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江蘇省蘇州新區一中九年級下學期化學3月月考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蘇州新區一中九年級下學期化學3月月考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蘇州新區一中九年級下學期化學3月月考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蘇州新區一中九年級下學期化學3月月考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蘇州新區一中九年級下學期化學3月月考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化學(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共25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2.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S-32Mg-24Ca-40N-14Fe-56選擇題(共40分)單項選擇題(包括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個選項符合題意)1.“雷小鋒”愛心義賣活動在各學校開展。下列制作義賣品的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編手鏈B.剪窗花C.燒火熬粥D.榨甘蔗汁2.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A水B.銅C.氯化鈉D.金剛石3.溶液具有廣泛的用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C.油和水可以形成溶液B.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D.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質,水是溶劑4.如果取家庭中的①食鹽;②味精;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別加入適量水充分攪拌,能夠得到溶液的是A.①④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⑥D.①②③⑤5.生活中有很多清洗臟物的方法:暴力摩擦法、物質溶解法、化學反應法、乳化作用法等。下列洗滌或除污過程應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6.某同學制作的試劑標簽如圖,其中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第頁共10頁A.B.C.D.7.酸與生產、生活關系密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食用米醋中含有醋酸B.雨水因溶有碳酸而形成酸雨D.稀鹽酸常用于金屬表面除銹C.濃硫酸可干燥某些氣體8.堿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堿表現出一些共同的性質。下列關于Ba(OH)2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堿的共同性質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B.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鹽和水D.2反應生成鹽和水C.NaSO溶液反應生成BaSO2449.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備氫氣的實驗中,下列裝置和實驗操作正確并規范的是A.量取濃硫酸B.稀釋濃硫酸D.干燥氫氣C.制取氫氣10.下列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氧氣具有氧化性,用作燃料B.干冰升華吸熱,用于人工降雨C.濃鹽酸具有揮發性,用作除銹劑D.氫氧化鈉具有堿性,用于治療胃酸過多11.醫生常用生理鹽水(溶質質量分數為0.9%)給患者輸液。下列對生理鹽水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生理鹽水中氯化鈉是溶質,水是溶劑B.生理鹽水中氯化鈉與水的質量比為9:1000C.每輸入100g生理鹽水,進入患者體內的氯化鈉質量為0.9gD.輸液時,輸液管中和輸液瓶中生理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12.壓強和溫度有關。下列關于氣體溶解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壓強增大,氣體的溶解度增大C.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度減小B.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增大D.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13.兩者發生化學反應的是第頁共10頁A.B.C.D.14.實驗室中用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cm)配制成245g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打開盛有濃硫酸的試劑瓶的瓶蓋看到瓶口有白霧B.需量取濃硫酸的體積為13.6mLC.把配制好的稀硫酸裝入廣口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D.若其他操作均正確,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所得稀硫酸的質量分數小于10%15.“果蔬洗鹽”是一種果蔬清潔劑,其部分標簽和主要成分的溶解度曲線如下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氯化鈉、碳酸氫鈉屬于易溶物質B.飽和的NaCO溶液從40降溫到20,有晶體析出23C.按標簽中的配方配制溶液時,形成NaCl的飽和溶液D.℃時,NaHC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9.6%16.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鹽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氫分子B.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水分子C.Na和Cl在該反應過程中沒有被消耗D.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第頁共10頁17.