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柳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柳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柳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柳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柳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周期學業能力評鑒高二歷史(二)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8分)1.有學者指出,春秋末期的中國仍人神雜糅,各級貴族均集政治領袖、宗教教主于一身,國家治理實行政教合一;戰國初期的中國已人神兩分,神權政治時代結束,貴族只是政治領袖,不再是宗教教主。該觀點認為春秋戰國時期()A.國家治理趨于理性 B.分封宗法制瓦解 C.封建迷信色彩消失 D.貴族權力被削弱2.考古學家在開鑿于公元前21世紀中后期的古埃及MMA504墳墓東墻壁畫上,發現一段書吏的涂鴉文字:“希望國王向拉神奉獻供品,他是兩土地王權的主人,向奧西里斯神奉獻供品,他是西部定居者和其他所有地方定居者的管理人……天空賜予大地重生,尼羅河從它的源頭為書吏尼斐霍特普的靈魂帶來新生。”這說明古埃及()A.階級分化顯著 B.專制王權有神秘性 C.祖先崇拜盛行 D.政治體制較為完善3.《圣經創世紀》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上帝為了懲罰世間罪惡的人,決定降大雨毀滅人類,只有諾亞一家受到上帝的赦免,并允許他們制造用來避難的方舟。當一切都過去后,諾亞建起祭壇,獻上貢品,感謝上帝的庇護,上帝接受了祭品,并向諾亞承諾再也不會毀滅世間的生物,還在天上畫了彩虹作為憑證,這被稱為“彩虹之約”。這反映了基督教()A.弱化羅馬教廷統治 B.引發啟蒙運動興起C.推動自然科學發展 D.蘊含近代契約精神4.清朝初年,政府鼓勵其他地區的人民遷移至四川。移民們不僅可以五年不用繳納土地稅,而且還可以得到三十畝水田作為定居的產業。于是,湖南、湖北、廣西等地的窮苦百姓紛紛涌入四川,史稱“湖廣填四川”。清政府此舉()A.促使四川成為南方經濟中心 B.旨在實現民族關系的和諧C.解決了湖廣地區的人地矛盾 D.推動了四川地區的開發5.1985年到2000年,巴基斯坦、墨西哥等第三世界人口大國,本地勞動力每年增長3%以上。美國、加拿大等先進工業國每年增長僅1%,日本等國幾乎停滯,德國等西歐國家還有所減少。由此可推知,這一現象()A.推動了勞動力的全球性流動B.導致西歐國家競爭力急劇衰退C.拉大了南北國家的經濟差距D.加快了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升級6.11-15世紀非洲東海岸城市中的清真寺,其禮拜堂上多鑲嵌陶瓷作為裝飾。此外,清真寺內儲水池的底部也以碎瓷器做鋪墊,瓷器的青色、藍白色底色有助于凸顯水質的清潔。與清真寺比鄰的柱幕,其頂部眉額等處也往往鑲嵌了從中國進口的陶瓷,成為當地特色建筑。該材料所述現象()A.表明文化的交流融合有助于文化創新 B.印證當地的自然環境決定民居的特點C.體現了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主導地位 D.說明陶瓷在當地的功能以實用性為主7.如圖為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絹畫《托盞侍女圖》,該圖描繪了奉茶侍女小心翼翼地將茶盞托于右手掌上,為主人進茶的情景。該圖可佐證()A.唐朝時期民眾生活水平的差異 B.唐朝時期民族交流推動茶種植擴展C.唐朝時期人身依附關系的增強 D.唐朝時期絲綢之路促進茶文化傳播8.如圖為晚清《點石齋畫報》的一幅插圖。解說詞為:“域異方殊,禮文迥判,拜也、跽也、揖也,各致其文,使筋骸因而受束,是謂儀文。拉手也、擦面也、親嘴也,交致其文,使肌膚得以相親,是謂情文。西人之尚情,猶華人之尚儀,文不同而盡禮之心則同。”這可用于說明當時中國()A.習俗禮儀中西結合 B.大眾傳媒推動文化傳播C.普遍接受西方禮儀 D.維新思想觀念深入人心9.20世紀50年代晚期,英國的披頭士樂隊將原本流行于美國的搖滾樂摻入本地音樂,使搖滾樂呈現出風格多元的特征,由此風靡世界;當麥當勞在20世紀60年代抵達歐洲時,也為吸引新市場的不同口味而對其快餐成份做了微妙的改變。這可以用來說明()A.文化碰撞的相互性 B.歐洲文化趨向美國化C.文化的一體化特征 D.美國文化更具侵略性10.如表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征服的地區及在其征服地區的舉措。這些舉措()征服地區舉措利底亞首府——薩得斯亞歷山大準許薩得斯人與其他利底亞人可以保留自由,保持他們原來風俗習慣并享受使用舊有法律的特權巴比倫亞歷山大將新征服省交給一位歸順的波斯貴族管理印度印度的波拉斯王戰敗,亞歷山大看到其在戰爭中表現得極其偉大而英勇,于是把波拉斯的王國主權還給他,并將比原來國土更大的地區劃給他A.充分保留了區域文明自身特色 B.利于緩解民族矛盾并維護大一統局面C.增強了希臘化世界的文化認同 D.體現出亞歷山大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11.西方對中國的認識經歷了由“想象”到“發現”的過程。長久以來,中國與西方的交往主要通過阿拉伯世界來傳遞,中國形象也停留在了那個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階段。直到13、14世紀,基督教世界的歐洲與中國的關系才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中國才第一次為歐洲所了解。這一“突破性的進展”主要是因為()A.亞歷山大東征 B.蒙古三次西征 C.新航路的開辟 D.鄭和七下西洋12.