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民族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一一晚清時期
一、選擇題
1.(2024浙江湖州、衢州、麗水二模)清末有大臣上奏折寫道:“近數年來,各國盼我維新,勸
我變法,每疑我拘牽舊習,譏我首鼠兩端,群懷不信之心,未改輕侮之意。……科舉夙為外人詬
病,學堂最為新政大端……而中國士子之留學外洋者,亦知進身之路,歸重學堂一途,益將勵
志潛修,不為邪說浮言所惑,顯收有用之才俊,隱戢不虞之詭謀。”該奏折意在()
A.表達支持康有為變法的立場
B.奏請清政府變革選官制度
C.揭示列強輕侮清政府的原因
D.闡述堅持科舉制度的想法
2.(2024山西臨汾二模)洋務運動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后被稱為“同治中興”,寄托了清王
朝的希望,并明顯地帶有歸復舊物的幻想;為稍明新舊區分,又稱“同光新政”;為表示其回
應西方逼迫的一面,又稱“自強新政”。時人對洋務運動的認識()
A.與客觀事實完全背離
B.因現實需要不斷變化
C.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
D.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
3.(2024湖南懷化二模)有學者談到近代中國的買辦時,說:“他們特別關注于夷務,更重要
的是關注于財富……他們(的投資)首先進入輪運、采礦、紡織,最后是機器制造等近代行
業……”這表明買辦()
A.壟斷中國民族資本主義
B.出賣近代中國經濟利益
C.達成與外商商戰的共識
D.推動生產方式質的變化
4.(2024廣東茂名二模)上海輪船招商局采取了下圖管理形式,這反映了該企業()
《企業收益卜
A.兼具近代性與傳統性
B.受外來資本控制
C.避免了官商利益沖突
D.有較強的獨立性
5.(2024全國甲卷,29)20世紀初,圍繞是否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統治等問題,改良派與革命
派展開激烈論戰。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后,改良派稱“旬月之間,薄海內外,歡呼慶祝之聲動
天地”,梁啟超認為“從此政治革命問題,可告一段落”。這可用于說明當時()
A.新政暫時緩和國內政治矛盾
B.新政的政治目標已經實現
C.改良派阻止了革命發展進程
D.革命派獲得民眾廣泛支持
6.20世紀初,梁啟超著《新民說》,認為“新民為今日中國第一急務”“以若是之民,得若是
之政府官吏,行若是之政”“故民智、民力、民德不進者,雖有英仁之君相,行一時之善政,
移時而掃地以盡矣”。這反映出當時梁啟超()
A.迎合國民革命的訴求
B.維護民主憲政的成果
C.強調思想啟蒙的作用
D.揭露清末新政的虛偽
7.(2024浙江杭州二模)某條約首次明文規定:“合眾國民人在五港口貿易,或久居,或暫住,
均準其租賃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樓,并設立醫館、禮拜堂及殯葬之處。”該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北京條約》
D.《望廈條約》
8.(2024江蘇蘇錫常鎮四市一模)下表為1875年部分通商口岸子口稅單(注:子口稅是進口洋
貨運銷中國內地及自內地運送土貨至通商口岸出口時所繳納的一種稅款,以取代貨物經過各
內地關卡的各種稅費)發放數。由此可知()
開放發行稅貨物價格
口岸單數(海關兩)
漢口92191954822
鎮江130363305037
上海7555940099
福州2347311736
廈門1309378799
A.交通變遷影響城市發展
B.內河航運居于壟斷地位
C.列強經濟侵略深入內地
D.政局動蕩阻礙經濟發展
9.(2024浙江臺州二模)清廷在1865年初把300部由總理衙門大臣作序的《萬國公法》分發
給各省督撫,并指出該書“頗有制伏領事官之法”,有助于“借彼國事例以破其說”,供各省
督撫在處理外交問題時參考。這一舉動()
A.有效應對了當時嚴重的邊疆危機
B.意味著“華夷秩序”的徹底崩潰
C.標志著國際法被正式介紹到中國
D.表明了國際法在外交中的重要性
10.(2024福建漳州一模)中法戰爭后,張之洞上書朝廷說:自強之本,以權操在我為先,以取
用不窮為貴……茲雖款局已定,而痛定思痛,宜作臥薪嘗膽之思,及今不圖、更將何待?由此可
見張之洞主張()
A.掌握權力,振興朝廷
