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新資料(春江花月夜)_第1頁
語文人教新資料(春江花月夜)_第2頁
語文人教新資料(春江花月夜)_第3頁
語文人教新資料(春江花月夜)_第4頁
語文人教新資料(春江花月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人教新資料(春江花月夜)資料1唐·張若虛萬州國本中學周化娟這一輪明月,展示了春江月夜如畫的美景;

這一輪明月,引出了詩人對宇宙人生的無限感慨;

這一輪明月,講述了思婦游子的幾多愁情。

這一輪明月,成就了張若虛的千秋詩名。

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張若虛的詩——《春江花月夜》

孤篇壓全唐盛唐第一詩

春風第一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聞一多:

“詩中有的是強烈的宇宙意識,被宇宙意識升華過的純潔的愛情,又由愛情輻射出來的同情心,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古今評說【作者介紹】

張若虛(約660-約720),揚州人,唐代詩人。曾以“文詞俊秀”而名顯長安,與賀知章、包融、張旭并稱“吳中四士”。僅《全唐詩》錄存《代答閨夢還》、《春江花月夜》兩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為世人所傾倒,詩人因此名垂后世。滟滟皆似霰纖塵扁舟搗衣砧碣石yànxiànxiānpiāndǎozhēnjié芳甸(diàn)西斜(xiá)

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文章標題點出幾種意象?春江花月夜思考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開,構成一幅天地一體、色彩絢麗的完整圖畫。

這些意象中重點強調哪一個意象?請欣賞全詩,并思考課文寫了它的哪幾種狀態?思考解題春江花月夜4次全詩的總背景、大的時間范疇12次“江水”象征時光流逝2次“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中!”15次全詩核心2次具體背景,皓月反襯找出明寫“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漸西落”、“月沉江海”的詩句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漸西落:月沉江海: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本詩以“月”為中心、以月升月落的時間順序為線索展開

月出—月懸—月斜—月落初月—高月—斜月—落月

以“月出——月懸——月斜——月落”為外在線索,呈現出月下靜謐、朦朧、純凈、澄澈的優美詩境。既寫月的美景,更寫月光引起的思鄉之情。全詩線索:感知全詩,劃分層次(1——8句)(9—16)(17——36)第一部分:景物美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1、開頭八句寫了什么意象?請找出來,并給這幅圖畫命名。春江花月圖——畫面美依題目摹寫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深遠景色。2、請充分發揮想象力,用自己的話描述這幅圖畫。本段景物描寫有何特點?

畫面清麗,色澤柔和——良辰美景(1)緊扣題目寫作,開篇就對春、江、花、月、夜進行描繪。(2)景物極多,但以月光統攝各種景物,由大到小,由遠到近,層次分明地一一展開。(3)意境——幽美恬靜

三、請找出承接上文與啟發下文的文字。第二部分:哲理美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一、面對良辰美景,引發了作者怎么樣的遐想?

從描寫景色轉向觀照人生,人生短暫、宇宙無窮的惆悵——哲理美二、名句賞析哀而不傷四、面對明月,詩人產生了什么思考?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李白《把酒問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蘇軾《赤壁賦》)千年的嘆問宇宙無窮、人生短暫那么,詩人是不是太悲觀消極?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就個體而言,何其短暫;就整個人類而言,則又是代代相傳,無窮無盡,與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間!詩人跳出了個人生命意義的小圈子,用博大的情懷來關注人類,表現了他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哀而不傷”

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詩句始終圍繞月,感性動人。第三部分:情感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青楓浦:一名雙楓浦。這里泛指離別地點。勝:能承擔,能承受。扁舟子:飄泊江湖的游子。(1)此四句總寫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游子兩地思念。(2)思婦懷遠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1、賞析“徘徊”一詞的表達作用(1)擬人手法,化靜為動,寫出月游移不定的動態寫出月游移不定的動態(2)賦予月亮人的靈性,它似乎也為思婦而傷心、對她憐憫,不忍離去。(3)與后文的“卷不去”、“拂還來”相呼應,寫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種做法卻惹得思婦更為思念。2、“魚龍”、“鴻雁”兩詞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作簡要分析。

