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科學第一輪復習:生物之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單選題
1.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向性與感性的區別》科普文章后,對相關知識有了深
刻的理解。如圖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麥胚芽鞘的尖端部分,從不同方向照光,培養
一段時間后,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是()
A.甲向右彎、乙向左彎B.甲向左彎、乙向右彎
C.甲不彎曲、乙向左彎D.甲不彎曲、乙向右彎
2.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球王梅西帶領阿根廷隊獲得冠軍。他在11歲時被診斷為侏儒癥,經激
素治療身高達到169cm。梅西幼年時體內缺乏的激素是()
A.胰島素B.生長激素C.腎上腺素D.甲狀腺激素
3.下列對人體異常生理狀態的解釋,正確的是()
A.甲亢是因為缺少甲狀腺激素
B.人醉酒時,往往會語無倫次,是因為酒精麻醉了小腦
C.血糖濃度過高是因為胰島素分泌過多
D.人在看球賽時因激動而漲紅了臉,此時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
4.”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花滿則謝”告訴我們物極必反,人體生命活動的激素調節亦是如此。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過多造成的
B.甲亢是由于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
C.巨人癥是由于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
D.肢端肥大癥是由于成年時性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
5.如圖是縮手反射的結構示意圖,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縮手反射結構中的①能接受②傳來的神經沖動并作出反應
B.縮手反射中若某人結構④受損,用針刺圖中⑤,手會縮回
C.當手被針刺到后,人會先感覺到痛然后再縮手
D.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在⑥,感覺到痛與③有關
6.韋恩圖可在不同的事物間建立邏輯關系。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的韋恩圖如圖所示,圖
中陰影部分表示兩種行為的共同點。下列可表示陰影部分內容的是()
A.與生俱來的行為B.后天獲得的行為
C.有利于動物生存D.由遺傳物質決定
7.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下列動物行為中,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A.動物園里的海獅表演頂球
B.剛出生的小豬就會吃奶
C.雞聽到主人叫喚后趕過來搶食
D.馬戲團里的黑猩猩表演堆疊木箱摘香蕉
8.“孔雀開屏求愛”、“斑馬為食互斗”、“刺猬縮團自衛”、“蜜蜂分工筑巢”分別屬于動物的()
A.繁殖行為、覓食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
B.繁殖行為、攻擊行為、防御行為、社群行為
C.防御行為、攻擊行為、攻擊行為、社群行為
D.防御行為、覓食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
9.,,三頭一掌,,是色香味俱全的衢州特色小吃。在感受“色香味”時沒有用到的感覺器官是()
A.眼B.鼻C.耳D.舌
10.小柯感覺頭痛鼻塞,沒有胃口,媽媽用手背觸碰了小柯的額頭,判斷他發熱了。媽媽帶小柯
去醫院抽血檢查、配藥,抽血時的疼痛、藥物的苦味都讓小柯非常難受。于是小柯產生了一些想
法,其中錯誤的是()
A.味覺與嗅覺是會相互影響的
B.若沒有痛覺,生活將更加方便
C.媽媽用手背感受體溫是因為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熱比較敏感
D.藥物刺激作用于味蕾,引起神經沖動,在大腦皮層形成苦味
11.流程圖可用來表示連續發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下列過程中,正確的是()
A.視覺形成:外界光線一角膜一視網膜一瞳孔一晶狀體和玻璃體—視覺神經一大腦
B.空氣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空氣中的氧氣一肺一肺循環一體循環一組織細胞
C.尿液形成:血液一腎小球一腎小管一腎小囊一尿液
D.反射過程:外界刺激一效應器一傳入神經一神經中樞一傳出神經一感受器
二、填空題
12.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向性與感性的區別》科普文章后,對相關知識有了深
刻的理解。圖甲所示為捕蠅草,在葉的頂端長有一個酷似“貝殼”的捕蟲夾,捕蟲夾上有感覺毛,
其基部有感覺細胞。如圖乙所示,昆蟲闖人時會推動感覺毛并壓迫基部的感覺細胞,感覺細胞便
會發出一股微弱電流,捕蟲夾內側的細胞受到電流刺激,其液泡會快速失水收縮,使捕蟲夾向內
彎,閉合后夾住闖入的昆蟲。
甲乙
(1)捕蠅草捕捉昆蟲的反應屬于植物的(選填“向性“或“感性")運動。
(2)捕蟲夾捕蟲時彎曲的原因(填“不同”或“相同")于植物向光彎曲生長。
13.植物在單側光的照射下會向光生長,可能是生長素朝背光部分的運輸比朝向光部分
要。為探究在單側光照射下燕麥胚芽鞘產生的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生在尖端(如圖A段)
還是尖端下面的一段(如圖B段),某項目化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云母片的作用是阻斷物
質運輸)。若觀察到甲中胚茅鞘直立生長,乙中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則燕麥胚芽鞘產生的生長
素的橫向運輸是發生在燕麥胚芽鞘的(填“A段”或“B段”)。
甲乙
14.如下圖在暗箱右側開一小窗,暗箱外的右側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內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隨
著下面的旋轉器水平勻速旋轉,暗箱不轉,一周后幼苗的生長狀況為(填字母),影響
幼苗生長方向的激素是O
ARC
15.在剛結束的體育中考測試中很多同學取得了滿意的成績。結合實際情景回答下列問題:
(1)跳繩是人體各系統在神經調節和調節作用下,相互聯系和協調共同完成的。
(2)長跑同學在測試前深吸一口氣以緩解緊張的情緒。外界氣體被吸入,此時膈肌,
(選填“收縮”或“舒張”)。進入肺泡的氧氣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后,所獲得的氧氣最先到達心臟
