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昆山市婁江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卷(滿分50分,時間50分鐘)一、選擇題(共24題,每題1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在中國歷史上,分立和統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現。其中,東漢末年到隋統一前的近400年,是大一統國家形成以來時間最長的分裂時期。隋朝統一全國是在A.581年 B.589年 C.609年 D.626年2.“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這是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千里長河”的中心是A.余杭 B.長安 C.涿郡 D.洛陽3.“(煬帝)登極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萬人……又逆征數年之賦……身喪國滅,實自取之。”材料反映了隋煬帝“身喪國滅”的直接原因是A.自然災害嚴重 B.徭役賦稅沉重 C.統治手段殘暴 D.國力消耗嚴重4.周村古商城內有一座“狀元府”,其對面還有一條以“高升”“及第”門樓為標志的古巷。與這些古建筑相關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察舉制 C.刺史制 D.科舉制5.唐代以前受儒家禮儀的影響,女性多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即使出行也要包裹的很嚴密。但在唐朝,女性也可以與男性一樣素面騎馬、出游。尤為突出的是女性的服飾也由深領變為如圓領、方領、斜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特別是盛唐以后流行袒領,女性里面不穿襯衣,袒露胸脯。這些變化反映了唐朝A.儒家思想的衰落 B.社會風氣的開放C.社會經濟的繁榮 D.民族政策的開明6.《劍橋中國隋唐史》記載:“唐太宗以儒家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其施政作風被后世推崇,對中國文人來說,他代表了一個文治武功理想地結合起來的盛世。”這一歷史局面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7.下面兩件文物可以用來研究A.中華文明起源 B.不斷發展的農業C.發達的手工業 D.欣欣向榮的商業8.開元初出現了“左右藏庫,財物山積,不可勝較。四方豐稔,百姓殷富”的局面,這主要得益于A.漢文帝的休養生息 B.唐玄宗的勵精圖治C.隋文帝的奮發圖強 D.當時重文輕武的政策9.宋朝兒童念的《神童詩》,一開頭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當時民間還流行著這樣的俗話“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級森嚴 B.商業繁榮 C.重農抑商 D.崇文抑武10.唐長安城中有東、西兩市,是主要的商業區,這里商鋪林立;城內所建100多個坊是居民區。據此結合下面平面圖分析唐長安城的美學內涵是A.商業繁榮,突破坊市限制 B.布局嚴整對稱,井然有序C.規模宏大,水陸交通發達 D.街道寬敞整齊,人口眾多11.在學校舉行的歷史知識競賽“主題猜猜猜”環節,主持人出示了“玄奘西行天竺”“鑒真六次東渡”“鄭和七下西洋”等信息,請你揭曉正確答案——A.中外交流 B.政權更迭 C.軍事征服 D.邊疆管理12.《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載:“隋唐之制度雖極廣博紛復,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齊,二曰梁、陳,三曰(西)魏、周。”這反映,隋唐制度具有A.繼承性 B.曲折性 C.嚴酷性 D.反復性13.五代十國后期,北方繼續保持了后唐時就形成的基本完整局面,而南方的九個政權在經過兼并后也變為五個。這種狀況A.反映了統一的必然趨勢 B.造成了南方的戰亂更多C.使北方經濟能穩定發展 D.斷絕了各地的經濟聯系14.《唐六典》記載:蘇州有六十坊市,揚州城有常樂坊、臨灣坊、東市等,敦煌出土的文字也證明唐代敦煌也有坊市。這說明唐朝A.坊市設置普遍存在 B.商品經濟空前繁榮C.市民階層逐漸壯大 D.商業突破時空限制15.現今,國家公務員的考試稱為國考,一般采用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我國古代,朝廷采用科舉考試來選拔官員。下列人物中,最早采用殿試的皇帝是A.隋文帝 B.唐玄宗 C.武則天 D.唐高宗16.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松贊干布派遣子弟到長安學習。這些史實反映了A.商品經濟高度繁榮 B.社會矛盾不斷加劇C.生產技術領先世界 D.民族交往交融加強17.小明同學近期閱讀了《契丹國志》《細說宋朝》《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等相關書籍后,打算制作一期歷史手抄報,你認為最適合的手抄報主題是A.封建國家的統一時代 B.軍閥割據混戰的時代C.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D.繁榮與開放并舉時代18.下列哪一事件標志著北宋與遼朝長期和平關系的形成?A.澶淵之盟 B.靖康之變 C.紹興和議 D.宋夏和約19.唐太宗指出:“農時甚要,不可暫失。”唐玄宗強調:“農事傷則饑之本也,女紅(紡織)害則寒之原也。”他們都強調A.民貴君輕 B.輕徭薄賦 C.以農為本 D.重農抑商20.貞觀二十年,唐太宗下達《修晉書詔》認為:“大矣哉,蓋史籍之為用也!”詔書肯定了新撰“五代史”的成就。其中提到“不預于中興”“莫通于創業”。這體現他在位時注重A.虛懷納諫 B.勸課農桑 C.知人善任 D.戒奢從簡21.