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BC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加入過量大理石,過濾取樣,加入碳酸鈉固體,看是否產生氣泡將pH試紙放入待測液中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DNaCO溶液中混有的NaSO取樣,滴加BaCl2溶液,觀察現象2324A.A18.B.B中燃燒生成C.CD.DCHOH2OCHCO點燃2O在和24224的轉化能實現的是銅片H2FA.稀鹽酸B.Cu4Fe揪井NaOHC.FeO3FeCl2D.19.構建價類二維圖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如圖是關于氮元素的價類二維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的物質類別是堿B.中氮元素的化合價不同43C.丙物質NO2催化劑2NO+2CO2CO2+N該反應為置換反應2D.乙生成甲的化學方程式為:20.HS劇毒,可用FeClFeCl、CuCl的混合液處理并得到化工原料S2322()第頁共10頁A.在如圖的轉化中,化合價改變的元素有、SO一定條件B.該反應的總方程式:2H2S+O22S+2HOC.I發生的反應:HS+CuCl=CuS+2HCl22D.隨著反應的進行,整個溶液的pH逐漸減小非選擇題(共60分)21.春晚《滿庭芳·國色》節目點燃了國人復古尋色的熱潮,其中桃紅、凝脂、緗葉、群青、沉香代表紅、白、黃、青、黑傳統五色。1)群青:是一種品貴的高級顏料,古代是用貴重的青金石中研磨制成的。青金石中含Na、、SiS、、O等元素,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說明,這些元素最根本的區別是_______不同,其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有_______(填元素名稱)2)朱砂可制成鮮紅色顏料,主要成分為硫化汞(Hg和S的化合價分別為+2-2_______。3)凝脂:降低原料中含鐵氧化物含量,實現從青瓷到凝脂似玉的白瓷。如圖為鐵元素的價類二維圖,a點表示物質的類別是_______c點的化學式是_______。4)緗葉:取色自雌黃(AsSAsO和一種刺激性氣味的2323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5)沉香:代表黑色,以下固體可能為沉香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A.氧化鎂B.氧化銅C.五氧化二磷第頁共10頁D.氧化鐵6)孔雀石[主要成分為]可用于制作青色顏料,孔雀石屬于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223HO,其中的數值為_______。x表示為2232222.化學實驗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制備的二氧化碳做了如甲、乙圖所示實驗。1)甲實驗中觀察到___________現象,由此判斷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發生了化學反應。乙實驗中沒有觀察到任何實驗現象。【提出問題】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了嗎?【證據推理】2-與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尋找證】實驗小組的同學分別就以上的問題和推理的結果,設計了丙、丁和戊的三個實驗,請你一起參與他們的探究。3)丙實驗中在液面下取出橡皮塞,能觀察到___________,小紅同學認為根據現象可以判斷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小花提出質疑,小花質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請你設計實驗解決小花的疑問___________。4)小清同學向乙實驗后的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鹽酸,觀察到___________的現象,也可以說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5)小楚同學仔細研究甲、乙實驗中現象的不同,原因是反應中的生成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的不同造成的。于是小楚同學通過網絡查找資料,為自己的實驗設計尋找理論依據,他查到的資料有①水和酒精是常見的溶劑;②碳酸鈣難溶于水;③氫氧化鈉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④碳酸鈉易溶于水,但難溶于酒精。于___________【思維建模】6)對于沒有明顯實驗現象的化學反應,通常可以從驗證反應物的減少或___________兩方面入手來設計___________(填序號)兩個實驗的設計思路是相同的。【思維拓展】7)已知:常溫常壓下,一體積水可以溶解一體積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小組結合上述第頁共10頁后設計了如己圖進行實驗探究,若看到___________現象,也可說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23.自然界并不缺少“鎂”,而是缺少發現“鎂”的眼睛。某化學興趣小組開啟尋“鎂”之旅,現邀請你一起進行項目式學習。任務一:發現“鎂”1)1792年,科學家首次發現通過加熱苦土(MgO)和木炭的混合物可制得金屬鎂,同時生成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任務二:制備“鎂”2)海水淡化所得的濃鹽水中含大量MgCl,可制備金屬鎂,流程如圖所示:MgOH2的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②圖中未涉及的反應基本類型是_______A.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③根據流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A.步驟1通過一步反應即可實現,并且制備石灰乳而非石灰水.步驟2和步驟3的目的是提純MgCl2.步驟4中一般使用到氬氣,目的是防止鎂被氧化D.圖中Cl2是可循環使用的物質MgCl24940mg·L-1LCaCO3_______g任務三:探究“鎂”3MgOH)CO,223這可能是Mg與空氣中的OCO和_______(填化學式)反應生成的。224)設計實驗方案如圖,一段時間后,A中鎂條表面變黑,B、D中鎂條均無明顯變化。①探究鎂條表面形成Mg(OH)CO與CO有關,依據的實驗是A_______2232第頁共10頁A中鎂條表面的黑色物質用小刀刮下,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生。某同學提出有氣泡產生并不能說明黑色物質就是MgOH)COMgMgOH)CO,223223還需補充的實驗操作為_______。24.防治空氣污染是保護人類生存、保障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事。Ⅰ.