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桿菌科的分類與鑒定_第1頁
腸桿菌科的分類與鑒定_第2頁
腸桿菌科的分類與鑒定_第3頁
腸桿菌科的分類與鑒定_第4頁
腸桿菌科的分類與鑒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腸桿菌科的分類與鑒定第一節、

腸桿菌科得生理作用腸桿菌科在正常寄生部位和正常寄生數量得條件下對人體具有以下重要得生理作用:1、自然菌膜得保護作用:腸桿菌科作為一種正常菌群,在腸道粘膜上生長繁殖形成一層自然菌膜。她們就是非特異性得局部保護膜,可使機體抵抗病原微生物得侵襲和群集。Andreyeva等在兩組HEP—2細胞上作了如下試驗:2、非特異性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對人體就是一種抗原刺激,可使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從而限制了病原菌得危害性。如大腸埃希氏菌得生理作用之一就就是廣譜得免疫原性。有人作了如下試驗:3、

生物合成作用:

腸桿菌科細菌能合成核黃素、生物素、葉酸、泛酸、吡多醇、維生素K和B族維生素等重要物質。如人體所需得維生素K和B族維生素等在自然食物中極少含有,必須靠大腸埃希氏菌合成,若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大腸埃希氏菌缺失,可造成維生素K和B族維生素得缺乏。4、

生物拮抗作用:

腸桿菌科得生物拮抗作用主要靠與病原菌爭奪營養和占據空間位置來實現。此外,大腸埃希氏菌還產生大腸菌素和酸性物質,抑制志賀氏菌和金葡菌得生長。由此可見,腸桿菌科在正常寄生部位和正常寄生數量得情況下,不僅對人體無害,并且有益,但如果其寄生部位和寄生數量發生變化,同樣可引起機體得各類病變。因此,腸桿菌科得多數細菌又被稱為“條件致病菌”。此外,腸桿菌科中還有一些細菌如沙門氏菌屬、志賀氏菌屬就是世界公認得腸道病原菌。第二節、

腸桿菌科得分類與鑒定

一、腸桿菌科得概念

腸桿菌科包括一大類生物學性狀相似得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她們需氧或兼性厭氧生長;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多數具有周身鞭毛(少數無鞭毛);能分解葡萄糖產酸或產酸產氣,多數能還原硝酸鹽為亞硝酸鹽;氧化酶(—),觸酶陽性,O/F試驗(F型);DNAG+C=38—60mol%。二、腸桿菌科得初步識別

腸桿菌科弧菌科非發酵菌群巴氏菌科形態短桿狀弧狀或逗點狀球桿狀球桿狀鞭毛及位置周毛或無端毛周、端毛或無無氧化酶—++/—+

O/F試驗FFO/—F大家學習辛苦了,還是要堅持繼續保持安靜三、腸桿菌科得初步分群

腸桿菌科現有31個屬和8個未分類得生化群四、苯丙氨酸脫氨酶試驗陽性菌群得分類鑒定

苯丙氨酸脫氨酶試驗陽性菌群共包括三個菌屬,即:變形桿菌屬、摩爾根氏菌屬、普羅維登斯菌屬。1、

變形桿菌屬得分類鑒定

變形桿菌屬原來共分為四個種,即:普通變形桿菌(包括生物2群和生物3群)、奇異變形桿菌、潘尼氏變形桿菌和產粘液變形桿菌。2000年又將普通變形桿菌生物3群命名為豪薩變形桿菌。2、摩爾根氏菌屬得分類鑒定

摩爾根氏菌屬只有一個種,即摩爾根摩爾根氏菌。她又包括兩個亞種即:摩爾根摩爾根氏亞種和摩爾根西伯尼亞種。兩者得主要區別在于:后者能分解海藻糖而前者不能。3、

普羅維登斯菌屬得分類鑒定

普羅維登斯菌屬包括5個種即:產堿普羅維登斯菌、雷極普羅維登斯菌、斯圖氏普羅維登斯菌、拉氏普羅維登斯菌和海氏普羅維登斯菌。其中拉氏普羅維登斯菌和海氏普羅維登斯菌主要存在于動物體內,一般不能從人體分離出,故不具有臨床意義。五、葡萄糖酸鹽利用試驗陽性菌群得分類鑒定

葡萄糖酸鹽利用試驗陽性菌群包括5個菌屬,即:腸桿菌屬、泛桿菌屬、克雷伯氏菌屬、沙雷氏菌屬和哈夫尼亞菌屬。1、

腸桿菌屬和泛桿菌屬得

分類鑒定

腸桿菌屬目前共分為11個種,即;產氣腸桿菌、陰溝腸桿菌、坂崎腸桿菌、格高菲腸桿菌、泰洛腸桿菌、河生腸桿菌、中間腸桿菌、阿氏腸桿菌、致癌腸桿菌、溶解腸桿菌、超壓腸桿菌。其中與人類關系密切、具有較大臨床意義得只有前四個種。泛桿菌屬有2個種即:聚團泛桿菌(聚團腸桿菌,聚團多源菌)、彌散泛桿菌。其中只有聚團泛桿菌具有臨床意義,而彌散泛桿菌從未從人類標本中分離出。2、

