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燃氣無人值守站技術要求第1部分:建設》征求意見稿_第1頁
《城鎮燃氣無人值守站技術要求第1部分:建設》征求意見稿_第2頁
《城鎮燃氣無人值守站技術要求第1部分:建設》征求意見稿_第3頁
《城鎮燃氣無人值守站技術要求第1部分:建設》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城鎮燃氣無人值守站技術要求第1部分:建設》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T/CGASXXX—XXXX城鎮燃氣無人值守站技術要求第1部分:建設本標準規定了城鎮燃氣無人值守站(以下簡稱無人值守站)的基本規定、工藝系統、自控系統、電氣系統、消防系統、安防系統、建構筑物與附屬設施和施工、調試與驗收的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以天然氣為介質的新建、改建、擴建的無人值守門站、調壓站(裝置)、計量站的設計、施工及驗收。其他廠站可參照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標準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GB/T3836爆炸性環境GB/T9089.2戶外嚴酷條件下的電氣設施第2部分:一般防護要求GB12358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通用技術規定GB15322.1可燃氣體探測器第1部分:工業及商業用途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GB15322.4可燃氣體探測器第4部分:工業及商業用途線型光束可燃氣體探測器GB/T18603燃氣計量系統技術要求GB/T18604用氣體超聲流量計測量天然氣流量GB/T21391用氣體渦輪流量計測量天然氣流量GB/T22239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25058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南GB/T25070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規范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28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52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8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93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GB5011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4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6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5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規范GB50303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術標準GB50462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施工及驗收規范GB/T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準GB55009-2022燃氣工程項目規范GB55029-2022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