酸雨的形成1pH<5.6pH在5.6-6.0_______式解釋)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以下兩種途徑:假設每一步均完全反應,相同質量的硫元素通過上述兩種途徑產生硫酸的質量關系為:途徑1_______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SO通入碘水(I的水溶液)會生成硫酸(HSO)和氫碘酸(HI2224SO2的含量。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其中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Ⅱ.酸雨的防治4NOSOFeSO催化處理其中的SO-122242“脫硫”裝置中加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并加入適量鐵粉。保持其他條件相同,反應過程中吸收液的起始溫度對脫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響如圖-2所示:FeSO42SOO2HSO4資料:“脫硫”時發生的主要反應有222①“脫硫”段時間后,溶液的濃度會升高。原因是_______。4℃時脫硫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5)海水吸收法被認為是煙氣脫硫最簡單的途徑(SO2與水反應類似于2第頁共10頁水反應,然后在曝氣池中分解釋放二氧化硫并回收,并使海水得以恢復。33中煙氣通入的位置應為(選填甲或HSOHSO溶液中滴加NaOH溶2323液,測得溶液中含硫微粒的濃度隨變化如圖4所示。M點溶液含有的溶質主要為_______HSO溶液呈_______3NaOH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由03的過程中,溶液中與325.工業上以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OFeO)為主要原料制備鐵紅(FeO)步驟如圖2334231所示。1)酸浸:用硫酸溶液浸取燒渣中的鐵元素。若其他條件不變,下列措施中能提高鐵元素浸出率的有___________(填序號)。A.適當升高溫度B.適當加快攪拌速率C.減小硫酸濃度2)過濾1:所得濾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有:Fe、______________________。310mL“酸浸”后的濾液并加入一定量NHHCO43用量變化如圖-2所示。第頁共10頁①氨水的最佳用量為___________mL。②氨水用量小于4mL時,鐵的沉淀率變化幅度很小,其原因可能為___________。③“沉鐵”過程溫度不宜過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任答一點即可)。4)過濾2:“沉鐵”后過濾,濾渣中含有FeOOH和FeCO3,所得濾液中溶質主要是___________。5)焙燒:將FeOOH和FeCO3高溫焙燒后均可得到鐵紅。FeOOH脫水分解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高溫4FeCO3+O22FeO+4___________。236)測定FeOOH和FeCO3的質量比xy,利用如圖3所示的裝置(夾持儀器省略)進行實驗。①實驗前首先要___________,再裝入樣品。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3.6g℃CD②現控制B裝置溫度在600實驗后增重實驗后增重17.6g。請結合實驗數據求出xy的值___________。(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則實驗測定結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選擇題(共40分)第10共10頁單項選擇題(包括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個選項符合題意)1.“雷小鋒”愛心義賣活動在各學校開展。下列制作義賣品的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編手鏈【答案】C【解析】B.剪窗花C.燒火熬粥D.榨甘蔗汁【詳解】A、編手鏈沒有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剪窗花沒有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燒火熬粥,有燃燒現象,有新物質產生,屬于化學變化;D、榨甘蔗汁沒有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2.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A.C.水B.D.銅氯化鈉金剛石【答案】A【解析】【詳解】A、水是由兩種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正確;、銅是一種金屬單質,是由銅原子直接構成的,錯誤;、氯化鈉是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鈉離子與氯離子構成的,錯誤;D、金剛石是由碳原子構成的,錯誤;A。3.溶液具有廣泛的用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C.油和水可以形成溶液【答案】DB.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D.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質,水是溶劑【解析】A第11共10頁、溶液是由溶劑和溶質組成,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不一定是無色的,如硫酸銅溶液為藍色,錯誤;、油不溶于水,水和油會分層,不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錯誤。D、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如果其中有一種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劑,蔗糖是一種固體物質,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質,水是溶劑,正確。D。4.如果取家庭中的①食鹽;②味精;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別加入適量水充分攪拌,能夠得到溶液的是A.①④⑥【答案】B【解析】B.①②⑤⑥C.②③⑥D.①②③⑤①【詳解】食鹽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②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③④⑤⑥面粉不能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的是懸濁液,不均一、不穩定,不屬于溶液;芝麻油不能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濁液,不均一、不穩定,不屬于溶液;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白酒能與水以任何比例混合,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5.