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3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23_第1頁
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3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23_第2頁
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3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23_第3頁
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3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23_第4頁
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3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3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23

考試試卷

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總分欄

題號—二三四五六總分

得分

評卷人得分

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

1、下列有關體細胞核移植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體外將從卵巢采集到的卵母細胞培養到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

B.供體細胞不一定要來自珍稀動物

C.通過顯微操作技術去除卵母細胞的細胞核和第一極體

D.使,用電脈沖等方法激活重組細胞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

2、科學家已經成功克隆出一批大熊貓胚胎;離最后獲得大熊貓幼仔只差一步,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

敘述錯誤的是。

大候瘠

體闌的核一

甲重紈乙甲期內代孕丁大修制

一編的一環腦一熏熊(一未實現)‘幼仔

免子

卵細0H班

A.甲過程可利用顯微注射技術構建重組細胞

B.乙表示體外培養,需要配制一系列含有不同成分的培養液

C.丙表示胚胎移植,屬于胚胎工程的一項技術

D.重組細胞第一次分裂時同時進行基因重組

3、下列與此相關的說法錯誤的是()

A.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體現了系統學卻工程學原理

B.生物武器的傳播途徑包括直接傳播、食物傳播和生活必需品傳播

C.經胚胎分割技術得到的后代之間具有一半不同的遺傳物質

D.克隆技術不可改變動物的基因型

4、了解哺乳動物受精和早期胚胎發育規律,是體外進行胚胎工程的理論基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卵細胞可以直接進行受精作用

B.精子獲能后才能進行受精作用

C.精子入卵后,卵細胞膜會立即發生透明帶反應阻止后來的精子進入透明帶

D.桑黃胚包括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等結構,內細胞團可發育為胎兒的各種組織

5、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髓中分離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SC),誘導分化成胰島樣細胞,再導入該患

者體內。放射性兔疫分析結果表明誘導的胰島樣細胞團可以正常分泌胰島素,患者的血糖恢復正常。下列說法

正確(I勺是

A.培養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培養液通常需加入血清

B.在體外連續培養時,利用胃蛋白甌將接觸抑制的骨葩間允質干細胞分開

C.在功能上,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具有發育的全能性

D.治療成功后,康復者的血型有可能發生改變

評卷人得分

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

6、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通常用一種限制性核酸內切的處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種處理質粒的DNA

B.限制酶和DNA連接酶是構建重組質粒常用的工具酶

C.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驟首先要提取目的基因

D.質粒是廣泛存在于細菌細胞質中的一種顆粒狀的細胞器

7、天然的玫瑰沒有藍色花,這是由于缺少控制藍色色素合成的基因,而開藍色花的矮牽牛中存在序列已知控制

藍色色素合成的基因現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藍玫瑰,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A.提取矮牽牛藍色花的mRNA,經逆轉錄獲得互補的DNA,再擴懈基因B

B.利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從開藍色花矮牽牛的基因文庫中獲取基因B

C.利用DNA聚合酶將基因B與質粒迷接后導入玫瑰細胞

D.將基因B直接導入大腸桿菌,然后感染并轉入玫瑰細胞

8、下列過程需要進行植物組織培養,并表現了體細胞全能性的是()

A.番茄一馬鈴薯植株的培育

B.人參皂甘的工業化生產

C.單倍體育種過程中單倍體的獲得

D.大量制備三倍體無子西瓜幼苗

9、我國科學家成功地用iPS細胞克隆出了活體小鼠,部分流程如下圖所示,其中Kdm4d為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TSA為組蛋白脫乙酰能抑制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小分子化合物

I?Kdm4d的mRNA

小鼠威舒推細胞,-----------------?iPSfwfe-i_1注入

產一支構胚」

A克隆波

-一~?去械和母細胞」

卵母加電

TSA

A.過程①中小分子化合物誘導成纖維細胞突變為IPS細胞

B.過程②中的卵母細胞需耍在體外培養到MU期再除去細胞核

C.過程③中可使用電融合法誘導兩細胞融合,進而形成重構胚

D.組蛋白去甲基化和脫乙酰化可能芍利于重構胚后續的胚胎發育

10、中國科學院使用單倍體胚胎干細胞和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出了一種特殊的"染色體融合”小鼠,他們利用3種

不同染色體的整合方案人為編輯染色體,將實驗小鼠標準的40條染色體改造為38條。圖中展示的是該操作的

流程,其中1過程是進行染色體整合,2過程是將一個細胞注入另一個細胞。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1過程中發生的變異為染色體結構和數號變異

B.2過程利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隨機將3種不同染色體整合細胞進行融合

C.4是內細胞團,將來發育為胎膜和胎盤

D.在進行5前需要對受體小鼠進行免疫檢測,防止小鼠對移植胚胎的排斥

11、所謂“設計試管嬰兒〃,是指將體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幾個細胞期)在植入母體孕育前,將一個細胞取出進

行某些基因檢測,當檢測結果符合人們需要時,再把胚胎植入母體孕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設計試管嬰兒〃應用了細胞核移桎、早期胚胎培養、胚胎移植等技術

B.與"設計試管嬰兒〃相比,“試管嬰兒〃不需要經過遺傳學診斷

C.“設計試管嬰兒〃和“試管嬰兒”都是有性生殖

D.對于“設計試管嬰兒"技術,我們應該強行禁止、反對爭論

12、杜泊羊以其生長速度快、肉質好等優點,被稱為“鉆石級〃肉用綿羊。科研工作者通過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

