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滄州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一、基礎知識綜合
1.學校舉辦“探尋河北民俗之美”主題活動。閱讀下面文字,領略正定的民俗風情,回答
問題。
在河北正定,有著別樣迷人的風情。清晨,陽光灑在千年屹立的開元寺塔上,似在訴
說著悠悠歷史。塔下,當地幾位悠閑地老人坐在石凳上,臉上洋溢著里(寧靜/恬靜)的笑
容,言語間滿是對這片土地民俗文化的敬慕,從威風凜凜的常山戰鼓,到栩栩如生的大佛,
樁樁件件皆是他們的驕傲。
不遠處的廣揚上,熱鬧非凡,傳統的舞龍表演即將開場。鄉親們(y&igyue)聚集,
眼神透著熱切期待。鼓點一響,一條巨龍翻騰起舞,磅礴氣勢撲面而來,龍身的鱗片在日光
下閃爍,活靈活現,令人乙(嘆為觀止/交口稱贊)。這舞龍,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愿,
彰顯出民俗的活力。
夜晚,皎潔月光籠罩村莊,似在思慕充滿人情(shigu)的煙火人間。屋內,巧手婦
女飛針走線,繡出正定臘梅、大觀園等圖案,她們傳承著先輩的匠心,①用細膩針法展現民
俗魅力,②讓民俗之光永不黯淡。
(1)根據文段中的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①(yongyue)②人情(shigu)
⑵文段中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A.蟠立(yi)磅礴氣勢(bo)B.哆立(yl)磅
磅氣勢(bo)
C.峪立(yi)磅礴氣勢(po)D.昨立(yl)磅
礴氣勢(po)
(3)從文段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橫線處。
甲乙
(4)文段中①②兩處應填入的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只有...才....B.雖然......但是....C.因為....所以....D.不僅....還....
(5)文段中畫線句有語病,請提出修改意見。
二、填空題
2.依據“慕”字意義的演變圖,推測“慕”的意思,填寫在橫線上。
范本義為依戀、
向往,如在g
(1)引申為,如思慕。(2)引申為,如羨慕。
三、名句名篇默寫
3.下面是小冀同學游覽河北山水美景后寫的一段話,請你幫助他補全內容。
漫步于幽靜的山林間,偶然覓得一處清幽之地,當我沿著溪流前行,耳畔仿佛傳來久
遠的訴說。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桃花源記》“自云先世避秦時亂,①,不復
出焉,遂與外人間隔”的畫面,心中滿是對世外桃源般生活的遐想。此時,“隔篁竹,聞水
聲,②,心樂之”,如此靜謐美好。忽然,一陣微風拂過,吹動了岸邊的蘆
葦,“③,白露為霜”,那景象讓人心生悵惘,不禁想起遠方的佳人,
“④,宛在水中央”,卻無奈佳人可望卻無法接近。這一切,恰如生命的奇
妙旅程,在自然的靜謐中,感悟著愛與美的真諦。
四、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的古代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竊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谷菜,左右流之。竊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荷菜,左右采之。竊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芍菜,左右筆之。竊窕淑女,鐘鼓樂之。
4.這首詩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寫起,是運用了的手法;“左右流之”“左右采
之”“左右筆之”這些句子運用的表現形式,形成了一種回環往復的美。
5.請簡析“悠哉悠哉”一句中連用兩個“悠”字的妙處。
6.如果要為《關雎》選擇合適的配樂,你會選擇哪一項?請簡要說明理由。
A.低沉哀傷的古琴曲B.清新舒緩的豎琴曲C.激昂奮
進的交響曲D.輕松歡快的口琴曲
我選(只填序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
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
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髯,并怡然自樂。
(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
老人引①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②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
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紗③、
麻臬?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楊氏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
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節選自康與之《昨夢錄》,有刪改)
注釋:①引:帶領,引領。②聚落:指人們聚居的地方。③絲紡(kuang):絲綿,泛指絲織
品。④麻臬(xl):麻,這里指麻類植物及其纖維。⑤迫:靠近,接近。
7.下列各項中加點字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忘路之遠近/居民之大聚落也
B.欲窮其林/此公欲來
C.便舍船,叢口入/楊氏謝而叢之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展/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紡、麻臬之屬
8.下列對乙文中畫線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試卷第2頁,共6頁
A.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B.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C.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D.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9.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
