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學中的連接體問題和臨界、極值問題(練習)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新高考)_第1頁
動力學中的連接體問題和臨界、極值問題(練習)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新高考)_第2頁
動力學中的連接體問題和臨界、極值問題(練習)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新高考)_第3頁
動力學中的連接體問題和臨界、極值問題(練習)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新高考)_第4頁
動力學中的連接體問題和臨界、極值問題(練習)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新高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專題一動力學中的連接體問題和臨界、極值問題

目錄

01模擬基礎練..................................................................2

題型一:常規連接體問題........................................................2

題型二:臨界、極值問題........................................................6

02重難創新練.................................................................13

題型三:創新連接體問題......................................................13

1/18

題型一:常規連接體問題

1.(2024?北京?高考真題)如圖所示,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后,在推力歹作用下一起向前運動。飛船和空間站

的質量分別為加和M,則飛船和空間站之間的作用力大小為()

空間站飛船

M

【答案】A

【詳解】根據題意,對整體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有尸=(〃+加)。,對空間站分析有尸=初。,解兩式可得飛船

和空間站之間的作用力尸'=)—尸

故選Ao

2.(2024?寧夏四川?高考真題)如圖,一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繩的一端系物塊P,P置于水平桌面上,與

桌面間存在摩擦;繩的另一端懸掛一輕盤(質量可忽略),盤中放置祛碼。改變盤中祛碼總質量加,并測量

P的加速度大小。,得到加圖像。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在下列機圖像中,可能正確的是()

2/18

【答案】D

【詳解】設P的質量為P與桌面的動摩擦力為了;以P為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7-7=同。

以盤和祛碼為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T=ma

聯立可得.mg-fgmm

M+mM+m

可知,a-機不是線性關系,排除AC選項,可知當祛碼的重力小于物塊P最大靜摩擦力時,物塊和祛碼靜

止,加速度為0,當祛碼重力大于/時,才有一定的加速度,當機趨于無窮大時,加速度趨近等于g。

故選D。

3.(2024?四川成都?三模)如圖所示,將一質量為冽的小球用輕繩懸掛在小車車廂頂部,小車在水平地面上

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時,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凡輕繩的拉力大小為T。關于

B.若切不變、。變大,則T和6均變小

c.若。不變、加變大,則T和e均變大

D.若。不變、加變大,則T和6均變小

【答案】A

【詳解】AB.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3/18

小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小g,沿繩子向上的拉力T,由于小車跟著車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因此重力

和繩子拉力的合力廠方向為水平向右,由圖中幾何關系可知"g=7cos。,F=Tsm9=mg{wO=ma,聯

立解得tane=2,T=牛,若切不變、。變大,則根據tand=巴可知。變大,根據?=半可知?也

gcos3gcos3

變大,故A正確,B錯誤;

CD.若。不變、機變大,則根據tan?=3可知夕不變,由?=半可知T變大,故CD錯誤。

gcos<9

故選Ao

4.(2024?四川達州?一模)如圖所示,用不可伸長的輕繩連接物塊P、Q跨過輕質定滑輪,P的質量為〃八

Q的質量為m<M,不計一切摩擦。現將P、Q釋放,在物塊P達到定滑輪前,甲圖輕繩上的拉力為

乙圖輕繩上的拉力為尸2,下列關于B、色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力7

A.片=工B.4=2£C.片=戈D.F^—F,

2M

【答案】C

【詳解】對甲圖整體受力分析有陵=("+M”i,甲圖中繩子的拉力4=加%=皿絲-,對乙圖整體受力

分析有蛛一切g=(加+M”2,對乙圖中P受力分析有匕-叫=加,,解得巴=網與,聯立得片="

m+M2

故選C。

5.(2024?江蘇淮安?一模)A、B兩物體上下疊放在一起沿豎直方向運動,其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則()

4/18

A.A、B間相互作用力不可能為零

B.A、B間相互作用力一定為零

C.A、B間相互作用力不可能在水平方向

D.A、B間相互作用力一定在水平方向

【答案】C

【詳解】A.當兩物體有向下的加速度g時,A、B間相互作用力為零,但若有向上或者向下不等于g的

加速度時,作用力不為零,故AB錯誤;

