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篇一」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的結構層次1.綠開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長發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2.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進而形成植物體。植物體和動物體結構層次比較:植物:細胞——組織——器官——個體動物: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動物體和植物體結構層次相比,植物體沒有系統這一結構層次。我們平時常見的生物,都是由許多細胞構成的。其實,生物圈中還有不少肉眼很難看見的生物,它們的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稱為單細胞生物。大多數單細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濕潤的環境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體上。常見的單細胞生物有大腸桿菌、酵母菌、草履蟲、變形蟲、衣藻等。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篇二」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由小到大)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相同)和變異(不同)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統。3.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捕食、競爭、合作、寄生。生物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知識點反射的概念:動物(包括人)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產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反。射弧的概念:參與反射的神經結構,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書P81)例如:膝跳反射的過程:扣擊部位:膝蓋下位的韌帶現象:小腿突然跳起。感受器:股四頭肌及肌腱內的感覺神經末梢,神經中樞:位于脊髓灰質中效應器:(下肢的)股四頭肌及其內的運動神經末梢3)反射的類型簡單的反射(非條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會消失,反射中樞在脊髓)復雜的反射(后天經學習獲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樞在大腦)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篇三」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二、調查的一般方法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三、生物的分類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6、生態系統的組成: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11、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1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課本26頁。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一、顯微鏡的結構鏡座:穩定鏡身;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鏡臂:握鏡的部位;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二、顯微鏡的使用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1、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P42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壁:支持、保護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細胞液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即:動物細胞的結構)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四、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五、細胞中的物質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六、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七、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產生氧。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八、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九、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1、多莉羊的例子p55。2、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3、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4、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5、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恒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6、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十、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十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2、細胞的分裂(1)染色體進行復制(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3)細胞質分成兩份(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十二、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1、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2、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3、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4、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5、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營養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7、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十三、單細胞生物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十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1、病毒的種類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2、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1、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2、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3、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藥;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4、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5、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6、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7、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8、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9、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10、種子的結構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11、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12、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種子的萌發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過休眠期。2、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會計算)和抽樣檢測3、種子萌發的過程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成根——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軸發育來的4、幼根的生長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5、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6、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氮、磷、鉀7、花由花芽發育而來8、花的結構(課本102)9、傳粉和受精(課本103)10、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子房——果實受精卵——胚胚珠——種子子房壁----果皮(與生活中果皮區別)。11、人工受粉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衰老和死亡。七年級生物學習方法知識歸納將幫助我們系統的整理知識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復習效率,達到比較好的復習效果。我認為生物知識歸納包括基本知識的歸納、習題歸納和特殊知識點歸納。基本知識的歸納就是把書本上的所有知識點有條理的羅列出來,解釋各個術語的含義,列出它包含的的種類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標明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種知識歸納能幫助你準確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做這個歸納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參考一些參考書上的歸納,大家可以以之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體的東西,尤其是書上的例子補充進去。做這種歸納的最重要意義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義是幫助你讀透課本。這種基本知識歸納只不過是把書上的要點和例子抄在一起,但這個過程你要翻書,幾本書一起翻,就可以對同一個知識點不同的表述做比較,這可以幫助你更透徹的了解這個知識點;而想做一個比較完整、美觀的知識歸納,就必須知道什么知識點放什么位置,這就要弄清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個過程又幫助你更好的掌握這些知識點,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寫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識歸納最大的用處是在做的過程中幫助你熟悉課本、掌握知識點,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后看。習題歸納就是把做過的錯題、好題、經典的題目歸在一起,然后寫出每道題目的關鍵,如某個知識點或某種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錯題則寫出出錯的原因,尤其是要寫明是哪個知識點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時間比較充裕,可以把題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覺得自己沒那么多時間,可以在那道題目旁邊做個記號,并寫上我剛剛提到的“題目的關鍵”。考試前認真查看就可以了。七年級生物學習技巧1、簡化記憶法。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2、聯想記憶法。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3、對比記憶法。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于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后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篇四」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第一章認識生物第一節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能排泄廢物4、有應激性5、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6、生長發育7、能繁殖8、遺傳變異二、觀察法P2第二節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一、調查的一般方法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二、生物的分類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節生物圈一、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二、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第二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一、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二、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考卷子的題目理解掌握)三、探究的過程:1、發現問題、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3、制定計劃4、實施計劃5、得出結論6、表達和交流四、對照實驗P15五、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根據同種或異種的關系,生物因素可分為兩種:1、種內關系:種內互助(螞蟻搬食)、種內斗爭(兩豹爭奪羚羊、爭奪棲息地)2、種間關系:寄生(蛔蟲)、競爭(獅子和豹爭奪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鳥)第三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二、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四節生態系統一、生態系統的組成:1、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2、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二、食物鏈和食物網:1、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2、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3、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吳病。三、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第五節生物圈是的生態系統一、生態系統的類型p29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二、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p30注意DDT的例子(平時練習卷子的題目)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第二章觀察細胞的結構第一節練習使用顯微鏡一、1、顯微鏡的結構鏡座:穩定鏡身;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鏡臂:握鏡的部位;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光線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又稱粗調):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又稱細調)。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三、顯微鏡的使用P37—38的圖要掌握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第二節觀察植物細胞一、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P42二、實驗過程P43—44三、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1、細胞壁:支持、保護2、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3、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4、細胞核:貯存&傳遞遺傳信息5、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6、液泡:細胞液7、線粒體:呼吸的場所第三節觀察動物細胞一、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P47二、動物細胞的結構1、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2、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3、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第三章細胞的生活第一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一、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以白糖融解的實驗為例說明。