10.甲、乙兩文在描繪社會環境時都有一些細節描寫,請結合文段分析這些細節體現了怎樣
的社會觀念。
六、現代文閱讀
學校即將舉辦“探尋漢字魅力,傳承文化瑰寶”主題活動。小冀同學為此精心搜集了相關資
料。請閱讀資料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資料一:
漢字是中華文明之魂,見證了中華民族曲折輝煌的成長歷史。正如“中國”之“中”
字的背后,是一部泱泱華夏的壯美史詩,每個漢字,都是一部厚重的中華文化發展史,它使
得每一個中國人的記憶,都還保留著“我從哪里來”的印記一一數千年前,我們的先祖從萬
象繽紛的大自然中概括出優美渾厚、縱橫跌宕的線條,創造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漢字。當我
們凝視著那一片片刻有甲骨文的龜甲獸骨,仿佛還能看到先人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祭
祀祈福的場景。從伏羲畫卦、倉頡造字,到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漢字歷經風
雨滄桑而不改其華的演變史,如同桑而記錄著中華民族的祭祀信仰、年號姓氏、文學藝術、
衣食住行等豐富的文化信息。每一個漢字都仿佛是(2),串聯起中華文明經久不衰、綿延不
絕的歷史脈絡,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穿越時空,照亮未來。
(選自《人民教育》,2024年12月18日)
資料二:
包世臣的《藝舟雙楫》說:“凡字無論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結之處,是為字之中宮。”
這里的“中宮”指一個字的中心部位,是字的重心,或稱“精神挽結處”。結字時筆勢均指
向字的重心點,從而聚合成一個整體,即“八面拱心”?!爸小笔窍让駱闼氐恼軐W觀念,“中
也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道,帝王之治,圣賢之學,皆不外乎中”。漢字書寫時,結構與
筆畫間講究協調與平衡,不偏不倚,有節制,強調中和之美,并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正
字觀念。
(選自《光明日報》,2024年09月22日)
資料三: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觀看了書法社團的學生們書寫古訓警句:與
人為善、精忠報國、大公至正、誠信為本……總書記稱贊孩子們字寫得好,并殷殷勉勵:“一
定要傳承和發揚好
(央視網2024年5月30日)
11.根據語境,為(1)(2)處選擇恰當的選項。
A.一顆璀璨的明珠B.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
C.一座巍峨聳立的山峰D.一片絢麗多彩的云霞
(1)(2)
12.根據資料二,解釋“精神挽結處”的含義。
13.資料一表明漢字記載了中華民族的,資料二則指出漢字書寫強調之美,
這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魅力與精神傳承的體現。
14.資料三呈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觀看小學生書寫古訓警句傳承漢字文化的場景。結合三則資
料,談談在現代社會中,如何讓漢字文化得到更好傳承與弘揚。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撿麥穗
黃仕學
①在那個沒有電子游戲、沒有網絡的年代,我們的快樂簡單而純粹。每當夏日炎炎,
麥田里金浪翻滾,就又到了一年中我最期待的時刻一一撿麥穗。
②清晨,天剛蒙蒙亮,母親便叫醒我,催促我穿上那件己經洗得發白的藍背心,戴上
草帽,挎上那只小巧的竹籃。竹籃上還刻著我的名字,那是我童年的寶貝。
③走出家門,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麥子的清香,深吸一口,清新而又熟悉。田野里,
晨霧繚繞,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輕紗。太陽還未升起,但東方已經泛起了魚肚白,預示著
新的一天即將開始。
④我和小伙伴們相約在村頭的老槐樹下,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興奮和期待。我們一
路歡笑,一路奔跑,穿過蜿蜒的小路,直奔那片金黃的麥田。
⑤麥田里,大人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勞作。他們手持鐮刀,動作熟練而有力,一刀刀
割下成熟的麥穗。隨著鐮刀的舞動,麥稈應聲倒下,發出沙沙的響聲,那是收獲的聲音,是
大地的贊歌。
⑥我們這些小孩兒,也不甘示弱,挎著竹籃,開始了我們的“工作”。我們在小麥已
經被收割運走后,留下淺淺麥茬的田地里撿拾麥穗。我們的眼睛像雷達一樣,搜尋著那些被
大人們忙碌時遺漏的金黃麥穗。每發現一束麥穗,我們的心跳都會加速,就像是發現了隱藏
的寶藏一樣興奮。我們小心翼翼地將它拾起,仿佛撿到了珍貴的寶石,輕輕地放入竹籃中。
我們的小手雖然稚嫩,但每個動作都充滿了認真和專注。
⑦午后的陽光如同金色的瀑布,傾瀉在廣闊的麥田上,將每一束麥穗都染成了耀眼的
金色??諝庵袕浡溩映墒斓臍庀?混合著泥土和汗水的味道,這是收獲的季節,是辛勤
勞作的成果即將呈現的時刻。
⑧我們這群麥田里的拾穗者,就像是一群熱情的探險家,每個人都懷揣著對勝利的渴
望、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同伴的友好競爭。我們分別選擇了自己的領地,準備開始這場既
考驗體力又考驗眼力的比賽。
⑨隨著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了。我們迅速分散開來,每個人都彎下腰,目光如鷹隼般
銳利,搜尋著那些最飽滿、最金黃的麥穗。我們的手指在麥穗間穿梭,每一次觸碰都是對自
然的一次感謝,每一次拾起都是對勞動的一次致敬。
⑩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也似乎在和我們比賽,越來越熾熱,仿佛要考驗我們的耐力
和決心。汗水開始從額頭滑落,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間被吸收,留下一個個小小的濕潤印
