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

試語文試卷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聽讀鑒賞

以下是羅豹的旅游日記片段,按要求完成下題。

國慶節(jié),我游覽了大理。夜晚,月亮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O________O洱

海的夜是柔和的,是【甲】的,是夢幻的。自古以來,白族人民依靠洱海過上Shushi的生活,

漁民jiAshi小船捕魚為生,農民引洱海水guAngAi莊稼。雄偉的蒼山【乙】在洱海西岸,每

當清晨,陽光灑滿山間mAoshGng的樹林,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整片山林,讓人感受到大自然

的壯美。好客的白族老鄉(xiāng)殷勤地用烤餌塊招待我們...

(聽寫內容不具備播放條件的學校,由普通話二甲以上的語文老師統(tǒng)一用學校廣播系

統(tǒng)讀三遍,中間間隔適中,沒有廣播系統(tǒng)的學校由普通話二甲以上的老師在班級讀三遍,中

間間隔適中)

1.聽錄音,將文中處句子正確、規(guī)范、整潔地書寫在橫線上。

2.根據拼音和語境,按順序在田字格內寫出相應的詞語。

shushijiashTguangaimaosheng

3.填入【甲】【乙】兩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甲】孤寂【乙】屹立B.【甲】靜寂【乙】屹立

C.【甲】孤寂【乙】挺立D.【甲】靜寂【乙】挺立

4.關于“殷勤”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殷”用部首檢字法先查部首“殳”,再查6畫。

B.“殷”在“殷勤”中的讀音是“ying”。

C.可以用“熱情”更換句中的“殷勤”。

D.殷勤的意思是:周到,盡心。

試卷第1頁,共8頁

5.根據形聲字的特點,猜猜“餌”與下面哪個字讀音相同?()

A.取B.洱C.聰D.聯

6.和“洱海的夜是柔和的,是【甲】的,是夢幻的。”運用的修辭手法不相同的句子是()

A.我們到扎西去吧,去看看扎西會議舊址,看看扎西會議紀念館,看看紅色小鎮(zhèn)。

B.天是那樣低沉,云是那樣黑,雷、電、雨、風,吼叫著,震撼著,雨點密集地喧嚷

著……

C.我們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

D.月光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二、基礎知識綜合

以下是余浩的觀察日記片段,按要求完成下題。

赤水河君婦寓勺,無論在早晨還是日暮,白天還是夜晚,她都會呈現出明媚的面貌。

天色學浙暗下來,鳥兒歸【甲真的是“【乙”上弦月不再與云朵尊

攀,帥氣地從云層中露出身影,呼下的清輝為?地把大地鍍亮成一塊銀毯。花圃屋罩著一層

蒙蒙的薄霧,露珠尊咚地在玫瑰花的花蕊上率前,映著清冷的月光,如季物的珍珠般夢幻。

面對這樣的美景,我手舞足蹈、搖頭晃腦地吟誦起詩句“【丙】”。這樣的美景真值得我們

多拍幾張相片留作紀念。

7.下列加點字的讀音不氐琥的一項是()

A.均勻(jun)呈現(ch6ng)相片(xiang)紀念(ji)

B.糾纏(jiu)露出(lou)篋亮(du)花」(pii)

C.帥氣(shu*i)露珠(Ki)玫瑰(mGi)花蕊(rui)

D.宜人(yi)日暮(mu)明媚(mGi)薄霧(bGo)

8.日記中帶點詞語書寫錯誤的一項是()

A.逐漸灑下景色宜人B.頑皮磷動秋風送爽

C.均勻籠罩手舞足蹈D.遍地糾纏搖頭晃腦

9.將方框中的句子插入日記▲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日落的時候,河水蕩漾著美麗的霞光。

②黎明時,透過河面的輕煙,隱隱約約看到天邊的晨星。

試卷第2頁,共8頁

③艷陽高照,金色的陽光鋪滿河面,赤水河像長長的織錦。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10.填入【甲】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圈B.巢C.棚D.廄

11.填入【乙】處的俗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二八月,亂穿衣。B.八月里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

C.立了秋,把扇丟OD.一場秋南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12.填入【丙】處的詩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千里黃云白日嚏,北風吹雁雪紛紛B.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C.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D.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3.為增強“這樣的美景真值得我們多拍幾張相片留作紀念。”的情感表達,羅豹向余浩提出

修改建議,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樣的美景,難道不值得多拍幾張相片留作紀念嗎?

