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測試07意象的作用專訓(古詩鑒賞)
、(酒)(2018海淀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開愁歌①
李賀
秋風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衣如飛鶉②馬如狗,臨歧擊劍生銅吼。
旗亭③下馬解秋衣,請賞④宜陽一壺酒。
壺中喚天云不開,白晝萬里閑凄迷。
主人勸我養心骨,莫受俗物相填7?⑤。
【注釋】①本詩為作者途經陜西華山時所作。②衣如飛鶉:衣衫襤褸。③旗亭:酒肆。④費(shi):抵押。⑤
沖擊。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句寫景:秋風蕭瑟,百草干枯,華山蒼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濃。
B.三、四句中,“枯蘭”形象寫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詩人高潔的品格。
C.九、十句樂景寫衷情,白晝萬里、浮云悠閑,詩人卻愁緒滿懷、把酒喚天。
D.最后兩句點題,寫酒肆主人勸解詩人應保養身心,不要為世俗之物所困擾。
16.“臨歧擊劍生銅吼”句借“擊劍”這一動作抒發情感。下列詩句也運用了這種手法,所抒情感與“臨
歧”句最接近的一項是
A.一言不合龍額侯,擊劍拂衣從此棄。(李頑《別梁鋰》)
B,從軍借問所從誰,擊劍酣歌當此時。(高適《送渾將軍出塞》)
C.爾奮空拳彼擊劍,水縱長瀾火飛焰。(李咸用《西門行》)
D.拔劍舞,擊劍歌,青云路遙心奈何。(張詠《淮西有答》)
17.本詩七、八兩句與下面詩句都寫到以物換酒,從中可看到詩人的形象。請結合這些詩句,分析詩人形象
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
二、(柴門)(2018西城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崔氏東山草堂①
杜甫
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有時自發鐘磬響,落日更見漁樵人。
盤剝白鴉谷口栗,飯煮青泥坊②底芹。何為西莊王給事?,柴門空閉鎖松筠。
注釋:①東山:即玉山,又名藍田山。崔氏草堂與王維的藍田輛川別業鄰近。②白鴉谷、青泥坊:地名,
皆位于藍田。③王給事:指王維。此時王維在朝中任給事中之職,而其輛川別業“柴門空閉”。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中的“汝”指“崔氏”,本詩是詩人到崔氏東山草堂做客而作。
B.作者在山中偶聞鐘磬之聲,日落時分望見暮歸的漁樵,寧靜祥和。
C.頸聯寫山中日常餐食難以下咽,以此反映出隱居生活的簡樸粗陋。
D.前三聯從所聞、所見、所食等多角度寫山中生活,尾聯發出感慨。
16.“有時自發鐘磬響”一句,通過鐘磬之聲寫出了寧靜的氛圍。下列句子中對鐘聲的描寫律有體現寧靜氛
圍的一項是
A.疏鐘清月殿,幽梵靜花臺。(儲光羲《苑外至龍興院作》)
B.樓影掛斜陽,鐘聲出深竹。(于石《宿棲真院》)
C.落日鐘聲鳴遠樹,半空塔影倒寒汀。(林票《題西湖山巖二首》)
D.斗轉星移天漸曉。驀然聽得鵬鵬叫。山寺鐘聲人浩浩。(凈端《漁家傲》)
17.杜詩中“柴門空閉鎖松筠”一句和朱慶馀《歸故園》中“柴門無事日常關”一句都寫到了“柴門關閉”。
結合詩句內容,簡析兩詩中這一描寫所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
竹徑有時風為掃,柴門無事日常關。于焉已是忘機地,何用將金別買山。
(朱慶馀《歸故園》)
三、(月)(2019西城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蘇軾
杏花飛簾散馀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⑴如流水涵青演⑵。
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
山城⑶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
注釋:【1】炯:光明的樣子。【2】青頻:淺水生植物。【3】山城:當時,作者在徐州任上。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的開頭兩句描寫馀春景物,富于動感。
B.“褰衣”二句移步戶外,靜賞一派月夜景致。
C.在洞簫聲中詩人看月落杯空,為此惆悵不已。
D.全篇緊扣題目,人景情相互依存,頗可玩味。
15.“爭挽長條落香雪”句,用落雪喻落花。下列詩句漠有使用比喻來形容落花的一項是()
A.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李賀《將進酒》)
B.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C.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清平樂》)
D.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見花。(孟郊《杏殛》)
16.有人評價這首詩“人因物而情遷”,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隨景物的變化而變化。請通觀全詩,在“杏花”
與“月”中任選一個物象,談談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
四、(春花、春風)(2019西城二模)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虞美人?無聊
陳維然①
無聊笑拈花枝說,處處鵑啼血。好花須映好樓臺,休傍秦關蜀棧戰場開。
倚樓極目深愁緒,更對東風語。好風休簸②戰旗紅,早送醐魚如雪過江東。
【注】①陳維松:江蘇宜興人,明末清初詞人。本詞以發生在川陜地區的戰爭為寫作背景。
②簸:搖動。
15.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亞俄的一項是
