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現象》天氣與植物課件_第1頁
《天氣現象》天氣與植物課件_第2頁
《天氣現象》天氣與植物課件_第3頁
《天氣現象》天氣與植物課件_第4頁
《天氣現象》天氣與植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氣現象2序天氣現象是指在大氣中、地面土產生的降水、水汽凝結物(云除外)、凍結物、干質懸浮物和光、電的現象,也包括一些風的特征。臺站應觀測和記錄視區內出現的以下所列的現象。31.天氣現象的特征雨——滴狀的液態降水,下降時清楚可見,強度變化較緩慢,落在水面上會激起波紋和水花,落在干地上可留下濕斑。陣雨——開姑和停止都較突然、強度變化大的液態降水,存時伴有雷暴。毛毛而——稠密、細小而十分均勻的液態降水,下降情況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隨空氣微弱的運動飄浮在空中,徐徐落下。迎面有潮濕感,落在水面無波紋,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勻地潤濕地面而無濕斑。4雪——固態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狀、六角形片狀結晶,常緩緩飄落,強度變化較緩慢。溫度較高時多成團降落。陣雪——開始和停止都較突然、強度變化大的降雪。雨夾雪——半融化的雪(濕雪),或雨和雪同時下降。陣性雨夾雪——開始和停止都較突然、強度變化大的雨夾雪。5霰——白色不透明的圓錐形或球形的顆粒固態降水,立徑約2—5毫米,下降時常呈陣性,著隨地常反跳,松脆易碎。米雪——白色不透明的比較扁的或比較長的小顆粒固態降水,直徑常小于1毫米,著硬地不反跳。冰粒——透明的丸狀或不規則狀的固態降水,較硬,著硬地一般反跳。宜徑小于5毫米。有時內部還有末凍結的水,如被碰碎,則儀剩下破碎的冰完。PPT樣板:資料:PPT背景:圖形:PPT下載:教程:資料下載:范文下載:試卷下載:教案下載:PPT論壇:PPT課件:語文課件:數學課件:英語課件:美術課件:科學課件:物理課件:化學課件:生物課件:地理課件:歷史課件:6冰雹——堅硬的球狀、錐狀或形狀不規則的固態降水,雹核一殷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的冰層,或由透明的冰層與不透明的冰層相之間組成。尺寸差異大,大的直徑可達數十毫米。常伴隨雷暴出現。冰針——飄浮于空中的很微小的片狀或針狀冰晶,在陽光照耀下,閃爍可辨,有時可形成日柱或其它暈的現象。多出現在高緯度和高原地區的嚴冬季節。7霧——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有霧時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高緯度地方山現冰晶霧也記為霧。輕霧——微小水滴或已濕的吸濕性質粒所構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霧幕,出現時水平能見度為1.0—10.0千米以內。露——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霜融化成的水珠,不記露)。8霜——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體上凝華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凍結而成的冰珠。易在晴朗風小的夜之間生成。雨凇——過冷卻液態降水碰到地面物體后徑直凍結而成的堅硬冰層,呈透明或毛玻璃狀,外表光滑或略有隆突。霧淞——空氣中水汽徑直凝華,或過冷卻霧滴徑直凍結在物體上的乳白色冰晶物,常呈毛茸茸的針狀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狀,多附在細長的物體或物體的迎風面上,有時構造較松脆,受振易塌落。9吹雪——由于強風將地面積雪卷起,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0千米的現象。雪暴——為大量的雪被強風卷著隨風運行,并且不能判定當時天空是否有降雪。水平能見度一般小于1.0千米。龍卷——一種小范圍的強烈旋風,從外觀看,是從積雨云(或成長很盛的濃積云)底盤旋下垂的一個漏斗狀云體。有時稍伸即隱或懸掛空中,有時觸及地面或水面,旋風過境,對樹木、建筑物、船舶等都可以能造成嚴重破壞。10積雪——雪(包括霰、米雪、冰粒)覆蓋地面達到臺站四周能見面積一半以上時,稱為積雪。結冰——指露天水面(包括蒸發器的水)凍結成冰。