B.這樣的美景,誰能不多拍幾張相片留作紀念呢?

C.這樣的美景,我們不得不多拍幾張相片留作紀念。

D.這樣的美景,我們應該多拍幾張相片留作紀念。

14.用長話短說的方法改寫“上弦月不再與云朵糾纏,帥氣地從云層中露出身影,灑下的清

輝均勻地把大地鍍亮成一塊銀毯。”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上弦月鍍亮銀毯。B.上弦月把云朵鍍亮成一塊銀毯。

C.上弦月把大地鍍亮成銀毯。D.上弦月的清輝把大地鍍亮成一塊銀毯。

三、詩詞曲鑒賞

閱讀詩歌,完成下題。

題烏江亭①

【唐】杜牧

勝敗兵家②事不期③,包羞忍恥④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⑤,卷土重來⑥未可知。

【注釋】①烏江亭: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兵敗自殺,烏江亭由此聞名。②

兵家:古代對軍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稱。③不期:難以預料。④包羞忍恥(chi):意謂大丈夫

試卷第3頁,共8頁

能屈能伸,應有忍受屈恥的胸襟氣度。⑤江東: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qū)。才俊:才

能出眾的人。⑥卷土重來:指失敗以后,整頓以求再起。

15.對比閱讀,下面對詩歌理解或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題烏江亭》《題西林壁》中“題”的意思相同,指“書寫,題寫”。

B.《題烏江亭》與《夏日絕句》都是對項羽烏江自殺的做法表達了看法,做了相同的評

價。

C.《夏日絕句》贊揚項羽具有寧死不屈的高貴氣節(jié),表達了對英雄的崇拜與向往。

D.《題烏江亭》為項羽不過烏江而感到可惜,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有時忍辱負重或能

轉敗為勝。

16.與《題烏江亭》所表達的主題不同的一項是()

A.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B.視死如歸,生而辱(rd)不如死而榮

C.君子報仇,十年不晚D.臥薪(xin)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題。

精衛(wèi)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

埋于東海。

17.本文選自()

A.《山海經?北山經》B.《宋史詞馬光傳》

C.《世說新語?雅量》D.《韓非子?五蠹》

18.對文中字詞的意思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少女:小女兒。B.溺:溺水,淹沒。

C.埋:堵塞。D.故:(人)死亡。

19.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給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確的順序是()

①有一天,女娃到東海去游玩,不幸身亡,再也沒有回來了,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衛(wèi)”的小

鳥。

②炎帝有一個女兒,名叫女娃。

③她常常飛到西山銜樹枝和石塊去填海,想要把大海填平。

試卷第4頁,共8頁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

20.下面對文章理解或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的“常”最能體現精衛(wèi)永不低頭、百折不撓(nAo)的精神。

B.“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朗讀停頓是“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

為/精衛(wèi)”

C.大海無邊無際,精衛(wèi)卻堅持填海,表現了精衛(wèi)做事自不量力、徒勞無功。

D."日"與人體器官緊密相關,一般表示“說”和“叫作”的意思。“女娃”在現代漢語中是“女

孩子”的意思,本文指炎帝女兒的名字。

21.“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請根據提示,從不同角度提出相應的問題。

提問角度問題

文章內容

文章寫法

生活經驗

五、現代文閱讀

閱讀敘事作品,完成下題。

①在美國阿爾巴城的一座洋房前,一輛小汽車停了下來。華羅庚(geng)下了車,急

步走進客廳,沖著他的妻子喊了起來:“中國解放了!”

②“什么?”他的妻子驚喜地叫了起來。

③“我們的祖國解放了。”華羅庚揚了揚手中的報紙,“這一天總算盼到了!”

④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過報紙,激動地邊看邊說:“我們怎么辦?”

⑤“我們?”華羅庚斬(zhM)釘截鐵地說,“回去,回自己的祖國去!”