的哪個腔室。
(3)引體向上的動作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肌肉收縮牽引骨繞運動。
16.2023年3月19日溫州馬拉松拉開帷幕。凜冽的寒風,天空還下著雨,但絲亳沒有影響選手
們對于馬拉松的熱情。18000名選手沖出起跑線,釋放著他們的激情和活力。
(1)根據描述可知當時場地的天氣受(選填“低壓”或“高壓”)控制。
(2)選手聽到槍聲起跑,這屬于條件反射,完成該反射的結構是o
(3)許多選手跑完全程馬拉松后,氣喘吁吁,全身冒汗,此時皮膚下的血管處于圖中的
狀態。(填"A"或"B")
00
AB
17.2021年5月22日13:00左右,第四屆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進行到高海拔
賽段20km至31km處,出現了冰雹、凍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氣溫驟降,部分參賽人員出現
了失溫現象: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并產生寒顫、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癥狀。
(1)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位于,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是由于人體的產熱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熱。
(2)失溫時,人體感受到外界的寒冷刺激會不由自主地發生戰栗,此反射類型屬
于o此時人體四肢慢慢僵硬,呼吸更加急促,這是為了進行呼吸產生
更多的熱量。
18.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舉行。如圖1是體操運動員在訓練
中,伴隨著音樂,運動員做出各種精巧、高難的動作;圖2為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請回答下列
問題。
(1)運動員接受音樂信息的感受器a位于內耳的上(填耳的結構名稱)。
(2)完成體操動作,對身體的協調性要求極高。運動員維持身體平衡,協調身體各部分肌肉
活動的結構是(填腦的結構名稱)。
19.如圖甲為某人發燒過程體溫變化大致曲線圖,To為人體正常體溫;圖乙為不同溫度下皮膚血
管口徑示意圖。
T/C|
7P
To
f
圖甲圖乙
(1)在體溫處于①階段時,人體產熱、散熱的關系是。
(2)人體體溫可通過皮膚直接散熱來調節,圖乙中表示高溫環境下皮膚血管口徑示意圖的
是O
20.月亮魚(如圖甲)是目前已發現的唯一“全身恒溫”的魚類。研究團隊通過監測繪制了月亮魚體
溫隨水溫變化情況(如圖乙)。月亮魚在水中胸鰭會持續快速擺動,解剖發現其胸鰭基部有發達的
肌肉,周身覆蓋著厚達1厘米的脂肪層。
乙
(1)月亮魚為恒溫動物,則可推測月亮魚的產熱散熱。(“>”、“<”或“=”)
(2)根據圖乙,判斷月亮魚屬于恒溫動物的證據
是。
(3)在低溫環境下,哪些結構有利于月亮魚保持恒定的體溫。例舉一點結
構?
21.蔥包燒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種傳統名點,其制作方法是將油條和小蔥裹在面餅內,在鐵鍋上
壓烤或油炸至春餅脆黃,配上甜面醬和辣醬。
(1)制作油條的面粉是由小麥種子的加工而成的。
(2)制作完成的蔥包燒十分美味,形成味覺的部位在。
(3)從盤子的各個方向均能看見盤里的食物,是因為光在蔥包燒的表面發生了(選
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
22.下面是眼和耳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能看見遠近不同的物體,是因為眼球內的曲度能夠調節,使外界物體形
成的物像始終落在上。
(2)我們能聽到歌聲,是因為歌聲會刺激我們耳內的產生神經沖動,并通過與聽
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從而形成聽覺。
23.如圖所示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圖,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當物體在遠
處時,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當物體靠近人眼時,若晶狀體的焦距不變,則它的像將會成在視網
膜(選填”前方““上“或“后方")。人眼由遠到近觀察物體時,晶狀體的焦距會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人眼球成像的原理與(選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
相同。
三'實驗探究題
24.市場上出現一種專門為糖尿病人研制的水稻新品種“優糖米”,它可以替代普通大米,但餐后
血糖不會大幅度升高。
(1)糖尿病人體內血糖含量偏高是由于分泌不足。
(2)為探究“優糖米”是否具有這樣的特點,請你設計實驗方案并寫出實驗步驟:
器材;含水量相同的普通大米米糊和“優糖米”米糊,血糖測量儀及其他所需器材:
建議:選糖尿病大鼠;米糊以灌胃的方式;
25.在學校科技節模型設計比賽中,”未來發明家”團隊展示了他們的一個設計作品,如圖所示:
縮手
感應裝置:-..控制系統]
工肌為A:
軸承占戛疏而二|
氣動人1:肌肉B
“縮手反射模型”簡要說明:
①兩塊輕質鋁材用軸承連接,既牢固又靈活;
②”氣動人工肌肉”通人高壓空氣可實現收縮;
③觸碰感應裝置后,控制系統能控制相應氣動人工肌肉的收縮和舒張。
(1)該設計圖中,輕質鋁材相當于運動系統中的,感應裝置相當于反射弧中
的。當觸碰感應裝置后,控制系統控制氣動人工肌肉(填字母)收縮,另一個
氣動人工肌肉舒張,這樣就完成了縮手反射。
(2)科創老師給予了該團隊高度肯定,他認為該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雛形。只是智能化假肢
的結構更復雜,并且其控制系統需與人體的連接,這樣人體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
各種動作。
26.人的體溫并不是一個固定的值,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體溫可隨晝夜、
性別、年齡、環境溫度等情況而改變。那體溫會隨運動強度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嗎?小科在家里利
用體溫計、跑步機等器材進行了下述實驗:
I.小科在安靜狀態下,用體溫計測量腋下溫度為36.7C;
II.小科在跑步機上快走10分鐘,再用體溫計測量腋下溫度為37.2C;
III.休息30分鐘后,小科在跑步機上快跑10分鐘,再用體溫計測量腋下溫度為37.5C;
(1)進行劇烈運動后,小科臉變得通紅,這是由于運動時人體的
產生大量的熱,臉部皮膚中的血管處于(填“收縮”或“舒張”)狀態,導致皮膚中血流
量增加,從而出現滿臉通紅的情況。這一情況可幫助人體散熱。
(2)根據以上實驗,小科得出結
論O
27.為了探究胰島素的作用,某同學以小鼠的活動狀況為觀察內容,設計了如下實驗:
第一步:將若干只正常的小鼠,平均分為A、B兩組。觀察并記錄小鼠的活動狀況。
第二步:給A組小鼠注射適量的胰島素溶液,給B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第三步: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現象,A組小鼠會出現四肢無力、活動減少等低血糖癥狀,B
組小鼠活動正常。
第四步:在A組小鼠出現低血糖癥狀后,分別給A、B兩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過一
段時間后,A組小鼠恢復正常活動,B組小鼠沒有明顯變化。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該實驗說明胰島素具有(填“降低”或“升高")血糖作用。
(2)實驗中,B組起的作用是。
(3)本實驗所用的小鼠數量是若干只而不是兩只的原因是o
28.馬拉松運動員在比賽時通常保持高代謝水平,研究表明,這可能與人體分泌的腎上腺素有關。
為了探究腎上腺素的作用,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材料]
小鼠若干只、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注射器、檢測耗氧量的裝置。
[實驗步驟]
①將體重約20g、生長狀況相似的正常小鼠,隨機分成兩組,每組1只。
②給甲組小鼠注射0.1mL含腎上腺素的生理鹽水,乙組小鼠注射o
③將小鼠分別放入檢測耗氧量的裝置中,整個裝置放在相同環境中。10分鐘后,記錄耗氧量。
組另U平均耗氧量(X103mL)
甲2.5
乙2.0
(1)請指出實驗中明顯的不足之處o
(2)步驟二中給乙組小鼠注射。
(3)[結果分析]
改進后繼續實驗,結果如右上表所示,興趣小組得出了腎上腺素可提高小鼠代謝水平的結論,
作出這個判斷的依據是O
29.人類的許多科學發現需要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研究植物向光性時,發現生長素的過程
歷時半個世紀。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探究歷程。
理?編出我切去£
《的魅串茶的一州
詹森和拜爾的實驗初步證明這種“影響”是某種物質。1926年,溫特在他們的基礎上做了如下
的實驗。
(2)溫特實驗證明胚芽鞘的頂端確實會產生某種物質,能夠促進胚芽鞘的生長,他將其命名
為生長素。根據溫特的結論和拜爾的實驗,請推測甲乙兩組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是—(填選項)
A.②①B.④①C.②③
(3)生長素的發現過程給我們很多啟示。下列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有。(可多選)
①科學發現要善于觀察和思考。
②科學理論建立是一個不斷繼承、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③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長素有關的結論凝聚了多位科學家的智慧,關于向光性的原因不會再有
爭議。
30.某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植物根的向地性,做了如下實驗:
①將一株綠豆幼苗的幼根,從根尖尖端開始每隔2mm做一個記號,分成10個區域。
②在一個廣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濕棉花,將這株綠豆幼苗水平擺放在瓶壁和濕棉花之間,如圖
甲,整個裝置放置在23℃左右的黑暗房間里。
③3小時內,每隔20分鐘,拍攝一張幼根的照片,將照片處理匯總成如圖乙。
④根據觀察到的現象,繪制一幅幼苗根尖細節的模型圖,如圖丙。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②中要將整個裝置放置在黑暗環境中的原因是o
(2)根據圖丙,可知該幼根遠地-側的生長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近地一側
的生長速度,于是根就表現出向地彎曲生長。
(3)本實驗在設計上還存在的問題是。
__遠地側.」
”遍出
S乙丙
甲
31.為研究花生根莖水煮液(簡稱水煮液)對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效果,研究人員進行了相
關實驗。
K富
S
■
鈍
集
自
選取健康狀況相同的小鼠30只,平均分成I、I、n三組。
(i)如圖i,向n組和iii組小鼠注射四氧喀咤溶液破壞胰島,其目
是O
(2)向I組小鼠注射適量用生理鹽水配制的花生根莖水煮液,n組小鼠注
射O
(3)一段時間后測量每組小鼠的血糖含量相對值;
通過實驗得到的數據如圖2.所示,推測一定濃度的花生根莖水煮液對患糖尿病的小鼠具有降
糖作用,但無法降至正常水平,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o
四'解答題
32.節能減排,綠色出行。人在騎車時需要各個系統協調配合才能完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騎車時看到一輛汽車由遠而近駛來,主要是由于圖中晶狀體的調節作用,使物像落在
上(填眼的結構名稱),最終在圖中(填序號或字母)上形成視覺。
(2)為了盡快到達目的地,加快騎行,引起心跳加快、呼吸頻率增加、肺活量增大等一系列
反應,出現這些反應主要依靠和的調節。
33.2022年3月29日至4月H日,嘉興市本級三區學生居家進行線上學習。學校不僅合理安
排了各門課程,還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運動,讓學生能在家有規律地學習和生活。
(1)對封控區內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學生及其密接者進行統一隔離管理,從預防傳染病的
角度來看,這屬于O
(2)為了避免長時間看手機電腦、平板等導致視力下降,學生課間可以多眺望遠方。當眼睛
由看電腦到眺望遠方時,晶狀體曲度會,睫狀肌會得到放松。
(3)長時間居家容易出現心情壓抑、異常煩躁等情緒。以下有利于調節情緒的方式
有。
A.關在房間里長時間不與他人交流
B.向老師、同學傾訴煩心事
C.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如聽音樂、唱歌
D.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34.(1)為保衛祖國海洋權益,如圖,中國海監船50、66、137編隊在釣魚島海域進行常態化
巡航。釣魚島是我國傳統漁業區,該島及島上所有生物是一個(選填“種群”、“群
落"或‘生態系統”)。
(2)2018年3月14日凌晨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因病去世,他因患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ALS),
是一種運動神經元(負責支配效應器活動的神經元)疾病,患病者會出現肌肉無力、萎縮等癥狀,
據圖回答問題:
醫生用小錘叩擊霍金膝蓋下方的韌帶時,他
?體.?中樞一加一?除?霓中■
袋貿集中?
村中■衫尹■
.干