A.無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傾訴,其“笑”也勉強。
B.“鵑啼血”既寫花紅如血,又有“杜鵑啼血”之悲。
C.倚樓極目,愁緒更深,幸好有東風寄語,頻傳捷報。
D.“鮑魚”有良好的寓意,與“秦關蜀棧”況味迥異。
16.下列選項中的詩句都借“旗”表達了對戰爭的情緒,其中與“好風休簸戰旗紅”表達的情緒最相似的
一項是
A.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B.壯歲旌旗擁萬夫,錦檐突騎渡江初。(辛棄疾《鵬鵑天》)
C.馬踝闋氏血,旗梟可汗頭。(岳飛《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D.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夏完淳《即事》)
17.同樣是寫春花和春風,《虞美人?無聊》與下列這首詩相比,作者的情思卻有不同,請結合相關詩句
分析。
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高啟《尋胡隱君》)
五、(落葉)(2019朝陽二模)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江上111
杜甫
江上日多雨,蕭蕭荊楚秋。
高風下木葉,永夜攬貂裘。
勛業頻看鏡,行藏獨倚樓。
時危思報主,衰謝不能休。
注釋:【1】此詩為杜甫五十五歲滯留夔州所作。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頤的一項是
A.首聯描寫了夔州秋景,“荊楚”二字暗含飄零之意。
B.頷聯“永夜”二字暗示詩人在漫長的秋夜難以入眠。
C.尾聯直抒胸臆,“時危思報主”一句拳拳之心盡顯。
D.本詩意境凄楚悲涼,突破了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
15.下列詩句中“倚樓”這一細節描寫,與本詩“行藏獨倚樓”一句蘊含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項是
A.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趙嘏《長安晚秋》)
B.故人千里同明月,盡夕無言空倚樓。(唐?子蘭《登樓》)
C.山河興廢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樓。(宋?陸游《秋晚登城北門》)
D.雪倚酒紅微笑,倚樓起把繡針小。(宋?吳文英《秋蕊香?七夕》)
16.本詩中“高風下木葉”與李白《秋思》“天秋木葉下”,描寫的景象和抒發的情感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
點?請結合兩首詩,簡要分析。
秋思
李白
春陽如昨日,碧樹鳴黃鵡。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
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華滋。
六、(風雪)(2020通州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雨雪曲
江暉[1]
邊城風雪至,游子自心悲。風哀笳弄斷,雪暗馬行遲。
輕生本為國,重氣不關私。恐君猶不信,撫劍一揚眉。
注釋:【1】江暉:南朝陳詩人。曾直言進諫而不被君王采納。
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邊城風雪至”概括交代了邊關蕭蕭北風、漫天飛雪的自然環境。
B.“游子自心悲”一句刻畫了戍邊士卒思念家鄉、斗志消頹的形象。
C.“撫劍一揚眉”表現戍卒手執長劍、遠赴疆場、以死明志的決心。
D.本詩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相結合,通篇充滿一種悲壯慷慨的激情。
14.“輕生本為國,重氣不關私。”一句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下列詩句采用這一手法的一項是()
A.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
B.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C.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陶淵明《歸園田居》)
D.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楊炯《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兩首詩都具體描寫了邊塞的風雪,請結合詩句,分析“風雪”形象在營造意
境、抒發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七、(杏花)(2020房山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⑴
宋?趙佶
裁剪冰綃⑵,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⑶,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⑷。易得凋零,更多
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⑸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
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注釋:【1】此詞是宋徽宗趙佶于H27年覆國后與其子欽宗趙桓被金兵擄往北方五國城時途中所作。【2】
冰綃:潔白的絲綢,比喻花瓣。【3】靚(jing)裝:美麗的妝飾。【4】蕊珠宮女:指仙女。蕊珠,指天上