⑥“那房子呢?”

⑦“原封不動!”

⑧“汽車……”

試卷第5頁,共8頁

?“借給別人。”

⑩1950年初春的一天,華羅庚夫婦領著三個孩子來到舊金山海灣。一些美國朋友趕到

碼(mA)頭為他們送行。有位美國教授緊緊握住華羅庚的手,說:“先生,您真的要走?”

?“嗯,回自己的祖國去!”

?“您學識淵(yuan)博,令人敬佩。如果把這一切拋到貧窮落后的土地上去,難道

不覺得遺(yi)憾(hAn)嗎?"

?“不!把學識獻給自己的祖國,永遠不會遺憾。我是一個中國人,我要為祖國盡力!”

?華羅庚與送行的人——握手,快步登上船舷(xiGn),和家人一起迎著海面的春風,

向送行的人們招手:“再見吧!朋友!

22.給短文加個題目,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中國解放了B.這一天總算盼到了

C.回自己的祖國去D.我要為祖國盡力

23.第①段主要運用的描寫方法是()

A.心理描寫B(tài).外貌描寫

C.神態(tài)描寫D.動作描寫

24.從人物描寫的角度對短文內容進行批注。

角度內容批注

華羅庚下了車,急步走進客

廳,沖著他的妻子喊了起來:—

“中國解放了!”

寫得好的地方

“那房子呢?”

(描寫方法)

“原封不動!”

“汽車...”

“借給別人。”

25.“如果把這一切拋到貧窮落后的土地上去,難道不覺得遺憾嗎?”請聯系上下文分析“這

一切”指什么?從中可以看出華羅庚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6.偶然看到華羅庚在歸國途中寫的《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秦沫媚深感觸動。

試卷第6頁,共8頁

她摘抄了部分原文,她的摘抄有四處錯誤(一處標點錯誤,一處語病,一處錯別字,一處格

式),請用修改符號修改。

朋友們,

不一一道別,我先諸位反回。我千言萬語有,但愧(kui)無生花之筆來一一地表達

出來。但我敢說,這信中充滿著真摯(zhi)的感情,一字一句都是由衷(zh6ng)心吐出

來的。

總之,為了抉(ju6)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

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

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fā)展而奮斗!

朋友們!語重心長,今年在我們首都北京見面吧!

1950年2月歸國途中

華羅庚

27.默讀第?段,聯系《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和生活實際,思考華羅庚在船上會

想什么,做些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

六、語言表達

快樂讀書吧,完成下題。

魏良奧在參加“與名著相伴,為生命打好底色;與經典同行,為未來點亮明燈。”閱讀競賽活

動時遇到了“攔路虎”,請你與他一塊完成闖關任務。

28.左面目錄選自右面方框內的哪本書?()

目錄

盤古開天............1A.《中國古代神話故事》

女婿造人.……........3B.《世界經典童話故事》

女婿補天…….........5C.《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始祖伏羲…….........7D.《安徒生童話》

試卷第7頁,共8頁

神農炎帝............10

......

29.編寫“中外神話人物卡”,你會推薦誰呢?請寫出名字及推薦理由。

中外神話人物卡

姓名:________

推薦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時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班級開展“讓歷史人物,活,過來”故事會。在你了

解的歷史人物故事中,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講一講。

歷史人物卡

姓名:故事名稱:

主要情節(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書面表達

31.習作。

“我手寫我心,彩筆繪生活。”人生是一條長河,我們正是河上那一葉扁舟中的船客,笑看成

長過程中發(fā)生的有趣事情,幸福地向前行進。請以“童年趣事”為題,按一定的順序寫一件你

印象中最有趣的事。

要求:①寫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②字數不少于350字。

試卷第8頁,共8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灰白色

1.-----------------------------------------------------------------------------------------