生活中有很多清洗臟物的方法:暴力摩擦法、物質溶解法、化學反應法、乳化作用法等。下列洗滌或除污過程應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答案】C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解析】【詳解】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不符合題意;、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是利用碘能溶解在酒精中,不符合題意;、洗潔精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無數細小的乳濁液穩定性增強,隨水流走;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是利用了乳化原理,符合題意;D、用刷子靠摩擦力刷除杯子上的污垢,不屬于乳化,不符合題意。。6.某同學制作的試劑標簽如圖,其中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第12共10頁A.B.C.D.【答案】C【解析】A+2-1Ca(OH)A錯、在氯化鉀中,鉀元素顯+1價,氯元素顯-1價,所以氯化鉀表示為:KClB錯誤;、在硫酸銅中,銅元素顯+2價,硫酸根離子顯-2價,所以硫酸銅表示為:CuSOC正確;D、在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所以氧化鐵表示為:FeOD錯誤。23。7.酸與生產、生活關系密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食用米醋中含有醋酸C.濃硫酸可干燥某些氣體【答案】BB.雨水因溶有碳酸而形成酸雨D.稀鹽酸常用于金屬表面除銹【解析】【詳解】A、米醋屬于混合物,其中含有呈酸味的醋酸,該選項說法正確;、正常的雨水因溶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而呈酸性,但酸雨是指的雨水,該選項說法錯、濃硫酸其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該選項說法正確;D除去,故稀鹽酸常用于金屬表面除銹,該選項正確。。B8.堿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堿表現出一些共同的性質。下列關于Ba(OH)2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堿的共同性質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B.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鹽和水D.2反應生成鹽和水C.NaSO溶液反應生成BaSO244【答案】C【解析】AOH第13共10頁、氫氧化鋇能夠與鹽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是由于氫氧化鋇中的OH與鹽酸中的H結合生成水分子,屬于堿的通性,選項錯誤;酸鋇沉淀的緣故,與OH-無關,不屬于堿的通性,選項正確;D、氫氧化鋇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堿的通性,與OH有關,選項錯誤,故選。9.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備氫氣的實驗中,下列裝置和實驗操作正確并規范的是A.量取濃硫酸B.稀釋濃硫酸D.干燥氫氣C.制取氫氣【答案】D【解析】【詳解】A.量取濃硫酸,向量筒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朝向手心,瓶口緊挨量筒口,故圖示實驗操作不正確,不符合題意;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緩地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及時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這樣容易造成酸液飛濺,故圖示實驗操作不正確,不符合題意;C.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應將長頸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下方,形成液封,防止產生的氫氣從長頸漏斗口逸散,故圖示實驗操作不正確,不符合題意;D.氫氣用濃硫酸干燥時,氣體的進出為長導管進短導管出,故圖示實驗操作正確,符合題意;D。【點睛】本題考查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注意事項是解題的關10.下列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氧氣具有氧化性,用作燃料C.濃鹽酸具有揮發性,用作除銹劑【答案】BB.干冰升華吸熱,用于人工降雨D.氫氧化鈉具有堿性,用于治療胃酸過多【解析】【詳解】A、氧氣具有助燃性,沒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A不符合題意;第14共10頁、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的俗稱,易升華會吸收大量的熱,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鈉具有強腐蝕性,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故D不符合題意。。11.醫生常用生理鹽水(溶質質量分數為0.9%)給患者輸液。下列對生理鹽水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生理鹽水中氯化鈉是溶質,水是溶劑B.生理鹽水中氯化鈉與水的質量比為9:1000C.每輸入100g生理鹽水,進入患者體內的氯化鈉質量為0.9gD.輸液時,輸液管中和輸液瓶中生理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答案】B【解析】【詳解】A、生理鹽水即溶質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溶液,故氯化鈉是溶質,水是溶劑,不符合題意;溶質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故生理鹽水中氯化鈉與水的質量比為9991,符合題意;、每輸入100g生理鹽水,進入患者體內氯化鈉質量為100g0.9%0.9g,不符合題意;D瓶,兩者是同一溶液,故其溶質質量分數相同,不符合題意。。12.壓強和溫度有關。下列關于氣體溶解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壓強增大,氣體的溶解度增大C.