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4自然資源與人類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含解析魯教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4自然資源與人類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含解析魯教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4自然資源與人類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含解析魯教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4自然資源與人類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含解析魯教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4自然資源與人類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含解析魯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后限時集訓(十四)(建議用時:45分鐘)(對應學生用書第261頁)一、選擇題2024年10月12日國土資源部宣布,中國開采可燃冰勝利。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是由自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是一種運用便利、燃燒值高的新型潛在能源。據此完成1~2題。1.圖示各地區中,最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A.①③ B.②④C.③⑤ D.④⑥2.對可燃冰敘述正確的是()A.清潔可再生 B.運輸便利C.開采成本低 D.能量密集1.C2.D[第1題,據材料可知,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積物(圖中⑤地)或陸域的永久凍土(圖中③地)中,所以最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③⑤地,C正確。第2題,據材料可知,可燃冰是由自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是一種運用便利、燃燒值高的新型潛在能源,D正確;結晶物質中的自然氣屬于礦物能源,非可再生,A錯誤;需高壓低溫條件,運輸不便利,開采成本高,B、C錯誤。]馬略卡島是世界聞名的旅游避暑勝地,島上常住人口約85萬,大約一半居住在首府帕爾馬,2009年接待游客多達2120萬。馬略卡島年降水量約400mm,島上地下巖層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巖層孔隙儲水豐富。近年來,馬略卡島受到水資源日漸短缺的威逼。據此完成3~4題。3.推想馬略卡島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A.河湖水 B.雨水C.地下水 D.淡化海水4.推斷馬略卡島城市用水最驚慌的季節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3.C4.B[第3題,該島年降水量約400mm,總體降水量不大,且該地緯度和海陸位置確定降水主要是由西風帶來的,而城市分布在背風坡,故城市降水更少;圖示城市旁邊河流較短,則河湖水較少;巖層孔隙儲水豐富,說明地下水資源豐富,則城市用水主要是地下水。第4題,由經緯度及海陸位置可知,該島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降水少,補給到地下的水量也很少,則夏季城市用水最驚慌。]棄風限電,是指在風電機組設備狀態正常、風況良好的狀況下,由于種種緣由導致風電場被迫暫停一些機組發電的現象。我國風電開發利用的商業化時間相對較短,但增長速度快,至2012年我國風電產量已躍居世界第一,成為風電大國,但“棄風限電”現象也日趨嚴峻。讀2013年我國上網電量(上網電量指發電廠向電網公司輸入的電量)和重點地區“棄風”電量圖(單位:kw·h),完成5~7題。5.我國“棄風限電”最嚴峻的地區是()A.西北地區 B.西南地區C.華北地區 D.華東地區6.重點地區出現“棄風限電”的根本緣由是()A.我國風能資源開發時間短B.我國能源資源儲量大、種類多C.我國風能資源特別豐富D.發電量與用電量存在時空差異7.下列緩解“棄風限電”的主要措施,不行行的是()A.提高本地區風能消納實力B.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弱風速C.通暢能源外送通道D.放緩風電基地建設速度5.A6.D7.B[第5題,讀圖分析可知,重點地區“棄風”電量圖中,蒙東、蒙西、甘肅大部分都分布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因此“棄風限電”最嚴峻的地區是我國的西北地區。選A項。第6題,我國風能資源的開發歷史悠久,A錯;我國能源資源儲量大,但由于經濟發展快速,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短缺,B錯;我國風能資源豐富,但這不是出現“棄風限電”的主要緣由,C錯;甘肅、蒙東、蒙西等大型風電基地都位于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地區,本地電量消納空間有限,而電網外送實力又不足,只能“棄風”,D對。選D項。第7題,緩解“棄風限電”的主要措施有:放緩風電基地建設速度,提高本地區風能消納實力,通暢能源外送通道;但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弱風速不是解決的措施,故B錯。選B項。](2024·河南安陽二模)下圖為我國華北地區某山南麓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據此完成8~9題。8.