CD.若A、B間相互作用力在水平方向,則水平方向會加速度,物體不會一直沿豎直方向運動,所以A、

B間相互作用力一定不在水平方向,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o

6.(2024?四川內江?一模)(多選)如圖°,足夠高的水平長桌面上的尸點左邊光滑右邊粗糙。小物塊A在

質量為0.5kg的祛碼B的拉動下,從桌面左端開始運動,其v-t圖像如圖6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o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塊A的質量為2.0kg

B.在0?Is時間內,輕繩的拉力大小為2N

C.物塊A與P點右邊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25

D.物塊A與P點右邊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5

【答案】AC

2

[詳解)A.物塊A在0點左邊滑動時的加速度%=1向$2=2m/s2,對AB整體分析可知加Bg=(加A+加B)4,

可得A的質量為以=2.0kg,選項A正確;

B.在0?1s時間內,對A分析可知,輕繩的拉力大小為7==4N,選項B錯誤;

5/18

CD.物塊A在尸點右邊滑動時的加速度g=121mzs2=lm/s2,對AB整體分析可知

mBg-//mAg=(mA+mB>2,解得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25,選項C正確,D錯誤。

故選AC=

題型二:臨界、極值問題

7.(2024?安徽?高考真題)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有兩完全相同的輕質彈簧,它們的一端分別固定于水平線

上的“、N兩點,另一端均連接在質量為小的小球上。開始時,在豎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小球靜止于

連線的中點。,彈簧處于原長。后將小球豎直向上。緩慢拉至尸點,并保持靜止,此時拉力尸大小為2〃陪。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不計空氣阻力。若撤去拉力,則小球從尸點運動到。

點的過程中()

A,速度一直增大

C.加速度的最大值為3gD.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答案】A

【詳解】AB.緩慢拉至P點,保持靜止,由平衡條件可知此時拉力廠與重力和兩彈簧的拉力合力為零。

此時兩彈簧的合力為大小為機g。當撤去拉力,則小球從尸點運動到。點的過程中兩彈簧的拉力與重力

的合力始終向下,小球一直做加速運動,故A正確,B錯誤;

CD.小球從尸點運動到。點的過程中,形變量變小彈簧在豎直方向的合力不斷變小,故小球受的合外

力一直變小,加速度的最大值為撤去拉力時的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2冽

加速度的最大值為2g,CD錯誤。

故選Ao

8.(2022?江蘇?高考真題)高鐵車廂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書,書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最大靜

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若書不滑動,則高鐵的最大加速度不超過()

A.2.0m/s2B.4.0m/s2C.6.0m/s2D.8.0m/s2

【答案】B

6/18

【詳解】書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書相對于桌面不滑動,則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加8二小品

解得%=必8=4111/$2,書相對高鐵靜止,故若書不動,高鐵的最大加速度4m/s2。

故選Bo

9.(2022?全國?高考真題)(多選)如圖,質量相等的兩滑塊P、Q置于水平桌面上,二者用一輕彈簧水平

連接,兩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廠拉動P,使兩滑塊

均做勻速運動;某時刻突然撤去該拉力,則從此刻開始到彈簧第一次恢復原長之前()

fWwWPl一

/////////////////////////////////////

A.P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為2〃g

B.Q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為2〃g

C.P的位移大小一定大于Q的位移大小

D.P的速度大小均不大于同一時刻Q的速度大小

【答案】AD

【詳解】設兩物塊的質量均為如撤去拉力前,兩滑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大小為尸=2〃加g,撤

去拉力前對Q受力分析可知,彈簧的彈力為AB.從此刻開始到彈簧第一次恢復原長之前的

過程中,以向右為正方向,撤去拉力瞬間彈簧彈力不變為〃加g,兩滑塊與地面間仍然保持相對滑動,此

時滑塊P的加速度為-加g=冽&i,解得Opi=-2〃g,此刻滑塊Q所受的外力不變,加速度仍為零,

過后滑塊P做減速運動,故PQ間距離減小,彈簧的伸長量變小,彈簧彈力變小。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