魚龍、鴻雁本來是月光下的景物,此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魚龍、鴻雁是古代用于互傳音訊的載體,此處暗含有魚雁不能傳音訊之意。可見二人音訊斷絕,相思無著落。思婦懷遠,相思無著落(3)游子思歸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本段文字如何表達游子思歸的感情?(1)在夢中也想歸家,心理描寫。(2)對春光漸逝的惋惜中,表達其想要歸家的心情。(3)以“無限路”表達其有家卻難歸的無奈。(4)“落月”、“海霧”等襯托其無限的思念。春江花月圖月下沉思圖思婦懷遠圖游子思歸圖回顧全詩結構情感內容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人細致地描繪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靜謐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發出對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對明月今宵、游子思婦卻天各一方的惋惜。詩中盡管不無人生苦短的傷感,然而讀來輕曼如煙,悠悠惆悵中還交織著對生命的依戀,對青春的珍惜,對“人生代代無窮已”、得以與明月長久共存相伴的一絲欣慰;盡管也有夫婦別離的哀愁,但是寫來柔婉似水,綿綿相思中飽和著“借明月寄相思”的脈脈溫情,含蘊著對重逢的美好企盼。

小結(一)以月亮從升起到墜落的過程作為外在線索(月生——月照——月斜——月落)。隨著月光的腳步依次描繪了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楓、閨樓、鏡臺、江樹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統攝各種景物;有意突出它們在月光沐浴下所顯示出的清麗、空明、澄澈、寧靜。(二)開頭對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寫,引發了第二部分對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進一步對人生離情作抒寫,詩情、畫意、哲理三者有機統一在月亮這一意象中。(三)融情于景。(開頭部分良辰美景使人渴望團圓,后面寫“月徘徊”、“魚龍”、“鴻雁”既是情也是景;“落月”、“流水”等都是游子思念的載體)(四)感情基調:哀而不傷(“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藝術特色一、詩中多處用了比喻“月照花林皆似霰”(明喻)生動地再現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綺麗景象,并與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構成有機的聯系。“空里流霜不覺飛”(暗喻),是抬頭仰望所見。由花林似霰,進而聯想到月光如霜。雖則如霜,卻只覺得它像水似的“流”,而不覺得它像霜那樣“飛”,寫出了月光的柔和細膩。二、暗示手法抒寫相思之情“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遠去,“月徘徊”暗示思婦徘徊樓臺、望月思人;月照“妝鏡臺”暗示思婦對鏡傷懷;月光“卷不去”、“拂還來”暗示相思之情纏綿悱惻、難以排遣;“夢落花”暗示春將盡;“落月復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歸等等,都使人與物、情與景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三、運用擬人手法“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兩句中的“待”、“送”兩字,運用了擬人化手法。把月亮寫得很有感情,為了見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長明不衰。詩人由仰望月輪,又低頭見長江“送”走的一江春水。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這滔滔流水“送”走的嗎? “可憐樓上月徘徊”,“徘徊”將明月擬人化,既寫出明月光影明滅的自然屬性,又將明月人性化,它好像憐憫思婦的孤獨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婦身旁,久久徘徊,不忍離去。 人多情而物無情,運用擬人手法,將人的感情移植到物身上,使物也飽含深情。四、虛實相生、情景交融

這首詩從月生寫到月落,把現實的情景和詩中人物的夢境結合在一起,寫得迷離恍惚,氣氛朦朧。詩的感情隨著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漸展開、變化,忽此忽彼,亦虛亦實,跳動著,斷續著。有時讓人覺得難以把握,但又覺得有深邃的東西在里邊,值得深入發掘。這就是人生的短暫,離別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麗。合作探討:從意象語言的角度分析詩歌中作者透露出的思想情感及哲理思考。這首詩中

、三個意象蘊涵的情感。

明月江水落花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是。李白《把酒問月》時間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空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思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鈴霖》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趙嘏《江樓舊感》愛情明月明月:

人生短暫——歷史長河(時間)人類渺小——浩渺宇宙(空間)人生的愁緒與愛情1、思鄉懷親之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2、清幽雅致之境:“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3、凄清孤苦之情:“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4、時空永恒之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月亮情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