H::r
A.有感覺,不發生膝跳反射B.沒感覺,發生膝跳反射
C.有感覺,發生膝跳反射D.沒感覺,不發生膝跳反射
35.小金在坐長途汽車時,為了防止暈車,媽媽不停地與他聊天,分散注意力,以減弱暈車的癥
狀。請根據以上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暈車主要是由于圖中(填字母)區域的前庭特別敏感導致的。
(2)媽媽講話的聲音經過耳廓的收集進入外耳道傳到中耳后首先引起的振動。
(3)小金哪怕閉眼也能分辨出媽媽的聲音,主要是由于媽媽聲音的有別于他人。
36.我們看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往往會因為異常興奮或緊張而面紅耳赤、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如圖是整個反射過程示意圖,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甲
(1)當精彩的畫面進入你的眼球,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最后在
中形成視覺。
(2)比賽中,運動員在綠茵場上奔跑追逐,該反射是(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
(3)B處腎上腺產生的激素進入腎上腺周圍的(填“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
通過血液循環調節心臟等的機能,從而出現C現象,如圖甲所示。此調節過程是在神經系統和
內分泌系統的共同調節下完成的,說明人體是一個。
(4)人體皮膚血管在不同環境溫度下會出現舒張或收縮狀態,那么面紅耳赤時,皮膚血管口
徑應為圖乙中的(填公“或“B")。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燕麥胚芽鞘的彎曲取決于其生長素含量多少的差異,生長素含量高的那部分向
含量低的那部分彎曲生長。
【解答】甲中插入的云母片阻斷了生長素的向下運輸,所以甲不彎曲;乙中插入的云母片阻斷了
右側生長素的向下運輸,而左側生長素的向下運輸不受影響,因此左側生長得快,乙向右彎。
故答案為:D
2.【答案】B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胰島素具有調節血糖的作用;腎上腺素能夠擴張通心臟和肌肉的血管;甲狀腺
激素可以促進生物的生長發育以及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解答】侏儒癥是由于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母不足引起的,所以選B;
故答案為:B
3.【答案】D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胰島素與血糖含量;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胰島素能夠調整血糖的作用,在血糖濃度高時,胰島素分泌增加,起到降低血
糖的作用;小腦的作用是協調身體的平衡性;
【解答】A.甲亢是因為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A錯誤;
B.人醉酒時,往往會語無倫次,是因為酒精麻醉了大腦,大腦是語言中樞,B錯誤;
C.血糖濃度過高是因為胰島素分泌過少,C錯誤;
D.人在看球賽時因激動而漲紅了臉,此時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D正確;
故答案為:D
4.【答案】C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人體的內分泌激素:①胰島素,作用是調節血糖,②甲狀腺激素,作用是促
進發育,提高人體神經興奮性,③生長激素,作用是促進生長,④性激素,促進生殖器官生長
發育,促進第二性征,⑤腎上腺素,加快呼和、心跳和血液流動速度,為身體活動提供更多能
量
【解答】A.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A錯誤
B.甲亢是成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B錯誤
C.巨人癥是幼年生長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C正確
D.肢端肥大是由于成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D錯誤
故答案為:C
5.【答案】A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⑤感受器,④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②傳出神經,①效應器,⑥大腦皮
層;一條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一傳入神經一神經中樞一傳出神經一效應器;縮手反射、膝
跳反射等低級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脊髓;高級的神經反射在腦;
【解答】A.縮手反射結構中的①效應器能接受②傳出神經傳來的神經沖動并作出反,A正確;
B.縮手反射中若某人結構④受損,用針刺圖中⑤,手不會縮回,B錯誤;
C.當手被針刺到后,人會先縮手,在感覺到痛,所以C錯誤;
D.縮手反射是低級反射,所以它的神經中樞在③脊髓,感覺到痛與⑥有關,D錯誤;
故答案為:A
6.【答案】C
【知識點】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
【解析】【分析】先天性行為是與生俱來的,由遺傳物質來決定,而后天的行為是依靠學習行為
獲得的。
【解答】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其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后天學習行為是在遺
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
行為都有利于動物生存。
7.【答案】B
【知識點】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
【解析】【分析】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解答】A.海獅表演頂球是需要后天訓練才能掌握的,并非生來就有的,所以不屬于先天性行
為,A錯誤
B.剛出生的小豬就會吃奶,說明吃奶是生來就有的,屬于先天性行為,B正確
C.雞聽到主人叫喚后趕過來搶食,是在長期喂養的過程中掌握的行為,非生來就有是,不屬于
先天性行為,C錯誤
D.黑猩猩表演是需要后天訓練才能掌握的,并非生來就有的,所以不屬于先天性行為,D錯誤
故答案為:B
8.【答案】B
【知識點】動物行為的基本類型
【解析】【分析】動物行為根據動物行為獲得的途徑,動物行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學
習行為,根據動物行為的功能可以分為防御行為、覓食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社會行為等.
