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510100∕T 231-2017 黃精林下種植技術規程_第1頁
(高清版)DB510100∕T 231-2017 黃精林下種植技術規程_第2頁
(高清版)DB510100∕T 231-2017 黃精林下種植技術規程_第3頁
(高清版)DB510100∕T 231-2017 黃精林下種植技術規程_第4頁
(高清版)DB510100∕T 231-2017 黃精林下種植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510100/T231—2017黃精林下種植技術規程TechnicalregulationsofRhizomaPolygonatiunderwoodplanting2017-05-31發布2017-06-01實施I 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種源選擇 15種植方法 26病蟲害防治 57采收 5附錄A(規范性附錄)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 7附錄B(資料性附錄)禁用農藥名錄 8ⅡDB510100/T231—2017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林業研究所、成都興綠林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都市標準化研究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文俊、肖前剛、姜麗瓊、謝文娟、李路、謝忠安、張俊、徐志萍、陳文靈、黃倩穎、莊麗、付梅、張益均、劉益、游先玖、陜燕、廖靜、羅軍、蔣麗瓊、彎楊。1黃精林下種植技術規程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黃精林下種植的術語和定義、種源選擇、種植方法、病蟲害防治及采收。本標準適用于成都市行政區域及周邊生態相似區域的黃精林下種植生產基地。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LY/T1678食用林產品產地環境通用要求NY525-2012有機肥料標準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以林下資源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自然資源,選擇林下適生的植物或微生物(菌類)種類,進行合理種植的一種新型農林綜合經營模式。4種源選擇4.1栽培品種(種)選擇本標準涉及的栽培品種(種)為百合科(Liliaccae)植物黃精(PolyqonatumSibiricumRed)、4.2形態特征4.2.1黃精2DB510100/T231—2017多年生草本。根莖橫生,肥大肉質,黃白色,略呈扁圓形。有數個莖痕,莖痕處較粗大,最粗處直徑可達2.5cm,生少數須根。莖直立,圓柱形,單一,高50cm~120cm,光滑無毛。葉無柄;通常4~5枚輪生;葉片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長7cm~11cm,寬5cm~12mm,先端漸尖并卷曲,上面綠色,下面淡綠13mm,白色,先端6齒裂,帶綠白色;雄蕊6,著生于花被除數管的中部,花絲光滑;雌蕊1,與雄蕊等長,子房上位,柱頭上有白色毛。漿果球形,直徑7cm~10mm,成熟時黑色。花期5月~6月,果期6月~4.2.2多花黃精多年生草本。根莖橫生,肥大肉質,近圓柱形,節處較膨大,直徑約1.5cm。莖圓柱形,高40cm~80cm,光滑無毛,有時散生銹褐色斑點。葉無柄,互生;葉片革質,橢圓形,有時為長圓狀或卵狀橢圓形,長8cm~14cm,寬3cm~6cm,先端鈍尖,兩面均光滑無毛,葉脈5條~7條?;ㄒ干?,總花梗下垂,長約2cm,通常著花3朵~5朵或更多,略呈傘形;小花梗長約1cm;花被綠白色,筒狀,長約2cm,先端6種子圓球形?;ㄆ?月~6月,果期6月~9月。黃精適應性較強,適宜海拔為500m~2000m的平原、山坡、丘陵。適宜生長年均氣溫10℃~20℃、年降雨量850mm以上的區域。灌溉水質要求達到GB5084的要求;大氣環境要求應符合GB3095—2012中的二級要求。種植基地應選擇交通便利、集中連片、坡度≤25°的林下或林間空地;近水源且排水良好;遠離礦區和交通干道,避開工業和城市污染源,產地環境應符合LY/T1678的要求。選擇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或腐殖質壤土;土層厚度≥30cm;土壤pH值為5.5~7.5。土壤郁閉度0.2~0.5,雜灌少,枝下高≥2m的喬木林地或陰坡的林間空地。