泊羊口勺流程如下圖所示,相關敘述正確的是O

A.為了獲得更多的卵母細胞,需用雌激素對雌性杜泊羊進行處理,使其超數排卵

B,從輸卵管沖取的卵母細胞需體外培養成熟,與獲能的精子進行體外受精

C.將受精卵由受精溶液轉入發育培養液培養,以檢查受精狀況和受精卵的發育能力

D.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不發生免疫排斥,為胚胎在受體內存活提供了可能

13、生物圈的穩態是人類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了維持生物圈的穩態,下列思路和做法可取的是()

A.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B.全民開展節能減排,實現能源的清潔生產,努力開發新能源

C.建立“原料一產品一廢料〃的生產模式,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

D.環境效益比經濟效益更為重要,必須把保護環境放在優先地位

評卷人得分

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

14、生物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通過生物反應器生產人的血清蛋白。請根據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的“分子手術刀”是

(2)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的“分子縫合針"是

(3)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運載體是

(4)人的基因在牛體內能表達,說明人和牛

15、自然條件下;奶牛的繁殖率非常低,一般一頭奶牛一年只能繁殖一頭牛犢。通過胚胎工程技術可以快速繁

育優良個體,其主要步驟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對供體奶優良

牛進行催個體

情處理

(1)從供體奶牛獲得的精子,需對其進行處理才具有受精能力。

(2)通常奶牛每次只排出一枚卵母細胞,為使其超數排卵常使用激素處理;采集到卵母細胞后,

在體外將其培養到期;使其成熟。

(3)步驟甲、乙分別指、。為篩選出具有優良性狀的母牛,步驟乙之前應鑒定胚胎

中與有關的基因。

(4)講行步驟乙時,受體母牛對移入子宮的胚胎基本上不發牛,這為胎在代孕母牛體內的存活

提供了可能。

16、基因治療:基因治療是指用正常基因或患者細胞中有缺陷的基因,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

的。

17、今年年初;爆發了全球性新型肺炎疫情。初步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通過其表面的S-蛋白與人細胞膜上

的ACE2相互識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請分析回答問題:

(1)新型冠狀病毒表面的S-蛋白作為剌激淋巴細胞,使機體產生性免疫反應,人細胞膜

上的ACE2的化學本質是。

(2)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統對肺細胞強烈攻擊引發肺炎,此時可通過適度使用對病人進行治療;使

其免疫功能下降,以避免肺部嚴重受損。

(3)科學家采集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并已康復的甲、乙兩人的血液,檢測相關抗體的水平,結果如圖1。據此

分析,應選取的B淋巴細胞用以制備單克隆抗體(單抗)。

抗體相對濃度

病毒對宿主細胞感染率(%)

100

75

50

25

IILiimLivvI\qLvn

單克隆抗體編號

圖2

(4)將制備的多種單抗分別與病毒混合,然后檢測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結果如圖2。據此分析、對病毒

抑制效果最好的單抗是號。

(5)患者康復后一段時間,若再次受到該病毒的攻擊,機體內相應的細胞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

量的漿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

18、下圖表示哺乳動物精子和卵細胞發生和成熟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精原細胞卵原細胞

I①①]

初級精母細胞r「初級卵母細胞

PI

次級精母細胞②

In②次級卵母細胞

精細胞」n

I③■

精子卵細胞

?I

合子

(1)③過程中精子頭部的頂體是由發育來的;④過程在內完成。

(2)在④過程中發生頂體反應;釋放頂體酶,溶解卵丘細胞之間的物質和透明帶。為了阻止多精入卵,會發

生反應和反應。

(3)精子的發生開始的時期是;雌性動物卵泡的形成的時期是。

(4)初級卵母細胞進行I過程是在時期完成的,n過程是在過程中完成的。

19.請寫出基因工程的概念:。請寫出胚胎移植的概念:。請分

別寫出植物組織培養和動物細胞培養的原理。

20、自然條件下;奶牛的繁殖率非常低,一般一頭奶牛一年只能繁殖一頭牛犢。通過胚胎工程技術可以快速繁

育優良個體,其主要步驟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對供體奶

牛進行催

情處理

(1)從供體奶牛獲得的精子,需對其進行處理才具有受精能力。

(2)通常奶牛每次只排出一枚卵母細胞,為使其超數排卵常使用激素處理;采集到卵母細胞后,

在體外將其培養到期;使其成熟。

(3)步驟甲、乙分別指、。為篩選出具有優良性狀的母牛,步驟乙之前應鑒定胚胎

中與有關的基因。

(4)進行步驟乙時,受體母牛對移入子宮的胚胎基本上不發生,這為胚胎在代孕母牛體內的存活

提供了可能。

評卷人得分

四、判斷題(共5題,共35分)

21、一般情況下一個卵細胞只能由一個精子發生融合形成受精卵()

A.正確

B.錯誤

22、精子入卵后形成雄原核;同時卵子完成減數分裂n,排出第二極體后,形成雌原核()

A,正涌

B.錯誤

23、受精包括受精前的準備階段和受精階段,在自然狀態下,哺乳動物的受精在子宮內完成。(選擇性必修3P56)

0

A.正確

B.錯誤

24、下圖表示哺乳動物發育過程的幾個階段;請判斷下列題的敘述是否正確?

