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專項復習:民俗類散文閱讀_第1頁
2025年中考語文專項復習:民俗類散文閱讀_第2頁
2025年中考語文專項復習:民俗類散文閱讀_第3頁
2025年中考語文專項復習:民俗類散文閱讀_第4頁
2025年中考語文專項復習:民俗類散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專題訓練一一民俗類散文閱讀

一、民俗類的閱讀文章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梢院唵胃爬槊耖g流行

的風尚、習俗。

考查要點

1.搜集相關信息,概括民俗的特點。

(1)直接在文中找出具有概括性的詞語。

(2)根據作者對民俗的描寫來體會概括其特點。

(3)結合表現手法,來分析民俗的特點。

2.體會民俗文章中寄予的情感。

在描寫民俗中,往往寄托著作者深厚的情感,比如:

(1)對親人的思念;

(2)對往事(童年)的追憶、懷念;

(3)對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的思考。

(4)對故鄉(故國)文化、人性、民族精神的崇敬、眷戀;

(5)對傳統文化流逝的思考,對文化傳承的呼喚。或傳統文化與新的文明(城市文明)的

沖突與思考

3.閱讀基本題型:

與一般閱讀文章一樣,常見題型如下:

(1)梳理文章層次、內容、線索與結構;

(2)概括民俗特點;

(3)賞析重點語句的表達效果;

(4)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5)分析人物形象;

(6)體會文章的主旨、情感;

(7)分析不同表達方式及運用相關表達方式的段落的作用。(景物描寫、說明、抒情、議

論段)

(8)結合實際,談談感悟。

(備注:在下面閱讀文章中首先要求采用上節課所學的方法,畫出關鍵句,抽象詞,特別

是抒情議論句)

三、閱讀文章

鼓神

王雁

(1)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陜西省略陽縣。這里地處秦嶺腹地,山高坡陡民窮,是李

白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關。我流連在這里,販點山貨倒點野味,甚是,甚至到了春節

年關還不敢做歸鄉的打算。

(2)春節的氣氛越來越濃,鞭炮聲鼓鑼聲從街巷小院傳來,聽得人,我裹掖著衣

服離開縣城走向一個熟悉的小山村。這里也在操練鼓鑼做春節上街游行的準備。既然躲不掉

就留下來聽聽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幫老頭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間看著壩中十來個中青年漢子把

鼓鑼敲得震天價響。并被那整齊高亢的鼓點聲帶進了一片熱烈粗獷的喧囂之中。

(3)敲打鑼鼓的漢子脫去棉襖,穿著對襟衣服,撈腳挽袖,紅著臉膛,揮舞著雙臂,

在一面直徑一米大的大鼓的指揮下把小鼓腰鼓和銅錢銅鑼敲得地動山搖,驚神泣鬼,急時如

狂風暴雨,緩時似驚鹿踏雪,重捶如萬馬奔騰,虛敲似嵐崗生月,有龍點頭,有鳳擺尾,有

四季花兒開,還有紅火十二月……

(4)敲打鑼鼓的漢子們敦實威風,這些平時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時一個個精神抖擻,

紅光滿面,賣著狂傲,逞著威風,顯得不可一世。這氣氛使我這個異鄉人感到更加的,

孤零孑工。我準備悄悄離開。

(5)正在這時,敲打大鼓的壯漢把雙槌一收,抹一下額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掃了

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邊的一個瘦老頭身上,說:

(6)“張伯,你來玩一把?!?/p>

(7)“別,別……"

(8)這個叫張伯的老頭既瘦弱又遍遢,穿著一件破舊的黑布棉襖,雙手操在袖筒中甚

是羞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樣的怕過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婦們卻揪住他往前

推操,說:“鼓神,來一個!”打鼓的漢子一臉虔誠地把有如嬰兒手臂粗的雙槌直往他面前

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銅鑼銅錢的后生們也滿臉殷殷地望著他。

(9)我真不相信這樣的蕉老頭能敲出什么花樣來。我等著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辭

不掉了,布滿皺紋和胡茬的臉上突然煥發出一股豪氣,只見他把棉襖脫下來扔到一旁,走到

大鼓前。就在他將雙槌握在手中的時候,一個我不敢相信的奇跡出現了:一個在黃土中長大

的像黃土一般平凡的漢子忽然間像天神似的頂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眼睛充滿光輝,

臉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鋼棍一樣堅強起來,在輕輕地敲打了鼓沿幾下后,雙臂猛一揮,一聲