規范4T/CGASXXX—XXXX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準GB50395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4053.1固定式鋼梯及平臺安全規定GB50484石油化工建設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GA/T1127安全防范視頻監控攝像機通用技術規定GA/T670安全防范系統雷電浪涌防護技術規定CJJ33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T148城鎮燃氣加臭技術規程CJJ/T259城鎮燃氣自動化系統技術規范CJJ/T259-2016城鎮燃氣自動化系統技術規范CJJ/T268城鎮燃氣工程智能化技術規范CJ/T448城鎮燃氣加臭裝置HG/T20513儀表系統接地設計規范IEC60079-28爆炸性氣體環境中使用的電氣設備IEC60825Safety-of-laser-products–Part1:4Equipment-classification-and-requirements5T/CGASXXX—XXXX3術語和定義、縮略語3.1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1無人值守站unattendedstationofcitygas輸配系統中,無需燃氣運行人員現場連續值守,通過遠程監測、報警和控制等手段以實現有效管控和正常生產的門站、調壓站(裝置)、計量站。3.1.2中心站centralstation由安裝在監控室和機房內的服務器、工程師/操作員站、網絡通信設備、安全設備、外部設備、存儲等硬件,及監控類、分析類、應用類等軟件組成,實現數據接收、監測、控制、分析處理、優化管理等功能的設施。[來源:CJJ/T259-2016,2.0.2]3.1.3本地站localstation由安裝在現場的服務器、工程師/操作員站、RTU/PLC(HMI)儀表及執行機構、通信設備、監控組態軟件、存儲設備、安全設備、外部設備等組成,通過通信網絡實現向中心站實時傳輸燃氣設施和本地自動化系統運行狀態數據,并接受和執行來自中心站的控制指令,對本地燃氣設施進行數據采集、監視、控制和分析處理的監控設施。[來源:CJJ/T259-2016,2.0.3]3.2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標準。RTU:遠程終端控制系統(RemoteTerminalUnit)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HMI:人機界面(HumanMachineInterface)ESD:緊急停車(EmergencyShutdownDevice)DCS:分布式控制系統(DistributedControlSystem)4基本規定4.1無人值守站的建設應符合下列規定:a)應遵循安全性、可靠性、實時性、通用性、擴展性、經濟性的原則,并應符合國家關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b)廠站選址、總平面布置、工藝設備和附屬設施應符合GB55009和GB50028的規定;c)無人值守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應符合CJJ/T268和CJJ/T259的有關規定;d)無人值守站的建設應具備安全防護和應急措施。6T/CGASXXX—XXXX4.2無人值守站應以監控系統和安全防護系統為基礎,配置自動監控、故障診斷、自主調節、周界安防、進出站管理等功能,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管理。4.3無人值守站應具有實時采集與遠程監測生產運行數據以及根據運行數據分析和控制設備的功能,并應根據廠站類型和管理需求選擇人工就地控制、本地站控制或中心站控制的方式。無人值守站分為三級,見表1。表1無人值守站分級123注:安全控制指當緊急、異常工況或設備故障發生時,對廠站執行關斷或停站的操作與控制。