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沁園春長沙》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沁園春·長沙》
一、教材分析
《沁園春·長沙》是高中語文統編版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的開篇,作為毛澤東經典詞作,它通過對長沙秋景的壯麗描繪和青年時代革命生活的回憶,抒發了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改造舊社會的豪情壯志。本篇從詞體特點、意象塑造、情景交融等角度展現了作者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境界,是學習中國古典詩詞、了解革命文學精神的理想素材。教學該篇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詩詞節奏感知能力,并通過感受詞人的革命豪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意識。
二、學情分析
高中學生對詩詞有一定的鑒賞基礎,但對詞的體式特點、格律要求認識不足,易將詞與詩混淆。學生已掌握常見的意象理解和情感體驗方法,但對于《沁園春·長沙》中的豪放風格和上下片結構關系把握不夠深入。部分學生可能對"恰同學少年"等經典句段較為熟悉,但對其在整篇作品中的意義理解不全面。學生在理解詞人寒秋之際展現積極昂揚情感的內在邏輯上存在困難,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把握景中含情、情中寓志的特點。同時,學生對于詞作背景的理解可能較為片面,需加強歷史語境的導入,以便深入解讀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時代意義。
三、核心素養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
通過誦讀品味詞作的語言特色,感受"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等精準用詞的表現力,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和語感。
學習詞人善于用形象化、生動有力的語言表達沉郁激昂的情感,提升自身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感染力。
思維發展與提升
分析詞中上下闋的結構關系,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本、邏輯分析的能力。
引導學生思考"誰主沉浮"與后文的關系,培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培養學生比較思維能力,通過與其他秋景詩詞對比,理解同一景象在不同情感背景下的表現差異。
審美鑒賞與創造
引導學生欣賞詞中的"崇高美"、"雄奇美"、"雄渾美"和"陽剛美”,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
通過分析詞中景與情的交融關系,提升學生對詩詞意境的感悟能力。
文化傳承與理解
了解詞體的發展歷史和藝術特征,認識"沁園春"詞牌的來源與特點。
感受革命者的豪情壯志和家國情懷,傳承和弘揚熱愛祖國、勇于擔當的民族精神。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詞中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藝術特點,領會詩詞宏闊的意境。
感受詩人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壯志,體會其豪放的詞風特點。
掌握詞中精妙的用詞和表現手法,提高詩詞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筆下景與情的關系,以及二者交融形成的整首詩的情感基調。
理解詩人為何能在寒秋景物中表現出昂揚的、積極向上的精神。
把握全詞的深層意蘊,了解"誰主沉浮"與下闋的內在聯系。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同學們,近年來我們看到許多熱門話題,比如《覺醒年代》的熱播、"零零后整頓職場"的流行詞條,以及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阿條姐"黃玉婷、"干飯哥"盛李豪等年輕運動員的出色表現。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青年在中國形象、中國建設中日益重要的作用。那么偉人毛澤東對于青年又有怎樣的認知呢?今天,讓我們通過《沁園春·長沙》一探究竟。
【播放短視頻:《青年毛澤東在長沙》】
(二)解讀題眼,初識詞作
教師:解迷先讀題。從《沁園春·長沙》這個題目中,同學們得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沁園春"是詞牌名,"長沙"既是題目,也交代了寫詞的地點。
教師:很好!關于"沁園春"這個詞牌,我再補充一些知識。“沁園”為東漢明帝為女兒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園林,據《后漢書-竇憲傳》記載,沁水公主的舅舅竇憲倚仗其妹貴為皇后之勢,竟強奪公主園林,后人感嘆其事,多在詩中詠之。"沁園春"因沁水公主園得名,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河(今河南濟源境內)興建一座園林,史稱沁園。這個詞牌屬于長調,共102字,上下片各9句,表達感情時有較大的空間。
教師:從標題中,我們知道詞作于長沙,但具體是在長沙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寫的呢?請大家在詞文中尋找線索。
學生:"寒秋"說明是在秋天,而且是較冷的深秋;"橘子洲頭"是具體的地點。
教師:很好!我們找到了時間"寒秋"和具體地點"橘子洲頭"。
(三)探究背景,深入理解
教師:毛澤東為何會在寒秋到橘子洲頭?是單純游玩,還是另有原因?