石破天驚的巨響倏地刺進了我的耳膜和心臟,接著小鼓銅鑼一起轟鳴,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

沖動和古老意念的混亂音符猛地從地底躥出來通過雙腳直抵進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種脫

胎換骨般的巨痛的快感。我像被魔語詛咒了似的,雙目緊盯著他,只見他急敲慢敲,重敲輕

敲,時而敲打鼓沿,時而肘杵鼓面,時而躍騰猛捶,進而貼鼓輕撫,柔時如絲綢無骨,堅時

像槍擊鋼板,亂時烏云橫壓,齊如布兵排陣;鐵馬金戈亂箭飛,細雨輕風荷塘清,劈山開路

是男兒,再聞堂前紡織聲……

(10)就在敲擊出的聲聲鼓鳴中,我似乎聽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獷,

女人的嬌娉,還有生命,嬰兒落地開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這些奇妙的幻像在

鑼鼓聲交織而成的音韻的羅網中不斷的沖突、糾纏、呼嘯、狂亂……它們似在演繹著生命,

似在點撥著生活,似在操縱著人類奔向精神將要達及的終點……

(11)我站在這群肅立的山民之間,觀看眼前出現的不可思議的奇跡;大鼓在響,小鼓

在響,鋼鑼銅錢鏗鏗鏘鏘,而指揮這支創造奇跡的鼓隊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個德行漢,而是

一個飄逸的精靈,一串神秘的符號,一團無形的罡氣!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人在其中。而

他,這個人群中的英杰此時就代表著人類在立地頂天!

(12)我驚愕了,世上竟有著這樣的聲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沒有卑微和可憐。

我從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來,充滿敬意地望著他們。我想我該回家過年了。

(選自《首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有刪改)

1、在遇到鼓神之前,將下列表示作者當時心情的四字詞語填入文中橫線處,排序最恰當的

一是

A.心煩意亂凄惶可憐凄惶悲哀

B.凄惶可憐心煩意亂凄惶悲哀

C.凄惶悲哀心煩意亂凄惶可憐

D.凄惶可憐凄惶悲哀心煩意亂

【答案】B

【解析】心煩意亂:形容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凄惶可憐:悲傷不安,值得憐憫的意思。凄

惶悲哀:悲傷不安,傷心的意思。結合語境,具體理解出所包含的情感。

2、結合前后文內容分析文中第(8)段畫線句的作用。

【答案】對張伯的肖像描寫,寫出了張伯剛開始給我的感覺是“既瘦弱又遹遢”的很不起眼

的人,與后文張伯一展鼓神風姿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也為后文我被他的表演所震撼,我對張

伯的看法發生改觀做了鋪墊。

【解析】從手法、結構、內容等方面分析。寫出張伯肖像上的特點,主要是和后面的一展鼓

神風姿形成鮮明的對比。

3、簡要分析第(9)段畫線句是如何用生動的語言寫出鼓神打鼓時的精彩場面的?

【答案】運用排比,生動形象地將鼓神擊鼓時的姿勢、動作描繪得惟妙惟肖,寫出了鼓神打

鼓時的磅礴氣勢。又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鼓聲的變化多端,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

聲。表達了作者對鼓神高超技藝的贊嘆!

【解析】本題是對句子賞析的考查。句子賞析一般從重點詞和修辭手法角度賞析。解析:指

出修辭手法或重點詞,分析表達效果,最后看表達感情。①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動的

寫出了…的特征,表現了…感情。②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

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③動詞,找出運用的動詞,結合語境分析動詞的表達效

果,并指出表達的感情。

4、結合全文內容說說張伯為何被稱為“鼓神”?

【答案】因為鼓神技藝高超,打鼓出神入化,極具感染力;還因為鼓神身上體現著人類立地

頂天的精神,使人受到極大的鼓舞。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此題關鍵要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根據上下文內容

