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及應用_第1頁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及應用_第2頁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及應用_第3頁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及應用_第4頁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及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章

計算機網絡根底知識及應用本章要點:計算機網絡根底1計算機局域網Internet根底網頁設計根底2344.1計算機網絡根底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次前所為有的創新。隨后,微型計算機的出現,使得計算機從實驗室和少數高科技人員中的手中,飛入了“尋常百姓家〞,使學校、政府、企業等單位甚至是普通的個人感受到了計算機為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但是,以前很長一段時間,絕大多數微型機算計都是以單機的形式存在,沒有網絡的互聯,盡管單機為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但是計算機處理數據、事務的更大優勢并沒有能夠完全表達。一些有遠見的計算機工程師預見計算機如果能夠聯合在一起工作,聯網的計算機將能提供單機所無法帶來的更為強大的功能和收益。其中關于計算機網絡互聯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由BobMetcalfe

于1976年提出的,他設計的計算機之間互聯傳輸數據的思想如圖4-1所示,他稱之為Ethernet,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以太網,這便是后來計算機網絡甚至是Internet的關鍵理論。圖4-1BobMetcalfe的網絡示意圖4.1.1計算機網絡的優點和面臨的挑戰如今,已經深具影響力的計算機網絡,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不僅僅是它強大的科學計算功能,對于我們,更多的表達在它可以為我們方便的共享各種資源,軟件共享、硬件共享、數據共享等等。計算機網絡為我們提供了以下優點:⑴硬件共享節約本錢例如,我們可以為辦公室只購置一臺價格昂貴的彩色激光打印機,將其連入辦公室的網絡,這樣,辦公室的任何成員都可以用自己的計算機通過網絡來使用它,打印出自己所需的彩色圖片,而不用給每個需要打印彩色圖片的人員都購置一臺價格昂貴的彩色激光打印機連接在他自己使用的計算機上。不僅僅如此,網絡還允許我們整個辦公室的所有計算機通過網絡設備共享一個Internet連接,共享使用掃描儀、照片打印機、繪圖儀等。⑷網絡互聯可以使工作跨越地域和時間借助一些軟件,可以將一個公司不同地域的工作人員聯合起來,召開網絡視頻會議;也可以讓不同時差的工作人員通過計算機網絡〔例如使用電子郵件〕共享操作同一個文檔。以上我們說的都是計算機網絡的優點,那么計算機網絡有什么缺乏的地方?它面臨著怎樣的挑戰?計算機網絡最大的缺點就在于,它可能會被未經授權的用戶入侵。對于單機來講,如果想刪除或損壞它的數據,往往只能通過用戶使用了含有病毒的光盤或軟盤等造成計算機感染病毒這種方法,而對于網絡上的計算機來講,它們面臨的攻擊卻是有多種途徑的。4.1.2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計算機網絡的精確定義并沒有統一,一般認為:計算機網絡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實現網絡的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計算機網絡主要包括以下三局部:主機——為用戶提供效勞。通信子網——提供數據傳輸和交換功能。通信協議——根據事先約定好的和必須遵守的規那么,保證通信順利的進行。計算機網路要實現的主要目標是資源共享,資源包括計算機硬件〔如打印機等〕、軟件和數據。4.1.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表4.1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地理范圍按照聯網計算機的距離和覆蓋的地域范圍WAN、MAN、LAN拓撲結構網絡互聯設備之間的結構關系Star、Bus、Ring、Mesh、Tree組織方式網絡互聯設備如何連接工作Client/Server、Peer-to-Peer傳輸介質互聯設備傳輸數據和信號所采用的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射頻、微波、紅外線、電話線、電力線帶寬網絡傳輸數據的速度能力寬帶、窄帶1.按地理范圍分類按照聯網的計算機之間的距離和覆蓋范圍來分類是應用最廣的一種分類方式。對于一個只有幾臺計算機的網絡來講,我們只需要用一些簡單而又根本的設備就可以將它們互聯成網。但是當網絡覆蓋的范圍越來越大時,我們就需要考慮使用更多的網絡互聯器材以及一些特殊的多樣化的設備來推進數據的遠距離傳輸,滿足各種不同的需求。按照地理范圍分類,網絡一般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2.按拓撲結構分類任何一個連接在網絡上的設備都稱作節點,一個網絡的節點往往代表以下設備:效勞器〔Server〕:一臺用來存儲數據或提供網絡效勞的計算機。工作站〔Workstation〕:一臺已經連入本地網絡的計算機。網絡外設〔Networkedperipheral〕:打印機、掃描儀等連入本地網絡的設備。網絡設備〔Networkeddevice〕:一種用來播送網絡數據、傳輸電子信號或路由數據到它的目的地的電子設備。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是通過網絡中節點與通信線路之間的幾何關系來表示網絡結構,反映出網絡中各實體間的結構關系。簡單的說網絡拓撲就是網絡中計算機、纜線以及其他組件的物理布局。按照網絡拓撲結構,一般分為星狀、總線、環狀、網狀和樹狀5種。

⑴星狀拓撲〔Star〕星狀拓撲中的所有設備都與中心節點相連,如圖4-2所示。中心節點提供數據交換功能,中心節點可以是一臺效勞器,但更多時候是一個叫做集線器〔Hub〕的網絡設備,它的作用是在各節點之間播送傳輸數據;中心節點也常采用交換機〔Repeater〕,交換機的特點是允許多對接點同時傳輸數據,從而提供比Hub更大的數據傳輸帶寬。圖4-2星狀結構星狀拓撲的優點是:易于管理、維護,平安,其中的一個節點發生了故障,不會影響網絡的運行。缺點是:中心節點必須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因為中心節點一旦發生故障,整個網絡就會癱瘓。總線拓撲中的所有設備都直接連接到一條數據傳輸主干線纜上,如圖4-3所示。在主干線纜的兩端以特殊的設備—終結器〔Terminator〕結束。BobMetcalfe在1976年提出的網絡思想就是這種總線網絡理念。⑵總線拓撲〔Bus〕圖4-3總線結構總線拓撲的優點是:費用低,設備接入網絡靈活,某個節點發生故障不影響其他用戶。缺點是:由于所有數據交互通過總線,故一次僅能有一個用戶發送數據,其他用戶必須等待得到發送權,才能發送數據。總線拓撲常常應用在較少的設備需要互連時,當互連設備較多時,將會導致整個網絡運行緩慢,并且,一旦主干線纜發生故障,那么整個網絡將會癱瘓。環狀拓撲中所有設備通過鏈路連接成環,如圖4-4所示。環狀拓撲中傳送的數據信號始終按一個方向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的向下傳輸,每臺計算機都是一個中繼器,把信號放大并傳輸給下一臺計算機。但是由于信號通過每一臺計算機,所以任何一臺計算機出現故障都會影響整個網絡,從而導致網絡癱瘓。⑶環狀拓撲〔Ring〕圖4-4環狀結構