有學者認為,在拿破侖發動大規模征服西歐的戰爭以前,西歐民族主義情感并不強烈,特別是在封建貴族領主割據的情況下,國王很難得到民眾的擁戴。拿破侖戰爭之后,歐洲已經不再是一盤散沙,許多民族都已團結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個結晶化的民族國家。由此可知,拿破侖戰爭()A.為西歐民族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B.促進了歐洲各國的民族意識的覺醒C.使民主自由成為歐洲普遍的政治訴求D.粉碎了歐洲大陸封建統治秩序的根基1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殖民國家曾動用相當數量的軍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殖民國家不再僅僅依賴武力,而是更傾向于運用電影、無線電和報紙來推廣戰時宣傳,鼓勵和邀請非洲人支持歐洲戰爭。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宗主國殖民控制放松 B.非洲人民的廣泛覺醒C.現代技術手段的發展 D.世界大戰性質的轉變14.下表為巴黎大學早期發展的重大事件。這表明當時西歐()1179年人文學科教師(持教會許可證)控制巴黎大學,取得了錄用教學人員的特權1194年教皇西斯廷三世確認巴黎大學教師一項特權,即有關學生的法律案件,由教師組成法庭來審理,不受市民干涉1200年法王菲利普二世又頒令,正式承認巴黎大學作為師生合作團體的地位,規定它應在教會法的管理下運行,師生在與俗人的爭端中,享有教士的特權A.基督教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B.宗教戒律嚴重束縛了人性發展C.近代大學的職能發生轉變 D.世俗王權和基督教會地位相當15.1909年,清政府設肄業館選拔學生留美,學生經過各省初試,進京復試的考試學科包括中文論說、英文論說、歷史、地理、算學、格致、德文和法文,多用英文考試。錄取在館三個月后再進行甄別考試.“學行特優者”赴美,及格者留館,其余“則全退學”。這折射出()A清政府推崇西方主流文化B晚清教育改革已初具成效C.美國國際影響力已增強D.留學生畢業選官制度成熟16.1953-1957年,全國各地博物館舉行了眾多的展覽會,展覽大多以基本建設工程中的出土文物、戰爭年代革命題材、新中國工農業發展成就和模范人物事跡為主要內容。這一時期博物館的展覽()A.彰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成就 B.轉變博物館公眾教育的職能C.落實優先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 D.激發人民建設新中國的熱情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瓷器貿易與對外交流】材料一南宋海上貿易示意圖——摘自《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材料二2022年3月,“南海一號”發掘階段結束,自1987年發現至今歷經35個年頭。逾18萬件(套)文物出水亮相,其中陶瓷器約17萬件(套),匯集了超過30個品種的瓷器,包括江西景德鎮窯、浙江龍泉窯、福建的德化窯、磁灶窯、閩清義窯、羅東窯及陜西耀州窯等宋代著名窯口的陶瓷精品,以及極具異域風情的瓷器和少量頗具特色的墨書瓷器。——摘編自張曉琴《海上絲綢之路的陶瓷貿易——以“南海一號”為中心》材料三宋元時期,陶瓷大量運銷東南亞。“初用蕉葉為食器,后與華人市,漸用瓷器。”“其習俗極重視我國之陶甕及瓷甕;其家中之財富,皆視其所藏之陶甕、瓷甕之多少以為衡。其最大之需要乃應用于埋葬,以為妝奩。”“倘土人財用缺乏時,每攜家中所藏之古甕為抵押品與華僑商店借款,便利議明月息幾何,限期若干年月,當依期持款來贖,如過期債主可自行賣出。”在瓷器的出口過程中,也伴隨著制瓷技藝的外傳和外國對中國瓷器制作技術的模仿。南宋嘉定年間,被尊為日本“陶祖”的藤田三郎在福建潛心鉆研陶瓷技藝,歸國后成功燒制出被稱為“瀨戶天目”的黑釉陶瓷。瓷器傳入歐洲后,歐洲一些國家也紛紛建立瓷廠,競相仿制中國瓷器,例如,德國邁森瓷器工廠生產的白瓷精美多樣,風靡全歐。同時,中國瓷器的園林圖案中的山水、花木、亭臺、樓閣等裝飾元素,給歐洲帶來了全新的文化的理念,引發了18世紀自然式園林景觀在歐洲的出現。——摘編自黃曉宏《淺談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陶瓷貿易》等(1)依據材料一、二,概括宋朝海上絲綢之路上瓷器貿易的特點并結合所學分析其繁盛的原因。(2)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簡述中國瓷器外傳的影響。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歐洲,作為精英階層創造的博物館,自誕生起就不自覺地帶有強烈的精英文化的基因,這決定了博物館服務對象的角色不自覺的偏向精英階層。而民主趨勢下,普通大眾權利的獲得使得博物館又不得不重視大眾的文化權益。16世紀中葉,收藏被受教育階層視為一種有修養的紳士行為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收藏主要涉及文化藝術、自然奇珍和歷史古物,由于啟蒙運動的推動,19世紀公眾將自己藏品捐出成為潮流。法國大革命后政府宣布將盧浮宮變成國家博物館,在理論上強調博物館成為普通人可進出的場所,“這些國家的藝術屬于自由平等理念下誕生的新社會全體公民所有”。——摘編自潘繼業《西方博物館公共化中的精英力量》材料二鴉片戰爭后,中國在與外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交涉中常常出現溝通不暢的問題,與外國人溝通必須“悉各國情形必諳其語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恭親王奕?