去判斷。“鼓神"‘‘神”在:一是“神”在技藝:鼓神貌不驚人,卻身懷絕技,雙槌揮舞,

出神入化,驚天動地,極具藝術感染力;二是“神”在精神:鼓神身上蘊藏著的黃土高原的

豪氣,隨鼓聲而進發,展示著人類進取的力量和立地頂天的精神,震人魂魄,使人受到極大

的鼓舞。

又到麥浪翻滾時

周霞

蝸居小城,終日上班下班,做飯吃飯,庸庸常常,忙忙碌碌。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

遠了些。不知不覺就遠離了車馬人喧,走上了一條土路。走著走著,田野里就有一陣陣植物

的氣息飄蕩過來,那是【甲】麥子的味道,暮色里,一片金黃的暖色吸引了我,只不過是一

小片麥地,卻在一瞬間彌漫開來,一直彌漫到老家那翻滾著的無邊麥浪里。

我的老家在魯西北平原,每到這個時節,一望無垠的金色麥浪隨風起伏,煞是壯觀,鄉

親們的臉上也蕩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時候,搶收麥子卻是很辛苦的活兒,早了不好,

晚了麥粒就容易掉進地里,那時收割沒有機械化,完全要用鐮刀一把一把割下來,再一捆捆

系緊,運回場院,再翻曬碾壓,或用脫粒機脫出麥粒,再曬干貯藏。不管天多熱,不管人多

累,都要馬不停蹄地勞作,就擔心會遇到雷雨天氣。

小時候,麥子成熟前,我們總愛搓麥粒吃,我會先找幾顆大麥粒,揉碎在手心,兩手相

對,搓來搓去,于是一種幸福和喜悅的味道就從手心里慢慢彌散開來,搓好了,就張開兩手,

輕輕一吹,那些皮兒就四散開去,往嘴里一捂,清爽的麥香就從舌尖傳遞到全身,于是,滿

心就都是【乙】麥子的味道。等麥收結束了,我們小孩子們就挎上小籃子,到麥地里拾麥穗,

拾得多了,父親會夸我,母親會把麥穗曬起來,搓成粒,然后用麥子換掛面,母親做的掛面

湯,只是滴幾滴香油,倒點香醋,就很好喝。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個月光皎潔的晚上,我們全家收割麥子,雖然天色暗了些,也有露水,

但不用受曝曬之苦,那時的我還不懂稼嵇的辛苦,休息時,還有閑情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

地說笑著,覺得是一種樂事。割麥子,要是誰落下了太遠,前面的人就會接趟子,這樣,有

人幫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等到都割完長長的一壟,全家人再齊頭并進,累了,就

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頭繼續干。天氣再熱也要穿長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麥芒會

扎得生疼,腳上穿著母親在燈下一針一線納的千層底,倒是不再怕麥茬刺破腳。

麥收時節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時候,又沒有工夫去集市買東西,父母總是提前把雞蛋腌制好,

偶爾也會儲存上春天里的香椿芽,當疲憊地回到家,大家就齊動手,燒火,搟面條,切菜。

天熱,面條煮好后,要放進剛挑來的井水里浸泡一下,再撈出,這樣吃起來才過癮。這個時

節的菜,只有黃瓜、西紅柿和菜豆,反正地里長什么就吃什么,吃飽了,好好睡個午覺,再

切開一個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頓,舒坦極了,太陽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麥收不等人

呢。

麥收時節,大人們總是讓自家的娃們去幫老師割麥子,于是,我和伙伴們就組織起來,

在麥田里穿梭,師生你追我趕,割得快的同學會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們大不了幾歲的老師,

不到半天時間,幾畝地就割完了,今年春節,和兒時的伙伴通電話,說起當年每到開鐮時麥

地里彌漫著的【丙】麥子的味道,覺得是那樣美好,是呀,那時真好,那時的麥子好,那時

的空氣好,那時的師生關系也和諧自然。偶爾的田間勞作,給了我們美好的回憶。

那時的感情是那么淳樸,那么溫馨,親切而悠遠,令我至今難忘。于是,我撥通了老家

的電話,想從鄉音里捕捉【丁】麥子的味道。

(有刪改)

1.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了“我”早年在麥收時節的一些生活情景。這些情

景包括:“我”搓麥粒、、和家人一起割麥子、、。(3分)

2.“麥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現了4次,其中,有的指麥子本身的味道,有的指麥

子味道中蘊含的作者情感。請結合內容作出判斷。(只填序號)(4分)

指麥子本身味道的是:——

指麥子味道中蘊含作者情感的是:——

3.這篇文章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在樸實的語言中蘊含著深厚的情感。請你以第④段

或第⑤段為例。說說這一特點是如何體現的。(不超過140字)(7分)

答案:

1.和小孩子們拾麥穗;和家人在割麥間歇一起做飯吃飯;和伙伴們幫老師一起割麥子。

2.麥子本身的味道是一甲、丙麥子味道中蘊含作者情感的是一乙、丁

3.第④段“累了,直起腰,抹抹汗,繼續干”等語句通過細節描寫寫出了勞作的辛苦。第⑤

段運用襯托的手法,用麥收時的勞累突出了午休時一家人一起做飯吃飯的愜意。作者就是這

樣用樸實的語言將家人間的親密與麥子相聯系,寫出了一家人淳樸、溫馨的情感,寄托了對

那段親切而久遠的日子的懷念。

年意

馮驥才

①年意一如春意或秋意,時深時淺時有時無。然而,春意是隨同和風、綠色、花氣和嗡

嗡飛蟲而來,秋意是乘載黃葉、涼雨、瑟瑟秋風和凋殘的風景而至,那么年意呢?

②年意不像節氣那樣--宇宙的規律、大自然的變化,都是外加給人的……它很奇妙!

比如伏天揮汗時,你去看那張傳統而著名的木版年畫《大過新年》,畫面上風趣地描繪著大

年夜闔家歡聚的種種情景。你呢?最多只為這民俗的意蘊和稚拙的版味所吸引,并不被打動。

但在臘月里,你再去瞅這花花綠綠的畫兒,感覺竟然全變了。它變得親切、鮮活、熱烈、火

爆,一下子撩起你過年的興致。它分明給了你以年意的感染。但它的年意又是哪兒來的呢?

倘若還在畫中,為何夏日里你卻從中絲毫感受不到?

③年年一喝那雜米雜豆熬成的又黏又甜味道獨特的臘八粥,便朦朧看到了年,好似彼岸

那樣在前面一邊誘惑一邊等待了。時光通過臘月這條河,一點點駛向年底。年意仿佛大地寒

冬的雪意,一天天簇密和深濃。你想一想,這年意究竟是怎樣不聲不響卻日日加深的?誰知?

是從交談中愈來愈多說到“年”這個字,是開始盤算如何購置新衣、裝點房舍、籌辦年貨……

還是你在年貨市場擠來擠去時,受到了人們要把年過好那股子高漲的生活熱情的傳染?年

貨,無論是吃的、玩的、看的、使的,全都火紅碧綠、艷紫鮮黃,亮亮堂堂,生活好像一下

子點滿燈。那些年年此時都要出現的圖案,一準全冒出來--松菊、蝙蝠、鶴、鹿、老錢、

寶馬、肥豬、劉海、八仙、喜鵲、聚寶盆,誰都知道它們暗示著富貴、長壽、平安、吉利、

好運與興旺……它們把你圍起來,掀動你的熱望,鼓舞你的欲求,叫你不知不覺把心中的祈

望也寄托其中了。祖祖輩輩不管今年的希望明年是否落空,不管老天爺的許諾是否兌現,他

們照樣活得這樣認真、虔誠、執著與熱情。惟有希望才使生活充滿魅力……

④當窗玻璃外冷冽的風撩動紅紙吊錢敲打著窗戶,或是性急的小孩子提前零落地點響爆

竹,或是鄰人燉肉煮雞的芬芳躥入你的鼻孔時,大年將臨,甚至有種逼迫感。如果此時你還

欠缺幾樣年貨未有齊備,少四頭水仙或二斤大紅蘋果,不免會心急不安,跑到街上轉來繞去,

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必備的年貨買齊。圓滿過年,來年圓滿。年意原來竟如此深厚、如此強勁!

如果此時你身在異地、急切回家,那一列列火車被返鄉度年的人滿滿實實擠得變了形,你生

怕誤車而錯過大年夜的團圓,也許會不顧挨罵、撅著屁股硬爬進車窗。年意還是一種著魔發

瘋的情緒!

⑤不管一年里你有多少失落與遺憾、自艾自怨,但在大年三十晚上坐在擺滿年夜飯的桌旁,

必須笑容滿面。臉上無憂,來年無愁。你極力說著吉祥話和吉利話,極力讓家人笑,家人也

極力讓你笑;你還不自覺地讓心中美好的愿望膨脹起來,熱乎乎填滿你的心懷。哎,這時你

是否感覺到,年意其實不在任何其他地方,它原本就在你的心里,也在所有人的心里。年意

不過是一種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機。而年呢?就像一盞紅紅的燈籠,一年一度把它迷人地

照亮。

1、“年意”在文中有哪些含義?請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案】過年的興致;生活的希望;一種著魔發瘋的情緒;是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機。