學生:《沁園春·長沙》創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湖南、廣東等地農民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農民運動。這年深秋,毛澤東前往廣州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途中為躲避軍閥趙恒惕的追捕,秘密到長沙,在停留期間重游橘子洲,寫下了這首詞。
教師:非常全面的回答!讓我們將詞作放在歷史語境中來理解。1925年,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軍閥混戰,北洋政府腐敗無能,人民生活困苦。革命形勢正蓬勃發展,年輕的毛澤東正在為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而奔走。正是這樣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歷,塑造了這首詞的豪情壯志。
(四)整體感知,把握基調
教師:劉禹錫在《秋詞》中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描繪了秋天給人帶來的凄涼感受。我們在初中學過的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也感受到了"秋"與"思"結合表達的離愁別緒。那么,毛澤東在寒秋離家外出奔走,在長沙橘子洲頭是否也有類似的感受呢?讓我們通過朗讀來初步感知,在朗讀過程中請注意把握輕重音以及個別字詞讀音。
【播放《沁園春·長沙》朗誦音頻,配合字幕展示個別字詞讀音】
教師:聽完朗誦,你感受到詞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學生:感受到豪邁、壯闊的情感。
教師:沒錯!這首詞中充滿了積極昂揚的情感,這與傳統的"秋愁"截然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呢?讓我們進一步分析。
(五)上闋探究,感受意境
教師:下面我們將《沁園春·長沙》與《天凈沙·秋思》進行比較,以理解其情感差異的原因。請大家圈畫出詞人筆下的景物,并注意分析其中的形容詞和動詞。
學生分組討論后代表發言:毛澤東詞中透著生機,馬致遠詞中透著悲傷寂寥。尤其是"擊"和"翔"兩個動詞非常有力量感,"擊"表現出殺氣和生機,"翔"表現出自由舒暢。兩句都寫出了萬物各得其所的狀態,給畫面增添了動感、生機和力量,呼應了"競自由"的主題。
教師:精彩的分析!在具體詩詞分析中,我們必須要注意詩詞描寫的差異,尤其是形容詞和動詞的運用。這些景物在詩詞中我們稱為"意象”,即被賦予作者情感的景物。不同的意象組合形成了不同的"意境"。(意象是藝術中的獨立小元素,而意境則是這些元素組合成的宏大藝術境界。)
教師:上闋中有哪些意境畫面?它們是如何組合的?
學生:有獨立寒秋圖和湘江秋景圖。
教師:很好!上闋以"看"字統領了一系列畫面:
遠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仰視:鷹擊長空
俯瞰:魚翔淺底
這樣的描寫由遠及近,由上至下,形成了一幅全方位的立體畫面,讓我們在視覺上有了強烈的沖擊感。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萬類霜天競自由"這句話在全詞中有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后回答:這句話是對前面所有景物的概括和提升,表達了在嚴寒霜天下萬物仍然奮發向上、爭取自由的生命狀態,也暗含了革命者不畏艱難、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教師:非常好的理解!這句話不僅總結了上闋的景物描寫,也為下文"誰主沉浮"的追問埋下了伏筆,體現了作者對自由和命運的思考。
(六)下闋探究,體會情志
教師:上闋由湘江秋景轉而發問:"問蒼茫大地,誰主沉???"這是由景入情。在遼闊激昂的圖景之下,毛澤東提出了這個關乎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下闋是否回答了這個問題?如何回答的?
學生:"恰同學少年"開始的部分回答了這個問題。
教師:請具體找出相關詩句,并用自己的話概括其意思。
學生:"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幾句描述了一群有志青年的精神風貌和豪情壯志,表明他們將成為主宰國家命運的力量。
教師:很好!下闋描繪了一代革命青年的群像。請思考,最后三句"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在全詞中有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后回答:
這三句表達了革命青年敢于在急流中奮勇前進、不畏艱險的精神。
含蓄地回答了上闕提出的"誰主沉浮"的問題,表明革命青年有勇氣有能力改變國家命運。
與上闋"百舸爭流"相呼應,形成首尾呼應的藝術效果。
教師:分析得非常到位!下闋展現了一大批志存高遠、一心發憤圖強、報效祖國的年輕人形象。他們思考的不是個人得失,而是國家的命運、民族的未來。他們胸懷鴻鵠之志,飽含憂患情懷,承擔著改變中國命運的歷史責任。
(七)深度拓展,整體把握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詞的上、下闋之間有何結構關系?如何統一于全詞的主題?