ABC

()(1)從A到C的過程中有機物的含量減少。

()(2)A:B時期胚船中的細胞都是全能細胞。

()<3)胚胎移植必須使用處丁B或C時期的胚胎。

()(4)圖示過程細胞通過有絲分裂增殖,遺傳物質可能會發生改變。

A.正確

B.錯誤

25、在生態工程建設中,只能遵循“先污染、破壞、再治理”的發展思路

A.正確

B.錯誤

評卷入得分

五、實驗題(共4題,共12分)

26、hNaDC3(人鈉/二粉酸協同轉運蛋白-3)主要分布于腎臟等重要器官,它具有促進人腎小管上皮細胞能量代

謝和轉運等功能。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構建綠色熒光蛋白與hNaDC3融合基因,并在腎小管上皮細胞中

表達,以動態觀察hNaDC3在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定位情況,為進一步研究hNaDC3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礎。研究

主要過程如圖(實驗中使用的限制酶SacI的識別序列是GAGCT^C,限制酶SacII以另U序歹U是CCG1GG)。請分

析回孥

人體

某f

-PCRSacI^SacDSad

織hNaDC3SacII

基因

BNaDC3基因

金基因"

Sacu

FPSH^SacH^

豬端

近顯微

小觀察融合蛋白

皮熒光強弱

!⑤和定位情況

(1)與PCR相比,過程①需要的特有的酶是,應從人體(器官)的組織細胞中獲得模板RNA。

(2)DNA分子被SacI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過程②選用SacI、SacII分別切割hNaDC3基因

和質粒載體,可實現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并正常表達的原因是o

(3)過程③可獲得多種重組DNA,可依據不同DNA分子的大小,運用(技術)分離;篩選重組表達

載體。

(4)顯微觀察導入“綠色熒光蛋白rNaDC3融合基因"的豬腎小管上皮細胞后發現:轉染后第1天綠色熒光混合

分布于細胞質和細胞膜,核中未見綠色熒光:到第5天綠色熒光清晰聚集于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中未見綠

色熒光。根據這一觀察結果還不能得出"hNaDC3是在細胞質中生成后,在細胞膜上發揮作用〃的結論,需要設置

對照實驗以排除綠色熒光蛋白本身的定位,對照實驗的設計思路是。

(5)研究人員以較高濃度的葡萄糖溶液培養導入融合基因的豬腎小管上皮細胞,一段時間后發現,轉染細胞

的細胞膜上綠色熒光明顯增強。這一實驗結果可以說明。

27、某些膜內蛋白以緊密排列的方陣形式存在稱為OAPs;OAPs的分布異常與某些神經性和神經肌肉性疾病相

關。研究AQP4(一種水通道蛋白)與OAPS結構形成的關系,有助于揭示上述疾病的機制。請回答問題:

(1)AQP4有M1和M23兩種分子量相近的亞型,二者均可獨立構成四聚體發揮作用。科研人員發現導入并穩定表

達M?3基因的細胞:其細胞膜上有OAPs形成,而敲除該基因的細胞中未見OAPs的形成,該結果表明。

⑵科研人員繼續對M1與OAPs形成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①提取大鼠腦組織的總RNA,通過法獲得CDNA,并通過技術獲得Mi基因。

②將基因與質粒用酶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導入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中,用技術檢測到

受體細胞已成功表達M1蛋白。

③科研人員繼續實驗;方案及結果如下。

實驗分組。1對照組。2對照組。3實驗組

導入Mi基因的CHO細

——胞。

實驗處理。

培養一段時間后裂解細胞并離心;取上清液中蛋白。

檢測指標。用電泳技術檢測____的形成情況。

23

1236X10-

<-()APs(I200XI01)

I048X10J

720X10—

48OX1O1-

四聚體(300X109

請將表格中的實驗方案補充完整。a:,b:;

⑶綜合上述實驗結果,AQP4與OAPs形成的關系為

28、閱讀下面科普短文;請回答問題。

2017年11月27FI,世界上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我國誕生,這是科學家首次成功地克隆出非人靈長類動物,

這一研究成果的確意義非凡。這兩只克隆猴名字叫"中中〃和“華華〃,寓"中華〃之意。它們的基因都來自同一個流

產的雌性凍猴胎兒。

自1996年第一只體細胞克隆羊“多莉”誕生以來,22年間,各國科學家競相研究哺乳動物的為細胞克隆,并

且在牛、鼠、貓、狗等多種哺乳動物上獲得成功,但一直沒有跨越靈長類動物這道屏障。實現克隆猴主要有三

道難關需要攻克。一是卵母細胞的核遺傳物質區域不易識別,去掉猴卵母細胞核遺傳物質的難度很大,而要培

育體細胞克隆猴,必須先把受體卵母細胞的核遺傳物質"摘除",才能讓它容納體細胞細胞核這個"外來戶我國

科學工作者借助顯微操作設備,反復練習,成功完成“去核”工作為后續的克隆工作望定了基礎。二是卵母細胞“喚

醒“時機難把握。克隆過程中,體細胞的細胞核進入卵母細胞時,需先“喚醒”卵母細胞,然后才啟動系列發育

“程序”。因此,〃喚醒"的時機要求非常精準。但是使用傳統方式,猴的卵母細胞很容易被提前.“喚醒.”,往往導致

克隆〃程序”無法正常啟動。三是體細胞克隆胚胎的發育成功率低。被轉移到去核卵母細胞里的細胞核,需要與

去核卵母細胞緊密結合,融為一體,并發揮其正常的功能,因此需要科學家采取多種手段處理,否則,絕大多

數克隆胚胎都難以正常發育。我國科學家攻克了這些難關,將克隆技術的應用推向了新的高度。克降猴的誕生,

標志著我國克隆技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1)下列關于“中中”和"華華”的說法,錯誤的是

