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課《短文兩篇-陋室銘》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17課《短文兩篇-陋室銘》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17課《短文兩篇-陋室銘》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17課《短文兩篇-陋室銘》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17課《短文兩篇-陋室銘》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有句古話“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毀其節”,說的是古代的仁人志士很注重個人的修養與氣節,不因外物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標準和道德底線。今天要學習的《短文兩篇》講的正是這樣一種精神。新知導入返回陋室銘R·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時1、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2、了解一些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梳理情節,概括文章大意,熟練翻譯全文。一、學習目標結合課下注釋,掌握本課的文學常識和重點字詞,并完成導學案中“獨立學習”部分。二、獨立學習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讀來鏗鏘有力,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題目解說陋室銘

根據載體和用途不同,銘有:座右銘,如崔瑗的《座右銘》;器物銘,如《盤銘》;墓志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居室銘,如《陋室銘》;山川銘,如張載的《劍閣銘》;等等。陋室:簡陋的屋子文體常識商湯盤銘: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貞元九年進士,唐代詩人,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友善,合稱“劉柳”,后與白居易唱和甚多,合稱“劉白”。代表作有《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烏衣巷》《秋詞》《陋室銘》等,有《劉夢得文集》傳世。小貼士:曹操,字孟德作者簡介創作背景

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的權貴,被貶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規定,他應住衙門里的三間屋子。可是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情景下,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以示自己居陋室仍然不改高潔之志。劉禹錫今天修復的安徽和州劉禹錫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須大重點字詞1.辨音識字:德馨()苔()痕案牘()鴻儒()西蜀()何陋()2.辨析多音字:調素琴()調動()重點詞語xīntáidúhónɡrúshǔlòutiáodiào二、獨立學習3.重點字詞釋義(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_(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_____________(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5)談笑有鴻儒:___________________(6)往來無白丁:_________________出名,有名(名詞作動詞)神異這簡陋的屋子只是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德行美好博學的人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

要求:

讀準字音,正確停頓,朗讀全文。聽錄音,齊讀課文朗讀指導:讀準字音和節奏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讀出節奏,即根據音節或意義進行的有規律停頓。1、先獨立學習,結合注釋,字字對應,翻譯課文,劃找疑難作出標注。xxk2、再小組討論,解決疑難,并將重點句子的翻譯寫在導學案。三、同伴互助要求:小組代表翻譯指定語段,先解釋紅體字詞的含義,再翻譯句子,聲音要洪亮,條理清晰地表達;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發言人發言結束后,其他同學可補充或質疑。四、激情展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

陋室,

馨。譯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顯得神異了。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出名,有名(名詞作動詞)神異這簡陋的屋子只是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鴻儒:博學的人映入長到(名詞作動詞)苔痕蔓延(或長)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沒有功名的人)。大譯文: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調弄,這里指彈(琴)不加裝飾的琴指佛經(佛經用泥金書寫)。代指世俗的樂曲。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使……受到擾亂使……勞累形體、軀體指官府文書。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什么助詞、不譯,賓語前置的標志這兩句是說,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

子云亭是為了紀念西漢文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楊(或“揚”)雄而建造。子云亭位于綿陽市涪(fú)城區的西山風景名勝區西山公園內。西山又名鳳凰山,景區占地0.3平方公里,景區內茂林修竹,丹桂飄香,清泉淙淙,景色優美。以子云亭為中心,還有古仙云觀、蔣琬墓、蔣恭侯祠、揚雄讀書臺、玉女泉及隋唐時期的道教摩巖石刻等。子云亭古今異義惟吾德馨無案牘之勞形

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德行美好。芳香。形體、軀體。形狀。古義:今義:古義:今義:文言知識總結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出名,有名。)(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綠。)(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青。)文言知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無案牘之勞形無絲竹之亂耳(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感到勞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擾亂。)之(助詞,不譯。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賓語前置,“之”為賓語前置的標志,正常語序為“有何陋”。)一詞多義倒裝句文言知識無絲竹之亂耳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有龍則靈_____________(2)談笑有鴻儒____________2.將選文中畫線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青色。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奏,每句劃一處。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達標測評神異大陋室銘劉禹錫第二課時

1、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及類比的表現手法。2、體會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學習目標二、獨立學習

獨立思考,解決導學案上的問題。

時間:10分鐘思考下列問題1.文中哪句話統領全文大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這一句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一詞統領全篇,點明文章主旨。整體感知2.作者從哪幾方面來描寫陋室的?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節操和情趣?居室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現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3.文章開頭寫“山”“水”與“陋室”有什么關系?