網狀拓撲中的節點通過假設干條路徑與其他節點相連,數據從一個節點傳輸到另外一個節點往往有多條路徑可以選擇,如圖4-5所示。這種冗余的數據傳輸路線,使得網狀拓撲非常可靠,即使其中的幾條數據鏈路發生了故障,那么數據仍然可以通過其他的路線傳輸到它的目的節點。Internet的最初網絡的互連規劃就是建立在網狀拓撲概念之上。⑷網狀拓撲〔Mesh〕圖4-5網狀結構

樹狀拓撲是星狀拓撲和總線拓撲的混合體,如圖4-6所示。假設干個星狀網絡連接在總線網絡的總線上,這種網絡拓撲的功能彈性很大,同時具有了總線網絡和星狀網絡的優點,可以方便的將一個個星狀網絡通過總線連接在一起工作。如今,大局部的校園網或商業網都是應用這種網絡拓撲結構。⑸樹狀拓撲〔Tree〕圖4-6樹狀拓撲

網關的實現通常是使用一種叫做路由器〔Router〕的網絡設備。路由器是一種用來連接兩個或者多個網絡的電子設備。例如:一個單位內部的局域網〔LAN〕可以使用路由器連接到Internet廣域網〔WAN〕。在這里,路由器作為局域網和廣域網的接入點,起到了網關的功能,通過它可以交互局域網和廣域網之間的數據,實現不同類型的網絡互聯功能。路由器將它接收到的數據轉換并分發到局域網中的相應設備上,它也將局域網中設備需傳出的數據發送到其他網絡中去。如圖4-7所示,路由器通常用來連接局域網和廣域網。路由器將局域網發送給其他網絡的數據送出〔白色信封〕,并保存不需發送到外部的數據〔灰色信封〕,使其在局域網內部流通。路由器局域網內部發送的數據發往局域網外部的數據圖4-7路由器工作原理圖3.按組織方式分類圖4-8是客戶機/效勞器模式和對等網模式的比較圖。圖4-8Client/Server與Peer-to-Peer的比照4.按傳輸介質分類網絡中常見的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射頻、微波、紅外線、線、電力線等。⑴雙絞線雙絞線是一種應用廣泛、價格低廉的網絡線纜。它的內部包含4對銅線,每對銅線相互絕緣并被絞合在一起,所以其得名雙絞線。雙絞線可以分為屏蔽雙絞線〔STP:ShieldedTwistedPair〕和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ldedTwistedPair〕兩大類,我們通常用的都是非屏蔽雙絞線〔如圖4-9〕。雙絞線現在正被廣泛的應用于局域網中。圖4-9非屏蔽雙絞線的結構國際電氣工業協會〔EIA〕為非屏蔽雙絞線電纜定義了多種不同的質量類別。計算機網絡中最常用的是第3、5、6類等。其類別定義如下:第3類:此類別是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標準中指定的電纜。其傳輸帶寬為20MHz,用于語音和數據的最高傳輸速率為10Mb/s,可用于IEEE802.5令牌環網、IEEE802.310Base-T以太網和100Base-T4快速以太網。第5類:傳輸帶寬最高位100MHz,用于語音和數據的傳輸最高傳輸速率為155Mb/s。可用于IEEE802.3z100Base-T快速以太網。第6類:傳輸帶寬最高為250MHz,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00Base-T以太網中,特別在千兆以太網中傳輸距離可達100m。使用雙絞線組網,雙絞線和其他網絡設備〔例如網卡〕連接必須是RJ45接頭〔也叫水晶頭〕。以下圖是RJ45接頭,左圖為示意圖,右圖為實物圖。⑵同軸電纜同軸電纜可分為兩類:粗纜和細纜,這種電纜在實際應用中很廣,比方有線電視網,就是使用同軸電纜。不管是粗纜還是細纜,其中央都是一根銅線,外面包有絕緣層。同軸電纜由內部導體環繞絕緣層以及絕緣層外的金屬屏蔽網和最外層的護套組成,如圖4-10所示。這種結構的金屬屏蔽網可防止中心導體向外輻射電磁場,也可用來防止外界電磁場干擾中心導體的信號。圖4-10同軸電纜的結構在早期的局域網絡中經常采用同軸電纜作為傳輸介質。同軸電纜適用于總線網絡拓撲結構。在現代網絡中,同軸電纜構成的網絡已逐步被由非屏蔽雙絞線或光纖構成的網絡所淘汰。⑶光纖光纖是一束極細的玻璃纖維的組合體。每一根玻璃纖維都稱為一條光纖,它要比人們的頭發絲還要細很多。由于玻璃纖維及其脆弱,因此,每一根光纖都有外罩保護,最后用一個極有韌性的外殼將假設干光纖封裝,就成了我們看到的光纖線纜,如圖4-11所示。圖4-11光纖線纜光纖不同于雙絞線和同軸電纜將數據轉換為電信號傳輸,而是將數據轉換為光信號在其內部傳輸,從而擁有了強大的數據傳輸能力。目前光纖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達2.4Gbps,傳輸距離可達上百千米。Internet的主干網絡就是采用光纖線纜搭建而成,并且,光纖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商業網絡和校園網絡之中。基于光纜的網絡,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了許多標準,具體如下:10BASE-FL10BASE-FB10BASE-FP其中10BASE-FL是使用最廣泛的數據格式,下面是其組網規那么:最大段長:2000M每段最大節點〔NODE〕數:2每網絡最大節點〔NODE〕數:1024每鏈的最大HUB數:4除以上有線線纜外,我們還可以使用USB線纜、線、平行線纜甚至是電力線纜來傳輸數據。下面這些頻率是未受管制的:902~925MHz2.4GHz(全球通用)5.72~5.85GHz無線電波可以穿透墻壁,也可以到達普通網絡線纜無法到達的地方。針對無線電鏈路連接的網絡,現在已有相當堅實的工業根底,在業界也得到迅速開展。5.按帶寬分類計算機網絡傳輸數據的速度越快越好。帶寬說的正是網絡信道傳輸數據的能力。按帶寬分類可以將網絡分為:寬帶網絡和窄帶網絡。這就好似6車道的高速公路的運輸能力要遠遠高于2車道的普通公路一樣。寬帶網絡可以比窄帶網絡更快的傳輸數據。我們家庭使用的ADSL或者有線電視網絡一般來講都是寬帶網絡,它們擁有高速傳輸數據的能力;而撥號網絡往往是是窄帶的,它的傳輸速率一般很低。4.1.4計算機網絡通信協議1946年,久負盛名的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ClaudeShannon〔香農〕,發表了一篇影響至今的文章,文中描述了數據傳輸系統模型,如圖4-12所示。圖4-12香農的數據通信系統模型在香農的模型中,數據源〔例如工作站〕產生的數據被編碼,經由通信信道傳輸至它的目的地〔例如其他工作站、效勞器、網絡打印機等〕,當數據傳輸到目的地后,其被解碼復原。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可能會被一些不可預測的沖突〔也稱之為“噪聲〞〕所破壞,導致到達目的地后的數據發生了錯誤而無法使用。計算機網絡使用協議來對數據編碼、解碼,引導數據向目的地傳輸,并消減傳輸中受到的“噪聲〞干擾。那么究竟什么是網絡通信協議,網絡通信協議的功能是什么,網絡通信協議如何工作呢?1.