【解答】“孔雀開屏求愛”屬于繁殖行為;“斑馬為食互斗”屬于攻擊行為;“刺猬縮團自衛”屬于防
御行為;“蜜蜂分工筑巢”屬于社群行為;
故答案為:B.
9.【答案】C
【知識點】人的感覺
【解析】【分析】人的感覺器是指機體內的特殊感受器,如視、聽等感覺器。視覺器官:眼睛,
包括眼球,眼簾,角膜,視網膜等。聽覺器官:耳朵。嗅覺器官:鼻子。味覺器官:舌頭。觸覺
器官:皮膚。以上就是常說的五種“感覺器官”。心理屬于思維范疇,是大腦的活動,不是“感覺”。
更是無關于感覺器官。
【解答】色是指顏色,眼睛是其感受器官;香是氣味,通過鼻子感受;味是指味道,通過舌來感
受,所以沒有用到的器官是耳;
故答案為:C
10.【答案】B
【知識點】人的感覺
【解析】【分析】
痛覺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與自我保護反應之一。在人體受到不良刺則激時,痛覺會提示人體正
受到侵害,會提示人體及時防范不良刺激,及時采取自我保護措施。如果沒有了痛覺,那么人體
就會對不良反應的敏感性下降,人體受侵害的就會增加,而且受到侵害自身還不容易察覺,這樣
對人體的保護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因此若沒有痛覺,生活將非常不方便。
皮膚的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輕未梢,能夠感受外界的冷、熱、觸、壓等刺激。其中手指
尖的觸覺神經未梢比較集中,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對熱的刺激比較敏感。
【解答】
A、嗅覺是可能會影響味覺的,因為嗅覺和味覺都是神經感覺器官,兩者是有一定關聯的,故A
正確;
B、痛覺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與自我保護反應之一。如果沒有了痛覺,那么人體在受到侵害時
不容易察覺,這樣對人體的保護產生很不好的影響,故B錯誤。
C、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對熱的刺激比較敏感,故C正確。
D、藥物的苦味是藥物作用于味蕾,刺激味覺細胞,引起神經沖動,在大腦皮層形成的,D正確。
故答案為:Bo
11.【答案】B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泌尿系統;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
形成
【解析】【分析】視覺感受器是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感受外界光線的刺激。泌尿系統的基本結
構單位腎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反射弧中感受外界
刺激的結構是感受器,作出反應的結構是效應器。
【解答】A.視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光線一角膜一瞳孔一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一視網膜上
的感光細胞產生神經沖動一視覺神經一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一視覺,故A錯誤。
B.空氣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過程為:空氣中的氧氣一肺一肺循環一體循環-組織細胞,故B正
確。
C.尿的形成經過:血液一腎小球一腎小囊一腎小管一尿液,故C錯誤。
D.反射的結構效應器五部分,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是:感受器一
傳入神經―神經中樞一傳出神經-效應器,故D錯誤。
故選:Bo
12.【答案】(1)感性
(2)不同
【知識點】植物的感應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1)感性運動指感受機械刺激并產生運動,向性運動指受到刺激后的運動;
(2)植物的彎曲原因為生長素含量的分布不均勻。
【解答】(1)植物能感受機械刺激并產生運動,這種運動叫做感性運動。捕蠅草捕捉昆蟲的反應
屬于植物的感性運動。
(2)捕蟲夾捕蟲時彎曲的原因是捕蟲夾內側的細胞受到感覺毛基部的感覺細胞發出的電流刺激,
液泡快速失水收縮:植物向光彎曲生長的原因是生長素分布不均。因此捕蟲夾捕蟲時彎曲的原因
不同于植物向光彎曲生長。
13.【答案】多;A段
【知識點】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生長是由于單側光會導致植物體內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引起的。
【解答】植物向光生長,可能是生長素朝背光部分的運輸比朝向光部分要多,背光測生長的要快;
甲中用云母片阻斷在A段,發現胚茅鞘直立生長,說明生長素不能橫向運輸了;乙中云母片阻
斷在B段,發現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說明生長素能橫向運輸,故可以得出燕麥胚芽鞘產生的
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是發生在燕麥胚芽鞘的A段
故答案為:多A段
14.【答案】B;生長素
【知識點】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由題意可知,花盆能隨著下面的旋轉器水平勻速旋轉,但暗箱不轉,因此固定光源對幼苗來說就
不是單側光而是均勻光照。
【解答】
根據題意:暗箱不轉,內部花盆水平勻速旋轉,即花盆內的幼苗所受的光照就不是單側光而是均
勻光照,無單側光的刺激,生長素分布均勻,兩側的生長素濃度均衡,兩側的生長素的促進作用
相同,所以兩側生長速度相同,即直立生長。
故答案為:B;生長素。
15.【答案】(1)激素
(2)收縮;左心房
(3)關節
【知識點】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內分泌腺和激素;人體的骨骼及其結構與成分
【解析】【分析】人體所有的活動都在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作用下,相互聯系和協調共同完成的。
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全身各級小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右心室-
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
【解答】(1)跳繩是人體各系統在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作用下,相互聯系和協調共同完成的。
(2)外界氣體被吸入,此時膈肌收縮,進入肺泡的氧氣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后,所獲得的氧氣
