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第1課時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知識與技能
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重點激發學生對探究實驗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和描述能力。
難點學會正確描述實驗現象。
蠟燭、火柴、玻璃杯(燒杯)、玻璃導管、澄清石灰水
一、導入新課
師:觀察是一種重要的化學學習方法,學會觀察化學實驗現象,在化學科學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利用人體感覺器官——視、聽、嗅、觸來進行觀察體驗。下面我們以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來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二、推進新課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讓學生閱讀教材第12頁的“探究”內容。
學生完成閱讀后,引發思考:
1.蠟燭燃燒時可能發生哪些變化?
2.蠟燭燃燒后的物質到哪里去了?如何驗證?
師:現在我們就來觀察實驗,解決我們的問題。
學生分組(兩人一組)實驗,邊做實驗邊記錄。
1.點燃蠟燭前
教師引導每組學生觀察分發給各個小組的蠟燭的顏色、狀態、形狀和硬度,聞其氣味,用小
刀切一小塊蠟燭放入水中看其是否沉入水底。
討論、交流后,得出結論。
[小結]燃燒前蠟燭是白色圓柱狀固體,略有氣味,硬度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點燃蠟燭中
教師巡回指導,各小組學生觀察燃燒過程,記錄燃燒現象。
(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放入火焰中,1秒鐘后取出,觀察火柴梗燃燒前后的情況。
(2)取一只干冷的玻璃杯或燒杯罩在火焰上方,觀察杯壁出現的現象;取下玻璃杯或燒杯,
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現象。
[現象](1)蠟燭熔化并發光發熱,火焰分三層,外層最明亮,里層最暗,火柴梗從中間到兩
端逐漸變黑。(2)玻璃杯壁上出現水珠,石灰水變渾濁。
[小結]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蠟燭熔化說明石蠟的熔點較低。火柴梗兩端變黑說明外焰
溫度最高。玻璃杯壁出現水珠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燃燒還生成了二氧
化碳。
3.熄滅蠟燭后
[現象]熄滅后冒白煙,用火柴點燃白煙,蠟燭重新被點燃。
[小結]煙是固體小顆粒,并且可以燃燒,說明白煙是石蠟的固體小顆粒。
[結論]
探究步驟對現象的觀察和描述
點燃前顏色白色、狀態固體、形狀圓柱、硬度小、略有氣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火焰分為三層,外層最明亮,里層最暗;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的燒杯,觀察
燃著時到的現象是有水生成,再向燒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觀察到的現象是石灰水
變渾濁
熄滅后熄滅后觀察到的現象是冒白煙;用火柴去點燃剛熄滅后的白煙,蠟燭重新燃燒
實驗結論石蠟點燃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外焰溫度最高
教學意圖: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實驗現象的表達能力。
學生討論,信息反饋,填寫實驗報告。
[總結]化學學習的特點:
1.關注物質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密度、熔點、沸點,以及石蠟能否燃燒、
其燃燒產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
2.關注物質的變化,如蠟燭受熱時是否熔化等。
3.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包括變化前、變化時、變化后)。
[探究]1.對教材第13頁圖1-11操作的改進。
(1)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在火焰外不同距離可觀察到不同的現象。
(2)用石灰水潤濕燒杯內壁。如教材圖1-11罩在火焰上方……
2.對用火柴梗做實驗的異議。
改用洗凈干燥的“雪糕”木片削成細木條來代替火柴梗。
結論:①有的組由于操作不當引起燒杯內氣體擴散,使石灰水變混濁現象不明顯。
②火柴梗短不安全,有的同學未去掉火柴頭就更不安全。
3.填寫實驗報告
教材第13頁“探究(或實驗)報告”,僅供同學們參考。
學生自己設計完成實驗報告。
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第1課時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觀察到的現象
點燃前
結論
蠟
觀察到的現象
燭燃著時
結論
燃
觀察到的現象
燒熄滅后
結論
實驗是化學的基礎,本節課成敗的關鍵是讓學生動手實驗并從實驗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在學生實驗前,教師要將實驗的注意事項告知學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學生自主探究,教
師要對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作好預判,以便及時應對一些突發的事件。
本節課的實驗選擇了蠟燭這一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對它
本身的構造、性質及其燃燒過程進行了探究,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興趣高漲,但是要注意引
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方法和順序操作,切實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如蠟燭的固定問題、火柴梗
的處理等。在課前,要安排學生預習本節課的實驗操作及其注意事項,以便于在實驗時省時
省力。同時,要提醒學生邊做實驗邊認真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認真思考這些現象說明了
什么問題。
第2課時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知識與技能
認識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學會準確、客觀地觀察、描述和記錄實驗現象。
過程與方法
能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值得探究的問題,并能進行實驗,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
有價值的結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認識學習化
學的價值。
重點正確完成實驗操作過程。
難點正確得出實驗結論。
集氣瓶、水槽、玻璃片、飲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火柴梗(或細木條)、盛滿氧氣的集氣
瓶若干、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若干。
一、導入新課
師:人每時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過我們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
生1: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生2:吸入的是空氣
師:大家知道這個結論是怎么得出來的嗎?如何來驗證這個結論的正確性呢?我們今天就
來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究竟有什么不同?