知P減速的加速度減小,滑塊Q的合外力增大,合力向左,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故P加速度大

小的最大值是剛撤去拉力瞬間的加速度為2〃g。Q加速度大小最大值為彈簧恢復原長時0m

解得知.=-〃g,故滑塊Q加速度大小最大值為〃g,A正確,B錯誤;

C.滑塊PQ水平向右運動,PQ間的距離在減小,故P的位移一定小于Q的位移,C錯誤;

D.滑塊P在彈簧恢復到原長時的加速度為-〃加g=M&2,解得g2=-〃g,撤去拉力時,PQ的初速度相

等,滑塊P由開始的加速度大小為2〃g做加速度減小的減速運動,最后彈簧原長時加速度大小為〃g;

滑塊Q由開始的加速度為0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最后彈簧原長時加速度大小也為〃g。分析可知

P的速度大小均不大于同一時刻Q的速度大小,D正確。

故選ADo

7/18

10.(2024?全國?模擬預測)桌面上有一矩形薄板,某同學將兩本質量相同的物理課本水平對齊緊靠放置于

矩形薄板之上,左側課本左邊與薄板左側齊平,如圖所示。課本與薄板、課本與水平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

數相同。現用一水平拉力尸將薄板從兩課本下向右抽出(課本始終未從桌面滑落),每個選項中的虛線框為

抽出前薄板在桌面上的位置,則薄板抽出后,兩課本停在桌面上的位置可能是()

【答案】A

【詳解】一水平拉力戶將薄板從兩課本下向右抽出過程中,兩課本都受向右的滑動摩擦力,相對桌面向

右運動一小段位移,左側課本落在桌面上后向右減速,由于右側課本距離薄板左側更遠,要繼續向右加

速,落到桌面時再向右減速,所以薄板抽出后,兩課本停在桌面上的位置可能是A。

故選Ao

11.(2024?全國?模擬預測)如圖所示,物塊M、N疊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外力分別以①、②兩種方式

作用,兩物塊一起以最大加速度運動。已知以方式①運動時加速度大小為M、N的質量之比為1:2,最

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以方式②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為()

A.a

【答案】B

【詳解】當M、N之間達到最大靜摩擦力時,兩者的加速度最大,第①種情況,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對

N分析有〃NmguZma,解得。=〃g,第②種情況,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對/分析有〃-2加8=加%,解

得q=2〃g=2a

故選Bo

12.(2024?安徽合肥?模擬預測)如圖甲所示,一輕質彈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疊放兩個質量均為

8/18

〃的物體A、B(B物體與彈簧連接),彈簧的勁度系數為匕初始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現用豎直向上的拉

力廠作用在物體A上,使物體A開始向上做加速度為a(a<g)的勻加速運動,A、B的速度隨時間變化圖像

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力廠的最小值為Ma

B.A、B分離時,彈簧彈力恰好為零

C.A、B分離時,A上升的距離為.1一-

k

D.彈簧恢復到原長時,物體B的速度達到最大值

【答案】C

【詳解】A.A、B整體原來靜止,合外力為零,施加外力尸的瞬間,對A、B整體,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有F=2Ma,當A、B整體向上運動時,彈簧彈力減小,則F增大,拉力下的最小值為2Ma,故A錯誤;

B.物體A、B在%時刻分離,此時A、B具有共同的y與0,且A、B間作用力為0,對B有尸彈,

解得與=M(g+。),故B錯誤;

C.施加廠前,物體A、B整體平衡,根據平衡條件有2吸=丘「解得士=舉,A、B在。時刻分離,

k

由牛=M(g+a)=卮2,解得%="1+"),則A、B分離時,A上升的距離為9"--網廠"),

kk

故c正確;

D.當彈簧的彈力琮=瞬,時,B達到最大速度,此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故D錯誤。

故選C。

13.(2024?安徽合肥?模擬預測)如圖,四個滑塊疊放在傾角為6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其中B和C的質量均

