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歷史試題試卷(5)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歷史試題試卷(5)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歷史試題試卷(5)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歷史試題試卷(5)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歷史試題試卷(5)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考前全真模擬密卷歷史試題試卷(5)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齊國原是姜氏的封國。公元前481年后,齊國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漸控制國政,以至于自立為國君,并由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姜齊遂變為田齊,史稱“田氏代齊”。該材料從本質上反映了當時A.分封制的破壞B.已經進入戰國時期C.郡縣制的出現D.出現了大一統局面2.“續增條約畫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均照經準各條所開各口章程比例,畫一無別。”以上文字當出自:A.《南京條約》 B.《虎門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3.美國政府和俄國政府沒有參加這次英法的冒險,但他們派出代表參與“和平的示威”。這次“冒險”的結果之一是簽訂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與凱末爾改革的共同點是:A.都進行了世俗化改革 B.都擴大了軍事力量C.都制定了憲法 D.都發展了教育5.有學者認為,達·芬奇通常被歸為文藝復興時代的人物,但他的想法卻不完全與一般認為的文藝復興特色吻合。這位學者接著引用達·芬奇的話:“那些研究古籍而不研究大自然的人,只是大自然的繼子,而不是親生子,所有好的作者都應以大自然為母親。”這位學者意在說明達·芬奇A.善用比擬和譬喻,論述的方法獨樹一幟B.主張研究古籍才為首要,探索自然為次C.強調從大自然學習,不以師法古人為先D.認為人是萬物之靈,表現出獨特宇宙觀6.甲午戰后,日本崛起,俄國加緊在中國東北的侵略活動,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緒的支配下,實行“聯俄制日”。1896年,中俄簽訂“中俄密約”等條約,結果競使俄國逐步把東三省變成其勢力范圍。據此可知A.中國外交官不善于開展外交活動 B.日俄在東北問題上合謀坑害中國C.弱國的外交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D.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完全無效7.五四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受到打擊和批判。但到了20世紀30年代,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成了主流社會思潮,并將傳統文化的復興推向高潮。上述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日趨理性B.繼承傳統文化的訴求C.政府企圖加強對民眾的思想控制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8.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詔實行“班祿制”,規定朝廷所有大小官員按級別高低和業績大小,領取厚薄不同的俸祿,每三個月發放一次。這一規定A.保證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B.影響了北魏社會的穩定C.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礎 D.促進了拓跋政權的封建化9.《呂氏春秋》中有“天不私覆,地不私載”以及“貴公去私”之說,這種觀念主要體現在A.史前禪讓制 B.世卿世祿制C.封邦建國體制 D.大一統中央集權制10.在希波戰爭中,雅典海軍的創始人塞米托克利率軍打退了波斯軍隊的進攻,保衛了雅典的安全;他凱旋后,卻被雅典公民投票確定為放逐對象,只好流浪他鄉。這表明,當時雅典A.政治生活缺乏合法程序 B.注重以制度防范僭主政治C.民眾要求和平反對戰爭 D.貴族的特權受到嚴格限制11.一位學者評價說:“當時知識分子不但沒有全盤反傳統,而且使不少被塵封或淹沒了的傳統重現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話小說,成了中國文學史的重要內容;作為傳統文化的民間文學,第一次真正進入了大學的學術殿堂。”