沙塵暴——由于強風將地面大量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泥濁,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揚沙——由于風大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相當混濁,水平能見度在1.0千米至10.0千米以內。11浮塵——塵土、細沙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0千米。浮塵多為遠處塵沙經上層氣流傳播而來,或為沙塵暴、場沙出現后尚未下沉的細粒浮游空中而成。煙幕——大量的煙存在空氣中,使水平能見應小于10.0千米。城市、工礦區上空的煙幕呈黑色、灰色或褐包,濃時能夠聞到煙味。霾——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0千米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霾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而使黑暗物體微帶蘭色。12塵卷風——因地面局部強烈增熱,而在近地面氣層中產生的小旋風,塵沙及其它細小物體隨風卷起,形成塵柱。很小的塵卷風,直徑在兩米以內,高度在十米以下的不記錄。雷暴——為積雨云云中、云之間或云地之之間產生的放電現象。表現為閃電兼有雷聲,有時亦可只聞雷聲而不見閃電。閃電——為積雨云云中、云之間或云地之之間產生放電時伴隨的電光。但不聞雷聲。13極光——在高緯度地區(中緯度地區也可偶見)晴夜見到的一種在大氣高層輝煌閃爍的彩色光弧或光幕。亮度一般象滿月夜之間的云。光弧常呈向上射出活動的光帶,光帶往往為白色梢帶綠色或翠綠色,下邊帶淡紅色;有時只有光帶而無光弧;有時也呈振動很快的光帶或光幕。大風——瞬之間風速達到或超過17.0米/秒(或目測估計風力達到或超過8級)的風。颮——突然發作的強風,持續時之間短促。出現時瞬之間風速突增,風向突變,氣象要素隨之亦有劇烈變化,常伴隨雷雨出現。142.觀測和記錄一、觀測和記錄視區內出現的上列各種天氣現象。二、隨時觀測和記錄值班時之間內所出現的全部天氣現象。夜之間不值班的臺站,對夜之間出現的天氣現象,應力求判斷記載,三、凡與水平能見度有關的現象,均以有效能見度為準,并要在能見度觀測地點測判斷。四、天氣現象用下列符號記入觀測薄。1516五、記錄規定(一)下列天氣現象應記錄開始與終止時之間(時、分):雨、陣雨、毛毛雨、雪、陣雪、雨夾雪、陣性雨夾雪、霰、米雪、冰粒、冰雹、霧、雨淞、霧淞、吹雪、雪暴、龍卷、沙塵暴、雷暴、極光、大風。

例如:17(二)颮線只記錄開始時之間。(三)下列天氣現象不記起止時之間: 冰針、輕霧、露、霜、積雪、結冰、揚沙、浮塵、煙幕、霾、塵卷風、閃電。(四)天氣現象按出現順序記錄,并以20時為日界。如現象正好出現在20時,不論該現象持續與否,均應記入次日天氣現象欄,如正好終止在20時,則應記在當日天氣現象欄。18(五)夜之間不守班的臺站,觀測掩中的天氣現象攔劃分“夜之間(20—8時)”和“白天(8—20時)”兩欄。夜之間出現的天氣現象記入“夜之間”欄,只記符號,一律不記起止時之間;白天出現的天氣現象則按上述規定在“白天”欄內記錄。(六)凡規定記起止時之間的現象,當其出現時之間不足一分鐘即已終止,則只記開女時之間,不記終止時之間。19(七)凡同一現象一天內出現兩次或以上時,其第二次及之后出現的起止時之間,可接著第一次起止時之間分段記入,而不再重記現象符號。(八)在雨、雪等降水現象中,如果一種現象轉為另一種現象時,為了簡便起見,現象之間能夠連接記載。(九)大風的起止時之間,幾兩段出現的時之間之間歇在15分鐘或以內時,應作為一次記載;若之間歇時之間超過15分鐘,則另記起止時之間。20(十)雷暴應從整體出發判別其系統,記錄其起止時之間和開始、終止方向,切忌零亂記載。(十一)降雹時應測定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徑,以毫米為單休,取整數。當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徑大于10毫米時,應同時測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以克為單位,取整數,均記入紀要欄。(十二)高山站幾種特殊情況的處理(十三)當本縣內進行人工影響局部天氣(包括降雨、防霜、防雹、消霧等)作業時,應在觀測薄備注欄注明共作業時之間、地點。21六、容易混淆的天氣現象的區別在實際觀測中,有時某種天氣現象的特征并不典型,或某些現象之之間形態有相似之處,形成條件亦有共同點,容易混淆。因此,應在實際作業小不斷總結經驗,加強集體現測,統一判別標準,熟悉掌握、判定這些現象的主要區別點。223、觀測簿紀要欄的記載一、當某些強度很大的天氣現象,在本地或在本縣范圍內造成災害時,調查,并及時整理記載。調查實際內容包括:影響的范圍、地點、時之間、強度變化、方向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