仙宮。【5】憑寄:托誰寄。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宋?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⑴,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⑵,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注釋:【1】午橋:在洛陽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2】二十余年:二十多年來的經歷(包括北宋
亡國的大變亂)。
13.下列對兩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頌的一項是
A.第一首詞中,詞人用“靚妝”“艷溢”形容杏花嬌艷動人,是為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B.第一首詞中,“故宮何處”所蘊故國之思與李后主“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蘊含的情感相近。
C.第二首詞中,詞人用“憶昔”一詞引出了對二十多年前在午橋上與洛中友人飲酒之事的回憶。
D.第二首詞中,“此身雖在堪驚”一句蘊含了詞人對包括北宋亡國的大變亂在內的經歷的感慨。
14.下列選項中與第一首詞“淡著胭脂勻注”一句所用手法不同的一項是
A.多情只有春庭月(唐?張泌《寄人》)
B.月移花影約重來(宋?李清照《浣溪沙?閨情》)
C.云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D.日邊紅杏倚云栽(清?曹雪芹《紅樓夢》)
15.這兩首詞都寫到了杏花,但寫法和寄寓的情感都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八、(桃樹)(2020北京高考真題)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寄東魯二稚子⑴
李白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⑵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注釋:[1]這首詩作于金陵。[2]龜陰:地名,與后文的“汶陽川”都在魯地。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白由江南農事春景聯想到東魯田地無人耕種,心生茫然之感。
B.李白思念一雙兒女,追憶昔日春游漫步的場景,不禁淚下如泉。
C.這首詩敘事樸實,語言明白如話,親切自然,堪稱“天然去雕飾”。
D.這首詩展現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風格與《夢游天姥吟留別》不同。
15.下列對詩句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先說“吳蠶已三眠”,后又說“別來向三年”,抒發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B.詩人先感慨“誰種龜陰田”,最后又說“因之汶陽川”,表達了歸隱田園的志向。
C.“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這兩句由金陵酒樓引發東魯家園之思,過渡巧妙。
D.“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意思是想到孩子們缺失父愛,詩人心中紛亂焦慮。
16.這首詩多處寫到桃樹。請分析桃樹在詩中的意義與作用。
九、(邊塞意象)(2022海淀一模)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出塞
隋?薛道衡
邊庭烽火驚,插羽夜征兵。
少昊①騰金氣,文昌動將星。
長驅提汗北,直指夫人城。
絕漠三秋暮,窮陰萬里生。
寒夜哀笳曲,霜天斷雁聲。
連旗下鹿塞,疊鼓向龍庭。
妖云墜虜陣,暈月繞胡營。
左賢皆頓顆②,單于已系纓。
維馬③登玄闕,鉤鰥臨北溟。
當知霍騾騎④,高第起西京⑤。
【注】①少昊:上古帝王名,主兵戈事。②頓顛:叩頭。③繼馬:拴馬。④霍驟騎:漢朝驟騎將軍霍去病。
天子讓人為他修建宅院,他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⑤西京:指長安。
燕歌行
唐?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報金伐鼓下榆關,旌篩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寒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成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O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12.下列對《出塞》詩句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以烽火陡燃、夜間征兵起筆,突出軍情緊迫,繼寫將士出征,長驅敵境。
B.“絕漠”四句寫暮秋大漠寒夜笳聲、孤雁哀鳴,烘托出戰士悲涼的思鄉之情。
C.“連旗”四句展現雙方交戰的情形,出塞將士所向披靡,敵軍已現潰敗跡象。
D.“左賢”六句寫隋軍將士勢不可擋,大破敵軍,擒獲敵首,立下了赫赫戰功。
13.這兩首邊塞詩結尾處都運用了典故。請根據詩歌內容,分析其所用典故表達的不同情感。
14.薛道衡的邊塞詩雄壯剛健,請結合《出塞》詩中的相關意象賞析這一風格。
十、(落葉)(2022門頭溝一模)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水龍吟?落葉
王沂孫①
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凄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
想重涯半沒,千峰盡出,山中路、無人到。
前度題紅②杳杳。溯宮溝、暗流空繞。啼蟄③未歇,飛鴻欲過,此時懷抱。亂影翻窗,碎聲敲砌,愁人
多少。望吾廬甚處,只應今夜,滿庭誰掃?