記。我們的衣衫被汗水濕透,貼在身上,但我們的臉上卻洋溢著滿足和快樂。
?每當我們撿到一束特別大、特別飽滿的麥穗,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感就會涌上心頭,
仿佛是大自然對我們辛勤工作的獎賞。我們會互相展示自己的戰利品,分享那份喜悅,然后
再次投入緊張而興奮的撿麥穗過程中。
?籃子逐漸被裝滿,重量也在悄悄增加。我們的腰背也開始感到酸痛,但沒有人愿意
停下來,反而更加努力,希望能在這場友好的競賽中脫穎而出。終于,當最后一縷陽光消失
在地平線上,我們的比賽也接近了尾聲。雖然我們都疲憊不堪,但從每個人臉上的笑容可以
看出,這一天的經歷對于我們來說是無比珍貴的。
?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灑滿了田野,我們結伴而行,踏上了回家的路,滿載著成果,
試卷第4頁,共6頁
心中充滿了喜悅。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或許已經很難再有機會去體驗撿麥穗的樂趣。但那份
兒時的快樂,那份對鄉土的眷戀,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卻永遠不會消逝。它們像一顆顆種子,
深埋在我們的心中,等待著春天的到來,生根發芽,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選自《青年文學家》2024年36期)
15.下列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童年的快樂”為線索,通過對童年經歷的描寫,展現了鄉村生活的質樸與
美好。
B.“天剛蒙蒙亮,母親便叫醒我”,語言質樸,寫出了早起的忙碌,為下文撿麥穗做鋪
墊。
C.“我們的眼睛像雷達一樣……”,生動展現孩子們撿麥穗時的專注,突出對麥穗的珍
視。
D.倒數第二段不僅表明了時間的推移,還傳達出“我”和伙伴們撿完麥穗的滿足與喜
悅。
16.結合語境,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畫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1)隨著鐮刀的舞動,麥稈應聲倒下,發出沙沙的響聲,那是收獲的聲音,是大地的贊歌。
(2)午后的陽光如同金色的瀑布,傾瀉在廣闊的麥田上,將每一束麥穗都染成了耀眼的金
色。
17.文中描繪了“我”和小伙伴們撿麥穗的場景,從這些場景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
樣的人?
18.文章結尾“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或許已經很難再有機會去體驗撿麥穗的樂趣。
但那份兒時的快樂,那份對鄉土的眷戀,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卻永遠不會消逝”,結合文本
內容,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七、名著閱讀
19.閱讀下面摘引自《經典常談》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摘錄一:
《說文解字》第一是文字的形體,第二是文字的聲音,第三是文字的意義。這部書意
在幫助人通讀古書,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漢的字書大不相同。它又分析偏旁,定
出部首,將九千字分屬五百四十部首。
摘錄二:
《尚書》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號令,就是向大眾宣布的話,小部分是
君臣相告的話。也有記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說數,那記事的幾篇,大都是戰國末年人的制作,
應該分別的看。
(1)《說文解字》將漢字按進行分類,有助于人們便捷地查找和理解漢字的形、音、
義。
(2)近人對《尚書》中記事的幾篇有何看法?為什么?
八、語言表達
20.閱讀下面從《經典常談》中摘錄的關于《孟子》的材料,聯系材料內容,請你圍繞“善
良的力量”這一主題,寫下自己的感想。(要求:不少于70字)
材料:
孟子說人性是善的,他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他認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種心: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四種心就是仁義禮智的萌芽。他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就是
從性善論推出來的。
九、作文
21.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這是一幅為中國航天日而作,名為“摘星”的漫畫。“星”是夢想的種子,是探索未
知的指引,更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摘星,是勇敢者的征程。它賦予我們勇氣,激勵我
們跨越艱難險阻。摘星,是傳承的力量。我們將在星光的指引下,探索未知、傳承精神,書
寫屬于自己的摘星故事。
請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故事,可以發表看法,也可以抒發感想。
要求:①內容健康積極;②表達真情實感;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要套寫、抄襲;⑤
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試卷第6頁,共6頁
《河北省滄州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1)踴躍世故
(2)A
⑶恬靜嘆為觀止
(4)D
(5)“悠閑地”與“老人”調換位置。
【難度】0.65
【知識點】字音、字形、關聯詞語、詞義辨析、病句辨析與修改
【詳解】(1)本題考查字形。
踴躍:yongyue,形容情緒熱烈,爭先恐后,積極投入。
人情世故:renqingshigu,指為人處世的道理和經驗,也指人與人之間的圓滑世故。
(2)本題考查字音。
屹立:yi11,意思是指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挺立著。
磅礴:pangbo,意思是形容氣勢盛大,廣大無邊。
故選Ao
(3)本題考查詞義辨析。
