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模塊一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三講寒潮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學案含解析中圖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模塊一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三講寒潮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學案含解析中圖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模塊一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三講寒潮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學案含解析中圖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模塊一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三講寒潮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學案含解析中圖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模塊一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三講寒潮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學案含解析中圖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三講寒潮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一、寒潮1.寒潮及其發生的緣由(1)發生時間:冬春季節。(2)發生:強冷空氣入侵,造成猛烈降溫,伴有大風、凍害、雨雪等天氣。(3)成因:冬半年,高緯度地區因氣溫很低形成的密度較大的冷氣團從源地向低緯度移動形成。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衛措施(1)寒潮的危害(2)寒潮的防衛措施:發布精確的信息和警報,人們可對農作物和牧區的牲畜做好防寒打算,海上船只剛好回港等。二、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1.水資源的組成及其特征(1)組成eq\b\lc\{\rc\(\a\vs4\al\co1(狹義:淡水資源,易開發利用的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2)分布:①特點:明顯的地域差異。②成因:降水量空間分布的不勻稱。③衡量指標:多年平均徑流總量。④大洲差異:亞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3)特征:補給的循環性、時空分布的不勻稱性、利用的廣泛性和不行替代性。2.古老文明的誕生與水資源(1)古老文明的分布特征:四大文明古國分別位于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黃河流域的沖積平原上。(2)大河文明的形成緣由:①河流供應水源。②河流的沖積作用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農耕。③河流供應便利的水運。3.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與水資源(1)水與人體:水是維持生命必不行少的物質,人對飲用水還有質的要求。(2)水與生產活動:①農業:用水最大部門,水受污染,影響農作物生長。②工業:冷卻用水、空調用水、產品用水是工業用水的主要類型;水受污染會損壞設備;另外水還是影響廠址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3)水與交通:投入少、運費低、污染小等優點。(4)水與能源:最清潔的重要能源之一。eq\a\vs4\al([名師注解])【注】寒潮天氣實質上是發生在冬半年的快行冷鋒。對于我國北方地區來說,只有冷空氣快速南下,24小時之內降溫10℃以上,且最低氣溫處于0℃以下才稱為寒潮。【聯1】寒潮的“功”與“過”寒潮產生時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詳細如下所示。【點】水資源是否足夠主要看水資源總量與需求量之間的對比關系。有些降水多的地區受地形、地質構造等因素的影響,地表水存留時間短,因而水資源并不豐富;另外有些降水多的地區,人口稠密,水資源需求量大于水資源總量,因而也面臨水資源短缺。【聯2】水資源豐歉程度的分析方法(1)多年平均徑流總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發量。