二、推進新課
1.在進行實驗室探究之前,給學生提供三條信息:
(1)二氧化碳可以使過量澄清的石灰水變成白色渾濁液,白色渾濁物越多,說明氣體中的二
氧化碳越多。
(2)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木條燃燒越旺,說明氧氣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2.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將實驗儀器放好,然后讓學生收集“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
氣”。具體步驟如下:
(1)“呼出的氣體”——將兩個集氣瓶分別盛滿水,并用玻璃片先蓋住瓶口的小部分,然后
推動玻璃片將瓶口全部蓋住,把盛滿水的集氣瓶連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然后將飲料
管小心地插入集氣瓶內,并向集氣瓶內緩緩吹氣,直至集氣瓶內充滿呼出的氣體。在水下立
即用玻璃片將集氣瓶口蓋好,然后取出集氣瓶放在實驗桌上,“呼出的氣體”就收集好了。
(2)另取兩個空的集氣瓶,用玻璃片將瓶口蓋好,“吸入的空氣”就收集好了。
(教師演示,讓學生根據示范收集“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
3.組織學生組內合作探究以下問題,并提醒學生作好實驗記錄。
(1)分別向一瓶吸入的空氣和一瓶呼出的氣體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蕩,兩個瓶子中分別
會發生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
[現象]滴入澄清石灰水后,吸入的空氣瓶中無現象,呼出氣體瓶中的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說明了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
(2)將燃燒著的小木條分別插入空氣和人體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分別有什么現象發生?說
明了什么?
[現象]插入人體吸入的空氣集氣瓶中的小木條比插入人體呼出氣體集氣瓶中的小木條燃燒
更旺,且燃燒時間要長。
[結論]說明了空氣中氧氣含量大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3)取兩塊干燥的玻璃片,對著其中的一個玻璃片呼氣,有什么現象產生?說明了什么?
[現象]對著干燥的玻璃片呼氣后,玻璃片上會產生極小的水珠。
[結論]說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水蒸氣。
4.引導學生結合上述實驗,思考:以上實驗說明了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有什么不同?
[總結]
吸入的空氣呼出的氣體
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燒)少多
氧氣(能供給呼吸,也能支持燃燒)多少
水蒸氣少多
5.按要求填寫實驗報告。
第2課時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對人體1.實驗方案
吸入的2.實驗步驟
空氣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賽道合作合同協議
- 早教教師合同協議
- 營銷培訓合同協議
- 融資轉讓合同協議
- 租賃合同續簽協議
- 試用期簽協議合同
- 縱剪合同技術協議
- 資金置換合同協議
- 真實珠寶合同協議
- 設備合同增補協議
- 電動汽車高壓系統基本原理與維修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GB/T 9755-2024合成樹脂乳液墻面涂料
- 語音廳合同范例
- 《成分輸血指南》課件
- 【MOOC】新科學家英語:演講與寫作-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火力發電廠運煤設備抑塵技術規范第4部分:輸送及轉運設備抑塵
- 第一屆山東省職業能力大賽濟南市選拔賽制造團隊挑戰賽項目技術工作文件(含樣題)
-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第3冊試卷
- 老干工作業務培訓
- GB/T 44744-2024糧食儲藏低溫儲糧技術規程
- 加工制作合同(儲存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