注釋:①王沂孫:宋末元初詞人。②題紅:指紅葉題詩事。③黃(jiang):蟬的一種。
1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與賞析,不E頤的一項是()
A.”曉霜初著青林”寫景起筆,如實地描摹清晨的寒霜籠罩昔日青蔥樹木的自然景象,用筆簡練,輪廓鮮
明。
B.“故國凄涼早”描寫了故國初秋的蕭索之景,這景象不僅指故國初秋的自然之景,也暗示了當時社會景
象。
C.“啼蟄未歇,飛鴻欲過”此處是虛寫,近寫寒蟬低唱;遠寫飛鴻哀叫,共同營造了凄清和諧的氛圍。
D.“亂影翻窗,碎聲敲砌,愁人多少!”這里“愁人”不僅指詞人自己,也包括與他一樣經歷苦難的人們。
1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含義不:蒙的一項是()
A.帚帚漸積風帚帚兮易水寒(劉向《荊軻刺秦王》)
B.紛紛猶墜紛紛墜葉飄香砌(范仲淹《御街行》)
C.渭水風生秋風吹渭水(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D.胭摩談起胭砥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13.“落木”即“落葉”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本詞與《登快閣》中“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
明”都描寫了落葉(落木),請結合詩句分析兩首作品所抒發的情感有哪些不同?
十一、(酒)(2022朝陽二模)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維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酷。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客至
李彌遜
客至旋盥櫛,出門驚兩翁。
山川十年隔,風雨一軒同。
人事等飄瓦,生涯各轉蓬。
時危命如羽,憂樂酒杯中。
客至
陸游
何處軒車客,能來桑麥村?