B.重整旗鼓,反抗侵略
C.閉關自守,抵抗侵略
D.學習西方,以圖自強
11.(2024山東日照高三期末)下表為晚清財政收入中厘金(厘金主要面向工商業群體征收)
變化情況。
數額在財政收入中所
年份
(萬兩)占比重閭
1891
371141.08
年
1903
534050.90
年
據此可知,當時中國()
A.近代經濟轉型進程艱難
B.政府陷入嚴重財政危機
C.經濟結構發生根本轉變
D.對外經濟依附程度提高
12.(2024江西九江二模)20世紀初,《大公報》的報人們運用白話文大聲疾呼,中國“積萎
不振,日漸衰弱者,此何故哉?曰:國民無公德故”,“一家人沒愛德,就不成一個家;一國人沒
愛德,就不成一個國”。這說明此時部分報人已經意識到()
A.民主科學思想的進步性
B.民眾精神覺悟的重要性
C.推廣白話文章的必要性
D.家國一體觀念的普遍性
二、非選擇題
13.(2024天津和平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西學書籍規模化與市場化流通,意味著19世紀80年代的天津出現了一個比較穩定
的西書閱讀人群。對天津的洋務人士而言,西學與時務書籍為其常備之書。一個對算學和西
學充滿興趣的小型知識群體多為功名在身的士人。民間書肆的西書發售與西書閱讀市場相互
作用,表明西學在天津士大夫階層和民間社會廣為擴散與滲透。當時天津的西書流通與閱讀
不僅象征著當地士人讀書風氣的變動,也可視為晚清沿海都市知識變遷的一個縮影。
——摘編自田濤《洋務時期天津的西書流通》
材料二維新前后,西學書籍廣為發行的背景下,不少士人能夠博覽群書,結合中西學術源流
和思想譜系,進行“跨文化對話”。各種西書通過親友之間的贈閱和郵遞,在地方社會形成新
的閱讀圈層,促進“閱讀共同體”的空間成長。新學吸引開明官紳的閱讀目光,突破帝制時代
原有的封閉閱讀系統。在新舊沖突加劇的過渡社會,士人通過對西書的集體選擇和整體闡釋,
形成了更為龐大的“閱讀共同體”,進一步推動了社會變革的步伐。
——摘編自蔣建國《晚清士人的西書閱讀與
意義之網一一以日記史料為中心》
(1)根據材料一,概括洋務時期天津西書閱讀的特點。(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維新前后士人西書閱讀出現變化的原因并予以評價。
(10分)
14.(2024山東齊魯名校聯盟4月聯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清末統治階級挽救危機的努力。
20世紀初中國社會大事記(部分)
年份內容
清政府設立督辦政務處,逐步推出各項“新政”。同年,清政府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
1901
為大學堂,各府、州、縣學改為中小學堂。清政府下諭全國各省“裁汰舊軍,編練常
年
備軍”。編練新軍的工作在全國展開
1902
清政府飭令各省,選派留學生
年
1903
清政府設立商部,成為僅次于外務部的第二大部
年
1905
清廷廢除科舉制,大辦新式學堂。清廷派載澤、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
年
1906
清廷正式宣布“預備仿行憲政”
年
1908清廷頒布《欽定憲法大綱》,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性文件,其條款共計23條,
年由“君上大權"和‘'臣民權利義務”兩部分構成
續表
年份內容
1911清政府宣布廢除軍機處,實行責任內閣制,組建第一屆責任內閣。在13名內閣成員
年中,滿族9人,其中皇族占5人,漢族官僚僅4人,被譏為“皇族內閣”
材料二清末最后十年所遭遇的轉型困境致使其改制帶有自毀的意味,最終不得不讓位于被
認為更迅捷有效的革命,其客觀效果和主觀動機背道而馳。
——上述材料均摘編自羅志田《革命的
形成:清季十年的轉折》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材料二的觀點。
中華民族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一一晚清時期
一、選擇題
1.(2024浙江湖州、衢州、麗水二模)清末有大臣上奏折寫道:“近數年來,各國盼我維新,勸
我變法,每疑我拘牽舊習,譏我首鼠兩端,群懷不信之心,未改輕侮之意。……科舉夙為外人詬
病,學堂最為新政大端……而中國士子之留學外洋者,亦知進身之路,歸重學堂一途,益將勵
志潛修,不為邪說浮言所惑,顯收有用之才俊,隱戢不虞之詭謀。”該奏折意在()
A.表達支持康有為變法的立場
B.奏請清政府變革選官制度
C.揭示列強輕侮清政府的原因