功能控制指正常運行情況下,對廠站執4.4一級站、二級站的供電、通信、控制系統等相關附屬設施設備宜冗余或熱備,以保證正常的生產要求。一級、二級無人值守站應采用主備通信方式,三級無人值守站采用單路通信方式。4.5無人值守站的消防設施設計應符合GB50016和GB50028的規定。滅火器材的設置應符合GB50140的規定。4.6無人值守站宜采用撬裝化設備。4.7信息安全設施應與廠站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實施,并應符合GB/T22239、GB/T25070和GB/T25058的有關規定。7T/CGASXXX—XXXX5工藝系統5.1一般規定5.1.1工藝設備應滿足性能良好、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及自動化、信息化水平高的要求,并應實現遠程的可靠控制。5.1.2工藝管路及設施應有備用,且應具備故障時遠程切換功能。5.1.3工藝區應設置可燃氣體報警控制系統。5.2工藝系統設置5.2.1無人值守站工藝系統應根據實際工況和需求確定,一般包括進站單元、過濾單元、計量單元、調壓單元、換熱單元、放散單元和加臭單元、出站單元。5.2.2進出站單元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一級、二級站進出站閥門應具備遠程控制功能;b)閥門的執行機構可選用電動或氣液聯動執行機構,同時應設有閥位監測和顯示;c)閥門執行機構的防爆/防護等級不應低于ExdIIBT4/IP65;d)應各設置2~3臺具備遠程傳輸功能的壓力變送器,以實現進出站壓力聯鎖功能。5.2.3計量單元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計量系統應包括流量計、流量計算機、壓力、溫度變送器,并應符合GB/T18603的規定。b)流量計應具有現場顯示和遠傳工況、標況瞬時流量、標況累計流量的功能,內部應具有壓力、溫度補償功能。c)多路調壓計量站宜在每個支路配置流量計,實現多路流量自動切換功能。5.2.4氣質分析系統應具備烷類、硫化氫和水露點等的監測及分析功能。5.2.5調壓單元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調壓單元安全配置應符合表2的規定;b)一級、二級站點應設置監控調壓器;c)一級站點應具備遠程自動調壓、多路梯次運行、多路自動切換和自動切斷功能;d)調壓單元應安裝消音器或隔音罩降低所發出的震動,并宜設置振動監控和遠傳裝置。表2調壓單元的安全配置123切斷閥(選配)+監控調壓器(選配)+工作5.2.6換熱設施應優先選用可遠程控制和模塊化的設備。換熱設施應具備少維護、可遠程溫控和啟停等功能。當采用電加熱系統時,還應具備過熱保護功能。5.2.7放散系統及附屬安全裝置應符合GB50028的規定。5.2.8加臭系統的設計、安全、檢修和維護應符合CJJ/T148的有關規定,加臭裝置應符合CJ/T448的有關規定。無人值守門站的工藝監控參數應符合表3的規定。5.2.9無人值守調壓站的工藝監控參數應符合表4的規定。8T/CGASXXX—XXXX表3無人值守門站的工藝監控參數√√√√√√√√√√√√√√√√√√√√○√○√○√○√○√○√○√○√√√√√√√√√√√√√√√√√√○√√√√√√√√√√√√√√√√√√√√○√○√√√√√√√√√√√√√√√√√√√√√○√√√√√√√√○√√√√√√√√√√√√√√√√√√√√√√√√√√√√√√√√√√√√√√√√√√9T/CGASXXX—XXXX√√√√√√√√√√√√√√√√√√√√√√√√√√√√√√√√√√√√√√√√√√√√√√√√√√√√√√√√√√√√√√√T/CGASXXX—XXXX表4無人值守調壓站的工藝監控參數√√√√√√√√√√√√√√√√√√Δ√√√√√√√√√√√√√√√√√√√√√√√√√√√√√√√√√√√√√√√√√√√√√√√√√√√√Δ√√√√√√√√√√√√√√√√√√√√ΔΔΔ√√√√Δ√√√√√√√√√√√√√√Δ√√√√√√√√√√√√√√√√√T/CGASXXX—XXXX√√√√√√√√√√√√√√√√√√√√√√√√√√√√√√√√√√√√√√√√√√√√√√√√√√√ΔΔΔΔΔΔ√√√√√√√√√ΔΔΔ注:符號“√”表示具備某項配置或功能,符號“△”表示可選配置或功能。