計算機網絡通信概念計算機網絡通信協議,是為了保證數據從一個網絡節點正確高效地傳輸到另外一個網絡節點的一組規那么的集合。計算機網絡通信協議中最為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協議就是TCP/IP協議,它的流行源于它是Internet數據通信公認的標準協議。表4.2列出了常見的網絡通信協議。表4.2常見網絡通信協議網絡通信協議主要用途TCP/IPInternetNetBIOS/NetBEUI微軟Windows網絡AppleTalk蘋果Macintosh網絡IPX/SPXNovell網絡網絡通信協議主要由3方面組成:①語法:數據和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即:“怎么說〞〕②語義:控制信息的含義,需要做出的動作及響應〔即:“說什么〞〕③語序:規定了各種操作的執行順序〔即:“什么時候說〞〕2.計算機網絡通信協議的主要任務網絡通信協議的任務是負責完成網絡中的數據傳輸,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將需傳送數據分割為小的數據包〔Packet〕。②將數據傳送目的地地址附加于數據包上。③傳輸數據包。④控制傳輸中的數據包流向。⑤檢測傳輸中的錯誤。⑥確認數據已經接收。那么,什么是數據包(Packet)?為什么要使用數據包呢?當我們通過網絡傳輸一個文件,或發送電子郵件時,我們可能會認為,它們被作為一個整體發送到了目的地,而事實上,情況卻不是這樣。在網絡傳輸文件之前,首先是把它們切割為一個個小的數據塊并附加上一些其他信息,然后送到網絡上傳輸,這些小的數據塊就被稱為數據包。每個數據包都包含了數據源的地址、目的地的地址、一個順序號、和一些數據。當這些數據包到達目的地以后,通過攜帶的順序號它們被重新組合為原始的數據文件,從而完成了整個文件的傳輸,如圖4-13所示。

圖4-13數據的傳輸過程為何不一次發送整個文件呢?我們來舉一個例子:對于生活中的網絡來講,當兩個人彼此通話時,那么它們之間就建立了電路的連接,此時,這個連接就歸通話兩人所獨用,其他人再無法接入進來。這就像我們要在兩個網絡設備之間一次傳輸整個文件一樣,它們之間的線路將被此次傳輸所獨占,其他傳輸必須等待此次傳輸完成以后才可以進行。很明顯,將需傳輸的文件分成大小相等的假設干個數據包,再將這些數據包通過不同路徑單獨發送、路由至目的地的方法更好。如圖4-14所示,不同的文件被分為小的數據包后傳輸,它們可以共享一個通信線路〔通信信道〕,網絡設備按照“先來先處理〞的原那么對待它們。如果一個文件的一些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發生了喪失現象,那么系統無需等待它們,而是繼續處理來自于其他文件的數據包。圖4-14數據包共享通信信道3.OSI和TCP/IP協議下面,我們介紹兩種比較典型的協議模型:OSI和TCP/IP。⑴OSI模型在最早的計算機網絡通信中,并沒有統一的網絡通信標準或協議,往往是各計算機硬件軟件廠商各自為戰,制定或定義自己的網絡協議或體系結構,從而導致了不同廠商的計算機很難實現網絡互聯和通信。為了改變這種情況,197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發布了一系列標準,提出了一個連接不同設備的網絡體系結構。1964年,ISO公布了一個修訂版本,稱之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的OSI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該模型用于指導網絡互聯,OSI描述了網絡硬件和軟件如何以層的方式協同工作,使得網絡通信成為可能。所以,生產廠商只要按照OSI模型的標準設計生產自己的產品,就可以與滿足同樣標準的其他廠商的產品進行數據通信。OSI模型是第一個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接受的網絡體系結構。OSI模型分為7層,如圖4-15所示。各層的作用為:應用層〔ApplicationLayer〕:OSI的最高層,為用戶提供效勞,直接面向最終用戶,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遠程登錄等。表示層〔PresentationLayer〕:負責處理不同的數據表示上的差異及其相互轉換,即協議轉換、數據翻譯、數據加密、數據壓縮等。會話層〔SessionLayer〕:在不同計算機的兩個應用程序進程之間建立、維持和結束確定的通信連接。應用程序進程是指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等一次獨立的程序執行。圖4-15OSI7層模型傳輸層〔TransportLayer〕:負責對傳輸數據〔報文〕的分段和重組,即,將上一層會話層需要傳輸的數據拆分為適合網絡傳輸的數據段〔數據分組、報文分組〕,并傳輸給下一層網絡層;或將下一層網絡層提供的數據段〔數據分組、報文分組〕重組為會話層可理解的數據格式,并傳輸給上一層會話層。本層對上一層屏蔽底層網絡傳輸的網絡細節。網絡層〔NetworkLayer〕:處理數據傳輸的網絡地址信息,進行報文尋址。包括處理輸出數據〔報文〕分組的地址并決定從發送方計算機到接收方計算機的路徑選擇〔路由〕,和解釋〔解碼〕輸入數據〔報文〕分組的地址。數據鏈路層〔DataLinkLayer〕:完成對數據報文的最后封裝,形成在網絡上傳輸的數據單位--幀〔數據包〕。網卡工作在這一層。物理層〔PhysicalLayer〕:負責每一位數據的正確傳輸,保證數據通過物理介質傳送和接受二進制數據位流。OSI傳輸數據的模型圖如圖4-16所示。在網絡上傳輸的數據〔報文〕是在應用層開始創立的,然后向下依次穿過各層。每一層都會將與該層相關的信息加到數據中〔稱為頭部〕。在接收方,報文按相反順序傳遞,每一段信息會被相應層處理掉。當報文到達應用層時,地址信息〔頭部〕已經被去掉,只剩下原始數據,接收方就可以處理了。圖4-16OSI7層模型數據傳輸⑵TCP/IP協議OSI所定義的網絡體系結構從理論上來講比較完整,是國際公認的標準,但是由于它實現起來過于復雜,運行效率很低,而且制定周期太長,導致事實上世界上幾乎沒有哪個廠家生產出完全符合OSI標準的商用產品。20世紀90年代初期,Internet已在世界范圍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廣泛的支持與應用。而Internet所采用的體系結構結構是TCP/IP參考模型,這使得TCP/IP成為事實上的工業標準。TCP/IP體系結構將網絡劃分為5個層次,比OSI少了表示層和會話層,同時它對于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沒有做強制規定,其原因在于它的設計目標之一就是要做到與具體物理網絡無關。圖4-17是TCP/IP和OSI的比照圖。圖4-17TCP/IP和OSI比照TCP/IP體系結構所定義的5個層次如下所述:應用層:TCP/IP的最高層,對應于OSI的最高三層,包括了很多面向應用的協議,如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等。傳輸層:對應于OSI的傳輸層,它主要包含了三個協議,面向連接的傳輸控制協議〔TCP〕、無連接的用戶數據報協議〔UDP〕和互連網控制消息協議〔ICMP〕。面向連接的意思就是在正式通信前必須要與對方建立起連接。比方你給別人打,必須等線路接通了、對方拿起話筒才能相互通話。