參與肺循環,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最先到達心臟左心房;
(3)引體向上的動作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肌肉收縮牽引骨繞關節運動。
故答案為:(1)激素(2)收縮;左心房(3)關節
16.【答案】(1)低壓
(2)反射弧
(3)A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體溫的控制;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的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的規律性應答。一
個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中間神經元、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低壓控制陰雨
天氣,高壓控制晴朗天氣;人體的產熱器官有肝臟、骨骼肌等,散熱器官主要是皮膚。產熱和散
熱的形式多樣,寒冷時寒戰就是產熱的表現,通過骨骼肌不隨意的節律性收縮產生熱量;而炎熱
環境中皮膚大量出汗是散熱增強的表現。
【解答】(1)低壓控制陰雨天,所以描述可知當時場地的天氣受低壓控制;
(2)選手聽到槍聲起跑,這屬于條件反射,完成該反射的結構是反射弧;
(3)許多選手跑完全程馬拉松后,氣喘吁吁,全身冒汗,此時皮膚下的血管處于擴張,血流量
增加,增加散熱,加快降溫,所以血管如圖中的A狀態
故答案為:(1)低壓(2)反射弧(3)A
17.【答案】(1)下丘腦;小于
(2)非條件反射;有氧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恒溫動物能保持體溫恒定的原理是其產生的熱量等于散失的熱量,當處于寒冷
的環境時,動物會增加產熱(如骨骼肌顫栗等),減少散熱(如血管收縮等)從而保持體溫恒定
【解答】(1)人的體溫調節中樞位于下丘腦,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是由于人體的產熱小于散熱
(2)人體感受到外界的寒冷刺激會不由自主地發生戰栗,此反射是生來就有的,沒有通過后天
訓練就有的,因此是非條件反射;
此時人體四肢慢慢僵硬,呼吸更加急促,這是為了進行有氧呼吸產生更多的熱量
故答案為(1)下丘腦小于(2)非條件反射有氧
18.【答案】(1)耳蝸
(2)小腦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1)人體的耳蝸上有接受聲音刺激的感受器;
(2)小腦調節人體的平衡和運動。
【解答】(1)受音樂信息的感受器a位于內耳的耳蝸;
(2)小腦調節人體的平衡和運動。
19.【答案】(1)產熱大于散熱
(2)c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正常人的體溫是相對恒定的,它通過大腦和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調節
和神經體液的作用,使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平衡。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體溫升高時,機體通過
減少產熱和增加散熱來維持體溫相對恒定;反之,當體溫下降時,則產熱增加而散熱減少,使體
溫維持在正常水平。正常體溫不是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范圍。機體深部的體溫較
為恒定和均勻,稱深部體溫;而體表的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和差異較大,稱表層溫度。臨
床上所指的體溫是指平均深部溫度。一般以口腔、直腸和腋窩的體溫為代表,其中直腸體溫最
接近深部體溫。
【解答】(1)從圖中可以看出①中人體的體溫呈現上升趨勢,所以產熱大于散熱;
(2)高溫環境下,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加,皮膚散熱增加,所以c符合;
故答案為:(1)產熱大于散熱(2)c
20.【答案】(1)=
(2)在水中的溫度不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改變
(3)月亮魚周身覆蓋著厚達1厘米的脂肪層,脂肪層有保溫作用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體溫不因外界環境溫度而改變始終保持相對穩定的動物,叫做恒溫動物。如絕
大多數鳥類和哺乳動物。
【解答】(1)月亮魚為恒溫動物,則可推測月亮魚的產熱=散熱;
(2)根據圖乙,判斷月亮魚屬于恒溫動物的證據是在水中的溫度不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改變;
(3)月亮魚周身覆蓋著厚達1厘米的脂肪層,脂肪層有保溫作用,有利于維持恒定的體溫;
故答案為:(1)=(2)在水中的溫度不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改變(3)月亮魚周身覆蓋著厚達1
厘米的脂肪層,脂肪層有保溫作用
21.【答案】(1)胚乳
(2)大腦皮層
(3)漫反射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人的感覺;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解析】【分析】鏡面發生與漫反射如下圖所示
【解答】(1)小麥的單子葉植物,有胚乳,營養物質貯存在胚乳中,因此制作油條的面粉是由
小麥種子的胚乳加工而成的
(2)所有的感覺都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故形成味覺的部位在大腦皮層
(3)之所以能看見盤里的食物是由于食物反射了光,反射的光傳播的人的眼睛里形成視覺,因
此從盤子的各個方向均能看見盤里的食物說明發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為:(1)胚乳(2)大腦皮層(3)漫反射
22.【答案】(1)晶狀體;視網膜
(2)耳蝸
【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a是角膜,b是瞳孔,c是晶狀體,d是玻璃體,e是視網膜;①是外耳道,②
是鼓膜,③是鼓室,④是半規管,⑤是耳蝸,⑥是咽鼓管;
【解答】⑴我們能看到遠近不同的物體,是因為眼球內的睫狀體能夠調節c晶狀體的曲度,使外
界物體形成的物像始終落在e視網膜上。(2)歌聲刺激⑤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
并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從而形成了聽覺。
故答案為:(1)晶狀體;視網膜(2)耳蝸
23.【答案】后方;變小;照相機
【知識點】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像時“物近像遠大,物遠像近小”的規律解答;
