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33∕T 477-2012 羊棲菜養殖技術規范_第1頁
(高清版)DB33∕T 477-2012 羊棲菜養殖技術規范_第2頁
(高清版)DB33∕T 477-2012 羊棲菜養殖技術規范_第3頁
(高清版)DB33∕T 477-2012 羊棲菜養殖技術規范_第4頁
(高清版)DB33∕T 477-2012 羊棲菜養殖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33代替DB33/T477.1-2004、DB3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argassumfusiformecultivation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I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無公害羊棲菜第2部分:養殖技術規范》,與原標準相比,主——對幼孢子體培育水溫及光照條件、假根渡夏培苗、分苗要求、苗種選擇、夾苗時間、掛養方本標準由洞頭縣質量標準計量協會、洞頭縣水產科學技術研究所負責起草,浙江省海洋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昌達、倪碎平、許曹魯、林振士、呂海棠、林少珍、潘敦勝、陳國1羊棲菜養殖技術規范本標準規定了羊棲菜養殖的術語和定義、苗種培育、養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GB/T18407.4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NY5052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用水水質用人工方法將羊棲菜胚孢子附著于附苗簾上,2養殖羊棲菜收割后,保留在養殖苗繩上的羊棲菜假根,經夏季培育生產苗種的過——水溫:20℃~28℃;——光照:要有充足的漫射光,避免直射光;光照強度為5鋪沙厚度80cm以上,沙子顆粒Φ0.1mm~Φ0.3mm。3藻體粗壯,氣囊大且豐富,生殖托表面具粒狀突起或可見卵排將種藻剔除異物、洗凈,附苗簾平展鋪設,育苗池注水30cm~40c按每平方米附苗簾種藻2kg~3kg均勻置于附苗簾上,雌雄配比為(10~15脫落于附苗簾上附著。22:00~02:00時,翻撥米附苗簾噴200個胚孢子,均勻地撒在附苗簾上方4.1.1.5.1水溫控制在20℃~28℃。4.1.1.5.2調節光照,剛附著為500Lx,以后通過浪小,流暢,水清(透明度>30cm)的近岸海區,養殖環境應符合GB/T18采用蜈蚣式筏架,以毛竹或鍍鋅鐵管為撐桿,筏架長度為50m~8044.1.2.5.2臺風來臨前,加固筏架、沉降附苗簾或收于室內保濕存放。養殖區應設在潮流暢通,光線充足,營養豐富,海底較平坦,泥或泥沙底質,大干潮最深大于3m;環境應符合GB/T18407.4的要求;水質應符合NY5052的要求。55.2.1筏架種類5.2.1.1軟式筏架用塑料泡沫做浮子,苗繩與主浮綆平行,與副浮綆垂直,綁在浮綆上,苗繩長度為3m~3.5m,如圖1所示。圖1軟式筏架5.2.1.2蜈蚣架毛竹做浮子,苗繩平掛于兩毛竹之間,苗繩長度為4m~5m,如圖2所示。圖2蜈蚣架5.2.2筏架材料6木頭或毛竹制作,長度為2.5m~3m,具體視海區而定。聚乙烯、丙綸等纖維材料纜繩,規格φ1.1㎝~φ1.6㎝。聚乙烯、丙綸等纖維材料纜繩,規格φ1.5㎝~φ2.2㎝,長度為養殖海區水深的3倍~5倍。