T/CGASXXX—XXXX6自控系統6.1一般規定6.1.1自控控制系統由中心站、通信網絡、本地站、二次儀表和執行機構組成。下達控制調節命令、打印報表等功能,并提供輔助決策支持。6.1.3通信網絡是實現中心站和本地站的數據互連物理通道,傳輸方式應根據系統規模、當地通信條件確定,數據通信宜采用國際通用工業通信協議,通訊網絡應符合網絡安全與防護的要求。6.1.4本地站實現對無人值守站數據的采集、監測、調節控制等功能,將數據通過通信網絡上傳至中心站,并執行中心站的控制指令。6.1.5二次儀表負責采集無人值守站工藝參數和設備狀態,執行機構用閥門的控制和調節,二次儀表及執行機構應采用行業標準信號或通信協議。6.1.6監控軟件應采用分布式架構,監控軟件、網絡設備、服務器宜采用冗余配置,中心站和一級、二級無人值守站通信網絡應采用主備通信方式。燃氣企業宜根據自身公司條件和系統規模等因素,建設備用中心站,當中心站失效時控制權限可人工切換至備用中心站。6.1.7對重要用氣用戶或供氣連續性要求較高的無人值守站本地站控制系統應采用熱備冗余配置,并應配置觸摸屏等人機交互設備。6.1.8本地站自控系統應采用成熟的標準化和模塊化的工業控制產品,控制系統應具備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并易于擴展和維護。6.1.9自控系統的設計、施工、調試應滿足與運行環境相適應的防震、防爆、防火、防雷、防塵、防水、防潮、防腐蝕、防盜、防電磁干擾等要求。6.1.10重要用氣用戶或供氣連續性要求較高的無人值守站應設置激光云臺泄漏報警監測系統,應配置壓力、流量調節系統,對廠站出口壓力、流量實現自動調節功能。6.1.11無人值守站安全輔助監控至少應包括視頻、激光云臺泄漏監、電氣、消防、安防、環境、照明等數據,數據監控硬件應獨立配置,并與本地站自控系統或中心站進行數據交互和聯動。T/CGASXXX—XXXX6.1.12本地站、現場儀表與執行機構的防雷、防靜電接地要求應符合GB50057和HG/T20513的規6.1.13本地站及現場儀表與執行機構等電氣、電子設備的防爆、防護等級應符合GB50058和GB9089.2的規定。6.1.14自控系統應符合CJJ/T259和CJJ/T268的規定。6.1.15自控系統應符合國家二級等保要求。6.2中心站6.2.1中心站硬件應符合以下要求:a)中心站由硬件設備(服務器、工作站等組成)、網絡及安全設備(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虛擬專用網絡、代理服務器、IP加密機等)、后備電源等組成。b)中心站服務器宜采用超融合集群技術,應設置獨立虛擬化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通信服務器;虛擬服務器硬件配置應與系統規模相匹配。c)網絡設備及安全設備應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應配置安全網關類設備(防火墻、虛擬專用網絡、代理服務器、IP加密機等)、入侵檢測類設備、安全日志審計和防毒軟件等。d)中心站應配置在線式UPS后備電源,UPS電源后備時間應不低于4h。6.2.2中心站軟件應包括操作系統、監控軟件、通信軟件、數據庫系統、安全軟件等組成。6.2.3中心站應用軟件應具備對本地站的運行工藝數據進行統計、故障診斷、分析、報表等功能,具備遠程維護功能,并具備第三方數據交互接口。6.2.4中心站監控軟件應符合以下要求:a)數據采集和監控應覆蓋轄區內所有無人值守站。b)應具備采集和接收多種類型數據的功能,包括模擬量、數字量、狀態量、帶時間標簽的事件記錄、完整的計量數據及系統需要的其他數據。c)應具有與本地站、應用軟件及其他相關系統交換數據的能力,應具備實時、定時上傳功能,宜具備歷史數據回填功能。d)應具備數據合理性檢查及處理、異常數據處理、事件記錄分類處理等功能,并支持各種函數運算。e)應具備各類數據的存儲、統計、分析等功能;存儲周期可自定義,歷史數據宜保存五年以上。f)應具備工藝參數超限、設備狀態變化等異常報警功能,報警應有畫面、聲音、閃爍等提醒方式,報警信號應根據企業管理需求分級管理。