甲:寧靜:指環境、心情等平靜、安定,側重于描述一種平穩、無波瀾的狀態。恬靜:指安
靜、寧靜,多用來形容人的表情、神態等,帶有一種溫和、安詳的美感。根據文段,這里描
述的是老人悠閑地坐在石凳上,臉上洋溢的笑容,因此更側重于形容人的神態,所以選擇“恬
靜”更為貼切。
乙: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交口稱贊:指眾人同
聲贊美,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極高評價。根據文段,這里描述的是舞龍表演的氣勢磅礴、活
靈活現,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嘆為觀止”更能體現出這種震撼和贊美之情。
(4)本題考查關聯詞。從“用細膩針法展現民俗魅力”到“讓民俗之光永不黯淡”,這兩句
話之間存在遞進關系,即前者是后者的手段或方式,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或結果。
A.“只有……才……”表示條件關系,與文意不符;
B.“雖然……但是……”表示轉折關系,與文意不符;
C.“因為……所以……”表示因果關系,與文意不符;
D.“不僅……還……”表示遞進關系,符合文段中兩句之間的邏輯關系;
故選Do
(5)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該句語序不當,“悠閑地”應修飾動詞“坐”;故應將“悠閑地”與“老人”調換位置。
2.思念、想念希望得到或達到
【難度】0.65
【知識點】字義、漢字的演變和造字法
【詳解】本題考查字義分析。
第一空:題干中引申義舉了個例子“思慕”,“思慕”強調的是一種情感狀態?!八肌庇邢肽?/p>
之意,“慕”的本義“依戀”表明對人或事物有不舍和親近的情感。當某人不在身邊時,這
種依戀的情感就會轉化為想念,也就是思念。所以從本義出發,在“思慕”這個詞中,“慕”
引申為"思念"或“想念”。
第二空:題干中引申義舉了個例子“羨慕”,“羨慕”描述的是看到別人擁有某些長處、優勢、
好的事物或境遇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慕”的本義“向往”體現出對美好事物的積極追求傾
向。當看到他人的優點或擁有的東西時,內心產生向往,希望自己也能具備或擁有,所以在
“羨慕”中,“慕”引申為“希望得到”或“達到”。
答案第1頁,共9頁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如鳴琳I環兼葭蒼蒼溯游從之
【難度】0.85
【知識點】名句名篇默寫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
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
的“率、妻、邑、境、琳U兼葭、溯”等字詞容易寫錯。
4.興重章疊句5.“悠”是“憂思的樣子”,“優哉悠哉”指思念之情綿綿不
斷。兩個“悠”字疊用,通過反復的修辭,把深深的思念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將抽象的情
感具象化,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效果,讓讀者更能感受到男子對女子長久而深沉的思念,使詩
歌的情感更加濃郁,更富有感染力。6.B理由:《關雎》是含蓄的愛情詩,其
感情“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清新舒緩的豎琴曲能契合其主題、情感與節奏,故選B。
【難度】0.65
【知識點】詩歌鑒賞
【導語】《關雎》是一首經典的愛情詩篇。開篇以“關關雎鳩”起興,引出男子對淑女的愛
慕。重章疊句的運用,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與韻律美。男子對淑女的追求從“寤寐求之”到
“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情感逐步遞進。詩中巧用疊字,將男子的思念之情展現得細膩動
人,盡顯古代愛情詩的含蓄與美好。
4.本題考查理解寫作手法。
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運用了“興”的手法?!芭d”就是觸景生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詠之詞。詩開頭以雎鳩鳥在河洲上歡快鳴叫起興,引出男子對美麗賢淑女子的愛慕之情。
②“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筆之”運用了重章疊句的表現形式。重章疊句是指詩歌中
章與章往往句型重復,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這種形式使詩歌在韻律上
回環往復,節奏明快,同時也起到了強化情感、突出主題的作用,表現出男子對追求淑女過
程的反復和執著。
5.本題考查賞析詩句。
“悠哉悠哉”中兩個“悠”字,在這里是“憂思的樣子”。男子對淑女求之不得,心中滿是
思念,“悠”字的疊用,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將男子內心深處那種悠長、深沉的思念之情
生動地展現出來,把抽象的思念之情具象化為一種綿延不絕的狀態,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性和
感染力,讓讀者能深切體會到男子對淑女的深情。
6.本題考查朗讀設計。
選擇B.清新舒緩的豎琴曲。
《關雎》是一首描寫男子對女子愛慕追求的愛情詩,情感基調是美好、含蓄且“樂而不淫,
哀而不傷”的。清新舒緩的豎琴曲能夠很好地契合詩歌的主題和情感氛圍,其柔和的音色、
舒緩的節奏可以營造出一種溫馨、浪漫而又略帶羞澀的氛圍,與詩歌中男子對淑女那種細膩、
純真的情感相呼應。而A選項低沉哀傷不符合詩歌情感;C選項激昂奮進與詩歌的含蓄內斂
不符;D選項輕松歡快則不能很好地體現出男子求而不得的淡淡憂傷。
所以B最為合適。
7.C8.B9.(1)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可以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2)
老人愿意領(他)來到這里,那么(他)一定是賢能的人啊。10.甲文通過“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黃發垂鬢,并怡然自樂”等細節,展現了桃花源內
人們對安居樂業、和諧生活的追求,體現了一種自給自足、追求和諧的社會觀念。乙文“雞