(2)分析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水資源要從兩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徑流總量;二是人口總數。(3)一個國家或地區水資源總量的多少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區域面積;二是區域內降水量。考點一我國主要氣象災難的成因及防衛(對應學生用書P2)主要氣象災難的成因與防衛災難成因我國的時空分布危害防衛措施臺風形成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猛烈發展的氣旋每年的夏秋季節,影響我國東南沿海的廣東、海南、福建、浙江、臺灣等省區給沿海地區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①加強臺風的監測和預報;②剛好發布臺風預報和警報;③建沿海防護林暴雨洪澇連續性的暴雨或短時間的大暴雨主要發生在南方和東部地區。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區和北方沉沒工廠和農田,造成作物減產;影響交通;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①利用氣象衛星對暴雨進行監測;②提高暴雨預報的精確率;③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結合防洪干旱長時期無降水或降水異樣偏少,土壤空氣干燥,土壤缺水華北地區多春旱,長江中下游地區多伏旱造成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①變更農業結構;②種植耐旱作物;③開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④營造防護林寒潮由強冷空氣快速入侵造成大范圍的猛烈降溫,并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主要發生在冬半年,由東北到海南依次減弱猛烈的大風、降溫天氣使農作物和牲畜受到凍害,交通、通訊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響發布精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集訓過關]下圖示意中國1951~1981年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的變更。讀圖,完成1~2題。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B.溫度距平越低,寒潮頻次越低C.溫度低的年份,亞洲高壓增加D.冷空氣活動頻繁,寒潮頻次高2.下列關于我國寒潮的敘述,正確的是()A.冬季寒潮發生頻次高,因此對農業生產危害大B.秋末和初春發生的頻次低,但是強度比較大,因此對農業生產危害大C.寒潮發生頻次高的年份,農業生產的減產肯定比較嚴峻D.東北地區寒潮發生的頻次高于南方,但是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小于南方解析:1.B2.D第1題,從圖中可以推斷得出,地表溫度距平與寒潮頻次大致呈負相關,溫度距平越低,寒潮頻次越高,因此B項說法錯誤。第2題,我國寒潮主要出現在冬半年,北方地區高于南方地區,冬季由于是北方農業生產的農閑季節,對農業影響較小;南方地區頻次低,但喜溫農作物所受影響大;寒潮頻次高,農業生產不肯定減產嚴峻,主要看發生的季節,晚春季節,危害大。由此推斷D項正確。下圖示意2024年1月29日~2月7日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的氣溫距平(氣溫與多年平均氣溫之差)等值線分布。受氣溫變更的影響,圖中部分地區出現低溫凝凍災難(氣溫猛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凍),給交通、電力、農業等部門造成較大的損失。據此完成3~4題。3.該時段內,圖示區域受低溫凝凍損害最大的地區可能是()A.藏南 B.青海C.川西 D.滇東4.據圖推想,與多年平均狀況相比,甲行政區此時段()A.積雪量大,大氣反射量多B.積雪量大,地面汲取量多C.積雪量少,大氣汲取量少D.積雪量少,地面反射量少解析:3.D4.D第3題,圖示時段內,距平值在-2~-3℃的地區,降溫幅度最大,凝凍損害最大,主要在滇東和川東,所以D正確。第4題,圖中甲行政區所在地區氣溫距平值大于0℃,說明氣溫較高,積雪量會削減,地面反射量削減。讀我國主要氣象災難分布圖,完成5~7題。5.在各種氣象災難中,我國分布最廣泛的是()A.干旱 B.洪澇C.臺風 D.冰雹6.我國華南地區緯度位置較低,但有時也會受到低溫凍害的影響,主要的自然緣由是()①春季多陰雨②冷空氣概力強大③農事活動較早④梅雨提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7.為減輕圖中各自然災難可能帶來的損失,下列措施中不行取的是()A.修筑水庫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災難多發區居住C.建立災情監測預報系統 D.