g)應具備無人值守站工藝畫面二維、三維展示,重要站點宜采用基于數字孿生技術對廠站三維全景展示。h)應具備全屏、多窗口、畫面縮放、漫游、立體等圖形顯示功能。i)應具有電子報表的基本功能,支持組態生成報表,具備打印功能。T/CGASXXX—XXXXj)應具備對本地站下發、多站并發控制指令功能,支持返送校核、超時取消和遙控條件判斷閉鎖等功能。實現對無人值守站閥門遠程控制和調節,實現無人值守站閥門遠程切斷、壓力流量自動調節、多支路調壓站偏流控制等功能,實現廠站的智能化控制和自動化管理。k)應具備接收標準時間信號、同步主站系統時鐘,提供對中心站和本地站同步校時功能。l)應具備事件管理,可長期保存并隨時調用已記錄的事件數據。m)應具備在線組態功能,操作時不應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6.2.5中心站系統的性能應符合CJJ/T259-2016中4.1中心站中規定要求。6.2.6中心站應符合下列安全性要求:a)機房各出入口應安排專人值守或配置電子門禁系統,控制、鑒別和記錄進出的人員。b)中控室出入口宜配置電子門禁系統,控制、鑒別進出人員。c)機房具有防盜和防破壞的能力。d)網絡設備應關閉不必要的網絡服務、禁用默認路由、配置信任網段、審計設備日志、設置高強度密碼、配置并開啟訪問控制列表、禁用空閑端口等。e)系統宜具備安全審計措施,能夠對操作系統、數據庫、網絡設備、安全設備、業務應用的重要操作進行集中收集、自動分析。6.3本地站6.3.1本地站控制器應采用工業級DCS、PLC或RTU控制器。6.3.2本地站和中心站通信應采用MobusTCP/IP、DNP3、IEC104等標準工業通訊協議。6.3.3一級、二級無人值守站控制器宜采用熱備冗余配置,主備冗余控制器冗余切換時間應小于2s,對重要廠站宜設置獨立ESD或SIS控制系統,ESD或SIS控制系統安全認證應不低于SIL2。6.3.4一級、二級無人值守站本地站宜配置觸摸屏,觸摸屏應顯示現場工藝畫面、實時數據、報警信息、參數配置、閥門調節和控制按鈕等,實現對廠站實時監測和控制。6.3.5本地站控制器和二次儀表、執行機構、供電線路輸入/輸出端應配置防浪涌保護器,本安型儀表應在輸入端配置安全柵。6.3.6本地站應配置在線式UPS后備電源,UPS電源后備時間應不低于8h,UPS運行狀態參數應接入自控系統。6.3.7本地站運行壽命不應低于設計使用年限。6.3.8本地站功能應符合以下規定:a)應具備實時采集無人值守站內壓力(差壓)、流量、溫度、燃氣濃度、陰保、供電等數據和閥門、門禁等設備運行狀態,并將采集數據實時上傳到中心站。b)一級站和二級站應具有運行工況自動調節和控制功能。c)接收并執行中心站監控系統下達的調控指令;d)執行ESD指令及聯鎖保護;T/CGASXXX—XXXXe)應具備檢測數據異常、電池電壓、運行狀態、周圍環境等自診斷功能,并應將報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實時傳輸到中心站。f)應具備存儲現場數據、報警信息和故障信息的功能,存儲時間宜大于30天。g)應具備參數修改、程序自恢復、固件升級、校時等功能。h)應具備接收標準時間信號、同步中心站系統時鐘。6.3.9本地站對工藝設備的控制和調節應具備以下三種控制方式,優先采用自動控制:a)執行機構上手動控制;b)控制器根據現場電氣及儀表設備的狀況,進行自動控制;c)操作維護人員在中心站或本地站觸摸屏上下達調節和控制指令,實現遠程手工控制。6.3.10無人值守本地站響應時間應符合CJJ/T259中要求。T/CGASXXX—XXXX6.4通信網絡6.4.1中心站和本地站之間的通訊方式,應根據當地通信系統條件、系統規模、場站等級、地理環境和經濟性等因素綜合考慮:一級、二級無人值守站應采用主備通信方式,通信宜采用有線光纖網絡或無線專網;三級無人值守站宜采用單路通信方式,通信網絡應采用無線專網。6.4.2采用主備通信本地站,當主鏈路故障時應自動切換到備鏈路,主鏈路恢復正常時應自動切換到主鏈6.4.3系統應具備通信狀態監測、診斷分析功能,各個通信口及其通信參數記錄可在中心站局域網上任一臺工作站顯示或查閱,各通信狀態應在中心站監控軟件中顯示。