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教案_第1頁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教案_第2頁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教案_第3頁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教案_第4頁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教案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譯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長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大江:指長江。?淘:沖洗,沖刷。?風流人物:指杰出的歷史名人。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遠處那殘存營壘的西邊,據人們說,是三國時周瑜破曹軍的赤壁。?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字公瑾。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里亂石高聳,驚濤駭浪猛烈地拍打著岸邊,卷起的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雪:比喻浪花。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江山像圖畫一樣的壯麗,那時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啊。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遙想當年的周瑜,小喬剛剛嫁給他,?遙想:形容想得很遠;回憶。?小喬初嫁了(liǎo):《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從孫策攻皖,“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喬,本作“橋”。其時距赤壁之戰已經十年,此處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儻風流。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英姿雄健風度翩翩手中執著羽扇頭上著著綸巾,?雄姿英發(fā):謂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英發,談吐不凡,見識卓越。?羽扇綸(guān)巾:古代儒將的便裝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青絲制成的頭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從容地在說笑閑談之中,曹軍便灰飛煙滅般被擊潰。?檣櫓(qiánglǔ):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檣櫓”一作“強虜”,又作“檣虜”,又作“狂虜”。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游往昔,人們一定會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事業未成我卻過早地滿頭白發。?故國神游:“神游故國”的倒文。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神游:于想象、夢境中游歷。?“多情”二句:“應笑我多情,早生華發”的倒文。華發(fà):花白的頭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如同一場夢,我舉起酒杯,將酒灑向這月光下的江面,向古時候的英雄表達我的悼念。?一尊還(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注釋】1.赤壁:赤壁之說不一,實際上三國時周瑜擊敗曹操大軍的赤壁是在湖北蒲圻縣西北、長江南岸。2.周郎:即周瑜。3.公瑾:周瑜字公瑾。4.小喬:周瑜妻。【譯文】滾滾長江不停向東流去,千古的英雄人物都已經隨著長江水逝去。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候周瑜和曹操作戰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擊著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好比是一幅奇麗的圖畫,那個時代匯集了多少英雄豪杰。遙想當年的周瑜,小喬剛嫁給他,他有著威武的儀表,神采照人。他手握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此時此刻,我不禁懷想三國舊事,憑吊古人,應該笑我自己多愁善感,頭發早早地都變白了。人生在世就好比一場夢一樣,我且倒一杯酒來祭奠江上的明月吧!【賞析】這首詞是蘇詞豪放風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懷古為主題,將奔騰浩蕩的大江波濤、波瀾壯闊的歷史風云和千古而來的風流人物,酣暢淋漓地潑墨揮寫于大筆之下,抒發了詞人宏偉的政治抱負和豪邁的英雄氣概。詞中也流露著壯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夢、歲月流逝的遺憾,但這種感慨和遺憾并非失望和頹廢。它向人們揭示:千古風流人物身名俱滅,但江山長在,江月長留,當舉酒相酹。【關于作者】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教材分析】《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豪放詞風的典型代表,也最能體現他曠達胸襟和進取精神。本課三篇是宋詞的代表,教材意在本課讓學生在初中基礎上更進一步了解宋詞。本詞與《京口北固亭懷古》為豪放派風格代表,是學生了解宋詞和豪放詞風的一個窗口。【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一、教學目標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豪放派宋詞的特點。2、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襯的表達技巧。3、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的曠達樂觀的生活態度。二、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品味詩歌語言,熟讀成誦,培養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思維發展與提升:理清思路,理解主旨,促進思維發展,培養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審美鑒賞與創造:掌握鑒賞古典詩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鑒賞能力,培養審美鑒賞素養。文化傳承與理解:品讀經典,了解詞人的生平及創作風格,積累詞人名句,培養和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養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的曠達樂觀的生活態度。【教學過程】一、導入赤壁因三國赤壁大戰而家喻戶曉,后世人們來到這里必得感慨一番,其中蘇軾被命運安排,輾轉到此,時間不長,但卻留下三篇赤壁奇文。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之一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二、作者及背景:1、蘇軾:①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②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③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④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⑤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并稱“三蘇”。⑥總結自己一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2、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游赤鼻磯,作詞抒懷。三、分析全詞,探究情感(一)分析上闕1、男生集體朗讀。2、交流三個問題:(1)人們認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句寫得好,你覺得呢?①詞一開篇,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②境界開闊,氣勢恢宏,豪放之氣籠罩全詞。③由江水的流逝想到歲月的無情,引發歷史的想象。④寫景和抒情結合自然,給人以強烈的感情沖擊。(2)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景觀?你覺得其中描寫精彩的地方在哪幾個字?明確:大江