的鵝卵石布滿河床。

shushijidshTguangaimaosheng

[舒]適]駕[駛1隧一閑憂[盛-3-B4-B

5.B6.B

【解析】1.本題考查漢字書寫。

書寫時注意字的筆畫和筆順,段首空兩格,同時注意漢字在橫線中的位置,字距和行距,兩

邊要留白,做到工整規(guī)范、正確美觀。橫畫或豎畫較多的字,書寫時要事先考慮好這些筆畫

的長短比例和距離,避免擁擠。書寫時注意“溪、野、流、卵”的正確寫法。

2.本題考查看拼音寫詞語。

解答本題,首先讀一讀拼音,知道要寫什么詞語,然后寫出正確的詞語,寫完后讀一讀,結

合語境看看是否正確。注意掌握生字的結構和易錯點。書寫時要注意這些字的筆畫、結構。

要做到規(guī)范、正確和美觀。

書寫時要注意“灌、溉、茂”的正確寫法。

3.本題考查選詞填空。

“孤寂”側重于孤獨寂寞,一般用來形容人的心境,不能形容洱海的夜,“靜寂”指安靜、寂

靜,更能體現洱海夜晚的安靜氛圍,所以【甲】處應填“靜寂”。

“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wěn)固地立著,常用來形容山或高大的建筑物等,“挺立”著重于直

立,一般形容樹木或人。蒼山是山脈,用“屹立”更能體現其雄偉壯觀,所以【乙】處應填

“屹立”。

故選B。

4.本題考查查字典、字音。

B.殷:yin,釋義:1、〈書〉豐盛、豐富。2、深厚,豐盛。3、朝代,公元前1300—公元

前1046,是商代遷都于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小屯村)后改用的稱號。讀yan,釋義:1、〈書〉

赤黑色。讀yin,釋義:1、〈書〉形容雷聲。2、〈書〉震動。

殷勤:讀yinqin,形容熱情而周到。因此可知,“殷”在“殷勤”中應讀“yin”,而不是“ying”。

故選Bo

答案第1頁,共10頁

5.本題考查形聲字。

“餌”是形聲字,左邊“C”是形旁,表示與食物有關,右邊“耳”是聲旁,讀音與“耳”相關。“洱”

也是以“耳”為聲旁的形聲字,所以“餌”與“洱”讀音相同。

故選B。

6.本題考查修辭手法。

“洱海的夜是柔和的,是【甲】的,是夢幻的“,連用三個“是“,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A.“去看看扎西會議舊址,看看扎西會議紀念館,看看紅色小鎮(zhèn)”,連用三個“看看”運用了

排比的修辭手法。

B.“吼叫著,震撼著,喧嚷著“把雷、電、雨、風、雨點當作人來寫,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

法,與例句運用的修辭手法不同。

C.“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連用三個“走過”運用了排比

的修辭手法。

D.“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連用三個“照

亮了”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故選Bo

7.D8.B9.D10.B11.C12.C13.C14.C

【解析】7.本題考查字音的辨析。

D.薄霧(bao)------b6o

故選D。

8.本題考查錯別字。

B.磴動——滾動。

故選B。

9.本題考查句子的銜接和排序。

日記中提到“無論在早晨還是日暮,白天還是夜晚,她都會呈現出明媚的面貌。”,因此插入

的句子應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先是“黎明時,……”(早晨),然后是“艷陽高照,……”(白