6.5二次儀表和執行機構6.5.1二次儀表及執行機構應滿足防爆要求,安裝在室外,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5。6.5.2流量計應符合下列規定:a)超聲流量計的選型應滿足GB/T18604的要求。b)渦輪流量計的選型應滿足GB/T21391的要求。c)貿易計量應滿足GB/T18603的要求。d)流量計應具備遠傳通信功能或配置帶遠程通信功能的體積修正儀或流量計算機等儀表。e)門站流量計的精度應與上游計量精度一致。6.5.3用于貿易計量或過程控制的流量計要求:a)Pt100鉑電阻應采用A級精度;b)熱電阻應采用4線制;c)精度應不低于1.5級;d)脈沖信號應選用中頻或高頻。6.5.4溫度、壓力(差壓)變送器應符合下列要求:a)變送器應采用隔爆型或本安型,適用于防爆I區或II區;b)變送器宜配置內置防浪涌模塊和液晶顯示器。c)變送器精度等級應不低于±0.5%,用于貿易計量的變送器精度不低于±0.075%。T/CGASXXX—XXXX6.5.5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應符合GB15322.1的要求。6.5.6執行機構應符合下列要求:a)執行機構設定力矩應大于或等于閥門工作力矩的1.5倍。b)執行機構可選擇電動、電-液聯動、氣-液聯動或氣動執行機構。c)執行機構應接收模擬、數字和開關控制信號。d)執行機構應具有限位保護、過力矩保護、電機過載、過熱保護等功能。e)執行機構應具備就地/遠程和啟動/停止/關閉功能f)電動執行機構的防護等級宜選用IP68,電液、氣動和氣液執行機構的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5。6.5.7加臭控制器應實行自動加臭,同時應具有與流量計算機單向通信,與本地站雙向通信功能及數據存貯功能。6.6激光云臺泄漏報警系統6.6.1無人值守站宜設置激光可燃氣體泄漏監測監控系統,宜采用固定式云臺激光可燃氣體泄漏監測儀。本標準中的可燃氣體指甲烷氣體。6.6.2應用的云臺掃描式激光可燃氣體探測系統除應遵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T/CGAS《云臺掃描式激光甲烷探測系統》有關標準的規定。6.6.3云臺掃描式激光可燃氣體探測器應取得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機構(見附錄A)出具的有效SIL2或更高等級認證證書及測試報告。6.6.4云臺掃描式激光可燃氣體探測系統應符合以下規定:a)應具備24小時不間斷輪巡監測能力;b)對常見的幾種泄漏形式,可從不同視角獲得現場的天然氣濃度、影像資料,實時隱患監控,綜合風險評估;c)激光泄漏監測系統應具備與其它系統互通的能力,對泄漏情況可進行綜合評估,聯動預警、報警。6.6.5云臺掃描式激光可燃氣體探測系統應由前端設備、后端設備和附屬設施等組成,其中前端設備主要由云臺、激光可燃氣體探測器、攝像機組成,后端設備主要由實現集中信號處理和遠程監控功能(包括軟件)的系統組成,附屬設施主要包含接線箱、立桿、防雷裝置等。T/CGASXXX—XXXX7電氣系統7.1總體要求7.1.1無人值守站的電氣設備應具備通信功能,并將其電氣參數上傳至本地站,再通過本地站傳輸至中心站,實現遠程監視和控制。7.1.2無人值守站供電系統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的“二級負荷”的規定。7.1.3無人值守站的供電電源應滿足正常生產和消防的要求,站內涉及生產安全的設備用電和消防用電應有兩回線路供電,或者單回路供電并配置備用電源。7.1.4無人值守站的防雷與接地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的相關規定,并應滿足以下要求:a)廠站應設有防雷和防止過電壓的保護措施;b)廠站內信號電纜遵循“一點接地”原則,接地線鏈接于變電站的主接地網的一個點上;c)廠站內的機箱、機柜、打印機外設等設備均應可靠接地。7.1.5機柜宜設置在非爆炸性危險區域內。當受場地條件限制,機柜需設置在有爆炸危險因素的區域內時,機柜應采取防爆措施,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爆炸性環境》GB/T3836的規定。