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語文第一輪復習八年級上冊整本書復習試卷_第1頁
2025中考語文第一輪復習八年級上冊整本書復習試卷_第2頁
2025中考語文第一輪復習八年級上冊整本書復習試卷_第3頁
2025中考語文第一輪復習八年級上冊整本書復習試卷_第4頁
2025中考語文第一輪復習八年級上冊整本書復習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中考語文第一輪復習八年級上冊整本書復習試卷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1.字詞書寫與注音(6分)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1)還沒等觀眾從眼花liáo()亂中反應過來,她已經展開身體,像輕盈的、筆直的箭,“哧”地插進碧波之中。(《“飛天”凌空》)

(2)那個爐子即使把它燒到chì()熱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美麗的顏色》)

(3)遼寧艦官兵嫻()熟地操縱著航空母艦,艦艉留下一道寬闊筆直的航跡。(《一著驚海天》)

(4)外祖母大人因年老關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輟()勞作,尤喜紡棉。(《回憶我的母親》)

2.詞語運用(4分)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他在演講時目空一切,侃侃而談,贏得了臺下聽眾的陣陣掌聲。

B.為了這一著,面對技術封鎖,多少人處心積慮,青絲變白發。

C.小王同學在學校辯論會上引經據典、斷章取義,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D.魯迅先生的很多雜文都是短小精悍,內容深刻,極富感染力和戰斗力。

3.文學常識(4分)

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消息二則》的作者是毛澤東,消息是迅速、簡要地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的一種新聞體裁,其最大特點是時效性強和真實客觀。

B.《藤野先生》選自魯迅的小說集《朝花夕拾》,文章記述了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一段經歷,表達了他對藤野先生的真摯懷念。

C.《三峽》的作者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其所撰《水經》,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

D.《與朱元思書》的作者吳均,南朝梁文學家,本文是吳均寫給友人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全文以寫景為主,兼有抒情,多用駢句,韻律和諧。

4.名句默寫(10分)

(1)樹樹皆秋色,

。(王績《野望》)

(2)

,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3)亂花漸欲迷人眼,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

,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5)《三峽》中從側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

(6)《答謝中書書》中描寫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7)《黃鶴樓》中情景交融,抒發了游子悲苦的思鄉之情的詩句是:

5.病句辨析與修改(3分)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一個人能否成為真正的讀者,關鍵在于青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B.隨著部分地區高大樹木的減少,使某些珍稀鳥類只能選擇在高壓電塔上筑巢。

C.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紅書店”憑借高顏值成為眾多年輕人的“打卡圣地”。

D.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彈,上級要求各學校加強管理,制定嚴密的防范措施。

6.綜合性學習(3分)

八年級上冊教材中有

“我們的互聯網時代”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為本次活動設計一個簡要的活動方案,寫出主要步驟。

二、文言文閱讀(20分)(一)閱讀《三峽》,完成

7-10題。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略無闕處闕: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溯阻絕溯:____________________

(3)雖乘奔御風奔:____________________

(4)屬引凄異屬: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3.文章結尾引用漁者歌謠有什么作用?(4分)

4.請概括三峽不同季節的景物特點。(4分)

(二)閱讀《記承天寺夜游》,完成

11-12題。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一句,“入戶”二字將月光擬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詩人的寂寞無聊,主動來與他做伴,生動地表現出詩人驚喜的心情。

B.“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作者與張懷民志趣相投,友情深厚,“亦”和“相與”二詞就很好地表現了這一點。

C.“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作者用“積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橫”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動靜結合,創造出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

D.文章結尾“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閑人”二字,表面上是自嘲地說自己和張懷民是清閑的人,實際上卻飽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

2.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

“閑人”的理解。(4分)

三、現代文閱讀(30分)(一)閱讀《藤野先生》選段,完成

13-16題。①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②“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③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1.“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也無怪他們疑惑。”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2.“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這里的“意見變化”指什么?請結合全文,說說促使作者“意見變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4.選段主要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4分)

(二)閱讀《背影》選段,完成

17-20題。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段的主要內容。(4分)

2.選段中兩次寫到

“我”流淚,分別表達了“我”怎樣的情感?(4分)

3.文中對父親的外貌描寫

“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有什么作用?(4分)

4.選段中

“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一句,你如何理解父親“心里很輕松似的”這種狀態?(2分)

四、名著閱讀(10分)(一)閱讀下面名著選段,回答問題。(5分)他的身體是魁梧奇偉的,像老虎一樣強悍。他雖然已是五十歲以上的人,還是非常健旺。他從來不會覺得疲乏。據說在長征中,他曾經攜帶許多傷兵。在未入紅軍以前,他的生活就和兵士一樣簡單。除了馬,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他真喜歡馬。有一次,他得到一匹非常心愛、非常美麗的馬。那匹馬給敵人擄去。他追擊敵人,終于把那匹馬奪回!