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下圖)作詩云:“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起義黃巢像A.直接推翻了唐朝的統治 B.給唐朝統治者施以致命打擊C.形成了五代十國的局面 D.促使唐朝國勢從此由盛轉衰22.它被稱為“中世紀最偉大的都城”,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其建筑布局被詩人描述為“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這座城市是A.隋東都洛陽 B.唐長安城 C.北宋開封 D.元大都23.北宋時期,政府樂于見到人們的鑒賞喜好從貴金屬轉向陶瓷,這一轉變有利于金屬貨幣的流通,并向少數民族政權換取和平。可見政府支持這一轉變的主要意圖是A.引導貴族生活方式的轉變 B.推動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C.提倡節儉以保持士人清廉 D.促進經濟發展和支付歲幣24.遼宋夏金元時期,各民族之間經濟和文化趨同性逐漸加強。元朝建立之后,進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稱為漢人,正體現了這種趨同性。材料說明了這一時期A.各族間實現長久和平 B.社會經濟繁榮C.民族交融的趨勢加強 D.中外交流頻繁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26分)25.唐朝在民族交往與交融方面有很大的建樹,呈現出盛唐的景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7分)材料一唐太宗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請婚。641年,□□公主入藏,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生產技術等方面的書籍。松贊干布也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材料二自古皆貴中華(指中原),賤夷、狄(周邊民族),朕(唐太宗)獨愛之如一。(貞觀四年三月)四夷君長詣闕請上(唐太宗)為天可汗,上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萬歲。是后以璽書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摘編自司馬光《資治通鑒》材料三唐初統治者對邊疆地區的軍事行動十分慎重。盡管唐王朝曾發動對東、西突厥汗國的戰爭……然而在戰爭之后,根據不同地區的社會實際和民族情況,唐朝在西域地區實行不同的管理制度,逐漸形成了由州縣管理……以及“羈縻州府”構成的多重管理體系。——摘編自唐子慶《中國古代史(下)》(1)材料一中的“□□公主”指的是哪位公主?根據材料一說說,這次和親對唐蕃之間有什么影響?(2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初統治者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根據材料二,分析這一政策產生的影響。(2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唐朝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的史實。(2分)(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我們今天應該如何正確處理民族關系?(1分)26.隋唐、宋元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重要時期,在國家治理方面都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材料一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后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于門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這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才,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才。隋朝在結束魏晉南北朝國家分裂局面后,百廢待興。而首先是解決國家所需的用人問題,于是科舉制應運而生。——摘編自劉海峰《中國科舉文化》材料二下表為兩宋時期部分君臣的言論。宋太祖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今選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眾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大臣余靖自來武臣在邊關,多被文臣所牽制大臣呂中我朝以儒立國,故命宰相讀書,用儒臣掌刑獄。以文臣知州材料三元朝大批簽發內地軍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當中傳授耕作技術,在民族復雜的東北地區,設立了遼陽行省。云南行省的長官教當地民族播種,興修水利,創建孔子廟等。巡行勸農使向他們傳授內地的先進養蠶方法,“收利十倍于舊,云南之人由是益富庶”。——摘編自袁行霈《中華文明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隋朝實行科舉制的歷史背景。列舉一例唐朝對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所做出的貢獻。(2分)(2)材料二體現了宋朝的哪一項政策?簡述這個政策給宋朝帶來的積極影響。(2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元朝統治邊疆地區的措施。