一奴先入市,此老自應門。
野果嘗皆澀,村酷壓尚渾。
殘年亦何恨,治世作黎元。
12.下列對詩句的理解與分析,不正卿的一項是()
A.杜詩“盤饗”句寫詩人因待客菜肴味道不佳而感到抱歉。
B.李詩“客至”句勾畫出有客臨門,詩人梳洗迎客的樣子。
C.陸詩“何處”兩句寫有尊貴的客人來訪,詩人不勝驚喜。
D.杜詩和陸詩都交代了詩人居住在鄉村,不在繁華的市集。
13.下列對詩句的賞析,不至確的一項是()
A.杜詩“花徑”兩句采用與客談話口吻,表現賓主相見的生活情景。
B.李詩“出門”句生動描繪主客初見的細節,一個“驚”字見深情。
C.陸詩“一奴”兩句,“先”“自”兩字寫出詩人待客的不知所措。
D.這三首詩都平白如話,看似信筆寫來,其實結構緊湊,章法謹嚴。
14.三首《客至》都提到酒,但酒中“滋味”各異,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十二、(竹子)(2022門頭溝二模)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李賀
其一
薛落①長竿②削玉開,
君看母筍是龍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別卻池園數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
茂陵③歸臥嘆清貧。
風吹千畝迎雨嘯,
鳥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森(tud)落:筍殼落掉。②長竿:新竹。③茂陵:地名。《史記?司馬相如傳》記載“相如既病免,
家居茂陵”。
12.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走確的一項是
A.“君看母筍是龍材”和《琵琶行》中“唯見江心秋月白”皆屬側面描寫。
B.“鳥重一枝入酒尊”句,寫鳥棲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現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兩首詩中都運用比喻,一狀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聲,生動形象,耐人尋味。
D.相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歡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13.詠物詩往往通過對物的描摹詠嘆來表達人生的志趣和追求,即托物言志。下列詩句中緣有使用這一手法
的一項是
A.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B.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
C.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題菊花》)
D.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寒菊》)
14.“竹”是詩歌常見的意象,用來寄托詩人情志。兩首詩都使用了“竹”這一意象,詩人寄托的情志有
何不同?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十三、(病柏)(2022北京高考真題)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病柏⑴
杜甫
有柏生崇岡,童童狀車蓋。
偃蹇龍虎姿,主當風云會。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豈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口。
出非不得地⑶,蟠據亦高大。
歲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
丹鳳領九雛,哀鳴翔其外。
鵡鵑志意滿卬,養子穿穴內。
客從何鄉來,佇立久吁怪。
靜求元精理卬,浩蕩難倚賴。
注釋:【1】此詩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時居成都草堂。【2】中路:中途。【3】出:生長。【4】
鵬鵑:貓頭鷹。【5】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11.下列對詩句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六句寫柏樹枝繁葉茂、高大軒昂之態,表現出詩人的贊美之情。
B.“豈知”兩句寫柏的衰敗,“歲寒”兩句寫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
C.”客從何鄉來”兩句,詩人由病柏而想到故鄉,抒發了思鄉之情。
D.這首詩在結尾兩句抒發胸臆,表達了世事無常、難以意料的感慨。
12.下列對這首詩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善用比興手法,此詩中的病柏與劉禹錫“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相同的寄托。
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詩運用轉筆形成了詩意的轉折,其色調也從明朗轉為黯淡。