(1)以上文段選自______,作者是______。(2分)(2)文中的“他”指誰?請結合原著內容,簡要概括他的性格特點。(3分)

(二)《昆蟲記》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書,它揭開了昆蟲世界一個又一個的奧秘。請結合原著內容,舉例說說你所了解的昆蟲的生活習性。(5分)

五、寫作(50分)請以

“那一刻,我長大了”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一、1.(1)繚(2)熾(3)xián(4)chuò2.D

3.A、D4.答案:(1)山山唯落暉(2)大漠孤煙直(3)淺草才能沒馬蹄(4)老驥伏櫪(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6)夕日欲頹,沉鱗競躍(7)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5.C

6.示例:

活動主題:探索互聯網的利與弊

活動目的: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互聯網,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活動步驟:

①確定分組,每組5-6人。

②各小組通過網絡搜索、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互聯網在學習、生活、社交等方面的利與弊的資料。

③小組內整理資料,制作成PPT或手抄報。

④開展班級交流活動,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成果,共同討論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

⑤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二、(一)1.(1)同“缺”,空隙、缺口(2)逆流而上(3)飛奔的馬(4)連接

2.(1)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見太陽或月亮。(2)水清樹榮,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引用漁者歌謠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了三峽秋季蕭瑟、凄涼的氛圍,表達了三峽漁民生活的艱辛,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文學色彩。

4.夏季:水勢浩大,水流湍急;春冬:清幽秀麗,趣味良多;秋季:林寒澗肅,凄涼哀婉。

(二)1.C2.“閑人”既指作者和張懷民具有閑情雅致,能欣賞到別人忽視的美景;又包含了作者被貶謫后的落寞、自嘲與感慨,雖有才華卻無所事事,只能借欣賞月色來排遣內心的郁悶,體現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

三、(一)1.這句話運用反語,表達了作者對日本

“愛國青年”歧視中國人的強烈憤慨,以及對弱國國民遭受屈辱的痛心與無奈,同時也反映了作者深深的民族自尊心。

2.因為這歡呼聲深深地傷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作者看到中國人圍觀槍斃中國人時麻木不仁的表現,以及日本學生對這種場景的歡呼,讓他意識到國民的愚昧和民族的危機,所以這歡呼聲特別刺耳,刺痛了他的心。

3.“意見變化”指作者決定棄醫從文。原因一是作者在日本受到歧視,意識到弱國國民的艱難處境;二是看到中國人圍觀槍斃中國人時的麻木不仁,深感救治國民精神的迫切性,認為醫學只能拯救人的身體,而文學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喚醒民眾的覺悟。

4.選段主要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將日本學生看到槍斃中國人時的歡呼與作者的

“刺耳”感受形成對比,突出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對國民麻木的痛心,使作者的情感表達更加強烈,也引發讀者對民族命運的深刻思考。

(二)1.選段主要寫了父親在火車站為

“我”買橘子,艱難地穿過鐵道、爬上月臺,“我”看到父親的背影后深受感動,流下眼淚。

2.第一次流淚,是看到父親為

“我”買橘子時艱難的背影,“我”被父親的愛深深感動,這淚中飽含著對父親的感激;第二次流淚,是父親離開時,“我”望著他的背影逐漸消失,心中充滿了對父親的不舍與牽掛。

3.這些外貌描寫,一方面真實地描繪出父親當時的穿著打扮,體現出家境的慘淡,父親為家庭奔波的辛苦;另一方面,通過樸素的穿著,更能凸顯父親對

“我”真摯的愛,他將最好的都給了“我”,自己卻如此簡樸,這種愛深沉而無私。

4.父親

“心里很輕松似的”,并非真的輕松,而是他為兒子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覺得盡到了父親的責任,內心感到欣慰。他不想讓兒子擔心,故作輕松,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四、(一)(1)《紅星照耀中國》;埃德加?斯諾(2)“他”指賀龍。他性格豪爽,口才出眾,英勇善戰,對馬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