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度減小【答案】BB.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增大D.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解析】A氣體的溶解度增大,該選項說法正確;選項說法錯誤;、開啤酒瓶蓋時,壓強減小,啤酒會自動噴出,說明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度減小,該選項說法正確;第15共10頁D選項說法正確;。13.兩者發生化學反應的是A.B.C.D.【答案】A【解析】ApH=7H和堿中的OHˉ發生了化學反應,A正確;顯現象,二氧化碳與稀鹽酸、氯化鈉都不反應,無明顯現象。不管有沒有發生反應,都是無明顯現象,所以通入二氧化碳無明顯現象無法證明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B錯誤;中存在氯化鈉,從而無法證明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C錯誤;D鈉和鹽酸發生了化學反應,D錯誤。故選:A。14.實驗室中用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cm)配制成245g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打開盛有濃硫酸的試劑瓶的瓶蓋看到瓶口有白霧B.需量取濃硫酸的體積為13.6mLC.把配制好的稀硫酸裝入廣口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D.若其他操作均正確,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所得稀硫酸的質量分數小于10%【答案】B【解析】【詳解】A.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的瓶蓋,看到瓶口有白霧,錯誤;B.設需量取濃硫酸的體積為x,245g×10%=98%×x×1.84g/cm,得x=13.6mL,正確;第16共10頁C.把配制好的稀硫酸裝入細口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錯誤;D.若其他操作均正確,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水的體積偏少,所得稀硫酸的質量分數大于10%,錯誤。。15.“果蔬洗鹽”是一種果蔬清潔劑,其部分標簽和主要成分的溶解度曲線如下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氯化鈉、碳酸氫鈉屬于易溶物質B.飽和的NaCO溶液從40降溫到20,有晶體析出23C.按標簽中的配方配制溶液時,形成NaCl的飽和溶液D.℃時,NaHC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9.6%【答案】B【解析】℃10g【詳解】A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均大于,屬于易溶物質,但碳酸氫鈉的溶解度小于10g,屬于可溶物質,該選項說法不正確;、將飽和碳酸鈉溶液從℃降溫至℃,溶解度減小,則溶液中有晶體析出,該選項說法正確;、℃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鈉,則取15g“果蔬洗鹽1kg20℃的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飽和溶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9.6g,該選項說法不正確。。16.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第17共10頁A.鹽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氫分子B.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水分子C.Na和Cl在該反應過程中沒有被消耗D.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答案】A【解析】【詳解】A、如圖可知,鹽酸中的微觀粒子是氫離子和氯離子和水分子,選項錯誤;、如圖可知,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而鈉離子和氯離子未發生變化,選項正確;、如圖可知,鈉離子和氯離子未發生變化,選項正確;D子,故溶液顯中性,選項正確;答案為:A。17.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BCD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加入過量大理石,過濾取樣,加入碳酸鈉固體,看是否產生氣泡將pH試紙放入待測液中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NaCO溶液中混有的NaSO取樣,滴加BaCl2溶液,觀察現象2324A.AB.BC.CD.D【答案】A【解析】AHCl同,不能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pH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第18共10頁D、取樣,滴加氯化鋇溶液,碳酸鈉、硫酸鈉均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分別生成碳酸鋇、硫酸鋇白色沉淀,現象相同,不能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A。CHO中燃燒生成H2OCHCO點燃2O18.在和24224的轉化能實現的是銅片H2FA.稀鹽酸B.Cu4Fe揪井NaOHC.FeO3FeCl2D.【答案】D【解析】【詳解】A、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不能用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物質間轉化不能實現,不符合題意;、鐵比銅活潑,銅不能與硫酸亞鐵反應,物質間轉化不能實現,不符合題意;、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而不是氯化亞鐵)和水,物質間轉化不能實現,不符合題意;D、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物質間轉化能實現,符合題意;故選:D。19.構建價類二維圖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如圖是關于氮元素的價類二維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的物質類別是堿B.中氮元素的化合價不同43C.丙物質NO2催化劑2NO+2CO2CO2+N該反應為置換反應2D.