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以及“皆不私藏,與眾共之”等細節,反映出穴中居民共享資源、
平等互助的社會觀念。
【難度】0.65
答案第2頁,共9頁
【知識點】山水游記類
【導語】這篇閱讀文章通過兩段文言文展現了古代文人對于理想社會的描繪。甲文《桃花源
記》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和諧安寧的田園生活,體現了對自然與人類和諧共處的向往;乙
文《昨夢錄》則通過楊氏入山的經歷,展現了人們共享資源、互助共生的社會觀念。兩文均
通過細膩的細節描寫,如“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和“衣服、飲食、牛畜、絲紗、麻臬之屬,
皆不私藏”,傳達了古代文人對于理想社會的追求,即物質與精神的共享、人與人之間的信
任與和諧。這些描寫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觀念,也為現代人提供了關于社會和諧與共生的
思考。
7.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都是結構助詞,可譯為“的”;
B.意思都是“想要”;
C.由、自/聽從、跟從;
D.意思都是“類”;
故選Co
8.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句意:老人帶領著楊氏進入山中的一個大洞穴,(洞穴里)雞和狗悠閑自在,這里是居民聚
居的大村落。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表達了老人帶領楊氏進入山中大洞穴這一完整事件;“雞犬陶冶”
表達了雞犬悠閑自在的狀態;“居民之大聚落也”表明這里是居民聚居的大村落。故斷為: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故選Bo
9.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
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
充完整。重點詞有:
①阡陌,田間小路;交通,交錯相通。
②引,帶領;賢,賢能、賢德。
10.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的理解。
根據甲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可知,這里描繪出桃花源土地
平坦開闊,房屋整齊有序,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林等,展現出了一幅安
居樂業的景象,說明桃花源內的人們生活在一個自然環境優美、生活設施完備的地方,人們
能夠自給自足地生活,體現出對和諧生活的追求;根據“黃發垂髯,并怡然自樂”可知,老
人和小孩都安閑快樂,說明在桃花源內沒有紛爭和煩惱,社會和諧,人人都能享受生活,這
進一步體現了一種追求和諧的社會觀念。
根據乙文“雞犬陶冶”可知,洞穴里雞和狗都悠閑自在,從側面反映出穴中居民生活環境的
安寧祥和;“居民之大聚落”表明這里是居民聚居的大村落,人們聚集在一起生活;“皆不私
藏,與眾共之”說明這里的人們對于衣服、飲食、牛畜、絲織品等東西都不私自收藏,而是
和大家共同分享,體現出穴中居民共享資源、平等互助的社會觀念,大家相互協作、共同生
活,沒有私有和獨占的觀念。
【點睛】參考譯文:
【甲】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
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
麗,落花紛紛地散在地上。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漁人發現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有點光亮。(漁人)
于是離開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
答案第3頁,共9頁
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
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
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
都安閑快樂。
【乙】老人帶領楊氏進入山中的一個大洞穴,(這里)雞和狗都悠閑自在,是居民聚居的大
村落。來到一戶人家,老人對(這戶人家的主人)說:“這個人想來(這里?。?,你能容納他
嗎?”(主人)回答說:“您老人家既然肯把他帶到這里,那他一定是個賢能的人。我們這里
凡是衣服、飲食、牛畜、絲織品、麻類植物及其纖維之類的東西,都不私自收藏,和大家共
同分享,所以可以一起居住?!睏钍媳硎靖兄x并聽從了他的安排。(主人)又告誡(楊氏)說:
“你如果來晚了,這個洞口就會被封上了?!苯咏淼臅r候,(楊氏)和老人一起從洞穴中
出來了。
11.BA12.“精神挽結處”指字的中心部位,是字的重心,是結字時筆勢指
向的重心,是筆勢聚合成一個整體的中心。13.文化信息中和14.示例:
學校舉辦相關主題活動,重視漢字書寫教育;通過書法社團等形式讓漢字書寫得到傳承;將
漢字書寫與傳統美德、文化精神教育相結合;鼓勵大眾積極參與漢字書寫活動等。(答出三
點即可)
【難度】0.65
【知識點】非連續性文本
【導語】這三則材料都與漢字文化緊密相關。資料一闡述漢字是中華文明之魂,其演變史記
錄眾多文化信息,承載著中華民族智慧。資料二從包世臣觀點出發,說明漢字書寫講究“中
宮”,體現先民“中”的哲學觀念與中和之美、正字觀念。資料三借總書記對書法社團的稱
贊與勉勵,強調傳承發揚漢字文化的重要性,多維度展現漢字文化的魅力與價值。
11.本題考查概括。
(1)資料一提到“漢字歷經風雨滄桑而不改其華的演變史,如同(1),記錄著中華民族的
祭祀信仰、年號姓氏、文學藝術、衣食住行等豐富的文化信息”。這里強調的是漢字演變史
的持續性,像一種持續流動且能承載諸多內容的事物。“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河流奔騰不
停,如同漢字演變貫穿歷史,且能容納諸多文化信息,與語境相符,所以(1)處選B。
(2)“每一個漢字都仿佛是(2),串聯起中華文明經久不衰、綿延不絕的歷史脈絡”,重點
在于“串聯”?!耙活w璀璨的明珠”,可以將文明脈絡串聯起來,如同珍珠穿成項鏈,形象地
表現出漢字在傳承文明脈絡中的作用,而其他選項“一座巍峨聳立的山峰”“一片絢麗多彩
的云霞”都沒有“串聯”這一特性,所以(2)處選A?