D.闡述堅持科舉制度的想法
H]B
2.(2024山西臨汾二模)洋務運動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后被稱為“同治中興”,寄托了清王
朝的希望,并明顯地帶有歸復舊物的幻想;為稍明新舊區分,又稱“同光新政”;為表示其回
應西方逼迫的一面,又稱“自強新政”。時人對洋務運動的認識()
A.與客觀事實完全背離
B.因現實需要不斷變化
C.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
D.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
H]c
3.(2024湖南懷化二模)有學者談到近代中國的買辦時,說:“他們特別關注于夷務,更重要
的是關注于財富……他們(的投資)首先進入輪運、采礦、紡織,最后是機器制造等近代行
業……”這表明買辦()
A.壟斷中國民族資本主義
B.出賣近代中國經濟利益
C.達成與外商商戰的共識
D.推動生產方式質的變化
4.(2024廣東茂名二模)上海輪船招商局采取了下圖管理形式,這反映了該企業()
《企業收益卜
A.兼具近代性與傳統性
B.受外來資本控制
C.避免了官商利益沖突
D.有較強的獨立性
ggA
5.(2024全國甲卷,29)20世紀初,圍繞是否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統治等問題,改良派與革命
派展開激烈論戰。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后,改良派稱“旬月之間,薄海內外,歡呼慶祝之聲動
天地”,梁啟超認為“從此政治革命問題,可告一段落”。這可用于說明當時()
A.新政暫時緩和國內政治矛盾
B.新政的政治目標已經實現
C.改良派阻止了革命發展進程
D.革命派獲得民眾廣泛支持
B1]A
6.20世紀初,梁啟超著《新民說》,認為“新民為今日中國第一急務”“以若是之民,得若是
之政府官吏,行若是之政”“故民智、民力、民德不進者,雖有英仁之君相,行一時之善政,
移時而掃地以盡矣”。這反映出當時梁啟超()
A.迎合國民革命的訴求
B.維護民主憲政的成果
C.強調思想啟蒙的作用
D.揭露清末新政的虛偽
7.(2024浙江杭州二模)某條約首次明文規定:“合眾國民人在五港口貿易,或久居,或暫住,
均準其租賃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樓,并設立醫館、禮拜堂及殯葬之處。”該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北京條約》
D.《望廈條約》
8.(2024江蘇蘇錫常鎮四市一模)下表為1875年部分通商口岸子口稅單(注:子口稅是進口洋
貨運銷中國內地及自內地運送土貨至通商口岸出口時所繳納的一種稅款,以取代貨物經過各
內地關卡的各種稅費)發放數。由此可知()
開放發行稅貨物價格
口岸單數(海關兩)
漢口92191954822
鎮江130363305037
上海7555940099
福州2347311736
廈門1309378799
A.交通變遷影響城市發展
B.內河航運居于壟斷地位
C.列強經濟侵略深入內地
D.政局動蕩阻礙經濟發展
H]c
9.(2024浙江臺州二模)清廷在1865年初把300部由總理衙門大臣作序的《萬國公法》分發
給各省督撫,并指出該書“頗有制伏領事官之法”,有助于“借彼國事例以破其說”,供各省
督撫在處理外交問題時參考。這一舉動()
A.有效應對了當時嚴重的邊疆危機
B.意味著“華夷秩序”的徹底崩潰
C.標志著國際法被正式介紹到中國
D.表明了國際法在外交中的重要性
SID
10.(2024福建漳州一模)中法戰爭后,張之洞上書朝廷說:自強之本,以權操在我為先,以取
用不窮為貴……茲雖款局已定,而痛定思痛,宜作臥薪嘗膽之思,及今不圖、更將何待?由此可
見張之洞主張()
A.掌握權力,振興朝廷
B.重整旗鼓,反抗侵略
C.閉關自守,抵抗侵略
D.學習西方,以圖自強
H]D
11.(2024山東日照高三期末)下表為晚清財政收入中厘金(厘金主要面向工商業群體征收)
變化情況。
數額在財政收入中所
年份
(萬兩)占比重閭
1891
371141.08
年
1903
534050.90
年
據此可知,當時中國()
A.近代經濟轉型進程艱難
B.政府陷入嚴重財政危機
C.經濟結構發生根本轉變
D.對外經濟依附程度提高
ggA
12.(2024江西九江二模)20世紀初,《大公報》的報人們運用白話文大聲疾呼,中國“積萎
不振,日漸衰弱者,此何故哉?曰:國民無公德故”,“一家人沒愛德,就不成一個家;一國人沒
