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學課件 物理特性學習資料_第1頁
種子學課件 物理特性學習資料_第2頁
種子學課件 物理特性學習資料_第3頁
種子學課件 物理特性學習資料_第4頁
種子學課件 物理特性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種子的物理特性

種子的物理特性(physicalproperty)包括兩類:一類根據單粒種子進行測定,求其平均值,如籽粒的大小、硬度和透明度等;另一類根據一個種子群體進行測定(取相當數量的種子作為樣品),如重量(一般用千粒重或百粒重表示)、比重(specificgravity)、容重(volumeweight)、密度(density)、孔隙度(porosity)及散落性(flowmovement)等。種子的物理特性和種子的形態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一樣,主要決定于作物品種的遺傳特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受環境條件的影響。種子的物理特性與種子加工、貯藏、運輸關系密切。一、種子的千粒重、容重和比重1.千粒重(weightper1000seeds)千粒重——指1000粒農作物種子的重量(克),通常則指自然干燥狀態下1000粒種子重量(克),但因自然條件下不同種子水分往往存在一定差異,因此一般要換算成一定水分時的千粒重。千粒重的測定方法有千粒法、百粒法和全粒法。千粒重測定的意義:(1)千粒重與種子質量相關,是種子成熟與飽滿度的指標;(2)利用千粒重可以計算播種量;(3)千粒重是種子產量構成三大要素之一,用于計算產量。2.容重(volumeweight)種子容重——指單位容積內種子的重量,單位為g/L或kg/m3。容重是種子特別是麥類種子品質的重要指標,亦可用其計算倉容和運輸用車皮數。種子容重大小與籽粒大小和整齊度、表面性狀、內部結構、化學成分(水分和油分)含量、混雜物種類和數量密切相關,一般粒小、不整齊、圓而光滑、充實致密、水分和油分含量低、雜質比重大時容重大,相反則小。影響容重的因素

影響因素容重種子的形狀種粒細小,圓形,參差不齊,種皮光滑且薄;無芒種粒大,長形,皮殼粗而厚或有芒大小種子組織結構,化學成分種粒組織結構致密,含淀粉,蛋白質多種粒組織結構疏松,含油分或水分多大小種子飽滿充實度種粒飽滿充實瘦小皺癟大小種子所含雜質種類重雜質,如:泥沙等輕雜質,如:殼芒等大小3.種子的比重(specificgravity)種子比重:指一定體積的種子重量與同體積水的重量之比。亦即種子的(絕對)重量和它的絕對體積(種子本身所占體積)之比。種子的比重大小與種子的類別、化學成分、解剖學結構、含水量大小有關。就同一品種而言,種子比重隨成熟度和飽滿度變化,一般成熟度和飽滿度較高的種子比重較大;但油料作物種子的變化趨勢相反。種子比重測定方法(1)排液法用有精細刻度的小量筒,內裝水約1/3,記下水面所達到的刻度,然后稱適量種子樣品,輕放入量筒內,觀察水面升高的刻度,即為種子體積,再代入下式:種子比重=種子重量(g)/種子體積(ml)(2)比重瓶法1.稱種子樣品適量(W1)2.將二甲苯裝入比重瓶到標線,稱重(W2)3.倒出部分二甲苯,將已稱好的種子裝入比重瓶,再用二甲苯裝滿到標線,稱重(W3)4.計算種子比重(S)S=(W1/(W1+W2-W3))*GG代表二甲苯比重二、種子堆的密度和孔隙度1.種子堆的密度(density)和孔隙度(porosity)的概念種子堆密度:指種子堆中固形物(種子和固體雜質)的體積占種子堆總體積的百分數。即:種子堆密度=(種子堆中固形物體積/種子堆總體積)×100%種子堆孔隙度:指種子堆空隙體積占種子堆總體積的百分數。種子堆孔隙度=(種子堆總體積-籽粒和固體雜質所占實際體積)/種子堆總體積×100%部分種子的密度與孔隙度

