的極大興趣,敬佩之情溢于言表。羅先生見到廈門大學的學生十分高興,一面熱情地為隊員們倒茶,一面與隊員們攀談起來。隊長龔曉偉問:“羅先生,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您有參加慶祝活動或者寫文章嗎?”“有,有,有……”羅先生三步并作兩步走到書房里拿出一些自己創作的詩歌給我們看。這些詩歌全部是xx年創作的,既有贊頌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又有頌揚中國共產黨的,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