【解析】題干要求用文中的句子作答,文中抒情議論句可篩選出答案。文章在第②段寫道:

“它變得親切、鮮活、熱烈、火爆,一下子撩起你過年的興致。它分明給了你以年意的感染”,

可見年意指的是過年的興致;第④段寫“年意還是一種著魔發瘋的情緒!”,可見年意指的

是著魔發瘋的情緒;最后一段又指出年意“是一種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機”。

2、伏天和臘月看年畫《大過新年》的感受各有什么不同?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伏天看只為這民俗的意蘊和稚拙的版味所吸引,并不被打動;臘月看,它變得親切、

鮮活、熱烈、火爆,一下子撩起你過年的興致;通過對比突出年意奇妙的感染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的篩選與寫作手法的分析。

第一問,從文中找到對應的段落,從中即可提取出答案。文章在第二段寫了伏天和臘月看年

畫《大過新年》的不同感受:伏天看只為這民俗的意蘊和稚拙的版味所吸引,并不被打動;

臘月看,它變得親切、鮮活、熱烈、火爆,一下子撩起你過年的興致;

第二問,解答此問題關鍵要了解散文寫作常用的方法。對比手法: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

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

表現文章主題。作者寫兩種不同的感受,目的就在于對比,來突出年意與秋意、春意等的不

同,它具有奇妙的感染作用。

3、“跑到街上轉來繞去,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必備的年貨買齊?!币痪渲小稗D來繞去”一詞

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轉來繞去”動作描寫,寫出年貨沒備齊的心急不安,也寫出了街上的熱鬧。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的賞析。解答此題關鍵要結合詞語所處的語境,從內容和情感方面分

析表達效果。

西皮流水①

高洪波

①北京人有一好:唱京戲。

②有位小說家專門研究過這無傷大雅的業余愛好,總結出兩個字,叫做“找樂”,后來

以此為題寫成一部頗著名的小說,把北京人唱京戲的種種心態描摹個夠。

③我經歷過幾次這種“找樂”的場面,覺得其中很有些耐人尋味的東西,似乎在“找樂”