建立健全保險救災體系解析:5.A6.A7.B第5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干旱發生。第6題,華南地區的春季多陰雨天氣,云層減弱了太陽輻射;冷空氣概力強大,都會使華南地區遭遇低溫凍害。第7題,禁止在災難多發區居住不現實。考點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對應學生用書P2)1.水資源短缺的兩種類型資源型缺水是指當地水資源總量少,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須要,形成供水驚慌。如京津(華北)地區、西北地區、遼河流域、遼東半島、膠東半島等地區水質型缺水是大量排放的廢污水造成淡水資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現象。水質型缺水往往發生在豐水區,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共同面臨的難題2.水資源短缺的緣由及其解決措施水資源短缺問題的產生既有自然緣由,也有人為緣由,應針對各種緣由實行相應措施,詳細分析如下表所示:產生緣由對策自然緣由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時間分布不均修建水庫氣候干旱,水資源總量少節約用水人為緣由人口劇增;工農業生產規模擴大;水資源需求量增大限制人口增長;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水資源奢侈嚴峻節約、合理用水;水資源市場化,加強管理水資源污染嚴峻愛護水源、防治污染、凈化污水、立法愛護3.水資源相關問題分析思路(1)水資源豐富程度的分析(2)水資源短缺程度的分析[集訓過關]讀我國重點缺水地區分布示意圖(圖中陰影表示重點缺水地區),完成1~3題。1.下列對圖中①②③④地區缺水緣由分析不正確的是()A.①地降水量小,農業用水量大B.②地生產用水量大,水污染嚴峻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養殖用水量大D.④地降水變率大,生產用水量大2.⑤地區是我國降水最為稀有的地區之一,卻不是重點缺水地區,推想其緣由可能有()①人口稀有,生產、生活用水量小②有大河流過,帶來大量的水資源③地下水豐富④高山冰雪融水大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3.解決③地缺水問題最有效的措施是()A.增加人工降雨 B.修建梯田C.大力開采地下水 D.跨流域調水解析:1.C2.B3.D第1題,近海養殖業為海洋養殖業,與華北地區的缺水關系不大,C錯誤。第2題,⑤地區位于我國西北內陸的沙漠地區,雖然降水稀有,但是人口稀有,生產、生活用水量小;地下水豐富;高山冰雪融水大。故該地不是重點缺水地區。第3題,③地位于華北地區,水資源不足的主要緣由是由于地處北方,降水少,地表徑流量少,故最有效的措施是跨流域調水,增加水量。下表為我國某區域水資源、人口、耕地的組合狀況與全國平均水平的比較。據此完成4~6題。區域水資源總量/108m3人均水資源量/(m3/人)耕地水資源量/(m3/hm2)某區域1035.0409.14859.2全國27460.32408.828701.94.由表中數據可以計算出該地的()A.人口數量 B.人口密度C.糧食產量 D.年徑流量5.該區域位于()A.西北地區 B.東北地區C.華北地區 D.華南地區6.該區域水資源供應驚慌的主要自然緣由是()A.深居內陸,降水稀有B.植被稀有,涵養水源實力差C.地勢低平,儲水條件差D.降水少且季節安排不均,徑流量小解析:4.A5.C6.D第4題,人口密度等于區域人口總量除以土地面積,表格中無法體現土地面積;糧食產量與單位面積產量、耕地總面積有關,表格中無法體現;年徑流量=年內各月徑流量之和,表格中無法計算各月徑流量;利用區域內水資源總量與人均水資源量之比,可以計算出人口數量。第5題,依據上題分析可以計算出該區域人口數量為1035×108÷409≈2.5億人,可見該區域人口眾多;對比該區域和全國的水資源總量、人均水資源量可知,該區域水資源總量較少、人均水資源更少,華北地區水資源總量少,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資源少。第6題,該區域位于華北地區,屬于東部沿海,溫帶季風氣候,植被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儲水條件與當地的水庫建設、湖泊多少、河川徑流量多少等有關,表中無法顯示;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于夏季,而且降水總量較少(大部分地區介于400~800mm),因而河流徑流量較小。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區域用水量占水資源可利用量的比重。國際上一般認為,一條河流的合理開發限度為40%。而當開發利用率超過40%時,即表明嚴峻缺水,可能制約經濟發展,并引發社會和環境問題。據此并結合下表,回答7~8題。世界平均中國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準噶爾盆地海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30%20%92%79%80%95%7.