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作用。(2分)27.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在當時(隋唐時期)的條件下,這是一大發明。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它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唐詩在中國古代一枝獨秀……在科舉考試中以詩賦為主要標準的進士科備受國人青睞,這對唐詩的繁榮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郭桂花《科舉與唐詩的繁榮》材料三宋代是歷史上第一個全面通過科舉取士的王朝,每榜錄取進士數目擴大了10倍以上。據研究者統計,兩宋三百余年,是唐至五代登科總人數的近10倍。——《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2》(1)材料一中的制度指什么?該制度正式確立的標志是什么?(2分)(2)據材料二分析唐詩繁榮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太宗和武則天分別對選官制度完善作出的貢獻。(3分)(3)據材料三指出宋朝科舉考試的新發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社會影響。(2分)(4)綜上材料,談談你對人才選拔的認識。(1分)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5分)材料一中國古代經濟發展趨勢圖——根據付筑夫《中國經濟史論叢》整理材料二隋唐時重新建立起大一統的帝國并且使之更為完善,接下來100年間的和平與繁榮使唐朝國力大大超過了漢朝,同時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這一進展反過來又推動了國家的全面發展。——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材料三
(1)根據材料一,分析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出現的時期并說說這個時期出現的主要原因。(1分)(2)根據材料二,舉例說明唐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1分)(3)根據材料三,指出兩位人物的主要事跡分別是什么?(2分)(4)綜合上述材料,歸納國家興盛所需要具備的因素。(1分)參考答案1-10BDBDBCCBDB11-20AAAACDCACA21-24BBDC25.(1)公主:文成公主;影響:促進了唐蕃之間的文化交流;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唐蕃之間的政治聯系,進一步鞏固了兩國的友好關系。(2)政策:實行“華夷一家”的民族政策;影響:各民族對唐朝的認同和歸附,促進了民族團結;鞏固了對邊疆地區的統治,減少了民族沖突,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促進了文化的融合和發展。(3)史實:唐朝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4)做法: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習俗,消除民族歧視和偏見;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反對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26.(1)歷史背景:隋朝結束分裂,實現了國家統一;九品中正制人才選拔權被世家大族掌握,以門第來選拔人才,不適應統治需要,影響中央集權。貢獻: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等等。(2)政策:重文輕武。積極影響: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3)措施:設立行省制;向邊疆移民;向少數民族傳播先進的生產技術;等等。作用: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統治;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促進了邊疆的開發;等等。27.(1)科舉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駕游免責協議書范例二零二五年
- 公司運輸司機聘用合同書
- 二零二五設計外包合同書范例
- 二零二五婚生女離婚協議書
- 二零二五工程款轉讓第三方結算協議書
- 農機作業租賃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項目推廣合作協議書
- 融資咨詢及居間服務協議合同二零二五年
- 借款合同和擔保合同的關系
- 二零二五版土地入股合作的協議書范例
- 衢州2025年浙江衢州龍游縣綜合事業單位招聘4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測繪成果質量管理制度(一)
- 小學防碘缺乏課件
- 學習解讀《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課件(2025年3月)
- 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讀
- 北京海淀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
- 2025年陪審員考試題及答案
- 居室空間設計 課件 項目八廚房空間設計
-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五單元質量檢測試卷含參考答案
- 2024年煤礦安全規程(修訂)
- 腹脹中醫護理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