12.本題考查理解語句含義。
從資料二“包世臣的《藝舟雙楫》說:'凡字無論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結之處,是為字之
中宮。'這里的‘中宮’指一個字的中心部位,是字的重心,或稱'精神挽結處結字時筆
勢均指向字的重心點,從而聚合成一個整體,即‘八面拱心’”可知,“精神挽結處”首先就
是指字的中心部位,也就是字的重心。從結字角度,它是筆勢匯聚指向的那個點,所有筆勢
圍繞這個點聚合成一個整體,所以“精神挽結處”是字的中心部位,是字的重心,是結字
時筆勢指向的重心,是筆勢聚合成一個整體的中心。
13.本題考查理解內容。
①資料一明確指出“記錄著中華民族的祭祀信仰、年號姓氏、文學藝術、衣食住行等豐富的
文化信息”,所以資料一表明漢字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信息。
②資料二提到“漢字書寫時,結構與筆畫間講究協調與平衡,不偏不倚,有節制,強調中和
之美,并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正字觀念”,所以資料二則指出漢字書寫強調中和之美。
14.本題考查理解與表達。
答案第4頁,共9頁
教育層面:學校應發揮主陣地作用,將漢字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增加書法、漢字文化賞析等
課程,系統傳授漢字知識,如像資料二“漢字書寫時,結構與筆畫間講究協調與平衡,不偏
不倚,有節制,強調中和之美,并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正字觀念”講解漢字書寫的中和
之美,讓學生理解漢字蘊含的文化內涵。通過舉辦如資料一提到的“探尋漢字魅力,傳承文
化瑰寶”這類主題活動,營造濃厚的漢字文化氛圍,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
文化活動層面:社會多舉辦漢字書寫大賽、漢字文化展覽等活動,吸引大眾參與。比如舉辦
以漢字演變史為主題的展覽,像資料一“從伏羲畫卦、倉頡造字,到甲骨文、金文、篆書、
隸書、楷書,漢字歷經風雨滄桑而不改其華的演變史”中提到的甲骨文、金文等各種字體展
示,讓民眾直觀感受漢字的發展歷程。鼓勵社區開展漢字文化講座,邀請專家講解漢字背后
的故事,如漢字與祭祀信仰、年號姓氏等文化信息的關聯,提升民眾對漢字文化的認知。
結合傳統與現代層面: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漢字學習軟件,將資料二“漢字書寫時,結
構與筆畫間講究協調與平衡,不偏不倚,有節制”里關于漢字書寫的知識以動畫、互動等形
式呈現,方便人們學習。同時,在現代設計、廣告等領域融入漢字元素,如將具有中和之美
的漢字書法字體運用到品牌標識中,讓漢字在現代生活中隨處可見,增強其影響力。
15.A16.(1)運用擬人修辭,賦予麥稈“應聲倒下”和大地“唱贊歌”的人的行為,
生動形象地展現麥收場景,表達出收獲的喜悅及對大地饋贈的贊美之情。(2)運用比喻修辭,
把“午后的陽光”比作“金色的瀑布”,形象地寫出陽光照耀下麥田的耀眼、美麗,渲染出
收獲季節的美好氛圍。17.充滿活力、積極熱情、認真專注、有競爭意識、熱愛勞動、
珍視收獲、眷戀鄉土的人。18.兒時撿麥穗,能夠親近大自然,是對土地、田野的探險,
是對體力與眼力的考驗,是同伴間的競爭,這種快樂是獎賞,是勝利的喜悅。在現代社會,
雖然很難有機會撿麥穗,但這種兒時的快樂帶給我的熏陶和滋養永遠不會消逝。
【難度】0.65
【知識點】散文
【導語】《撿麥穗》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童年鄉村生活的美好與純真。文章通過撿麥穗這一
簡單而質樸的活動,展現了孩子們對自然的熱愛、對勞動的尊重以及對收獲的喜悅。作者以
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細節,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泥土氣息和麥香的田園世界。文章不僅表
達了對童年時光的懷念,也傳遞了對鄉土生活的眷戀和對簡單快樂的珍視。結尾點明了現代
生活的快節奏與鄉村生活的對比,強調了兒時記憶的永恒價值,引發讀者對生活本質的思考。
15.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鑒賞藝術特色。
A.“文章以'童年的快樂'為線索”的分析不正確。結合第①段"在那個沒有電子游戲、沒
有網絡的年代,我們的快樂簡單而純粹。每當夏日炎炎,麥田里金浪翻滾,就又到了一年中
我最期待的時刻一一撿麥穗”,第⑥段“我們這些小孩兒,也不甘示弱,挎著竹籃,開始了
我們的‘工作我們在小麥已經被收割運走后,留下淺淺麥茬的田地里撿拾麥穗”,第⑩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也似乎在和我們比賽,越來越熾熱,仿佛要考驗我們的耐力和決心”,
第@屆“每當我們撿到一束特別大、特別飽滿的麥穗,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感就會涌上心頭,
仿佛是大自然對我們辛勤工作的獎賞。我們會互相展示自己的戰利品,分享那份喜悅,然后
再次投入緊張而興奮的撿麥穗過程中”,第?段“籃子逐漸被裝滿,重量也在悄悄增加”,第
?段“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灑滿了田野,我們結伴而行,踏上了回家的路,滿載著成果,
心中充滿了喜悅”,第?段“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或許己經很難再有機會去體驗撿
麥穗的樂趣。但那份兒時的快樂,那份對鄉土的眷戀,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卻永遠不會消逝”