A.它們的性別為一雌一雄。

B.它們的基因相同。

C.可通過克隆猴做對照實驗。

D.它們是通過無性生殖方式誕生的。

(2)此實例說明,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這是因為細胞核中的DNA攜帶有指導發育的。

(3)與羊相比,猴與人的親緣關系;因此,克隆猴的成功更有利于人類利用克隆技術治療疾病。

(4)有人說:“克隆猴成功了,克隆人離我們也就不遠了。〃世界上很多國家都禁止克隆人的研究,請根據自己

所學知識解釋禁止的原因。o

29、卡羅林斯卡醫學院2012年10月8日宣布;將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約翰?格登和山中伸彌,

以表彰他們在“體細胞重編程技術〃領域做出的革命性貢獻。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約翰?格登于1962年通過實驗把蝌蚪己分化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進入卵母細胞質中,并成功培育出“克隆青

蛙由于動物細胞的全能性會隨著動物細胞程度的提高而逐漸受到限制,分化潛能逐漸變弱,直到今

天也還不能用類似(植物細胞工程的技術手段)的方法獲得完整的動物個體。因此,約翰?格登

培育"克隆青蛙",實際是通過(動物細胞工程的技術手段)來實現的。

(2)山中伸彌J--2006年把4個關鍵其因通過逆轉錄病毒轉入小鼠的成纖維細胞,使其變成多功能干細胞。在該

技術中,逆轉錄病毒是這4個關鍵基因進入成纖維細胞的[基因工程工具),它能夠攜帶外源基因進入受

體細胞,并整合到其染色體上。

⑶所謂"體細胞重編程技術”即將成年體細胞重新誘導回早期干細胞狀態,即獲得iPS細胞。iPS細胞與胚胎干細

胞一樣,具有發育的;即可以分化為成年動物體內任何一種組織細胞。

⑷目前獲得iPS細胞的方法除上述兩種之外,常見的還有以下兩種:一是誘導成年體細胞與胚胎干細胞

產生四倍體細胞:二是應用技術(動物細胞工程的技術手段)將生殖細胞置于特

定條件下進行培養。

評卷人

六、綜合題(共1題,共6分)

30、下圖為試管牛及牛胚胎分割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胚胞

⑴為了獲得足夠多的細胞1,需要給供體母牛注射相關激素進行處理,采集到1后耍培養到減

數第二次分裂的期才具備與獲能精子受精的能力。

(2)判斷1是否受精的依據是在卵細胞膜和透明帶之間出現兩個。

⑶進行胚胎分割時,應選擇發育良好、形態正常的發育到或時期胚胎進行操作。

在分割得到3、4時應注意對均等分割,以免影響胚胎的恢復和進一步發育。要鑒定分割胚胎的

性別,可取的細胞做DNA分析性別鑒定。胚胎分割可能是的一種生殖方式。

⑷獲得試管牛的最后一道工序是o

⑸胚胎在受體內能夠存活的生理學基礎是o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

1、A

【分析】

【分析】

動物核移植:是將動物的一個細胞的細胞核;移入一個已經去掉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使其重

組并發育成一個新的胚胎,這個新的胚胎最終發育成一個新的個體。用核移植方法得到的動物稱

為克隆動物。

【詳解】

A;由于Mil期卵母細胞核的位置靠近第一極體;用微型吸管可一并吸出細胞核與第一極體,所

以需要將卵母細胞培養到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故A錯誤;

B;供體細胞不一定要來自珍稀動物;故B正確;

C;在核移植之前;需要通過顯微操作技術去除卵母細胞的細胞核和第一極體,故C正確。

D;本實驗中需要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如電脈沖、鈣離子載體、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劑等)激

活受體細胞;使其完成細胞的分裂和發育進程,故D正確。

故答案為A。

2、D

【分析】

【分析】據題文描述和圖示分析可知:該題考查的是動物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早期胚胎培養、胚

胎移植等相關知識。

【詳解】甲過程為核移植;可利用顯微注射技術構建重組細胞,A正確;乙為早期胚胎培養,在

此過程中,需要配制一系列含有不同成分的培養液,以培養處于不同發育時期的胚胎,B正確;

丙表示胚胎移植,屬于胚胎工程的一項技術,C正確;重組細胞的分裂方式為有絲分裂,而基因

重組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D錯誤。

【點睛】以圖示中的文字信息和箭頭指向為切入點,圍繞動物體細胞核移植過程、早期胚胎培

養、胚胎移植等相關知識,明辨圖示中甲、乙、因所示的生理過程,進而分析各選項。

3、C

【分析】

試題分析: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是共生關系;體現了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A正確;生物武器的傳

播途徑包括直接傳播;食物傳播和生活必需品傳播,B正確;經胚胎分割技術得到的后代之間具

有完全相同的遺傳物質,C錯誤;克隆技術的本質是無性繁殖,不會改變動物的基因型,D正

確。

考點:本題考查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

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

4、B

【分析】

【分析】

胚胎發育過程:

(1)卵裂期: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數量增加,胚胎總體積不增加。

(2)桑甚胚:32個細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細胞都能發育成完整胚胎的潛能;屬全能細胞。

(3)囊胚:細胞開始分化;其中個體較大的細胞叫內細胞團將來發育成胎兒的各種組織;而滋

養層細胞將來發育成胎膜和胎盤;胚胎內部逐漸出現囊胚腔。

(4)原腸胚:內細胞團表層形成外胚層;下方細胞形成內胚層,由內胚層包圍的囊腔叫原腸

腔.[細胞分化在胚胎期達到最大限度。

【詳解】

A;精子獲能后;能與處于MH中期的卵母細胞進行受精,即哺乳動物排出的次級卵母細胞需要

發育到MII中期就可以進行受精作用,A錯誤;

B;精子獲能后;才具有與處于MII中期的卵母細胞受精的能力,B正確;

C:精子入卵后:卵細胞膜會立即發生生理變化,即卵細胞膜反應阻止后來的精子迸入,C錯

誤;

D;桑共胚進一步發育形成囊胚;囊胚包括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等結構,內細胞團可發育為胎兒的

各種組織,D錯誤。

故選B。

5、A

【分析】

【詳解】

A;動物細胞培養的培養液中通常要加入動物血清;A正確;

B;在體外連續培養時;應該利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梅將接觸抑制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開,

但是不能用胃蛋白酶,B借誤;

C;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不是萬能干細胞;且其全能性受到了細胞質的限制,因此其沒有發育的全

能性,c錯誤;

D;由于導入的是胰島樣細胞;與血型無關,治療成功后,康復者的血型不可能發生改變,D錯

誤。

故選Ao

二、多選題(共8題,共16分)

6、BC

【分析】

【詳解】

在基因工程,通常使用同一種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運載體,使它們產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以

便形成重組質粒,A錯誤;限制酶和DNA連接酶是構建重組質粒常用的工具酶,B正確;基因工

程的操作的第一個步驟是提取目的基因,C正確;質粒不是細胞器,是廣泛存在于細菌細胞質中

的環狀DNA分子,D錯誤。

7、C:D

【分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

(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

止子和標記基因等,標記基因可便于目的基因的鑒定和篩選。

(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

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

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細胞法;

(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分子水平上的檢測: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

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③檢測目的

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

定等。

【詳解】

AB;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①從基因文庫中獲取、②利用PCR技術擴增、③人工合成;對于已

知序列的目的基因,一般采用逆轉錄獲取目的基因并采用PCR技術擴增的方法,也可采用利用限

制性核酸內切酶從開藍色花矮牽牛的基因文庫中獲取的方法,AB正確;

C;利用DNA連接酶將基因B與質粒連接形成重組質粒后導入玫瑰細胞;C錯誤;

D;目的基因必須與質粒結合后才能導入受體細胞;且大腸桿菌不能侵染植物細胞,一般選用農

桿菌侵染植物細胞,D錯誤。

故選CDo

8、A:D

【分析】

【分析】

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一般能夠體現全能性的例

子:植物組織培養;動物細胞核移植技術等。

【詳解】

A;番茄一馬鈴薯植株的培育利用了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離不開植物組織培養,并表現了體細

胞全能性,A正確;

B:細胞產物工廠化培養差不多是培養到愈傷組織階段:沒有體現全能性,B錯誤:

c;獲得植物單倍體一般是選擇花藥進行離體培養;但是體現的是生殖細胞的全能性,c錯誤;

D;大量制備三倍體無子西瓜幼苗需要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并且也表現了體細胞的全能性,D正

確。

故選AD。

9、BC

【分析】

【分析】

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叫作表觀遺傳;

除了DNA甲基化,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飾也會影響基因的表達。

【詳解】

A;過程①中小分子化合物誘導成纖維細胞脫分化為PS細胞;并未發生突變,A錯誤;

B;MII期卵母細胞的細胞質內含有促使細胞核全能性表現的物質;故要選用MII期卵母細胞去

除細胞核,B正確;

C;過程③為動物細胞融合過程;可使用電融合法誘導兩細胞融合,C正確;

D;由圖可知;重構胚在加入中Kdm4d的mRNA和TSA后,發育成克隆鼠,而Kdm4d的mRNA

表達產物為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可以使組蛋白去甲基化,TSA為組蛋白脫乙酰酶抑制劑,抑制組

蛋白脫乙酰酶的作用,保持組蛋白乙酰化,即組蛋白乙酰化和去甲基化有利于重構胚后續的胚胎

發育過程,D錯誤。

故選BCo

10、BC:D

【分析】

【分析】

該實驗的流程是首先對單倍體干細胞中染色體(20條)進行融合;變成19條染色體,經細胞培

養后得到大量相同細胞,然后通過顯微注射將一個細胞注入相同的另一個細胞,使染色體數量加

倍變為38條,最終培養成為一個小鼠個體。

【詳解】

A;1過程中發生了染色體數量的變異;從20條變為19條,且在融合的過程中,進行染色體整

合,存在染色體結構的變異,A正確:

B;2過程的目的是使染色體數量加倍;使用方法是顯微注射,需要對兩個相同的單倍體細胞進

行融合操作,B錯誤;

C;4是滋養層細胞;C錯誤;