C.杜甫借物抒懷,用柏樹的“蟠據亦高大”之姿隱喻了當時藩鎮的龍盤虎踞之勢。
D.此詩情感復雜而深沉,既有對現實的不滿,也有對未來的希望,可謂沉郁頓挫。
13.詠物詩注重通過意象表達主題,這首詩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別說明這些意象有何意蘊。
十四、(笈:書箱)(2023石景山一模)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送沈亞之歌并序
李賀
文人沈亞之,元和七年以書不中第,返歸于吳江。吾悲其行,無錢酒以勞,又感沈之勤請,乃歌一解
以送之。
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千里紅。
紫絲竹斷照馬小,家住錢塘東復東。
白藤交穿織書笈⑴,短策齊裁如梵夾。
雄光寶礦獻春卿⑵,煙底驀波乘一葉。
春卿拾才白日下,擲置黃金解龍馬。
攜笈歸家重入門,勞勞誰是憐君者。
吾聞壯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⑶。
請君待旦事長鞭,他日還轅及秋律。
注釋:【1】笈:書箱。【2】春卿:主管考試的官員。【3】古人三走:指管仲三次為官,三次被免。
11.下列對詩句的分析,不正做的一項是()
A.開篇四句寫沈亞之春日東歸,坐騎瘦小,表現其落第失意的形象。
B.“白藤”二句寫沈亞之當初入京時,攜帶了一書箱整整齊齊的文稿。
C.“春卿”二句寫主考官主持選才,將沈亞之進獻的黃金棄置于一旁。
D.“請君”二句表達詩人對沈亞之的鼓勵,期待他來年秋天再來應試。
1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以“怨”開篇,整首詩籠罩在才子落第的凄涼頹喪的氣氛之中。
B.本詩與《李憑箜篌引》同為七言古體詩,詩中都有豐富奇特的想象。
C.本詩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奇詭浪漫,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D.詩歌表達了送別友人時深摯而復雜的情感,語言形象,富有感染力。
13.詩中寫沈亞之入京應試和落第歸家時都用到了“笈”,試分析其意義和作用。
十五、(樹)(2024西城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新葺小園其二⑴
蘇軾
三年輒去豈無鄉,種樹穿池亦漫忙。
暫賞不須心汲汲,再來惟恐鬢蒼蒼。
應成庾信吟枯柳⑵,誰記山公⑶醉夕陽。
去后莫憂人剪伐,西鄰幸許庇甘棠⑷。
注釋:【1】本詩作于1062年,蘇軾時任鳳翔府簽判,1065年離任返京。【2】枯柳:東晉大司馬桓溫
北征時,看到之前所種的柳樹已經十圍,感嘆“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樹賦》中曾化用這一典
故。【3】山公:指山簡,西晉名士。【4】甘棠:《詩經?召南?甘棠》中有“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
伯所芨",周代召公政績顯著,曾在甘棠樹下休息,百姓因此愛護甘棠樹。
12.以下對詩歌的理解,不思硬的一項是()
A.“三年”句寫詩人自知三年后離任,此處并非自己的家鄉。
B.“種樹”句寫修葺小園的忙碌,也感慨這種忙碌可能徒勞。
C.“暫賞”句寫且珍惜當下,懷著從容的心態欣賞小園風光。
D.尾聯寫以后鄰居會幫著修剪園內的甘棠樹,因而感到欣慰。
13.詩人運用想象,描寫了自己離開之后的情景,開拓了詩歌意境。下列句中漠有年用想象手法的一項是
()
A.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城東早春》)
B.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C.問誰千里伴君行?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辛棄疾《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
D.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蔣捷《舟過吳江》)
14.“樹”是本詩的主要意象,請分析詩中的“樹”有哪些內涵。
十六、(古柏)(2024昌平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古柏行⑴
杜甫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3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宮卬。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卬世已驚,未辭翦伐卬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螃蟻,香葉終經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注釋:【1】本詩寫于夔州。夔州的孔明廟和先主劉備廟是分開的,而成都的武侯祠和先主劉備廟是君
臣合祀祠廟。【2】柯:枝條。【3】(bi)宮:祠廟。【4】文章:錯綜華美的花紋。【5】翦(jifln)
伐:砍伐。
12.以下對詩歌的理解,不氐碩的一項是()
A.“孔明廟前有老柏”二句,寫孔明廟前老柏的枝條蒼勁有力、樹根牢固。
B.“君臣已與時際會”二句,寫古柏仍被愛惜與諸葛亮和劉備君臣相濟有關。
