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課件 2地貌成因1學習資料_第1頁
自然地理課件 2地貌成因1學習資料_第2頁
自然地理課件 2地貌成因1學習資料_第3頁
自然地理課件 2地貌成因1學習資料_第4頁
自然地理課件 2地貌成因1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地理(自然)

中國的地貌

第二章地貌第一節、地貌的基本特征一、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二、山脈眾多,起伏顯著三、地貌類型復雜多樣

喀喇昆侖深處二、地貌的形成因素驅動力:內營力(地球內部)外營力(太陽能)影響因素:地質構造氣候因素地表物質組成人類活動遷西/阜平/五臺/呂梁/晉寧加里東/海西/印支/燕山

/喜山1.地質構造(1)燕山運動奠定了現代地貌格局燕山運動:中生代晚期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期間的一次強烈的構造運動。燕山運動影響廣泛,幾乎遍及全國。目前我國地質構造輪廓和地貌基礎基本上是燕山運動以來形成的。中生代后期,我國基本上是山脈縱橫,盆地羅列,火山活動此起彼伏。只有西藏、喜瑪拉雅山、臺灣地區仍舊為古海洋。6千萬年BP山川交錯,盆地相間,東西分異(2)新生代兩次重要的構造運動

新生代宏觀環境:我國處在亞歐板塊中,受到兩大板塊的夾峙:印度板塊、太平洋板塊。新華夏式運動:從侏羅紀(約1.8億年BP)開始,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俯沖,形成拱形隆起和大規模坳陷。即兩個隆起帶和兩個沉降帶。喜馬拉雅運動:第三紀始新世(約6000萬年BP)以來,印度板塊向北俯沖,致使青藏高原隆起,喜馬拉雅山脈形成。新華夏式運動:侏羅紀開始,太平洋板塊向亞歐板塊碰撞俯沖,形成拱形隆起和大規模坳陷;并伴有頻繁的火山噴發和巖漿侵入。第一沉降帶:鄂爾多斯-四川盆地第一隆起帶:大興安嶺-太行山-武陵山第二沉降帶:松遼平原-華北平原-江漢平原第二隆起帶:長白山-武夷山早期:古地中海地槽封閉,印亞大陸連接,同時中國大陸東部邊緣,發生張裂,海盆下沉,進入島嶼和邊緣海發展階段。后期:強烈差異性升降運動、青藏高原形成。喜馬拉雅運動歷史悠久的剛性地塊,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力,使得構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地殼物質積聚加厚并大幅度抬升,形成青藏高原。古地塊形成拗陷盆地。新生代地質構造運動105°E為界,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大涼山一線和以昆龍、秦嶺、大別山、北麓一線,東西南北兩側新生代斷裂有顯著差異。東北:北北東走向張性和張性走滑斷裂新華夏系構造東南:北東向張性和張性走滑斷裂華夏構造西北:北西和北西西向走滑和逆沖走滑斷裂西南:北西向或近東西向大型走滑斷裂青藏高原東南:北北西和近南北斷裂火山熔巖冷卻形成的繩狀熔巖壟崗火山口中國火山分布我國的火山群:除了昆侖山中西段四處外,主要分布在東部北東向與東西向構造帶交匯處。主要有:陰山山脈東段南北兩側火山群、長白山火山群、橫斷山脈西南緣騰沖附近、臺灣、海南島北部、雷州半島、南京附近的長江南北兩岸。分布很多火山丘及其玄武巖熔巖臺地。東部活動帶的火山有:五大連池火山群、長白山火山群、山西大同火山群、廣東雷瓊及安徽、江蘇、臺灣大屯火山群等地區的火山;西部活動帶的火山包括云南騰沖火山群、昆侖等地區的火山。長白山白頭山天池——火口湖繩狀熔巖峨眉山——陸相裂隙式/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巖流,以玄武巖為主,局部地區有粗面巖、安山巖、流紋巖及松脂巖等。玄武巖柱狀節理山東昌樂云南騰沖熔巖堰塞湖——長白山鏡泊湖東北五大連池德干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熔巖臺地高原。海拔平均為500-600米,地質主要是白堊紀的玄武巖。印尼巴里島巴都爾火山斷層與斷面三角斷裂活動形成的陡峭石崖滇池褶皺山地褶皺一翼形成的單面山單面山褶皺山褶皺谷地2.氣候因素氣候:氣溫和降水。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等四種作用。(1)濕潤季風氣候地貌(2)溫暖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地貌(3)干旱-半干旱內陸氣候地貌(4)高山高緯寒凍地貌(1)濕潤季風氣候地貌