可知,“撿麥穗”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故文章是以“撿麥穗”為線索。
故選Ao
16.本題考查賞析語句。
結合(1)句“隨著鐮刀的舞動,麥稈應聲倒下,發出沙沙的響聲,那是收獲的聲音,是大
答案第5頁,共9頁
地的贊歌”分析,“麥稈應聲倒下”賦予麥稈以人的動作,“大地的贊歌”將大地擬人化,賦
予其歌唱的能力,這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了收獲的場景,形象地表達了收
獲的喜悅和對自然的贊美;
結合(2)句“午后的陽光如同金色的瀑布,傾瀉在廣闊的麥田上,將每一束麥穗都染成了
耀眼的金色”分析,“陽光如同金色的瀑布”將陽光比喻為金色的瀑布,這是運用了比喻的
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陽光的燦爛和麥田的美麗,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沖擊力,渲染出
收獲季節的美好氛圍,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17.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結合第④段“我和小伙伴們相約在村頭的老槐樹下,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興奮和期待。我
們一路歡笑,一路奔跑,穿過蜿蜒的小路,直奔那片金黃的麥田”可知,“我”與小伙伴相
約在村頭的老槐樹下,我們一起歡笑奔跑至麥田,可見“我”是一個待人友好,充滿活力的
少年;
結合第⑥段“我們這些小孩兒,也不甘示弱,挎著竹籃,開始了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眼
睛像雷達一樣,搜尋著那些被大人們忙碌時遺漏的金黃麥穗。每發現一束麥穗,我們的心跳
都會加速,就像是發現了隱藏的寶藏一樣興奮。我們小心翼翼地將它拾起,仿佛撿到了珍貴
的寶石,輕輕地放入竹籃中。我們的小手雖然稚嫩,但每個動作都充滿了認真和專注”可知,
不甘示弱,挎著竹籃開始工作,可見“我”的積極與熱情;在麥田里像雷達一樣搜尋麥穗,
可見“我”的專注和認真;每發現一束麥穗都興奮不已,可見“我”對勞動的珍視和對自然
的敬畏;每個動作都充滿了認真和專注,可見“我”的認真專注;
結合第⑧段“我們這群麥田里的拾穗者,就像是一群熱情的探險家,每個人都懷揣著對勝利
的渴望、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同伴的友好競爭。我們分別選擇了自己的領地,準備開始這
場既考驗體力又考驗眼力的比賽”,第⑨段“隨著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了。我們迅速分散開
來,每個人都彎下腰,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搜尋著那些最飽滿、最金黃的麥穗”可知,從“我”
在比賽中的表現,可見“我”喜歡挑戰,享受競爭的過程,據此可以看出“我”的競爭意識
和毅力;
結合第?段“每當我們撿到一束特別大、特別飽滿的麥穗,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感就會涌上心
頭,仿佛是大自然對我們辛勤工作的獎賞。我們會互相展示自己的戰利品,分享那份喜悅,
然后再次投入緊張而興奮的撿麥穗過程中”可知,“我”樂于與同伴分享成果,享受團隊合
作的樂趣,可見“我”是一個樂于分享的人;
結合第?段“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或許已經很難再有機會去體驗撿麥穗的樂趣。但
那份兒時的快樂,那份對鄉土的眷戀,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卻永遠不會消逝”可知,“我”
難忘兒時的快樂,保持著對鄉土的眷戀,對生活的熱愛,可見“我”是一個熱愛勞動,熱愛
生活,眷戀鄉土的人。
18.本題考查理解句段。
結合第⑦段“午后的陽光如同金色的瀑布,傾瀉在廣闊的麥田上,將每一束麥穗都染成了耀
眼的金色??諝庵袕浡溩映墒斓臍庀?,混合著泥土和汗水的味道,這是收獲的季節,是
辛勤勞作的成果即將呈現的時刻”,第⑧段“我們這群麥田里的拾穗者,就像是一群熱情的
探險家,每個人都懷揣著對勝利的渴望、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同伴的友好競爭”,第鈾
“每當我們撿到一束特別大、特別飽滿的麥穗,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感就會涌上心頭,仿佛是
大自然對我們辛勤工作的獎賞。我們會互相展示自己的戰利品,分享那份喜悅,然后再次投
入緊張而興奮的撿麥穗過程中”,第?段“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灑滿了田野,我們結伴而
行,踏上了回家的路,滿載著成果,心中充滿了喜悅”可知,結尾句中“撿麥穗的樂趣”是
指“我”和小伙伴們在撿麥穗的過程中,親近自然,在麥田熱情地探險,每個人都懷揣著對
勝利的渴望、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同伴的友好競爭;撿麥穗讓我們感受到成就感與喜悅感,
答案第6頁,共9頁
讓我們感受到自然對我們的獎賞,讓我們分享勝利的喜悅;盡管勞動辛苦,但“我”和小伙
伴們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快樂;
結合第?段“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或許已經很難再有機會去體驗撿麥穗的樂趣。但