(2)凸透鏡的焦距越小,則會聚能力越強,根據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分析解答。
【解答】(1)當物體靠近人眼時,若凸透鏡的焦距不變,根據“物近像遠大”的規律可知,此時
像距變大,即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
(2)人眼由遠到近觀察物體時,像成在視網膜后面,要使像向前移動到視網膜時,需要減小像
距,即增大晶狀體的會聚能力,因此晶狀體的焦距會變小。人的眼球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與照相
機的成像原理相同。
24.【答案】(1)胰島素
(2)采分點:①大鼠的選擇;(體重等1分、血糖濃度1分);②灌胃等量的米糊;
③灌胃后每隔15分鐘(相同的時間但間隔不能超過2h)測量血糖含量;
④取每組大鼠血糖含量的平均值,減小誤差或重復實驗,避免偶然性;
⑤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滿分示例:取體重相近,初始血糖濃度相近的糖尿病大鼠10只,隨機分成A、B兩組,每組5
只;分別灌胃等量的等含水量的普通大米米糊和“優糖米”米糊;灌胃后每隔15分鐘用血糖測量
儀測量血糖含量并記錄;計算每組大鼠血糖含量的平均值;另取體重相近,初始血糖濃度相近的
糖尿病大鼠10只重復上述實驗,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控制變量法;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又叫對照比較實驗或單一變量實驗,是探究實驗的一種基本形式。是
指在研究一個條件對研究對象有何影響,處理意義(究果)或作用(析因)時,所進行的除了這個
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解答】(1)胰島素具有調節血糖的作用,所以糖尿病人體內血糖含量偏高是由于胰島素分泌
不足。
(2)取體重相近,初始血糖濃度相近的糖尿病大鼠10只,隨機分成A、B兩組,每組5只;分
別灌胃等量的等含水量的普通大米米糊和“優糖米”米糊;灌胃后每隔15分鐘用血糖測量儀測量
血糖含量并記錄;計算每組大鼠血糖含量的平均值;另取體重相近,初始血糖濃度相近的糖尿病
大鼠10只重復上述實驗,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故答案為:(1)胰島素(2)取體重相近,初始血糖濃度相近的糖尿病大鼠10只,隨機分成A、
B兩組,每組5只;分別灌胃等量的等含水量的普通大米米糊和“優糖米”米糊;灌胃后每隔15
分鐘用血糖測量儀測量血糖含量并記錄;計算每組大鼠血糖含量的平均值;另取體重相近,初始
血糖濃度相近的糖尿病大鼠10只重復上述實驗,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25.【答案】(1)骨;感受器;A
(2)大腦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在中樞系統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環境的變化所做出的規律性應
答。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弧:反射活動通過反射弧來實現,反射弧是反射的結構
基礎。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入神經(將興奮傳向中樞)、神經中樞(對
刺激進行分析和綜合)、傳出神經(將興奮傳到效應器)和效應器(產生相應的活動)。腦分為
大腦、小腦和腦干;大腦是語言中樞以及各種感覺的中樞;小腦控制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腦干控
制人的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
【解答】(1)人體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由圖可知,該設計圖中,輕質鋁材相當
于運動系統中的骨,感應裝置相當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當觸碰感應裝置后,控制系統控制氣動
人工肌肉A(肱二頭肌)收縮,另一個氣動人工肌肉(肱三頭肌)舒張,這樣就完成了縮手反射。
(2)智能化假肢的結構更復雜,并且其控制系統需與人體的大腦(神經系統)連接,這樣人體就能
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種動作。
故答案為:(1)骨;感受器;A(2)大腦
26.【答案】(1)骨骼肌(肌肉也正確);舒張
(2)人體體溫的變化受運動強度的變化影響,體溫會隨運動強度的增大而升高
【知識點】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1)人體在運動時的產熱主要依靠骨骼肌的收縮;
(2)人體體溫不變的原因為其產熱量始終等于散熱量。
【解答】(1)運動時骨骼肌產生大量的熱量;產熱增大,散熱也應增加,故血管舒張;
(2)結論為:人體體溫的變化受運動強度的變化影響,體溫會隨運動強度的增大而升高。
27.【答案】(1)降低
(2)對照
(3)為了避免實驗偶然性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解答】(1)A組小鼠注射了胰島素溶液,發現四肢無力、活動減少等低血糖癥狀,B組小鼠
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發現小鼠活動正常,說明胰島素有降低血糖作用。
(2)B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起對照作用
(3)如果只用兩只小鼠,這兩只小鼠可能本身就有低血糖之類的,具有偶然性,因此小鼠數量
若干是為了避免偶然性。
故答案為:(1)降低(2)對照(3)為了避免實驗偶然性
28.【答案】(1)小鼠數量過少,具有偶然性
(2)0.1mL生理鹽水
(3)甲組小鼠的平均耗氧量大于乙組
【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
由本實驗的過程可知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心得安和腎上腺素對小鼠耗氧量(或呼吸速率、心臟活動、
心率)的影響。注意實驗變量的設計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和等量原則。對實驗結果要進行分析并得
出結論。實驗過程中要設計好對照試驗。
【解答】
(1)在實驗過程中,只做了一組對比實驗,實驗次數過少,實驗的結論具有偶然性;
(2)甲、乙兩次實驗是對比實驗,因此給乙組的小鼠注射0.1mL生理鹽水;
(3)從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甲組小鼠的平均耗氧量大于乙組,興趣小組得出了腎上腺素可提
