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課《短文兩篇》復習課件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17課《短文兩篇》復習課件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17課《短文兩篇》復習課件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17課《短文兩篇》復習課件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17課《短文兩篇》復習課件 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這些客觀事物就有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如松、竹、梅,如清風、明月、高山、大河。

當然,這些物也可以是一所陋室,一株蓮花。導入新課:借我一物

言吾一志《愛蓮說》《陋室銘》整合復習目

錄01.回顧教材,梳理內容02.以文析法,歸納策略03.同中求異,研讀手法回顧教材,梳理內容1.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2.說: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文體知識】回顧教材,梳理內容回顧教材,梳理內容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回顧教材,梳理內容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愛蓮說》以文析法,歸納策略物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托物言志:具有含蓄性、哲理性和暗示性。事物典型特征(形態、色澤、所處環境等)抒發思想感情、寄寓胸襟抱負存在共通之處所寫之物描寫角度特

點《陋室銘》分析特征,挖掘內在品質自然環境人際交往興趣愛好生活狀態清新幽靜儒雅不俗志趣高雅

淡泊清閑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所寫之物描寫角度內在品質《愛蓮說》分析特征,挖掘內在品質生長環境體

態香

氣風度、氣質(內在)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通達,不攀附權貴美名遠揚

志潔行廉,令人敬重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知人論世,探尋所言之志寫作背景作者因在任監察御史(相當于現在最高檢察院檢查員)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805年革新失敗后,被貶謫。屢經波折,824年在和州做刺史。和州知縣見作者被貶,故意刁難之。和州知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無怨言,還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后很生氣,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于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作者仍不計較,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那位知縣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作者遂憤然寫下這篇《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陋室銘》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知人論世,探尋所言之志寫作背景《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1017-1073),宋代哲學家,字茂叔。因世居濂溪,被稱為濂溪先生。周敦頤非常博學,人品很高,胸懷磊落,為官清正,深得民心,為百姓所愛戴。他曾帶領屬下在官署的一側挖池種蓮,后人稱為“愛蓮池”。周敦頤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深感官場的黑暗,深愛蓮花的高潔,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

概括主旨:《陋室銘》

本文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托物言志,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愛蓮說》

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的堅貞高潔的品格,表現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潔人格以及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厭惡和鄙棄。高潔傲岸:形容處于某種不良環境中的個體所表現出的高尚節操,一身傲骨,絕不向困難低頭,向惡勢力妥協,也絕不輕易屈服。同中求異,研讀手法共同點:手法:托物言志《愛蓮說》:《陋室銘》:高潔傲岸,安貧樂道。“陋室不陋”蓮的形象和品格潔身自好,不慕名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蓮,花之君子者也。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作者為什么要寫諸葛廬、子云亭?

將自己所居陋室與諸葛廬、子云亭相類比,以古代明賢自況,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明賢的志趣和抱負,突出“德馨”,表明陋室不“陋”。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貪慕富貴追逐名利晉陶淵明獨愛菊菊,花之隱逸者也志向高潔隱居避世予獨愛蓮之……蓮,花之君子者也。不慕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