乙生成甲的化學方程式為:【答案】D【解析】NHO【詳解】A、氨水()是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屬于堿,說法正確,32不符合題意;第19共10頁NH4和-+1-13NHNO43中,H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設N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1×4=+1=-3-3O元素的化合價-2價,設N元素的化合價為y,根據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則有:y(-2)×3=-1,解得=+5,即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5中氮元素的化合價不同,說法正確,不43符合題意;、丙物質是一種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該物質是NO,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乙物質是一種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則該物質是NO,甲是單質,則甲物質是氮氣,催化劑該化學的化學方程式為:2NO+2CO2CO2+N2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20.HS劇毒,可用FeClFeCl、CuCl的混合液處理并得到化工原料S2322()A.在如圖的轉化中,化合價改變的元素有、SO一定條件B.該反應的總方程式:2H2S+O22S+2HOC.I發生的反應:HS+CuCl=CuS+2HCl22D.隨著反應的進行,整個溶液的pH逐漸減小【答案】D【解析】【分析】轉化I是硫化氫和氯化銅反應生成HCl和CuS,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S+CuCl=CuS↓+2HCl,22過程無化合價改變。II是硫化銅和FeCl3混合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氯化亞鐵以及硫,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2FeCl=2FeCl+CuCl+S.鐵元素和硫元素化合價改變。322第20共10頁II為FeCl2和氧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鐵元素和氧元素化合價改變。【詳解】A、在如圖的轉化中,化合價改變的元素有、、O.正確;、過程中氯化鐵以及氯化銅都是做催化劑的,所以該反應的總方程式:一定條件2HS+O22S↓+2HO,正確;、轉化I是硫化氫和氯化銅反應生成HCl和CuS,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S+CuCl=CuS↓+2HCl.正確;22D、隨著反應的進行,氫硫酸越來越少,酸性越來越弱,所以整個溶液的pH值逐漸變大而非減小。錯誤;D。非選擇題(共60分)21.春晚《滿庭芳·國色》節目點燃了國人復古尋色的熱潮,其中桃紅、凝脂、緗葉、群青、沉香代表紅、白、黃、青、黑傳統五色。1)群青:是一種品貴的高級顏料,古代是用貴重的青金石中研磨制成的。青金石中含Na、、SiS、、O等元素,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說明,這些元素最根本的區別是_______不同,其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有_______(填元素名稱)2)朱砂可制成鮮紅色顏料,主要成分為硫化汞(Hg和S的化合價分別為+2-2_______。3)凝脂:降低原料中含鐵氧化物含量,實現從青瓷到凝脂似玉的白瓷。如圖為鐵元素的價類二維圖,a點表示物質的類別是_______c點的化學式是_______。4)緗葉:取色自雌黃(AsSAsO和一種刺激性氣味的2323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5)沉香:代表黑色,以下固體可能為沉香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A.氧化鎂B.氧化銅C.五氧化二磷D.氧化鐵6)孔雀石[主要成分為]可用于制作青色顏料,孔雀石屬于3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22HO,其中x的數值為_______。表示為22322..【答案】()質子數(或核電荷數)鈉、鋁第21共10頁..FeO2)HgS()點燃S+9OO+6SO4)5)B232232.②.16)混合物【解析】【小問1詳解】Na、SiClO元素名稱中含有“钅【小問2詳解】硫化汞(Hg和S的化合價分別為+2-20,硫化汞的化學HgS;【小問3詳解】如圖為鐵元素的價類二維圖,a點表示的物質化合價為0,物質類別是單質;c點表示的物質是含有+2-20,則該物質的化學式為FeO;【小問4詳解】雌黃(AsS)顏色類似硫磺,在空氣中燃燒能產生劇毒的AsO和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根據在化合物2323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則該氣體是二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點燃S+9OO+6SO;232232【小問5詳解】沉香代表黑色,則沉香的主要成分應為黑色;A、氧化鎂是白色固體,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氧化銅是黑色固體,故選項符合題意;、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氧化鐵是紅棕色固體,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小問6詳解】孔雀石主要成分為Cu(OH)CO,因此孔雀石屬于混合物;223CuOH)CO表示為2CuO?xCOOx22322第22共10頁。22.化學實驗興趣小組同學利用制備的二氧化碳做了如甲、乙圖所示實驗。1)甲實驗中觀察到___________現象,由此判斷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發生了化學反應。乙實驗中沒有觀察到任何實驗現象。【提出問題】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了嗎?【證據推理】2-與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尋找證】實驗小組的同學分別就以上的問題和推理的結果,設計了丙、丁和戊的三個實驗,請你一起參與他們的探究。3)丙實驗中在液面下取出橡皮塞,能觀察到___________,小紅同學認為根據現象可以判斷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小花提出質疑,小花質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請你設計實驗解決小花的疑問___________。