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進階訓練(二)_第1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進階訓練(二)_第2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進階訓練(二)_第3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進階訓練(二)_第4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進階訓練(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PAGEPAGE1進階訓練(二)1.(2019·山東高二期中)為除去有害于農作物的某種害蟲而引入蜘蛛后,對兩個種群進行調查,得出如下圖所示的結果。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在A期間,若對害蟲施殺蟲劑,蜘蛛的數量將增加得更快B.在B期間,蜘蛛數量減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C期間的平衡狀態與A期間和B期間中發生的兩個種群的相互作用沒有關系D.圖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蟲的關系是競爭〖解析〗蜘蛛以害蟲為食,所以在A期間,若對害蟲施殺蟲劑,導致蜘蛛的數量減少,A錯誤;在B期間,蜘蛛數量減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B正確;在C期間的平衡狀態與A、B期間發生的種群間相互作用有關,C錯誤;圖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蟲的關系是捕食,D錯誤。〖答案〗B2.(2019·湖北高二月考)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種的蝌蚪,三者之間無相互捕食關系。某研究小組在4個條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數量不等的同種捕食者,一段時間后,各池塘中3種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編號捕食者數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種間競爭結果可能受捕食者影響C.無捕食者時蝌蚪的種間競爭可能導致乙消失D.隨著捕食者數量增加,乙可獲得的資源減少〖解析〗根據表中數據可知,甲、丙兩種蝌蚪隨捕食者種類增加,存活率下降,而乙蝌蚪存活率增加,說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A正確;由表格提供的數據可以直接看出,隨著放入捕食者數目的增多,甲和丙的存活率減少,乙的存活率增加,說明蝌蚪的種間競爭結果可能受捕食者影響,B正確;從池塘1的結果可知,三種蝌蚪競爭的結果是乙的存活率很低,甲和丙的存活率很高,此條件下的種間競爭可能導致乙消失,C正確;因為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所以隨捕食者數量增加,甲和丙數量減少,與乙的競爭減弱,乙可獲得的資源增多,D錯誤?!即鸢浮紻3.(2019·江蘇高二期中)如圖曲線表示某生態系統中三個不同種群的生長繁衍情況。已知種群丙是自養生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甲以乙為食,乙以丙為食B.種群乙在第3年時,其增長速率最大C.種群乙在B點時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種群乙在第3→5年時間內個體數下降與甲的增加和丙的減少有關〖解析〗根據題圖信息已知,甲以乙為食,乙以丙為食,A正確;據圖分析,種群甲在第3年時,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其增長速率為0,B錯誤;種群乙在B點時,種群數量在減少,因此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正確;種群乙在第3→5年時間內個體數下降的原因應從兩方面分析:①食物來源,在這期間丙的數量在減少;②天敵的數量,在這期間甲的數量在增加,D正確?!即鸢浮紹4.(2019·重慶八中高三開學考試)1859年,一位英格蘭農場主將歐洲兔帶到澳大利亞草原放養,后來對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極大威脅。生態專家先后采用引入狐貍(y1年)和粘液瘤病毒(y2年)等手段進行防治,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A.引入狐貍防治歐洲兔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狐貍捕食較多的袋鼠B.引入的病毒能防治歐洲兔但對袋鼠影響不大,原因是病毒的專性寄生C.0~y1年歐洲兔的年齡結構為增長型,y1年時為防治的最佳時間D.