那份兒時的快樂,那份對鄉土的眷戀,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卻永遠不會消逝”分析,現代生
活節奏快,人們可能很難再有機會體驗像撿麥穗這樣的鄉村生活樂趣;盡管生活發生了變化,
但兒時的快樂、對鄉土的眷戀和對生活的熱愛,這些情感和記憶永遠不會消失。這些情感和
記憶像種子一樣深埋在心中,等待著在適當的時候生根發芽,繼續影響和豐富我們的生活。
這段話強調了兒時快樂、對鄉土的眷戀和對生活的熱愛在人們心中的永恒價值,即使現代生
活節奏快,這些情感和記憶依然珍貴,能夠激勵我們保持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自然的敬畏。
據此概括作答。
19.(1)部首
(2)近人覺得《尚書》里記事的篇章大多是戰國末年的人所作,要分別看待。因為戰國時期
記事文有大發展,這些篇章在語言、敘事、思想等方面跟戰國時期很相似,和商周時期不同。
【難度】0.65
【知識點】《經典常談》
【詳解】(1)本題考查名著識記。
文中明確提到“它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將九千字分屬五百四十部首”,這表明《說文解
字》是將漢字按部首進行分類的,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可以更便捷地查找和理解漢字的形、
音、義。
(2)本題考查對文本中關于《尚書》記事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概括。
從文本中“也有記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說數,那記事的幾篇,大都是戰國末年人的制作,應
該分別的看”可直接得出近人的看法。對于原因,雖然文本沒有詳細說明,但結合歷史知識
可知,戰國時期的文化發展使得記事文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語言風格、敘事方式以及思想觀
念等方面都有其時代特點,而《尚書》中記事的幾篇在這些方面與戰國時期的特點相似,與
商周時期有較大差異,所以近人認為這些記事篇章大多是戰國末年人所作,需要分別看待。
20.示例:善良,是人性中熠熠生輝的寶藏。孟子所言的“不忍人之心”,便是善良的源頭。
它能催生同情,讓我們幫扶弱者;激發羞惡,使我們堅守底線。點滴善意匯聚,終能成為推
動社會進步的磅礴力量,讓世界充滿溫暖。
【難度】0.65
【知識點】開放性作答、《經典常談》
【詳解】本題考查閱讀感悟。
要求依據給定的關于《孟子》性善論的材料,圍繞“善良的力量”主題寫感想。解題關鍵在
于深入理解材料中孟子所提及的人性之善,以及其包含的四種心與仁義禮智的關聯,從而闡
述善良所蘊含的力量。
材料理解:孟子主張人性本善,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且細化為惻隱、羞惡、辭讓、
是非這四種心,它們是仁義禮智的萌芽?!叭私钥梢詾閳蛩础备腔谛陨普摰贸觯馕吨?/p>
人人因本性善都有成為圣賢的可能。
感想要點:寫作時要緊扣“善良的力量”,可從善良如何在生活中展現、對個人及社會產生
何種積極影響等角度思考。比如善良能激發人們內心的美好品質,促進社會和諧,推動個人
成長為更好的人等。
示例: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善良的種子蘊含著無盡力量。在生
活里,惻隱之心讓我們對他人的苦難心生憐憫并伸出援手;羞惡之心促使我們堅守道德底線;
辭讓之心營造和諧氛圍;是非之心助我們明辨對錯。善良如同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讓我們不斷向“堯舜”靠近,它凝聚起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推動社會不斷向善發展,彰顯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教師資格考試高中音樂標準預測試卷答案及解析6-10
- 《人類邁入電氣時代》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課件-3
- 重癥血液凈化護理專家共識
- 職業規劃互聯網行業
- 中標柴油采購合同范本
- 2025年武漢市房屋租賃合同
- 合同范本哪個
- 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手寫
- 定做貨架銷售合同范本
- 承包土地征地合同范本
- Module 3 Unit-7 Chinese Zodiac Signs(Period 4)(解密中國十二生肖)
- 中國糖尿病血酮監測專家共識
- 直播運營專員崗位職責說明書
- 2024年遼寧高考地理真題試題(原卷版+含解析)
- 廣州市白云區金廣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2024年吉林省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事業單位招聘5人(3號)【重點基礎提升】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俄羅斯介紹模板
- 50以內加減法練習題
- FZ∕T 73037-2019 針織運動襪行業標準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墨玉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道德與法治試題
- 工廠化循環水產養殖項目投資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