天),最后是“日落的時候,……”(日暮)。因此插入的句子順序應該是:②③①。

故選D。

10.本題考查選字填空。

A.圈:指一個封閉的環(huán)形區(qū)域,通常用于描述動物或人圍起來的區(qū)域。

B.巢:指鳥類或其他動物用來棲息和繁殖的窩,通常是用樹枝、草等材料搭建的。

答案第2頁,共10頁

c.棚:指用木材、竹子等材料搭建的簡易遮蔽物,通常用于遮陽或避雨。

D.廄:指用來飼養(yǎng)馬、牛等牲畜的建筑物,通常有固定的欄舍。

在題干中,鳥兒歸【甲】,最合適的詞語是“巢”,因為“巢”是鳥兒棲息的地方。

故選B。

11.本題考查對俗語的理解和運用。

A.“二八月,亂穿衣。”這句俗語描述的是春秋季節(jié)氣溫變化大,人們穿衣不固定的情況,

與“秋風送爽”無關。

B.“八月里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這句俗語描述的是八月大雁南飛,天氣轉涼,大

雁南飛的景象,與“秋風送爽”無關。

C.“立了秋,把扇丟。”這句俗語表示立秋后天氣轉涼,不再需要使用扇子。這句話體現出

了秋風漸涼的意思,與“秋風送爽”有關。

D.“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這句俗語描述的是秋雨過后氣溫逐漸下降,最終

需要穿棉衣。這句話強調了秋雨帶來的寒意和人們穿衣情況,與“秋風送爽”無關。

故選C。

12.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和運用。

A.“千里黃云白日嚏,北風吹雁雪紛紛”的意思是,千里之外,黃云遮蔽了白日,北風吹動

著大雁,雪花紛紛揚揚。這句詩描繪的是冬日黃云、北風、飛雁和雪景,與文中的秋夜月光、

露珠等景象不符。

B.“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意思是,秦時的明月和漢時的關隘,萬里長征的

人們還未歸來。這句詩表達的是歷史滄桑和征戰(zhàn)的悲涼,與文中的美景描寫不符。

C.“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在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像珍珠一樣晶

瑩,月亮像弓一樣彎彎。這句詩描寫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如珍珠,月亮如彎弓,與文

中的“露珠映著清冷的月光”非常契合,且情感也與美景相符。

D.“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意思是,轉眼間(須臾)卻又進入海門(海門可

以理解為海口或河口),卷起的沙堆像雪堆一樣。這句詩描寫的是海浪卷起沙堆的景象,與

文中的月光、露珠等描寫無關。

故選C。

13.本題考查對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A.“這樣的美景,難道不值得多拍幾張相片留作紀念嗎?”這是一個反問句,通過反問的形

式加強了肯定語氣,表達了“這樣的美景值得拍照留念”的情感。恰當。

答案第3頁,共10頁

B.“這樣的美景,誰能不多拍幾張相片留作紀念呢?”這也是一個反問句,通過“誰能不”的

形式表達了“大家都應該拍照留念”的情感。恰當。

C.“這樣的美景,我們不得不多拍幾張相片留作紀念。”這句話使用了“不得不”,帶有一種

被迫或無奈的語氣,與原文“值得”表達的積極情感不符。不恰當。

D.“這樣的美景,我們應該多拍幾張相片留作紀念。”這句話使用了“應該”,表達了積極的建

議和情感,與原文的情感一致。恰當。

故選C。

14.本題考查改寫句子。

對題目給出的句子“上弦月不再與云朵糾纏,帥氣地從云層中露出身影,灑下的清輝均勻地

把大地鍍亮成一塊銀毯。”進行分析可知,原句主要描述上弦月從云層中露出,灑下清輝,

將大地鍍亮成銀毯。主要表達的是“上弦月灑下清輝,把大地鍍亮成銀毯”。

A.“上弦月鍍亮銀毯。”這個選項省略了“灑下清輝”的細節(jié),直接說“鍍亮銀毯”,但“銀毯”

指的是大地,表達的意思不夠準確、完整。

B.“上弦月把云朵鍍亮成一塊銀毯。”這個句子將“云朵”作為被鍍亮的對象,與原句意思不

符。

C.“上弦月把大地鍍亮成銀毯。”這個句子表達了上弦月將大地鍍亮成銀毯,簡潔明了,符

合原句的意思。

D,上弦月的清輝把大地鍍亮成一塊銀毯。這個選項雖然準確,但不夠簡潔。

故選C。

15.B16.B

【導語】杜牧的《題烏江亭》通過對項羽烏江自刎的反思,表達了“勝敗乃兵家常事”的觀點,

強調“包羞忍恥”才是真正的男兒氣概。詩中提到“江東子弟多才俊”,暗示項羽若能忍辱負重,

卷土重來仍有希望。全詩既對項羽的自殺表示惋惜,又傳達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鼓勵人

們在逆境中保持堅韌與希望。

15.本題考查古詩理解。

B.《題烏江亭》與《夏日絕句》對項羽烏江自殺的評價不同。《題烏江亭》認為項羽應忍辱

負重,卷土重來;而《夏日絕句》則贊揚項羽寧死不屈的氣節(jié)。兩首詩對項羽的評價截然相

反。

故選B。

16.本題考查詩句理解。

答案第4頁,共10頁

B.《題烏江亭》主張忍辱負重,卷土重來,該項“視死如歸,生而辱不如死而榮”強調寧死不

屈,與詩中觀點相悖。

故選B。

17.A18.D19.C20.C21.精衛(wèi)為什么要填海?西山木石盡,巨

壑何時平?為什么課文沒有寫精衛(wèi)填海的結果?其他的神話人物是否也有精衛(wèi)

的精神?