若調查中被標記的部分個體標志物脫落,則調查結果比實際值偏大〖解析〗引入狐貍后,歐洲兔數量下降的同時袋鼠的種群數量也在下降,因此可以推測袋鼠和狐貍之間存在捕食關系,因此引入狐貍防治歐洲兔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狐貍捕食較多的袋鼠,A正確;引入的病毒能防治歐洲兔但對袋鼠影響不大,說明病毒專性寄生于歐洲兔,B正確;0~y1年歐洲兔的數量不斷增加,說明其年齡結構為增長型;y1年時歐洲兔的種群數量已經非常多,而防治的最佳時期應該其數量快速增長之前,C錯誤;若調查中被標記的部分個體標志物脫落,導致第二次捕捉的個體中被標記的個體數減少,則調查結果比實際值偏大,D正確。〖答案〗C5.(2019·天津耀華中學高二期中)群落中的不同種群間存在著多種多樣的關系,這些種間關系可用不同的曲線表示出來。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鷹與鼠的種間關系可用圖①表示,其中曲線b表示鷹種群的數量變化B.T2噬菌體與細菌的種間關系可用圖①表示,二者分開一方有利C.大豆與根瘤菌的種間關系可用圖②表示,二者分開對彼此有利D.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的關系可用圖③表示,曲線a代表猞猁〖解析〗鷹與鼠屬于捕食關系,可用圖①表示,從變化趨勢看,先到波峰的a為被捕食者,后達到波峰的b為捕食者,則a表示鼠,b表示鷹,A正確;T2噬菌體與細菌的種間關系為寄生關系,而圖①表示捕食關系,B錯誤;大豆與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關系,可用圖②表示,二者分開對彼此不利,C錯誤;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的關系是捕食關系,可用圖①表示,先到波峰的a為被捕食者,后達到波峰的b為捕食者,曲線b代表猞猁,D錯誤。〖答案〗A6.(2019·江西省奉新縣第一中學高三月考)如圖甲、乙分別表示在有限空間內培養(或飼養)兩種生物的實驗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種群數量變化關系不能用圖甲表示B.一般情況下,a種群的數量比b種群要少C.圖甲、圖乙分別表示的是捕食、競爭關系D.圖乙中實驗初期,種內互助與競爭并存,后期X的種內斗爭加劇〖解析〗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間是互利共生的關系,甲圖表示“先增加者先減少,后增加者后減少”的非同步性變化,屬于捕食,不能表示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間的關系,A正確;一般情況下,a種群的數量比b種群要多,B錯誤;據圖分析,甲圖表示“先增加者先減少,后增加者后減少”的非同步性變化,屬于捕食,乙圖表示“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C正確;圖乙初期種內互助與種間競爭都會存在,后期因X數量過多,X種內斗爭會加劇,D正確?!即鸢浮紹7.(2019·合肥市第十一中學期末)下圖是生態位關系圖,其中完全符合競爭是不對等的,乙的生態位空間有較大比例被共占的一組是()〖解析〗該圖顯示甲、乙存在共同的環境梯度,屬于競爭,但是乙的空間被共占的比例較小,A錯誤;甲、乙兩種生物,幾乎沒有共同的生態位空間,競爭比例小,B錯誤;甲、乙沒有共同的生態位空間,不存在競爭,C錯誤;甲乙有共同的生態位空間,且乙空間較大比例被共占,D正確?!即鸢浮紻8.(2019·四川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二月考)在一個生態系統中逐年引入一定數量的三種生物A、B、C,這三種生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種間關系,其種群密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物種A、B之間是捕食關系B.物種B、C之間是競爭關系C.增大物種C的種群密度會增加物種B的環境容納量D.物種A的種群密度減小會使物種C的種群密度間接增大〖解析〗根據曲線圖可以判斷A物種與B物種之間為捕食關系,B為捕食者,A為被捕食者,A正確;根據曲線圖可以判斷物種B、C之間是競爭關系,B正確;因B、C之間為競爭關系,所以增大C的種群密度不利于B的生存,C錯誤;B為捕食者,A為被捕食者,則物種A的種群密度減小會使物種B的種群密度減小,物種B、C之間是競爭關系,故可導致物種C的種群密度間接增大,D正確?!即鸢浮紺9.(2019·江西省奉新縣第一中學高三月考)如圖是某自然區域中甲、乙兩個種群的數量比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據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t1時刻,甲、乙兩種群的死亡率相同B.甲、乙兩種群的種間關系為捕食C.t2時刻,甲、乙兩種群間的競爭程度最低D.0~t2,甲、乙兩種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