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細雨正清明緬懷先烈寄深情-高中清明節主題班會_第1頁
微風細雨正清明緬懷先烈寄深情-高中清明節主題班會_第2頁
微風細雨正清明緬懷先烈寄深情-高中清明節主題班會_第3頁
微風細雨正清明緬懷先烈寄深情-高中清明節主題班會_第4頁
微風細雨正清明緬懷先烈寄深情-高中清明節主題班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風細雨正清明

緬懷先烈寄深情

——清明節主題班會課件開場白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間,是祭祀、祭祖和掃墓的節日。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節源自早期人類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目錄1234清明習俗清明詩詞緬懷先烈清明倡議壹清明習俗清明起源

最初,清明只是一個提醒農民進行春耕春種的節氣。《淮南子·天文訓》記:“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則清明風至。”《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季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按《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八風”即八方來風,古代歷書所說的“清明風”是來自東南方,東南方即《周易》所說的巽方。

《周易》又有萬物“齊乎巽”之語,“齊”即“潔齊”之意,農歷三月一到,氣清景明,萬物皆顯,這就是“清明”得名的來由。據古籍文獻記載,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掃墓開始于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一般是在公歷4月5日前后,最初是提醒農民春耕的一個節氣,后來傳說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去世,在其去世的這一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寒食節)禁煙火、只吃冷食后來隨時間推移,寒食節和清明節習俗逐漸統一也就成了咱們掃墓祭祖的節日。清明由來清明習俗

蕩秋千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清明習俗

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清明習俗

吃青團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團的食俗,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古代寒食節的傳統食品有糯米酪、麥酪、杏仁酪,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節充饑,不必舉火為炊。寒食節的傳統食品中還有一種“青精飯”。清明習俗

插柳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

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清明習俗

掃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習俗

掃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貳清明詩詞清明詩詞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清明詩詞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楊萬里《寒食上冢》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清明詩詞張繼《閭門即事》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程顥《郊行即事》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清明詩詞韋應物《清明日憶諸弟》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馮延巳《鵲踏枝·清明》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清明詩詞韋應物《清明日憶諸弟》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馮延巳《鵲踏枝·清明》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清明詩詞王禹偁《清明》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黃庭堅《清明》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叁緬懷先烈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緒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確山縣(今駐馬店市驛城區)李灣村窮苦農民家庭。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楊靖宇

劉胡蘭從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學會的幾個字是“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她用心參加抗戰工作,還組織了婦女參戰隊,為黨,為人民做了超多工作。1946年7月盤踞在汶水的閻匪軍狗急跳墻,瘋狂反撲,襲擊了云周西鄉村。劉胡蘭同志不幸被捕,在敵人面前,她英勇頑強,堅貞不屈。她跨過了戰友的遺體,踏著烈士的血跡從容來到軋刀前,振臂高呼,“鄉親們,敵人的末日不遠了,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中國共產黨萬歲。”劉胡蘭同志犧牲時,年僅15歲。劉胡蘭同志犧牲后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毛主席為劉胡蘭烈士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高度贊揚了劉胡蘭同志偉大而光榮的一生,她沒有死,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劉胡蘭

黃繼光,原名黃積廣,四川省中江縣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45師135團2營通訊員。

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在離天亮只有40多分鐘時,黃繼光用胸膛堵住瘋狂掃射的敵人地堡機槍眼英勇犧牲。中國人民志愿軍給他追記特等功,追授“特級英雄”稱號

;所在部隊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黃繼光

趙一曼,四川省宜賓人,原名李坤泰。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學生中積極從事革命活動。1936年6月28日,她與護士和看守一起逃了出來,不幸又被敵人追捕回去。敵人施用各種酷刑折磨她,但她始終沒有泄露一點黨的機密。敵人從趙一曼嘴里得不到任何東西,決定把她押解回她經常活動的珠河縣(現尚志縣)。1936年8月1日,在從哈爾濱開往珠河的火車上,趙一曼給兒子寫下了遺書:“寧兒呵: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親愛的孩子呵:母親不能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1936年8月2日,日軍將趙一曼綁在馬車上,游街示眾,馬車到了珠河縣北門,日軍問她:“還有什么話要說?”趙一曼昂然地說:“為抗日斗爭而死是光榮的!”隨后,趙一曼被敵人殺害,犧牲時年僅31歲。趙一曼董存瑞左權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劉胡蘭肆清明倡議清明倡議

一、

踐行綠色理念,守護綠水青山思親莫讓煙塵擾,一束鮮花寄深情。倡導廣大市民朋友遵守社會公德,樹立環保意識,自覺摒棄焚燒紙錢、拋撒冥幣、燃放鞭炮等不文明祭掃行為,以鮮花、綠植等為媒介,傳遞對逝者的思念。鼓勵使用數字平臺,通過虛擬獻花、線上點燭、云端留言等功能,打造綠色低碳的“數字紀念空間”。清明倡議

二、綠色出行,確保安全祭掃清明祭掃期間,人員出行密集。建議大家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祭掃場所,如自行車、公交車等,減少私家車使用,既能降低交通壓力,又能減少汽車尾氣排放,保護環境。如果確需自駕,請提前規劃好路線,錯峰出行,遵守交通規則,聽從現場交警指揮,將車輛停放在指定區域,確保祭掃活動安全、有序進行。清明倡議

三、愛護環境,守護美麗家園在祭掃過程中,請大家自覺維護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采摘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祭掃結束后,仔細檢查,確保沒有留下任何垃圾雜物。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愛護美麗家園,讓青山綠水永駐,讓清明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清明倡議

四、傳承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清明節,遠不止是祭掃祖先的簡單儀式,它更是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精神橋梁,是傳承民族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關鍵節點。讓我們以清明節為契機,在緬懷先人的同時,用心去觸摸歷史的脈絡,銘記那些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犧牲的人們,傳承中華民族歷經千年沉淀下來的優秀文化傳統,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結束語

清明節是一個充滿哀思與敬意的節日,它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回望過去,感恩先人,同時也激勵我們珍惜現在,展望未來。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時節,讓我們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歷史的尊重,共同緬懷那些為我們今天幸福生活付出過努力和犧牲的先人們。清明倡議

三、愛護環境,守護美麗家園在祭掃過程中,請大家自覺維護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采摘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祭掃結束后,仔細檢查,確保沒有留下任何垃圾雜物。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愛護美麗家園,讓青山綠水永駐,讓清明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清明倡議

一、

踐行綠色理念,守護綠水青山思親莫讓煙塵擾,一束鮮花寄深情。倡導廣大市民朋友遵守社會公德,樹立環保意識,自覺摒棄焚燒紙錢、拋撒冥幣、燃放鞭炮等不文明祭掃行為,以鮮花、綠植等為媒介,傳遞對逝者的思念。鼓勵使用數字平臺,通過虛擬獻花、線上點燭、云端留言等功能,打造綠色低碳的“數字紀念空間”。清明習俗

掃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習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