這一觀點認為新文化運動A.反對舊道德崇尚現代文化 B.混淆了先進與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價值 D.存在對舊文化的傳承與創新12.1954年6月至9月,中國有組織地開展了憲法草案討論和宣傳。據統計,許多地區的參與者超過當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過90%,共收到118萬多條意見、建議和問題。這一活動()A.保證了憲法的社會主義性質 B.增強了人們的民主參與意識C.標志著社會主義時代的到來 D.反映了過渡時期的根本任務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材料一兩伊戰爭是指1980年至1988年爆發的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從宗教上來說,兩國居民分屬伊斯蘭教兩大派系,即什葉派和遜尼派。什葉派在伊朗占多數,而控制伊拉克的則是遜尼派,他們把教派之爭帶入兩國間的關系中。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后,這些矛盾漸趨激化。趁伊朗國內局勢動蕩,伊朗境內庫爾德人的分離主義活動又大大增強,并且得到伊拉克暗中支持,這就使兩國產生了新的不和因素。戰爭的導火線主要還是兩伊間長期未解決的領土爭端。1975年3月兩國曾經談判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力圖解決邊界糾紛。自1979年起,伊拉克便公開要求廢除這一協定。從此兩伊邊界小規模沖突便頻頻發生。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正式宣布廢除1975年的邊界協定。伊朗則于次日聲明反對。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摘編自金重遠《20世紀的世界:百年歷史回溯(下卷)》材料二兩伊戰爭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的最典型范例。當時自吹的世界軍事強國,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先進武器(化學武器都用上了)如F14、F4、幻影戰斗機,飛毛腿導彈等。戰爭打了8年,死傷百萬人,最后掐得筋疲力盡,民不聊生,誰也奈何不得,差點經濟崩潰亡國,最后停戰了事。——《一戰后最慘烈的戰爭:8年兩伊戰爭》(1)根據材料一,概括兩伊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歸納兩伊戰爭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14.(20分)(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托馬斯·潘恩(1737—1809)英裔美國思想家、政治活動家。潘恩幼年失學,先后做過店員、教員、稅吏等職業。1774年,因對英王言論不敬,潘恩被革去稅吏之職,隨后遠赴北美求生。當時,北美獨立的先驅們都還沉浸在“北美英國人”的假想中,全無脫離英格蘭獨立之心。1776年初,潘恩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常識》出版。他在書中指出:由于個人能力不足,需要政府提供安全和自由的保障,安全是政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義;英式政體是君主暴政和貴族暴政的骯臟殘余,是達官貴人們用以剝削本國人民的利器,更是宗主國盤剝殖民地的工具。因此,他呼吁建吁建立自由平等的“世界共和國”。“不共和,毋寧死”的理想在北美造成了空前的輿論影響。在僅有200萬居民的情況下,<常識》的總銷量高達50萬冊。受潘恩思想的影響,1776年7月,北美十三州的代表審議并通過了《獨立宣言》,北美獨立運動正式拉開序幕。——摘編自《潘恩,被歷史辜負的人》(1)根據材料概括潘恩提出的政治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形成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潘恩的《常識》對美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春秋戰國時期,貴族統治階層內部森嚴的等級秩序被打破,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壞,材料中齊國大夫田氏取代國君控制國政,實際也反映了宗法制與分封制的破壞,A正確;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是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81年,處于春秋時期,B錯誤;C材料無法體現,排除;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的分裂割據,出現了大一統局面,D錯誤。2、C【解析】