無連接的意思就是在正式通信前不必與對方先建立連接,不管對方狀態如何就直接發送。這與現在短消息非常相似,你在發短信的時候,只需要輸入對方號發送就可以了,具體對方能否收到,自己并不十分清楚。面向連接的TCP協議和無連接的UDP協議在不同的應用程序中有著不同的用途。TCP要求提供可靠的面向連接的效勞,自然會增加許多網絡傳輸上的開銷,因此它適用于可靠性要求很高,但是實時性要求不高的應用,如文件傳輸,電子郵件等;雖然UDP不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但是由于其不需要建立連接,故而簡單、靈活,在某些情況下是一種及其有效的的工作方式,如視頻會議等。網絡層:對應于OSI模型的網絡層,該層最主要的協議就是IP協議〔InternetProtocol〕。網絡接口層:該層中使用的協議為各通信子網本身固有的協議。TCP/IP模型的傳輸數據封裝方式和OSI傳輸數據的方式類似,發送數據時,每一層都會加上自己的頭部,接收到數據時,再逐層展開,在此就不再贅述了。網絡操作系統是支持網絡操作的計算機軟件系統,網絡操作系統常常分為客戶端網絡操作系統和效勞器網絡操作系統。常見客戶端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98Windows2000ProfessionalWindowsXPAppleMacOS常見效勞器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2000(Advanced)ServerWindows2003(Advanced)ServerUnix/LinuxNovellNetwareAppleMacOSXServer4.1.5常見網絡操作系統本章要點:計算機網絡根底1計算機局域網Internet根底網頁設計根底2344.2計算機局域網局域網是計算機網絡的一種,它既具有一般計算機網絡的特點,又有自己的特征。局域網是在一個較小的范圍〔一個辦公室、一個單位〕內利用通信線路將眾多計算機和外部設備連接起來,到達資源共享和數據通信的網絡。局域網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包括令牌環網、FDDI網、以太網〔Ethernet〕等多種類型。4.2.1局域網概述1.局域網的特點⑴較小的地域范圍,僅用于辦公室、機關、工廠、學校等內部網絡,其范圍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認為距離在2.5千米以內。⑵高傳輸速率,低誤碼率。局域網傳輸速率一般介于10Mbps到100Mbps,現在1000Mbps的局域網也以得到廣泛應用。如此高的速率而已誤碼率僅在10-6到10-11之間。⑶局域網一般為一個單位所有,由單位或部門內部控制和管理。局域網采用雙絞線、光纖等建立單位內部專用線路。1.令牌環網〔TokenRing〕令牌環網絡,采用IEEE602.5標準定義而成。這種網絡為一環狀網絡,傳輸數據時,使用一個叫做“令牌〞〔Token〕的電子信號,控制數據在網絡中的傳輸。當“令牌〞可用時,網絡中需要發送數據的設備將數據附加于“令牌〞之上,傳輸至目的設備,傳輸完成,“令牌〞再次回到發送數據的設備,報告傳輸完成,“令牌〞狀態再次變為可用,如圖4-18所示。圖4-18令牌環網

2.FDDI〔FiberDistributedDataInterconnect,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借助光纖,可以提供100Mbps的傳輸速度。它采用IEEE602.6標準建立網絡。FDDI支持500個網絡設備接入,大大擴展了網絡的容量。它采用了雙線路環形網絡,當一條線路出現故障,第二條線路仍然可以保證數據的正確傳輸。它和令牌環網一樣,采用“令牌〞來控制數據的傳輸。并且,在FDDI網絡上可以直接連接效勞器、路由器等設備,但是,工作站不再直接連接到FDDI網絡上,而是通過雙絞線等方式先行連接到路由器上,經由路由器連接到FDDI網絡,如圖4-19所示。圖4-19FDDI

3.以太網1976年BobMetcalfe提出的以太網概念,自1960年開始出現在商業用途上。如今,以太網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開展最成熟的一種局域網絡。以太網的標準化程度非常高,并且造價低廉,得到了計算機界的廣泛支持。以太網采用IEEE602.3標準,因此以太網也稱為802.3局域網。以太網采用播送〔broadcast〕數據包的方式傳輸數據。發送數據的設備會將數據包播送通知整個網絡上的所有設備,但是只有目的設備會接收它,從而完成數據的傳輸,如圖4-20所示。圖4-20以太網播送傳輸數據4.2.3局域網中常用的網絡連接設備⑶路由器路由器用來將不同類型的網絡互聯,它兼有網橋和網關的功能,并且能夠實現數據的路由選擇。路由器的一個作用是連通不同的網絡,另一個作用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絡系統通信負荷,節約網絡系統資源,提高網絡系統暢通率,從而讓網絡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來。本章要點:計算機網絡根底1計算機局域網Internet根底網頁設計根底2344.3Internet根底Internet對于大多數人來講一點兒都不陌生,瀏覽網頁、網上購物、收發電子郵件、在線聊天等等,這已經成為許多人每天生活的一局部,即使沒有使用過Internet的人,也從報紙、雜志、電視上的介紹,對Internet有一些了解。Internet是一個全球性的巨大的計算機網絡體系,把全球數以萬計的計算機網絡,數以億計的主機連接起來,包含了難以計數的信息資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效勞。Internet是如何走進我們的生活的呢?4.3.1Internet的形成與開展4.3.2中國Internet簡介1994年5月19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通過衛星線路連接到美國的Internet主干網上,實現了與Internet的全功能連接,標志著Internet延伸到中國。從此Internet在中國開始飛速開展。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數突破1億,到達1.03億人;我國互聯網直接連接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國際出口帶寬總量到達62617M。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中國教育和科研網CERNET(ChinaEducationandResearchNetwork)是由國家計委批準立項、原國家教委主持建設和管理的全國性教育和科研計算機互聯網絡。CERNET1994年開始建設,目前已具相當規模,成為我國眾多高校最重要的教學和科研根底設施之一。2.中國教育和科研網CER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ChinaGoldenBridgeNetwork)是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根底設施,支持金關、金稅、金卡等“金〞字頭工程的應用。該網1994年立項,由原電子工業部負責建設和管理,目前已在北京建立了ChinaGBN網控中心,在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設立了70多個通信站點并聯網開通。