分子并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顆粒,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而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二、細胞中的物質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三、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四、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產生氧。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第二節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一、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多莉羊的例子p55二、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1、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2、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三、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1、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2、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3、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4、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恒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四、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第三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一、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二、細胞的分裂1、染色體進行復制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3、細胞質分成兩份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第三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第一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一、細胞分裂、細胞分化概念三、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四、幾種組織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具有一定形狀,能夠完成多種功能的結構才能夠滿足植物體某一方面生命活動的需要,這樣的結構叫做器官。五、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六、這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七、動物或人體內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了系統。八、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九、P65題3十、八大系統的名稱第二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一、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1、養器官:根、莖、葉2、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二、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第三節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一、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二、草履蟲結構:纖毛、表膜、收集管、收縮泡、胞肛、口溝、食物泡、細胞質、細胞核(大核、小核)功能:筆記三、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1、有益方面:筆記2、有害方面:筆記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一節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一、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莖,而是它的復葉;地下部分是地下莖和根。二、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三、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時可見到,當孢子萌發時可形成原葉體。四、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藥;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五、苔蘚植物的植物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有莖、葉的分化,但莖很細小,葉又小又薄,如葫蘆蘚、墻蘚;另一種沒有莖、葉的分化,植物體只是扁平的葉狀體,如地錢。六、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七、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八、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九、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十、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十一、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第四章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一、病毒的種類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二、病毒的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三、病毒與人類的關系看筆記第二節種子植物一、種子的結構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二、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要求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果皮的作用(看筆記)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節種子的萌發一、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子粒飽滿,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過休眠期。二、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和抽樣檢測三、種子萌發的過程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成根——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第二節植株的生長一、根尖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二、幼根的生長1、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2、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三、芽的結構1、芽軸——發育成莖2、芽原基——發育長成側芽3、生長點——使芽軸不斷伸長,并產生出新的芽原基和葉原基4、葉原基——發育成幼葉]四、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氮、磷、鉀第三節開花和結果一、花由花芽發育而來二、花的結構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藥、花絲)、雌蕊(子房、花柱、柱頭)三、傳粉和受精看筆記四、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子房——果實受精卵——胚受精極核——胚乳胚珠——種子珠被——種皮五、人工受粉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循環第一節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1、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分2、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3、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4、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二、水影響植物的分布三、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P109第二節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一、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二、根的結構從外到里:樹皮: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木質部(有導管)三、水分的運輸途徑導管: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第三節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一、葉片的結構上下表皮、葉肉(柵欄組織、海綿組織)、葉脈、氣孔二、氣孔的結構,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三、蒸騰作用的意義:1、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傷2、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3、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4、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第六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第一節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一、天竺葵的實驗1、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2、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3、脫色:幾個小時后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4、染色:用碘液染色5、結論:淀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二、光合作用1、產生了淀粉等有機物2、并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里第二節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一、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1、用來構建之物體2、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呼吸作用1、在線粒體里進行2、有機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儲存的能量也被釋放,供生命活動需要。第七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能量葉綠體(儲存能量)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三、栽培作物時要注意合理密植第八章愛護植被,綠化祖國一、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二、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1、植被覆蓋率低2、森林資源和草原資源破壞嚴重七年級生物學習方法1、簡化記憶法。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2、聯想記憶法。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3、對比記憶法。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于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后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七年級生物學習技巧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是學習生物的重要目標之一,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又是學習、研究生物學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就可以更迅速更準確地學到生物學知識。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樹立生命物質性、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生物的整體性、生命活動對立統一、可持續高效發展、生物進化和生態學等觀點。七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總結「篇五」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擦、滴、撕、展、蓋、染、吸。1、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P42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壁:支持、保護;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細胞液。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過程:擦、滴、刮、涂、蓋、染、吸。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初二上冊生物知識點:空中飛行的動物1、空中飛行的動物有昆蟲、蝙蝠、鳥類等。2、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除了鴕鳥和企鵝等少數鳥不能飛行外,絕大多數都善于飛行。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范圍,有利于覓食和繁育后代。3、鳥適于飛行的特點:①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翔時空氣的阻力)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③胸部有高聳的龍骨突,長骨中空(內充空氣)④胸肌發達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統發達,消化、吸收、排除糞便都很迅速。⑥心臟四腔,心搏次數快,循環系統結構完善,運輸營養物質和氧氣的能力強。⑦有發達的氣囊,既可減輕體重又與肺構成特有的雙重呼吸。⑧喙短,口內無齒,無膀胱,直腸短,糞便尿液及時排出,右側卵巢、輸卵管退化(這些都是為了減輕體重,適于飛行)。總之鳥類是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能力、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恒定的一類動物。4、翼(翅膀)是鳥的飛行器官。氣囊輔助肺的呼吸。5、鳥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飛行)和絨毛(主要用于保溫)。6、家鴿喙(就是口)內沒有牙齒,食物不經咀嚼經咽、食管進入嗉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玩具設計的歷史與文化研究考核試卷
- 電池制造的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碳酸鋇在醫療成像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描寫自然風光的初三語文作文
- 鹽類產品標準化生產考核試卷
- 教訓初二語文作文
- 滌綸纖維在土工合成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畫室衛生維護考核試卷
- 遼寧省大連市五校協作體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
- 盾構機施工中的隧道工程地質適應性評價系統考核試卷
- 設備報修單表
- 心肺復蘇急救步驟圖例
- 《春夜喜雨》公開課一等獎課件
- 簡易呼吸球囊
- 第一章醫學統計學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驟講課課件
- 基于51單片機家用電熱水器的設計論文
- 臨床研究樣本量計算器 CRESS V1.3
- 醫患溝通技巧培訓
- 消化系統藥 抗消化性潰瘍藥 (護用藥理學)
- 山東省青島市第一中學 年自主招生考試數學試題( )
- GB/T 20388-2006紡織品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