7.1.6機柜間應為整體預制、組裝、測試。運輸前,包括機柜集成、公共電力、照明、接地、防雷、供暖通風、安全設施等設備及附件安裝,線纜敷設,接線,測試等相關工作應在預制工廠內完成;a)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不同的供電方式,包括:外電+UPS、外電+高頻開關電源、太陽能,對機柜間內設備進行選擇,并核實通信、儀表、陰極保護、暖通、安防、照明等各專業要求b)系統用電負荷及回路需求,完成最終詳細負荷清單及配電系統圖;c)機柜間配備安全設施,如門邊的門禁開關、聲光報警器;d)機柜間內設置感煙探測器(火災探測系統)。7.1.7橇上安裝RTU現場機箱防爆等級≥ExdIIBT4,防護等級≥IP65。7.1.8橇上安裝RTU現場機箱正面應帶防爆上電指示燈以及防爆急停按鈕。7.2機柜間7.2.1機柜間配電a)當機柜間采用外電作為供電電源時:1)機柜間可不單獨設置進線配電柜(箱),由高頻開關電源或其他供電設備供電。2)機柜間屋內設置進線配電柜(箱)的,配電柜前墊絕緣膠皮。進線配電柜(箱)進線處需設置雙電源轉換開關。UPS及高頻開關電源具有分段甩負載功能。b)當機柜間采用太陽能作為供電電源時:機柜間屋內設置太陽能控制柜,蓄電池后備時間根據重要負荷的實際功耗,按照所在地區連續無陽光日計算后確定。太陽能系統設備具有分段甩負載功能。1)進線采用接線箱,機柜間外部分別設置電力、自控、陰保、通信接線箱。接線箱及其它室外安裝設備的防護等級不低于IP65。接線箱的外形尺寸須為接線端子兩邊留下足夠空間,以便分辨芯線標記。2)電纜進線口應位于接線箱底部。應避免在一個接線箱中混合交流和直流信號,以及低壓和高壓信號。接線箱應操作面朝外。接線箱應考慮機柜間安裝位置的防爆要求;3)室外電纜進入機柜間應采用電纜密封堵塊密封固定處理,橋架入口上部設置不銹鋼防雨罩。橋架進線時機柜上端采用格蘭或密封堵頭進行有效封堵;4)機柜間內機柜采用前開門,其外形尺寸應統一;5)廠家應根據壁掛設備的位置、重要設置加強縱橫梁,確保其穩定性;6)機柜間內設備應具有抗電磁干擾能力,處于電磁干擾環境下應能穩定運行。T/CGASXXX—XXXX7.2.2機柜間照明正常照度符合相關規范要求。宜采用白光、吸頂安裝且不應位于機柜頂部。照明應與橇裝化機柜間門限位開關實現聯鎖。室內門上設置安全出口指示燈及應急燈。照明開關明裝。7.2.3機柜間防雷接地a)機柜間防雷應按照GB50057設計,按不低于第二類防雷建筑物考慮。b)機柜間應確保整體電氣導通性,機柜間屋面、屋面外露可導電部分及屋體需要可靠焊接,并形成電氣通路。機柜間內利用熱鍍鋅扁鋼,設置一圈接地體,各設備金屬外殼、橋架、電纜鎧裝層及屋體鋼結構等與接地體連接構成等電位連接,與鋼結構對角處螺栓可靠連接后引出,與場區接地裝置可靠連接。7.2.4機柜間線纜敷設機柜間內采用橋架敷設方式。室內橋架采用托臂固定在墻上,根據線纜數量確定橋架寬度(必要時可設置多層橋架)、根據電纜數量及電壓等級確定是否加隔板。a)電力電纜。電纜進出機柜、設備等處采用電纜固定夾固定安裝,孔洞應采取防火封堵措施且便于安裝;室外電力電纜接線箱進出電纜配置電纜夾緊密封接頭,電纜穿墻處采用隔離密封堵塊封堵。b)控制電纜。自控專業機柜內布線應采用銅芯電線或專用電纜。信號線與電源線不應采用同一根電纜且分別布置在柜內不同側的匯線槽內。應以顏色區分電纜/電線的用途。線纜的直觀部位應打標記符號以便于查找。應采用籠式彈簧夾持型接線端子連接電纜/電線。c)光纜。光纜通過撬裝機柜間預留的進線孔接入小屋內,光纜穿墻處采用隔離密封堵塊封堵。室內光纜在電纜橋架內敷設,引下至機柜處采用綁扎帶固定。d)機柜盤間線。機柜間內各機柜之間的接線采用上進上出,沿機柜頂部橋架進行敷設。機柜之間進線時也需用格蘭或密封堵頭進行有效封堵。7.2.5機柜間供暖通風a)空調室內機位置應考慮良好的氣流組織,保證空調效果。空調出風口避免直吹室內設備,同時避免設備表面和內部結露發生。空調室內、外機安裝位置應考慮加固措施,空調室外機背對工藝裝置區側墻安裝。空調冷媒管、冷凝水管進行處理,不影響外立面美觀。嚴禁在正對工藝裝置區側開孔。機柜間內為重要的電氣儀表設備,嚴禁空調器冷凝水泄漏到室內。b)供暖:在寒冷地區設置壁掛式電暖器供暖,電暖器應能實現溫度自動控制。