4.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常用的Internet效勞2.電子郵件(Email)電子郵件(ElectronicMail,簡稱Email)是一種利用電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換的通信方式。它在幾秒到幾分鐘之內,將信件送往世界各地的郵件效勞器中,收件人可隨時讀取。郵件的內容可以包括文字、聲音、圖像或圖形信息。電子郵件是Internet所有信息效勞中用戶最多、接觸面最廣泛的效勞之一。3.文件傳輸(FTP)文件傳輸FTP〔FileTransferProtocol〕為用戶提供一種從一臺計算機到另一臺計算機相互傳輸文件的機制,是用戶獲取Internet文件、軟件、影音等資源的方法之一。4.遠程登錄(Telnet)遠程登陸是指Internet中的用戶使用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計算機成為遠程計算機的一個仿真終端的過程。實現遠程登錄后,該用戶的鍵盤和顯示器就好象與遠程計算機直接相連一樣,用戶可以直接使用遠程計算機的對外開放資源。此外,Internet還可以提供網絡新聞組、電子公告牌〔BBS〕、信息檢索、網上聊天、網上辦公、電子商務、網上銀行、網上教學等多種效勞功能。4.3.4Internet中的地址為了實現Internet上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每臺計算機必須有一個地址,就象每部都要有一個號碼一樣,每個地址必須是唯一的。在Internent中有兩種主要的地址識別系統,即IP地址和域名系統。Internent含有許多不同的復雜網絡和許多不同類型的計算機,將它們連接在一起又能互相通信,依靠的是TCP/IP協議。按照這個協議,接入到Internet上的每一臺計算機都有一個唯一的地址標示,這個地址稱為IP地址,用數字來表示一臺計算機在Internet中的位置。一個IP地址包含32為二進制數,表示時常用十進制標記,按字節分為4段,每段的取值范圍為0-255,段間用圓點“.〞分開。例如IP地址10000011011010110001000011001000,用十進制格式表示為。1.IP地址⑴IP地址的劃分圖4-21IP地址格式A、B、C三類每個IP地址都由網絡ID和主機ID組成,網絡和主機段各有2個ID用于網絡管理。A類地址首位為0,7位標識網絡地址,24位標識主機地址,其有效范圍為:。這樣每個A類網絡最多可以有16,777,214臺主機,共可以有126個A類地址網絡。B類地址最高兩位為10,14位標識網絡地址,16位標識主機地址,其有效范圍為:。這樣每個B類網絡最多可以有65,534臺主機,共可以有16,364個B類地址網絡。C類地址的高三位為110,21位標識網絡地址,6位標識主機地址,其有效范圍為:。這樣每個C類網絡最多可以有254臺主機,共可以有2,097,151個C類地址網絡。D類地址是組播送地址,當進行播送時,信息可以有選擇地發送給網絡上的所有計算機的一個子集。E類地址保存今后使用,它是一個實驗性網絡地址,通常不用于實際的工作環境。按照IP地址使用的效用來分類,可以分為PublicIP和PrivateIP,前者Internet全局有效,后者一般只能在局域網中使用,不能直接連接到Internet網絡使用。①PublicIP:在互聯網上進行通訊,用戶必須使用已經在國際互聯網絡信息中心InterNIC〔InternetNetworkInformationCenter〕注冊的IP地址,這些地址被稱為PublicIP,擁有PublicIP的主機可以在Internet上直接收發數據,PublicIP在Internet上一定是唯一的,不會有兩臺主機的IP地址相同。當希望某個局域網中所有的計算機都可以連接到Internet時,簡單的方法就是為局域網中的每臺主機分配一個PublicIP,但是由于PublicIP數目是一定的,并且使用PublicIP需要相應的費用,為每臺需要訪問Internet的計算機分配一個單獨的PublicIP有時并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⑵公有IP〔PublicIP〕和私有IP〔PrivateIP〕②PrivateIP:只在局域網內部有效的IP地址稱為PrivateIP。例如在一個孤立的、沒有和Internet連接的局域網內,可以使用任何有效的A、B、C類地址。但是,考慮到這樣的局域網有時仍然有連接到Internet的需求或可能,因此InterNIC特別指定了某些范圍的IP地址作為專用的PrivateIP。InterNIC保存的PrivateIP為:55子網掩碼55子網掩碼55子網掩碼〔注:子網掩碼中為“1〞的二進制位表示網絡ID范圍,用法請參閱其他書籍。〕如果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自己的局域網,可以使用上面三組IP中的任何一個,由于這些地址可以被不同的局域網重復利用,因此可以大大節省Internet上的PublicIP資源。IP地址雖然可以唯一標識網上主機的地址,但用戶記憶數以萬計的用數字表示的主機地址十分困難。假設能用代表一定含義的字符串來表示主機地址,用戶就比較容易記憶了。為此,Internet提供了一種域名系統DNS(DomainNameSystem),為主機分配一個由多個局部組成的域名,域名采用層次樹狀結構的命名方法,各局部之間用圓點“.〞隔開。它的層次從左到右,逐級升高,其一般格式是:計算機名.組織機構名.二級域名.頂級域名域名在整個Internet中是唯一的,當高級域名相同時,低級域名不允許重復。一臺計算機只能有一個IP地址,但是卻可以有多個域名,所以安裝在同一臺計算機上的效勞可以有不同的域名,但共用IP。注意:在域名中英文大小寫是沒有區分的。2.域名系統域名地址的最后一局部是頂級域名,也稱為第一級域名,頂級域名在Internet中是標準化的,并分為三種類型:國家頂級域名:例如cn代表中國、jp代表日本、us代表美國。在域名中,美國國別代碼通常省略不寫。下表介紹了一些常見的國家或地區代碼命名的域:國際頂級域名:國際性的組織可在int下注冊。通用頂級域名:最早的通用頂級域名共6個。com表示公司、企業 net表示網絡效勞機構org表示非盈利性組織 edu表示教育機構gov表示政府部門(美國專用)mil表示軍事部門(美國專用)⑴頂級域名域名國家或地區域名國家或地區域名國家或地區ar阿根廷nl荷蘭in印度au澳大利亞nz新西蘭ie愛爾蘭at奧地利ni尼加拉瓜il以色列br巴西no挪威it意大利ca加拿大pk巴基斯坦jm牙買加co哥倫比亞pa巴拿馬jp日本cr哥斯達黎加pe秘魯mx墨西哥cu古巴ph菲律賓cn中國dk丹麥pl波蘭ch瑞士eg埃及pt葡萄牙th泰國fi芬蘭pr波多黎各tr土耳其fr法國ru俄羅斯gb英國de德國sa沙特阿拉伯us美國gr希臘sg新加坡vn越南gl格陵蘭za南非tw臺灣hk香港es西班牙is冰島se瑞典表4.3常見的國家或地區的域名隨著Internet的迅速開展,用戶的急劇增加,現在又新增加了7個通用頂級域名:firm表示公司、企業 nfo表示提供信息效勞的單位web表示突出萬維網活動的單位 arts表示突出文化、娛樂活動的單位rec表示突出消遣、娛樂活動的單位 nom表示個人shop表示銷售公司和企業在國家頂級域名注冊的二級域名均由該國自行確定。我國將二級域名劃分為“類別域名〞和“行政區域名〞。