下列關于我國水資源開發的敘述,正確的是()A.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于世界平均值B.水資源最緊缺的地區是準噶爾盆地C.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D.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根本措施是調水8.現階段,河西走廊水資源利用的措施中較合理的是()A.農業全都實現計算機限制的滴灌方式B.上、中、下游合理安排利用水資源C.修建水庫,儲存夏季降水D.大水漫灌,提高農業澆灌面積解析:7.C8.B第7題,表中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水資源開發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值;水資源最緊缺的地區是海河流域;要解決水資源問題,就要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調水只能緩解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狀況,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問題。第8題,農業全部都實現計算機限制的滴灌方式不現實;該地水庫主要是攔截上游冰雪融水,大水漫灌會導致土壤次生鹽堿化和水資源奢侈;河西走廊水資源利用要上、中、下游合理安排利用水資源。[課時跟蹤檢測](對應檢測卷P281)一、選擇題2024年第13號臺風“天鴿”于8月23日在廣東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10~12級。國家防總已于21日22時啟動防汛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派出4個工作組分赴廣東、廣西、貴州、福建四省(區)幫助開展防汛防臺風工作。讀臺風“天鴿”8月23日8時~24日8時降水預報圖,完成1~2題。1.下圖中正確反映臺風“天鴿”登陸廣東前后的天氣狀況的是()2.預報圖顯示()A.臺風中心穿過湖南B.福建日降水量最大達100mmC.“天鴿”風力漸強D.粵東地區可能出現洪澇災難解析:1.B2.D第1題,臺風屬于低壓系統,低壓中心過境,氣壓先降低再上升,風速、云量先增加后降低;臺風過境狂風暴雨,氣溫降低。第2題,預報圖顯示,湖南基本上無降雨;福建東南部多大雨,降水量不超過100mm;“天鴿”登陸后受摩擦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勢力漸漸減弱;粵東地區受臺風影響降水量多,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可能出現洪澇災難。澇漬災難是我國主要自然災難之一,如圖是我國澇漬災難主要分布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關于我國澇漬災難分布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只分布在第三級階梯上B.分布在地勢較高處C.河流兩側地區分布面積較大D.與蒸發量大有關系4.澇漬災難空間分布形成緣由中,不正確的是()A.主要位于平原地區,地勢低洼B.受季風氣候影響,暴雨集中C.人口稠密,經濟較發達,受災較重D.土地鹽堿化嚴峻,引發澇漬解析:3.C4.D第3題,據圖分析可知,澇漬災難主要分布在第三級階梯上,但其次級階梯上黃河流域也有分布。澇漬災難主要分布在地勢較低處。河流兩側地區地勢低洼,排水不暢,易形成大面積的澇漬分布區。澇漬發生地區蒸發相對較小。第4題,澇漬與土地鹽堿化無關。(2024·海南高考)位于嶺南山地的某縣90%以上土地不相宜耕種和聚落建設,主要集鎮位于較大的山間谷地。集鎮住宅多為三層,其二層和三層也開有外門,如下圖所示,盡管水淹頻率很高,但這些集鎮住宅“淹而不沒,災而無難”,據此完成5~6題。5.這些集鎮住宅二層和三層都開外門,主要是為了()A.通風 B.避災C.采光 D.美觀6.這些集鎮遭遇的洪水特點是()①礫石多②退水快③歷時長④流速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5.B6.C第5題,該縣集鎮位于較大的山間谷地,水淹頻率很高,所以集鎮住宅二層和三層都開外門,可以在一、二層被洪水沉沒時,便利人們避險和出行,所以這些集鎮住宅能夠“淹而不沒,災而無難”。第6題,依據材料提示,這些集鎮住宅“淹而不沒,災而無難”,說明集鎮遭遇的洪水破壞力較弱,由于該鎮位于較大的山間谷地,洪水來時流速緩,帶來的礫石少,洪水退水快。生產活動的水蹤跡是指支持一個國家(地區)在其本地產品生產與服務供應過程中所須要的淡水資源量,無論產品與服務在哪里被消費。“綠水蹤跡”指產品(主要指農作物)生產過程中蒸騰的雨水資源量,對農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農田蒸騰的量。“藍水蹤跡”指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地表水與地下水的總量。