高小鼠代謝水平的結論。
故答案為:(1)小鼠數量過少,具有偶然性;(2)0.1mL生理鹽水;(3)甲組小鼠的平均耗
氧量大于乙組。
29.【答案】(1)設置對照,排除瓊脂塊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
(2)B
⑶①②
【知識點】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性原理:在單側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測
生長素多,生長的快,向光測生長素少,生長慢,導致植物向光生長
【解答】(1)乙組實驗用了未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其的目的是設置對照,排除瓊脂塊
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
(2)甲組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左側,使左側生長素濃度高,左
側生長的快,胚芽鞘應向右生長,符合的是④;乙組用了未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瓊脂
塊中不含生長素,因此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會生長,符合的是①,故B正確,A、C錯誤
(3)①科學發現要善于觀察和思考,①正確
②科學理論建立是一個不斷繼承、發展和完善的過程,②正確
③科學是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的,可能在將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觀測手段提升,可能會發
現更加完善的理論,故③錯誤
故選①②
故答案為(1)設置對照,排除瓊脂塊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2)B(3)①②
30.【答案】(1)防止光照對幼苗生長造成影響
(2)大于
(3)只用了一種植物的幼根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植物的感應性
【解析】【分析】本實驗是為了探究植物根的向地性,所以要排除其它向性(向光性、向水性、
向肥性等)的影響。(1)黑暗環境排除光照的影響;(2)根向地彎曲生長,說明近地側生長慢,
遠地側生長快。(3)要使實驗結果具有普遍性,應選用多種植物的根進行多次實驗。
【解答】(1)植物具有向光性,裝置放置在黑暗環境中,可以避免光照的影響。故答案為:防
止光照對幼苗生長造成影響。
(2)根長的快的一側會向長的慢的一側彎曲生長,由根向地彎曲生長可知,遠地一側生長速度
大于近地一側。故答案為:大于。
(3)為排除實驗偶然性,應選用多種植物的根進行多次實驗,本實驗只用了一種根。故答案為:
只用了一種植物的幼根。
31.【答案】(1)為了減少胰島素分泌,創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2)等量生理鹽水
(3)iii組的血糖含量高于I組低于n組
【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胰島素與血糖含量的探究實驗。
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
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
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即可。
【解答】
(1)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代謝,當其分泌不足時,會使血糖濃度過高,一部分糖隨尿液
排出,從而使組織細胞供能不足,影響代謝,使人體患糖尿病。所以向n組和ni組小鼠注射四氧
喀咤溶液破壞胰島,其目的是減少胰島素分泌,創造患糖尿病的小鼠;
(2)對照實驗要求變量唯一,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
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向in組注射適量用生理鹽水配制的花生根莖水煮液,
口組注射等量生理鹽水,形成對照實驗,變量是有無水煮液;
(3)為減小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對每組小鼠血糖求平均值。根據條形統計圖可知:I
組的血糖含量是9、II組的血糖含量是13,III組的血糖含量是10;所以III組血糖含量高于I組,
低于n組。由此推測,一定濃度的花生根莖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心理學研究方法與統計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網頁設計與開發相關知識考試試卷及答案
- 西藏山南地區浪卡子縣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2025屆小升初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柳州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新型生物質炭材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籃球理論與實踐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外貿電話訂單課件
- 物聯網設備技術研發成果共享與商業秘密保護合同
- 醫療機構數字孿生健康檔案管理與維護合同
- 《網絡新聞評論》課件
- 2025年陜西省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
- 注冊會計師企業審計風險試題及答案
- 校長在初三二模教學質量分析會上講話明確差距,對癥下藥,多方聯動,分類推進,奮戰60天
- 船舶ABS規范培訓
- 2025年上半年黑龍江牡丹江市“市委書記進校園”活動暨“雪城優才”企事業單位人才招聘1324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海姆立克急救科普知識
- 海底撈服務員崗位職責
- 植物生理學(齊魯師范學院)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齊魯師范學院
- 2024年廣東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第一次模擬考試物理試題
- 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下學期 全等三角形七大模型 知識梳理+練習 (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