其中“類別域名〞有6個,分別為:ac表示科研機構; com表示工、商、金融等企業;edu表示教育機構; gov表示政府部門;net表示互聯網絡、接入網絡的信息中心和運行中心;org表示各種非盈利性的組織。⑵二級域名“行政區域名〞34個,適用于我國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例如,bj為北京市;sh為上海市;tj為天津市;cq為重慶市;hk為香港特別行政區;om為澳門特別行政區;he為河北省等。假設在二級域名edu下申請注冊三級域名,那么由中國教育和科研網絡中心CernetNIC負責;假設在二級域名edu之外的其他二級域名之下申請注冊三級域名,那么應向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CNNIC申請。域名的第三局部一般表示主機所屬域或單位。例如,域名中的cernet表示中國教育科研網、域名中的tsinghua表示清華大學、中的pku表示北京大學等等。域名中的其他局部,網絡管理員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定義。圖4-22為Internet名字空間的結構示意圖,它實際上是一棵倒置的樹。樹根在最上面,沒有名字,樹根下面一級的節點就是最高一級的頂級域節點,在頂級域節點下面的是二級域節點,最下面的葉節點就是單臺計算機。⑶組織機構名圖4-22Internet的名字空間示意圖域名和IP地址存在對應關系,當用戶要與Internet中某臺計算機通信時,既可以使用IP地址,也可以使用域名。域名易于記憶,用得更普遍。由于網絡通信只能標識IP地址,所以當使用主機域名時,域名效勞器通過DNS域名效勞協議,會自動將登記注冊的域名轉換為對應的IP地址,從而找到這臺計算機。把域名翻譯成IP地址的軟件稱為域名系統,翻譯的過程稱為域名解析。統一資源定位器,又叫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是專為標識Internet網上資源位置而設的一種編址方式,我們平時所說的網頁地址指的即是URL,它一般由三局部組成:傳輸協議://主機IP地址或域名地址/資源所在路徑和文件名,如今日上海聯線的URL為:://china-window/shanghai/news/wnw.html,這里指超文本傳輸協議,china-window是其Web效勞器域名地址,shanghai/news是網頁所在路徑,wnw.html才是相應的網頁文件。標識Internet網上資源位置的三種方式:IP地址:域名地址:URL:://china-window/shanghai/news/wnw.html3.統一資源定位器隨著Internet開展,暴露出Ipv4協議的缺乏。如現在使用的32位IP地址不夠用,難以滿足跟多人上網的需求等。1992年7月,IETF在波士頓的會議上發布了征求下一代IP協議的方案,1994年7月選定了IPv6作為下一代IP標準。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是因特網的新一代通信協議,在兼容了現有IPv4所有功能的根底上,增加了一些更新的功能。相對于IPv4,IPv6主要作了如下改進。4.Ipv6簡介⑴地址擴展。IPv6地址空間由原來的32位增加到128位,確保參加因特網的每個設備的端口都可以獲得一個IP地址,并且IP地址也定義了更豐富的地址層次結構和類型,增加了地址動態配置功能。IPv6還考慮了多播通信的規模大小(IPv4由D類地址表示多播通信),在多播通信地址內定義了范圍字段。作為一個新的地址概念,IPv6引入了任播地址,它是指IPv6地址描述的同一通信組中的一個點。此外,IPv6取消了IPv4中地址分類的概念。⑵簡化了IP報頭的格式。IPv6對數據報頭作了簡化,以減少處理器開銷并節省網絡帶寬。IPv6的報頭由一個根本報頭和多個擴展報頭(ExtensionHeader)構成,根本報頭具有固定的長度〔40字節〕,放置所有路由器都需要處理的信息。由于Internet上的絕大局部包都只是被路由器簡單的轉發,因此固定的報頭長度有助于加快路由速度。IPv4的報頭有15個域,而IPv6的只有8個域,IPv4的報頭長度是由IHL域來指定的,而IPv6的是固定40個字節。這就使得路由器在處理IPv6報頭時顯得更為輕松。⑶可擴展性。IPv6改變了IPv4報頭的設置方法,從而改變了操作位在長度方面的限制,使得用戶可以根據新的功能要求設置不同的操作。IPv6支持擴展選項的能力,在IPv6中選項不屬于報頭的一局部,其位置處于報頭和數據域之間,由于大多數IPv6選項在IP數據報文傳輸過程中無需路由器檢查和處理,因此這樣的結構提高了擁有選項的數據報文通過路由器時的性能。IPv6還定義了多種擴展報頭,這使得IPv6變得極其靈活,能提供對多種應用的強力支持,同時又為以后支持新的應用提供了可能。這些報頭被放置在IPv6報頭和上層報頭之間,每一個可以通過獨特的“下一報頭〞的值來確認。除了逐個路程段選項報頭〔它攜帶了在傳輸路徑上每一個節點都必須進行處理的信息〕外,擴展報頭只有在它到達了在IPv6的報頭中所指定的目標節點時才會得到處理(當多點播送時,那么是所規定的每一個目標節點)。在那里,在IPv6的下一報頭域中所使用的標準的解碼方法調用相應的模塊去處理第一個擴展報頭(如果沒有擴展報頭,那么處理上層報頭)。每一個擴展報頭的內容和語義決定了是否去處理下一個報頭。因此,擴展報頭必須按照它們在包中出現的次序依次處理。一個完整的IPv6的實現包括下面這些擴展報頭的實現:逐個路程段選項報頭,目的選項報頭,路由報頭,分段報頭,身份認證報頭,有效載荷平安封裝報頭,最終目的報頭。⑸流標號。為了處理實時效勞,IPv6報文中引入了流標號位。IPv6的地址長度為128位,有以下3種地址表示形式。根本表示形式在該形式中,128位地址被劃分為8個16位的局部,每局部分別用十六進制表示,中間用冒號“:〞隔開,如“BACF:FA36:3AD6:BC89:DF00:CABF:EFBA:004E〞。簡略形式如果在根本形式中有局部地址段為0,那么可用符號“::〞表示,如“0:0:0:0:0:0:0〞可表示為“::〞,又如“BA23:0:0:0:0:0:43BA:FFFA〞,那么可表示為“BA23::43BA:FFFA〞。混合表示形式高位的96位可劃分為6個16位,按十六進制表示,低位的32位,按IPv4相同的方式表示,如“FADC:0:0:0:478:0:202:120:3:26〞。要在一個URL中使用文本IPv6地址,文本地址應該用符號“[〞和“]〞來封閉。例如文本IPv6地址FEDC:BA98:7654:3210:FEDC:BA98:7654:3210寫作URL例如為://[FEDC:BA98:7654:3210:FEDC:BA98:7654:3210]:80/index.html。2.調制解調器撥號接入只要有線就可以方便的接入Internet,使用調制解調器〔Modem〕,連接線,撥號即可上網。缺點是速度較慢,接入速度只有56Kbps,下載一首MP3歌曲,往往需要10分鐘的時間,而且完全占用線,上網的時候無法接打。3.ISDN〔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綜合效勞數字網〕和采用調制解調器一樣,通過線撥號上網,但速度有所提高,可以到達126Kbps,但仍然不能滿足用戶對于網速的需要。其相對于Modem上網方式,最大的優點在于可以上網、打同時進行。4.DDN專線DDN是“DigitalDataNetwork〞的縮寫,意思是數字數據網,即平時所說的專線上網方式。數字數據網是一種利用光纖、數字微波或衛星等數字傳輸通道和數字交叉復用設備組成的數字數據傳輸網,它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速率的高質量數字專用電路和其他新業務,以滿足用戶多媒體通信和組建中高速計算機通信網的需要。