區域:秦淮以南,高溫多雨(>800mm)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流水的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和化學風化作用為主。地貌類型: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海岸地貌。

景觀:

a河網密布,侵蝕切割,丘陵和低山廣布

b紅色風化殼分布

c喀斯特地貌發育河流地貌流水地貌海蝕柱和海蝕崖海岸地貌(2)溫暖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地貌

秦淮以北的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400-800mm)

流水地貌、凍土地貌、冰緣地貌

華北地區:降水分布季節分配不均且雨強大。地表侵蝕強烈、河流泥沙搬運堆積嚴重東北地區:降水較多,流水地貌發育、凍土廣布、凍土地貌和冰緣地貌分布黃河泥沙(3)干旱-半干旱內陸氣候地貌

西北內陸地區、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400mm)。

降水少,蒸發量大,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大,以風力為主的物理風化剝蝕作用為主。

風蝕地貌、風積地貌。例如:戈壁、沙丘、雅丹地貌石窩形成:干旱區晝夜溫差較大,巖石表面在物理和化學風化的頻繁作用下片狀剝落,形成淺小的凹坑。以后,風沙沿此凹坑向里鉆磨,被帶到凹坑內的沙粒受風力作用在凹坑內旋轉磨蝕,形成口小坑大的石窩。克拉瑪依吐孜溝風蝕壁龕風蝕蘑菇近地面風沙流含沙量較大,對巖石下部侵蝕較強而形成。一種流線型的風蝕山丘。發育在極端干旱植被稀少的荒漠中,且每年大部分時間由強勁的單向風吹蝕。克拉瑪依——雅丹地貌雅丹地貌:干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中國的雅丹地貌:面積約2萬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羅布泊周圍。風蝕殘丘巖性強弱相間的水平巖層區,經風力長期吹蝕,塑造成一些頂平壁陡的殘丘,遠遠望去,好似廢毀的千年城堡,謂之風蝕城堡。“魔鬼城”傳奇20世紀20年代,一支俄國探險隊進入我國新疆考察,在一天臨近黃昏的時候,他們走到了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烏禾鎮附近時,在荒野中突然發現了一座雄偉的古城:高大的城墻,巍峨的寶塔,整齊的街道和街道兩旁一排排鱗次櫛比的房舍??這一切使探險隊員們大吃一驚。因為在地圖上和史書中,這個地方并沒有這個城市。原來,他們發現的“城市”就是令人神往的“魔鬼城”。其實它并不是城,那不過是一種形象的比喻。遠遠看去,它就像一座古城堡,“城墻”上有起伏不平的“雉堞”,有的像亭臺樓榭,飛檐斗拱,有的像紀念塔、金字塔。巖石之間,蜿蜒盤織,坎坷不平的通道,如迂回曲折的街巷。整個古堡處處是石蘑菇、石筍、石獸、石亭、石堡、石塔,千嫵百媚,嶙峋古怪,猶如“鬼影”。每當月明風清的夜晚,萬籟俱寂,淡淡的月光籠罩在古城的上空,城中各種高大的“建筑物”投下了黑黝黝的身影。街巷之間沒有行人,沒有雞犬車馬聲,一切都顯得那么肅穆而神秘。而當刮大風的時候,氣流在“城”中左旋右轉,發出“嗚——嗚”的怪叫聲,就像神話中魔鬼的狂嗥,令人心驚肉跳。特別是在落日天黑或狂風暴雨來臨時,烏云飛集“城頭”,群崗昏暗,“街衢”迷離,那各種奇形怪狀的山丘、“城堡”,猶似怪影憧憧,躍躍欲起,令人毛骨悚然。(4)高山高緯寒凍地貌

青藏高原高寒干燥區、天山、祁梁山、大興安嶺等高山和高緯地區。氣溫低,降水少。風化剝蝕作用、凍融作用、冰川侵蝕作用

風蝕地貌、風積地貌、凍土地貌、冰緣和冰川地貌。梅里雪山南迦巴瓦貢嘎山博格達峰托木爾峰喬戈里峰干城章嘉峰珠穆朗瑪峰希夏邦瑪峰四姑娘山冰川地貌珠穆朗瑪峰8848.13m(雪蓋高)8844.43m(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巖面高)珠穆朗瑪峰北坡在中國青藏高原境內南坡在尼泊爾境內頂峰位于中國境內。角峰和刃脊新疆鹿角灣U形谷山谷冰川天山瑪納斯冰川谷冰磧物冰川谷漂礫冰磧物冰磧物冰蝕湖秦嶺太白山冰川消退后,冰斗內往往積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