聚乙烯繩,規格φ0.2㎝~φ0.3㎝。聚乙烯繩,規格φ0.6㎝~φ0.8㎝。筏架順流設置,成“田”字型排列。軟式筏架以100m×100m為一區,區間距保持在20m~50m,蜈蚣架架距保持在15m~20m。每年9月中旬以后,自然海區水溫降至27夾苗前先將苗繩在海水中浸泡,使苗繩處于濕潤狀態,夾苗時將幼苗假根部穿過苗繩7夾苗后苗繩平行掛于水面,繩距為120㎝~180㎝,平行附加翌年養殖海區自然水溫上升至20℃~23℃時即可收獲。不作為種藻的,在藻體成熟前采收。苗種室內培育1、幼孢子體培育環境要求:水質符合NY5052的規定:水溫20℃~28℃:鹽度20~36:pH7.8~8.5:光照要有充足的漫射光,避免直射光,光照強度為5001x~80001x:海區要求浪小、流暢、水2、種藻:藻體粗壯,氣囊大且豐富,生殖托表面具粒狀突起或可見卵排于外的成藻。3、胚孢子附著:(1)自然附著法:按每平方米附苗簾種藻2kg~3kg均勻置于附苗簾上,雌維配比為(10~15):1,讓胚孢子自然脫落于附苗簾上附著。22:00~02:00時,翻撥種藻使之均勻。(2)潑灑附著法:將種藻置于采苗池集中脫落胚孢子,用200目篩絹收集胚孢子,經清洗,制成胚孢子水按每平方厘米附苗簾噴200個胚孢子,均勻地撒在附苗簾上方下沉附著。4、培育管理:水溫控制在20℃~28℃。調節光照。剛附著為500Lx,以后通過調節遮光簾逐漸增強到4000Lx~8000Lx,形成幼孢子體后撤掉種藻,經30h左右,輕微移動附苗簾,清洗換水。幼孢子體在育苗池中培育7d~15d后下海培育。敵害生物防治◆防治綠藻、多管藻等用檸檬酸溶液浸泡5mim:◆防治剛毛藻用10%硫酸銨溶液漫泡羊棲菜標準化養殖技術模式圖根據DB33/477-2012《羊棲菜養殖技術規范》養殖基地養殖基地夾苗養殖管理收獲1、養殖區應設在湖流暢通,光線充足,營養豐富,海底較平坦,泥或泥沙底質,大干湖最低潮位水深大于3m:環境應符合GB/T18407.4的要求:水質應2、海水鹽度在20以上,驟變幅度3、海水適明度大于30cm.4、筏架分軟式筏架和蜈蚣架,順流設置成“田”字型排列。1、幼苗選擇:色澤正常、大小均勻、株高2cm以上,具假根且頂端2、夾苗時間:每年的9月中句以后,自然海區水溫降至27℃以下為宜。3、夾苗方法:夾苗前先將苗繩在海水中浸泡,使苗繩處于濕潤狀態,夾苗時將苗種假根部穿過苗繩夾緊。畢,及時下海。1、定期下海檢查,及時調整浮綆。發現被架纜繩松動或磨損折斷。要及時扎緊綁好或更換新繩,對容易拔起的樁要重新加固。2、對因各種原因造成苗種流失的,應及時補苗。3、定期對養殖海域水質及藻體生長情況進行監測。4、設立航道標記和夜間燈光標記。1、時間:翌年養殖海區自然水溫上升至20℃~23℃時即可收獲。不作為種藻的,在藻體成熟前采2、將落體連同苗繩一起收獲上岸。將藻體剝離苗繩。筏架設置與海區布局筏架設置與海區布局●筏架順流設置,成“田”字型排列。軟式筏架以100m×100m為一區,區間距保持在20m~50m:蜈蚣架架距保持在15m~20m。4塑料泡沫做浮子,苗繩與主浮筏架順流設置,成“田”字型排列。軟式筏架以100m×100m為一區,區間距保持在20m~50m:蜈蚣架架距保持在15m~20m。4蜈蚣架毛竹做浮子,苗繩平掛于兩毛竹之間,苗繩長度4m~5m,如圖2所示。51.苗繩2.浮子3.主浮綆4.樁纜5.藻體6.副浮綆(規范性附錄)羊棲菜標準化養殖技術模式圖(規范性附錄)羊棲菜標準化養殖技術模式圖1、附苗簾張掛:苗簾附有幼孢子體的一面向上,充分張開平掛于兩支撐桿之間。剛下海的附苗簾在30cm~50cm水層,隨氣溫下降逐步提升至海面。2、附苗簾清洗: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