主要有六個局部組成:光纖或數字微波通信系統;智能節點或集線器設備;網絡管理系統;數據電路終端設備;用戶環路;用戶端計算機或終端設備。它的速率從64Kbps-2Mbps可選。5.光纖接入方式光纖用戶網是指提供Internet效勞的局端與用戶之間完全以光纖作為傳輸媒體的接入網絡方式。用戶網光纖化有很多方案,有光纖到路邊〔FTTC〕、光纖到小區〔FTTZ〕、光纖到辦公室〔FTTO〕、光纖到樓面〔FTTF〕、光纖到家庭〔FTTH〕等,都可以提供高速、穩定的Internet接入,是大型企事業單位、學校、網吧等常見的接入方式。唯一缺點是價格相對昂貴。CableModem與普通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將數據進行調制后,在Cable(電纜)的一個頻率范圍內傳輸,接收時進行解調。CableModem在有線電纜上將數據進行調制,然后在有線網(Cable)的某個頻率范圍內進行傳輸,接收一方再在同一頻率范圍內對該已調制的信號進行解調,解析出數據,傳遞給接收方。它在物理層上的傳輸機制與線上的調制解調器無異,同樣也是通過調頻或調幅對數據編碼。10.VPN〔虛擬專用網絡〕它是利用Internet或其它公共互聯網絡的根底設施為用戶創立數據通道,實現不同網絡組件和資源之間的相互聯接,并提供與專用網絡一樣的平安和功能保障。本章要點:計算機網絡根底1計算機局域網Internet根底網頁設計根底2344.4網頁設計根底網頁就是HTML文件,是用HTML語言編寫出來的,可以在Internet網上傳輸,并被InternetExplorer、Netscape等瀏覽器認識和翻譯成頁面顯示出來的文件。HTML語言與一般的C、BASIC等編程語言不同,它只是一種排版說明語言,它的語言只是用來告訴瀏覽器類似這樣的排版顯示信息:“頁高8寬5,在〔1,2〕處插入高1寬1的圖片A…〞。與文本文件一樣,HTML文件也是標準的ASCII文件,只是擴展名必須是htm或html或其他可被WEB效勞器允許的后綴,它可以用任何一種編輯器來進行編輯,例如edit、寫字板、WPS或WORD等,不過一定要保存為純文本格式,否那么,瀏覽器不會識別。而瀏覽器在讀HTML文件時,會自動將文件中的一些特殊的內容翻譯成界面格式,從而顯示出預想的效果。4.4.1HTML語言的結構HTML文件由用于要顯示的內容和描述內容輸出形式的語句組成。它有起始標記和結尾標記。在起始標記和結束標記中間的局部稱為元素體。每一個元素都有名稱和可以選擇的屬性,元素的名稱和屬性都在起始標記內寫出。例如,以純文本格式編輯下面的內容,并以文件名“ex1.html〞保存在磁盤上。<html><body>這是我的網頁。</body></html>再通過IE等瀏覽器查看這個文件,就得到了圖4-4-1所示內容。圖4-4-1IE瀏覽器顯示

一個HTML文件僅由一個html元素組成,即文件以<html>開始,以</html>結尾,文件中間局部都是html的元素體。上例中第二行就是一個元素的起始標記,元素名為“body〞〔就是體元素〕。“<〞起始標記開始body元素名稱,“>〞表示元素名稱結束。需要注意的是“<〞和“body〞之間不能有空格。元素名稱不分大小寫。第三行是body元素的元素體,既顯示的內容,第四行是body元素的結尾標記。結尾標記用“</〞開始,隨后是元素名,最后是大于號“>〞。由例子看出,所有的標記都具有相同的結構。html元素的元素體由一般兩大局部〔即頭元素<head>…</head>和體元素<body>…</body>〕和一些注釋組成。其中體元素在上例中見過了,而頭元素就是頁面的說明。也就是說,一個標準html文件應具有下面的結構:<html>html文件開始<head>文件頭開始文件頭</head>文件頭結束<body>文件體開始文件體</body>文件體結束</html>html文件結束HTML文件中,有些元素只能出現在頭元素中,絕大多數元素只能出現在體元素中。在頭元素中的元素表示的是該文件的一般信息,比方文件名稱,是否可檢索等等。這些元素書寫的次序是無關緊要的,它只是說明該html元素有還是沒有該屬性。與此相反,出現在體元素中內容是有次序的,改變元素在HTML文件中的次序會改變該文件的輸出形式。

1.題目(TITLE)title元素是頭元素中唯一一個必須出現的元素,它也只能出現在文件頭中,頭元素中還可以出現其他元素,但這些元素都不是必須的。title元素的格式為:<title>網頁題目</title>title標明該網頁的題目,它不會顯示在文本窗口中,而以窗口的名稱在瀏覽器的標題欄中顯示出來。除了標識窗口外,當需要將網頁存入書簽或文件時,title還用作書簽名或缺省的文件名。title的長度沒有限制,但過長的題目會導致折行,一般情況下它的長度不應超過64個字符。下面介紹構成網頁的根本元素下面是一個使用題目的簡單的html文件<html><head><title>遼寧石油化工大學</title></head><body>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的個人網頁</body></html>注意圖4-4-2中瀏覽器上方的題目。圖4-4-2網頁的題目

2標題(hn)像一本書一樣,網頁也可以將內容分為幾節。為了容易區分這些小節可以使用小標題,HTML設置了一套小標題標記,它們將文本顯示為更大的粗體字。例如:<html><head><title>故事</title></head><body><h1>第一節</h1>張三的故事<h2align=left>第二節</h2>李四的故事<h3align=center>第三節</h3>王五的故事<h4align=right>第四節</h4>張三的故事續篇<h5>第五節</h5>李四的故事續篇<h6>第六節</h6>王五的故事續篇</body></html>這樣,就得到圖4-4-3中的界面。圖4-4-3標題可以看出h1,h2,…h6的含義,它用于表示文章中的各種標題。標題號越小,字體越大。hn可以有對齊屬性,如上例所示:align=left標題居左align=center標題居中align=right標題居右3分段<P>HTML將多個空格以及回車都視同為一個空格,所以html的分段完全依賴于分段元素<p>。比方下段源文件:<html><head><title></title></head><body><h2>第一節</h2>一二三<p>四五<p><h2>第二節</h2>一二三四五<p>一二三四五<p></body></html>顯示的情況見圖4-4-4注意第六與第七行的關系。圖4-4-4分段<p>也可以有多種屬性,比較常用的屬性是:aligh=left或center或right,其格式、含義與標題中的一樣。例如:<palign=center>一二三四五</p></p>可以省略,因為<p>表示一個新段的開始,也就是上一段的結束。4預排版文本<pre>HTML的輸出是基于窗口的,因而HTML文件在輸出時都是要重新排版的,假設不希望重新排版,可以用<pre>…</pre>將內容標示出來。瀏覽器在輸出時,會對這局部內容不做修改地輸出,例如:<html><head><title>自我介紹</title></head><body><pre>我在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讀書!<b>我是大一的學生。</b></pre></body></html>圖4-4-5中的左圖是顯示的效果,而右圖那么是將<pre>與</pre>去掉后的效果。圖4-4-5兩種效果的比較5字體的設置上面所講的例子中,有一段<b>……</b>,它是設置粗體顯示字體的標記。html有七種字號,1號最小,7號最大。