D;小鼠子宮對外來的胚胎一般沒有免疫排斥;所以不需要進行免疫檢測,D錯誤。

故選BCDo

11、BC

【分析】

【分析】

試管嬰兒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操咋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發育為早

期胚胎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

【詳解】

A;“設計試管嬰兒,歿有應用細胞核移植技術;A錯誤;

B;“試管嬰兒”技術不需要檢測基因;也不需要經過遺傳學診斷,B正確;

C;“設計試管嬰兒”和“試管嬰兒”都需要體外受精;都是有性生殖,C正確;

D;“設計試管嬰兒”不同于為解決不孕夫婦的生育問題出現的試管嬰兒。一般是為了救治病人;

需要試管嬰兒的骨髓、干細胞、臍帶血等,這樣的設計都符合倫理道德,D錯誤;

故選BCo

12、C:D

【分析】

【分析】

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①對供;受體的選擇和處理(選擇遺傳特性和生產性能優秀的供體;有健康的體質和正常繁殖能

力的受體。用激素進行同期發情處理,用促性腺激素對供體母牛做超數排卵處理);

②配種或人工授精;

③而胚胎的收集;檢查、培養或保存(對胚胎進行質量檢查;此時的胚胎應發育到桑根或胚囊胚

階段);

④對胚胎進行移植;

⑤移植后的檢杳。

【詳解】

A;為了獲得更多的卵母細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對雌性杜泊羊進行處理,A錯誤;

B;從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細胞需要體外培養到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可與獲能的精子進行體外受

精;B錯誤;

C;將受精卵由受精溶液轉入發育培養液培養;以檢查受精狀況和受精卵的發育能刀,C正確;

D;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不發生免疫排斥;為胚胎在受體內存活提供了可能,D正

確。

故選CDo

13、A:B:D

【分析】

【分析】

生態工程建設的目標是使人工坐制的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自然再生產和社會再生產的能力。在

生態效益方面要實現生態再生;使自然再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更新速度大于或等于利用速度,在經

濟效益方面要實現經濟再生,使社會經濟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總收入大于或等于資產的總支出,

保證系統擴大再生產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在社會效益方面要充分滿足社會的要求,使產品供應

的數量和質量大于或等于社會的基本要求,通過生態工程的建設與生態工程技術的發展使得三大

效益能協調增長,實現高效益持續穩定的發展。

【詳解】

A、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物質的循環再生,能量的多級利用,建設社會主

義新農村,A正確;

B、全民開展節能減排,實現能源的清潔生產,努力開發新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弱溫

室效應,B正確;

C、建立原料一產品一原料”的生產模式,建立無廢料生產體系,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C錯

誤;

D、要維持生物圈的穩態,達到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經濟、制定政策上,首先要考慮環境效益,

把保護環境放在優先地位上,D正確。

故選ABDo

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

14、略

【分析】

(I)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的“分子手術刀''即切割DNA的是限制核酸內切酶簡稱限制酶;

(2)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的“分子縫合針”是DNA連接酣;

(3)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運載體是質粒;

(4)人的基因在牛體內能表達;說明人和牛共用一套遺傳密碼。

【考點定位】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解析】

限制酶DNA連接酶質粒共用一套遺傳密碼

15、略

【分析】

【分析】

胚胎移植:

1;胚胎移植是指將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過休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

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其它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繼續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其中提供胚胎的個

體稱為“供體”,接受胚胎的個體稱為“受體(供體為優良品種,作為受體的雌性動物應為常見或

存量大的品種),如轉基因、核移植,或體外受精等任何一項胚胎工程技術所生產的胚胎,都必

須經過胚胎移植技術才能獲得后代,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

2:胚胎移植的意義:大大縮短了供體本身的繁殖周期;充分發揮雌性優良個體的繁殖能力。

【詳解】

(1)體外受精前要對精子進行獲能處理;使其具有受精能力。

(2)要使動物超數排卵;利用促性腺激素;需將卵子培養到MH中期后進行體外受精。

(3)步驟甲是人工受精;將受精卵移入受體母牛,進行的操作叫做胚胎移植(乙);胚胎移植

之前應鑒定胚胎中與有關的優良基因。

(4)胚胎移植實現的前提是受體母牛對移入子宮的胚胎基本上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點睛】

胚胎移植的實質:早期胚胎在生理狀態相同的條件下空間位置的轉移。

【解析】

精子獲能促性腺MII中期人工受精胚胎移植優良性狀受體母牛對移入子宮的胚胎基本上不發生

免疫排斥反應。

16、略

【分析】

【分析】

【詳解】

【解析】

取代修補

17、略

【分析】

【分析】

分析圖1:表示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復的甲;乙兩人的血液中抗EV-GP抗體的水平。根據曲線

圖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復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體水平明顯高于乙和對照組。

分析圖2:表示單抗與病毒混合后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根據柱形圖可知;單克隆抗體和病

毒混合,加入單抗IH;V后,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明顯低于其他組別。

【詳解】

(1)由題意可知;新型冠狀病毒表面的S-蛋白作為抗原刺激淋巴細胞,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

反應,人細胞膜上的ACE2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2)免疫系統對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肺細胞強烈攻擊引發肺炎;此時可通過適度使用免疫抑制劑

對病人進行治療,使其免疫功能下降,以避免肺部嚴重受損。

(3)由圖1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復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體水平明顯高于乙和對照