種子堆孔隙度與種子加工、貯藏的關系

①種子堆的孔隙是保證種子堆內氣體與外界氣體交換的必要條件,是維持種子進行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內在環境。孔隙度大,有利于通風時降溫,降水,孔隙度小,有利于密閉時保持低溫干燥狀態。②種子干燥時可根據種堆內孔隙度的大小,計算機械干燥種子時的通風量和氣體交換次數,以保證通風干燥效果。③種子貯藏期間,可根據孔隙度大小和所含空氣量,計算種子在孔隙中獲取氧氣的保證率。④孔隙度大的種堆,有種于藥劑熏殺倉蟲,毒氣進出種堆容易,殺蟲效果好,散發毒氣快。三、種子堆的散落性和自動分級

(一)種子堆的散落性(flowmovement)種子堆散落性是指種子由高處自由下落時,向四周流散的性能。一般用種子堆的靜止角和自流角來表示。種子靜止角(angleofrepose)是指種粒在不受任何限制和幫助下,由高點自然落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圓錐體的斜面與錐底平面構成的夾角。自流角(angleofauto-flowing)是指種子在一斜面上開始滾(滑)落直到絕大多數種子滾(滑)完為止時兩個斜面和其底部平面所構成的夾角(即種子在斜面上開始滾動的角度和絕大多數種子滾完時的角度),用L1~L2表示。種子散落性的大小主要受種子形態、水分含量和含雜情況等因素的影響。不同作物種子的靜止角有所不同。自流角的大小除受籽粒本身各特性影響外,還取決于測定平面的材料(主要是籽粒與平面間所產生的摩擦力的大小)。種子散落性與種子加工貯藏的關系⑴種子貯藏期間散落性的變化,可作為貯藏穩定狀態變化的一種反應,有良好散落性的種子一般貯藏比較安全。⑵在建造倉庫時,應根據種子散落性估計倉壁所應承受的側壓力大小,以決定倉庫建筑應有的堅固度。⑶在種子清選、輸送及保管過程中,可利用種子散落性確定自流設備的角度,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損耗。(二)種子堆的自動分級種子堆的自動分級是指種子堆在移動或振動時,不同組分受到外力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綜合作用,發生相對位移而重新分布,即性質相近似的組成部分趨向聚集于相同部位,而失去種子堆原有的均勻性,增加了不同成分分布的差異程度。種子自動分級與種子實踐的關系⑴使種子堆各個組成部分的均衡性降低,妨礙種子的安全貯藏;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種子取樣的代表性和檢驗結果的正確性。⑶在生產實踐中,有許多清選工具和方法是利用種子自動分級這一特性設計的。⑷在自動分級嚴重的情況下,還會使種堆的孔隙度大小不一,影響藥劑熏蒸效果。四、種子堆的導熱性和熱容量(一)種子堆的導熱性(thermalconductivity):指種子堆傳遞熱量的性能。內部熱能的傳導方式有2種:熱傳導:靠籽粒間彼此直接接觸而使熱能逐漸轉移的方式。但種子是熱的不良導體,這種熱傳導進行的速度非常緩慢;對流傳導:靠籽粒間隙里氣體的流動而使熱量轉移,一般情況下由于種堆內的阻力較大,氣體流動緩慢,熱傳導也受限制。種子的導熱性的強弱通常用導熱率和導熱系數來表示。種子導熱率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靜止種子堆的熱量。種子導熱系數是指1米厚的種堆,當表層和底層的種子溫差為1℃時,在每小時內通過該種子堆每平方米表層面積的熱量,其單位是KJ/h·m·t。20℃時,水的導熱系數為2.13KJ/h·m·t,空氣則為0.091KJ/h·m·t,而一般作物種子的導熱系數多在0.418~0.836KJ/h·m·t之間,種子因此成為熱的不良導體。導熱量的大小取決于導熱系數,還有溫差、傳熱面積、導熱厚度和傳熱時間等。導熱量的基本方程式:Q=λ·(T1-T2)/h·S·T(KJ)Q:導熱量(KJ)

T1:種子高溫表面的溫度(℃)h:傳熱種堆厚度(m)T2:種子低溫表面的溫度(℃)s:傳遞表面的面積(m2)