缺省字號為3,可以用<basefontsize=字號>設置缺省字號。設置文本的字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設置絕對字號,<fontsize=字號>;另一種是設置文本的相對字號;<fontsize=±n>。用第二種方法時“+〞號表示字體變大,“-〞號表示字體變小。<html><head><title>你好!!</title></head><body><fontsize=6>我在遼寧石油化工大學</font>讀書<fontsize=+2>我是大一的學生</font></body></html>圖4-4-6字體的設置字體風格有<b>黑體、<i>斜體、<u>下劃線、<tt>打字機體、<em>強調、<strong>特別強調、<code>源代碼、<samp>例子、<kbd>鍵盤輸入、<var>變量、<dfn>定義、<cite>引用、<small>較小、<big>較大、<sup>上標、<sup>下標等等,使用格式與其它標記一樣。字體的顏色用<fontcolor=#>指定;#可以是6位16進數,分別指定紅、綠、蘭的值,也可以是black,olive,teal,red,blue,maroon,navy,gray,lime,udrsia,white,reen,purple,sliver,yellow,aqua之一。6在網頁上參加圖形為了使網頁漂亮些,往往要加上一些背景和圖片。背景其實是體元素的屬性,格式為:<bodybackground=“圖片名稱〞>,而參加圖片那么是<img>,它的格式為:<imgsrc=“圖片名〞alt=“注釋信息〞><html><bodybackground=“groundpicture.jpg〞><imgsrc=“同學合影.bmp〞alt=“同學合影〞><imgsrc=“同學合影.bmp〞></body></html>例子中alt后面的“同學合影〞是注釋信息,當圖片未翻開時,對圖片的大致內容進行說明,如果沒有的話,那么只在瀏覽器上顯示出圖片的位置〔見右邊圖4-4-7〕。圖4-4-7圖片

4.4.2超文本鏈接指針超文本鏈接指針是HTML最吸引人的優點之一。使用超文本鏈接指針可以使順序存放的文件具有一定程度上隨機訪問的能力,這更加符合人類的思維方式,使用起來更方便。一個超文本鏈接指針由兩局部組成。一是被指向的目標,它可以是同一文件的另一局部,也可以是世界另一端的一個文件,還可以是動畫或音樂;另一局部是指向目標的鏈接指針。1統一資源定位器URL統一資源定位器〔UiformResourceLocator〕是文件名的擴展。在一臺計算機系統中,定位一個文件需要路徑和文件名,對于遍布全球的Internet網,顯然還需要知道文件存放在哪個網絡的哪臺計算機中才行。在單機系統中,所有的文件都由統一的操作系統管理,因而不必給出訪問該文件的方法;而在Internet上,各個網絡,各臺計算機的操作系統都不一樣,因此必須指定訪問該文件的方法。一個URL包括了以上所有的信息。它的構成為:protocol://machinename/directory/filename其中protocol是訪問該資源所采用的協議,即訪問該資源的方法,它可以是:超文本傳輸協議,該資源是HTML文件file文件傳輸協議,用ftp訪問該資源ftp文件傳輸協議,使用ftp協議訪問遠程文件系統gophergopher協議,該資源是gopher文件news說明該資源是網絡新聞等等machinename是存放該資源計算機的主機名或者IP地址,例如:://或:。directory和filename是該資源的路徑和文件名,例如::///~soft/index.html。2指向一個目標<a>在HTML文件中用鏈接指針指向一個目標。其根本格式為:<ahref="url">字符串</a>,href屬性中的統一資源定位器(url)是被指向的目標,隨后的“字符串〞在html文件中充當指針的角色,它一般顯示為藍色。當讀者用鼠標點這個字符串時,瀏覽器就會將url處的資源顯示在屏幕上。例如:<ahref=“://〞>遼寧石油化工大學</a>用戶用鼠標點取“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即可看到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的網站〔作為一個網站的引導文件即第一份文件的存放路徑和文件名可以省略,由該WEB效勞器的具體配置情況給出,一般是INDEX.HTML。〕。在例子中,充當指針的是“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編寫HTML文件時,需要知道目標的url。如何才能得到目標的url呢?對于自己計算機內的文件,它的url可以根據該文件的實際情況決定。對于Interner上的資源,在用瀏覽器觀看時,它的url會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顯示出來,把它抄下來寫到HTML文件中即可。在編寫HTML文件時,對有能確定相對位置關系的一組資源應采用相對url即相對于文件本身所在的目錄〔有點類似相對路徑〕,這不僅簡化HTML文件,而且便于維護。比方將某個目錄整個搬到另外一個地方或把某一計算機的資源移到另一臺計算機時,用相對url寫的文件用不著更新其中的url。但如果用絕對url編寫HTML,就得修改每個鏈接指針中的url。對于各個資源之間沒有固定的關系的情況,比方是介紹各大學情況的,它所指向的目標分布在全球的計算機中,這時只能用絕對url了。例如::///~soft/index.html中一個鏈接是指向:///~soft/first.htm那么就可以寫成:<ahref=“first.htm〞>第一頁</a>。3在同一個HTML文件內標記一個目標鏈接指針可以使讀者在整個Internet網上方便地鏈接,同樣在一個較長的HTML文件內部也可以利用鏈接指針。首先,將被指向的地方標識出來:<aname=“name〞>text</a>它放置被指向的地方,標記為“name〞,name是全文唯一的標記,text局部可有可無。這樣,就把放置標記的地方做了一個叫做“name〞的標記,又叫“錨點〞。做好標記后,再用以下方法來指向它:<ahref=“url#name〞>text</a>url是放置標記的html文件的urlname是標記名,因為是同一個文件,可以寫為:<ahref=“#name〞>text</a>這時就可以點擊text跳轉到標記名為name的局部了。例如:<html><body><aname=“top〞></a>…<ahref=“#top〞>開始處</a></body></html>4目標窗口如果希望被指向的目標在一個新的窗口中顯示,可以使用target屬性來修飾鏈接指針元素。格式為:<ahref=“url〞target=“窗口名〞>文本</a>將url代表的資源顯示在一個新的窗口中,該窗口的名字叫“窗口名〞例如:<html><body><pre><aname=“top〞>頁首</a><ahref=“://〞>中央電視臺</a><ahref=“://〞target=“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a><ahref=“://〞>遼寧石油化工大學</a><ahref=“://〞target=“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a>…<ahref=“#top〞>到頁首</a><ahref=“#top〞target=“〞>在新窗口翻開</a></pr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