為m,A和D的質量均為3加,B和C之間用一平行于斜面的輕繩連接,現對A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

力尸,使得四個滑塊以相同加速度一起沿著斜面向上運動,滑塊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重力加速度為g,

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

9/18

B

cF

A

A.拉力廠的最大值為L3〃mgcos。

B.C對D的摩擦力為0.3/w?gcos。時,A對B的摩擦力為;geos。-5,"gsinO

C.當拉力廠取得最大值時,輕繩上的彈力大小為0.8〃H7gCOS。

D.當拉力廠取得最大值時,C、D間的摩擦力為〃機gcosO

【答案】C

【詳解】ACD.當A、B間的摩擦力為最大靜摩擦力時,拉力歹取最大值,將BCD看成一個整體,可

/dmgcos6-5mgsin6=5ma,對整體廠-8加gsine=8〃za,解得尸=1.6〃〃7gcose,此時對CD的整體

7-4加gsin6?=4%a,解得7=0.8〃mgcose,此時對D分析可知fCD-3mgsin0=3ma,解得fCD=0.6^imgcos0,

故AD錯誤,C正確;

B.C對D的摩擦力為0.3〃加geos。時,對D進行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0.3jumgcos0-3mgsin0=3ma',設A對B的摩擦力為片,對BCD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5mgsin6>=5ma,解得£=0.5〃〃zgcos6,故B錯誤;

故選C。

14.(2024?河南?模擬預測)(多選)如圖所示,輕彈簧豎直立在地面上,物塊A放在輕彈簧上,物塊B疊

放在物塊A上,用繞過兩定滑輪的輕繩將物塊B、C連接,用手托著物塊C,使滑輪兩邊的輕繩剛好沿豎

直方向伸直,已知物塊A、B、C的質量分別為加、m、2m,彈簧的勁度系數為七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

氣阻力,彈簧在彈性限度內,開始時物塊B到滑輪的距離足夠遠,快速撤去手,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飛芯

-C0

BC

AD

M

M

M

A

A.撤去手的一瞬間,物塊C的加速度為0

10/18

B.撤去手的一瞬間,A對B的作用力大小為;機g

C.撤去手后,物塊B向上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先減小后不變

D.當物塊A、B剛好分離時,物塊A上升的高度為竽

【答案】BC

【詳解】A.由題意可知,撤去手之前繩子上得拉力為0,此時,對AB整體受力分析得2加g=b0,撤

去手得一瞬間,彈簧上彈力不變,A、B、C三個物體加速度大小相等,對C受力分析得2加g-尸=2加a,

對AB整體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尸+a-2加g=2加a,聯立解得撤去手的一瞬間,物體C的加

速度大小為。=;g,此時繩上的拉力突變,大小為F=mg,故A錯誤;

B.撤去手的一瞬間,對物體B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尸+%-zwg=機。,代入數據得此時A對

B的作用力大小為4B,故B正確;

C.撤去手之后AB分開前,對A、B、C系統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得2機g+區-27Mg=4m0,隨著

A向上運動,彈簧的形變量減小,可知加速度減小;A、B分開后,B、C兩個物體由繩連接加速度大小

一樣,對C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2勿g-*=3機a,對B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

F'-mg=ma,聯立解得B、C的加速度大小為a=;g,加速度不再變化,故C正確;

D.A、B分開時,FAB=0,此時A、B、C加速度大小相等,設此時彈簧的形變量為玉,對A、B、C

系統受力分析解得2圈+優-2?^=4%0,隔離人,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得g-加,聯立解

得,此時彈簧形變量為王=等,故當物塊A、B剛好分離時,物塊A上升的高度為〃=%-再=等,

3k3左

故D錯誤。

故選BCo

15.(2024?遼寧本溪?一模)(多選)如圖所示,傾角為。=37。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輕質彈簧

一端與垂直固定在斜面上的擋板相連,另一端與物塊B栓接,勁度系數為鼠物塊A緊靠著物塊B,物塊

與斜面均靜止。現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尸作用于A,使A、B兩物塊一起沿斜面做加速度大小為gg的勻加

