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地理期末質(zhì)量調(diào)研試卷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6頁,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卡。

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或答題卡指定區(qū)域外的答案無效。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2024年10月30日,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

發(fā)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據(jù)此,

完成下面小題。

1.“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進入繞地軌道后,所處的天體系統(tǒng)為()

A.總星系B.銀河系C.太陽系D.地月系

2.近年來,很多國家紛紛掀起了“太空熱”,同時產(chǎn)生了大量的太空垃圾,對此各國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制定環(huán)境保護公約②加強各國攻關技術合作③減少對太空探索④運送垃圾到更遠太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在暗室里,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陽,在電燈旁放個地球儀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

轉運動,觀察地球儀的受光區(qū)域及其變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下面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4.按地球自轉方向轉動地球儀,可以演示()

①四季變換②太陽東升西落③五帶的劃分④晝夜交替現(xiàn)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緩緩撥動地球儀,會發(fā)現(xiàn)圖中甲()

A.一直處于白天B.一直處于黑夜C.出現(xiàn)晝夜交替現(xiàn)象D.一直處于同一時間

圖1是信陽市某中學李明同學繪制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時刻校園內(nèi)旗桿影子長度變化簡圖。讀“旗桿影

長變化圖''(圖1)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圖2),完成下面小題。

6.2024年11月7日是我國的立冬節(jié)氣,此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位置是()

A.①一②之間B,③一④之間C.②—③之間D.④一①之間

7.太陽高度越高,地面上物體的影子越短。當?shù)厍蜻\動至圖2中②處時,所繪制的正午旗桿影子簡圖可能

是圖1中的()

A.aB.bC.cD.無法確定

8.造成正午旗桿影長隨季節(jié)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的形狀B.地球的大小C.地球的自轉D.地球的公轉

學校即將舉行運動會隊形演練,為測試拍攝效果,小明利用無人機拍攝了兩張照片。讀根據(jù)拍攝結果

繪制的校園平面圖和操場平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9.無人機位于圖書館的()

A.東北方向B.西北方向C.東南方向D.西南方向

10.與圖2相比,圖1()

A.操場信息更詳細B.表示范圍更大

C.圖幅更大D.比例尺更大

歐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奧會舉辦次數(shù)最多的地區(qū),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屆冬奧會將在意大利米

蘭舉辦。讀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60°

120060°600120°

11.米蘭的經(jīng)緯度位置最接近()

A.(45°S,10°W)B.(45°N,10°W)C.(45°N,10°E)D.(45°S,10°E)

12.歷屆冬奧會舉辦地多集中分布于()

A.低緯度地區(qū)B,北寒帶地區(qū)C.中緯度地區(qū)D.南寒帶地區(qū)

中國“奮斗者’'號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為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

錄。讀海底地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3.奮斗者號潛水器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圖中的序號()

A.①B.②C.③D.@

14.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比較強烈的是()

A.①B.②C.③D.@

下表為2019年某月北京市連續(xù)一周的天氣預報。讀表,完成下面小題。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1~8℃-5~4℃

-3~4℃-1~9℃-4~7℃-3~9℃-2~7匕

**淼=*三益

北風4-5北風5~6

微風微風微風微風微風

級級

15.一周中,北京市氣溫日較差最大的一天是()

A,周二B,周三C.周四D.周五

16.據(jù)上表可知,以下天氣播報正確的是()

A周二小雪轉大雪B.周三晴轉多云,氣溫回升

C.周五有霧,不利于戶外運動D.周六多云,有沙塵天氣

讀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7.世界人口稠密地區(qū)主要分布在()

A,中低緯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qū)B,熱帶雨林地區(qū)

C.干旱的沙漠區(qū)D,地勢高的高原山地

18.世界人口密度100人以上的地區(qū)主要是分布在()

A.亞洲東部和南部B,亞洲西部和中部

C.南美洲D,非洲的撒哈拉地區(qū)

2023年11月,亞太經(jīng)合組織“APEC2023”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圖為APEC

A,沒有歐洲國家B.均屬于發(fā)展中國家

C.地跨熱溫寒三帶D.均位于中緯度地區(qū)

20.會議各成員之間進行雙邊與多邊密集穿插,深化伙伴關系,其共同目的主要是(

A.解決全球氣候治理問題

B.加強全球合作,團結協(xié)作應對挑戰(zhàn)

C.結交更多的國際伙伴

D.只討論各國之間的經(jīng)濟往來問題

二、綜合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30分)