之外,還應該多一點什么,究竟是什么?我也說不清道不明。

④有一次是在浴池里,熱氣騰騰的水蒸氣悶得人昏沉沉的,冷不丁地亮出一嗓子“西皮

流水”,挺地道的馬派②,脆、俏,吐字利落,待熱氣略微消散,才見到一位朋友正面對墻

角,頭微頷,臂略抬,一臉莊重,全副身心地進入了諸葛孔明借東風時的角色。

⑤更妙的是這位朋友唱完、換氣的當口,四周竟冒出好幾聲“好”來。于是他又接著唱,

這回是《甘露寺》的喬玄喬國老,勸孫權留神,別殺大耳劉備,尤其一段“西皮流水”有味

道:“他有個二弟漢壽亭侯,青龍偃月神鬼皆愁,白馬坡前誅文丑,在古城曾斬過老蔡陽的

頭。他三弟翼德威風有,丈八蛇矛慣取咽喉,鞭打督郵他氣沖牛斗,虎牢關前戰溫侯,當陽

橋前一聲吼,喝斷了橋梁水倒流?!边@段“西皮流水”確實如潺潺流水,韻味丁冬,令人不

能不叫一聲“好”。馬派的唱腔甜潤流暢,做派瀟灑飄逸,由于在浴池里,所以除了唱功之

外,別的無法欣賞,這位票友的做派如何只能待考了。

⑥自從聽過浴池清唱之后,我便常常在家里欣賞名家唱段。聽譚富英的《洪羊洞》、楊

寶森的《擊鼓罵曹》、李少春的《野豬林》,端的是一種極愜意的享受。尤其飾林沖的李少

春,嗓音寬厚純正,把個英雄失意的心態表達得淋漓盡致。

⑦京劇是中國的國粹③,又是老北京的驕傲,外地人若非愛之彌深者,一般體味不到京

劇的妙處。有一次我攜小女兒到日壇公園賞秋,穿過修竹茂林,在一處大亭子里看到了一群

“找樂”的人們。他們中間的兩個老人,斜倚在欄桿上,左腿上墊塊手帕,手帕上柱立把京

胡,腳下踏只小方凳,分明是兩位極合格的琴師。二人調好弦,頭一點,胡琴就清清亮亮地

響了起來,他們拉的是過門,剛一結束,人群中自動走出一位中年漢子,皮夾克,扎著搶眼

的紫紅領帶,洋氣十足,但一開口,卻是言派④的《捉放曹》,講究的是腦后音。這漢子似

乎與二位老人極熟,唱上幾句,還嗽嗽嗓子,然后再旁若無人地接著唱。周圍觀眾很多,評

頭品足者更多,我仔細端詳一下,發現俱是四五十歲的人,有的輕聲隨唱,有的用手打著節

拍,有的閉目點頭,似進入到陶醉的狀態。聽著京胡悠揚高亢的旋律,你不能不為這一古老

藝術的魅力所折服,同時更為公園中的這群戲迷所傾倒。我相信只要在這大亭子里盡興高唱

了自己喜好的京劇唱段之后,準能得到一種宣泄的快樂,郁悶和憂愁也一定不復存在。

⑧北京一些時髦的酒吧里,目前流行“卡拉0K”,自告奮勇到麥克風前去唱歌者,大

有人在,也正是這種業余歌手支撐了“卡拉0K”的生意,遂成為一種時尚。但與公園里、

浴池內的京劇清唱家們相比,我似乎更喜愛后者,他們更接近自然、更貼近藝術?;蛘哒f,

這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升華之后的余韻流響,有著民俗民風民族的心理積淀。甭管怎么說吧,

只要在北京居住,你就不能不喜歡上京劇,尤其是干脆利落的“西皮流水”。特別當你在秋

風颯颯的公園里,踏著沙沙作響的落葉黯然神傷時,一聲高亢的京胡,兩句脆俏的唱腔,確

有遏云裂帛的音響效果,讓你心神為之一爽。

⑨不怕您笑話,我如今也常常吼上幾嗓子,雖然還不敢到公園或浴池里去顯擺,可自我

娛樂是足夠用了。您想想,林沖在雪地里踉踉蹌蹌走著,還唱著不屈服的抗爭之歌,“雄心

欲把星河挽,空懷雪刃未除奸”,咱們體驗一下英雄的心態,也不失為一種人生樂趣不是?

①[西皮流水]京劇的一種聲腔板式。

②[馬派]京劇流派之一,以馬連良為代表。

③[國粹]指我國固有文化中的精華。

④[言派]京劇流派之一,以言菊朋為代表。

1.從全文看,作者成為一個能“常常吼上幾嗓子”的戲迷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

是:(每處限5字以內)(2分)

2.結合上下文,說說第⑤段中加點的“冒”字都寫出了什么。(3分)

3.第⑦段中描寫了戲迷'找樂”的場面,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限26字以內)(3

分)

4.結合文章,圍繞“京劇”談談你的認識。(限100字以內)(6分)

《西皮流水》答案

1.答案示例:浴池聽清唱公園遇戲迷(共2分。每處1分)

2.答案要點:

①叫好者的脫口而出(叫好者的情不自禁);

②叫好者欣賞水平高(票友唱得地道、戲迷隨處可遇、京劇藝術有群眾基礎)。

(共3分。共2個要點,第一個要點2分,第二個要點1分)

3.答案:公園里眾戲迷或拉,或唱,或聽,自得其樂。(共3分。共3個要點,“地點”、“人

物活動”、“情境”各1分)

4.“認識”示例一:京劇有著民俗民風民族的心理積淀。

例二:喜歡上京劇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示例三:青少年了解京劇藝術確實很有必要。

(共6分。“認識”正確,給2分。結合文章,給1分。有分析,給1分。語言表達給2分:

每2個錯別字扣1分,每個病句扣1分)

陜北的窗花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這些貼得紅堂堂的窗花告訴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

上,還有人家。或許是命里有緣,每次到陜北,都能遇上一些讓我動心的剪紙人,并且在回

城后很長的時間里,都一心想著她們的面容。就是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幾乎無別

的色澤可尋的時候,也有一些生動極了的窗花,會突然從一個極不顯眼的地方,亮在一條村

道上。

②說句真話,最初讓我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紙老人的

雙手的那一次。現在坐下來,坐在這一目了然的雪源上,用沒有塵土的心想一想,我迎著風

的脊背,也會冒出一層很熱的汗來。那時,我就等在她的對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樣,在一

塊紅紙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隨著一陣嚓嚓的剪刀之聲,紅粉似的紙屑,落了一懷。她每