0.5;清除林地內的雜灌、雜草、藤本、枯枝等雜物,可保留叢生竹林內樹冠投影面積小于林地面積20%的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窄冠針、闊葉樹。5.2.2整地作畦3DB510100/T231—2017清除雜質和石塊,將有機肥或充分腐熟農家肥均勻地撒在地面上,再深翻30cm以上,然后細碎耙平土壤;根據地塊坡向山勢作畦,畦面寬約100cm~120cm,并高出地面15cm,長度根據地勢確定,畦溝和圍溝寬40cm、深15cm,使溝相通,并有出水口以利排水。5.3種苗繁育5.3.1繁殖方式繁殖方式主要為種子繁殖和根莖繁殖兩種。5.3.2種子繁殖育苗5.3.2.1種子采收要求母株健壯、無病蟲害,果實飽滿。秋季漿果變黑成熟時采集。5.3.2.2用種量凈籽用種量約為45kg/hm2~60kg/hm2。5.3.2.3種子處理冬前進行濕沙低溫處理。按種子1份,細沙土3份充分混拌均勻,沙的濕度以手握之成團,落地即散,指間不滴水為度,然后存于背陰處深40cm,寬30cm坑內,中央插高秸桿,利通氣。然后用細砂覆蓋,保持坑內濕潤。經常檢查,防止失水和鼠害。5.3.2.4苗床準備依地勢作高20cm、寬100m~120m的畦,畦溝和圍溝寬40cm,深15cm,使溝相通,并有出水口以利排水。翌年3月下旬,篩出種子,畦面按行距15cm、深3cm~5cm橫向開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細土2cm~3cm,稍加踩壓,畦面蓋1cm~2cm厚的樹葉或稻草。5.3.2.6苗期管理出苗后去掉蓋草,注意及時除草澆水。秋后或翌年春出苗定植。5.3.3根莖繁殖育苗5.3.3.1母株選擇母株為定植3年以上種子苗植株,或定植2年以上塊莖繁殖苗植株,且健壯,無病蟲害。5.3.3.2采集與處理冬季回苗后至春季出苗前,選擇晴朗天氣,剔除莖葉后采挖,在根莖結合處將種莖切成段,每段1節,至少應帶3個~4個芽;將傷口蘸草木灰或整個浸入甲基托布津800倍液~1000倍液中5min,稍加晾干。其余部分曬干作商品出售。5.4種植45.4.1種植時間春秋兩季,選擇陰天或午后陽光弱時進行。根莖在10、11、2、3、4月種植;種子苗在3、4月。株距15cm~20cm、行距30cm,密度為1.2萬株/hm2~1.8萬株/hm2。種植穴每穴施入有機肥0.25kg~0.50kg,并與土充分拌勻。塊莖種植時,芽眼向上,芽頭朝向一致,覆細土2cm~3cm,壓實澆透水;苗木栽植時,苗木栽植深度以高出苗木土痕1厘米,壓實澆透水,并適當進行遮陰。當年種苗成活后9月~10月,對種植地要適當拔除一部分過密、瘦弱和有病蟲害的幼苗,并及時補栽。補苗后,要及時澆透定根水,保證苗的存活及足夠的小苗密度。5.5.2.除草在移栽后1年~2年,適時進行除草,要求早除,除盡。第3年以后,在開春后,結合施肥進行一次徹底除草。及時清除雜草。除草時要淺鋤,以免傷芽傷根。肥料以有機肥為主,輔以復合肥和各種微量元素肥料,不同生長發育階段需合理追肥。黃精定植后第1年可不追肥或少量追肥。第2、3年后,結合除草進行,雨前追肥:1月~2月出苗前,追施有機肥或充分腐熟農家肥為主;6月~7月、10月~11月,根部追施稀釋的人畜糞尿水或撒施復合肥或充分腐熟農家肥。追施的有機肥或充分腐熟農家肥要淺鋤混入土中。施肥量根據地塊土壤肥力決定。采挖當年秋季不追肥。用肥應符合LY/T1678、NY525和《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認定辦法》的規定。5.5.4水分管理5月~9月是黃精地下莖快速膨大生長階段,干旱要及時灌溉,應一次性澆透水。積水要及時疏溝排水,避免造成黃精地下莖腐爛。5.5.5打尖除留種株外,在開花初期剪去植株頂端。剪去的部分不應超過植株地上高度的1/3。5.5.6摘蕾5月~6月,除留種株外,在黃精花蕾形成初期人工摘除花蕾。5.6林分郁閉度調控5.6.1喬木郁密度調控結合森林撫育,調控林內光照環境,林下郁閉度為0.5以下。郁閉度高于0.5時,及時修除過多枝葉,降低林下郁閉度。5結合竹林用途適時伐除3度以上和部分3度竹,及時伐除病蟲竹、倒伏竹和弱小竹,及時挖除細筍、弱筍、蟲蛀筍,保持林下0.5以下的郁閉度。郁閉度高于0.5時,要適度疏伐過密竹叢,降低林下郁閉度。伐竹、挖筍時注意保護黃精植株。定植前,要仔細核查所選林分無明顯病蟲害情況發生,所選林分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進行森林病蟲害預防;早春和晚秋要及時清除種植地殘葉枯莖和枯草落葉,在滿足遮蔭前提下,要定期修除過密枝葉或疏伐過于密集竹叢加強通風,并保持林地排水通暢,生長季要定期人工除草伐灌。當有病蟲害發生后,優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必要時采用生物農藥防治。