學生討論后匯報:上闋以寫景為主,下闋以抒情為主,形成借景抒情、景情合一的藝術效果。上闋描繪充滿蓬勃生氣的秋景后發出"誰主沉浮"的提問,下闋通過回憶革命青年的豪情壯志,藝術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由革命青年以及覺醒的中國人民來主宰國家命運。
教師:總結得非常精彩!這種上闋設問、下闋回答的結構,形成了嚴密的邏輯關系,也表現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和連貫性?,F在,讓我們再整體朗讀一遍《沁園春·長沙》,加深對全詞的感受。
【全班齊讀《沁園春·長沙》】
(八)比較鑒賞,深化認識
教師:毛澤東還有一首著名的詞《沁園春·雪》,兩首詞都使用了相同的詞牌,也都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家國情懷。請同學們比較這兩首詞的異同。
【展示《沁園春·雪》全文】
學生討論后匯報:
相同點:都使用沁園春詞牌;都用壯闊的自然景象開篇;都表達了作者的家國情懷;都采用了上闋寫景、下闋抒情的結構。
不同點:《沁園春·長沙》寫秋景,《沁園春·雪》寫冬景;前者寫青年時代的回憶和抱負,后者站在更宏大的歷史角度評價古今人物。
教師:非常好的比較!通過對比,我們更能體會到毛澤東詞作的一貫特點——豪邁大氣、意境宏闊、情感真摯、志存高遠。這種風格被稱為"豪放詞派”,與蘇軾、辛棄疾等豪放詞人一脈相承。
(九)總結提升,強化認知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來總結《沁園春·長沙》的藝術特色:
寫景、敘事、抒情完美結合:上闋寫景抒情,下闋敘事抒情,形成有機整體。
意象壯美,意境高遠:選取典型景物進行描寫,由遠及近,自上而下,動靜結合。
用詞精當,寫景傳神:"萬""層""漫"等詞表現范圍之廣;"擊""翔"等動詞表現生命力之強。
對比手法增強效果:紅綠對比、上下對比、動靜對比,使畫面更加鮮明生動。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感受到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壯志豪情,他們英氣勃發,胸懷博大,敢為天下先。希望大家從中有所啟發,思考如何綻放自己的青春,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如何保持積極的心態,讓自己的生命蓬勃而信念堅定。
六、課堂小結
通過對《沁園春·長沙》的學習,我們不僅了解了詞的基本知識,掌握了沁園春詞牌的特點,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毛澤東詞作的藝術魅力和思想內涵。這首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壯麗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了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以天下為己任、敢于對抗反動統治、改造舊社會的豪情壯志。在藝術表現上,詞人善于運用精準生動的語言,構建壯闊的意境,通過景情交融的手法表達深沉的情感。這種豪放的詞風,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勇于擔當、奮發圖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廣告位承包租賃合同書】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企業租賃合同范例
- 2025網絡安全保險合同書
- 2025存量房買賣合同示范文本(版)
- 2025年墻壁粉刷工程施工合同
- 安徽省滁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英語試題(含答案)
- 環保招租廠房合同協議
- 環保閥門采購合同協議
- 生存物資采購合同協議
- 電力遷改施工合同協議
- 北京市西城區2025年中考一模物理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小學勞動技能大賽實施方案-‘勞’以展風采‘動’手創未來
- 2025屆河南省名校學術聯盟高三下學期模擬沖刺英語試題(二)(含答案)
- 2025年度河南省水務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人才招聘2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CJT156-2001 溝槽式管接頭
- 人力資源外包投標方案
- 09畢業設計任務書
- 《離不開你》歌詞
- 儀器設備管理課件
- 二十一度母贊(可直接打印)
- IPC4552中文.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