故壘

赤壁

亂石

驚濤

千堆雪亂:寫出岸邊巖石山崖之險怪。

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驚:本意為馬受驚狂奔,寫出了江水的洶涌。

拍:突出了驚濤駭浪與江岸搏擊的力度卷:波濤力量之浩大。這三句運用擬人、比喻、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從聲音、色彩、姿態、氣勢等方面描繪赤壁的奇景和長江的氣勢,勾勒出一幅雄奇壯麗的畫面,也暗寫下闋赤壁之戰驚心動魄的場面,表現了作者的豪邁奮發意氣。(3)“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這兩句在全詞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確:這兩句承上啟下。“江山如畫”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激情,“一時多少豪杰”又過渡到寫人,總結上闋,引起下闋。3.自讀上闋,體會景中之情,總結上闋內容。小結上闋:作者先以波瀾壯闊的長江為背景,點出赤壁戰場之所在,然后寫它的險要地勢,對當時眾多的英雄人物稱頌緬懷,充溢著對建功立業的渴望。(二)分析下闕1、女生集體朗讀。2、下闋圍繞周瑜這個人物進行挖掘:(1)周瑜的形象有何特點?為何要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明確:年輕有為,春風得意,雄姿勃發,儒將風流,從容閑雅,指揮若定。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的深刻含義在于:一是借周瑜娶小喬的事實,說明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時,年紀很輕,很有作為。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襯托周瑜瀟灑的風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三是小喬之姊大喬系孫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孫權外托君臣之義,內有葭莩之親,能取得孫權的絕對信任,這是他能夠建功立業的一個重要條件。以上這些正是作者所沒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補充:烘托——“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質更加突出,乙起陪襯作用。(2)為什么只寫周瑜,對周瑜形象的刻畫,又寄寓了詞人怎樣的情感?明確:通過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周瑜年僅34歲就在赤壁之戰中取得勝利,成為一時之英雄。而自己年將半百,卻身遭貶謫,功業無成,怎能不在感慨萬分中生發仰慕之情呢?蘇軾對周瑜“贊揚”的同時又是在慨嘆自己。詞人刻畫周瑜的“雄姿英發、叱咤風云”與自己的“戴罪黃州、早生華發”相互映襯,懷古思今,對比反差強烈,既顯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顯出自己的壯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報國無門,渴望能夠建功立業。補充:映襯——既是“以乙托甲”,也是“以甲托乙”,有互相彰顯的作用。(3)因為周瑜的人生“開掛”,讓想到自己現狀的蘇軾感慨不已。其中“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句是否表現了他的消極態度,說明理由。明確:

這首詞表現了蘇軾復雜的思想感情。①從情感上看具有激奮和傷感的雙重色彩。詞中對壯麗河山的描繪,對英雄人物的盡情贊頌,表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的積極進取精神和奮發樂觀的人生態度;而“人生如夢”的感慨,則反映了詩人內心的郁悶和憂憤。②但從全詩主題看,蘇軾的感傷是由于建功立業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的,是詩人壯志未酬的無奈情緒的流露。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詩人悲觀失望的自白。我們應該更多地體味作者對事業對人生的激情和追求。③從詞的意境和語言分析,這首詞感情熱烈,富于激情,意境壯闊,風格豪放,是蘇軾曠達樂觀的體現。因此

“人生如夢”反過來也可激發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是《赤壁懷古》的理趣所在。3、朗讀下闋,總結下闋內容。下闋第一層描寫周瑜形象,第二層抒發對身世的感嘆,詠史、抒情自然結合。四、合作探究:俞文豹《吹劍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蘇軾)因問:“我詞何如柳七(柳永)?”對曰:“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蘇東坡豪放詞的風格可見一斑。《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在哪些方面?①描繪壯麗之景。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勢,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業績,將江山形勝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引發讀者的歷史聯想。

②刻畫豪邁之人。上片將“周郎”與“赤壁”并稱,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的關鍵作用,下片著力寫他的才華和功勛,塑造一個指揮若定而從容閑雅的儒將形象,借稱頌周瑜來抒發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③抒發壯志豪情。全詞借稱頌周瑜來抒發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五、課堂小結:這首詞把寫景、詠史、議論、抒情融為一體,豪邁奔放,一瀉千里。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和對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體現了豪壯的情調。用烘托和映襯的手法,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貴的是,這首詞還留給我們無盡的人生啟示: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種種挫折和磨難,你將如何應對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