采收前60天禁止使用農藥。農藥的使用應符合NY/T1276、GB4285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試行的規定。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參見附表A,禁用農藥名錄參見附表B。種子繁育苗定植3年~4年采收,塊莖繁育苗定植2年以上采收。一般在秋末或春初采挖,莖稈上葉片完全脫落為最佳采收期。選擇晴天采挖。先割除莖葉,在畦旁開挖40cm深的溝,然后順序向前刨挖。采挖時盡量避免損傷根莖,保證根莖完好無損。并將小塊莖或剝下大塊莖中的幼嫩部分重新栽植于林中黃精植株稀疏處。7.4產地加工將根莖去凈泥土,帶頂芽部分切下用作種苗,其余部分除去須根,用清水洗凈后,蒸10min~20min(以蒸透為準),曬干或≤70℃烘干。黃精應存放于專用的倉庫中。貨架與墻壁的距離≥1m,離地面距離≥50cm。倉庫必須保持陰涼、干燥、通風、避光、防蟲。6DB510100/T231—2017(規范性附錄)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A.1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見表A.1。表A.1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易發病時期病蟲害名稱發病條件治療措施4月~6月根腐病高溫高濕天氣、土壤含水量過高時易發病1.發病初期用1%硫酸亞鐵液或生石灰施在病穴內進行消毒,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7天1次,連續2~3次;2.發病后,及時拔除病株,用硫酸銅500倍液澆灌病區。6月~8月莖腐病(又稱猝倒苗床期多發,高溫多雨加重病情,積水易發病1、移栽前2~3天苗床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次;2、發病初期,拔除病株,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6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間隔7~10天,連續噴施3~4次,若苗床濕度較大,可撒施少量草木灰或干細火土調節。5月~9月葉斑病(黑斑病)空氣濕度大、林地通風不良易發病發病前和發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每隔7天~10天噴1次,連噴3次~4次,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灑,每隔7天~10天噴1次,連噴2次~3次。6月~10月葉枯病高溫高濕,林地通風不良易發病發病初期,噴施200倍波爾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間隔10~15天,連噴3次。4月~11月地老虎(夜蛾類)春秋季易發病1.成蟲期,黑光燈或糖酒醋液誘殺;2.幼蟲期,用10%二嗪磷顆粒劑和5%毒死蜱顆粒劑兌干細土,拌勻撒施土中。5月~9月金龜子(蠐蠟)春秋季高發1.幼蟲孵化盛期用10%二嗪磷顆粒劑和5%毒死蜱顆粒劑兌干細土,拌勻撒施土中;2.成蟲期用黑光燈或汞燈誘殺成蟲;3.卵期或幼蟲期,每畝用蠐蠟專用型白僵菌1.5kg~2kg與15kg~25kg細土拌勻,在根部施藥。7DB510100/T231—2017附錄B(資料性附錄)禁用農藥名錄B.1禁用農藥名錄見表B.1。種類農藥名稱禁用原因有機氯殺蟲劑滴滴涕、六六六、林丹、艾氏劑、狄氏劑、氯丹、五氯酚鈉、硫丹、甲氧、毒殺芬高殘毒有機砷殺蟲劑甲機胂酸鋅(稻腳青)、甲機胂酸鈣腫(稻寧)、甲機胂酸鐵銨(田安)、福美甲胂、福美胂高殘毒有機汞殺蟲劑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賽力散)、富民隆劇毒、高殘毒鹵代烷類熏蒸殺蟲劑二溴乙烷、環氧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致癌、致畸、高毒阿維菌素阿維菌素高毒無機砷殺蟲劑砷酸鈣、砷酸鉛高毒有機磷殺蟲劑甲攔磷、乙攔磷、久效磷、對硫磷(1605)、甲基對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異柳磷、治螟磷、氧化樂果、磷胺、地蟲硫磷、滅克磷(益收寶)、水胺硫磷、氯唑磷、硫線磷、殺撲磷、特丁硫磷、克線丹、苯線磷、甲基硫環磷、磷化鋅、蠅毒磷、甲拌磷(3911)、內吸磷(1059)、滅線磷、乙拌磷、甲胺磷、甲基異硫磷、磷化鈣,磷化鎂,三唑磷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