速直線運動直到A、B分離。物塊A質量為機,物塊B質量為2加,重力加速度為g,sin37o=0.6,cos37o=0.8。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11/18

A

zz/zzzzzzzzz/zzzzz/zz/zz

A.施加拉力的瞬間,A、B間的彈力大小為:加g

B.A、B分離瞬間彈簧彈力大小為。加g

C.拉力廠的最大值大于冽g

D.在A、B分離前整個過程中A的位移為整

5k

【答案】AD

【詳解】A.施加拉力廠之前,A、B整體受力平衡,根據平衡條件,有與=卮=3agsinO,解得苫=絲也,

k

施加尸瞬間,物體A、B加速度大小為。="g,對A、B整體,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廠+寫單-3加gsin8=3加。,

對A,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尸+"A-機gsin。=加。,聯立,解得穌A=g機g,故A正確;

B.分離時,物體A、B之間作用力為0,對B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尸'彈-2加gsinO=2〃?a,解得

F^=kx'=1.6mg,可得£=空哩,故B錯誤;

k

C.依題意,整個過程中拉力尸一直增大,A、B分離瞬間,物體A、B之間作用力為0,尸最大,對A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凡以-用gsine=?7。,解得耳回=0.8〃zg<加g,故C錯誤;

D.在A、B分離前整個過程中A的位移為XA=X-X'=等,故D正確。

故選AD?

16.(2024?四川德陽?一模)如圖所示,在傾角為6的光滑斜面上有兩個用輕質彈簧相連接的物塊A、Bo它

們的質量分別為小小ms,彈簧的勁度系數為左,C為一固定擋板。系統處于靜止狀態。己知重力加速度為g。

(1)現開始用一恒力尸(已知)沿斜面方向拉物塊A使之向上運動,求物塊B剛要離開C時物塊A的加速度

a的大小;

(2)若物塊A只是壓在彈簧上端(未與彈簧連接),用沿斜面方向的力拉A,使A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直線

運動,經過時間t,拉力大小不再改變,求此過程中拉力的最大值。

12/18

A

c

【答案]⑴一〃%gsmO⑵%gsm"普吧

加Akt

【詳解】(1)物塊B剛要離開C時,以B為對象,可得彈簧彈力大小為O=/?Bgsin。

以A為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尸-/^gsine-寫=以。

廠一加Arsine一加Rosine

聯立解得物塊A的加速度為。=——--------------

加A

—rk%ILn?--i-r41KL.、士f4Aqr、r/一加Sill0一加pgSill°

可知物塊B剛要禺開C時1物塊A的加速度1的大小為------.......。

加A

(2)使A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時間3拉力大小不再改變,可知此時A與彈簧分離,彈

簧剛好恢復原長;設初始時彈簧的壓縮量為/,則有為sin。

設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產

在A與彈簧分離前,彈簧給A的彈力沿斜面向上,且逐漸減小,則拉力逐漸增大,當A與彈簧分離時,

拉力達到最大,則有41ax-加Agsine=MA。'

聯立解得4,*=m.gsin9+2叱in』

題型三:創新連接體問題

17.(2022?全國?高考真題)如圖,一不可伸長輕繩兩端各連接一質量為機的小球,初始時整個系統靜置于

光滑水平桌面上,兩球間的距離等于繩長心一大小為b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輕繩的中點,方向與兩球連線垂

13/18

3

直。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時,它們加速度的大小均為()

3F

D.

10m

【答案】A

3

【詳解】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時,,如圖所示

3L

由幾何關系可知疝。=?=:,設繩子拉力為T,水平方向有27cos9=F,解得7=卜,對任意小球由牛

458

2

頓第二定律可得T=ma,解得。=三,故A正確,BCD錯誤。

8機

故選Ao

18.(2022?山東?高考真題)某糧庫使用額定電壓。=380V,內阻R=0.25。的電動機運糧。如圖所示,配

重和電動機連接小車的纜繩均平行于斜坡,裝滿糧食的小車以速度V=2m/s沿斜坡勻速上行,此時電流

7=40A?關閉電動機后,小車又沿斜坡上行路程L到達卸糧點時,速度恰好為零。卸糧后,給小車一個向

下的初速度,小車沿斜坡剛好勻速下行。已知小車質量叫=100kg,車上糧食質量外=1200kg,配重質量

加°=40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小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阻力與車及車上糧食總重力成正比,比例系