也感到清政府在外交中的劣勢,于是近代中國第一座官辦外語學校同文館建立了。同文館博物館是輔助教學的設施,藏有新式機器(模型)、動植物、醫學標本、礦石等。美國傳教士丁韙良任同文館總教習后還從國外購買了一些藏品,藏品的陳列主要是按照學科進行分類,只為同文館教授學生使用,并未對社會公眾開放。雖然庚子之變打斷了它的發展歷程,然而其曾經的管理和陳列都為后期博物館事業提供了經驗和教訓。——摘編自陳思清《近代中國學校博物館發展研究(1876~1949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西方博物館事業的發展趨勢并簡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京師同文館及其博物館建立的背景。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外博物館的共同貢獻。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不斷擴張的沙俄輕易攫取了我國東北大片領土,促使清廷改封禁為弛禁,移民實邊放墾。咸豐十年(1860年)清政府首先開放了哈爾濱以北的呼蘭河平原,翌年又開放了吉林西北平原。最初政府開放的禁地范圍有限,但是禁令一開,放墾一事如脫韁之馬,關內成千上萬的農民蜂擁而至,不論是開禁之地,還是封禁之區都涌入了大批的移民,規模愈來愈大。20世紀初,清政府決定開放蒙地,還設立押荒局、墾務總局,督導開墾事務。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黑龍江巡撫奏準《沿邊招墾章程》。宣統二年(1910年),清政府正式廢除了乾隆以來漢人出關墾殖的禁令,第二年又制定了東三省移民實邊章程,并相應地在招民墾荒的地區設置了一些新的府縣,使移民逐年增加。——摘編自張利民《“闖關東”移民潮簡析》材料二東北地區1949年人口不滿3900萬,而到1982年全區人口已達9000多萬,33年間人口增長2倍多,從而使東北地區總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7.11%提高到1982年的8.98%。此時東北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在政府政策引導下,大量人口遷入并帶來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上升。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人口和勞動力流動方面,“孔雀東南飛”現象嚴重,大量的人才和勞動力涌入東南沿海地區。1985—2010年,東北三省人口是凈遷出的,這時期東北共遷出298萬人。——摘編自劉含若《東北人口史初探》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大規模向東北移民的意義。(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后,東北移民的變化及其背景。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當歐洲加快擴張的腳步,把世界都置于殖民掌控之下時,歐洲的思想也傳遍世界,西方思想與當地落后文化對接后,激發出應對外來沖擊的思想武器。“西方用它的思想改造世界,世界也用它的思想回擊西方,這就是辯證法”。——摘自錢乘旦主編《新世界史綱要》結合所學中外近代史相關知識,自擬論題,展開論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周期學業能力評鑒高二歷史(二)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8分)【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A【15題答案】【答案】B【16題答案】【答案】D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題答案】【答案】(1)特點:以海上貿易為主;范圍廣,東至朝鮮日本,西及西亞、東北非沿海地區;沿海港口多,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設專門管理機構——市舶司,政府鼓勵和支持海外貿易;瓷器品種豐富;根據市場需求定制瓷器。原因:宋朝經濟重心南移,南方經濟的發展;商品經濟發展;國家力量的支持;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進步;宋朝制瓷技術高超。(2)影響:首先,中國先進的制瓷技術外傳,促進了世界各地制瓷業的發展,提高了當地制瓷的技術水平。其次,中國瓷器作為商品大量外流,推動了世界貿易的發展,加強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此外,瓷器極大的改善和豐富了東南亞人民的物質生活,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文化習慣。最后,中國瓷器所蘊含的文化藝術元素也傳播到世界各地,對當地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18題答案】【答案】(1)趨勢:參與群體上,從精英主導到參與群體多樣化;服務對象上從精英專享到公共空間;功能上從身份地位的象征變為自由平等民主的象征。

原因:工業革命的推動;民族主義觀念的促進;資產階級革命的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啟蒙思想的傳播。(2)背景:鴉片戰爭后與列強交涉的需要;有識之士的推動;洋務運動的興起;民族危機的加深,救亡圖存的需要;西學東漸的不斷深入。

共同貢獻: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保護文化遺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