【導語】《精衛(wèi)填海》是一篇充滿神話色彩的文言文,講述了炎帝之女女娃溺水后化作精衛(wèi)

鳥,銜木石填海的故事。文章通過精衛(wèi)的不懈努力,展現了其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

象征著人類面對困難時的頑強意志。語言簡潔凝練,情節(jié)生動,寓意深遠,既是對古代神話

的傳承,也是對堅持不懈精神的頌揚。

17.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地理志怪著作,其中記載了許多神話傳說和奇異的地理風貌。

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正是出自《山海經?北山經》。

故選Ao

18.本題考查字詞的解釋。

D.結合參考譯文可知,文中“故為精衛(wèi)”的意思是因此化為精衛(wèi)鳥。“故”是因此的意思。

故選D。

19.本題考查句子的排序。

閱讀全文,結合參考譯文中的內容可知,②炎帝有一個女兒,名叫女娃。這是故事的起因,

介紹女娃的身份;①有一天,女娃到東海去游玩,不幸身亡,再也沒有回來了,她化作了

一只名叫“精衛(wèi)”的小鳥。這是故事的經過,描述女娃的遭遇和變化;③她常常飛到西山銜

樹枝和石塊去填海,想要把大海填平。這是故事的結果,描述精衛(wèi)的行為。因此,正確的

順序是②①③。

故選C。

20.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

C.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主要表現了精衛(wèi)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而不是自不量力、徒勞無

功。盡管大海無邊無際,精衛(wèi)仍然堅持不懈地填海,體現了她面對困難時的毅力和決心。這

種精神是值得贊揚的,而不是批評她自不量力。

故選C。

21.本題考查閱讀策略和方法。

答案第5頁,共10頁

“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這句話的意思是:聰明有才智的人,如果不學習就無法

成才,如果不提問就無法獲得知識。強調了提問的重要性。

根據提示,從文章的內容提問:精衛(wèi)為什么要填海?從文章的寫法提問:作者是如何通過精

衛(wèi)的行為表現其堅持不懈的精神的?從生活經驗提問: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像精衛(wèi)一樣面對

困難和挑戰(zhàn)?

【點睛】參考譯文: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

沒有回來,因此化為精衛(wèi)鳥。經常口銜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22.C23.D24.“走、沖著、喊”等動詞把華羅庚得知祖國解放的喜悅心情極

致地表現了出來。簡短的對話,干凈利落地表現出華羅庚回國的堅定態(tài)度。25.“這

一切”指學識,洋房、汽車等優(yōu)越條件。從華羅庚寧愿拋棄洋房、汽車等優(yōu)越條件毅然回到

貧窮落后的祖國,用自己淵博的學識為祖國建設盡力,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心懷祖國、不求享

樂、精忠報國的人。

26.

:朋友r---------?

不一道別.我先諸位嬴。我阡言萬語周.但愧(皿)無生花之筆來——地友達出:

來。但我敢說,這信中充滿著真摯(出1)的感情.一字一句都是由衷(zh6ng)心吐出來的。

總之,為了抉(ju。)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

服務,我f門也應'*1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

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fā)展而奮斗!

朋友ff]!語重心長,今年在我們首都北京見面吧!