動一次剪刀,我的心都會收縮一次。在陜北,能讓心一次次收縮的東西太多了。細數一下,

有一路沖刷出來的壺口瀑布,有震動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紅石峽,有懸在

黃河上的白云山,還有綏德的獅子,清澗的石板,以及從每一道溝里,甚或每一塊莊稼地里,

都會隨時響起來的信天游。而唯一讓我的心收縮得發疼的,是她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過程。

守在她安詳的神態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紙片,被一剪一剪地較去了,剩下的,正

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種藝術化了的東西。我不想說破,她剪給我的那一對窗花

叫什么,但我要說,那里面一定藏著一個很美的傳說。那是在陜北的山坡上,比養麥和苜蓿

花還開得熱烈的傳說呵。那傳說中的主角,正盤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內心熱烈如火,亦平淡

如水地為我較著她的故事……

③看著窗花,我突然想起,陜北人在如此嚴實的窯洞里,為什么要安這么大的窗子這么

大的門?在這么大的門窗上,為什么要貼這么多的窗花?應該這樣說,他們守望的幾孔窯洞,

僅僅是家園的一部分,而更廣大的,還有他們一生躬耕著的土地。他們住在窯洞里,土地上

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們送入夢鄉。只有這些貼在窗戶上、囊括各種風物的窗花,才會讓他

們覺出,日子在這片貧瘠之鄉,還過得很瓷實。因此,再不講究的人家,也不會忘記在貼得

擁擠的窗標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陜北人,無法說透這些剪紙藝術的真正奧妙。但我深刻地記得,許多剪

紙藝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進入一種半癲狀態。有的剪到入神時,一兩天不吃不喝。有的邊

剪邊唱,嘴里盡是些無字句的歌。看著她們,你一定會想,真正的藝術在哪里?真正的大師

又是誰?對于這群以食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會比鐮刀重么?

⑤在陜北,這些出現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讓人一眼望出一條吐納百川的文

化之河。由此,我在對這些窗花驚嘆之余,最為看重的,就是創造這種藝術的工具:一把普

通的剪子。在這些婆姨們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它能真實或者夸張地較出存

在于陜北的所有物象。誰會相信,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極低的陜北女人之

手?有時,我更愿意這樣說:窗花,是一種與人俱存的藝術。上蒼在造人的同時,就很認真

地創造了它。

⑥當我冒著一天的雪花,要敲開一戶人家的窯門時,我想,在緊挨著窗戶的炕頭上,應

該坐著一位較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聲,應該是在雪的覆蓋下,唯一剩下來的一種超

越感覺的響動,我也應該在開口說話之前,先去摸一摸這雙雖被剪子磨僵,卻能錢活陜北的

手。

⑦站在貼得紅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門的手,好光亮呵。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刪改)

1、從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內容?請簡要回答。

【答案】①窗花中往往蘊藏著動人的人生故事;②窗花是陜北人的精神食糧;③窗花折射出

剪紙人的生活及其豐富的想象力;④窗花表現了鮮活的大千世界。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的篩選概括。根據第二段中的“那里面一定藏著一個很美的傳說”可

知,窗花中往往蘊藏著動人的人生故事;根據“只有這些貼在窗戶上、囊括各種風物的窗花,

才會讓他們覺出,日子在這片貧瘠之鄉,還過得很瓷實。因此,再不講究的人家,也不會忘

記在貼得擁擠的窗標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描述可知,窗花是陜北人的精神食糧;根據“但

我深刻地記得,許多剪紙藝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進入一種半癲狀態。有的剪到入神時,一

兩天不吃不喝。有的邊剪邊唱,嘴里盡是些無字句的歌??粗齻儯阋欢〞胝嬲乃囆g

在哪里?真正的大師又是誰?對于這群以食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會比鐮刀重么?”的描述

可知,窗花折射出剪紙人的生活及其豐富的想象力;根據“在這些婆姨們手上,一把剪子,

就是一一個大千世界,它能真實或者夸張地較出存在于陜北的所有物象。誰會相信,這些很

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極低的陜北女人之手?有時,我更愿意這樣說:窗花,是一

種與人俱存的藝術。上蒼在造人的同時,就很認真地創造了它”的描述可知,窗花表現了大

千世界。

2、閱讀下面的語句,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①那時,我就等在她的對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樣,在一塊紅紙上剪些什么。(請從修

辭角度進行賞析)

②站在貼得紅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門的手,好曲亭呵。(說說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