“消耗”是指某流域中現有的地下、地表水體因為蒸發、匯入其他流域或大海,或者用于產品生產而損失的水量。“灰水蹤跡”指以現有水環境水質標準為基準,消納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負荷所須要的淡水水量。讀我國部分省區生產活動水蹤跡組成示意圖,完成7~9題。7.“灰水蹤跡”衡量的是生產活動排放水污染物對水環境造成的影響。下列省區中,生產活動對水環境的污染最嚴峻的是()A.江蘇 B.山西C.北京 D.海南8.導致新疆和海南“綠水蹤跡”差異顯著的緣由可能有()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②海南的年平均氣溫高于新疆③海南的耕地面積大于新疆④新疆的農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種為主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9.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藍水蹤跡”比重的有()①跨流域調水②大規模興修水庫,削減地表徑流的入海量③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④大力推動節水型農業的發展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7.C8.A9.C第7題,“灰水蹤跡”比重越大,說明污染越嚴峻。從圖中可見,北京“灰水蹤跡”比重大,污染重。第8題,圖中顯示“綠水蹤跡”海南遠大于新疆,說明海南農業生產過程中蒸騰的雨水資源量遠大于新疆,主要是因為海南年降水量大、氣溫高;海南面積遠小于新疆,海南的耕地面積也比新疆少;新疆主要發展綠洲農業,不行能發展耗水量大的品種。第9題,跨流域調水和大規模興修水庫,削減地表徑流的入海量不能降低新疆“藍水蹤跡”比重,而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和大力推動節水型農業的發展可以降低新疆“藍水蹤跡”比重。(2024·南寧聯考)WaterSeer是2024年由美國加州高校伯克利分校開發的一個收集水資源的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從空氣中收集水資源,從而為缺乏飲水的地區供應清潔的飲用水。同年4月起先,WaterSeer在校內農場進行測試,并勝利從空氣中收集到了水資源,最多的一天收集到41升水。據此回答10~11題。10.如WaterSeer項目在我國進行測試,下列城市收集水資源最少的最可能是()A.烏魯木齊 B.成都C.杭州 D.海口11.若WaterSeer項目大規模應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對當地水循環的影響可能有()①大氣降水削減②活躍自然水循環③阻礙自然水循環④地表徑流增加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10.A11.B第10題,烏魯木齊深居內陸,氣候干旱,大氣中水汽少,故選A。第11題,WaterSeer項目“從大氣中收集水資源”使得大氣中水汽削減,大氣降水削減,地表徑流減弱,阻礙自然水循環,故選B。二、非選擇題12.(2024·全國卷Ⅱ)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龍卷風是大氣中猛烈的渦旋現象。濕熱氣團猛烈抬升,產生了攜帶正電荷的云團。一旦正電荷在云團局部大量積聚,吸引攜帶負電荷的地面大氣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圍的超強低氣壓,帶動匯聚的氣流高速旋轉,形成龍卷風。如圖示意美國本土龍卷風發生頻次的分布。在美國龍卷風多發區,活躍著“追風人”,他們找尋、追逐、拍攝龍卷風,為人們供應龍卷風的相關信息。(1)讀圖,指出龍卷風多發區濕熱氣團的主要源地、抬升的緣由,以及氣流發生旋轉的緣由。(2)分析美國中部平原在龍卷風形成過程中的作用。(3)說明美國中部平原龍卷風春季高發的緣由。(4)說明龍卷風被人們高度關注的理由。解析:第(1)題,由題干信息可知,龍卷風實質就是氣旋,北美龍卷風的濕熱氣團主要發源于南部的墨西哥灣,由于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的氣旋呈逆時針旋轉,在北上的過程中遇到冷氣團主動爬升;另一方面,地處中低緯度,太陽輻射強,地面溫度高,空氣受熱抬升,水汽凝聚釋放熱量,進一步抬升空氣。第(2)題,美國中部平原地形平坦,對龍卷風減弱作用較小;平原南北延長,有利于冷暖氣團相遇,利于龍卷風的形成和移動。第(3)題,春季南部氣溫回升快,導致南北溫差大,冷暖氣團交匯頻繁,簡單形成龍卷風。第(4)題,龍卷風是大氣中猛烈的渦旋現象,風力大,破壞力強,往往對過境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威逼。另外,龍卷風一般出現在局部范圍內,出現的時間短,氣概壯麗。答案:(1)主要源地:墨西哥灣。抬升緣由:與北來的冷干氣流(氣團)交匯,濕熱空氣抬升;(地處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