C.“未辭”一句,寫出古柏即使不辭砍伐也無人運送,意在說明材大難為用。
D.“苦心”二句,寫出古柏會被螃蟻侵蝕,即便有香葉也不能吸引鸞鳳棲息。
13.以下對詩歌的理解與賞析,不正卿的一項是()
A.“霜皮溜雨四十圍”二句,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柏樹粗壯、高大的特點。
B.“云來氣接巫峽長”二句對仗工整,描繪出云霧迷漫并籠罩雪山的景象。
C.“憶昨路繞錦亭東”二句,宕開一筆,寫成都武侯祠的位置及其獨特性。
D.全詩運用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以老柏開篇,以喟嘆收束。
14.本詩是詩人托物自喻、托物喻人、托物諷世之作,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這三方面的內容。
十七、(甘棠)(2024朝陽期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沁園春?寄都城趙閱道【1】
張先
心膂良臣,帷幄元勛,左右萬幾。暫武林分閩【2】,東南外翰,錦衣鄉社,未滿瓜時【3】o易鎮梧
臺,宣條期歲,又西指夷橋【4】千騎移。珠灘上,喜甘棠翠蔭,依舊春暉。
須知。系國安危。料節召、還趨浴鳳池。且代工【5】施化,持鈞【6】播澤,置盂天下【7】,此外何
思。素卷書名,赤松【8】游道,飆馭云輯【9】仙可期。湖山美,有啼猿唳鶴,相望東歸。
注釋:【1】趙閱道:北宋名臣趙井。他一生在多地為官,是善治一方的清官能吏。熙寧七年(1074年),
趙撲將要離開成都赴越州任職,張先作此詞相贈。【2】武林分鬧:指趙井熙寧三年(1070年)出任武林知州。
[3]瓜時:指任職期滿。【4】夷橋:夷里橋,成都古橋名。【5】代工:人臣輔佐君王,以代行天之使命。
[6]持鈞:執政。【7】置盂天下:指使天下安定。【8】赤松:傳說中的上古仙人。【9】云輯:神仙所
乘的云車。
1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心膂良臣”三句,表明趙撲是皇帝身邊信任倚重的輔國良臣。
B.“暫武林分間”四句,寫趙井任職武林,任期未滿就轉赴他任。
C.“料節召”兩句,作者預言趙井會被皇帝派使臣持節召回朝中。
D.“素卷書名”三句,寫趙井勤政不忘苦讀,期望能與仙人齊名。
12.下列對本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暫”“易”“又”連用,寫出了趙撲輾轉于各地,辛勞為官的情形。
B.下片“且”字總領的四句,勸慰趙撲不要憂思重重,暫且屈才做地方官。
C.“湖山美”三句,表達了作者期待趙撲歸來,二人同游湖山,共賞美景。
D.本詞以敘議為主,表達了對趙撲的贊美,也由此傳達出作者的政治理想。
13.詞中寫到了“甘棠”。參考下面所給詞條信息,結合全詞,分析“甘棠”在本詞中的意義與作用。
甘棠:①薔薇科落葉喬木,樹形高大優美。
②指《甘棠》(《詩?召南》)。《史記?燕召公世家》載:“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
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
歌詠之,作《甘棠》之詩。”
十八、(柳樹)(2024東城二模)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新柳薛能
輕輕須⑴重不須輕,眾木難成獨早成。
柔性定勝剛性立,一枝還引萬枝生。
天鐘和氣元無力,時遇風光別有情。
誰道少逢知己用?將軍⑵因此建雄名。
詠柳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⑶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⑷。
注釋:【1】須:是,自。【2】將軍:指西漢周亞夫,曾屯兵名叫細柳的地方。【3】解:能。[4]
清霜:指秋天。
12.以下對詩歌的理解,不亞確的一項是(3分)
A.薛詩首句中“輕輕”言新柳身姿輕柔,但句尾的“輕”有輕浮之意。
B.薛詩“柔性”句寫柳樹比“剛性”的“眾木”更易適應環境而生存。
C.薛詩“天鐘”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造革表面處理劑項目發展計劃
- 醫護人員崗位責任醫療安全的重要基石
- 竹材運輸智能調度系統開發-全面剖析
- 小學語文復習計劃的家校合作方案
- 隱私預算與數據共享平臺設計-全面剖析
- 2025年鼠抗病毒抗原單克隆抗體項目發展計劃
- 以創新驅動未來幼兒園的發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 2025年粉末橡膠聚硫橡膠項目建議書
- 中小學教師師徒結對成長計劃
- 財務決策支持系統-全面剖析
- ISO17025經典培訓教材
- 磚砌隔油池施工方案
- 2022山東省中魯遠洋漁業股份限公司招聘23人上岸筆試歷年難、易錯點考題附帶參考答案與詳解
- 有子女離婚協議書手寫模板(2篇)
- GA/T 1999.2-2022道路交通事故車輛速度鑒定方法第2部分:基于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
- 地基釬探記錄表
- 中班科學《筷子提米》
- 關于熊貓的資料
- 北京大學研修班通訊錄
- 小學勞動教育教研活動記錄(共7次)
- 長輸管道監理培訓測試題(含答案)山東港通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