21.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①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在太行山中發(fā)現(xiàn)許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②在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xiàn)森林遺址和古河道。

③歐洲荷蘭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國”,全國1/4的陸地低于海平面,但是通過填海造陸國土面積在過去

的百年中不斷擴大。

材料二: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

(1)材料一中①說明太行山在地質(zhì)時期曾經(jīng)是海洋,②說明我國臺灣海峽海底在地質(zhì)時期曾經(jīng)是

(選填“海洋”或“陸地”)。

(2)③荷蘭土地面積的增加說明(選填“人類活動”或“火山地震”)也可以引起海陸變化。

(3)圖中信息表明,位于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地中海面積在不斷(選填"擴大'或"縮小”)。

(4)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最高的山脈,它是由A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互相碰撞擠壓形成的。

(5)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0

22.圖為某校野外實踐活動地點的等高線地形圖,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活動:從甲村出發(fā),分為三個方案。

方案1:登山比賽,鍛煉毅力。

方案2:尋找瀑布,感受自然。

方案3:游覽民俗村,體驗文化。

(1)方案1對應圖中路線(a/b/c),這條路線主要沿(地形部位)前進。

(2)方案2的同學要尋找瀑布,應選擇圖中路線(a/b/c),他們在沿河行走過程中,看到該河流的

流向是=

(3)三個方案中,你建議體力欠佳的同學選擇路線(a/b/c),原因是。

(4)圖中①②兩山峰,海拔較高的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單選)。

A.568米B.690米C.758米D.819米

(5)為發(fā)展當?shù)芈糜危媱澰冖佗趦缮椒逯g修建索道。同學們在圖上量得①②兩山峰之間的距離

是4.3厘米,若忽略垂直高差,索道的實際長度應為千米。

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氣候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氣候的形成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某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了以“影

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為主題的探究活動。

材料一,:

【探究思考】

(1)讀圖甲,兩等量太陽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時,A地緯度較低,受熱面積小,光熱(集中/分散),

單位面積獲得熱量(多或少)。

(2)觀察圖乙實驗能夠證明,白天沙石溫度比水(高/低),夜晚沙石溫度比水低。沙石(代表陸

地)吸熱快,散熱也快;水(代表海洋)吸熱慢,散熱也慢。所以,同緯度陸地與海洋相比,夏季

(海洋或陸地)的氣溫高,冬季(海洋或陸地)的氣溫高。

(3)圖丙中安第斯山脈南段西側為茂密的森林,東側為草原荒漠,這是因為安第斯山脈阻擋了西風,西

側位于迎風坡,降水(多或少)。

【探究結論】

(4)根據(jù)實驗和圖文資料可知,影響氣候的自然因素有哪些:、地形地勢等。

【拓展應用】

材料二:近50年來,人類在生產(chǎn)、生活過程中燃燒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

氣體急劇增加,使全球氣溫升高,旱澇等災害頻繁。

(5)結合材料二,說明全球氣候變暖的人為原因:;為應對氣候變暖,作為中學生的我們

可以做些什么:o

24.我們把人們的聚居地統(tǒng)稱為聚落,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長河里,世界各地的人們利用自然環(huán)境和勤勞智慧,

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聚落。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聚落與環(huán)境】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xiāng)村(如圖),它們具有不同的景觀特色。

(1)圖中城市聚落為(填字母)。

古代四大文明發(fā)祥地(如圖)是人類早期聚落的集中地區(qū)。

(2)甲、乙、丙、丁四大文明發(fā)祥地中跨越兩個大洲的是,當?shù)鼐用裰饕苑N人為主,信

仰教。

(3)說一說四大文明發(fā)祥地形成的共同有利自然條件。

黃土塔古建筑群被稱為“蜂巢屋”,是敘利亞阿勒頗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居,阿勒頗地區(qū)黃土廣布,“蜂巢屋'

以泥土混合茅草筑造,屋頂為圓錐形,墻體厚達80cm。如圖為蜂巢屋景觀圖及其所在地區(qū)氣候統(tǒng)計圖。

(4)分析該傳統(tǒng)民居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關系。

七年級地理期末質(zhì)量調(diào)研試卷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2題答案】

【答案】LD2.A

【3?5題答案】

【答案】3.B4.D5.C

【6?8題答案】

【答案】6.B7.B8.D

【9?10題答案】

【答案】9.C10.B

【11?12題答案】

【答案】11C12.C

【1374題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