組,故應選取甲的B細胞用以制備單克隆抗體。

(4)由圖2可知;單克隆抗體和病毒混合,加入單抗HI后,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較低。因

此抑制效果最好的單抗是III。

(5)患者康復后一段時間;若再次受到該病毒的攻擊,機體內相應的記憶細胞迅速增殖分化,

產生大量的漿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

【點睛】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病毒、單克隆抗體的制備等,要求考生識記病毒的結構,明確病毒沒存細

胞結構;識記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掌握其優點及相關應用,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

【解析】

①.抗原②.特異③.糖蛋白(或蛋白質)④.免疫抑制劑⑤.甲⑥.HI⑦.記憶

18、略

【分析】

【分析】

1;分析題圖:①表示染色體復制;②是減數分裂,③是精細胞變形為精子過程,④是受精作

用;

2;哺乳動物精子和卵子發生的不同點:(1)精子的減數兩次分裂是連續的;場所唯一(MI和

MII的場所都是睪丸);而卵子的兩次分裂是不連續的,場所不唯一,(MI場所在卵巢,MH場

所在輸卵管中);(2)精子和卵子發生的時間不同:精子的發生是從初情期一直到生殖機能衰退;

多數哺乳動物卵子的形成和在卵巢內的貯備是胎兒出生前完成的;MI是在雌性動物排卵前后完

成的,MII是在受精過程中完成的。

【詳解】

(1)精子變形③過程中精子頭部的頂體是由高爾基體發育來的;④過程是受精過程,在輸卵管

內完成。

(2)在④過程中發生頂體反應;釋放頂體酶,溶解卵丘細胞之間的物質和透明帶,透明帶反應

和卵細胞膜反應是阻止多精入卵的兩道防線。

(3)雄性動物精子產生的時期是初情期;雌性動物卵泡細胞的形成是在胚胎期性別分化以后完

成的,這是精子和卵子在發生上的重要區別。

(4)初級卵母細胞進行減數第一次分裂是在排卵前后時期完成的;減數第二次分裂是在受精作

用過程中完成的。

【點睛】

本題考查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和受精作用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識記相關細節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

【解析】

高爾基體輸卵管

透明帶反應卵細胞膜反應

初情期胚胎期性別分化以后

排卵前后受精作用

19、略

【分析】

【分析】

動物細胞培養就是從動物機體中取出相關的組織;將它分散成單個細胞,然后放在適宜的培養

基中,讓這些細胞生長和增殖。植物組織培養又叫離體培養,指從植物體分離出符合需要的組

織;器官或細胞,原生質體等,通過無菌操作,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在含有各種營養物質及植物激

素的培養基上進行培養以獲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產具有經濟價值的其他產品的技術。

【詳解】

1;基因工程又稱基因拼接技術和DNA重組技術;是以分子遺傳學為理論基礎,以分子生物學和

微生物學的現代方法為手段,籽不同來源的基因按預先設計的藍圖,在體外構建雜種DNA分

子,然后導入活細胞,以改變生物原有的遺傳特性、獲得新品種、生產新產品的遺傳技術。

2;胚胎移植是指將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過體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

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其它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繼續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

3;動物細胞培養就是從動物機體中取出相關的組織;將它分散成單個細胞,然后放在適宜的培

養基中,讓這些細胞生長和增殖,其原理是細胞增殖。

4;植物組織培養乂叫離體培養;指從植物體分離出符合需要的組織、器官或細胞,原生質體

等,通過無菌操作,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在含有各種營養物質及植物激素的培養基上進行培養以獲

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產具有經濟價值的其他產品的技術。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是植物細胞具有

全能性。

【點睛】

本題考查基因工程概念、胚胎移植、動植物細胞培養等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

解掌握程度。

【解析】

①.又叫基因拼接技術或DNA重組技術②.又稱受精卵移植,是指將雌性動物體內的的早期胚

胎,或者通過體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況相同的其他雌性動物體

內,使之繼續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③.植物細胞全能性、細胞增殖

20、略

【分析】

【分析】

胚胎移植:

1;胚胎移植是指將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過體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

種的、生理狀態相同的其它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繼續發育為新個體的技術,其中提供胚胎的個

體稱為“供體”,接受胚胎的個體稱為“受體(供體為優良拈種,作為受體的雌性動物應為常見或

存量大的品種),如轉基因、核移植,或體外受精等任何一項胚胎工程技術所生產的呸胎,都必

須經過胚胎移植技術才能獲得后代,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

2;胚胎移植的意義:大大縮短了供體本身的繁殖周期;充分發揮雌性優良個體的繁殖能力。

【詳解】

(1)體外受精前要對精子進行獲能處理;使其具有受精能力。

(2)要使動物超數排卵;利用促性腺激素;需將卵子培養到MII中期后進行體外受精。

(3)步驟甲是人工受精;將受精卵移入受體母牛,進行的操作叫做胚胎移植(乙);胚胎移植

之前應鑒定胚胎中與有關的優良基因。

(4)胚胎移植實現的前提是受體母牛對移入子宮的胚胎基本上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點睛】

胚胎移植的實質:早期胚胎在生理狀態相同的條件下空間位置的轉移。

【解析】

精子獲能促性腺MII中期人工受精胚胎移植優良性狀受體母牛對移入子宮的胚胎基本上不發生

免疫排斥反應。

四、判斷題(共5題,共35分)

21、A

【分析】

【詳解】

由于存在防止多精入卵的兩道屏障,故一個卵細胞一般只能同一個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這