這里運用類比、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作類比引出陋室。用“山”“水”因有仙、龍而成名或神異來引出陋室”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德馨”。即“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的觀點。(“仙”“龍”暗喻品德高尚的人,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類比。)4.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么呢?

哪個字畫龍點睛,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室

陋德比“山”“水”“不在高”“不在深”比仙和龍比名和靈比馨馨5.作者筆下的陋室環境如何?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恬靜、幽雅、令人賞心悅目。(環境之雅)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兩句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哪些字用得好?

運用了擬人和對偶的修辭手法。“上、入”,“上”是“長到”,“入”是“映入”的意思,兩個動詞生動傳神,化靜為動,使景物有生氣。寫出了室外環境的優雅和生機盎然,表達作者對景色的喜愛之情。

6.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樣?交往之人:

(交往之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日常生活(情趣之雅)

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談笑風生,縱情暢懷。---怡然自得,高雅脫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比

交往對象不俗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正面——實寫反面——虛寫高雅脫俗安貧樂道生活情趣高雅7.寫作者交往和生活情趣時采用虛實結合、正反對比的手法,有什么好處?

既能表現自己的學識淵博、高雅脫俗、高潔傲岸、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又能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對當時官僚尋歡作樂、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諷刺,以及對官場上相互傾軋的批判。8.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古賢名室?文中哪一句話,進一步表明了“陋”室不“陋”?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諸葛亮:揚雄:孔子:

閑居草廬,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潛心修學,對官職和金錢的淡泊,是后世的典范。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說:“那里太簡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淡泊的情懷

運用類比,以古賢之名室類比“陋室”,暗示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先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賢的志趣和抱負。9、文章的主旨在具體描述“陋室”時已突出,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文學上萬古流芳的高遠志趣政治上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10.結尾“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不陋”,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開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遙相呼應,是文章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以反問作結,耐人尋味,引人深思。11、文中說“斯是陋室”,而結尾卻說“何陋之有”,怎樣理解這看似矛盾的表述?

從居室本身看確實是簡陋的,但由于陋室環境清幽,交往之人有品位,生活有情趣,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這小屋就不顯得簡陋了1.作者寫陋室有何用意?僅僅是為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2.從文章的相關內容看,作者是怎樣的一個人?3.對劉禹錫幽居于陋室之中獨善其身的做法,你是如何認識的?同伴互助要求:先獨立完成,再組內討論,并在導學案上做好記錄。要求:小組代表發言,聲音要洪亮,條理清晰地表達;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發言人發言結束后,其他同學可補充或質疑。激情展示1.作者寫陋室有何用意?僅僅是為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

“托物言志”。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情感、抱負和志趣。同伴互助

借助某種客觀事物來表達某種情操、志向或抒發感情。托物言志——陋室物志安貧樂道高潔傲岸2.從文章的相關內容看,作者是怎樣的一個人?

不受世俗羈絆,淡泊名利,有著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高雅脫俗之人。3.對劉禹錫幽居于陋室之中獨善其身的做法,你是如何認識的?

作者這樣做是固守著自己的人生理想與情操,不肯向世俗妥協的表現,但一味地躲避也顯得有些消極。

文中作者通過對陋室的描繪,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主旨歸納

想一想:作者身居陋室卻不覺其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陋室銘類比引題山仙水龍類比起興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環境優美(清幽景)生活情趣(高雅事)引古賢以自況反詰點題交友高雅(不俗人)托物言志高潔傲岸

安貧樂道(君子之德)總結提升

各抒己見

本文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安貧樂道的情趣,處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這種生活態度?

不論是居于陋室還是身處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

1.多用駢句,駢散結合,句末押韻。

2.運用比興、類比手法。

3.托物言志,層層鋪墊。寫作特色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寫出“陋室”環境清幽的句子是: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4、表明了主人不熱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5、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