4)小清同學向乙實驗后的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鹽酸,觀察到___________的現象,也可以說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5)小楚同學仔細研究甲、乙實驗中現象的不同,原因是反應中的生成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的不同造成的。于是小楚同學通過網絡查找資料,為自己的實驗設計尋找理論依據,他查到的資料有①水和酒精是常見的溶劑;②碳酸鈣難溶于水;③氫氧化鈉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④碳酸鈉易溶于水,但難溶于酒精。于___________【思維建模】6)對于沒有明顯實驗現象的化學反應,通常可以從驗證反應物的減少或___________兩方面入手來設計___________(填序號)兩個實驗的設計思路是相同的。【思維拓展】7)已知:常溫常壓下,一體積水可以溶解一體積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小組結合上述的實驗總結,經商討后設計了如己圖進行實驗探究,若看到___________現象,也可說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答案】()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第23共10頁2)CO+2NaOH=NaCO+HO2232...將丙實驗中的氫氧化鈉溶3)試管中的液面上升液更換成水,觀察試管內的液面上升高度4)有大量氣泡產生.()出現白色沉淀②.丁、戊6)檢驗生成物7)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解析】【小問1詳解】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向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發生了反應,填: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小問2詳解】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NaOH=NaCO+HO,故填:2232CO+2NaOH=NaCO+HO;2232【小問3詳解】丙實驗中在液面下取出橡皮塞,能觀察到試管中的液面上升,小紅同學認為根據現象可以判斷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小花提出質疑,小花質疑的理由是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且溶于水,也能出現同樣的現象;為解決小花的疑問,可以設計以下實驗方案:將丙實驗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更換成水,觀察試管內的液面上升高度;故填:試管中的液面上升;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且溶于水;將丙實驗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更換成水,觀察試管內的液面上升高度;【小問4詳解】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小清同學向乙實驗后的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也可以說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故填:有大量氣泡產生;【小問5詳解】氫氧化鈉易溶于乙醇中,碳酸鈉幾乎不溶于乙醇,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的碳酸鈉難溶于乙醇,若觀察到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說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故填:出現白色沉淀;【小問6詳解】對于沒有明顯實驗現象的化學反應,通常可以從驗證反應物的減少或檢驗生成物兩方面入手來設計實驗尋找證據。在實驗小組設計的丙、丁、戊實驗中,丁、戊兩個實驗的設計思路是相同的,都是檢驗生成物,第24共10頁故填:檢驗生成物;丁、戊;【小問7詳解】500mL通入如己圖進行實驗探究,若看到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也可說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化學反應,故填: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23.自然界并不缺少“鎂”,而是缺少發現“鎂”的眼睛。某化學興趣小組開啟尋“鎂”之旅,現邀請你一起進行項目式學習。任務一:發現“鎂”1)1792年,科學家首次發現通過加熱苦土(MgO)和木炭的混合物可制得金屬鎂,同時生成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任務二:制備“鎂”2)海水淡化所得的濃鹽水中含大量MgCl,可制備金屬鎂,流程如圖所示:MgOH2的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②圖中未涉及的反應基本類型是_______A.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③根據流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A.步驟1通過一步反應即可實現,并且制備石灰乳而非石灰水.步驟2和步驟3的目的是提純MgCl2.步驟4中一般使用到氬氣,目的是防止鎂被氧化D.圖中Cl2是可循環使用的物質MgCl24940mg·L-1LCaCO3_______g任務三:探究“鎂”3MgOH)CO,223這可能是Mg與空氣中的OCO和_______(填化學式)反應生成的。224)設計實驗方案如圖,一段時間后,A中鎂條表面變黑,B、D中鎂條均無明顯變化。第25共10頁①探究鎂條表面形成Mg(OH)CO與CO有關,依據的實驗是A_______2232A中鎂條表面的黑色物質用小刀刮下,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有氣泡產生。某同學提出有氣泡產生并不能說明黑色物質就是MgOH)COMgMgOH)CO,223223還需補充的實驗操作為_______。Δ2MgO+C2Mg+CO【答案】()2..C③.BCD④.2)22225.211L的海水中含有氯化鎂的質量為:4940設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3~MgCl2xxx①.D②.