火災故障報警后應自動切斷電暖器、空調電源。7.2.6自控機柜(箱)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匯流排應分別預留并有明確標識。8消防系統8.1消防聯動支持火災報警時實現以下聯動功能:a)開啟門禁;b)聯動相應的燈光照明,調用攝像機預置位;8.2站控室、機柜間、UPS間、配電間等電氣房間宜采用氣體滅火系統,系統狀態信號進行上傳,火氣監控系統選擇應滿足GB50116、GB/T50493的相關要求,合理布設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線型光束可燃氣體探測器、火焰探測器、感煙火災探測器、感溫火災探測器,能對重點防護區域出現的甲烷泄漏、異常高溫、煙霧、火焰進行有效探測與報警。8.3機柜間消防應符合以下規定:a)設置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2具,滅火器放置于滅火器箱內,布置于機柜間旁,滅火器型號為MT7,滅火器箱配套供應。b)機柜間內設置感溫感煙復合探測器,閥室內信號接入RTU系統(站場增加CCC認證的火災報警T/CGASXXX—XXXX控制器)。根據機柜間的面積尺寸布置探測器,探測器的數量不低于2個(單個探測器保護半徑不低于5.8m)。c)機柜間可配套高清紅外半球型網絡攝像機1臺。d)不間斷電源(UPS)間安裝氫氣探測器,信號接入自控/站控系統(RTU系統)中,并與軸流風機聯鎖。T/CGASXXX—XXXX9安防系統9.1無人值守站應根據城鎮燃氣門站、調壓站(裝置)、計量站安全管理要求,選擇與其相適應的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視頻監控、出入口管控、照明控制等電子防范系統。9.2無人值守站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應滿足GB55029-2022中3.5.1和GB50348-2018中6.4.2、6.4.3的要求.9.3無人值守站視頻監控系統應滿足GB55029-2022中3.5.2和GB50348-2018中6.4.4、6.4.5的要求。應具備視頻的人員識別、AI識別、行為識別、煙火識別等功能,報警信息能夠在輔助安全防護系統采集、存儲,并可實現與生產工藝系統的報警聯動。9.4無人值守站出入口控制系統應滿足GB55029-2022中3.5.3、GB50348-2018中6.4.6、6.4.7的要9.5無人值守站照明控制系統應根據安全防范管理要求,具備連續照明、強光照明、警示照明、運動激活照明等安防照明措施,照射的區域和照度應滿足無人值守站安全防范要求,安防照明不應對保護目標造成傷害。10建構筑物與附屬設施10.1一般規定10.1.1無人值守站可選擇有站房和無站房兩種模式中的一種。10.1.2無人值守站采用無站房模式時,控制柜、配電柜、UPS等電氣儀表系統應靠圍墻單獨設置,應該設置在防爆區以外,設備應具備室外防雨、防曬性能。10.1.3無人值守站應設置實體圍墻,其圍墻高度不得低于2.2m,且內外墻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燃氣公司LOGO等安全標志。用戶廠區內或者其他美觀要求較高區域可考慮設置通透式圍墻。10.1.4室外照明回路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器(時控、光控)進行自動控制,并可接收遠程控制信號。當發生緊急情況時,遠程點亮站內全部照明燈具。10.2本地站控制室10.2.1無人值守站設置站房時應選擇在非防爆、無火災危險的區域。10.2.2站房設計應考慮對非法竄入、水害、鼠蟲害、雷擊等災害的防護。10.2.3站房大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從房間內打開。10.2.4無人值守站站房應設置門禁開關。10.2.5站內在線氣質分析儀的取源管路不應引入站控室。10.2.6站控室可按需要配備生產、調度、消防電話。10.2.7站控室應配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