數為后,配重始終未接觸地面,不計電動機自身機械摩擦損耗及纜繩質量。求:

(1)比例系數左值;

(2)上行路程Z值。

14/18

【答案】(1)左=0.1;(2)L=——m

185

【詳解】(1)設電動機的牽引繩張力為電動機連接小車的纜繩勻速上行,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UI^fR+T^

解得7;=7400N

小車和配重一起勻速,設繩的張力為4,對配重有<=加og=4OON

設斜面傾角為6,對小車勻速有工=(啊+m2)gsinO+k(mi+m2)g

而卸糧后給小車一個向下的初速度,小車沿斜坡剛好勻速下行,有切|gsine=%g+的?|g

聯立各式解得sin<9=0.5,左=0.1

(2)關閉發動機后小車和配重一起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設加速度為。,對系統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mx+加2)gsin6+左(機]+m1)g-mQg=(mx+m2+m0)a

「■砥370.2

可得q=-----m/s

67

由運動學公式可知V2=2°£

解得工

19.(2024?福建?高考真題)如圖,木板A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通過兩根相同的水平輕彈簧M、N與桌

面上的兩個固定擋板相連。小物塊B放在A的最左端,通過一條跨過輕質定滑輪的輕繩與帶正電的小球C

相連,輕繩絕緣且不可伸長,B與滑輪間的繩子與桌面平行。桌面右側存在一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A、B、

C均靜止,M、N處于原長狀態,輕繩處于自然伸直狀態。f=0時撤去電場,C向下加速運動,下降0.2m后

開始勻速運動,C開始做勻速運動瞬間彈簧N的彈性勢能為0.1J。已知A、B、C的質量分別為0.3kg、0.4kg、

0.2kg,小球C的帶電量為1x10-6c,重力加速度大小取lOm/sZ,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彈簧始終

處在彈性限度內,輕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力不計。

15/18

(1)求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

(2)求A與B間的滑動摩擦因數及C做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

(3)若"0時電場方向改為豎直向下,當B與A即將發生相對滑動瞬間撤去電場,A、B繼續向右運動,一

段時間后,A從右向左運動。求A第一次從右向左運動過程中最大速度的大小。(整個過程B未與A脫離,

C未與地面相碰)

【答案】(1)2X1()6N/C(2)0.5;-m/s(3)jV2m/s

【詳解】(1)撤去電場前,A、B、C均靜止,M、N處于原長狀態,對A、B整體分析可知,此時繩中

拉力為0,對C根據共點力平衡條件有qE=mcg

解得E=2X1()6N/C

(2)C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后,對C和B根據共點力平衡條件分別有7;=加eg,T\=R

其中/B=〃加Bg

解得〃=0.5

C開始勻速運動瞬間,A、B剛好發生相對滑動,此時A、B、C三者速度大小相等,M、N兩彈簧的彈

性勢能相同,C下降0.2m的過程中,對A、B、C及彈簧M、N組成的系統,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12

mcgh=-(mA+mB+mc)V+2Ef

2

解得v=—m/s

3

(3)沒有電場時,C開始勻速運動瞬間,A、B剛好發生相對滑動,所以此時A的加速度為零,對A根

據共點力平衡有2M-/=0

當電場方向改為豎直向下,設B與A即將發生相對滑動時,C下降高度為〃,對A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r

可得f-2kh=mAa

對B、C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盛+叫£-/=(加B+加c”

撤去電場后,由第(2)問的分析可知A、B在C下降0.2m時開始相對滑動,在C下降0.2m的過程中,

對A、B、C及彈簧M、N組成的系統,由能量守恒定律有[劭'+加cg〃=;(加A+加B+加c?:ax+珥

此時A的速度是其從左向右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此后A做簡諧運動,所以A第一次從右向左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