材料“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等信息可知,此材料出自《北京條約》,其內容是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故C項正確;《南京條約》開放的是廣州等五口為通商口岸,排除A;《虎門條約》沒有涉及通商口岸的內容,排除B;《馬關條約》開放重慶等四口通商口岸,排除D。故選C。3、B【解析】

根據“英法的冒險”可知,這是英法聯合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果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故B正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之后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不符合“英法的冒險”,排除A;中日甲午戰爭后簽訂《馬關條約》,不符合“英法的冒險”,排除C;1900年英、法、美、俄、德、日、意、奧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八國聯軍,發動了侵華戰爭,之后簽訂《辛丑條約》,不符合“美國政府和俄國政府沒有參加”,排除D。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英法的冒險”“美國政府和俄國政府沒有參加”,聯系所學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史實分析解答。4、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與凱末爾改革都發展了教育,故D正確;ABC不是二者的相同點,排除。5、C【解析】

根據“那些研究古籍而不研究大自然的人,……所有好的作者都應以大自然為母親”可知,達·芬奇強調從大自然學習,不以師法古人為先,C正確;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與材料信息相反,排除;材料信息沒有涉及“人是萬物之靈”,排除D。6、C【解析】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政府實行“聯俄制日”的主要目的是抵制日本在遠東地區的擴張,卻加強了俄國在遠東的力量,說明弱國的外交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C項正確;中國當時外交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不是因為外交官的不善于外交活動,A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弱國的外交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沒有體現日俄合謀坑害中國的問題,B項錯誤;“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完全無效”是材料表象,而不是反映的本質問題,D項錯誤。7、D【解析】

對傳統文化應當辯證看待,材料信息沒有反映,不能說明日趨理性,排除A;20世紀30年代面對日益緊張的國際形勢,為建設國家、增強抵抗外敵入侵的信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成為當時的主流社會思潮。故選B;材料沒有反映政府主導這一趨勢,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排除D。8、D【解析】

孝文帝的“班祿制”是學習漢族政權的措施,有利于拓跋政權的封建化,故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班祿制”,而不是稅收,排除A項;“班祿制”的推行主要是針對官員,并不會影響社會穩定,排除B項;材料與隋唐盛世無關,排除C項。9、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材料強調去除私利,體現了天下為公的觀念,禪讓制正是“公天下”的具體體現,故A項正確;世卿世祿制即世官制,封邦建國體制即分封制,中央集權體制三者均體現了“家天下”特點,排除BCD三項。故選A。10、B【解析】

塞米托克利功勛卓著,結果被公民投票流放,由此可見當時雅典注重以制度防范僭主政治,B正確;流放罪名是通過合法程序確定的,排除A;希波戰爭海戰中,雅典獲勝,由此可知C表述錯誤,排除;D與題無關,排除。11、D【解析】A項中“反對舊道德”的說法與題目中的信息“沒有全盤反傳統……使……傳統重現光芒”不符;由題目中的信息“沒有全盤反傳統”可知當時的知識分子對傳統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繼承的科學態度,故B項“混淆”的表述過于絕對化,應排除,本題應選D項;傳統觀點認為新文化運動對舊文化全盤否定,本則材料卻指出白話小說和民間文學得到發揚光大,體現出新文化運動一定程度上傳承和創新了舊文化。【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12、B【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中國有組織地開展了憲法草案討論和宣傳,并且群眾廣泛參與,這增強了人們的民主參與意識,因此B選項正確;該活動只能體現憲法的社會主義性質,不能“保證”其性質,A選項錯誤;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選項錯誤;1954年憲法反映了國家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不是根本任務,D選項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邊界糾紛(領土爭端)。(2)特點:時間長,規模大,武器先進,傷亡巨大。影響:兩伊戰爭是沒有勝利者的戰爭,戰爭給交戰雙方帶來巨大損失;使兩國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劇減;加深了兩國的民族仇恨;嚴重制約著后來兩國關系的發展;為美蘇插手中東創造了條件。【解析】(1)根據“從宗教上來說,兩國居民分屬伊斯蘭教兩大派系”“伊朗境內庫爾德人的分離主義活動又大大增強”“戰爭的導火線主要還是兩伊間長期未解決的領土爭端”概括。(2)特點:根據“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先進武器”“戰爭打了8年,死傷百萬人”“差點經濟崩潰亡國”概括;影響:由“最后掐得筋疲力盡,民不聊生,誰也奈何不得,差點經濟崩潰亡國,最后停戰了事”概括,進一步聯系中東地區的資源、戰略地位分析。(1)通過閱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即可回答兩伊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2)根據材料從時間、規模、危害、武器、等方面回答特點;影響:根據材料可得出戰爭帶來巨大損失,加深了兩國的矛盾,結合中東地區資源、戰略地位分析戰爭的危害。14、(1)主張:政府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必須保護人民的自由與安全;英國的君主統治危害了英國人民與北美人民的自由與安全;北美人民有權利擺脫英國統治,建立獨立的共和國。原因:受到歐洲啟蒙思想影響;適應北美獨立戰爭形勢的需要;潘恩的個人經歷(2)影響:推動美國獨立戰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獨立后的制度選擇;(或促進美國走上民主共和的道路);有利于美國精神的塑造;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