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3)HO(4)【解析】【小問1詳解】Δ2MgO+C2Mg+CO加熱苦土(MgO)和木炭的混合物可制得金屬鎂,同時生成CO,方程式為:;2【小問2詳解】①由圖可知,生成氫氧化鎂的反應為氫氧化鈣與濃鹽水中的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方程式為:;2222②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置換反應由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與化合物;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1中,CaCO不能直接反應生成Ca(OH),通常其轉化分為兩步:CaCO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生成CaO、323CO,屬于分解反應,CaO與HO反應生成Ca(OH),屬于化合反應;2222中MgCl與Ca(OH)反應生成Mg(OH)、CaCl,屬于復分解反應;2222第26共10頁3中Mg(OH)與HCl反應生成MgCl、HO,屬于復分解反應;2224中MgCl在通電條件下分解產生MgCl,屬于分解反應;22另外,Cl、H在一點條件下反應生成HCl,屬于化合反應。22綜上所述,圖中未涉及的反應基本類型是置換反應,故選:。A②、根據的分析,步驟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選項錯誤;1A、海水淡化所得的濃鹽水中含大量MgCl3獲得的是相對純凈的MgCl222和步驟3的目的是提純MgCl2B選項正確;4鎂被氧化,C選項正確;DMgCl通電可以生成ClCl與H反應生成HClCl22222是可循環使用的物質,D選項正確。故選:BCD。高溫④CaCO3CaO+CO2,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H,氫氧化鈣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鈣22,根據方程式可以確定反應過程中碳酸鈣和氯化鎂的質量關系,2222從而進行計算,具體過程見答案;【小問3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黑色固體的主要成分是Mg(OH)CO,含有MgO、223HC這4MgOCO這三種物質中只含有MgOC這3種元素,所以另外的反應物一定22H元素,空氣中含有H元素的物質是HO;【小問4詳解】AC中干燥B劑可以吸收水分,鎂條與氧氣、二氧化碳接觸,不會變黑;D中鎂條與氧氣、水接觸,不會變黑。探究鎂條表面形成Mg(OH)CO與CO有關,則實驗變量是CO,依據的實驗是A和D;22322MgMg(OH)CO223明黑色固體中有Mg(OH)CO,則需證明生成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23而氫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用澄清石灰水檢驗生成的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因此需補充的實驗操作為: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24.防治空氣污染是保護人類生存、保障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事。第27共10頁Ⅰ.酸雨的形成1pH<5.6pH在5.6-6.0_______式解釋)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以下兩種途徑:假設每一步均完全反應,相同質量的硫元素通過上述兩種途徑產生硫酸的質量關系為:途徑1_______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SO通入碘水(I的水溶液)會生成硫酸(HSO)和氫碘酸(HI2224SO2的含量。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其中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Ⅱ.酸雨的防治4NOSOFeSO催化處理其中的SO-122242“脫硫”裝置中加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并加入適量鐵粉。保持其他條件相同,反應過程中吸收液的起始溫度對脫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響如圖-2所示:FeSO42SOO2HSO4資料:“脫硫”時發生的主要反應有222①“脫硫”段時間后,溶液的濃度會升高。原因是_______。4℃時脫硫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5)海水吸收法被認為是煙氣脫硫最簡單的途徑(SO2與水反應類似于水反應,然后在曝氣池中分解釋放二氧化硫并回收,并使海水得以恢復。2第28共10頁33中煙氣通入的位置應為(選填甲或HSOHSO溶液中滴加NaOH溶2323液,測得溶液中含硫微粒的濃度隨變化如圖4所示。M點溶液含有的溶質主要為_______HSO溶液呈_______3NaOH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由03的過程中,溶液中與3COOHCO【答案】()2)等于2223①.SO+2H=HSO+2HI②.2####二兩3)脫硫時22224.SOOH2OHSO44)、與.反應生成FeSO,22℃使FeSOFeSO溶液的濃度會升高44O、SO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導致反應不充分22.②.③.SO.HSOO23325)乙323【解析】【小問1詳解】pH<5.6pH在5.6-6.0COOHCO;3碳酸使雨水呈弱酸性,化學方程式為222【小問2詳解】根據圖示信息得出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通過途徑1完全轉化到硫酸中,通過途徑2也全部轉化到硫酸中,根據質量守恒,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可以得出兩種途徑產生硫酸的質量關系為:途徑1等于途徑;【小問3詳解】第29共10頁SO通入碘水(I的水溶液)會生成硫酸(HSO)和氫碘酸(HI2224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說明反應物中有H2O,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SO+2H=HSO+2HI;22224反應前硫元素顯+4價,氫元素顯+1價,碘元素為0價,反應后硫元素顯+6價,氫元素顯+1價,碘元素顯-1價,故硫元素和碘元素2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小問4詳解】①SOHOHSO反應生成4FeSO脫硫時O與反應生成硫酸,消耗水,加入的鐵粉與生成的FeSO422增多,則FeSO4溶液的濃度會升高;【小問5詳解】②60℃時,SO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導致反應不充分,所2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當溫度大于以脫硫率降低;【小問6詳解】SOSO、22HO通入噴淋吸收塔中,SO氣體上升、HO222這樣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