圖中甲地7、8月份最易發生的自然災難是()A.地震 B.倒塌C.山洪 D.干旱9.防衛甲地春季主要氣象災難的有效措施是()A.植樹造林 B.拆除庫壩C.禁止開礦 D.抽取地下水澆灌8.C9.D[第8題,華北地區7、8月份為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谷由于匯水快,排水通道窄,而在溝谷處易形成山洪災難。第9題,華北地區春季降水少、氣溫回升快而蒸發強,又正值作物生長季節而需水多,故易出現春旱災難;可通過抽取地下水進行澆灌,削減災難損失。](2024·湖南衡陽八中模擬)廣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起倒塌、滑坡等地質災難發生。倒塌多發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高度大于30m的高陡邊坡上,滑坡多出現在坡度50°以下的斜坡上。讀圖,回答10~11題。10.圖中曲線a、b、c分別表示的含義是()A.滑坡、降雨量、倒塌B.倒塌、滑坡、降雨量C.降雨量、滑坡、倒塌D.降雨量、倒塌、滑坡11.關于該市地質災難的敘述,正確的是()A.上圖表明該市地質災難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均衡性B.降雨是地質災難主要的誘發因素之一C.地質災難的發生都與人類活動有關D.海拔高處滑坡多,海拔低處倒塌多10.C11.B[第10題,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廣西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秋季節降水豐沛,由圖中曲線及降雨量數值可知a曲線應代表降雨量。梧州市多為丘陵地形,海拔較低且地形坡度不會很大,可知滑坡的頻次應高于倒塌,則b、c曲線應分別代表滑坡和倒塌。第11題,由圖可知,該市地質災難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且時間上(季節性)和空間上(不同海拔、不同坡度多發的地質災難種類不一樣)都呈現不均衡性;由圖可知,地質災難集中發生于降雨量大的季節,可推知降雨是地質災難主要的誘發因素之一;人類活動可能誘發地質災難,但并非全部地質災難的發生都與人類活動有關;由材料可知倒塌多發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高度大于30m的高陡邊坡上,滑坡多出現在坡度50°以下的斜坡上。]二、非選擇題12.(2024·黃岡中學期中)阿拉伯半島是世界最大的半島,氣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區無常年河流,被稱為無流區。下圖為阿拉伯半島地形圖。讀圖及所學地理學問,完成下列問題。(1)簡析該半島大部分地區成為無流區的自然緣由。(2)甲地畜牧業較發達,推想其用水來源及成因。(3)有專家提出在本區實施人工增雨以緩解水資源匱乏的問題。你認為是否可行,并闡釋理由。[解析]第(1)題,可結合水循環的環節進行分析,地表徑流少,與本區域降水少,蒸發旺盛,下滲劇烈,徑流匯入少,地表地形無形成徑流等環節有關,并結合本區域的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等因素分析。北回來線穿過該地區,所以該地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東北信風來自內陸,性質干燥。該地緯度低,山地海拔低,無永久高山冰雪融水。沙漠地區氣溫高,風沙大,風力強,加劇了水分的蒸發,難以形成徑流。沙漠遍布,透水性好,有利于下滲,因此形成無流區。第(2)題,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等。區域內少河流和湖泊,推想其主要為地下水。且讀圖,依據圖例可知,甲地的海拔低,地下水埋藏較淺或出露地表,便于利用。故該地水源主要是地下水。第(3)題,這是開放性試題,理由與觀點匹配即可得分。可行,主要答題角度是其可以解決本區域缺水問題。該地區氣候干旱,水源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人工增雨可以增加水量,緩解當地缺水問題,所以可行。不行行,主要答題角度是本區域實施人工降雨的不利因素。該地區氣候干旱,大氣中的水汽少,人工降雨成本高。[答案](1)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有,蒸發量大;海拔低,無冰雪融水;地形平坦,溝谷發育少,流水不易匯聚;植被稀有,沙漠廣布,易下滲,因而形成無流區。(2)甲地水源主要是地下水。緣由:地勢低,地下水埋藏淺或出露地表,便于利用。(3)不行行。理由:該地區氣候干旱,大氣中水汽少,人工降雨成本高。或可行。理由:該地區氣候干旱,水源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人工增雨可加大水量,緩解當地缺水問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據水文資料統計,20世紀以來淮河流域發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材料二淮河干流發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東流入洪澤湖。出洪澤湖后分為兩支:一支經高郵湖、邵伯湖在江蘇省揚州市東南流入長江;另一支經蘇北澆灌總渠流入黃海。干流全長約1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發源于大別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河、潁河、渦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圖為淮河主要水系圖。(1)試從自然角度分析淮河流域洪災多發的緣由。(2)你對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議?[解析]第(1)題,自然因素主要從淮河水系、水文特征、淮河流域地形地勢特征及降水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