入:導熱系數(KJ/h·m·t)T:傳遞熱量的時間(h)導熱性與種子貯藏的關系⑴種子是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性差,因此種子堆溫度較低時,利于保持低溫和種子貯藏;而種子堆溫度較高時,利于保持高溫,不利種子貯藏。⑵由于種子堆導熱不良,受種子入庫時溫度不均或種子堆不同部位受自然氣候變化影響不同,種堆內容易產生溫差,后者導致濕熱擴散,使局部種子吸濕回潮,發熱霉變,影響種子貯藏穩定性。(二)種子的熱容量(thermalcapacity)種子的熱容量是指1公斤種子升高1℃(或降低1℃)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單位是KJ/kg·t。種子熱容量的大小決定于種子的化學成分(包括水分在內)及各種成分的比率。種子中主要成分的熱容量干淀粉油脂干纖維水1.552.051.344.18熱容量的計算方法C=[C0(100-V)+V]÷100C:含有一定水分的種子熱容量C0:種子絕對干燥時的熱容量V:種子含水量(%)熱容量的應用⑴可以計算出一定量的種子在秋冬季貯藏期間放出的熱量,并可根據熱容量、導熱率和當地的月平均溫度來預測種子的冷卻速度。⑵新收獲的種子,水分較高,熱容量亦較大,應避免直接進行烘干,最好先在田間或曬場上進行預干燥后再加溫干燥。有利于降低燃料的消耗,節省成本。五、種子的吸附性(absorbability)與平衡水分1.吸附性:種子的吸附性是指種子吸附各種氣體、異味或水蒸氣的性能。種子吸附氣體或水蒸氣能力的大小叫“吸附容量”。單位時間內吸附氣體水蒸氣的數量叫做“吸附速度”種子吸附能力的大小,主要與種子的形態,結構、吸附表面積、氣體濃度和溫度等因素有關。在種粒吸附能力相同的情況下,其吸附量則主要受氣體濃度和吸附溫度的影響。一般種皮表面粗糙、皺縮、組織結構疏松、含蛋白質多、胚部較大或表面露出較多的種子,其吸附表面積較大,吸附能力較強;相反則較弱。種子吸附作用的三種形式吸附(吸著):當一種物質的氣體分子凝結在種子膠體的表面;吸收(吸入):氣體分子進一步擴散到種粒內部,被毛細管表面所吸附;毛細管凝結:當被吸入的氣體分子在種粒毛細管中逐漸增多達到飽和狀態并開始凝結為液態的現象。吸附性與種子貯藏的關系種子在貯藏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與某些氣體和異味物質接觸,如二氧化碳、水蒸氣和有關殺蟲劑等,對這些氣體的吸附,應通過貯藏技術加以控制和調節。尤其種子倉庫中要嚴禁存放易揮發的有毒物質。2.吸濕性:種子所具有的對水汽的吸附與解吸性能3.平衡水分:指種子對水分的吸附與解吸達到動態平衡時種子的含水量。由于種子具有吸濕性,所以能將種子水分調節到與任一相對濕度達到平衡時的含水量,在一定溫度下,可繪成吸濕平衡曲線(圖)吸濕平衡曲線(L.O.Copeland,2001)影響種子平衡水分的因素(1)濕度種子水分隨大氣RH改變而變化,當溫度不變時,種子平衡水分隨RH的增加而增大,與RH正相關。總的來說,在RH較低時,平衡水分隨RH提高而緩慢地增長,而在RH較高時,平衡水分隨RH提高而急劇增長,因此在RH較高的情況下,要特別注意種子的吸濕返潮問題。(2)溫度當RH不變時,種子的平衡水分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呈負相關。因為當溫度升高時空氣的保濕能力增加,在一定范圍內,溫度每上升10℃每公斤空氣中達到飽和的水汽量約可以增加一倍,使得RH變小,從而使種子的平衡水分減小(表2-7)。總的來說,溫度對種子平衡水分的影響遠較濕度為小。(3)種子化學物質的親水性種子化學物質的分子組成中含有大量親水基,蛋白質、糖類等分子中均含有這類極性基,因此各種種子均具有親水性。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兩種極性基,故親水性最強;脂肪分子中不含極性基,所以表現疏水性。

蛋白質和淀粉含量高的種子比油分含量高的種子容易吸濕,在相同的溫濕度條件下具有較高的平衡水分,如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