句話是正確的。

22、A

【分析】

【詳解】

受精過程為:頂體反應一穿越放射冠一穿越透明帶(透明帶反應)一卵細胞膜反應(卵黃膜封閉

作用)一卵子完成減數第二次分裂并釋放第二極體一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

合形成合子一第一次卵裂開始。精子入卵后形成雄原核,同時被激活的卵子完成減數分裂II,排

出第二極體后,形成雌原核,雄、雌原核充分發育后,相向移動,彼此靠近,核膜消失,形成

受精卵,故此說法正確。

故正確。

23,B

【分析】

【詳解】

受精包括受精前的準備階段和受精階段;在自然狀態下,哺乳動物的受精在輸卵管內完成。

故錯誤。

24、B

【分析】

【分析】

據圖分析;圖中A是桑棋胚,B是囊胚,C是原腸胚。圖B中1是滋養層,2是內細胞團,3是透

明帶,4是囊胚腔;圖C中5是外胚層,6是滋養層,7是原腸腔,8是內胚層。

【詳解】

(1)從A到C的過程中細胞均需要消耗能量;故胚胎中有機物的含量均減少,(1)正確。

(2)桑根胚之前所有細胞都具有發育成完整胚胎的潛能:屬全能細胞,故A時期胚胎中的細胞

都是全能細胞,囊胚期時細胞出現分化,滋養層細胞不是全能細胞,(2)錯誤。

(3)胚胎移植必須使用處于桑棋胚或囊胚時期的胚胎;處于A或B時期的胚胎,(3)錯誤。

(4)圖示過程細胞通過有絲分裂增殖;有絲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突變,遺傳物質可能會發生改

變,(4)正確。

故分別為4、X、X、7。

25、B

【分析】

【詳解】

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導致了生態工程的局限性,使生態工程并不能解決

所有的污染、破壞問題,因此不能走“先污染、破壞,后治理”的老路,故錯誤。

五、實驗題(共4題,共12分)

26、略

【分析】

【分析】

分析圖解:圖中過程①表示通過反轉錄法合成目的基因;過程②表示構建hNaDC3基因的表達載

體,過程③表示構建綠色熒光蛋白-hNaDC3融合基因的表達載體,④表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

胞,⑤表示目的基因的檢測和鑒定。

【詳解】

(1)分析圖解;圖中過程①表示通過反轉錄法合成目的基因,因此與PCR相比,過程①需要的

特有的酶是逆轉錄酶(或反轉錄酶)。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只能從人體腎臟的組織細胞中獲

得模板RNAo

(2)根據題意可知,“限制酶SacI的識別序列是GAGC根C”;因此DNA分子被SacI切割后,

形成的黏性末端是-AGCT。過程②選用SacI;SacII分別切割hNaDC3基因和質粒或體,兩種限

制酶切割產生的黏性末端不同,因此可實現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并正常表達。

(3)過程③可獲得多種重組DNA:可依據不同DNA分子的大小,運用(凝膠)電泳分離:篩

選重組表達載體。

(4)根據實驗探究目的“hNaDC3是在細胞質中生成后;在細胞膜上發揮作用“,實驗需要設置對

照實驗以排除綠色熒光蛋白本身的定位,對照實驗的設計思路是將GFP基因表達載體直接導入豬

腎小管上皮細胞,然后觀察綠色熒光在細胞中的分布情況。

(5)研究人員以較高濃度的葡萄糖溶液培養導入融合基因的豬腎小管上皮細胞;一段時間后發

現,轉染細胞的細胞膜上綠色熒光明顯增強。這一實驗結果可以說明較高濃度葡萄糖能增強腎小

管上皮細胞中hNaDC3基因的表達。

【點睛】

本題著重考查了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轉基因技術的的原理和步驟。

【解析】

逆轉錄酶(或反轉錄酶)腎臟-AGCT兩種限制能切割產生的黏性末端不同(凝膠)電泳將GFP

基因表達載體直接導入豬腎小管上皮細胞,然后觀察綠色熒光在細胞中的分布情況較高濃度葡

萄糖能增強腎小管上皮細胞中liNaDC3基因的表達

27、略

【分析】

【分析】

1;基因工程的操作過程。

(1)目的基因的獲取。

①從基因文庫中獲取。

基因文庫包括:基因組文庫和部分基因文庫(其中的cDNA文庫是利用反轉錄法獲取的)。

②利用PCR技術擴增。

a.變性(90?95C):雙鏈DNA模板在熱作用下;氫鍵斷裂,形成單鏈。

b.復性(55?60C):引物與DNA模板結合;形成局部雙鏈。

c.延伸(70?75℃):在Taq酶的作用下;合成與模板互補的子鏈。

d.循環重復上述過程;n次循環后,目的基因的量將被擴增2n倍。

③利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基因比較小;核甘酸序列已知時,選擇該方法。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①通常用同一種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然后用DNA連接酶將二者連接,改造后成為基因

表達載體。

②組成:目的基因;標記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復制原點。

⑶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生物種

植物。動物。微生物。

類。

常用方

農桿菌轉化法。顯微注射技術。感受態細胞法。

法。

受體細

體細胞或受精卵。受精卵。原核細胞。

胞。

將目的基因插入到Ti質將含有目的基因的表Ca2+處理細胞-感受態

粒的T-DNA上一>農桿菌達載體提純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