、<^^年2月歸晦

27.和煦的春風像母親的雙手輕拂著華羅庚的臉龐,他感到暖暖的,很舒服。一想到就

要回到祖國的懷抱為國家民族而奮斗,他臉上綻放著笑容,眼睛閃閃發(fā)光。他覺得輪船開得

太慢了,恨不得立刻插上一雙翅膀飛到了北京,投身到祖國的建設和發(fā)展中。

【導語】這篇短文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對話,展現了華羅庚在得知中國解放后毅然決定

回國的堅定決心。文章以華羅庚與妻子的對話為主線,突出了他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和無私奉

獻精神。通過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生動地刻畫了華羅庚的急切與堅定,以及他妻子從驚喜

到激動的心理變化。結尾處華羅庚與送行朋友的對話,進一步強化了他對祖國的忠誠與責任

答案第6頁,共10頁

感。整體上,文章情感真摯,語言簡潔,通過具體場景和人物對話,深刻表現了華羅庚的愛

國情懷和無私奉獻精神。

22.本題考查標題的擬寫。

閱讀全文可知,文章從開頭華羅庚得知中國解放的消息后,到對妻子堅定說'"回去,回自己

的祖國去!’”,再到與家人和朋友告別,文章始終圍繞“回到自己的祖國去”這一主題展開。

所以可以給文章擬寫的標題是:回自己的祖國去。

故選C。

23.本題考查對人物描寫方法的掌握。

對文章第①段中的句子“華羅庚(geng)下了車,急步走進客廳,沖著他的妻子喊了起來”

進行分析,通過句子中“下、走、喊”等這些動詞可知,第①段主要運了人物描寫中的“動作

描寫”這個方法,體現出了華羅庚得知中國解放了這一消息后激動、興奮的心情。

故選D。

24.本題考查閱讀策略和方法。

題目要求對這兩個句子從描寫手法入手,分析寫的好的地方去做批注。那么分析句子時,就

要結合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這些手法去對脊椎內容進行分析,然后寫出合理的批注。

句子“華羅庚下了車,急步走進客廳,沖著他的妻子喊了起來:‘中國解放了!’”通過“下了

車”“急步走進”“喊了起來”等動作,生動地表現了華羅庚得知中國解放后的激動心情,突出

了他內心的急切和對祖國的熱愛。

句子“‘那房子呢?原封不動!’‘汽車……借給別人。’”通過簡短而有力的對話,展現了

華羅庚回國的堅定決心。他毫不猶豫地決定放棄房子和汽車,體現了他對祖國的高度責任感

和奉獻精神。

25.本題考查對句子中關鍵詞語的理解及人物形象的分析。

聯系文中第⑥⑧段中的內容和第⑩段中的“有位美國教授緊緊握住華羅庚的手,說:‘先生,

您真的要走?’”及第?段中的“‘不!把學識獻給自己的祖國,永遠不會遺憾。,”可知,“這一

切,,指的是華羅庚在美國的學術成就、優(yōu)渥的生活條件以及他在美國的地位和影響力。從這

句話可以看出,華羅庚是一個具有強烈愛國情懷和責任感的人。他寧愿放棄在美國的優(yōu)越條

件,也要回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體現了他無私奉獻、熱愛祖國的精神。

26.本題考查修改病句。

病因1:標點錯誤,原文開頭“朋友們,”稱呼語后用冒號(:),用替換號將逗號(,)替換

成冒號(:)0病因2:錯別字,文中句子“我先諸位反回。”中的“反”是錯別字,應該用替換

答案第7頁,共10頁

號換成“返”。病因3:語序顛倒,句子“我千言萬語有”語序顛倒,應該用對調號把“有”調換

到“千言萬語”的前面。:病因4:格式錯誤,落款的人名“華羅庚”應用調遣號調遣到“1950年

2月歸國途中”的前面。

27.本題考查開放性作答。

聯系《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中的內容“為了抉(juG)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

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

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fā)展而奮斗!”再結合生活實

際,可以從祖國需要、發(fā)展科學事業(yè)及推動中國的數學研究和教育事業(yè)等幾個反面展開想象

寫話。如:華羅庚在船上可能會想:“我終于踏上了回國的旅程,祖國需要我,我一定能為

國家的發(fā)展貢獻力量。回國后我還要著力推動中國的數學研究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28.A29.女蝸女娟創(chuàng)造了人類,并且當人類處于天塌地陷、水深火熱之中

時,她煉石補天,斬殺猛獸,平息洪水,讓人類獲得了新生。

【解析】28.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A.《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包含了眾多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像盤古開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