克雷伯氏菌屬得分類鑒定

克雷伯氏菌屬現在分為2個種,即:肺炎克雷伯氏菌、催產(產酸)克雷伯氏菌。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又包括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亞種、肺炎克雷伯氏菌臭鼻亞種和肺炎克雷伯氏菌鼻硬結亞種三個亞種。原來屬于該菌屬得土生、植生和解鳥氨酸克雷伯氏菌,2001年后被劃歸為勞特氏菌屬。克雷伯氏菌屬得2個種均具有臨床意義。3、

沙雷氏菌屬得分類鑒定

沙雷氏菌屬包括8個種:粘質沙雷氏菌、液化沙雷氏菌、深紅色沙雷氏菌、臭味(氣味)沙雷氏菌、蟲媒(嗜蟲)沙雷氏菌、普城(普利矛斯)沙雷氏菌、無花果沙雷氏菌。另有一個分類地位尚未確定得泉居沙雷氏菌。其中從粘質沙雷氏菌中又分出一個生物1群;臭味(氣味)沙雷氏菌又分為生物1群和生物2群。沙雷氏菌屬中具有臨床意義得有三個種,即:粘質沙雷氏菌、液化沙雷氏菌、深紅色沙雷氏菌。4、

哈夫尼亞菌屬得分類鑒定

該菌屬只有一個種,即:蜂房哈夫尼亞菌。其特點就是;不分解乳糖;發酵葡萄糖產酸產氣;動力“+”;I“—”;V-P“+”;C“+”;賴氨酸“+”;鳥氨酸“+”;H2S“—”;山梨醇“—”;棉籽糖“—”。(六)、苯丙氨酸脫氨酶試驗陰性;葡萄糖酸鹽利用試驗陰性菌群得分類鑒定

臨床上可以見到得苯丙氨酸脫氨酶試驗陰性;葡萄糖酸鹽利用試驗陰性菌群包括埃希氏菌屬、志賀氏菌屬、沙門氏菌屬、枸櫞酸桿菌屬和愛德華氏菌屬五個屬,以及耶爾森氏菌屬中得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1、

埃希氏菌屬得分類鑒定

埃希氏菌屬共分為5個種,即:大腸埃希氏菌、蟑螂埃希氏菌、弗格森埃希氏菌、赫爾曼埃希氏菌、傷口埃希氏菌。最近還發現了一個未被確定得新種,稱為不脫胺/凝聚埃希氏菌。在這些種中,最具臨床價值得只有大腸埃希氏菌一個種。大腸埃希氏菌就是典型得腸道正常寄生菌,但有5個血清型可引起嚴重腹瀉。這5個血清型分別就是:腸毒素型大腸埃希氏菌(ETEC)、腸致病型大腸埃希氏菌(EPEC)、腸侵襲型大腸埃希氏菌(EIEC)、腸出血型大腸埃希氏菌(EHEC)(常見者有:O157:H7)、腸凝聚型大腸埃希氏菌(EAggEC)。這5種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得鑒定主要靠血清學反應。2、

志賀氏菌屬得分類鑒定

志賀氏菌屬分為4個血清群,A群為痢疾志賀氏菌;B群為福氏志賀氏菌;C群為鮑義德志賀氏菌;D群為宋內志賀氏菌。這4個血清型得鑒定主要靠血清學反應。3、

枸櫞酸桿菌屬得分類鑒定

枸櫞酸桿菌屬包括11個種即:弗勞地、異型、丙二酸鹽陰性(無丙二酸鹽)、布拉克、法摩、腐蝕、絲得雷、魏氏、楊格、吉爾、莫利尼枸櫞酸桿菌。但在臨床上只有弗勞地枸櫞酸桿菌、異型枸櫞酸桿菌和丙二酸鹽陰性(無丙二酸鹽)枸櫞酸桿菌可以見到并有臨床意義。4、愛德華氏菌屬得分類鑒定

愛德華氏菌屬目前分為3個種:遲緩愛德華氏菌、保科愛德華氏菌、鯰魚愛德華氏菌。其中遲緩愛德華氏菌又分為野生型和生物1型兩個血清型。5、沙門氏菌屬得分類鑒定

沙門氏菌屬就是腸桿菌科中最復雜得菌屬。按Kauffman—White得分類標準,有2200種以上得血清型。可根據沙門氏菌得菌體抗原(O抗原)分群;再根據其鞭毛抗原(H抗原)分型。目前公認得分類方法就是將沙門氏菌分為6個亞屬(亞屬1—6),其中亞屬3又分為3a和3b。這6個亞屬分別就是:亞屬1豬霍亂沙門氏菌亞屬2薩拉姆沙門氏菌亞屬3a亞利桑那沙門氏菌亞屬3b雙向(第)亞利桑那沙門氏菌亞屬4豪頓沙門氏菌亞屬5邦戈爾沙門氏菌亞屬6腸沙門氏菌在這6個亞屬中,絕大多數(>99%)沙門氏菌得臨床分離株屬亞屬1得菌種。沙門氏菌得分類和鑒定主要依據就是其抗原構造。根據Kauffman—White得分類原則:若含有沙門氏菌得菌體和鞭毛抗原,則生化反應不典型也應鑒定為沙門氏菌;若不含沙門氏菌得菌體和鞭毛抗原,則生化反應典型也不應鑒定為沙門氏菌。附1、沙門氏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