愛德,就不成一個國”。這說明此時部分報人已經意識到()
A.民主科學思想的進步性
B.民眾精神覺悟的重要性
C.推廣白話文章的必要性
D.家國一體觀念的普遍性
答案B
二、非選擇題
13.(2024天津和平一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西學書籍規模化與市場化流通,意味著19世紀80年代的天津出現了一個比較穩定
的西書閱讀人群。對天津的洋務人士而言,西學與時務書籍為其常備之書。一個對算學和西
學充滿興趣的小型知識群體多為功名在身的士人。民間書肆的西書發售與西書閱讀市場相互
作用,表明西學在天津士大夫階層和民間社會廣為擴散與滲透。當時天津的西書流通與閱讀
不僅象征著當地士人讀書風氣的變動,也可視為晚清沿海都市知識變遷的一個縮影。
一—摘編自田濤《洋務時期天津的西書流通》
材料二維新前后,西學書籍廣為發行的背景下,不少士人能夠博覽群書,結合中西學術源流
和思想譜系,進行“跨文化對話”。各種西書通過親友之間的贈閱和郵遞,在地方社會形成新
的閱讀圈層,促進“閱讀共同體”的空間成長。新學吸引開明官紳的閱讀目光,突破帝制時代
原有的封閉閱讀系統。在新舊沖突加劇的過渡社會,士人通過對西書的集體選擇和整體闡釋,
形成了更為龐大的“閱讀共同體”,進一步推動了社會變革的步伐。
——摘編自蔣建國《晚清士人的西書閱讀與
意義之網一一以日記史料為中心》
(1)根據材料一,概括洋務時期天津西書閱讀的特點。(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維新前后士人西書閱讀出現變化的原因并予以評價。
(10分)
參考答案|⑴閱讀主體:由洋務人士、士大夫群體向民間擴散,呈現多元化。
閱讀內容:以涉及算學等科學技術的西方時務書籍為主。
閱讀背景:西學書籍的市場化和適應洋務運動的需要。
閱讀的影響:推動讀書風氣的變化和都市知識變遷。(任答三點即可)
(2)原因: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日益加劇;甲午中日戰爭
后近代中國民族工業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有所壯大;西學東漸逐漸深入制度層面,資
產階級維新派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推動作用。
評價:為近代救亡圖存提供力量;提升資產階級的社會影響力;推動維新思想傳播,為維
新變法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礎,并未找到真正的救國道路,對整體社會的影響有限。
14.(2024山東齊魯名校聯盟4月聯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清末統治階級挽救危機的努力。
20世紀初中國社會大事記(部分)
年份內容
清政府設立督辦政務處,逐步推出各項“新政”。同年,清政府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
1901
為大學堂,各府、州、縣學改為中小學堂。清政府下諭全國各省“裁汰舊軍,編練常
年
備軍”。編練新軍的工作在全國展開
1902
清政府飭令各省,選派留學生
年
1903
清政府設立商部,成為僅次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餐飲常識培訓體系構建
- 口腔護理刷牙順序規范
- 解除合伙協議協議書
- 足球發展框架協議書
- 食堂共管賬戶協議書
- 魯南地質工程協議書
- 露天采礦承包協議書
- 購銷合同變更協議書
- 防汛物質供貨協議書
- 重慶股權轉讓協議書
- WS∕T 391-2024 CT檢查操作規程
-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 低壓電涌保護器(SPD) 第12部分:低壓電源系統的電涌保護器選擇和使用導則
- 《巴以沖突》課件
- (高清版)WST 442-2024 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
- ISO-1183密度不確定度報告
- 2023-2024學年上海市一年級下冊期末數學調研試卷(含答案)
- 外科護理疑難病例個案
- 語文園地八 日積月累《大林寺桃花》(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如何搞好基層武裝工作
- 鐵路政治思想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