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講義 2024年江西中考一輪復習_第1頁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講義 2024年江西中考一輪復習_第2頁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講義 2024年江西中考一輪復習_第3頁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講義 2024年江西中考一輪復習_第4頁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講義 2024年江西中考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單元時空】【考情回放】時間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題型綜合題—選擇題綜合題綜合題分值2—244小切口“一五”計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成就、英雄人物英雄人物考查熱度★★★★趨勢分析本單元的考點是近5年來江西中考??純热?命題素材以圖像、表格和材料為主出現頻率次數最多的是:一、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和英雄人物;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024年重點關注“一五”計劃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英雄人物【回歸教材】知識點1“一五”計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022年版課標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認識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內涵及意義;了解“一五”計劃。一、“一五”計劃時間1953—1957年年底背景(1)國內: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但我國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工業水平很低,基礎薄弱,而且門類不全(2)國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中國實行外交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包圍的政策;受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影響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主要成就工業方面以蘇聯幫助興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鋼鐵、煤炭、電力、機械制造等各個領域快速發展。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等建成投產交通運輸方面(1)新建寶成、鷹廈等鐵路30余條;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密切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2)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結果1957年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絕大部分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標志: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時間1954年9月地點北京主要內容(1)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大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決定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作用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知識點2:三大改造2022年版課標了解“三大改造”,理解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意義。時間1953—1956年年底內容農業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經過1953年開始實行→1955年掀起高潮→1956年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質變農民土地私有制為集體所有的公有制影響(1)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2)推動了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手工業方式建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結果1956年,90%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目的使私有制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經過從1954年開始→1956年年初,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1956年年底基本完成主要形式企業的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結果到1956年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質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意義(1)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為社會主義工業化開辟了新的道路缺點在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著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知識點3:“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2022年版課標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等錯誤與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危害及主要教訓。一、中共八大時間1956年地點北京背景1956年,毛澤東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確定了要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基本方針內容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影響(1)中共八大以后,我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2)以《論十大關系》和中共八大為標志,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開端,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一次成功探索二、“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背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實質“左”的冒進發動總路線提出后,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認識總路線反映了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狀況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和我國當時生產力發展的實際水平,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經驗教訓(1)制定政策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3)經濟建設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調整(1)中共中央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于1961年年初開始實施調整(2)1962年,“七千人大會”召開,對推動國民經濟全面調整起到了積極作用(3)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三、“文化大革命”時間1966—1976年原因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都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此,他決定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開始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起來最大冤案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誣蔑為“叛徒、內奸、工賊”,遭受了殘酷迫害結束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危害(1)造成全國性的內亂,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2)民主與法制受到踐踏,社會和生產秩序陷于混亂(3)國民經濟發展遭到破壞,拉大了中國同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4)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遭到摧殘教訓健全和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走依法治國的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實事求是,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和專斷知識點4:王進喜雷鋒焦裕祿2022年版課標了解以王進喜、雷鋒、錢學森、鄧稼先、焦裕祿等為代表的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的事跡;認識這一時期取得的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科技等成就及其所具有的開創性、奠基性意義。一、英雄模范人物1.大慶石油工人“鐵人”王進喜,以他為代表的艱苦創業精神,被譽為“鐵人”精神。2.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3.解放軍好戰士雷鋒,是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時代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精神;艱苦創業、勤儉節約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等等。三、建設成就工業(1)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項目(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大慶、勝利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我國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2)工業布局有了明顯改善,原有的沿海工業基地得到加強,廣大內地也新建了不同規模的現代工業(3)新興的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交通修建了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科技(1)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在世界上居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