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美術下冊《雕與刻的樂趣》_第1頁
六年級美術下冊《雕與刻的樂趣》_第2頁
六年級美術下冊《雕與刻的樂趣》_第3頁
六年級美術下冊《雕與刻的樂趣》_第4頁
六年級美術下冊《雕與刻的樂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雕與刻的樂趣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

篆刻是我國傳統藝術中的瑰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國的篆刻文字,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和秦的刻石等。凡是在金銅玉石上雕刻的文字統稱“金石”,其字體多為篆書,故稱篆刻。篆刻也叫治印,或叫刻印章,是中國鐫刻印章的統稱。篆刻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結合的藝術。廣義:泛指一切雕琢技法。狹義:專指后人所謂的治印之學。

藏書印:圖書收藏者用以標明圖書所有權和表達其個人性情志趣的一種印跡。中國西漢時期就已出現藏書章。古代藏書家為辨明圖書的歸屬,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書上蓋上印章。藏書印印中往往有“藏書”“珍秘”“收藏”“珍藏”等字樣。篆刻刀

砂紙

印床

印規

筆、墨小鏡子篆刻工具印石

印泥印譜篆刻材料

以篆書入印,文字按從右到左的順序排列,字的結構、位置和筆畫的粗細按印面大小進行規劃一、設計印稿印面文字排列陽刻(朱文):白底紅字,刻背景陰刻(白文):紅底白字,刻文字二、印面打磨

將砂紙應置于玻璃板上,三指執石,用力均勻,要有規律的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每磨轉幾圈要轉動一個方向,將印面在砂紙上徐徐磨來。如印面較粗糙,可先用粗砂紙磨平(一般砂紙在400-600號),后用細沙紙磨平(一般1000-2000號)三、印稿上石

反寫法:先將印稿設計透明度較好的紙上,翻過紙側依照“反稿”用鉛筆摹寫上石,再用毛筆復寫一遍。

水印法:將墨跡干透的印稿復于印面;用干凈毛筆在印稿上施以不太濕的清水,再用干凈的毛邊紙吸干多余的水分;復蓋上二、三張毛邊紙于印稿上,用指甲均勻地刮擦后揭去印稿。印稿上石后,用小鏡子對照原作仔細審視,作進一步的修正。四、刻制修整

篆刻的刀法主要分為沖刀法和切刀法。執刀如同執筆,一般是無定法的,是以拇指、食指、中指執定,無名指、小指輔于中指之后。刻朱文印需要雙刀法,也就是從筆畫的兩側下刀,把筆畫周圍的石面剔除,使筆畫顯現出來,再把邊欄處理好即可。刻白文印有雙刀法和單刀法。切刀法

沖刀法

均勻將印泥蘸滿印面,鈐蓋于紙上。五、蘸泥鈐印課堂練習:四位同學一組臨摹刻制一枚“毛氏藏書”印章。要求:每位同學刻制一字采用陰刻形式以切刀刀法為主使用篆刻刀時注意安全!

這枚“毛氏藏書”印章是196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請上海博物館的篆刻家吳樸堂為毛澤東所刻。吳樸堂采用鐵線篆的刀法鐫刻。他解釋說:“毛主席藏書,多不勝數。書多,蓋印也多,必須深刻才不致磨損。”鐵線篆筆畫很細,既能補救字形筆畫繁簡懸殊的缺陷,又有利于深刻。由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